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托米莉斯女王

    托米莉斯女王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其它2019

    主演:阿尔米拉·图森,Adil Akhmetov,埃克布兰·戴洛夫,别里克·艾特占诺夫,Satybaldy Azamat,Aizhan Lighg,加桑·马苏德 

    导演:阿坎·萨塔耶夫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朝云暮雨

    • 正片

      有钱别嘚瑟

    • 正片

      闯入者

    • 更新HD

      淡蓝琥珀

    • 更新HD

      花街皇后

    • 更新HD

      A货B货粤语

    • 更新HD

      红色沙漠国语

    • 更新HD

      超级女特工国语

     剧照

    托米莉斯女王 剧照 NO.1托米莉斯女王 剧照 NO.2托米莉斯女王 剧照 NO.3托米莉斯女王 剧照 NO.4托米莉斯女王 剧照 NO.5托米莉斯女王 剧照 NO.6托米莉斯女王 剧照 NO.16托米莉斯女王 剧照 NO.17托米莉斯女王 剧照 NO.18托米莉斯女王 剧照 NO.19托米莉斯女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影片还原了斯基泰马萨格泰草原女王托米利斯击杀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居鲁士二世的历史传奇。托米莉斯命中注定将成为一名出色的斗士,然而成为传奇之前她不得不牺牲最亲近的人。

     长篇影评

     1 ) 古老民族的又一次荣耀。

    4星,小成本投入拍出了史诗片的感觉,很是了不起。 影片描述的是“马萨格泰”女王的传奇故事,抗击波斯帝国的大场面还算可以。缺点是剧情模式很套路化,平铺直叙流水账。优点是服饰装备还算考究,其前身“斯基太”民族的尖顶高帽,加无马镫的骑手还原度高,符合历史记载,这是一只可以追述到公元前的古老民族,在秦汉称其为“塞种人”,在希腊传说中他们有骁勇的“亚马逊女战士”。 如果哈萨克斯坦真认了“斯基太”为老祖宗,那民族历史一下子就晋升为古老民族之一了,在全球各民族宣扬自己文化的今天。这种认同感可以理解,也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2 ) 【电影】21031[12.22]《托米利斯女王》

    生于国境之南,哈萨克斯坦应该算是离我最遥远,又最陌生的邻国了吧,无论历史人文抑或地理环境,在我眼中都像是一片迷雾,知之甚少。而在本片那数量有限的观影人群中,大概多数也是第一次看哈国电影,第一次听哈萨克语,却没想到就立即被电影的质量给惊艳到了。

    观影前,大部分观众想必都是因为居鲁士弑杀者的身份才听闻过托米利斯女王。除了曾在“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笔下短暂登场,托米利斯在历史文献中留下的记录其实相当有限,也因此,本片中女王那离奇跌宕的身世大概更多是源于编剧的想象。但本片并未因它有虚构成分而失去价值,反而是它写实重现的历史面貌令观众大开眼界。

    电影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世纪,对照我国那是春秋时期,相当久远。托米利斯女王来自于斯基泰人中的一支马萨格泰人,是世界上最早的游牧民族。发源于东欧大草原的斯基泰人骑术精湛,经过几个世纪持续迁徙扩张,从欧洲多瑙河流域到我国鄂尔多斯沙漠都留下了他们统治的痕迹。相比起那时还没广泛应用骑兵的中原农耕文明,首先发明了马鞍,配备了反曲弓,具有骑射能力的斯基泰人简直是碾压式的军事存在。我一边看电影就一边在想,真庆幸有西域的高原雪山天堑阻隔,将我们与游牧民族分离开,才为华夏文明留下了一片存活繁衍的沃土。

    那时,斯基泰人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横行在了广阔的中亚大地上,除了游牧经济,就是以劫掠周边农耕文明为生。本片中有过经典一幕,女王父亲曾训斥手下,“你可以直接抢你想要的东西,为什么要跟他们交易?”这在今人看来犹如强盗土匪般的理论,却是2500多年前,那个蛮荒的时代里,要在资源匮乏的恶劣环境中活下来的生存法则。它深刻揭示着游牧民族的生存理念,也为电影增添了一份真实的历史感。在当时的环境下,讲究的不是良心,不是道义,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可消磨在沟通上,生存法则激进而纯粹,实力就代表了一切,能活到最后的注定都是人狠话不多的头铁角色。所以,反过来也证明,生产力发展是维持社会道德的基础,我们没法天真地祈求食不果腹的猎人对猎物表达善意。

    终于,斯基泰人与不断北扩的新兴帝国——波斯发生了碰撞,原以为是“万王之王”居鲁士大帝来教会游牧民族重新做人,却没想到反手被托米利斯女王杀了个全军覆没,果然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本片以区区3000+万人民币的成本竟拍出了不亚于《天国王朝》的效果,尤其是细节上,对当时仍未出现的马镫、斯基泰人的战甲、毡帽、居鲁士的形象、巴比伦城外观等,都设计得很用心,绝对是《蒙古王》之后我看过最出色的游牧民族历史片。为我对中亚历史文化的贫瘠了解浇灌进了新鲜的养分。

    精彩,推荐,不收藏。

     3 ) 从匈奴,到淘米粒湿。

    1

    最近总把她当成我上课的案例,一个在距今2500年前就已经让世人震撼的司机泰人。

    希罗多德历史之父,把它写成斯基泰,还讲到了三组合,就是武器马具和动物纹饰。还有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马车。这也是后来在公元前200年让刘邦都为之丧胆的匈奴三组合。

    公元前五百年左右,托米丽斯女王打败了居鲁士大帝。之后三百年匈奴冒顿单于,打大败刘邦,成为他一辈子的伤。

    2

    是什么导致了匈奴的优势?

    首先当然是骑兵。这是当时的中原队伍,仍然不适应的。我们想想复活的军团里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一个的方阵步兵,用长矛来进行先导。通过这种压制性的步兵方阵,枭首的原动力,摧毁敌人的信心。骑兵充其量是打配合的。秦始皇灭六国时期依然如此,蒙恬在北上30万人打匈奴的时候,依然如此。但奇怪的是当时他们打赢了,也没有继续向北进击。

    楚汉之争,天下大乱,给了匈奴做大喘息的机会。

    在白登之围当中,他们充分发挥了骑兵的优势,机动力强,压迫性大。40万人就把刘邦堵得严严实实,7天7夜不得出来。

    3

    其次就是史记汉书讲的,他们不以逃跑为耻。但是其前提就是他们没有财产和辎重。这是草原民族保持纯粹和独立性的前提。那么在大型军事斗争当中,他们既可以随时把民力调动出来,也可以随时进行战略性撤退。

    这也是为什么在公元前133年到公元前90年中,汉武帝面对军臣单于时,似乎卫青和霍去病打得极为漂亮的胜仗,其实他们所杀的也就是上万人而已。他们的广大兵力根本可以迅速转移。

    这些能迅速看到托米丽斯的优势。他们不打拉锯战,都是一次定输赢。

     4 ) 国籍一换,评分过…

    好评居然这么多,女主演技要是搁国产剧里绝对被骂上热搜,脸上除了坚强、倔强就啥也没有了,木得表情,老公儿子死了导演都不敢怼特写,完全感受不到应该有的愤怒、悲痛,三个演员就小女主演得自然,换演员的转场相当之生硬。

    场景看似写实,昏暗的环境光无非是为了节省成本,老省钱套路了,可以理解。但是男女主定情那场战斗是不是“致敬”了加勒比海盗3?还有动作戏套路,本来以为有游牧遗风的国家战争场面、动作戏应该写实一点,结果是我想多了,这方面全世界都在胡乱搞。不过没用威亚马镫是值得点赞的。

    不知道伊朗人看这电影啥感受。历史上的斯基泰马萨格泰部落应该是伊朗语族印欧人种,现在不但地盘被东方来的突厥-蒙古人给占了,连古老传说的解释权、银幕形象都要被夺走。这么一想我就觉得天朝混得没那么惨了。

    总之,电影还行,王道故事套路老老实实拍都不会太差,不过不值现在这个分。7.8是目前的成绩,不知道里面掺了多少猎奇心理、民族情怀的水分。

     5 ) 唤醒曾经的旅行所见

    开篇讲述故事的,片中说是土耳其人,是一种说法吧。百度百科上民族写的是“波斯/维吾尔”

    历史上的法拉比,出生年不详,大约在870年,对应唐朝后期,逝于950年,主要学术成就都在当时伊斯兰哈利发王朝的中心巴格达,被尊为哲学家、医学家、音乐家、文学家……

    影片中他书写的文字是阿拉伯语,因为公元651年阿拉伯人灭了波斯帝国,一直到1502年。

    影片年代是公元前400~500年,那时人都是直接骑马上的,马镫大约700年后才发明。

    剧中有几处精彩的上下马动作:从纵身跃上,到堪比体操或杂技的侧翻加背转式跳下,绝对得给演员点赞。

    服装造型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国家象征:黄金武士。

    1969年在阿拉木图附近的一座古墓里出土,重现世间的主人裹在4000余独立金片中,其中很多还有精美的动物图案,被推测曾经连缀在一起成为战衣;头戴70厘米高的高盔,上面饰有指向天空的箭头,一对咆哮的雪豹和一个双头带翅膀的神兽

    首都努尔斯丹博物馆中展出的复原。

    影片中有细节镜头。

    阿拉木图市中心中央广场矗立的独立纪念碑顶端,就是黄金武士站在有翅膀的雪豹背上。

    影片中,带翅膀的喷火神兽出现在每次女王的人生发生转折之际,造型来源于传说中的带翼雪豹。

    女王丈夫和儿子去见居鲁士大帝,城门上镌刻的是阿胡拉-马自达Ahura-Mazda,在古波斯文明中,尊为“包含万物的宇宙”

    然后进伊斯塔尔城门,动画制作逼真壮观。

    实物城门现珍藏在柏林。

    柏林的佩加蒙博物馆。

    2014年实拍身高185的先生和175的女士走过,足见当年壮观。后来再展出,通常不允许穿行了。

    现在伊拉克驻中国大使馆的外立面设计也来源于伊斯塔尔门。

    波斯大军渡过锡尔河

    锡尔河发源于天山,坐飞机都能从看到,全长3019公里,是中亚最长的河流。

    它冲出的费尔干纳谷地,是中亚最富庶的绿洲。

    河谷周边现在发现很多原始岩画,最古老考证距今超过5000年,以塔姆加利Tamgaly岩画世界文化遗产。

    影片开头的动画有涉及。

    剧中波斯帝国的居鲁士大帝

    直接拷贝百度:居鲁士大帝(前600年~前530年12月4日)经过一系列的征战而胜利,打败了3个帝国,即米底,吕底亚,新巴比伦,统一了古中东部分地区,建立了从印度到地中海的特大帝国,当代伊朗人将居鲁士尊称为“伊朗国父”。

    居鲁士大帝侧面镜头,出自他的安葬地,现伊朗城市设拉子郊外的帕萨尔加德。

    而居鲁士大帝墓只是荒野上磊起的巨石,七层是神圣的结构。

    巨大的石碑被夕阳的余晖衬出快淡漠的楔形文字:

    “我是居鲁士,阿契美尼德的君王”

    女王砍下居鲁士大帝头的故事不仅在哈萨克斯坦讲述,塔吉克斯坦的博物馆里也展出大型壁画

     6 ) 中亚的悲哀在于,历史上定居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不是现在这波人的祖先

    好莱坞的女性主义风竟然吹到了哈萨克斯坦?不过,这部《托米莉斯女王》,与其说是女性主义,不如说是母系社会遗风——毕竟,它讲述的故事比《花木兰》早1000年。

    哈萨克斯坦拍的古代战争片不少,比如《游牧战神》《铁血一千勇士》《哈萨克汗国》系列,无不围绕哈萨克人的民族英雄展开。而这位打败居鲁士大帝的托米莉斯,却是马萨革泰人,或者说是广义的斯基泰人,即中国古典文献中的「塞种人」。除了都曾经生活在哈萨克草原,斯基泰人和哈萨克人没有直接亲缘关系。

    我们来看当代哈萨克人是怎样建构自己的历史。

    他们选择了一位出生在现在哈萨克斯坦境内一位伊斯兰世界的哲人——法拉比,来讲述这位游牧民族英雄的故事,而法拉比引用的文献,来自于古希腊的希罗多德。

    虽然参照境内考古发掘,整部电影非常考究。比如,斯基泰人的长尖帽、盔甲,战马不用马镫(国产先秦影视剧这一点还做不到),但人种问题却难以还原。斯基泰人是印欧人种,而哈萨克人则是图兰人种——黄白混血。就好比,用汉族演员演西域少数民族角色。

    尽管影片中波斯军队好多也是图兰人,但居鲁士和波斯使者这几个重要角色明显使用了「外援」。演居鲁士的演员加桑·马苏德是一位叙利亚人,他曾经在《天国王朝》里出演从十字军手里夺回耶路撒冷的萨拉丁——萨拉丁其实是一位库尔德人。

    一副古典中东人的面孔,加桑·马苏德确实适合演帝王,不过,类似的角色太少了。而伊斯兰世界,唯一电影工业相对发达的土耳其,也只对奥斯曼帝国的历史感兴趣。

    中东、中亚的悲哀就在于,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人种大换血,历史上曾经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不是现在这波人的祖先。所以,巴米扬大佛炸就炸了,人也没啥历史包袱。

     7 ) 草原奔驰

    最近找到前几年哈萨克斯坦拍摄的电影《托米莉丝女王》,想起以前看希罗多德《历史》中关于托米莉丝女王和居鲁士大帝终期的一段,这段是《历史》里麦子为数不多印象最深的桥段之一。

    关于居鲁士之死,希罗多德记录了他认为最可信的一种说法——居鲁士大帝死于征讨托米莉丝女王统治的草原民族马萨该塔伊人手中。

    波斯军在第一次交锋中施诡计生擒女王的儿子,少年在松绑后自杀,女王托米莉丝倾草原民族全部军力与居鲁士亲征军展开前所未闻的血战,最终草原民族获胜,随后她搜寻到居鲁士的尸体,兑现自己的诺言割下居鲁士的头颅浸在盛满人血的皮囊中,“不管你多么嗜血如渴,我也会叫你把血喝饱了的。”这一桥段后来出现在不少西方绘画作品中。

    其实武勋卓绝的古波斯帝国建国皇帝居鲁士生前并不是个令人生厌的统治者,甚至有传奇的身世:出生前他被预言将成为亚细亚霸主,招来了国王外公的杀意,一出生就上演狸猫换太子式逃亡,又传奇般的从草莽一步步应验预言,走上王座,征伐四方,智取巴比伦,卓绝的气量让很多敌人转化成了死忠。他解放了困于巴比伦的犹太民族,允许犹太人返乡重建圣殿,因此在《圣经》中也留下美名。

    或许觉得自己运气太好了,于是居鲁士自我驱策,将目光投向草原部落马萨该塔伊人。野心和有意无意的误解终于将居鲁士一步步推上悲剧之路,直到死于草原女王之手。

    而大仇得报的托米莉丝最后留下的话语,没有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喜悦豪迈。画面里只剩下一个复仇成功后被空虚和无法挽回的悲伤迅速吞噬的母亲。

    大概是这个结局太过血腥又戏剧性,后世很多历史学者都认为希罗多德的记载是最不可信的……

    麦子还是私心很喜欢这个故事,只要想想一个女子能够在公元前时代驾驭统治草原部落,一眼看穿居鲁士求婚目的并提出渡河三日作战条件,实在是刚烈野蛮又富有智慧。有魅力,但很大程度上不会是什么可爱的女人。

    托米莉丝最终据记载是被居鲁士的儿子冈比西斯率军杀死,冈比西斯迎回居鲁士的尸体。两家冤冤相报的螺旋到此结束,更大的时代浪潮结束冈比西斯的统治,世间并无完美的胜利者。

    哈萨克斯坦拍摄的电影《托米莉丝女王》很难得的从草原民族主视角出发,以希罗多德阿拉伯史学为基底,还原了托米莉丝女王的传奇事迹。

    关于托米莉丝的史料,主要只有《历史》中的一段,所以电影中绝大部分剧情,女王前半生的事迹,基本都是艺术加工编撰,糅合了铁木真等草原英雄事迹,也有观众看出《加勒比海盗》、《勇敢的心》的影子。《历史》中记载的儿子被俘的剧情被改成丈夫和儿子去巴比伦亲见居鲁士,大言不惭一番后被鸿门宴干掉,居鲁士最后被女王的亲信奔袭一刀结果,说老实话大BOSS死的有点太草率了……

    但片子尽可能在很多细节上还原了公元前草原部落和人群的风俗和特征。接生婚庆丧葬、各种萨满祭祀、巫医传统、摔跤叼羊、尊重火的风俗,类似那达慕大会的画面,生活起居衣食住行,都难得一见。

    考据并不是十全十美(比如开篇还有出现马镫的反历史描写,之后的骑马画面中就不再出现),胜在草原国家的字正腔圆,已经超越其他定居民国家影视作品中此类描写。

    故事中女王气质拿捏的也不错,彪悍野蛮果敢,甚至女性的敏感也转化为生存能力,比较有说服力的诠释了什么样的女人能够成为那时统辖草原的主人,能够团结起所有草原部落抗击居鲁士。

    但是印象最最深刻的,是电影中的骑马画面。实在太美了,到底是草原民族拍摄出来的画面,畅快和分寸感令人心生向往,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原来马是应该这么骑的。

    马匹也非常美,也是第一次深切体会到了“骏马”应该是什么意思。

    能够这么畅快的奔驰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整天灰头土脸,手抓吃饭都可以忍。

    联动到最近《少女新娘物语》连载正好在讲阿杰尔哥哥和未来嫂子赛马比武招亲,森薰画各种骏马画了一个爽,画草原帅哥美女飙悍马英姿飒爽相爱相杀也画一个爽。赛了大半年马,哥哥的部落一口气娶回三房媳妇,阶段性结局上演三对洞房花烛+一台C戏,美轮美奂。

    有生之年,希望有机会去钦察草原骑一次马。

     8 ) 挺惊喜的

    小成本电影能拍出这个效果挺让人惊喜了!让人有更多的去了解哈沙克斯坦的欲望,这大概就是文化传播的力量吧,挺佩服的!给4星吧!主演都还不错,为了更深刻的理解影片还特地去查了一下托米莉斯女王的生平以及当时的历史文化情况,嗯,怎么说呢,挺感慨的!希望我们也能多拍出这样的片子,有利于文化传播🧐🧐🧐

     短评

    那时的斯基泰人外貌应该属于印欧人种吧?女王演员还有点那意思,其他人怎么都是蒙古长相?

    4分钟前
    • moonchild
    • 推荐

    女勇士的成长记!电影院观影没有给我带来震撼,我只是轻轻微微的看了部电影,也不是很喜欢!这五星是为我的祖先打的!

    6分钟前
    • SamTay电影世界
    • 力荐

    游牧民族史诗 没了工业流水特效的加持 质感很真 配乐也够大气 很喜欢

    8分钟前
    • 左影²
    • 推荐

    cctv6国语

    13分钟前
    • 李铁心
    • 推荐

    从场面调度,表演方式到意识形态内核,都让人想起齐奥塞斯库时代的罗马尼亚电影《达契亚人》。

    17分钟前
    • 一粒铜豌豆
    • 推荐

    若干年后,居鲁士二世之子冈比西斯二世率兵扫荡了马萨革泰部落,比击杀了托米莉斯女王,人头滚滚,戈马如常

    20分钟前
    • 大作人家王書紀
    • 还行

    应该叫托米莉斯酋长。拍的挺认真,情节稍微单调。

    24分钟前
    • 菲利普
    • 推荐

    很难想象这是中亚小国哈萨克斯坦仅用600万美元拍的史诗大片,好莱坞用2亿美元拍的《花木兰》真应该感到羞愧。电影对细节处理比较到位,当时没有发明马蹬,所以电影里所有骑兵都没有马蹬,对现代演员来说也是一种考验。所有史诗人物都有种相同经历,历经磨难复仇成功。只是为了突出女王的丰功伟绩,有点过于美化她,而矮化征服欧亚非大陆的万王之王居鲁士大帝了。有个疑问,女王梦中带翅膀的火狮子在游牧民族或波斯心中是不是类似于中国龙一样的图腾?

    28分钟前
    • 叱咤﹎M●
    • 推荐

    算是我看过的还原度比较很高的电影了对历史的尊重做到了令人惊讶谁都想不到这是一个人口都不到深圳的国家拍的

    29分钟前
    • 豆友209634759
    • 力荐

    颇具史诗气质,剧情套路但没有硬伤,动作场面无论是个体打斗还是战争冲锋,干净利落。

    33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推荐

    动作场景设计中规中矩,作为史诗片比不上 帕德玛瓦蒂(Padmaavat)。

    34分钟前
    • Die Katze
    • 还行

    实在是喜欢不起来爱掠夺的民族

    39分钟前
    • momo
    • 较差

    三星半。对斯基泰文化在服化道上的重现与对其游牧战术的还原,其考究足以证明哈萨克斯坦在内亚草原历史电影这一类别上已具有独占鳌头的地位。但剧情还是太中规中矩了……虽然女主托米丽司展现出了符合一般历史想象的因复仇和杀戮而产生的戾气,但形象还是比较单薄。而且与波斯交涉交战的段落处理还是比较平庸,最后跟居鲁士的决战作为历史纪录片的场景还原尚可,在整部电影里来看明显泄气了,不如电影中段袭击花剌子模部来得畅快。最后,本片的制片人是纳扎尔巴耶娃,所以也可以想象一下使这部电影得以诞生的政治意图……

    40分钟前
    • 祥瑞御兔
    • 还行

    骑马尖帽民族

    42分钟前
    • 五明子
    • 推荐

    看的第一部哈萨克斯坦电影 爆掉花木兰10条街。刘亦菲不是你的错 我不怪你

    45分钟前
    • 馬MR
    • 推荐

    愿你的白昼明亮,愿你的夜晚宁静

    50分钟前
    • 於陸
    • 力荐

    我的理解,这是个公元前500百年前后,发生在现在哈萨克斯坦境内,但并非现代哈萨克斯坦人祖先的故事。女王所在的民族,或者那个年代的游牧民族,没有什么善良、正义。只有你死我活的劫掠和战争,现代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美化这段历史,让人不太舒服。我看有评论感慨于电影最大程度的忠实于历史,我想请问这些朋友是穿越回去过,亲眼见证过那段历史吗?anyway,拍的不错!

    54分钟前
    • 库巴
    • 推荐

    还原的非常真实,语言 服装 道具 建筑等等。演员们也非常敬业,骑着无马镫的马演马戏很辛苦

    56分钟前
    • 骑羝者
    • 力荐

    无马鞍时代的骑兵大战,值得一看

    60分钟前
    • 少侠兄
    • 推荐

    以托米丽司女王杀死居鲁士大帝的历史传说为蓝本,拍出了一部具有中亚风情的古装战争大戏。服装道具参照了历史文献,非常考究,盔甲样式繁多且精美,和千篇一律的好莱坞古装电影风味大相径庭。女王的几套盔甲和服饰都有出处,甚至连出场不多的居鲁士的几套服装和盔甲样式都是参照古画像设计的,足见其用心程度。据说影片还特地还原了斯基泰语,实在难得。故事倒是很平淡,战场调情和灭门复仇等套路都不新鲜,商业大片的剧本创作还是挺一根筋的

    1小时前
    • 二马究竟是啥马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