•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美国2020

    主演:埃迪·雷德梅恩,艾利克斯·夏普,萨莎·拜伦·科恩,杰瑞米·斯特朗,约翰·卡洛·林奇,叶海亚·阿卜杜勒-迈丁,马克·里朗斯,约瑟夫·高登-莱维特,本·申克曼,J.C.麦肯泽,弗兰克·兰格拉,丹尼尔·弗莱厄蒂,诺亚·罗宾斯,约翰·道曼,迈克尔·基顿,小凯文·哈里森,凯特琳·菲茨杰拉德,茱丽叶·安吉洛,布伦丹·伯克,凯文·奥多奈尔,爱丽丝·克雷梅尔堡,拉里·米切尔,韦恩·杜瓦尔,迈克尔·布鲁里布,达米安·杨,米歇尔·赫斯特,马修·勒弗沃,克里斯蒂安·利特克,马克斯·阿德勒,肖恩·帕森,爱德华德·弗莱彻,C·J· 

    导演:艾伦·索金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攻略陛下100次

    • 更新HD

      女子大小路の名探偵

    • 更新HD

      旧爱综合征

    • 更新HD

      追逐野马

    • 更新HD

      游戏改变者

    • 更新HD

      我叫多麦特

    • 更新HD

      维塔利娜·瓦雷拉

    • 更新HD

      官方机密

     剧照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1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2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3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4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5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6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16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17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18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19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1968 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和平抗议演变成了与警察和国民警卫队的暴力冲突。抗议活动的组织者包括艾比·霍夫曼、杰里·鲁宾、汤姆·海登和鲍勃·席勒,他们被指控阴谋煽动暴乱,随之而来的审判是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几场审判之一。

     长篇影评

     1 )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公道自在人心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是2020年好莱坞第一编剧艾伦·索金自编、自导的一部实力佳作。故事讲述了1969年美国政府对七位民权运动人士的政治审判。艾伦·索金在剪辑、台词以及人物刻画上,都展现出了超凡脱俗的实力,令人拍案叫绝。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1969年,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与前任总统约翰逊刚完成权力交接不久。新总统上任,意味着原内阁成员要主动辞职,据说这是美国政界的传统与礼仪。   然而,上一任司法部部长拉姆齐·克拉克,却等到继任部长约翰·米切尔上任前的最后一小时,才向尼克松递交辞呈。这令米切尔恼羞成怒,试图还击克拉克对他的公然羞辱。   于是,米切尔召来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托马斯·弗兰,弗兰再向米切尔推荐了自己的得力干将理查德·舒尔茨,作为此次审判的公诉人。   米切尔的目的简单粗暴,就是要将克拉克在位时认定无罪的一伙民权运动人士定罪,并判处十年监禁。   舒尔茨当即指出,他们并没有犯罪。   米切尔用傲慢的语气羞辱了年轻的律师舒尔茨:不要扯这些没用的。老子请你来,就是要你给他们定罪。事实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想尽一切办法定他们的罪。   这是影片故事发生的直接原因。

      那么,1968年夏天,那一群民权运动人士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战呢?答案是,为了结束越南战争。   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被暗杀。背后案情至今尚未公布。主流的看法认为与他主张结束越战有关。肯尼迪遇刺之后,其弟罗伯特·肯尼迪在选举时也遭到暗杀。兄弟俩的政治立场很相似,都主张结束美国在越南的战争。   肯尼迪两兄弟先后遇刺之后,美国的继任总统,包括约翰逊和尼克松在内,谁都不支持结束越战,反而不断征兵投往越南战场。美国兵战死的人数不断增加,战争中对越南的妇女儿童也进行杀戮,这引起美国人厌战情绪高涨。   1968年8月26日,民主党大会在芝加哥举行。影片的主人公们决心要在芝加哥举行游行示威,目的是想让竞选下一任美国总统的民主党议员答应,结束战争。但是,市政府不批准他们这次游行示威,不仅不给他们提供场地,反而增派了一万名警员去防暴,最后,警察挑起了暴乱。   回到开头,米切尔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要烧的,就是羞辱他的克拉克。因为米切尔没办法直接报复克拉克,就转而欺压他经手的一桩案件涉案人员,也就是七君子。

    影片强悍的剪辑,不仅紧凑地交代了剧情,而且还将不同立场的人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进行了对比,使得人物的语言像子弹一般具有杀伤力。无论你看几遍,你仍然会被精简的台词所打动。   除了剪辑,影片最突出的就是艾伦·索金最突出的台词技能,他给演员所安排的台词都十分贴合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这让每一个演员在说话的时候,你便能察觉到这个人物的真实内心。台词具有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能做到这一点的编剧,真的是了不起。   米切尔作为新上任的司法部部长,当他提出要起诉七君子时,舒尔茨提到了前任司法部部长克拉克相反的意见,米切尔当即打断了他,提醒舒尔茨如今是尼克松总统的天下,也是他米切尔的天下。米切尔再三提到克拉克对他的羞辱,他不仅辱骂克拉克是孙子,不懂礼仪,甚至将其上升为不爱国,他现在就是要替天行道,重新教会美国人什么叫礼仪。然而,任他巧舌如簧,也改变不了他心胸狭隘,利用公权力泄私愤的事实。   米切尔代表了一类人,一旦坐上某个位子,就把自己看成了高高在上的神,认为自己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可以颠倒是非黑白。这样的人,比流氓还可怕。因为流氓还受律法的制裁,而这些人却玩弄律法来整别人。

      第二个大反派,恐怕就是集结了观众所有厌恶的法官大人。这个法官更是象征腐败的美国政府,强权,傲慢,预设立场,偏袒,歧视……作为象征公平、公正化身的法官,却是一个年迈的偏执老头子。讽刺的是,他的所言所行,恰恰与他所代表的身份相反。他把宪法赋予他的审判的公权力,当成是自己个人的好恶游戏。他歧视黑人,公然做出不利于被告方的裁决。   审判过程中,只要是辩方律师提出申诉,一概驳回。只要是对控方律师不利的审问、证人证词,统统不予采用,甚至不等控方律师提起申诉,“英明”的法官大人就会率先裁决“驳回”。片中的法官,原本应是正义的化身,却扮演着彻头彻尾的大反派,象征着美国公权力被滥用、亵渎。

      七君子中的主要代表人物艾比·霍夫曼,更是一个舌灿莲花,能讲脱口秀人才,他在庭审中数次嘲讽了法官的不公正。他和他的搭档杰里·鲁宾一起穿上法官的服饰,说是向法官致敬,待他们脱去外衣之后,里面却穿着警察的衣服。引得当庭的人哄然大笑。这便是极大的反讽——虽然穿着法官的黑袍,干的事却和1968年夏天挑起暴乱的警察无异。   当法官不让他们说话时,艾比仍然能想出用这种幽默的方式来还击,纵使是强权,也不能压制反抗的声音。 台词无疑是本片的一大亮点。辩方律师都辩才极佳,无奈架不住有一个良心长歪了的法官。你说什么,都没用。七君子中胖胖的戴维·德林格,一生之中坚持用非暴力的方式推进改革,面对警察的阻挠,始终冷静、礼貌相待。然而,饶是这样一个连蚂蚁也舍得不捏死的人,因为对法官的裁决极度无语的情形下,不仅辱骂了法官是“流氓”,并且还动手打了法警。法官的审判带着明显的不公,逼得最温和、最理性的人也忍不了了。

      七君子中,有两个人是拉来充数的,为的是让陪审团在审判其余五人有罪时减轻心中的罪恶感。其余五人分为三拨人马,他们之间也是有分歧的。汤姆·海登与艾比·霍夫曼两人之间的分歧最为明显。这也恰恰说明了他们三拨人根本就不是一伙的,只不过是联邦调查局的人认为他们是一伙的,就是为了定他们的阴谋叛国罪。

      汤姆是专门搞学生运动的,在那次活动中,因为目睹好友伦尼·戴维斯被警察打爆了头,而变得义愤填膺,发动抗议者:“如果注定要流血,就让血流遍整个城市。”这段话被录音,当作证据呈上法庭。汤姆一直都认为是警察挑起了战争,却没想到自己的话会成为不利的证据。在律师比尔的逼问下,汤姆也意识到,自己的话存在歧义,他忽然反思:难道是我挑起了暴乱吗?   艾比也是在此时才恍然大悟,指出汤姆的原意是说,“既然我们注定要流血,就让血流遍整个城市。流的是我们的血,而非警察的血。”于是,艾比与汤姆和解。   艾比作为辩方证人代表,受审。面对控方律师舒尔茨的质问,一向桀骜不驯、巧舌如簧的艾比数次失语。他意识到,当人们只想按照自己理解的意思来曲解对方时,根本无法沟通。舒尔茨问他,你是否蔑视你的政府时,艾比回答说:“与我的政府对我的蔑视相比,我的蔑视不值一提。”舒尔茨继而追问他,你们来芝加哥扰乱大会,是不是故意想跟警察发生冲突。他沉默了许久,舒尔茨以为他是被自己问得哑口无言了,艾比却说:“给我一点时间,朋友。我从来没有因为我的思想而接受过审判。

      艾伦·索金也正是通过机智的语言交锋以及适当的沉默,来表达本片的主题,即,语言无法让人们相互理解,反而是分裂的根源。   高潮戏时,汤姆作为代表总结陈词。法官甚至都不是暗示,而是明示他,只要认错态度良好,向政府投诚,本法官就对你青眼相加,给你一人减刑。   汤姆懵了。他有些难以置信地重复了一遍法官的话,看起来是被自己受到的特殊照顾而激动得语无伦次了,实际上他心里遭受着难以言喻的悲凉,他是在用小心确认的方式表达极大的反讽。   最后,汤姆念了一份名单。是他们接受审判以来,在越南战死的4752名美国士兵的名字。从影片开头,就由汤姆的搭档伦尼在记录,他想提醒大家记得,不要忘了最初的初衷,是为了结束战争。名单上的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他们正在无声地陨落在越南。   念名单,反而成了最有力的语言,让所有人的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理解了彼此的内心。每个人的立场、观念、想法、方式都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在呼唤一种根本性的东西回归,那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法官虽然宣判他们五人有罪,但法庭经久不息的掌声反抗了这场不公的审判。   公道自在人心。

     2 )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纵观影史,令人印象深刻的庭审戏可谓数不胜数。《控方证人》里于法庭中浮出水面的真相,《熔炉》里聋哑儿童用手语对院长罪行的倾诉,以及《光荣之路》里法官为了讨好上司而不择手段的恶行......而《芝加哥七君子的审判》中,庭审戏则是占据了大部分篇幅,内阁的黑暗,社会的丑恶与人民的反抗,皆在这短短两小时中呈现在我们眼前。

    电影开篇,几幕交织的场景一一呈现在银幕上。“七君子”身份各异,有学生,有嬉皮士,亦有宗教人士。而他们被捕的原因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因反对越南战争而游行示威。与其说他们是君子,不如说他们是千千万万君子的代表,只不过,在游行中有人丧命,有人重伤,而他们只是站到了最后一刻。

    内阁的黑幕,也自电影开头便逐一呈现:对于控方律师威逼利诱,命令其不择一切手段拿下此案;面对辩方主力律师的缺席,非但未延迟开庭,更是屡次驳回被告的请求。更加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对于陪审团中倾向于被告者,法院更是伪造黑手党的信件予以威胁,使其被迫退出庭审,进而加大控方的胜算。正如被告人之一所说,“这是政治审判,而我们注定是会失败的。”

    审判开始,法官判决的倾向性便原形毕露。面对控方律师的言语,法官点头哈腰,丑态尽显。而对于辩方任何可能对结果造成影响的言论,法官逐一将其喝止,必要时刻还将发言者加以“不尊重法庭的罪名”。发表演讲的黑人抗议者更是处处得到“照顾”,最后甚至被警员将嘴堵住,使人啼笑皆非。每当控方处于劣势,法官便会以各种无中生有的方式结束庭审,辩方却只能敢怒不敢言。

    休庭期间,银幕上呈现的是七君子被捕前的往事。数以万计的游行队伍在街头游行,囊括了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无不高举反对战争的牌子,队伍中更是有勇者高举美国国旗,声势浩浩荡荡,响彻芝加哥。此情此景之下,他们迎来的并不是谈判亦或改正,而是催泪瓦斯与枪林弹雨。大兵与警察不管三七二十一,见人便打,甚至对于救人的群众也拳脚相加。正义的血液,于芝加哥街头飞溅,而地球的另一端,美国,朝鲜与中国的军人也正在因美国政府错误的决定而流淌着血液。而这七君子,有些是组织团队的一员,有些只是从混乱中杀出血路的反抗者。

    这场审判的风波,很快在芝加哥扩散开来。法官丑恶的嘴脸,被告人无尽的冤屈,引发了轩然大波。越来越多的公民聚集于法庭之前,高喊出"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响彻云霄;先前的政府高官,也再看不下去这样的罪恶,顶着压力乃至威胁,赫然出现在证人席位上,与法官针尖对麦芒。甚至控方的律师,也再无法无视正义,对于法官的行为提出了质疑......这次“七君子审判”,无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光阴似箭,随着时间的流逝,庭审已足足进行了151天。随着背后的黑幕逐一暴露,控方的压力也日渐增长,法官也被迫委曲求全,企图让七君子认罪,并许诺从宽处置。当所有人都以为高潮已经退去时,七君子派出的代表汤姆海登却将整个事件推向了最高潮。他手持朝鲜战争中牺牲战士的名单,响亮地将他们一一读出,振聋发聩。而评审团与双方律师,亦起立以示尊敬,全场一片哗然。法官的整顿效果已捉襟见肘,此刻,所有人心中的正义都已被唤醒。千千万万的名字,充斥整个芝加哥,为人们所铭记,哀悼:他们只是普通的美国公民,却要为政府错误的决定买单,令人悲恨交加。

    THE WORLD IS WATCHING.世界在看的,是美国内阁的恶行,是法庭上的丑态,是七君子的正义。这次审判,如果说最开始是臭名昭著的,结局则是引人深思的。这场“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于半个世纪后终以电影的形式为世界所有人所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3 ) 美国左翼运动的挽歌,1968年与2020年何其相似

    2020年美国大选的前20天,上映了一部直指当下的影片——《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影片讲述了1969年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一场审判。本片由知名好莱坞编剧艾伦·索金自编自导,刚刚拿下金球奖最大编剧,并成为奥斯卡夺冠的大热门。

    1. 真实比电影更戏剧

    1968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和平抗议演变成了与警察和国民警卫队的暴力冲突。七名抗议活动的组织者,以及一名黑人领袖被法庭以阴谋煽动暴乱而起诉。

    艾伦·索金

    历史上真实的七君子

    这场审判对美国的历史影响如此深远,以至于当时的很多关键瞬间都成为当下美国不断被反复提及的流行符号。

    片中的主角之一,波叔扮演的艾比·霍夫曼是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革命的先锋人物,以及反战和反主流文化中的象征和代表。影片之外,他传奇性的人生也令人不甚唏嘘。

    左为电影中艾比·霍夫曼的扮演者萨莎·拜伦·科恩,右为艾比·霍夫曼本人

    艾比·霍夫曼虽然看上去玩世不恭,总是以戏谑玩笑的方式来进行社会革命,但事实上,他对待社会革命的态度相当认真和严谨。在1968年的一次采访中,记者问他认为叫停革命值得付出多少,他思考片刻后回答:我的生命。

    影片忠实还原了这个历史上的著名镜头

    这句话,可以很好地概括艾比·霍夫曼的一生,他的确用他一生的努力去推动和支持革命。

    霍夫曼曾获得布兰迪斯大学的心理学学士学位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硕士学位,在攻读硕士期间,他第一次接触到了激进主义政治。此后他便一直活跃在美国民权活动中。

    他组织创立了国际青年党,其追随者被称为Yippies异皮士。青年国际党是一个反独裁和无政府主义的一个青年组织,常常用荒诞幽默的恶作剧方式引起人们的关注,以达到宣扬他们反战和反主流文化的目的。比如1968年,他们挑选了一只猪去参加总统选举。1967年8月,霍夫曼和十几名同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大厅洒满美元,扰乱交易所的正常运行。

    在1968年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异皮士游行他们的总统候选猪

    霍夫曼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大厅洒钱

    10月,他又号召五万多名越战抗议者对五角大楼进行“驱魔仪式”。他声称越战是恶魔创造的,而恶魔就在五角大楼中。抗议者们试图让五角大楼悬浮起来,驱逐住在里面的魔鬼。著名的摄影图片《花朵的力量》就源自这一事件。1967年10月21日,一名叫做乔治·哈里斯的反越战者将一枝康乃馨放入一名士兵手持的M14步枪的枪管中,表示以和平方式来反对战争。这张照片成为60年代反越战运动的象征。

    《花朵的力量》

    芝加哥七人案的代理律师威廉·孔斯特勒这样评价艾比·霍夫曼:“他是一个天才,在正确的时间说正确的话,做正确的事,以提出他的政治观点。”

    在1987年面对纽约时报的一次采访中,他说:“你面对的是一个左翼分子,我相信世界的权利与财富需要再次分配。我相信应该有为所有人服务的医疗制度。我相信作为世界最富有的国家,我们不应该有一个无家可归的人。我相信我们不应该有CIA满世界追杀政治领袖,为世界上的寡头政治服务,来保护我们自己国家的寡头政治。”

    老年艾比·霍夫曼

    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美国的政治局势开始逐渐右转,洋溢着理想主义,轰轰烈烈的左翼运动落下帷幕。

    1989年,这位宣称要用一生推动自己理想的异皮士,服用超过150片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而与激进的艾比·霍夫曼不同,影片中的另一个主角——小雀斑扮演的汤姆·海登最后则走向了体制内,从一个美国民权和反战运动的激进领袖到跻身政坛,成为了美国政坛“新左派”的支持者。

    左为电影中汤姆·海登的扮演者埃迪·雷德梅尼,右为汤姆·海登本人

    除此之外,和好莱坞知名女星简·方达高调的婚姻,似乎让大众对于他私生活的关注超过了他在政治上的表达。

    汤姆·海登与妻子简·方达

    海登是民主社会学生会SDS的创办者之一。1962年,他起草了著名的《休伦港宣言》,设想建立一个由大学生组成的联盟,通过进行和平运动,来对抗专制政府和种族主义,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多种族、平等的社会。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参与了一系列新左派学生运动,被当局视为“眼中钉”。

    1968年8月,汤姆·海登在芝加哥林肯公园举行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讲

    战争结束后,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也随之结束,理想主义消退,海登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他于1982年当选加利福尼亚州议员并连任六次,希望通过进入体制做出渐进式改变。

    虽然汤姆·海登最后走上了从政的道路,但他依然被看作是美国新左派的坚定支持者。退休后,他还组织领导了一个反对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和平与正义资源中心,继续自己的反战工作。

    老年汤姆·海登

    1968年的审判,是海登人生的高光时刻,也是他和其他左翼同僚分道扬镳的分水岭。2016年,汤姆·海登去世。他在人生最后一次公开演讲中讲到:“如果马丁·路德·金和肯尼迪没有被暗杀,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我们可能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会团结起来,我们可能会结束一场战争,但现在我们却只能想象可能会发生什么。”

    未能与同僚团结抗争到最后,也许是海登至死都摆脱不掉的心结。

    该片还有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黑豹党领袖鲍比· 西尔。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社会对于黑人的种族歧视现象依然十分严重。1968年4月4日,著名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而鲍比· 西尔在电影中的第一次亮相就亲口交代了马丁·路德·金的死亡。作为同时代的黑人领袖,与马丁·路德·金的和平抗争路线不同,西尔创立的黑豹党奉行“武装斗争”的策略。他说他们全都用和平的方式努力过,“现在我们得尝试别的方式 ”。

    左为电影中鲍比· 西尔的扮演者叶海亚·阿卜杜勒-迈丁,右为鲍比· 西尔本人

    作为一名辩护律师并不在场,也没有与芝加哥抗议有任何关联的人,西尔却被当做共同被告遭到起诉,成为七君子之外的另一人。

    电影中最具象征性的一幕,是他被法警五花大绑,封住嘴巴。残酷的是,在这里电影并没有用夸张的手法。真正的西尔,在庭审上遭到的对待可能更加残酷。

    电影中鲍比·西尔被粗暴对待

    电影中所没有提到的是,真实历史上的鲍比·西尔深受当时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为了反抗白人对于黑人的压迫,他学习“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并创立了黑豹党。

    黑豹党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为少数民族和工人阶级解放战斗的组织之一。他们反对美国政府的全球霸权与帝国主义,同情并支持包括越南人民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认为改变世界必须透过对民众的长期组织和动员。他们试着从大众组织和社区节目规划来造就革命性的社会主义,在黑人社区提供穷人小孩免费早餐、给予社区民众政治教育,希望一点一滴地改变人民的想法,并赋予他们力量。

    黑豹党

    黑豹党多数领导人都十分崇拜毛泽东,加州的一些黑豹党党员,开着汽车从旧金山的中国书店里一捆捆地买《毛泽东思想》,再开过金门大桥,在伯克莱的加州大学校园里,流水一样地卖给进步学生。

    纽约市哈林区黑豹党办事处里的毛主席画像

    1970年,黑豹党的另一名创始人修伊·牛顿曾到访中国,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他后来在自传中这样写道:毛主席说过“人固有一死,为反革命而死则轻于鸿毛,为革命而死则重于泰山”。人们会用“社会主义”的标签来镇压我们,但后来我知道了,如果这是社会主义,那就是的正确道路。

    休伊·牛顿与周恩来总理握手

    2. 冰山之下的时代洪流

    就像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一样,七君子审判这一发生于1968年的著名庭审,作为一个历史的注脚,就像冰山上的一角,隐藏着巨大的时代洪流。因此,要认识这场审判本身,就离不开当时的时代大背景。

    1968年,是美国越南战争的转折点。年初,北越发动规模空前的春节攻势。经历了十多年美军的狂轰滥炸,越南人民军不但没有退缩,反而越打越勇,与越共游击队一起进行全方位的反击作战。越共游击队甚至夜袭了美国驻西贡大使馆。

    受到袭击后的美国驻西贡大使馆

    这场对双方都造成惨烈伤亡的大战,在美国公众中造成震惊,国内反战浪潮日益高涨。北越军事上的失败,却同时是精神上以及宣传上的大捷,美国政府高层内部因为春节攻势而失去战意。

    这时,美国记者艾迪·亚当斯捕捉到的一个镜头引起人们极大的震撼。时任南越国家警察总监阮玉鸾平静地走向站在西贡一条街道上的一名俘虏,对准他的头部开了一枪。这张随后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照片,让美国人对越南战争的残酷性有了清晰的认识,并推动了公共舆论的决定性转变。

    西贡处决

    亚当斯说了一句著名的话,“在这张照片中,有两个人死了,一位是被子弹打中的人,另一位是阮玉鸾将军”,“将军杀死了越共,我用相机杀死了将军”。

    加剧民众对战争残酷性认识的,还有1968年发生的另一件重大惨案:美莱村大屠杀。也就是这一年,一小队美军官兵在一个叫美莱村的地方,残忍杀害包括男女老幼在内的近600人,引发国际社会哗然。

    这张照片拍摄完之后,照片中的妇孺立刻死于枪口下

    战场上的焦灼,战争画面的残忍,让美国民众加大了对战争正义性的质疑。推动整个1968年成为反战浪潮的最高峰。发生于1968年的另一件大震荡,还有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 金的死。

    4月4日,马丁·路德·金前往田纳西州孟菲斯市支持黑人罢工活动,因为当时孟菲斯黑人的工资明显低于白人。黄昏时分,他正和助手们在一家汽车旅馆的二层阳台上谈话,被住在对面公寓的詹姆斯·厄尔·雷用步枪射杀。

    马丁·路德·金遇刺前

    马丁·路德·金遇刺现场

    法医在尸检时发现,39岁的他因为常年为民权运动奔波,心脏像是60岁。在他遇刺后,美国各地出现暴动。被刺杀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在一场演讲中第一个告知了民众马丁·路德·金的死讯。

    然而,八个星期后,罗伯特·肯尼迪同样遭遇刺杀,当时他刚刚赢得加利福亚州和南达科他州的初选, 而有望获得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提名。

    美国民权运动最具标志性的两位人物先后遭到刺杀,成为整个美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注脚。

    罗伯特·肯尼迪被刺杀

    第三个重要的背景,则是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左翼思潮。1968年5月,法国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热烈的社会运动——“五月风暴”。 电视机刚刚流行起来,人们看着世界上最强大国家对于东南亚一个落后的农耕国家的轰炸。震撼残忍的画面,给新一代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年轻人们产生了极大的道德刺激。西方世界的年轻人们走上街头,表达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不满,对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国家平等支持。1967年,由两位当时欧洲最伟大的两位哲学家,来自英国的罗素和来自法国的萨特,组织了一场审判,从道义和国家法层面上对美军的暴行进行审判,这就是著名的罗素法庭。

    3. 历史与现实的平行线

    影片通过「芝加哥七君子审判」这个冰山上的一角,向我们展示出了1968年风起云涌的时代洪流。再深一层的解剖,则是导演艾伦·索金通过历史这一面镜子,映射出了2020年的美国。

    同样处于历史的转折点,2020年的美国,与1968年的美国有着惊人相似。国内有持续一年的政党恶斗、族群冲突、对主流价值观的反叛与解构。而在对外战场上,美国大兵在1968年越南战场上输得狼狈,2020年更在一条看不见敌人的战线上惨败。

    美国警察与抗议者发生冲突

    不知是导演有意还是无意,电影中的很多情节都与现在的美国社会相呼应。

    从电影开场,芝加哥市长戴利电视讲话,下达警察“格杀勿论”令开始,整部影片对美国警察暴力进行了细致的描述。

    50多年后,电影中的一幕幕依然在现实不断上演。

    特别是电影中的两个细节让人顿生今夕何夕的感慨。一是在庭审中,黑豹党领袖鲍比·西尔被司法警察五花大绑封住嘴巴,辩护律师威廉·昆斯特勒担忧地问他“你能正常呼吸吗”。2020年,另一位名叫乔治·弗洛伊德的黑人,在绝望高喊“我不能呼吸”的过程中,在警察的膝下被活活压死。

    “你能呼吸吗?”

    美国黑人弗洛伊德遭跪压致死

    二是在片中,海登突然回忆起来,在冲突中,芝加哥警方及国民警卫队成员故意摘下警徽,冲入人群。

    影片中警方摘下警徽

    而在2020年因“黑人的命也是命”引发的全美多地大规模骚乱中,多家美国媒体曾爆出被部署到俄勒冈州波特兰的联邦特工多次故意假扮成平民混入示威人群,升级冲突。

    纵观全片,表面上是如实地再现了当年充满戏剧性的庭审,深挖一层,实际上是反抗权威、追求进步的时代精神,与似乎已经扭曲、腐朽的体系进行对抗。然而时过境迁,那一场场半世纪前的抗争,那一个惊心动魄的时代,究竟给历史留下了什么呢?

    特朗普支持者攻占美国国会大厦

    电影中,七君子首次走入象征权威的芝加哥地区法庭,周围的民众高喊1968年流传至今的著名抗议口号“全世界都在看着”。52年后,却是一群极右翼抗议者冲进美国国会,但这次,他们的口号变成了“美国第一”。

    而影片的主题海报,与现今美国的状况遥相呼应,成为历史开的一个讽刺性玩笑。

    整个影片的大背景,源于美军在遥远异国战场上的惨败,让美国社会内部多种问题集中爆发。

    电影结尾,导演似乎有意安排了一场戏,代表民众的陪审团起立念遇难者的名字,代表权威的法官不断敲锤子让大家安静。

    电影结尾汤姆·海登念战争遇难者名字

    这是一个富有意味的象征。既是念给50年前的死难者,也是念给今天的死难者。

    【B站/视频号/知乎搜“脑飞Mindflix”,了解屏幕背后的精彩现实】

    深度解析《芝加哥七君子审判》:美国左翼运动的挽歌【银幕究极考据vol.1】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欢迎大家来玩~

     4 )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偷走这本书

    首先,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庭审剧,对于显失公平的隐忍和调侃,表现得酣畅淋漓。

    回头看一看片名,这个中文译名也是具有相当的黑色幽默。“君子”,这个词,实在是太眼熟了,当年的一帮“君子”可劲儿的闹腾,可是被砍了头的。在老美这个“自由”的国家,难道会出现“砍头”的事件?这个结局已经堪忧。

    再看看事情发生的起源,一场和平示威最终演变成了流血事件,这个……绝对是禁忌。

    好的,再来看看事件的背景。

    第一个背景,反战。当时的老美身陷越战泥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在老美内部积累了太多的不满。不过,就像故事里头调侃的那样,四年,就有机会修正一下。

    第二个背景,一朝君子一朝臣,老美的班底更换,自然会有一些“个人”或“党派”情绪,两个“江湖大佬”之间的“恩怨”,直接导致了“小鱼小虾”的“覆灭”。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个手段也是相当熟悉的。

    好了,来细数一下这“七君子”。可是你很快会发现,“被审判”的其实有八位,而其中还有另外两位存在感基本没有,这数学难道是体育老师教的?

    更为有趣的是,这“被审判团体”内部,还是泾渭分明的各自为战。

    他们因为“反战”走到了一起,但彼此的最终目标并不一样。

    随着调查的深入,小雀斑其实有“一定问题”的,这对于他的个人期许是个很大的障碍。

    在他的心目中,赢的选举才是王道,在其位才能谋其政,至于其他,则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从这方面讲,他“发动”的这场示威,目的很不单纯。

    然而,他的“模糊语言”拯救了他,从这方面讲,他又有着从政的“天分”。

    而这两位,被小雀斑看不起的“嬉皮”,却是真正的心灵导师。

    世人给他们添加的标签,都是成见的误解。他们用一种近乎“荒诞”的形式,来调侃了所谓“公义”,也是他们最早看清了“审判”的真相。

    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审判?

    只有他们敢直言不讳的说“政治审判”,可是,自由的美利坚,只有民事和刑事审判,哪里来的“政治审判”?

    这是老美誓死捍卫的底线。

    可是,当一场审判以结果为目的时,其中的过程已经不重要。

    再说说这两位基本没有存在感的“君子”。为什么“被参与”到审判中来,连他们本人都相当的困惑。

    不过,却被两位“嬉皮”道破了“天机”。

    这场早有预谋的审判,甚至在审判还没开始时,都已经计算好了结局。这两位“酱油党”,本来就是要“被无罪”的,这样陪审团的心理会好过一点。

    你看,“当局”的计划已经很“贴心”了。

    说到陪审团,那就先说一说。

    既然当局想要“三把火”,陪审团是绕不过的槛。肆无忌惮的他们掌握着营业执照,在“游戏”中加点金手指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不过,即便是当局,也没胆“取消”陪审团。只不过,“安排”一下陪审团,好像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如果,再加上点“合法”的设计,那就更加的完美无缺。

    “七君子”中的第八人,是个不折不扣的“社团老大”。这位“社团老大”是不是真的无辜暂且不论,但这位“编外人员”给沉闷的“庭审”带来了满脸“黑人问号”的忍俊不禁,也难怪后来“黑豹”的崛起。

    堂而皇之的不公,明目张胆的威胁,让“七君子”里头“最和平”的一位,当庭打人。俗话说得好,兔子急了还撒鹰,可是你撒了,就是你的不对了。他们的目的本来如此,有执照的流氓,就是可以这样肆无忌惮的张狂。

    这位嚣张的法官,在庭上的显失公平从来不想遮遮掩掩,开庭只不过是个形式,咱家可是直接冲着结果去的。

    对于被告和辩方,向来不吝啬“藐视法庭”的大棒。

    对于陪审团,不满意就换。

    对于“前老板”,或许有那么一点“秒怂”,但站队这种事儿,绝对不含糊。

    故事的最后,法官认为小雀斑是可以“拉拢”的对象,在庭上“相当有诚意”的开出了价码,可是没想到小雀斑当场“翻脸”,任他敲破了“木槌”,也挽回不了气急败坏。

    他看错了小雀斑,同样看错了囧瑟夫,人家什么内幕没爆过?

    当法槌失去了公义的象征,其实也就是一破槌罢了。

    说起来,辩方律师也没什么存在感。一场审判,收获了大概是他们一生中最多的“藐视法庭”,除此之外,就是在“动议”-“否决”的怪圈里头打转。

    这场喧闹的审判,到最终,都刻意的忽视了背景,直到小雀斑在结案陈词中宣读名单。

    “世界都再看”,故事中频繁出现的一句话,不过,说得丧气一点,其实没那么多人在看。只是,如果能唤起国内民众的浑浑噩噩,那就足够了。

    这句话,在我大天朝有另一个版本——“人在做,天在看”。

    只不过,无论谁在看,都透着那么一股子“无能为力”的意味。

    故事的结局,没有反转。

    你说得天花乱坠,你说得醍醐灌顶,最终,该来的还会来。

     5 ) 这段没拍进去可惜了

    Verdict

    On February 18, 1970, each of the seven defendants was acquitted of conspiracy.[24] Two (Froines and Weiner) were acquitted completely, while the remaining five were convicted of crossing state lines with the intent to incite a riot. The crime was instituted by the anti-riot provisions of the Civil Rights Act of 1968, a provision that was introduced in the House by Representative William C. Cramer of Florida.[4] On February 20, they were sentenced to five years in prison and fined $5,000 each.[25]

    Dellinger told the court that whatever punishment he faced in prison "will be slight compared to what has happened already to the Vietnamese people, to the black people, to the criminals with whom we are now spending our days in the Cook County jail".[26] Hayden charged that the responsibility with the riots at the Chicago Democratic convention laid with Chicago Mayor Richard Daley who had denied permits for protesters, saying: "We had no choice. We had no choice in this trial. The people always do what they have to do".[26] Abbie Hoffman pointed to the portraits of 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 heroes on the wall behind Judge Hoffman and said: "I know those guys on the wall. I know them better than you, I feel. I know Adams. I mean, I know all the Adams. They grew up twenty miles from my home in Massachusetts. I played with Sam Adams on the Concord Bridge. I was there when Paul Revere rode right up on his motorcycle and said, 'The pigs are coming, the pigs are coming. Right into Lexington'. I was there".[26] In a final gesture of contempt towards those on trial, Judge Hoffman ordered that the barbers of the Cook County Jail cut the long hair of the defendants and defense lawyers that he found so offensive.[26] At a press conference, Sheriff Joseph Woods of Cook County proudly displayed Abbie Hoffman's shorn hair

    —摘自维基

    比某朝法官破口大骂被告人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6 ) 索尔金更左了吗?

    【媒体用稿,请勿转载】

    2013年,创剧人(creator)和编剧的艾伦·索尔金(Aaron Sorkin)在美剧《新闻编辑室》(Newsroom)第二季第四集里安排了一场戏:作为正面领衔主演、ACN电视台当家主播、(自称)共和党人麦卡沃伊(Will McAvoy)在直播节目中,利用高超的诘问技巧和逻辑归谬,将参与占领华尔街运动(Occupy Wall Street)的意见领袖之一的纽约大学人类学博士候选人雪莉(Shelly Wexler)辩驳得哑口无言、气急败坏。

    《新闻编辑室》第二季中,麦卡沃伊和OWS运动的意见领袖的对决

    作为“成熟”、“世故”代表且亲民主党的索尔金,借剧中人物之口,对声势浩大但却空喊口号、诉求混沌、过于理想主义、缺乏可操作性的左翼运动进行了一次单方面的降维打击。索尔金言下之意无比明确:旨在蔑视权威、高喊口号的左翼运动,对于现实政治改革其实于事无补,它既不能唤起普罗大众的认同,也无法像右翼“茶党”运动对具体政策产生影响,最终只是一种自嗨的政治表达。

    2020年10月16日,奈飞上线了索尔金最新执导的电影《芝加哥七君子审判》(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影片表现了1969-70年间,在尼克松政府授意下,联邦检察官起诉了一年前芝加哥民主党总统选举大会场外7位带头组织抗议的、不同背景的反越战人士。索尔金又一次借片中人物之口讨论左翼运动。只不过这次,他对之前《新闻编辑室》中的论证有所反思。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剧照

    适逢5月26日,非裔美国人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因明尼苏达州白人警察过度执法后死亡,全美继2014年非裔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own)枪杀案后再次全面爆发“黑命贵”(Black Lives Matter)抗议运动。虽然大部分抗议活动和平进行,但仍不乏一些抗议升级为暴乱、抢劫。至少200座城市宣布宵禁,共三十余州出动国民警卫队6.5万人维持治安,超过1.4万人被捕,运动至少造成19人死亡。

    在此语境下,最新上线的《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以下简称“审判”)更像是对于席卷全美的黑命贵运动和不到20天即将进行的总统大选的一次表态。

    《审判》故事肇始于1968年美国总统大选前夕。彼时美国反文化运动也步入高潮,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的遇刺更是全面激化了民权运动。大批反战人士、嬉皮士、左翼人士在各个政治、性别、文化议题上互相交织,最终以反越战为宗旨,许多人纷纷决定在8月下旬芝加哥举办的民主党代表大会上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示威者与警方在芝加哥街头对峙八日,最终造成一系列流血冲突,超过500名示威者、100名平民和150名警察受伤。

    1968年民主党党代会外的抗议

    尼克松1969年接任美国总统后,保守派政府决定杀鸡儆猴。司法部长米歇尔(John N. Mitchell)指示联邦检察官状告“煽动”芝加哥抗议的8名组织者共谋跨州犯罪、煽动骚乱。这场审判本质上是一场政治秀,在尼克松政府强调“法律与秩序”的大语境下,与其说这是一场司法审判,不如说是一次游街示众。然而,反战人士们顺水推舟,将这场公开示众变成了发表观点的舞台。随着审判开始,几名嬉皮士被告(他们自称“异皮士”[Yippies])不断在当庭捉弄、辱骂法官,在法庭外更是将庭审内容当成宣传材料,控诉司法体系对反战人士的不公。

    剧照

    火爆的现场

    美国作为普通法国家,庭审属于对抗制诉讼,真正的交锋是诉辩双方律师之间的攻防;但这场聚光灯下审判的主角,最终却成了法官朱里斯·霍夫曼(Julius Hoffman)。霍夫曼本人原先也很难说是“坏人”,在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时期,他甚至是坚定的异议人士。但在此次庭审中,霍夫曼大失风度:他频繁驳回被告律师的动议、拒绝关键证人出庭,全程更是无视黑豹党领袖鲍比·希尔(Bobby Seale)的诉求,甚至下令法院法警将其在座位上捆绑、用布条塞口。霍夫曼在整个庭审过程中,表现得像一个失控的被侮辱者,他与被告方的互动像是一种恶性循环:他越对被告方不公,被告方越对他藐视、辱骂,而后气急败坏的他为了尊严,就惩罚性地继续对被告方不公。司法部长本想上演一场严刑峻法的司法正剧,到头来却成了霍夫曼与被告方怄气的二人转。

    1970年2月18日,陪审团宣判合谋罪不成立,七人中的两人完全无罪,剩下五人因跨州煽动骚乱被判入狱五年。两年半后(1972年11月),联邦第七巡回上诉法院因霍夫曼在庭审中的偏见以及FBI非法窃听辩方律师办公室,推翻了霍夫曼的判决,并下令重审,司法部最终放弃了诉讼。芝加哥七人最终取得了在反战宣传、司法审判上的双重胜利。

    索尔金延续了他这十年来在《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2010)、《点球成金》(Moneyball,2011)、《乔布斯》(Steve Jobs,2015)中的编剧技巧,他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推演整个故事;相反他以芝加哥审判为主轴,时间线不断往返跳跃于芝加哥抗议现场、被告方的律师办公室以及霍夫曼的法庭。2010年,一部同样反映此次抗议和审判全过程的纪录片《芝加哥10》(Chicago 10)也采取了相似的手法(比较亮眼的是这部纪录片引入了大量动画,再现了审判的全过程)。历史真实题材的限制,让索尔金不得不采取了这种已然些许老套的叙事手法。

    《芝加哥 10》与《和巴什尔跳华尔兹》一样,使用了很多动画

    但,为了烘托高潮,索尔金也改变了许多法庭事件的性质。比如朗读越战阵亡将士名字的桥段,在真实历史事件中发生在某次庭审开庭前。为了剧情需要,索尔金硬是将这一桥段放置在了结案陈词的阶段——对于观众而言,主角在结案时慷慨陈词是一种套路化的期待,但索尔金努力选择一种反套路的推进高潮方式,算是某种殊途同归。然而,由于涉及人物过多,《审判》仍然更像是个复刻历史的行活儿,而非精心结撰的杰作。

    最有趣的是,索尔金在影片后半段安排了一段七君子之间的内讧。七君子本身社会身份各异:其中有律师出身的社会运动家,有一呼百应的青年领袖,也有当时在美国异常扎眼的嬉皮士群体。其中打扮随性、生性顽皮的嬉皮士艾比(Abbie Hoffman)与身为反战活动家的汤姆·海登(Tom Hayden)之间爆发了一场言语冲突。海登认为吊儿郎当的嬉皮士们把反战当成了自身表演“放荡不羁爱自由”的舞台,将之作为收割粉丝、获取社会关注的良机——海登甚至认为后者根本不希望战争结束,因为只有越战继续,他们才能继续表演。海登不满于嬉皮士们用给警察、士兵献上雏菊这种空洞的表演行为(即著名的“权力归花儿”[flower power],艾比和另一名被告鲁宾[Jerry Rubin]是这一运动的重要推广者)来推动进步运动,并且因为“愚蠢”、“道德变坏”的嬉皮士做派,给真正的进步人士拖了后腿。

    著名的权力归花儿(flower power)运动

    审判庭外的七君子中的六人

    而异皮士艾比则反击海登,他认为海登这种知识分子妄想通过选举的方式来重塑政治,并不惜为此放弃掉一些价值,这是百分百的功利实用主义。他进一步一针见血地指出,七君子站上被告席,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在芝加哥发动了什么暴乱,而是因为他们的立场完全站在了当局反面,他们仅仅是这次立场之争的祭品。

    与七年前《新闻编辑室》中的那场电视问诘比起来,索尔金的立场发生了微妙的游移。七年前,索尔金无疑是东北岸的民主党知识精英,对理想主义化的学院左翼实践的鄙视,坐拥对后者满满的优越感。七年之后,极化的两党政治、冲突不断的种族问题,以及更为激烈的抵制文化(cancel culture),似乎将索尔金逼向了那个更为情绪化和意识形态化的境地。相比于《新闻编辑室》中功利主义的温和共和党人麦卡沃伊,《审判》里代索尔金发言的七君子们更加凸显了被极化政治的党同伐异逐渐吞噬掉的属于温和派的中间地带。

    无论影片内外,七君子都取得了胜利。但七君子的胜利,与其说是反战声浪、嬉皮士运动的胜利,不如说是霍夫曼法官的作茧自缚。美国的上诉审判不做事实方面的审查,大部分审查的注意力放在整个判决的程序合规性上,而正是霍夫曼法官在初审时充满偏见的审理过程,才使得七君子们“死里逃生”。虽然第七巡回法院驳回了判决、下令重审,但尼克松政府也不愿再次为七君子们提供表演舞台,最终才使得这场审判“圆满”结束。

    巡回法院宣告七君子无罪的复审宣读于1972年11月21日,而就在14天前,尼克松在总统连任选举中狂赢49州,以520:17的选举人票、60%对37.5%的普选票击败了反战的自由派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麦戈文(George McGovern)。仅就《审判》的结果而言,反战派取得了道义和司法的胜利;但如果回看历史,标榜“法律与秩序”的尼克松深谙“沉默的大多数”(silent majority)的内心心理,并以此话术成功连任。

    1972年尼克松在大选中狂赢49州

    七君子的成功上诉,或许在尼克松在内的保守派看来,只是无关痛痒的小败;而强调“法律与秩序”的口号,才保证了保守主义思潮在1970、80年代的全面回归,更使得共和党得以在1969-92年的24年间把持白宫长达20年。在这个意义上说,《审判》中的海登是对的——比起想要让五角大楼漂浮起来的嬉皮士的雏菊,让自己所支持的候选人最终能坐在椭圆形办公室里,显然更重要。但索尔金却只是惊鸿一瞥般地隐晦表达了这一点。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于去年10月开拍,在距大选不到20天时上线,但它却完美地隐喻了当前的美国政治。尤其是弗洛伊德抗议愈演愈烈后,特朗普多次重提“法律与秩序”,而作为挑战者的拜登则不仅降低了支持抗议的调门,转而更强调和平抗议,同时更是挑选了在担任加州总检察长时以司法风格强硬著称的贺锦丽(Kamala Harris)为自己的副总统搭档。

    无论美国是否还会有属于21世纪的七君子,也无论走向不可调和的分裂局面的美国能否重新调和矛盾、求同存异,索尔金所期待的奉行实用主义的“自己人”,或许在20天后即将诞生。而《芝加哥七君子审判》,或许也正是索尔金为自由派选民吹响的集结号。这或许也才是这部电影的题中之义。

    索尔金,你在说啥?

     7 )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世界向右,索金向左

    微信公众号:Anttitune


    在2020年这场世界瞩目的美国大选中,川普不负众望地败选了——但其实这么说不太合适,因为作为败选总统,川普的得票数仍高居史上参选人第二,甚至比第一次当选得票数还高;当我们满心欢喜地以为这是“大多数人的胜利”时,其实对同样多的人口来说,川普的下台也是“民主的失败”。

    如果说给拜登投票的人的心态有很多都是“谁都行,只要不是Trump”,那么使川普成为得票率第二的总统候选人的,却是实打实地想让他领导美国的人,这个事实更让人觉得surreal——而这种荒谬感,事实上近几年来一直弥漫在全球上空,正如《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中那场荒诞的庭审:

    大家都想象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没有感情、也没有偏颇地立在天平的正中间,然而当它真的吱呀吱呀地开始运转了,我们才发现,原来陪审团成员可以“被自愿退出”,关键证人可以不被允许出现在陪审团面前,合理申诉可以不断被“动议-驳回”……

    这和川普带给我们所有“正常人”的冲击感大同小异:原来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可以直接退出《巴黎协定》、一个总统候选人可以大剌剌地称呼另一个候选人“骗子”、一个超级大国的总统可以公然对另一个国家进行未经事实检查的批判……

    只能说索金这回的选题真的是太精准了,将近几年来、尤其是川普上台以来更加割裂、矛盾激化的世界全都浓缩在一个历史故事里,让观众好像又重新快速活了一遍这十几年一样。

    既是十几年政治日历的缩影,《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就不得不“面面俱到”,但索金绝就绝在在“面面俱到”的同时,又能让众多议题都井然有序地呈现在一部129分钟的电影里,同时还相得益彰——开篇1分钟,几句关键台词剪辑、快速的镜头切换、历史和伪纪录片镜头交替,一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民权运动图鉴立即跃然荧幕,观众瞬间就进入了“芝加哥七君子审判”的年代。

    和今年一样,当时适逢美国总统换届选举,民主党在芝加哥召开代表大会,于是这个大会就成了各种社会运动的峰点和汇集点,一时间嬉皮士运动、新左派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和摇滚乐队等怀着不同诉求的活动家都聚集在一起,为左右选举结果在希尔顿酒店附近聚集;而这场十万人的集会最终也毫无悬念地演变成了抗议人群与警方的暴力冲突。

    此一年后,新上台的保守政府对7个民权运动领导者(实际上是8个,但是黑人运动领袖Bobby Seale并没有被纳入白人话语体系中)的进行政治审判,审判的核心问题自然就是那个千古不变的衡量标准:先撩者贱

    但是与此同时,这样一个大型的群体聚会,有个人喊了一句“冲啊”,最后演变成群体冲突,这几乎可以说是必然的事情——就好比两军对垒,正是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战士的枪不小心走火了,于是两军正式开始交火,难道我们能说是这个战士引发了战争吗?

    将重点放在“who started it”的讨论上本身就很荒谬;可以说整个庭审,从庭审本身、到庭审过程,到庭审争论的焦点,其实也都是不成立的,它的本质就是一场杀鸡儆猴的政治表演,从庭审还没有开始的时候起,“芝加哥七君子”就已经被判定有罪了。

    影片一开头索金也已经交代了:时任司法部长-约翰米切尔,新官上任后的首要任务就是给“七君子”定罪,而且不是“擅闯公共场所”、也不是“扰乱治安”,他非常明确地对囧瑟夫扮演的公诉人理查德提出:让他们因“密谋颠覆国家罪”而坐上10年牢。

    为了达到给“他们”——也就是要给想要革命的所有人定罪,“芝加哥七君子”的这7个人也是精心挑选的:首先影片里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Abbie Hoffman和Jerry Rubin代表的Yippies,他们是全片搞笑担当,贡献了无数辛辣又风趣的讽刺金句,让我在观影过程中经常拍掌大笑。

    Yippe不是一个组织的名称,而是嬉皮士Hippy的昵称异变,而且他们所代表的“国际青年党”也并不是一个党派,这个称谓是Abbie Hoffman乱扯的。Hoffman和Rubin原先都是SDS(Student for a Democratic Society,学生寻求民主社团)的干部,两人相识后一拍即合脱离出来并命名自身为Yippe。

    Abbie Hoffman非常擅长利用媒体制造噱头,因此被记录下来的事件和照片非常多,包括广为流传的雏菊插在枪管上的照片,就出自于他带领嬉皮士围住五角大楼,并声称要给五角大楼驱邪的事件。Yippies们种种跳脱的夸张表演让历史学家对他的评价不太积极,包括SDS的另一个领导者,也就是小雀斑饰演的Tom Hayden,都认为Yippie们的行为消解了革命的严肃性,他们只不过是在利用“所谓的cultural revolution”为自己博得关注。

    当然影片看到最后,索金其实还是给yippies们正名了,这群看似不靠谱的“顽主”们,其实比所有人都更早看穿了这场庭审的荒谬和国家机器的虚伪,所以他们决定:如果我的国家蔑视我,那么我也要蔑视它。但当有记者向Hoffman提出“你愿意以什么代价取消这次抗议活动”这类严肃问题的时候,他也会以同样严肃的姿态回答他:我的生命

    不得不说,Sacha Baron Cohen真的是个喜剧天才,把Abbie Hoffman这个角色身上的滑稽和严肃拿捏地非常准确,可以说搞笑和严肃的balance掌握的非常好,在讽刺法官时,Hoffman的语气和肢体动作都是三分搞笑七分讽刺;而当他面对Tom Hardy质问时,反击里又是一半愤怒、三分调侃、再加两分辛辣,让人大笑的同时又有些心酸——

    可以说Sacha精准的表演无疑给这个本就十分精彩的角色增添了更多魅力,而这无疑归功于Sacha本人对这个角色非常用心和重视:当电影几经波折,斯皮尔伯格最后还是将电影交还给索金时,Sacha还专门打电话给索金确认自己还可以继续出演Hoffman这个角色。

    被审判的另外两人,SDS的领袖Tom Hayden,Rennie Davis虽然没有Yippies们吸引眼球,但却是影片的核心。庭审的一开始,低调的Rennie Davis就直指事件中心:他每天手抄越战死亡将士名单,Tom Hayden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为了不忘初心。

    芝加哥七君子最开始反对的对象是战争、是暴力,在无数次集会和压制中很容易变成政府,而漫长的庭审也很容易让他们关注的重点转移到法律和舆论上——Tom Hayden正是如此:为了不被定罪,他上庭前会做头发,只为了给陪审团留下一个好印象;责怪Hoffman和Rubin的跳脱行为会让他们形象更差,在法官作出了明显种族歧视的决定之后仍然起(gui)立(tian)——他以为这样就可以逃脱罪罚,殊不知这一切早就是“欲加之罪”。

    庭审的最后,法官将Tom Hayden视为唯一一个可被规训的对象,让他代表发言;然而在目睹了这个荒谬的庭审、尤其是前司法部长被拒绝在陪审团面前作证之后,Tom Hayden终于认清了这场政治审判的本质。当法官满心以为他会向法庭求饶时,Tom Hayden拿起Rennie Davis手抄的阵亡将士名单,念出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名字,全场沸腾,就连原告代理律师也站起来致意——这一刻,斗争回到原点,所有人都向人性致意。

    当然,影片最后的字幕解说,Tom Hayden后来还是成了州议员,他对手段正义的revolution仍然存有幻想,事实上他也确实有从政天赋。Tom Harden原本就是记者,擅长写作文,尤其非常擅长使用模糊的言辞煽动读者的情绪——而讽刺的是,芝加哥流血冲突也是因他的一句“如果鲜血要流,就让它流满芝加哥”的模糊表达而开始失控的。

    这里我要再表扬一下Abbie Hoffman。本来Tom Hayden是瞧不起yippies的,他们之间也有很多主张冲突、言语争执,但最后当Tom Hayden因为参与了暴力而无法出庭作证时,还是Hoffman替他澄清了口中“我们的鲜血”是指抗议者的鲜血,是一种“请自嗣同始”的自我牺牲,并不是在鼓动抗议者去打警察。

    David Dellinger来自全国动员结束越南战争委员会(the Mobe),一个由反战积极分子组成的联盟,倾向于大规模示威游行,主张非暴力的抗议方式。片中不断塑造、烘托他成熟而克制的父亲形象,但在庭审的后面阶段,面对不公的审判,他也终于暴起,当庭袭警。

    冲动之后,就连Dellinger自己也很难相信,明明自己一贯提倡、也深信非暴力的方式,却最终还是投向了暴力,所以他喃喃自语:“我打人了,我居然打人了。”然后跟警察道歉;镜头一转,他的儿子和老婆的表情非常复杂——

    我认为这里是加入了索金对于非暴力抗议的疑问的,七君子加八君子Seal在整体上大致的行动纲领,即“和平但有效地、沉静但震撼地、非暴力但有力度地去结束这样该死的战争”。但很显然效果不好——本来平民对抗政府就是鸡蛋对石头,如果再采用平柔、温和的运动方式和政策主张,根本就是以卵击石、蚍蜉撼树。

    去年的BLM运动正是如此:当制度被证明不正义的时候,通过制度外、也就是非法的手段去夺取正义,这究竟是不是正义的?我觉得这正是当下的美国liberals所困惑的:暴力是一切不公平的答案吗?我不知道,但是忍耐和顺从一定不是。

    以上5个,再加上被拉来的gigbag, John Froines和Lee Weiner,就是芝加哥七君子的阵容。他们俩完全就是来陪跑的,就连他们自己都困惑:我们做了什么?——事实正是如此,一切都并不关于他们究竟“做了什么”,Hoffman一语点破:“We are not arrested. We are chosen.”

    是的,芝加哥七君子的构成是被精心挑选的:打压2个声量最大的,惩罚2个最直击核心的,轻捏1个没毛病但是道德有瑕疵的(Dellinger曾经逃过兵役)——这5个人是要定罪的,再加2个可以让陪审团判无罪的“路人”,这庭审在外人看来完全没毛病!

    七君子里是没有黑豹党代表Bobby Seale的,法庭外的抗议人群高喊的“free chicago 7”里没有Bobby Seale,他们举的牌子也有一个特写:白人的言论自由——这正是电影的另一议题:种族歧视,是的,就连政治审判都不带黑人玩——我不是要损害你的权利,我是根本看不到你的权利

    我觉得《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中最妙的恰恰是,索金并没有过于刻意的强调种族歧视这个议题,相反他把种族歧视融入了政治审判中,让观众非常清晰的认识到,左派运动也好、黑人运动也好,甚至女权运动也好,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甚至它们之间并没有那么清晰的分界线——因为这些运动的本质都是被不公平对待的人民,奋起反抗,对抗加诸他们身上的制度压迫而已。

    当然不刻意强调种族歧视,并不代表索金没有充分的展现,事实上索金还是给了很多篇幅的,Seale的律师手术期间开庭,多次阻止Seale的抗议、当警察虐杀了一直在向法制妥协的黑豹党骨干Fred之后,Seale当庭抗议,却被法官判藐视法庭,示意法警把Seale带下庭去殴打,还要说“让庭审记录证明我已经努力公平了、我不是种族歧视者。”——虚伪!

    最讽刺的是,新司法部长约翰·米切尔示意囧瑟夫扮演的公诉律师起诉“八君子”时,罪名是违反《瑞普布朗法》,涉嫌跨越州界密谋煽动暴乱。而这个历史悠久的《瑞普布朗法》是由当年国会中的南方白人阶级制定的,目的是为了限制黑入活动人士的言论自由——只要是欲加之罪,你是白人还是黑人,都没有区别。

    影片看完之后,我看到一个豆瓣影评,他问:索金更左了吗?

    确实,《芝加哥七君子审判》非常左,这部影片也确实因此而饱受诟病,认为政治倾向拉垮了索金的编剧才能。但我觉得——是的,相比起《新闻编辑室》、或者《点球成金》、甚至《茉莉棋局》时的索金,他好像确实是更左了;但在世界不断割裂的现在,我们确实是需要一些左的东西。或者说,不是我们越来越左了,而是世界越来越右了。

    THE WHOLE WORLD'S WATCHING


    微信公众号:Anttitune

    公众号回复电影名,查看其他影评

     8 ) 这牛 闪闪的好莱坞新片请千万别错过

    今年第N次感叹了:我们正经历一次最严重的好莱坞片荒。

    前段时间,我们又一次见证了历史,先是中国影片《八佰》以全球票房4.42亿美元超过《绝地战警3》,成为年度全球票房最高的影片。

    就目前北美疫情来看,接下来两个月很难有影片在票房上有所作为,最终的全球年度票房榜冠军十有八九是中国影片,不管是《八佰》还是其他哪部电影。

    没过多久,中国内地年度电影票房在10月15日达到129.5亿人民币(约合19.3亿美元),正式超越北美同期成绩。中国内地历史上又首次成为全球票房第一的电影市场。

    电影是多样性的艺术,好莱坞缺席这么长时间,我还怪想念的。如今北美院线瘫痪,Netflix成了美国新片的主发行阵地,而每次有还过得去的电影,苏莫都是且看且珍惜的。

    而今天要聊的《芝加哥七君子》真的算是放大招了,金牌编剧艾伦索金自编自导,改编自上世纪60年代的著名民权运动,演员表从头到尾看下来,几乎都是熟脸。对于一部叙事复杂,人物众多的群像电影来说,这是必须的。但可以预想,没有艾伦索金这样的金字招牌,也不会有如此多的优秀演员加盟。

    《芝加哥七君子》起因于美国民众的一次反越战游行,1968年,多个民权组织在芝加哥民主党大会期间举行了反战抗议活动。

    原本和平的示威游行,因为人群中突然有人喊了句“冲啊!”而引起了暴乱,警方开始暴力镇压示威者,多名民权运动领袖被抓。

    有意思的是,影片的目的显然是要讽刺共和党的懂王,可“七君子”抗议的却是民主党会议。

    当年警察并没有锁定煽动暴乱的罪魁祸首,但是随着越战死亡人数不断增加,美国的反战情绪愈加高昂。换届后,尼克松政府的新任司法部决定再次调查1968年的反战暴乱,想找几个民权领袖杀鸡儆猴,防止更多类似事件发生。

    共有八名民权代表被拘捕并起诉阴谋罪,开始了一场混乱而漫长的审判。

    其中一名非裔被告因为种族矛盾,拒绝白人律师代表,可他的律师因手术无法出庭,导致被分开审判。其他七名白人男性被告,即是片名中的“芝加哥七君子”。

    这场审判的法官傲慢又偏见,过程中黑哨不断,致使控辩双方在庭上激烈冲突。一场意在镇压舆论的审判,反而激起了民众的愤怒。

    尽管七人全部被判定有罪,但在1972年又上诉成功,全部被释放了。

    这么复杂的一个故事,并不适合改编成电影。如果说有一个人能够胜任,那么非艾伦索金莫属。

    这个故事线头太多,难以取舍。如果全都展现,看起来又会特别的散,观众抓不住重点。艾伦选择的是以庭审作为主线,牵出众多人物,再通过各人的证词,拼出整个故事的全貌。

    对于了解这段历史的美国观众,这是最高效的叙事手法,中国观众看起来就有点吃力了。不过我们看《芝加哥七君子》其实是有拼图的乐趣的,反而增加了悬疑感。

    这是一场耗时六个月的滑稽审判,电影只选取了其中几次庭审做切面,就把错综复杂的事件表述得清清楚楚,结构工整,冲突集中,人物个性鲜明。其中涉及的种族矛盾、司法制度问题,到了50年后的今天依然存在,我想这也是电影问世的初衷。

    影片剧本早在2007年就写好了,原计划由斯皮尔伯格执导。后来是因为好莱坞编剧大罢工,拍摄计划被搁置至今。

    编剧艾伦索金2017年拍摄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茉莉牌局》,《芝加哥七君子》是他的第二部导演作品,可以看出他对这个故事的重视,再结合美国今年发生的那些魔幻故事,电影变得十分应景。

    派拉蒙瞄准了今秋大选前上映,也是明年奥斯卡的种子选手。后来因为影院瘫痪,由Netflix接手,影片才能按时与观众见面。

    要说电影的缺点——其实也是电影的优点——就是艾伦还是太依赖台词了。第83届奥斯卡上,艾伦索金凭《社交网络》获最佳编剧,片中犀利的台词让人印象深刻。

    《芝加哥七君子》的台词依旧保持了犀利和高密度,中间夹杂了幽默段子和激烈的争辩,再加上大量人物和快速剪辑,虽然艾伦有能力将台词写得不无聊,但对于观众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

    最后,影片好片值83分,在今年电影里不说鹤立鸡群也是名列前茅,光冲着这个阵容也不容错过。

     短评

    索金的电影应该叫speech film:完全靠对话驱动、用对话衔接镜头、以对话为主要甚至唯一动作的电影。本片尤其明显的是一个场景常剪在人物一句话说到半截再由下个场景中的人物完成这个句子,用言语的对比、延伸和重复制造speech montage,而其余音效(杯子响、掌声、法槌、摔门声)都是不间断的台词间为数不多的标点。配乐则无足轻重,本片中只有类似警民冲突这种不以可辨识对话为核心的短暂场景中作为不易察觉的低音和声存在(《社交网络》就不会这样)。好在speech正是法庭的特征和公民不服从的内核,话语权的争夺成为影片最直观(闻)的戏剧冲突,所有情感调动也皆由与话语和话语权相关的剧情点燃起。缺点是本片成了大型mansplain六十年代精神现场,这种对speech的迷恋和索金所代表的白男局限进步政治简直一体两面。

    7分钟前
    • 烤芬
    • 还行

    索金大师不愧是大师,在两个小时的时长内讲述了美国六十年代民运错综复杂的权利与社会关系,通俗易懂丝毫不显臃肿,人物也富有个性,法庭戏也不枯燥,如果要挑缺点那就是这片太匠气了,太靠剧本了,少了些灵气。演员都是拿奖的种子选手,最后对暴乱的直面展现也是颇有趣味。这个片子很适合和今年维吉尼亚金拍的迈亚密一夜一起看,各个民运派系观点的冲撞以及民运所附带的责任,这两部片讲的都很有意思。

    9分钟前
    • 吃货F
    • 力荐

    一部分人看来这部电影揭露了美国之耻,但这部电影也同时揭示了美国何以为美国,美国何以伟大—蓬勃有力的公民社会,不同意见交锋牵扯,公民享有意见表达渠道,关键时刻可以仰赖的普通人的良知和正义。

    14分钟前
    • 摩诃衍那提婆
    • 力荐

    近年来左派电影的高峰,犀利、高密度、痛快。左派的理想情怀再显得何不食肉糜,至少也有其可爱之处。对Abbie这位言必称Cultural Revolutuon的哥们很感兴趣,在一个不可说的年份自杀了。唯一不美的是,最后对那句以血还血类似的话做了“非暴力”的解读,过于牵强,还是往后缩了。这里得引用教员名言:XX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XX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18分钟前
    • Kengeiek
    • 推荐

    对白如子弹,剪辑如利刃,索金不给与观众任何喘息的机会,切莫松懈与退缩。电影收纳这场过去的伟大战斗,又在今天将其精神重释于世间,这是带有革命诉求的左翼运动纽带。举起坚定的拳头,无论那时还是此刻,我们都格外需要和迫切。“全世界都在看”,牺牲不会白费,敌人不会长久,请坚信。

    20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当懂王把今年夏天发生的一切称之为左翼暴乱、拒绝承认美国存在广泛的警暴和种族问题时,艾伦·索金用一部取材于真实历史的法庭片做出了最热血的左派还击,借古与讽今结合得有穿越之嫌。工整、沉稳的剧本揭露了美国不只有民事审判和刑事审判,还有杀鸡儆猴式的政治审判。而在国家机器碾压式的霸凌面前,从被告到律师甚至到检察官都做出了最理想主义的回应。——问题是,我们知道这一切不只是理想主义,而是真实发生过的美国现代史。没有无因的反叛,只有舍身的信念。为什么高举拳头?因为全世界在看。

    2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当警察微笑摘下警徽,我觉得这比任何恐怖片的镜头更加让人毛骨悚然

    28分钟前
    • 红茶尼禄
    • 推荐

    真·以电影为檄文

    32分钟前
    • 路伽维加
    • 力荐

    經歷過去兩年,戲中太多事彷如親眼見證,歷史如斯重演。「我從來沒有因為思想受過審判」,誠哉斯言

    34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推荐

    here are their names. 所有政权都怕名单

    38分钟前
    • soyoungsogone
    • 力荐

    总觉得,这个条目,某天,就,会消失。

    39分钟前
    • 璀璨俗世
    • 力荐

    太民主太理想太灯塔了

    44分钟前
    • 鶩習
    • 推荐

    朋友,给我一点时间吧,这是我的思想,第一次接受审判。

    49分钟前
    • 珍珠小馒头🍪
    • 力荐

    通篇就讲了一件事儿————拿人当人。

    50分钟前
    • Hornykid
    • 力荐

    本索金舔狗一心只想活在索金的剧本世界里

    54分钟前
    • 哒哒
    • 力荐

    “Do you have contempt for your government? (你是否蔑视你的政府)” - "It's nothing compared to the contempt my government has for me.(与我的政府对我的蔑视相比, 我的蔑视不值一提)”

    59分钟前
    • 水包酱
    • 推荐

    情绪饱满的最后宣判一幕与《辩护人》遥相呼应,我深呼吸好几口气才把眼泪压下去。并不巧合的是,两片讲的都是政府蓄意给普通公民思想定罪的故事。精致的剧本是本片最大看点。面对一场长达五个月、复杂且琐碎的庭审,要在俩小时里编织成一个戏剧实在不易,但索金完全做到了,把庭审、庭外和前情三条线做了不落窠臼的精妙穿插,好几场平行剪辑戏的台词写得漂亮极了!编剧还有意弱化了最容易调动观众情绪的暴动戏,有意略去了当年请金斯伯格等名人出庭作证的噱头。可惜索金的导演功力还是欠火候,否则这片就是又一部精彩绝伦的《社交网络》!几位主演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开场几分钟就构建好了被主审的五位的人物弧度。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里朗斯扮演的辩护律师,预定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最后,与其拿本片反思遥远美国的当下,不妨反思邻近香港的当下。

    1小时前
    • 私享史
    • 推荐

    抛开其他的想法,看完让我产生思考的是到底存在多少真正意义上的和平游行与和平抗议?世界各地各种组织所组织的各种游行与抗议,我相信里面很多都仅仅只是为了发声,可最后却往往都走向了与政府的对抗,从而产生暴力流血事件! 很多国家地区还往往都有着可以自由游行自由集会的权利且该权利受法律保护,但对待抗议游行的态度从本片中美国政府的处理就可以管中窥豹,可以说是军警宪特随时待命,不仅不批准场地,明面上有军警周围监控,暗地里还有fbi与警察派人卧底其中,利用民间组织的松散性质和无纪律性质通过情报制定计划产生冲突,从而站在合法的角度上将组织头目一网打尽,最后操控司法机关大搞所谓的“程序正义”审判,这一套流程看的真的让人触目惊心!

    1小时前
    • 影愈者
    • 推荐

    Sorkin太匠氣.....編排得太精緻,blur掉了歷史的真實感.....而且我不喜歡把三觀糊在每個角落的電影

    1小时前
    • 豆丁
    • 还行

    人家的主旋律电影……结尾交待,霍夫曼法官在年度评级中,被78%的芝加哥庭审律师评为“不合格”!

    1小时前
    • 淡清的水桶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