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听·见林俊杰

    听·见林俊杰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台湾2016

    主演:林俊杰 

    导演:Raye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听·见林俊杰 剧照 NO.1听·见林俊杰 剧照 NO.2听·见林俊杰 剧照 NO.3听·见林俊杰 剧照 NO.4听·见林俊杰 剧照 NO.5

    剧情介绍

      亞洲唱作天王 ─ JJ林俊傑  首部個人音樂紀實電影誕生!  歷時455天,累計14400分鐘  完整紀錄橫跨美國、星馬、香港、台灣等地  《新地球》專輯完整製作過程  以及2013~2015《時線》世界巡迴演唱會感動幕後  聆「聽」音樂幕後製作全貌  看「見」不為人知的林俊傑  這不只是一段記錄JJ生命中最重要的歷程的紀實電影  更是一部獻給所有音樂人以及對音樂熱愛者的紀錄片  首部最完整揭露華語流行音樂製作過程的電影  每一個音樂製作環節,都將全面公開  破除大眾認為流行音樂=泡泡糖音樂的迷思  看懂其中必須蘊藏的用心以及專業  也聽懂流行音樂為何能被永久傳唱的箇中原因  片中更涵括難得一見的美、港、台、星馬國際級音樂大師分享課:  Jason Mraz、Richard Furch、Brian Gardner、  許環良、吳慶隆、C.Y. Kong…  也將共同在紀錄片中分享他們寶貴的音樂製作經驗

     长篇影评

     1 ) 从《听·见 林俊杰》看见林俊杰

    林俊杰身上一直有很多标签,人们说他有动人的声线,有天生的作曲的才华,但是在这部纪录片里,他告诉我们:他从来就只是他自己。
    这部纪录片里,林俊杰通过制作《新地球》这张专辑的过程让观众了解到了一个身兼制作人和歌手的他。我们可以看到他为了更优质的音乐全世界跑,我们也看到他在音乐上接近苛刻的态度。很多人说看到了他的成长,但是我看到的是他一直以来都不曾改变的认真与执著。他的成长在演唱上,在制作专辑上,但他的初心一直不曾改变。
    我们可以很欣喜地看到华语乐坛有这样才华横溢的歌手,但是这种歌手的未来也让我们担忧。林俊杰不靠脸,完全靠才华在小鲜肉横行的时代杀出一条血路来,这种难度可想而知。这让我想起最近很红的薛之谦来。薛之谦的歌深情款款,而且包办了词曲的创作,是新一代的创作型歌手。但薛之谦自己也曾说过他是靠段子走红的,他是人红了以后歌才红的。在新浪微博的内地明星势力榜上,红成这样几乎人尽皆知的薛之谦还是比不过鹿晗。这种名次也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回到这部纪录片上来,后半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林俊杰这一路走来的辛酸。关于他失声一百天的事情,作为歌迷,我们说不心疼是假的。但是我们看到他只是轻描淡写地带过。我还记得他在刚刚恢复的时候上节目,眼里俱是掩不住的欣喜。即便是后来的访谈,他提起这件事也总是感慨颇多。到了这部纪录片里,我很高兴他看到了这次事件对他而言的意义,他看到了音乐对他的重要性,他开始将音乐融入自己的身体,他努力地用音乐去表达出一个自己,但很可惜的是,他尽力表达的,是大众喜欢的那个林俊杰。可能是《西界》这张专辑打击了他和他的制作团队,他小心翼翼地在听众的口味范围之内寻求突破。没错,可能有人要说他固步自封,说他不敢突破,一味投听众所好,但我要说的是,在现在这样歌手泛滥的时代,突破自己是极其危险的事。听众的口味千变万化,一旦你表达出的自己与他们的感觉不符,他们大不了不听你的歌,而你要失去的就是大批大批的听众,然后专辑慢慢滞销,到最后歌手慢慢过气。对于像林俊杰这样把唱歌做音乐视为生命的人来说,这绝对是致命的打击。要追求自我,就一定要接受“难红”的现实,这也是民谣歌手们的悲哀。所以林俊杰们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去表达自己。我们也可以看到《新地球》里他的突破:擅长抒情歌的他开始演绎像《checkmate》《新地球》这样快节奏的歌,也把自己的心声在《生生》《水仙》里表达出来,这种歌曲的推出甚至让我感动的想落泪。
    在《新地球》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合作。他和郑容和合唱,和Jason Marz合唱。在作词方面,他找来林夕和方文山这样的金牌词作者来助阵,也可见他的用心。关于他歌曲的词,因为他是新加坡boy,所以中文不是很好的他的大部分词创作都交给了别人。林秋离、林怡凤、王雅君是他经常合作的对象,但我不得不说,他们的词真的与林俊杰的曲有些差距。拿《可惜没如果》和《生生》来对比,两首都是抒情慢歌,前者林夕作词,后者林怡凤作词。其实客观上来说,《生生》算是林怡凤比较成功的作品了,但是其中诸如“生生不息你和我”这种歌词还是有比较生硬的感觉,比起林夕“假如把犯得起的错,能错的都错过”实在是相形见绌。希望林俊杰的词作者们在词的创作上能提高自己,达到能与曲相同的程度上来。
    总而言之,这部纪录片的确是林俊杰心声的表露,同时也为中国音乐纪录片做了个良好的开端。希望老林注意休息,像认真对音乐一样认真对自己。
    以上。

     2 ) 万丈高楼平地起

    在还没当歌手之前,他也是个不起眼的小音乐人,心中却有想成为乐坛巨人的梦想。

    今天这个梦想不但成真,还成为了中文乐坛红透半边天,名声一时无两的霸主。

    一步一脚印走来确实万般艰难,从前在海蝶有无数非常顶流的作品,

    可惜前东家只管摇钱不懂得铺垫才导致错过了很多好的机遇。

    正如一把好的宝剑没有配上一把好的剑鞘,实在有些美中不足。

    好在后来签了华纳才把自己的概念和对音乐的想法用更广阔,

    用他自己更喜欢,更舒服的方式表达给观众,音乐节目中当常驻嘉宾的他,

    再次听众对他音乐的喜欢更上一层楼了,乐坛大魔王果然名不虚传。

     3 ) 你会跟他一起爱上音乐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洛霏027(来自豆瓣)
    来源://www.douban.com/note/568937619/

    听见林俊杰——你会跟他一起爱上音乐
    我想,很少人会不喜欢音乐的。但大多数人可能跟我一样,喜欢但是缺少天赋、缺少探索、缺少研究。音乐于我们而言不过是一种舒缓紧张生活、悲伤情绪的一种方式,于我们,不过是生活的调味剂。而JJ,包括他后面的整个团队,是在用爱好用执着在创造舒缓我们生活的调味剂。
    很奇妙,很优秀。

    这个时代很繁杂,就像JJ专辑《新地球》所传达了——这个世界,大家都太缺乏安全感。怎么把这种情绪融化在他的专辑里面,他给了我们一种很奇妙的体验。作为一名非专业的听众,我们有时候听的音乐可能都缺少制作者、音乐人真正的用心。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他的用心,让你感觉这个诚心制作出来的作品,真的是值得一听的。至少是,真的好听。

    现在歌手做综艺、演戏,演员去唱歌,大家好像都忘了,自己本来应该做什么,能干什么,本行在哪里。他好像一直很清醒,清醒的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想要什么。不是说,迷失在鱼龙混杂的娱乐圈,做一些留不下什么印记和历史的产品。初中的时候开始喜欢文字,开始尝试自己写一些东西,几年下来,文笔不曾怎么增长,也曾写过改写过一两首歌,跟JJ相比他的专业,他的用心,我觉得很多人包括我都明白自己为什么没能坚持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梦想是用来实现的,是用来坚持的。很多东西需要契机,他拥有的朋友、才华、教会让一个完整地林俊杰呈现在我们面前。

    大多数的我们的人生,是按部就班,是循序渐进。他循序渐进的人生里,一直有自己的坚持。他长了一张娃娃脸,很亲近,感觉像不曾龟毛,而这样的人在音乐中却常常非常难搞,我想着就是敬业吧。他有许多好友,在追自己音乐的梦想的路上,遇到很多人,有的人已经平凡默默,有的人走的截然不同的路。看他和高中好友的访谈里,就可以看到羡慕向往眼神,梦想谁都有,坚持下来的可能茫茫人海就这么一个。

    人只有不断向上走,才会遇到更优秀的人。就好像他高中时和同学写《豆浆油条》。写《当你》,而后跟方文山、林怡凤、林夕这样的大咖词手约稿写词,到现在跟林肯公园的制作团队合作。以前幼稚的东西,那么憧憬、向往都是从很简单开始。你看到他是这么样一点点成长。当你成长成大神,群众也就忘了你当初的稚嫩,当你足够强大。

    就像他说的有时候生活会告诉你 you are strong

    兴趣、热情、自由的玩。这是开始。可是那只是开始。只有在其中沉淀、静心。你得到了自己,你获得的精力,都可能会成为一首全新的歌曲,感动自己,偶尔也会感动你。有时候,觉得许多键盘手应该多看一些这样的纪录片,只有看到后面的真心实意,才不会这样肆无忌惮的伤害批判一个人。因为你知道他为此付出了什么,付出了多少,牺牲了多少。谁的生活没有压力呢,那些在我们眼前闪光的人,承受的压力和痛苦又仅仅只是一点点。网络暴力肆无忌惮批判别人新出的影视剧、歌曲、专辑,有时候是简单批判,但如今更多则是毫无依据的批判。太浮躁,有时候对不起像JJ一样真的在用心唱歌用心演戏的人。

    有时候你觉得他们在肆无忌惮的消费我们的期待,而现在很多时候是我们这些观众在过度消费艺人。我们忽略了每一个普通人真正会有的喜怒哀乐。以前听过一个老师在批判国内的歌手一天到晚都只会唱所谓的爱情,我曾经也颇为赞同。只是今天看完这个纪录片,才发现每一个人都是有思想的,不是你自己才会思考人生,每一个都会。他们的音乐并不是只有爱情,只是大多数的我们,都只是在喜欢着爱情。那些很美好的东西,轰轰烈烈的东西,他冲淡了我们对每一个细小瞬间的怀念喜欢。

    JJ后面一直在讲述奶奶的故事,林怡凤或许不是最好的写词人,确是最适合他的写词人。有些你为我写的歌不是最火的,确是我最珍贵的。回头看看JJ的歌,你发现,有些才华真的不是虚有其名。
          

    我或许不懂音乐,但是我很喜欢他的音乐故事。很感动。

    (刚看完的时候发现豆瓣没有更新,当时有感而发,现在是无聊的搬运、标记一下)

     4 ) 热忱

    热忱——2018.3.22

    从来没有过,在看完一个纪录片或者电影之后有这样强烈的感觉去写一些文字,不过我更喜欢看看幕后的故事,你可以找回一些自己‘失去的东西’。

    那今天有看完Wayne的纪录片,在车上断断续续地观看完了。

    我有看到一首歌它是怎么出现的,从demo有出来,到等一个歌词等上四五个月,再到录音配唱,后期的混音制作,寻找乐团去录弦乐伴奏,找了世界各地很多的乐手台北,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布拉格爱乐。Wayne常常给到我一个画面或者一个词就是:热忱。可以理解为激情,真诚,诚意。在家里搭好了一个录音工作室,买了keyboard,很好的器材,在美国有找到Brain Gardner制作然后回到台北拿着母带和同事说是fresh的,摸一下,亲一下啊,Hhhhh,我有看到那一种热情,他也有说自己高中的时候一直就在想一件困扰的事就是要做什么,是做音乐,还是去大学念文学科,这个可能就是看纪录片的感觉,我能找到内心的回响,能够去找到自己心里好像快要失去的东西。在收到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录取书之后,还是选择去台北发展,他是那种,有自己的热衷的喜好的大多数人里,少数人去实现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这里面肯定有运气在,为什么是少数人,我想可能是出生的时期年代,你经历的环境等等。然而他的执着让他抓住时线去实现了,他的很多概念跟想法,他在这个编曲上抠每一个和声,每一个字,比如‘生生’里面的有一个‘永恒的出口’的 出 ,歌曲新地球已经定下之后,突然有一个自己某一个和声混音的想法,然后又会重新再加进去,他对他的创作很执着,可以说是龟毛了。想起他在新加坡服兵役的时候有在街上想到一个旋律就在路边拿出手机直接就开始dalala dadala这样,感觉好像自己录完音一样。从纪录片片头开始到片尾,感觉到的热忱,其实我们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觉得是低谷,彷徨感,感叹自己所谓是没有人可以理解的一个孤独患者,我觉得解决它的办法可以是找回自己的热忱,再回过去热忱的去完成某一件事,热忱的去和人打交道,找到一些激情。其实现在其实有几个词比如初心,梦想,努力,要坚持都已经是被大家嚼烂了。而我比较喜欢的方式应该是去热枕,找到我个人的概念,个人的idea。

    我自己是一个歌迷,让我触动的地方确实是他的抒情歌,我记得第一次喜欢Wayne的歌是因为一千年以后,但是他的这些创作我也一直想说去解释一下,这也是他常说的,就是他对于创新,打破的概念。我们最熟知的是江南,可惜没如果,当你,她说,豆浆油条等等,这些看起来都有了固定的一个风格,是特别的小情小爱或者是苦情,大部分人是因为感情受伤听到他的歌然后一直循环着听。我说我最喜欢的一首歌是西界,这其实是他转变风格的一张专辑,据说也是卖得最不好的专辑,在他那个年龄的时候,曹操大卖之后,西界这个概念许环良老师曾说:“为什么当时取名“西界”?它的本意是指人站在西边,我们只能看清他的背影,却看不清他的正面。”它的整体概念是以人性的善恶纠缠为基础,表达了“爱与恨、黑与白、善与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感。每个人心中都有西界,通向那个未知的自己。我觉得这个他可能是在那个年龄他承载不了的。当然他也说每个音乐人吸收音乐的养分,与他经历过的经历有关,以前一直很不喜欢他的歌词,我是不懂他到底在想要表达什么东西,不过可能到了一个阶段,出现了一些制作比如像新地球这样描写一个虚幻的乌托邦,还有茉莉雨,生生为他的阿嬷写的,就想到有,生生灯火,明暗无辄随后是不为谁而作的歌,有梦不难,too bad 再到最新的一张专辑伟大的渺小,黑夜问白天,我继续,还想提一首修炼爱情,这不是普通的情歌,是他想了很久写下自己不能释怀的故事,这些歌的格局变宽了变大了,我一直喜欢说里面是 ,有血有肉的,在里面你总是又能找到沉淀自己的某一个位置,也就是他的一个概念 ,和自己对话。从制作上来说,15年末的 和自己对话,运用到dummy head的技术 ,3D环绕的感觉,他说他要找到live house和和他一起来到广阔的歌剧院,营火海边,充满私密感的家中的感觉。而且有趣的是他有一些创新把despacito用中文去唱。不论是帮助别人制作还是自己制作,都有亮点,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他做制作人制作的Eason的你给我听好那张专辑。

    其实我们常常说一首歌是好听的,我不知道你是如何界定这个好听这个概念,这可能是说是容易唱的,旋律好听的,唱歌的人长得帅,歌词扎心了,可能都认为是好听,我一直认为,一首歌的创作方面来说,在编曲上面,在制作,对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是有非常重要的,必须得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你想表达的是什么?你必须得有足够力量的歌词,从原生的demo,到然后去支撑这样一个情感,说透是去找到一种弦外之音的感觉,在创作的生涯当中,你经历过的一些一些感受,能够去表达给歌迷,这我觉得才是一个好的歌曲,而不单单只是一个通篇下来,只有什么baby baby 爱你,爱我类似的。

    嗯,这个纪录片我应该应该是两年前了吧,还是一年前忘记了,已经蛮久了。我一直没有看,一直没有时间看,然后这次,其实蛮后悔应该早一点能够观看到这个纪录片,嗯,我不是说我要表达一些对Wayne的安利,崇拜,喜爱,不单单是去表达这些,更多的是想说自己对一些歌曲的判定一些想法,有想过自己是怎么界定一个这个歌的品质的吗? 最终的主旋律其实还是想要说的是对于自己的一种热忱与突破。

    他身边有一直有一些很好的作词人,比如吴青峰,林夕,方文山,林秋离老师还有一直从出道开始就陪伴的林怡凤,其实有几个作词人,我是蛮吐槽他们的,但其实后来我发现,作词人的写出来的词是跟着歌手去改变的,以前我一直吐槽这些作词人,他们水平不够,专业度不高,其实不是这样,因为这是跟着歌手的心情去改变,当时Wayne他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从他的词,从他要求作词人写的词当中,能看到初期比较青涩的一个状态,但是他经历过一些之后,他有了改变,他会选择,会把自己的理解,事情的背景告诉作词人,想要创作出怎样的氛围,那作词人也会跟着他的心性把词去改变,所以其实我是觉得到近六年的词是越来越有韵味在,和他宽的声带结合,通俗来说是荡气回肠,而不是我有看到一些网友在说,他一直不换别的作词人,说是wayne重情义,我觉得其实如果你换了一个作词人的话,他们不会了解你歌手内心想表达什么,因为作词人我觉得是要找到对方的状态,两个人达到沟通了解,给你一个demo,在了解你的背景故事之后,就有了灵感去写下。这是我对歌词理解。

    其实对于老林,我还有蛮多想法想说的,但实在是太多了,我就不打出来了,推荐去观看一下这部两年前的纪录片。

    <听·见 林俊杰>

    了解一下Wayne JJLin这个来自singapore的歌手。

    老林英文名Wayne

    他在新加坡时候的名字,这样称呼他或许会有一种陌生老朋友的感觉。Wayne 327的生日,先祝他生日快乐。

     5 ) 当青涩的幻想化为心动的力量……

    最近一阵子突然重回JJ的坑里了,不同的是如今更喜欢叫他老林,感觉十几年时光一晃而过,难得的是每每听到他唱歌还是会有心动的感觉。

    青涩的少年时代爱一个人很简单,会有许许多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当年少的激情退去,汹涌的浪变为平静的湖,大部分人都再难有澎湃的激情去为一件事、一个人付出大把的时光,心动则需要一种强大的力量,感谢老林,让我找回了曾经那种心动的感觉!

    也许老林这次的纪录片更多的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到他每一首音乐创作的背后故事。而当回顾他一路走来的历程时,还是忍不住让记忆重回那个青涩的时代,无论是卡带、光盘还是MP3里,从来不会缺少老林的歌,哪怕是最严厉的高中时代,仍然把MP3藏在宿舍最隐蔽的地方,在夜里翻出来静静的听。

    作为一个不称职的歌迷,看了纪录片才知道《西界》这张专辑竟然被当做是一次“滑铁卢”,才知道他曾经历过如此严重的失声,纵然曾经的褒贬已成历史,纵然一切伤痛都已经尘封,如今看到他轻描淡写的谈过,还是会觉得无比心疼。

    突然明白为何他在捧得金曲歌王奖杯时有那么多感谢的话语,有那么难以抑制的激动。

    当歌手们一个个忙着结婚生子,玩综艺,拼颜值的时候,他还一如既往的将全部心血倾注在音乐创作上。很多人评价同时期的歌手,往往会拿曾经最火的作品去比较,可想而知,想要跳出曾经的樊笼,想要突破大众的刻板成见该有多难。

    然而老林还是做到了,他在渐渐成熟,无论是曲风还是唱腔,都更加深邃,境界也更为广阔,他的进步有目共睹,从青涩到成熟,不变的是热爱音乐的初心。

    喜欢现在状态下的他,有着永远不会熄灭的创作热情,自由的做音乐,有野心,有梦想,不迎合,不浮夸,低调的打磨,呈现出一个歌者的本心,有一种让人听见就牢牢记在心里能量!

    如今的老林早已成为公认的行走的CD,每一次live都要在微博热搜上转一圈,在现今假唱与车祸现场成风的华语歌坛,老林真是一股清流!

    私以为歌手还是需要回归一点点纯粹,因为好的作品需要潜心打磨,很是不喜欢有人拿老林跟别的歌手比较,尤其是借着综艺风飞起来的那种。

    要知道,努力的人不会不断的说自己有多努力,因为作品是会说话的!

    JJ是青春时代不可抹去的“关键词”,时间在消失,如今的老林,请让我继续心动下去!

     6 ) 更好的老林 更好的自己

    《听见 林俊杰》 96分钟有关老林的纪录片

    2016年发行的时候我是知道的

    起码在这里2016年10月就码下了要看此片的意愿

    看过开头 没有继续

    因为那时候 对老林的情感莫名就淡了 会去关注他的消息却不会follow得很紧

    今日看完《听见 林俊杰》

    当《会有那么一天》旋律一响,暴风哭泣

    那年,还没有了解过抗战的不易 却对“1943世界大战”有着莫名情愫

    我要离去别再哭泣 不要伤心请你相信我 要等待我的爱陪你永不离开

    要去打仗的阿公这么说 半辈子过了 躺在病床上的阿公还是这么说

    生离 死别 用同样的话 的意境

    那时候就喜欢上张思尔写的词 这次看纪录片看到张思尔说

    老林最开始用吉他弹这首曲子时 是抱着吉他一脸亢奋 跟着音乐不停地摇摆

    还好 最后成曲时是我喜欢的样子

    已经不怎么关注老林的2014年 《新地球》里

    没有错过生生、茉莉雨、黑键 却错过了《水仙》

    真的第一次知道,水仙是阿嫲的名字,在时线世巡首场 大家都不忍心告诉老林阿嫲已经去世

    瞒啊瞒 瞒过了完美演唱会谢幕 也瞒过了庆功宴后 才告诉他

    能看到阿嫲:眺望星空你来自爱的宇宙

    能看到老林:慢慢的我变成更好的我

    祖孙之间的温暖 依旧

    把对阿嫲的爱唱给大家听 感动自己 感动他人

    音乐真的是老林生活中的灵魂

    重新看他一路走来

    21岁服完兵役就只身一人来到台湾 那时谁会知道今后的路是怎样的

    当看到那时还没出道的他跟着阿杜跑了每一个通告

    当他就算出道也对自己不是很自信 因为许环良说他可能特点不足

    当小四特别成功但小五西界遭遇滑铁卢 当2009年失声的那段时间

    起起伏伏谁都有 谁又坚持到了最后

    从刚开始只是作曲 然后开始编曲 担任制作人

    老林在音乐上对每一环节的苛刻都是因为追求的是完美

    最近仔细补听了小十以后的专辑

    才真的发现 他唱功的提升 他吼得住更难的歌曲 他的确担得起行走的CD

    超稳的live背后 不是天生的 努力不可或缺

    没有谁随随便便就能成功

    比你厉害的人比你更努力 你又在混什么日子 又可以拿什么感动自己

    日子轻飘飘地就飘走了 最终到底能给自己留下些什么

    偶像的存在 是因为欣赏 可能在他身上能看到自己缺少的东西

    二次追星 不是少女时期整天叫几声老公好帅

    偶像注定是其他人的老公 跟你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只希望 有他在的日子里 能把自己过成更好的自己

    纪录片中,林凤怡翻出一张照片 整个架子上都放着《乐行者》时 她说现在看还很感动

    我也依旧很感动,青春最初种下的情结 真的一辈子都很难抹去

    当年是乐行者的他 也不知15年后 能够用一首《穿越》来《我继续》

    还可以给饭们正能量传教 认识到伟大的渺小

    偶像变得更优秀了,那就希望自己,能像老林一样,能够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318上海场的我继续

     7 ) 《听.见 林俊杰》带给我的…

    在电影里,JJ呈现出来的很多东西值得我学习,比如,对待事情认真严谨的态度,还有他告诉我们,不要逃避。 看这个电影,我也挺心疼JJ的,看到他在演唱会上说,我相信,阿嬷能听见我的声音。可是,只有他不知道,他的阿嬷已经去世了。在庆功宴后,他的一个朋友拍着他的肩膀和他说了这件事。虽电影里没有写出来他知道这件事后是怎样的反应。但我知道,他和他的阿嬷那么亲,我觉得他一定很伤心。

    还有一段是这么写到,那年汶川大地震,JJ去成都探望,看见了一个叫王敏的女孩。过了很久,当JJ去参加一个综艺节目时,节目组请了王敏过来,当王敏为JJ说,那年,我受伤,是你鼓励我,现在,我要反过来鼓励你。然后,我就看到了令我感动的一幕,我看见,JJ再也忍不住他的泪水,我看了,也有一丝莫名的感动。

    或许因为我还小,所以我不能理解里面有的感情,也没有看哭过。但是,我相信,当我长大以后,再重看这部电影,或许会理解里面的情感的。

    还有,我在这部电影里,向JJ学习到了很多,比如他的态度,然后还有他的英语讲的十分流利,也教育我,像他一样学好英语。

     短评

    影片中提到了他在2007年发行《西界》之后,遭遇滑铁卢的经历。林俊杰说,生活中有两个自己,一个是真实的自己,一个是渴望成为的自己,我把这段时间活成了渴望成为的自己了。我因为《西界》爱上了林俊杰的音乐,可是我却从来都不知道,这张专辑曾让林俊杰信心全无。

    6分钟前
    • 莱克尔博德
    • 推荐

    看得我感动的,阿嬷永远是每个小孩最温暖的存在。要变成林俊杰的死忠粉了。就是感觉有点短,没有把故事说完,而且好想看实验专辑的现场视频。下次遇到林俊杰演唱会我一定会去看的。尽管曾经有那么一个阶段的确嫌弃过他那个不潮不用花钱....

    9分钟前
    • aaaaa
    • 力荐

    林俊杰已是为数不多我还期待的歌手了

    13分钟前
    • maybe
    • 力荐

    我喜欢JJ因为他并不霸气,而是阳光。

    17分钟前
    • 张兮兮
    • 力荐

    每个人的成功都得来不易,他温柔细致又多才多艺,认识一个台前幕后不一样的JJ Lin

    21分钟前
    • 无聊
    • 力荐

    全世界认真做事的人都是相似的。一晃,喜欢老林13年,怀念海蝶时期的灵气,欣喜在华纳的蜕变。

    23分钟前
    • 若sephine
    • 力荐

    林俊杰几乎陪伴我的整个学生生涯。

    26分钟前
    • 一个人的战役者
    • 力荐

    12年,你的成长,我的成长。

    27分钟前
    • 蘇捌
    • 力荐

    很喜欢

    31分钟前
    • 花开有声
    • 力荐

    最近一阵子突然重回JJ的坑里了,不同的是如今更喜欢叫他老林,感觉十几年一晃而过,难得的是每每听到他唱歌还是会有心动的感觉。他真的一直在进步,从青涩到成熟,不变的是热爱音乐的初心。也正是这样才能在十几年内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而且越来越深邃,越来越耐听。

    35分钟前
    • 公子泠然
    • 力荐

    对我来说,最有意义的就是了解到流行音乐制作的难得一见的幕后故事。从企划、写歌、填词、编曲、录音、母带,涉及到台湾、新加坡、香港、美国多地的音乐从业者,非常有感触。许环良先生调教林俊杰唱歌那段。沟通编曲那段。

    38分钟前
    • 仓廪一间
    • 力荐

    2016.7.8 967 那时候在家里哦,看完了这个制作专辑的纪录片,JJ很棒,喜欢这么多年,就差一次演唱会完成梦想了。(2018.4.8更新,上海站没买到票,今天直接加价买了大连站的演唱会然后买了机票,只为了看一次JJ。)

    39分钟前
    • xixi嘻嘻
    • 力荐

    每首歌曲诞生背后都有数不清的日日夜夜。

    43分钟前
    • 轩辕十四
    • 推荐

    戊戌57。真的是很好、很好的一个人。想加入这样的人群。想起了新加坡、台湾的朋友,同事。理解了他们为什么是美好的。想生活在这样的人群里。

    48分钟前
    • Matt
    • 力荐

    音乐是一件很专业的事。

    50分钟前
    • very moment
    • 力荐

    我愛林俊傑。

    51分钟前
    • 余賞
    • 力荐

    一直想看来着,终于在JJ生日这天看了!林俊杰是我最爱的华语男歌手!第一次看音乐纪录片,深深了解到制作一张精良的专辑要花费多少心血,以及看到一个歌手对于音乐的热忱!《新地球》这张专辑很多歌都很好听。

    55分钟前
    • 逐影者Leo
    • 力荐

    我们JJ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华语乐坛现在一心一意为音乐的人真的不多了,他从西界开始就想改变自己,但是当时的大众接受不了,脱粉的人很多,但是我想说西界那张专辑真的是我最喜欢之一,每首歌都是经典,现在的他每张专辑都在突破自己,为的就是希望能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林俊杰

    58分钟前
    • lllllllllllll
    • 力荐

    我觉得这部纪录片真正还原了林俊杰的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包括《曹操》之后那段时间自我膨胀过后的坠落与反省,亲人去世后的思考,最终得出生生不息的希望,也做到了音乐上的重生。非常好,非常真实,虽然也不能算是多么完整的电影,但比前一阵看王力宏的那部音乐电影强多了。

    1小时前
    • Singin'in rain
    • 力荐

    enjoy,have fun。

    1小时前
    • 不如不遇倾城色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