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爱情片 两生花

    两生花

    评分:
    0.0很差

    分类:爱情片法国,波兰,挪威1991

    主演:伊莲娜·雅各布,哈丽娜·格雷格拉谢夫斯卡,卡里娜·谢鲁斯克,亚历山大·巴尔迪尼,瓦迪斯瓦夫·科瓦尔斯基,杰兹·古德寇,菲利普·沃特,桑德琳·杜马斯,路易斯·迪克勒,克洛德·迪内通,洛莱妮·伊万诺夫,吉约姆·德·东克戴克 

    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最幸福的季节

    • 更新HD

      幽灵女孩

    • 更新HD

      双世青蛇

    • 更新HD

      午夜0时的吻

    • HD

      看不见听不见也爱你

    • HD

      五尺天涯

    • HD国语

      诡夜迷情

    • 更新HD

      坠入爱河

     剧照

    两生花 剧照 NO.1两生花 剧照 NO.2两生花 剧照 NO.3两生花 剧照 NO.4两生花 剧照 NO.5两生花 剧照 NO.6两生花 剧照 NO.16两生花 剧照 NO.17两生花 剧照 NO.18两生花 剧照 NO.19两生花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两个少女,一个生在波兰,一个生在法国,同样的相貌,同样的年龄,她们也有一样的名字:薇罗尼卡。她们都那样喜欢音乐,嗓音甜美。波兰的薇罗尼卡非常喜欢唱歌,唱高音特别出众。她觉得自己并不是独自一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想到一天她真的遇到一个样子跟她一模一样的女孩,可是她自己却在一次表演中心脏病发暴毙在舞台上。此时身在法国的薇罗尼卡正沉醉在与男友的欢愉中,突然她觉得特别的空虚难过。此后她的生活中便常常响起一段极其哀怨的曲子,她爱上了一个儿童读物作家。一次与男友聊天的过程中,她发现了在波兰拍的照片中,出现了一个与自己极为相似的女子,此时她才深深相信,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自己存在。

     长篇影评

     1 ) 观众的双重生命以及神-人视角

    在资料馆再看本片的时候,强烈感觉到当今电影制作的投机取巧。

    一旦我们可以通过导演、剧本、表演、摄影、剪辑、布景、声效等去评析一部电影的时候,电影这门艺术也就被误解了。这也许是电影走入的误区,尤其在一种评选机制下这种分别变得更加明显。诚然,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类似于”组装“,基于上述各方面组合而成。电影因而变成一种文化工业,可以通过流水线批量生产出来。

    好莱坞成为最佳典范,应该颁发荣誉证书。而最佳颁奖人士无疑是奥斯卡。奥斯卡难道不是已经成为好莱坞体制内部延伸出的肯定与嘉奖,而没有其他电影人太多的份。这种可疑的机制,实则需要我们多做一些思考:奥斯卡的成立缘起?以及与好莱坞的紧密关系?答案或许就能明晰。

    反抗是无效的,任何反抗必将失败。好在,作为观众的我们有权拒绝,我们至少还有一些虽然极为少数的选择可能。像费里尼、安东尼奥尼、伯格曼、塔可夫斯基、安哲罗普洛斯、以及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就在选择之列。一个尝试以好莱坞的电影品味去评析这类导演的电影,结果只能以失败告终。到底什么会是费里尼的导演水准?剧本有何亮点?演员的表演又如何?或摄影的布光等等?听起来就像是一种侮辱。

    真正伟大的作品来源于生命体验,也只能通过体验去观看它。可惜大多数观众已经被好莱坞喂养出挑剔口味,非得单独去作分析不可。对于《两生花》这样的电影,此举动何必要之有?那个我们无法说出的贯联两个相异空间的生命经验,探问其用意又有何意义之有?为什么我们不能放松身心地去体验这种神秘性?苏珊·桑塔格举起“发对阐释”的大旗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能聆听者依然寥寥。

    难道我们终将面对电影的终结?毁于自己手上。

    -----------

    《两生花》的视角是一种连通神-人的视角:一方面,客观的镜头审视了这个人类世界(注意那个维罗妮卡看向屏幕的关键镜头;另一方面,镜头不断模拟维罗妮卡的眼睛,将所见回予观众。

    这就导致了摄影机机械性的消解,具有了神-人两性。无论是在固定镜头还是移动镜头上,这种机械性都没有被暴露出来,而是隐藏在“注视”之中:可能是一个超越者的目光,也可能是维罗妮卡的目光。影像便被这两种交织的目光所击穿。

    普瑞斯纳的配乐不是作为影像的附属,而是影像本身都出现。它成为听觉影像,与视觉影像并置。
    神-人视角也反映在这种听觉影像上:纯净的圣洁的女声,清越忧伤的笛音与合奏,贯穿始终。一种神性的敬视,游走于天堂与人间。

    电影结尾,父亲停下锯木头的动作,这一幕之前正好是女儿停车抚摸树干的镜头,这一感应比起维罗妮卡的双重生命更能说明电影主题。

     2 ) 我相信世界上另一个我存在

    偶然翻见Roussau的镜像相遇论,想起基希洛夫斯基的两生花。Kieslowski 是受Roussau的影响吧?因为Roussau的基因镜像相遇论发表于1988年,两生花则上映于1991年。而Roussau会不会又是受中国佛教的启发呐?曼珠沙华这个名字出自梵语「摩诃曼珠沙华」,意为开在天界的大红花。天降吉兆,是天界四华之一。《法华经·卷一》语:“乱坠天花有四花,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珠沙华,摩诃曼殊沙华。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佛典中也说曼陀罗华是天上开的花,白色而柔软,见此花者,恶自去除。《佛经》语“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如果真是这样,波兰的Véronique竟然能和法国的 Véronique擦肩而过,可谓奇迹!要知道,按照Roussau的镜像相遇论,两生相遇的几率仅为15∕4,815,162,342啊!!

    我相信这世上有另一个我存在。“最近我总是莫名地忧伤,好象有人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 Véronique说。我们每一次莫名的哀伤,是不是都因为在世界某个地方,有另一个我正经历着痛苦悲哀,或者正悄悄离开?几米《布瓜的世界》里有一段话,用来形容另一个我再恰当不过:“我将右手抚于我的心口,并以此确定你的所在。我有多么想摸摸你的额头啊,亲吻你的长发,柔软的捏住你的腰肢。我将右手抚于我的心口,并以此向神起誓,确定你的所在。 如果,我死去,远方的你,是会惶恐的吧,一如在无人的隧道行走的我,因为感知不到你的牵引,而疯癫嗔语,踌躇无措。在我的心脏里,居住着你。 我将右手抚于我的心口,并以此确定你的所在,像圣主祈祷。”所以,这一刻,我决心为你珍惜自己,我,不再是一个人。好吧,就算我们最长只有45年时间同时在世,我也要让你为我骄傲,亲爱的,这世上的另一个我。

    Genetic Mirror Theory (鲁索基因镜像相遇论)

    There is a book (theory) called "Genetic Mirror Theory and other Natuarlly Occuring Phenomenon," by Marsille Roussau. Someone posted online this:I recently found an interesting natuarlly occuring thoery found in our world that states everyone has a mirror image somewhere in the world. You may have heard of this. Its called Roussau's genetic mirror theory, and I must say it is very interesting. Roussau's genetic mirror theory says that everyone in the world has an exact twin somewhere,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you never encounter this person, by laws of probablitly and other natuaral occuring phemnomen. Its the theory that was devised by a French Mathematician named Marseille Roussau in the year 1988. He used a series of numbers to explain his theory. Now I know you're not going to believe this but here goes.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镜象存在于这个世界。就是所谓的「鲁索基因镜象理论」。 鲁索的理论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双胞胎存在这个世界的某一处。根据他的理论,从机率和自然定律推断,你永远也不会遇见这个人。这是法国数学家马赛鲁索(Marseille Rousseau)1988年发表的,他同时用了几个数字来解释他的理论。

    4 8 15 16 23 42

    Let me explain...

    The 4 stands for 4 degrees of separation (not 6 or 7 as commonly stated.) Roussau believed that everyone in the world was connected by four different people. So in theory could meet yourself by using four different people connected to you. Example: Your brother's, boss's, neighbor nephew, knows your mirror. Hard to believe, I know but keep reading.

    4 意指四种层次的距离。(并非常见的六或七。)鲁索相信世界上任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不会超过四个人连结。所以,根据此理论,你可以透过四个人五种关系来连结到你 的镜象。例如∶你兄弟的老板的邻居的侄子恰巧认识你的镜象……很难以置信吧?我也这么认为,后面还有更惊奇的呐~

    The 8 stands for the eight continent, or the only place in the world where you could meet your mirror. He calculated it to be somewhere in the south pacific. Now we know its not actually as large as the other contintents but its used figurtively because everyone in all 7 continents could meet there mirror on the 8th universal continent.

    8 则是指第八块大陆,也就是在这世界上,你唯一可能遇到你的镜象的地方。鲁索计算的结果认为这地方应该在南太平洋的某处。我们知道,它不一定是一个面积庞大的洲,也可能是个小岛。称它为大陆,因为来自其它七个大陆的人们,都可能在这里遇到自己的镜象。

    The 15 stands for the chances of you acually meeting yourself on this place, as in 15 out of 4,815,162,342. Look at the second set "815." Ring any bells? Interesting huh?

    15是你真的遇到你自己(镜象)的机率,那是15∕4,815,162,342的机率。分母则是这几个数字依次排列的结果,是不是很有意思?

    The 16 stands for the maximum amount of people that could encounter thier twin all at the same time. Think about the number of main characters.

    16 则是同一个时间,推测能遇到自己镜象的最高人数。

    The 23 is the number of years apart your twin and yourself are. You are not the same age as your twin. By chance and probablity it takes 23 years exactly for the same genes that made you to be connected again to form another you.

    23 则是你和你的双胞胎年龄的差距。根据机会和机率,大概每二十三年,构成你的基因才会再发生一模一样的组合,因而形成另外一个你。  

    The 42 stands for the maximimum number of years your twin and yourself can be alive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people do die at diffferent times so thats why everyone isn't dead at 75. For example my twin was born on Sept. 6 2003 b/c i was born on Spet. 6 1980. Now that doesn't mean i will die in the year 2045, I could, but its not set in stone. My twin could die when he is 16, and then the whole thing starts over again.    

    42 则是则是你和你的镜象能够同时存在于世界上的最高年数。所以,人们会在不同时间死去,而非人人都在七十五岁过世。例如我的镜象在2003年九月六号诞生,而我在 1980年九月六号诞生,这并不代表,我会在2045年死去,当然也有这个可能性。但我的镜象也可能只活到十六岁。那么,一切就会重新开始。

    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两生花)

    导演:Krzysztof Kieslowski (克日什托夫·基希洛夫斯基)
    主演: Irène Jacob Halina Gryglaszewska Kalina Jedrusik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波兰/挪威 挪威 波兰
    上映年度: 1991
    语言: 法语 波兰语
    imdb编号: tt0101765
    又名: 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ca 薇罗妮卡的双重生命 维诺尼卡的双重生活 双面薇若妮卡 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 今生今世

    两个少女,一个生在波兰,一个生在法国,同样的相貌,同样的年龄,她们也有一样的名字:薇罗尼卡。她们都那样喜欢音乐,嗓音甜美。波兰的薇罗尼卡非常喜欢唱歌,唱高音特别出众。她觉得自己并不是独自一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想到一天她真的遇到一个样子跟她一模一样的女孩,可是她自己却在一次表演中心脏病发暴毙在舞台上。此时身在法国的薇罗尼卡正沉醉在与男友的欢愉中,突然她觉得特别的空虚难过。此后她的生活中便常常响起一段极其哀怨的曲子,她爱上了一个儿童读物作家。一次与男友聊天的过程中,她发现了在波兰拍的照片中,出现了一个与自己极为相似的女子,此时她才深深相信,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自己存在。

    彼岸花

    又名两生花、曼珠沙华(manjusaka)——红色彼岸花、曼陀罗华(mandarava)——白色彼岸花,学名“红花石蒜”,是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目石蒜科石蒜属植物。 英文学名“Lycoris radiata”,“Lycoris”一词是来自与西腊神话中海之女神的名字,而“radita”则表示辐射状的意思,用来形容花的外型。除红色外还有白色、黄色等品种。 日文学名マンジュシャゲ。

    传说中,彼岸花是开在冥界忘川彼岸的血一样绚烂鲜红的花,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 有花无叶,当灵魂度过忘川,便忘却生前的种种,曾经的一切留在了彼岸,开成妖艳的花。

    详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6284.html?wtp=tt

    本文引用链接:http://ariel037.blogspot.com/2009/01/daily-abstract-090102.html

     3 ) 《两生花》:当湖畔的艾柯吕斯说了话

    作为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代表作,《两生花》诞生时间刚好夹在了两个系列即《十诫》和“三色”(《蓝白红之蓝》 《蓝白红之白》 《蓝白红之红》)的衔接点上,有趣的是作为与导演合作多部影片的编剧皮耶谢维奇自己也没料到《两生花》可以在中国获得如此强烈的欢迎。

    《两生花》的内核是极具张力性的,它似乎时刻接受任何观点和理论的阐释,并且不排斥任何被再度创作的可能。同时影片关于两个女孩的相互凝望、歌唱又高度贴合了观众与银幕上镜像的影像之间凝望与被凝望之间的对视关系。或许我们可以借此来对这部电影进行一点猜谜式的想象,一个后现代的神秘故事,一对像两滴水一般相像的少女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城市间的想象。

    影片的开场,波兰的维罗妮卡(简称“波维”)在放声歌唱,摄影机给予了一个波维的近景镜头,于是我们从这个镜头里现在地得知这是一个关于少女与歌唱的故事。接下来的一段,在暴雨中奔跑的波维与载有领导人铜像的卡车擦身而过,卡车与铜像同时表明了波维的地理和时间双重坐标,即一个cold war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度,而在之后的一场广场示威段落中,也将电影的时间锁定在了一个更为确定的阶段,一个东欧剧变的时代。在广场示威之后的段落,则是对波维唱歌后脆弱的身体反应叙述。两个段落的衔接使社会的巨塔摇摇欲坠,城市街道的骚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波维的身体形成了一种平行的易碎关系,而波维不出所料,则在一场演出中倒在了舞台之上。一个死者视角的主观镜头之后,镜头转向法国,法国的维罗妮卡(简称法维)在床上和男人交欢却感到一丝孤寂,她同样具有音乐天赋,却退出了音乐的舞台给一群孩子授课。在电影中,法维时刻感受到彼岸缺失的存在。如果说波维是完整的,传统叙事意义上角色即具有音乐天赋——得到展示机会——为音乐而死,那么法维则恰恰相反,电影在后半程所做的正是对波维所做的行动的探索与颠覆,它是反叙事高潮的,或者说当我们跟随法维在进行感知与探索时,恰恰是对传统叙事期待的一种打破。当传统叙事被打破时,打破的还有传统意义上的观影快感。

    斯拉沃热齐泽克将维罗妮卡的二次选择看作是狄更斯《远大前程》等文学中发现的、传统升华式逆转的一个新的版本。在出生时,皮普被指定为一个“远大前程的人”,每个人都认为这预言着他的巨大成功;然而在小说结尾,当他放弃伦敦虚假浮华的生活回归童年社区时,我们才开始明白,他确实实现了那标记他生命的预言——只有在找到力量,离开伦敦上流社会的空虚喧嚣之后,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远大前程”的人。我们在此遇到了一个黑格尔式的自反;在英雄经受考验的过程,不仅仅他的性格发生了改变,我们用以衡量他的性格的伦理标准也相应的转变。

    如果说影片有一个一以贯之的行为动作,那就是相互对望的凝视。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影片中展现了不同的凝视动作如克里斯蒂安麦茨在电影第二符号学所讨论那样,电影成功地制造了一种混淆自我与他人,真实与虚构的状态,充分唤起了一种心理认同机制。眼睛是我们欲望的器官,我们观看电影感受着影院机制所带来的:“认同、窥视、恋物”之感。同时电影院所形成的暧昧环境意味着我们可以跳脱身处的象征秩序,重回镜像阶段的理想王国。而电影中不停的观看凝视动作,也是对两个维罗妮卡相互凝望中建立主体性的一次次确证。两个维罗妮卡在游行示威的广场上凝望、在照片中凝望,时刻感受到对方的存在,但值得注意的是,凝望的目光是永恒的单向,似乎基耶有意为之,不想形成两种视线的对视,而打破其间的暧昧关系,就如同在电影创作法则中,凝视摄影机意味着对封闭自足的完美幻想世界的打破。而两个维罗妮卡也如同观众在观影时所形成的具身性身体反应那样,为镜像中的人哀悼哭泣。

    另一方面,电影给予了我们高于相较于两个女性主角高一级别的全知视角,让我们在第二个段落中不与法维平行,设置了另一个男性角色“木偶师”,和观众共享全知视点。而这个男性角色在后半段成为了一个占据了支配者的主导地位角色。他操纵木偶,制作木偶,又给予法维以所寻波维的生命线索,而他所做的一切,目的就是为了创作关于两个女性的木偶剧本。男性视点的介入打破了原本两个女性相互探索的平衡,反而变成了一种无处不在的他者,甚至似乎更像一个拉康意义上的“大他者”形象而存在,无所不知,无所不看。如果我们将叙事看作一种权力的象征。那么整个法维的故事就变成了,一个女性追寻着她复杂的情感动向去探索事物、去感知世界,但她最终发现自己可以感知,却是始终被书写的对象,是被分解的素材。

    于是,结合上面三种解析,就获得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观看的故事,一个观看中学会哀悼学会哭泣故事,同时这又是一个注定悲伤的故事,因为无论是观看还是被观看,电影中的两个女性始终是男性木偶师的创作素材,她们注定只能给更大的权力拥有者左右,同时套用齐泽克以远大前程分析本片的看法,这又是一个我们默认着悲伤却被篡夺了对电影中人物命运观点的电影。传统意义上希望主角放声歌唱的期待被打破,我们被影片潜移默化的定义了一种新的观念标准,来体味一个关于看与望的故事。

    我们将基耶斯洛夫斯基进行一种身份的定位,他似乎身上更多地纠缠了一种cold war延长线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间的身份认同焦虑,使得他的电影无时无刻不是政治的,但他的电影却又从来不对政治直抒胸臆,而是一道水中的折影。而两生花中透过镜像、玻璃球、映像的观看,也正是对cold war年代东欧与西欧水火不容对峙的化解,将异己、昔日的恶魔映照为自我的形象。也如那个古希腊神话一般,那喀索斯迷恋水中的倒影,顾影自怜中变成一株垂于湖畔的水仙花。然而即使古希腊人也知道,没有艾柯吕斯的故事,那喀索斯的故事也是不完整的。艾柯吕斯爱恋着那喀索斯,却被诅咒只能重复她所能听到的声音。而那喀索斯故事的完满性也指向了一种电影的完满:“是声镜使视镜完满。”在有声电影出现之前,声带(收音机)曾具有创造言辞的能力迫使观众去长时间在家倾听,却因为观众的不忠而嫉妒,电影女王惩罚了她可怜的声带,剥夺了她的创造力,迫使她重复声带上人发出的声音。当艾柯吕斯遇见那喀索斯,被他的青春美貌所撩拨,但那喀索斯倾心于水中倒影,无心理会艾柯吕斯。她本应向他求爱,可是不先对她开口说话,她就不能说话,那喀索斯的世界被限定为两个想象的世界,也就是无法得到的情人,那喀索斯终于忧郁而死。

    而如果说拉康意义上镜像阶段的主体性形成,其间的机制是视觉形象之上建立的,那么影片中声之影对两个女主角命运性的决定作用正是对单调的光之影的补足。于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声音说话了,她说了自己的话,艾柯吕斯的声带在《两生花》中痊愈。波维放声歌唱,声音的游荡刺穿了波维的心脏,于是艾柯吕斯的声音来到了法维的身上,法维一边如那喀索斯般迷恋水中倒影(波维),一边又在哭泣,因为她感觉到水中倒影的消失,而她却注意到了可以开口的艾柯吕斯。法维选择离开了她唱歌的命运天赋,如同从水面起身的那喀索斯拒绝了艾柯吕斯的求爱,转而蜷缩在平静的湖面等待下一次倒影。

     4 ) 生命中的执著和恍然

    我一直觉得我应该为这部打动和影响我这么多年的电影写上几笔。

    大概是1995年吧。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北京新街口附近淘的VCD。装在一个小的牛皮纸袋里。封面上印着黑色的"资料电影"四个字,换行处有电影胶片的图案和两个黑体的惊叹号!然后有圆珠笔手写的”双生花”三个字。那家店的藏品还不错,当天还买到了”伯格曼”的秋天奏鸣曲和”奇士洛夫斯基”的”生命的烙印”。

    那一年,我试图要写一本关于人的多重性的文章。一个精神的自我和一个现实的自我的交错,相融和相克。一个“我”背附了社会的期望,成熟,圆滑而且八面玲珑,另一个“我”纯粹,较真,不通世故。

     “双生花”,这么精巧觉而富灵性的故事,自然地打动了所有的“我”。Veronique的眼睛透过玻璃球去看世界,那时世界有一种不同的角度,有一种忧郁而温馨的颜色。这部电影一直用着温柔的暖色调。总似黄昏的光线给一切镀上了怀念的情调。

    车门夹伤你的手的瞬间,也给了我伤痕,我也体会到痛;当泪水从你眼角滑出时,我也有湿漉漉的感受。当波兰人在广场上游行时,她看见了那个来波兰度假的法国的Veronique。Veronique上了一辆公车。看着车上的V时,来自波兰的她身后站着荷枪实弹的警察。而V并没有看见她。但V的相机却在记录这个事件时,捕作到她的身影。在很久以后,V会在胶片上认识她。虽然那时她已不在。

    没有人可以不冀望这样的相知,相通。我拼命地幻想一个这样的存在,如果不是血脉带来的,焉或是爱情带来的。这样我们的人生就再也不孤单了。

    后来这套VCD找不到了。我以为自己把它借给了一个同样酷爱电影的朋友。而他声称他直到今天都没看过“双生花”。就像他一直认为我借了他的“站台”的录像带,是话剧版的,真正的弥足珍贵。而我真的没看过“站台”,电影版的都没看过。你丢失了一样你喜爱的东西时,你希望它至少有幸去了那个同样可能珍惜它的人手里。人生大约如此。

    无论如何,我开始重新寻找这部电影,是开始于我在法国找到电影原声带以后。Preisner的
    音乐跟随我这些年,对于我有着一些“命运交响曲”的意味。它那样的贴近我的内心,有时有一种令人恐怖的魅力。而这些年里,我从一段爱情穿梭到另一段爱情.

    2003年在上海街头找到了DVD版的“双生花”。8年后重看这部电影,打动我的情节亦然转变了。那一次,Veronique和那个作家兼木偶艺人的一见钟情,相识相恋的过程打动了我。

    在那场木偶戏表演中,所有人的目光在舞台上,她的目光却停留在那个赋予木偶生命的人身上。这仿佛是一个宿命或是一次决绝的赌博。

    我不会直接告诉你,我只会给你线索。如果你不懂我,如果你不知道怎样认识我;如果你不能找到我,我宁可与你擦肩而过。这么任性的一个故事。(当然男人有V的地址,他永远可以回过头找到V,但浪漫和心灵相通的味道就都没有了)。如果我的心不能带领我找到人群里的你,我们只能擦肩而过。

    那个穿过玻璃珠后变了形的世界在我心中象征着这种找寻的遥远的路程。

    那盘记录着无序声音的录音带,还有那个信封上的Paris, St-Lazare的邮戳。男人在St-Lazare车站的咖啡屋里等了48还是72个小时。

    为什么我还会被这样的故事打动?

    有一些东西是在我们的内心幻生出来的。它们在我们内心的生长速度超越着自然的可能。浪漫在我们的天性里,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一方面,我们幻想着那个唯一的爱的存在,那个天老地荒,不可分离的爱情。一方面,我们爱了,伤了,然后淡忘了。我们相信这世界没有了谁,我们都会继续。但我们继续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然后呢?生活逼我们妥协,逼我们认识爱情是人生的一瞬,也许是最美的那一瞬。

    从1998年开始,一直同朋友做这样的游戏。每年推出自己榜单上的最top的10部电影。“双生花”和“红”在我的榜上共存了很多年。同一个导演,同一个女演员。有时候我把它们当作姊妹篇。它们都让我想到生命中的执著和恍然。

    关于“红”,为什么我在“红蓝白”里,独独爱上了“红”。这个情节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由我的想象力发挥出来的?我对很多人叙述时,我得到的答复总是,真的吗?我没有记忆。

    那个老警察因为窃听邻居的声音而被瓦伦丁鄙视后,拦住正要离去的她。等一等,就一会儿。然后夕阳从窗隙间穿了进来,赋予了这个昏暗空间莫名的色彩和光芒。只有30秒,一切又归于暗淡。那个30秒如此打动我,也许我们的人生也就是为了能拥有这样的30秒吧?

    也许。

     5 ) 必然的或然

    翻出陈年碟片,只是想试试还能不能读出内容,却放下手里的事,一路看到底。波兰维罗妮卡(名作Weronika,故此我大概猜出,W在波语和德语一样,发音如“v”)的心声随着一枚无以为继的高音阶猝然而止,同一时间,正翻覆在爱欲狂潮中的法国维罗妮卡(Veronique)忽然心痛如绞,泪如雨下。这样的画面,许多画面,我不陌生,然而记忆却依然到处碰壁,以至于临到终了,法国维罗妮卡伸出手依向车窗外的树,我心里的暗盒似乎再一次倏然明亮随后黯淡时,我不得不问自己,究竟,我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为什么一段差不多二十年前的小制作,给了我如此熟悉而陌生的冲击感?

    已故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1991年作品 Le Doulbe Vie de Veronique,中译为“两生花”,译名充分体现了华语不确凿的美感,烟云缭绕,雾中观花,虽然直白的“维罗妮卡的双重命运”或许更贴切。在过去的一周,我找了找相关影评,喜欢刨根问底,凡事要解码要含义,似乎是中国人的脾性,然而,鬼子对维罗妮卡的热情丝毫不逊色,他们为片中枝节暗语做足功课,仅 IMDB上历年英文写的各路说法就蔚为大观,比如有人提到片子的宗教含义,连主人公的名字都要联系到圣经里的同名人物,所谓维罗妮卡,更可追溯到拉丁文的 vero icon (真像),等等;倒是地道的法文评介很稀罕,而寥寥笔触,却颇可反映作者对影片本身的认真,比如allocine上写道:“她们二人,毫无共通点,父母不同,祖上不同,家庭从无瓜葛。然而她们却又是相同的,都是左撇子,都喜欢赤脚走路,都用金色戒指擦睫毛。最一致的是,两人都有绝尘出众的嗓音,绝佳的乐感,且同样患有心脏隐疾”(Elles n'ont rien en commun, ni père, ni mère, ni grands parents, et leurs familles ne se sont jamais connues.Pourtant elles sont identiques : toutes deux gauchères, aiment marcher les pieds nus, et le contact d'un anneau d'or sur leurs paupières. Et surtout, toutes deux ont une voix magnifique, sublime, un sens musical absolu, et la même malformation cardiaque difficilement détectable. )左撇赤脚等细梢,像我这么恍惚的过客,是压根儿没有留意的。


    我放不下这部不晓得算重温还是初探的电影,看起来还有许多人也一样恋恋且惴惴,这说到底,应当算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魅力吧。明明白水一杯,他却折散出七彩光芒,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和理解空间,一等一的小说家都未必做得到。偏偏他又懒得碎嘴多言,这对于意犹未尽的观者,当然无异于默默的撩拨。

    故事诚如allocine简介,讲两个在不同环境成长一样面孔一样禀赋的维罗妮卡,波兰的不顾心疾做了女高音,首次登台就病发身亡,法国的面对人生选择则慎重得多,她去看医生,拒绝舞台诱惑,甘愿平平淡淡教五音不全的小朋友弹奏她和波兰的她都最爱的冯.德.布登梅耶(虚构的荷兰作曲家,实为基耶斯洛夫斯基老拍当普海斯涅(Zbigniew Preisner))。于是,波兰的维罗妮卡做了荆棘鸟,法国的维罗妮卡得以活下去。她们都曾感应到在世上的某个别处,有一个对自己意义非凡的存在,波兰的维罗妮卡觉得自己不再孤单,而法国的维罗妮卡自波兰双生离世后就开始茫然若失。

    她静静的心湖因一个表演人偶剧的男人而涟漪漾漾。通过稀奇古怪的线索,她找到他,才发现她是男人的饵,为了激活新的作品创意。双方都在试探与伤害中迸发出爱情花火,她与波兰维罗妮卡的因缘也被慢慢带起。

    看了片子,读了评论,我一直想,为什么电影偏偏叫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而不是La Vie de Doubles Véroniques, 如果前提是导演的确想描述双生子两个人的不同人生?Allocine上披露片名原定为 La Choriste (唱诗班歌者),后因基耶斯洛夫斯基不愿涉及宗教暗示而更改。然而,无论原名还是更名,主语都是单数,都只有一个维罗妮卡,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 指向法国的她的另一种人生,而La Choriste 更无疑是指出现不足全片三分之一的波兰双生。

    当然我没有办法去追问导演的命名用意,不过我觉得,倒不妨迁就这唯一仅有的维罗妮卡,姑且把影片视作同一人的两种生涯。浪漫热忱的,属于理想状态,她除了早夭这一种方式,根本无处遁形,而凉却的现实、躯壳却可以在社会生活中被兼容同化,所以真实的维罗妮卡,再也找不回激越的灵魂,生命却得以无惊险继续。维罗妮卡在波兰双生倒下的当刻莫名心痛,那也许是哀悼寂灭的理想和更炽热纯粹的一种生存。她之后被爱情召唤,爱情是她刻意维持的健康心跳中为数不多的杂音,并非要命的,于是最后也不得不落俗,甚至有点丑陋,而男女之情,恰恰是那个理想第一的她不怎么重视的。


    包括新观察家(Le Nouvel Observateur)在内的各种评说,都或多或少认可了维罗妮卡的爱人,那个玩木偶兼写作的男人的一点超自然力,或者说,他充任了上帝的角色。他寄给维罗妮卡的鞋带、录有女高音部的录音带、他本身颇有操控意味的职业、以及他对维罗妮卡带有操控意味的追求,似乎都是暗示。不过,我觉得,不管基耶斯洛夫斯基有没有这层意图,他都利用这个角色很彻底地表现了两性关系中的男性主控欲。看看他在巴黎等到了维罗妮卡,尽管似难言之隐般解释“钓”她的动机,一句话梗在喉咙里,si c'était possible,“您可不可能”半天说不下去,而其实颜色如恒、志在必得;当他去饭店终于堵到她时,重复来一段欲言又止的戏码,然后全线松懈,一觉醒来,已经大剌剌宣誓主权“我爱你”(je t'aime)而非连风流浪子瓦尔蒙(Valmont,见小说危险关系)都优先考虑的“我爱您”(je vous aime);更不用提在维罗妮卡又一次情绪崩溃时,他所采取的自欺欺人的纯男性的原始安慰方式。


    理想的维罗妮卡为理想死去,务实的维罗妮卡一样付出爱的代价,遍体鳞伤。这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给出的两种人生路线,两者之间,自然存在无限多可能的状态,你我的状态。或许这便是新观察家所说,基耶斯洛夫斯基并非急于解答,而是提点观众去思考一个永恒的问题:如何生活?(Exactement ce qu'est le cinéma de Kieslowski, travaillé par une seule mais inépuisable question : comment vivre ?)回望每一条活着的路径,每一刻孤独的自己,不一定所有人会假想远方的双生,但几乎所有人都设想过自己的另一种,另n种命运的或然性。可是当所有的或然最终集结成既定的凿凿刀痕,或因外力或因内在或发端于十万八千里以外的蝴蝶效应,那也就是维罗妮卡之所以是维罗妮卡,你我是你我,命运和人之间永不歇止的双向选择,必然的或然了。

    片尾维罗妮卡问爱人,为什么要做两个相同的人偶。他说怕演出中坏损,留一个备胎以应万一。

    回到我翻出这部电影的初衷,倒是颇受启发。碟片压久了也要坏的,这样好的片,趁早备份,交付他年。

     6 ) 《两生花》原声音乐介绍

    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1991)
    薇若妮卡的双重生命(又译《两生花》、《双面薇若妮卡》)
    原声音乐介绍


    原声音乐“Van Den Budenmayer Concerto”。女高音咏叹调。正是Weronika在Kroków演出交响诗时所唱。

    歌词来自但丁《神曲》Divine Comedy “天堂篇”中的“迈向天堂之歌”第二歌。

    O voi che siete in piccioletta barca
    desiderosi d'ascoltar,sguiti
    Non vi mettete in pelago,che forse
    perdento me,rimarreste smarriti.
    L'acque ch'io prendo gia mai non si corse;
    Minerva spira e conducemi Appollo
    e nove Muse mi dimostran I'Orse

    哦,你们坐着小木船
    因渴求聆听我的歌声,
    尾随我在歌唱中驶向彼岸的木筏;
    请回到你们自己熟悉的故土,
    不要随我冒险驶向茫茫大海,因万一失去我而迷失。
    我要横渡的大洋从没有人走过;
    但我有密列瓦女神吹送,阿波罗引航,
    九位缪斯女神指示大熊星。

    (歌词及翻译引自刘小枫《沉重的肉身》)

    影片中,Weronika用尽生命力量演唱这首歌曲。在女中音和合唱队的铺垫下,她天籁般的歌声引领人们蜿蜒而上,渐近天堂。然而正是那些高耸入云的音符使她心力衰竭,猝死在舞台上。这首哀歌也在2:50秒处嘎然而止。当我们再次听到它,已是Véronique在巴黎观看那出芭蕾舞者木偶戏,对失去的另外一个自己若有所感,内心极度哀伤的时刻。

    电影中Véronique上音乐课时,提到这一旋律为一位200年前的荷兰作曲家所作。实际上这位虚构出来的 Van den Budenmayer就是波兰作曲家Zbigniew Preisner。这是该片导演克日什托夫·奇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与老朋友Preisner之间的一个默契。在奇耶斯洛夫斯基的影象世界中这位Budenmayer就是Preisner的化身。电影里的角色常会提到这位作曲家。演唱他的歌曲,购买他的唱片或演奏他的作品。除了《薇若妮卡的双重生命》之外,他的名字还在电视电影《十诫之九:婚姻之匙》(Decalog 9:Thou shalt not covet thy neighbor's wife)以及《蓝》(Bleu)中出现。两位艺术家是生死之交。曾被评论为“永世知音”。

    ——转载自http://www.mtime.com/my/jinn42/blog/8018/

     7 ) 谁来抚慰薇罗尼卡的悲伤。

    她有一张大床。她一个人睡。可是有什么东西会把她挤到边缘,甚至掉到地板上,弄疼自己。

    她阅读,深奥的和肤浅的。她在独处时突然沉默,看到内心的巨大空洞。

    她奔跑,在灼热阳光下,也在大雨里,在繁华城市的街道,也在广袤的草原。她只是突然想要奔跑而已。

    另一个她,她们彼此陪伴抚慰,张望彼此的生活,即使有时候什么也看不到,友情,长久而柔软,比爱情更令她信赖。她们相似或者相异,一直相亲相爱。

    她曾经寄望于爱情,寄望于一个男子。她相信他是独特的,唯一的,懂得她的。然而现实令人沮丧。相爱亦不能改变孤独的本质。甚至爱本身,一如成长,都是孤绝的体验。她相信他是爱她的,她发现他并不能令她不孤单,这更令人绝望。

    她选折离开,清晨,搭一辆长途车去远方。陌生的风景,陌生的人事。她渴望打开心眼,遇见新鲜的自己。某个瞬间她想念那个男子,却感受到两个人的孤独,几乎无法忍受,在长途车上昏沉睡去,不愿思考。窗外明亮的油菜田有如幻觉,恍若世外。可是,她怀疑行走的目的,她看到了什么,她想看到什么。有一刻她想去那个男子身边,只是想而已,她知道。在陌生城市与一个陌生男子共度一天,可是某刻,只想走开,只想一个人待着,仍是对身边的陌生人微笑,没有什么,有时候是会不为什么就不开心的。静静坐着,看天色暗下来,内心安和。一路走下来,原来,行走只是行走而已,不能背负更多,亦无法提供答案。

    至于答案,亲爱的薇罗尼卡,请让我引用下面这些话:

    ——你向外看,是你现在最不应该做的事。没有人能给你出主意,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只有一个唯一的方法。请你走向内心。

    ——静静地严肃地从你的发展中成长起来; 没有比向外看和从外面等待回答会更严重地伤害你的发展了,你要知道,你的问题或许只是你最深的情感在你最微妙的时刻所能回答的。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8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维罗妮卡

    它反映的只是一个维罗妮卡死时,另一个维罗妮卡的忧伤,这种忧伤的度数是难以估量的,基老和演员都将这一点表现得很好。我觉得电影反映的就是孤独,五个层次的孤独:一是同一个人有两个自己;二是这两个自己彼此分离;三是这两个自己感受到彼此;四是其中一个自己死去;最后一个是孤独被戳穿,也就是当木偶师开始向维罗妮卡表演两个维罗尼卡的故事的时候,维罗妮卡发现再也不能自己一个人私藏这种孤独,她的孤独被公诸于世了,从此也就关闭了她进入这个世界的大门,而同时,她也关闭了自己城堡的所有门窗,连那个最有可能进入,差点成为她的爱人的木偶师也只能永远地徘徊于门外了。 孤独,看上去是个挺私人生活的词,但由于基耶洛夫斯基已经建好了一条烟囱,顺着这条烟囱能够爬到浩渺广远的形而上学顶空,维罗妮卡的故事就显得不再那么私人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维罗妮卡。

     短评

    四星半。这部电影有一种奇特的魅力,看完可能并不明确它讲了什么,维罗妮卡最后怎么了,她和那些男孩发生了什么,但会被它深深吸引:一种神秘、美丽、不可知的忧伤和希望,笼罩在金黄色的色调下。那种奇特命运的相似,好像神向我们心中写下注脚,给我们启示,又好像某种残酷的戏弄。木偶师就是那操纵者,诱惑者,指引者,诗一般让生命中的悲伤与爱意显影的人。天使般的维罗妮卡,细腻的如阳光一般照入每个观者的灵魂,好像但丁笔下的诗"每一颗星星把他的光辉和德行/雨点般得倾泻到我的眼睛中/我的美丽对这个世界十分新颖/因为它来自深不可测的天空",

    8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终于看了,心里的感觉淡淡的,世上会不会有另外一个人也跟我有感应呢?

    11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我觉得这是那种值得一看再看并且不会烦腻的电影,并且随着自己的情感和认知,会发现更多的神秘。电影是美到了骨子里头的,色调、音乐、女人、情绪等,有太多的东西可以挖掘了。但是电影真的太美了。

    13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SIFF14。老基是很好,伊莲娜仍是我觉得最美最有禁欲气质的女演员,但我已经过了“世界上另一个我”的神秘主义年龄段了。不喜欢法国段,过于用力过于冗长,太符号化以至于老基说自己没有喻义我都不相信。波兰段还是很好的,维罗尼卡唱歌时心脏仍会痛,说明我还未麻木。最好最美的是Preisner的OST.

    14分钟前
    • jagpumpkin
    • 推荐

    两个维罗妮卡,同样的姿颜姝丽、天资聪慧,连先天遗留的病症都不无二致,而生者就如同玻璃球中的倒影,始终不会与死者重合。她会选择安稳而不是冒险高歌、向死而生,她迷失、孤独、努力探寻真实的世界,得到的却只有性与虚无。基氏提出了一种生命的假设,而他的镜头也一直在阐述着这个母题——即,在命运的洪流中寻找自己。

    19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我没有看懂!!!!!!!!!!!!我要气死了!!!!!!!!!!!!!

    22分钟前
    • 阿咪老师Ami
    • 较差

    翻译的不好,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ca波兰的广场的那一幕我好爱

    25分钟前
    • 徐小花
    • 力荐

    不是克氏最佳的作品,而是一次雄心的尝试。克氏毕竟不是塔可夫斯基,他的现实主义性格太重了。

    29分钟前
    • 能工巧匠沙门哥
    • 推荐

    文艺片真可怕,我又没看懂……

    34分钟前
    • 今天小熊不吃糖
    • 还行

    波兰方面的故事短了一些,但法国的那个确实烂漫很多啊,相当文艺了,很多镜头好奇特,颜色运用太美妙了(和昨天的毒品网络又是不同的风格),很多地方一片昏暗然后突然一点点大红⋯⋯挺美的

    38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连着重看两次,奇士劳斯基居然计划在法国的17个电影院放17个不同的结局!其中一个是法国的女孩再次去波兰,看到了第三个维诺妮卡!机遇、命运、意愿。当亚历山大第二次背叛,维诺妮卡选择的不是逃避,而是离开。“薇若妮卡”在拉丁文中为“真”vera和“影像”icon的合字. 2021.11.27 都不记得是第几次重看了,这次是大银幕。这是基耶最丰富的一部。第9诫那个爱唱歌但心脏的不好的女孩,她是怎样的故事?这里她只有爸爸而没有妈妈,这个爸爸刚好又是第8诫的父亲,这次他的故事不是被偷走的女儿,而是和别人的一样的女儿。

    40分钟前
    • vivi
    • 力荐

    不知道那些看完之后说 “我也相信世界上存在另一个我” 的朋友们是否记得 他们曾经这样在失败面前自我安慰 “要相信自己你是独一无二的” 呵呵呵呵呵

    42分钟前
    • 小伙锅
    • 推荐

    以美丽不可方物的色调渲染出一片神秘氤氲,雨下闭眼如莲花般盛放吟唱的姿态,在舞台上吟唱出璀璨如星辰的歌声后倒地,双生花相遇时的惊鸿一瞥,与木偶师电光石火地对望。世上至美之物都是辉煌而灿烂、脆弱而短暂的,皆不可解释无法言说。

    4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广场上那个旋转的镜头。定格了一切

    46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两生花其实可以作政治(国家)的提喻,但这样显然破坏了电影的意境,使其变得凝涩。从叙事等角度去评价也显得刻板。所以还是感受为上:一种糅合了液态、气态和固态的多维度感知结构(或者已不成结构)。但却不知怎么的,自己并没有很感动。一个瞬间:克拉科夫的广场旋转“发现”镜头击中心灵。

    51分钟前
    • Derridager
    • 推荐

    世上存在另一个自我吗?黄绿主色调的画面唯美烂漫,配乐圣洁哀婉,颇具宗教感。着迷于神秘主义和宿命论的基耶斯洛夫斯基运用了多种微妙的隐喻与象征手法(片头星夜与绿叶,枯叶,鞋带-心电图,偶师-上帝,唇膏,弹珠,眼镜,黑衣女等),使影片值得多次观赏并深入解读。红色闪回与灵魂主观镜头赞极。PS:2021.9.24.北影节-深影国际影城-4K修复(转2K版?)重温,有点失望,观感不若初看时好。有可能是因为我从来没有过对“另一个我”或曰Doppelgänger(同貌人/二重身)的疑虑,所以没法深切共情,另一方面我对基耶斯洛夫斯基这套符号早已不觉新鲜了,甚而感到有些直白和虚浮(特别是后半部,真的只有符号与那抹情绪在支撑了),或许我应该重新评价基耶,但目前还不到时候,尚待重看其他作品与补完另几部~(8.8/10)

    5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几乎可以把我写给《白》的短评完全照搬过来——热评区执着于看懂的观众们已经误入歧途,因为它根本不需要你看懂啊!只有摆脱了“电影必须看懂”这种成见的束缚,你才能打开感官来体验那些微妙的情绪。再者,它有什么不好懂的?无非是两个女孩受到爱的感召,而她们碰巧分享了同一张面庞。情欲戏似有潋滟水光,伊莲娜真真美到不可方物。纯净的歌声涤荡心灵,声画构筑的冲击力超越了语言。这样的电影,年轻时看塑造审美,长大后再看能领略真正的电影之美。深刻地感受到大师们的电影世界在框架之外,他们试图通过电影触及人性与情感的未知领域,而大多数电影只是通过技巧迎合观众的经验罢了。

    56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

    你真的好美。

    60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兰波说,我是我,但我是另一个我。如果其中一个死去了,剩下的那个就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任何爱情都无法慰藉

    1小时前
    • 麻油叶
    • 力荐

    对我来说,滤镜哥的牛逼之处从来都不简单在于意义. 我也说不清楚它好在哪, 说的出的那些又觉得也都不是. 但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享受, 会陷进去, 也许因为音乐什么的, 不管第几遍都会大哭, 又疼又爽. 很治愈. 好的那种.

    1小时前
    • 🌞娘卷卷🌙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