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我想和你唱第三季

    我想和你唱第三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8

    主演:汪涵,韩红,蔡依林,王源,王力宏,莫文蔚,杨魏玲花,曾毅,张杰,田馥甄 

    导演:王琴,涂承书 

    猜你喜欢

     剧照

    我想和你唱第三季 剧照 NO.1

    剧情介绍

      《我想和你唱第三季》是湖南卫视推出的的互动音乐综艺节目,节目共12期,由汪涵、韩红担任主持人。

     长篇影评

     1 ) 看完我想和你唱,又被王源死死圈住。

    看完我想和你唱,又被王源死死圈住。为《十七》时他的泪光动容,也被《我们不一样》逗得哈哈大笑,最让人惊喜的是他和异性同龄人对唱时候忍不住笑了还解释说 第一次有女孩子这么深情地对自己唱歌。王源真的很迷人 那种坦坦然的样子 我就是我 无论是春风得意的我 还是伤心失落的我 都大大方方地展示给你 尤其是唱歌的时候 想哭就哭(骄傲首唱) 想笑就笑(我们不一样) 在当下人人戴着伪装的面具 唯恐被人看见自己的不堪 唯恐被人发现自己的弱点 唯独他不一样 让一个陌生人仿佛很容易了解他 很愿意亲近他 每次展眉而笑 眸里的星光熠熠 仿佛都在说 你尽管探究 因为我没什么好隐藏 我已经敞开心扉 这是一种强大的自信和无畏 有些人可能以为这是早年入圈摸爬滚打练出来的 我以为不然 这种特性常见于两种人 一种成熟老练 一种懵懂天真 而王源 两种都不是,借用陈凯歌导演对他的评价“老道而天真” 特别喜欢看他的采访,每次的语出惊人都让人感叹自己真的不如这个十几岁的少年 某次记者问他这么些年,保留最好的东西是什么,他居然说是他自己 后来又觉得不奇怪 因为他曾说过 无论世界如何变化 惟愿自己永葆单纯 有人可能说那有什么了不起 明明改变比不变更难 但是有句话这么说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当你的整个世界一切都在变化的时候,还能保留住自己是多么难得 这里的保留不是故步自封 而是一种积极的应世态度 是一种难得的能力 是一个人被无数次欺骗 却还是愿意相信他人的能力 是一种承受无数没来由的诋毁后 还愿意相信世界是美好的 甚至回馈自己的善意的能力 是一种对真善美的坚持 弥足珍贵 有句话用来形容他很恰当 这个世界疯狂 冷漠 没有人性 但愿你一直清醒 相信 不紧不慢。以此共勉。

     2 ) 从155万到5643万,合唱总量3年翻了36倍的《我想和你唱》做对了什么?

    文|攻主(珞思影视研究组)

    一档节目背后隐藏的创作用心,往往会在尾声处被和盘托出。

    7月13日,以嘉宾林俊杰为三季35期节目画上圆满句点的《我想和你唱》,就借助浙江大学眼科专业研究生胡江华的含泪感言,点明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音乐是什么?为何要用三年的时间来经营“星素对唱”这样一个命题?

    把“感谢林俊杰”写进自己第一篇SCI论文的胡江华说,林俊杰的音乐在过去的岁月里给了自己莫大的精神力量(whose songs have given her powerful spiritual support over the past decade),这句话蕴含的,是歌手与音乐对于普通人的价值所在,也是《我想和你唱》推行的“星素对唱”得以立住的根本。

    来自全民K歌的合唱数据

    素人与用音乐给予过他们“精神力量”的偶像合唱的动力有多足?站在这档节目第三季完结的当下,我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从第一季合唱总人次的155万人,到第三季合唱人数5643万,三年来,参与《我想和你唱》的素人人数足足翻了36倍

    与最爱的偶像相遇

    音乐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是基石

    5643万的数据,来自《我想和你唱》这一季的合唱平台“全民K歌”。相较这个数字,捕娱记(ID:ibuyuji)三年来总结的资料显示,《我想和你唱1》合唱总人次为155万人,《我想和你唱2》合唱总人次为287.5万人,因此,说《我想和你唱》在这一季的合唱数据上有了飞速进步,是不夸张的。

    除却合唱总数,本季《我想和你唱》在其他方面的数据也非常亮眼,根据猫眼提供的数据显示,上线82天,《我想和你唱》在芒果TV斩获16.6亿次点击。

    此外,本季《我想和你唱》在微博话题阅读量上达到了60.5亿次,而根据全民K歌提供的数据,“想唱”征集到的合唱人也偏年轻化——其中,6-25岁的合唱者占据了总合唱人数的半壁江山,达到了48.43%;但同时,“想唱”的全民化也有了彰显,26-36岁的合唱者达到24.5%,37-45岁的合唱者达到15.07%,46-55岁以上的合唱者也有12%的比例。

    藏在如此庞大的合唱数据里的,是“一颗要与最爱的偶像相遇”的心——与偶像同台合唱那些自己记忆深处的歌,正是《我想和你唱》出发的初心。

    这些初心里,有想要感谢林俊杰“我在我的领域里加油,你在你的领域里加油”鼓励的医学院硕士,有向梁静茹告白“我喜欢静茹16年了,我就是从初中开始和同学交换随声听,听着磁带感觉这个女生唱到我心里头”的何炅经纪人,有表示“高中起就喜欢SHE,后来自己当艺人了就觉得离她们更近了,但出道八年一个都没遇到,今天终于能圆梦现场”的杨迪……

    何炅经纪人也成为实现梦想与梁静茹合唱的人

    “圆梦”,是所有走上“想唱”舞台的素人甚至明星(杨迪、汪苏泷)的共同感受。这个圆梦逻辑里,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音乐作为艺术作品的神奇魅力,以及歌手本人作为“偶像”的感染力——就跟在当下这个年代,喜欢《琅琊榜》的白血病患者能够把这个作品当成抵挡困难的加油动力一样,对于像杨迪、汪苏泷这样的80后来说,蔡依林、王力宏、SHE、梁静茹、莫文蔚、林俊杰及他们的歌声……是曾经安慰过自己、鼓舞过自己的青春记忆。

    华语音乐标杆人物占半数以上

    歌手选择的精准与全覆盖成为助推

    歌声和偶像的感染力,是《我想和你唱》能够立住的核心。但是,保持16.6亿次的节目播放量,并在合唱量上超过第一季36倍,本季《我想和你唱》的成绩来得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容易。

    因为,本季《我想和你唱》在嘉宾人数上大做减法,嘉宾数量锐减到原两季的三分之一。

    以原两季三分之一的嘉宾人数,完成更多的节目播放量和巨额的合唱量增长,本季《我想和你唱》靠的,是更扎实、更能唤醒歌迷共鸣的乐坛大咖。

    来自全民K歌给出的数据显示,莫文蔚、蔡依林、Hebe成为本季《我想和你唱》明星合唱量最多的三位歌手。其中,莫文蔚《盛夏的果实》《爱我的请举手》两首歌合唱的累积人数达到824万人次,蔡依林则凭借《日不落》《今天你要嫁给我》赢得613万歌迷追捧,给出《小幸运》《To Hebe》的Hebe,则完成了575万次合唱的壮举。

    合唱量前三位的明星总共吸纳了接近2亿人次的合唱,与明星自身的号召力不无关系。分析本季《我想和你唱》的明星嘉宾咖位可以看到,12组参与节目录制的歌手中,蔡依林是第18届金曲奖歌后得主,王力宏是第10届、第17届金曲奖歌王得主,莫文蔚是第14、第22届歌后得主,而田馥甄、梁静茹、林俊杰则都是提名多次的金曲奖遗珠。

    王力宏与莫文蔚是金曲奖两届歌王、歌后得主

    占据歌坛C位,意味着上述歌手在歌迷心中留下过众多回忆。而对于更年轻的观众而言,吴亦凡、王源、华晨宇、Hebe的出现,则是他们更多的心头好。

    来自芒果TV的播放数据显示,《我想和你唱》第九期以4.8亿的数据成为本季节目中播放量最高的一集,而那期的嘉宾,是首次在电视音乐综艺上秀“功夫”的吴亦凡;90后、00后最爱的王源,以3.1亿次播放量排名本季点击第二;在《歌手2018》中有过优异表现力的华晨宇以1.2亿次播放量排在第三。

    本季“想唱”播放量排名前4的嘉宾

    以华语音乐的标杆性人物为主体,集合年轻观众青睐的流量型选手与有全民覆盖率的歌手,在嘉宾选择上的精准性,让《我想和你唱》“高出36倍”的合唱量最终得以成型。

    圆梦之旅真实又美好

    层层推进的合唱模式释放人生彩蛋

    在此前接受捕娱记采访时,《我想和你唱》三季节目的总导演王琴提到,《我想和你唱》在整个环节的设置上突出的是一个“圆梦”模式——如果说网络合唱的大基数反应的是受众对于与喜爱的偶像相遇的“梦”的向往,那经历合唱环节来到现场的素人,则可以在《我想和你唱》的舞台上感受一整个造梦的过程。

    这,也是第三季《我想和你唱》吸引大量合唱的原因之一。

    对比前两季《我想和你唱》,因为在嘉宾人数上做了大刀阔斧的减法,留给素人的时间和空间就成倍增加。

    本季“想唱”留给素人的环节成倍增加

    按照捕娱记总结,今年有幸来到这档节目现场的素人,前后会经历“十秒同框”、“60秒同框”、“同台K歌”、“两人彩排”、“1V1对唱”这多个环节——随着节目的深入,歌声最贴合明星的素人与明星同台的时间将越来越长,一直到最后的“大秀”同台,这种圆梦的体验感也会越来越强烈。最终,《我想和你唱》第三季也彻底实现了明星为素人圆梦这一概念。

    其实,对于素人来说的一个造梦过程,对于明星来说也是绝无仅有的体验。本季节目最后一期,林俊杰在节目完结时就表示,出道15年,这是自己第一次与素人公开合唱;

    蔡依林也提到,参加《我想和你唱》的录制感觉不是在工作,而是在“玩”;李健的看法,则是这个节目让更多人拥有了平时无法拥有的勇气;

    吴亦凡说得更好,“一起去合唱一首歌,然后一起去开心地做这样一个派对,感觉更重要于谁赢谁输”;

    王源的感言则更接近于这档节目的初衷,“(与偶像合唱)相当于他们生活生命中的一个小彩蛋,以后回想,我还和王源唱过歌,我们一起上过一个节目,是梦想照进现实的感觉。”

    三季对唱,一路行来。如今,《我想和你唱》深情地跟所有观众说再见。也许,作为这档音乐Party的主人,汪涵和韩红的感言更有代表性——“想唱”,就是梦想变成现实,“想唱”想要带来的,就是告诉普通人,在他们有生之年,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与梦想同台。

     3 ) 一首湖南民歌《洗菜心》暴露了田馥甄本性

    说到田馥甄,自打SHE出道以来,三个人当中她似乎从来都是话最少、人最冷的那个。不曾想,在《我想和你唱》的舞台上,打破固有标签的她竟是这样的田馥甄!

    高冷?NO!NO!NO!

    台湾女神遭遇湖南民歌《洗菜心》……你经历过绝望吗?

    本以为这位长沙本土粉丝说的地主之谊是请自个儿吃小龙虾,不曾想,竟然是挑战湖南戏曲,这……不按剧本出牌呀……

    臣妾是真的办不到呀!

    当粉丝状况外,纵使“高冷”如Hebe也只能破功——

    面对粉丝对自己身份的质疑,田馥甄在电话中祭出神曲《小幸运》竟然都不管用,试求田歌姬此时的心理阴影面积。

    粉丝不相信自己是自己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而华丽丽解锁的田氏温柔也着实把小编给暖到惹!粉丝唱歌时超体贴地主动给粉丝举话筒,目测这个妹纸做梦都能笑醒。

    打电话时还会亲切的问候工作会不会很累、很辛苦,会不会汗流浃背……小编要是接到Hebe的电话那一定要把通话录音并制作成手机闹铃

    表示在现场的粉丝简直福利大大的有,手动笔芯的——

    甚至还有手牵手这种操作,别提了,小编隔着屏幕都听到现场的惊呼了,简直羡慕嫉妒恨到犯规!

    田馥甄?不,是甜馥甄

    一直以来,Hebe都是凭借独特的声线、干净的嗓音与过硬的唱功为大家所偏爱。这一期节目中,Hebe更是得到了来自韩红的高度评价。

    当汪涵问:如果要挑一种乐器来形容田馥甄的声音,你会选哪个?

    韩红给出的答案是:竖琴。

    竖琴,在乐器中是高雅的象征。

    不吹不黑,韩红的形容很是贴切——田馥甄的嗓音高级且雅致。

    除了得天独厚的嗓音优势,田馥甄的颜值也是没得说,用韩红的话来说就是:你根本想不到她长成这个样子出这个音色, 一般出这种音色的都得长成(我)这样。

    当然,面对韩红老师的高度评价,wuli Hebe 凭借超高情商的神回复顿时化身名副其实的夸人小能手。

    面对汪涵抛来的陷阱题——用什么乐器形容韩红老师?田馥甄给出的答案简直了!

    “老师的声音不是一个乐器,是整个弦乐团。她的声音有鼓有节奏,还有一个力道在,但是该柔的地方该高的地方她都有,声音很广,包含了整个乐队。”

    讲道理,Hebe小姐姐你是吃了糖吗?这不是我认识的田馥甄,这分明是甜馥甄才对嘛!

    偶像包袱?不存在的!

    面对问题——除了唱歌如何向别人证明你是你,Hebe犯了难,嗯哼,这确实是道送命题……

    来来来,屏幕前的小可爱们

    不准下翻偷看答案哦

    !无!奖!竞!猜!了解一下!

    正解是——马笑!

    这是真爱粉才知道的小秘密呀!谁能想到人冷话不多的社会我甄姐竟有如此豪放不羁的一面呢——

    这一波甄式“马笑”操作还引发了全场模仿热潮……

    田馥甄呀!你不要面子的吗?!

    当然,在《我想和你唱》的节目现场,一直困扰小编多年的大谜团“Hebe到底怎么读才是对的”终于得到了解答!

    当录制现场分分钟变成一本正经的正音课,感受一下大家的画风——

    专业歌手Hebe这一回还暌违多年再度跨界演员,现场自导自演为《小幸运》配MV,戏!超!足!

    自个儿上节目看去吧!

    偶像这么会演,粉丝自然也是要紧随偶像步伐的呀!

    论演技,高手在民间

    在《小幸运》配音区,小编差点以为自己误入多个拍摄片场惹——

    有重现《前任3》的——

    还有cos《我的少女时代》的?

    我听见雨滴落在……这波人工造雨就问你服不服……

    除了有造雨的还有自个儿吹风的……

    大家好,《篮球火》了解一下——

    除了片场系列,还有惨绝人寰的秀恩爱现场——

    以及拖家带口的天秀……

    甚至还有单手抱女友上篮这种操作!!!

    屏幕前的小可爱们你们还好么?!

    陈独秀都没你们秀!

    都说追爱豆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也进娱乐圈。大龄男粉丝杨迪用血淋淋的亲身经历实力证明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原话是这样说的:“成为艺人时觉得离他们更近了,结果出道八年,三个人一个都没遇上过。”

    而杨迪的追星理由也是hin优秀了——从高中时开始就特别喜欢SHE,(PS:高中才开始喜欢三只,小编可是小学就开始了,暴露年龄了吧杨迪!)因为听到她们的有一首歌时觉得那首歌唱的就是我。

    那首歌是——《super star》……

    馥甄听了都想笑……看把你给能的,陈独秀你给我坐下!

    当然,还有粉丝实力示范追星新招式——我的职业是老师,我已经把我的学生都发展成Hebe的歌迷了,我希望把Hebe传递给我的正能量都传递给我的学生。

    确实,偶像的力量是巨大的,汲取偶像的正能量并将其传递给更多人,这才是追星的正确打开方式嘛。

    演唱会惊变大型认亲现场

    讲道理,在配音环节时小编就觉着不对劲了——怎么看画面像是Hebe在和Hebe配音?!

    原来呀,还真有个姑娘和Hebe极其相似……相似度高达百分之八十,瞅瞅这照片,还真是有点傻傻分不清的节奏,对此小编只有大写加粗的羡慕了。

    论和自家爱豆撞脸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可能惦念爱豆惦念得极了的时候照照镜子就能聊慰相思之愁了吧……

    除了有粉丝与自个儿撞脸,Hebe竟然还在现场见证了自家粉丝间的撞脸。

    摸着良心讲,这姑娘和杨迪还真是不仅仅外表相似,还有几分神似呢!

    表示《我想和你唱》可以考虑一下发展副业了,这简直就是大型认亲现场的节奏啊!

    看完这些,小编表示只恨自己时运不济,没有撞上这天时地利成为小幸运被节目组选中,不过与《我想和你唱》在湖南卫视隔着屏幕约一波也是美滋滋呀!

    不说啦,小编搬小板凳去芒果台围观了!

     4 ) 就像好声音改了模式没了转椅

    一个成熟的能火的节目必然有其经典之处,第一季包括韩版的fantastic duo,看点就是发现惊艳素人以及重新改编后星素合作的动人天籁,所以这档综艺前两季所吸的粉大都是偏重音乐欣赏以及想多听偶像歌曲的观众。然而这季的形式简直来了个翻天覆地变化,把原有吸引人的地方基本弱化了,原本三个明星可以听九首歌,现在一个明星只能完整的听三四首歌,还增加了很多莫名其妙的尬演,就好比好声音转椅和同歌battle变成了新歌声的冲椅和不同歌battle之后,吸引力陡然下降,也许吸了些新粉,但原来的观众群确实不会满意甚而有些失望的

     5 ) 《我想和你唱3》明晚收官 总导演王琴:“真”“暖”和“快乐”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寻

    文|攻主(珞思影视研究组)

    一开始,谁都没有想到这样一档以“星素合唱”为主体的音乐节目能够存活三年,包括创造它的人。

    但现在,它做到了。

    与大部分卫视到第三季度才放出音乐节目“大杀器”不同的是,从《歌手2018》到《幻乐之城》,湖南卫视在2018年前三季度,用心铺设了一条完整的音乐节目纵贯线。

    从《歌手》是歌坛王者的决战之巅,《幻乐之城》即将带来天后的首度出山,而为这两档重量级的音乐节目承前启后的,是《我想和你唱》。

    从2016年5月首播,到明晚即将推出的第三季最后一期,让无数素人能够与心中偶像合唱的《我想和你唱》,走过了一共35期的录制岁月。

    35期节目,足够《我想和你唱》在中国音乐节目的历史长河里留下它应有的痕迹,若日后有天回顾,为它付出过心血的人希望它在观众心中拥有怎样的标签?

    在节目即将收官之际接受捕娱记(ID:ibuyuji)专访的总导演王琴说,希望观众记住节目里传递的快乐和感动,“真实、温暖、快乐,是我们始终想要表达的。”

    迎难而上,必须做出的改变

    从平行式结构到渐进式逻辑

    经营这一季“想唱”,王琴的压力是巨大的。这种压力每个电视人都可能经历——一档节目做到第三年,不突破显然不行,但突破又是对观众接受度的考验。

    本季《我想和你唱》的这种考验从第一期就开始了。首期以蔡依林为嘉宾的节目播出后,不少《我想和你唱》的老观众颇有微词:参加节目的明星嘉宾由3个变成了1个,合唱环节也相应有了巨大变动,“不习惯!”

    第一期节目嘉宾的蔡依林收获了573万合唱者

    在王琴看来,即便一开始会有质疑,走到第三季的“想唱”也“非变不可”。她说,除了导演组在两季节目之后本身就有创新的欲望,更重要的是,前两季《我想和你唱》“有一个天然的缺陷”,“三个明星带来的内容结构是抽屉式的、平行的,这导致90分钟内节目的推进性不强。”

    另一个原因更直观——王琴说,前两季节目每期现场录制至少要花费3、4个小时,“但最后节目呈现只有90分钟,很多精彩内容被剪掉,作为创作者的角度来看,很可惜。”

    莫文蔚创造了“想唱”有史以来最多合唱人数的记录

    由此,他们在第三季节目中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减法”,第一项就是把3个明星的体量变成一个人。

    改变后的《我想和你唱》在王琴看来,逻辑上拥有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悬念,“从数百万人通过手机端参与,到其中一部分出现在节目中的VCR里,或者有更幸运的人接到明星的电话,再到几十个人出现在舞台上,然后是6个人合唱、两个人彩排、一个人与明星合作大秀,这就是一个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故事。”

    她认为,这样的结构,更能吸引住观众往下看,“跟明星一起找到最后的答案。”

    撑起全场必然对嘉宾要求偏高

    12位歌手一半是金曲奖常客

    而她也坦言,节目看似是做了“减法”,但对于导演组来说,工作的难度实际上成倍加大了。加大的难度,首先来自于明星的人选。

    梳理这一季《我想和你唱》歌手的名单我们会发现,12位歌手中,有三位曾获得华语乐坛最高音乐奖项“金曲奖”的肯定,除蔡依林外,王力宏、莫文蔚甚至还二度封王封后;而即便目前仍失意于“金曲奖”,但上周的嘉宾梁静茹曾4年蝉联歌后提名,林俊杰今年的歌王“陪跑路”也引发了很大争议,至于Hebe,封后那是迟早。

    梁静茹在很多人印象里是第一次参加内地的音乐节目

    除却“金曲奖”的认证,余下6位歌手也是藏龙卧虎。被《歌手》认证过的李健、华晨宇、张杰不必多说,吴亦凡和王源在年轻人心中拥有相当高企的地位,而凤凰传奇的国民认知度也无人能够否认。

    选择这样的阵容,王琴及其团队是深思熟虑的——从三个明星一期到一个明星一期,想要撑起全场必然对嘉宾的要求偏高,“以前可能一个嘉宾有两首耳熟能详的歌就可以,但这一季的歌手,站在台上要唱五到六首歌。”

    吴亦凡也是第一次让普通观众见证了自己的歌艺

    她笑称,有的明星要求高,征集网友时用过的歌还不能重唱,“那自然我们可以想象,这一季歌手在歌坛中的咖位真的要很高。”

    她透露,找人过程中韩红帮了节目组很多忙,甚至开玩笑说韩红几乎成了节目组的“艺人统筹”,“经常是救急,半夜找她来帮我们,她就去找她的朋友来救场。”王琴提到,像去年的孙燕姿,今年的王力宏、吴亦凡、林俊杰,都是韩红邀请来的。

    用更丰富的素人数量展示“中国气象”

    30个素人组导演为此连轴转了7个月

    请明星难,找素人一样不简单。因为明星数量的减少,《我想和你唱》拥有了更丰富的素人表现空间和互动空间。

    在王琴的理念里,“素人”才是《我想和你唱》区别于选秀节目或其他音乐类节目的最大亮点,“我们希望在每一个过程中引发观众共鸣。海选阶段,是每个人都可以拿着手机跟明星互动;到了现场,也是一个非常平等的互动氛围。”

    环节的丰富增加了对素人“量”的需求

    因为表现空间的丰富,今年的《我想和你唱》在现场环节上推陈出新。王琴说,每一个节目环节背后实际上是当下中国人的“丰富性”,“十秒同框里,我们能看到唱得好的,也有唱跑调的;所有嘉宾里你能看到被父母抱在手上的小朋友,也有白发苍苍的大姐,还能看到各行各业的人。”

    王琴说,其实节目组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在素人里体现真正的“中国气象”。

    这种“丰富性”自然需要更多素人的面孔,按照捕娱记统计,这一季《我想和你唱》前八期,平均每期至少有28.25位素人嘉宾登场,素人参与力度比第一、二季比例高出56%。

    庞大的素人数量让“想唱”现场更加多元和丰富

    王琴说,《我想和你唱》拥有一个庞大的“素人寻觅组”,“这个组有30多个导演,他们的工作,从去年12月就开始了。”从去年12月,一直持续到6月27日林俊杰档期录制完成,为了这一季节目,素人组导演的工作时长达到了整整7个月。

    真实,温暖,快乐

    希望这是“想唱”留给观众印象最深的标签

    前后录制了35期,当下让王琴记忆最深的就是上周梁静茹那期,见到梁静茹像做梦一样的52岁清洁工大姐,“她是自己报名来的,是那种话不多,但一开口就特别淳朴和真实的人,她喜欢在公园里唱歌,见到这样的大姐,我会觉得所有人的心里都是暖的。”

    这种“真”、“暖”和“快乐”,是王琴和《我想和你唱》节目组最终追寻的东西。

    在这一季《我想和你唱》之前,王琴的作品是去年拿下豆瓣高分的零差评综艺《儿行千里》,与《我想和你唱》类似的是,那档节目也是以素人为主打的。

    在王琴的心里,《儿行千里》和《我想和你唱》在操作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已经找到了做素人节目的“要诀”,“那就是不要去做虚构的东西,什么样的素人节目能够打动观众?一定要TA先能打动你自己。”

    返璞归真,才是类似节目的最高境界。这种气质同样存在于《我想和你唱》中,“在最开始重构模式的时候,我们的宗旨就是真。”王琴特别提到Hebe那期最后合唱者的选择,“她选的那个人是所有人没有想到的,当时可以说是全场惊讶,但我们绝对不会去干涉,我们只是真实去记录。”

    Hebe最后选出的合唱者曾令现场大跌眼镜

    这种真实记录也包括对素人的要求,以及对于音乐带给人们快乐的“忠实记录”。王琴说,莫文蔚那期让观众印象深刻的说着“我不孤单,我是个石油工人”的素人,就是真实和快乐的代表。

    一开口让所有人震惊的石油工人

    “不同的人在听同一首歌时有着同样的感受和快乐,这本身就是奇妙的。”她说,如果《我想和你唱》能够把音乐给每个角落的人都能带来快乐的正能量传递出去,“那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种在互动中传递快乐的本质,是王琴眼中《我想和你唱》拥有的最幸福元素,“多有趣啊,这么多人一起来唱同一首歌,再把这么多人里打动人的人、快乐的人找到一起唱歌,其实是很快乐很幸福的事情。”

    而她说,不管未来“想唱”还会不会继续,她相信日后观众回想起这样一档节目,想到的必然会是音乐给人带来的快乐,“虽然我们在音乐性上也做了很多突破,但最终留下的肯定不是紧张的比赛,而是传递的快乐和感动,是让观众想起那首歌曾经陪伴他走过的日子。”

     6 ) 减少花字、拿掉鬼畜风的《我想和你唱3》,是如何让后期“简约不简单”的?

    文|攻主(珞思影视研究组)

    鬼畜风、漫画感切割、只需一个眼神就被“烧焦”的小黑人……曾经,互动音乐综艺《我想和你唱》运用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后期,成为观众眼中“最具网感的电视综艺”。

    第一季中让观众忍俊不禁的“小黑人”特效

    年轻观众热衷给创造这一切的湖南卫视后期制作团队“加鸡腿”,作为这支团队的负责人,卞合江也曾为这些称赞满心欢喜。但走到《我想和你唱》的第三年,他觉得需要改变了。

    “能够刷到存在感当然是好事,但如果后期自己玩得太High,其实是喧宾夺主的。”9日凌晨,在会议与审片间隙接受捕娱记(ID:ibuyuji)专访时,卞合江说。

    花字少了一半,鬼畜风下线

    “做减法”的精髓是“简约不简单”

    熟悉《我想和你唱》这档音乐节目的观众,不难感受到节目在第三季发生的明显变化——明星数量从一期三组变到一期一组,主题更集中,素人的存在感和互动特色也相应加重。

    第三季《我想和你唱》每期来宾只有一位

    但对卞合江的后期团队来说,更大的变化源自“时段”。

    第一二季《我想和你唱》定档在周六晚22:00,到第三季,《我想和你唱》因为鲜明的星素互动特色被提档到周五晚20:20。

    “覆盖人群可以说完全不同,细节上的要求更加严格了。”卞合江说。

    从年轻观众集中的周六深夜档,到传统观众占主要地位的周五黄金档,《我想和你唱》的后期选择的第一条路,是“做减法”。

    第三季节目的花字明显较少

    一个直观感受是,本季节目中的花字数量明显比前两季要少,而通过后期强化的“梗”,其密集程度也相对减少了。比如第一二季,一期节目中的花字可能会用到600到700条,现在则被控制在300条以内。

    除此之外,偏网综的词也要尽量少出现,“得考虑这个时间段收视人群的喜好和接受程度,花字和梗太密集,网感元素太多的话,对于无法回看、停看的电视节目来说都不合适。我们希望通过后期,让观众在第一时间就能看懂抛出的点和梗。”

    “做减法”这件事,并不意味着卞合江们的工作会变得更简单。

    “元素越少越难做”,卞合江不讳言转变期带来的压力,“小伙伴们最开始是有点懵,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如何表述才算正确。”这种磨合与适应,甚至持续了好几周。

    更花费整个团队精力的,是如何做到“简约而不简单”。经过第一、二季的努力,《我想和你唱》将明星和素人同台的嗨唱风格打造到淋漓尽致,就连鉴客团的气质也是“High”的。如果“做减法”的动作过为大刀阔斧,《我想和你唱》的嗨唱感会否被削弱?

    卞合江给出的解决之道,是在后期做出“洋气”感。

    蓝色、紫色、白色构成了节目环节logo的主画面

    变洋气,从主色调开始。只要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一季《我想和你唱》多用冷色调,比如蓝色和紫色就被大幅度运用到花字和每个环节的Logo中,“蓝色给人的感觉是收敛的,而且这个色调适合用在夏天。”

    除了主色调,还有细节上的精致。卞合江提到,光是一个歌名条的配色和效果,一轮轮筛选下来后发现团队至少做了七、八版,“你要是仔细看,就能看到歌名条上的变化。”

    连歌名都做了精致的包装

    减少颜色、花字和鬼畜风格的堆砌,用亮晶晶的清爽色系做主打用色,第三季《我想和你唱》的画面感变得更通透和干净了,“其实效果出来之后我们自己都挺意外的,大家都知道‘想唱’的舞美其实是用的是《歌手》的配置,本身就很闪,后期收敛之后,整个画面看上去特别高级了。”

    从追求“鸡腿”到收敛与隐藏

    让节目回归本真之外也贡献了抢镜小手

    收敛,隐藏,做减法。这些选择看似是《我想和你唱》挪档后的必然,但其实也是卞合江一直思索的问题——后期到底是什么?

    《我想和你唱》诞生后的这三年,其实也是中国综艺后期制作水平突飞猛进的三年。回想这三年电视节目在后期上带来的惊喜,观众一定会如数家珍:《花儿与少年》用井柏然字体渲染出的文艺气息;《中餐厅》《亲爱的客栈》用插画酿造出的温暖;《向往的生活》里用“冷漠”打造的爆笑小剧场等等。

    《中餐厅》的插画风曾让观众拍案叫绝

    卞合江也提到,经过几年发展,各个后期公司、团队之间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粗制滥造的东西变少了,大家都在往更细致、对品牌形象更有利的方向奔跑。”

    这对整个行业来说,当然是好事。但卞合江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习惯“铺天盖地的褒奖”,“我觉得后期制作还是一个服务岗位,它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把我们推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当然挺好,但不能过度了。

    本季节目中,“海报团”播完广告被投喂的创意也是亮点

    他也在反思“存在感”这件事,“存在感太强,一定会抢掉其他内容的风头,后期不能太喧宾夺主了,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是后期用一个高级的手段隐藏起来,让观众多注意主题内容本身。

    他喜欢用“做菜”来比喻自己的工作,“从整个社会层面上讲,大家已经挥别了爱吃调料的年代,还是想品尝到食物本真的味道,后期我觉得就是一种调料,可以放,但不能放太多。”

    不单纯为了网友“加鸡腿”的评价炫技,让后期往后再退一步。他说,自己和团队正在进行这样的尝试。

    当然,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他们对节目“不上心”了,虽然网感的“小黑人”,“漫画格”暂时隐退,但卞合江的团队依然能在很多细节上为观众创造了惊喜。

    让广告变得萌萌哒的可爱小手

    比如在第三季节目里已成为特色的“无法安放的小手”。

    这双小手出现在了很多地方,让网友忍不住赞叹“萌萌哒”,而因为有了这双小手,《我想和你唱》里的植入产品甚至意外拥有了“生命感”。

    卞合江说,小手的出现本来是用在鉴客团身上的,“表达不到位的时候,我们用小手还原了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含义,用小手捂住嘉宾的嘴巴、眼睛和耳朵。”

    但后来他想到,其实小手也可以用在广告产品上,“不管怎么说植入还是很生硬的,如果加入一双小手能让它变得‘活’起来,配上招手、喝奶、贴面膜的动作,其实挺有意思。”

    一开始他还担心广告商不会同意这个创意,“因为可能会挡住产品嘛”,没想到,对方很开心地接受了。

    后期不能虚构是从业底线

    与粉丝和睦相处?不迎合但可以听取意见

    在8012年的当下,做后期不仅要与内容打交道,还面临着来自观众的外部压力。因为《高能少年团》和《这,就是街舞》屡屡爆发的粉丝手撕节目组事件,最终往往由后期背锅。

    作为国内最牛后期制作团队之一,卞合江和他的小伙伴们看到类似消息,感触会特别多吗?

    虽然现在主做棚内节目(《我想和你唱》之外他们还在做《快乐大本营》),但卞合江说,团队里的成员还是会总结和反思,“不管是做电影还是做电视,后期允许夸张、可以放大,但是不能虚构,这个我认为是做媒体的底线。”

    围绕素人,《我想和你唱》的后期其实也发掘了不少故事线

    他提到,真人秀因为海量的素材存在,拥有很多条故事线,由此嫁接空间的确会很大,“不过做节目也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还是要尊重原则和事实,经过嫁接之后如果不是原来的样子,这个是不能容忍的。”他又忍不住用“做菜”类比,“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在原料本身来一些催化,但总不能把萝卜伪装成人参吧。”

    那在这样一个时代,后期要怎么做才可能和特殊的观众群体——“粉丝”尽量达成一致?卞合江强调不需要“迎合”,但可以“听取”与“吸收”

    这一季《我想和你唱》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例子是王源和田馥甄。卞合江透露,现场录制结束后,观众一般都会在社交平台发布一些录制观感,“明星的很多细节、特质其实只有粉丝才能发现,这些点一般人可能考虑不到。”

    而自己的团队在进入后期制作之前会大量收集类似素材,“比如说我们没注意的亮点,粉丝说王源吃东西很可爱,我们就在吃甜甜圈环节做了一个仓鼠的动作,粉丝看了之后觉得很特别。”

    而田馥甄的粉丝甚至提前会主动向后期喊话称“小姐姐极少参加综艺节目”,求照顾。“我们拿到素材之后发现她确实话比较少,但礼貌和修养特别好,因此也做了一些强化。”

    做了三年《我想和你唱》的后期,卞合江对这档节目的感情也非同寻常,他说,后期其实就是一个“磨”的过程,“大家看节目也会发现,我们每一期几乎都会根据观众的反馈做一些调整。”

    这种用心,他更多觉得是对“自我的交代”,“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观众看了很舒服,但不会有那么多给后期加鸡腿的称赞。”

     7 ) 来来来那些过尴尬的告诉我有多尴尬

    很好看 很喜欢那种气氛 看的十分开心 但是到知乎和新闻资讯上搜反应 好像大家都唱衰 说尴尬??? 我就想问问那些说尴尬的你们尴不尴尬尬 是有多高的逼格 一个个的都逮着节目就唱衰 说尴尬的你说一个你最欣赏的国内综艺节目 让我们瞻仰瞻仰您的品味是有多高呗

    凑字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

    凑字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

    凑字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

     短评

    1期只有1个嘉宾了,还没什么梗,没意思。

    8分钟前
    • 波波维奇
    • 较差

    Jolin实在是太美了,第一次发现她的美,中性,自然,清新脱俗,还有点游离和腼腆。特别是她看男生女生,好看的不好看的,都非常专注地盯着对方的眼神,不吝于合唱、伴唱、伸出手、挽起胳膊。台风是真的好,吴亦凡就跟个呆逼似的。王源那期是很烂,但 I will always love you 大爱。李健也有风度。感谢这个节目的合集陪伴我度过漫长和不算容易的写作时光。Julia, 要懂得珍惜爱才完美。

    13分钟前
    • 东林君
    • 力荐

    我力宏点赞!!!!可是沈梦辰超级尬

    17分钟前
    • 网友123456号
    • 推荐

    一期只有一个嘉宾,但是真的太尴尬了,尤其是30秒同框这个环节~歌手安安静静唱歌就好,乱七八糟加的环节看的我想打人。

    20分钟前
    • 最幸运的幸运
    • 还行

    王力宏当年出道的时候真的超帅啊!第一首主打歌超好听啊!才不是后面的什么公转自转!当然现在拉皮拉得也不错。

    25分钟前
    • 天的蓝西瓜的甜
    • 还行

    Jolin的第一期看得我很感动,既感动于粉丝的喜爱和坚守,又感动于来自偶像肉眼可见的蜕变。相比前两季,第三季最大的改变是嘉宾由三变一,给了素人更多和偶像接触的机会,用游戏一般的“打怪升级”赢得偶像芳心,争取合唱机会。只是如果明星太年轻,或是太腼腆,现场还是会有点尬啊。

    29分钟前
    • 多宝
    • 还行

    通篇一群实力不济的人尬嗨,偶尔清醒了发现还有个嘉宾就随便cue一下,失败透顶的改版。

    30分钟前
    • Fernweh.
    • 较差

    第一第二季没看过,没法纵向对比,首看王力宏期,感觉挺嗨的~

    33分钟前
    • 天广地阔
    • 还行

    终于等来了第三季,不管怎样,期待这一季的女神莫文蔚。

    34分钟前
    • HarperYug
    • 还行

    说真的一期一个嘉宾,还有那么长的时长,感觉好多时候都在拖延时间,等流程。

    37分钟前
    • 穆子衿
    • 还行

    没意思就一个嘉宾了,说实在有点尴尬,怀念上一期。

    42分钟前
    • 一起吃地瓜
    • 较差

    去年看过 有几期还行 但是有几个环节不太喜欢 2.5星

    46分钟前
    • 我是直的
    • 还行

    第二期王源的那个奶奶粉很可爱哈哈哈 王源蛮好看的 那首骄傲也很好听

    49分钟前
    • Taekii
    • 力荐

    一个嘉宾撑全场,节奏太拖沓了,更像是十多年前的歌友会模式,一集弃。

    54分钟前
    • 紫菜头
    • 较差

    请的嘉宾都还蛮喜欢,有了韩红合唱环节挺好的。田馥甄,莫文蔚,花花,梁静茹,林俊杰。

    55分钟前
    • 女宛心兑
    • 推荐

    这个节目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很无聊的拖时长的环节还有讨厌的广告,而是唱歌的环节更多我会给一星。韩红老师每次的合作秀都好好哦,最喜欢心中的日月和天地两个,韩红老师的嗓子特别加分。王力宏吴亦凡梁静茹林俊杰这几期我都好喜欢啊!!!除了这三期还有王源那期的十七那首歌有感动到我

    58分钟前
    • 关你什么西红柿
    • 还行

    韩红当主持还是蛮创意的,只看了王力宏这期,二哥的声音一开口就觉得还是好听经典,节目剪辑感觉费了很大的心思,节目编排还是很有内容的,就是在场的嘉宾太多什么维嘉沈梦辰还有一堆小鲜肉,舞台太满了。

    59分钟前
    • Bad tempered
    • 还行

    专门看力宏这期,歌迷合唱大城小爱看得我满眼泪光,这么多年,喜欢过很多爱豆,但唯一不变的是依然爱你力宏!

    1小时前
    • 筱玥
    • 推荐

    改版失败了,一期一个嘉宾真是尴尬

    1小时前
    • 接十分钟的吻
    • 较差

    来看hebe

    1小时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