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作片 黄金三镖客

    黄金三镖客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作片意大利,西班牙,西德1966

    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埃里·瓦拉赫,李·范·克里夫,阿尔多·久弗瑞,路易吉·皮斯蒂利 

    导演:赛尔乔·莱昂内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关中诡事之雾隐藏棺

    • HD中字

      疾速天使

    • HD中字

      猎杀清单

    • HD

      94独臂刀之情

    • HD中字

      西风烈

    • HD

      终结者

    • 更新HD

      雍正大破十八铜人

    • 更新HD

      僵局国语

     剧照

    黄金三镖客 剧照 NO.1黄金三镖客 剧照 NO.2黄金三镖客 剧照 NO.3黄金三镖客 剧照 NO.4黄金三镖客 剧照 NO.5黄金三镖客 剧照 NO.6黄金三镖客 剧照 NO.16黄金三镖客 剧照 NO.17黄金三镖客 剧照 NO.18黄金三镖客 剧照 NO.19黄金三镖客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图科(埃里?瓦拉赫 Eli Wallach 饰)是一个图财害命的江洋大盗,因此他被镇上悬赏通缉。布兰迪(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饰)是一个除暴安良的牛仔,他无意中抓住了图科,但嫌赏金不够又掳走了他。在荒漠中,布兰迪惩罚图科让其自生自灭。但是诡诈的图科居然逃过了一劫,并纠集一些帮凶在客栈捉住了布兰迪。正当图科以牙还牙折磨布兰迪的时候,他劫持了一个名叫卡森的士兵。后者临死前留下了宝藏的秘密,图科和布兰迪分别获得了一半信息。与此同时,一个狡猾的杀手桑坦萨(李?范?克里夫 Lee Van Cleef 饰)也通过其他渠道发现了宝藏的秘密。于是,在寻宝的道路上,三个人使出浑身解数,上演了一场场对决的好戏……

     长篇影评

     1 ) 像西部走出的英雄——制造《黄金三镖客》(影评)

    Ⅰ“找寻内容的形式”

        “一时期的风气经过长时期而能持续,没有根本的变动,那就是传统。”倘或我们将钱钟书先生的这句评论套用在电影发展史上,便会发现这一公式同样具有适应性——一定时期可以调查得到的观众兴趣与相对稳定发展的电影工业使得类型片成为好莱坞大制片厂商业化生产机制下最富创造力产物,西部片作为其中风格显著的一支也开始获得观众的青睐。然而,正如“传统”本身的瑕瑜互见,西部片的发展同样存在着一种矛盾——一方面,它不肯轻易改变,于是它把风格约束得明显,以其独有的元素与其他类型片保持距离。事实上,1903年爱德温•鲍特导演的《火车大劫案》就早已为日后的西部片选定了形式:奔马、火车、手枪、长途的竞逐以及影片高潮正义的英雄在激烈的决斗中战胜邪恶。从此,西部片得以凭借其显著的速度感和苍莽中的雄性力量定格自己的传统风貌。但另一方面,它又不得不变,观众不断变化的赏片趋向甚至于时代背景的日益复杂都在驱使着西部片开始革新。这样的妥协之下它尝试着吸收更多的元素,从而达到改头换面的效果。六十年代意大利兴起的新西部片事实上便已经处于改良阶段。以至后来仿讽时期出现的反西部片,更是对传统西部片的套路大加讽刺,甚至于从影片价值观上重新为观众灌输新的道德判断。类型片发展出反类型片从而进一步推动其自我扬弃,一如时代孕育出变革时代的改革家,而专就西部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过程看,西部片的观众——如同改革时代里的平民——无疑成为了最大的收益者。

        巴赞认为西部片是“一种找寻内容的形式”,与其说这是对西部片乃至整个类型片模式的概括,倒不如算是对其委婉的批评。由于西部片过分鲜明的素材,如何自出机杼地对这些内容加以组织成为了西部片的突破口,而导演的自身素质很大程度上也便决定着影片的走向。意大利导演莱昂内的父亲也是意大利知名导演,父亲的影响使莱昂内成为了当地最年轻的助理导演,在与威廉•惠勒和奥逊•威尔斯等大导的合作中,他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好莱坞史诗片中找准了自己风格的平衡,加之其对约翰•福特作品的桥段和对白的倒背如流以及作为家庭独生子所产生的对男性情谊的关注,他的“镖客三部曲”成为西部片的经典代表,而于1966年拍摄的最后这部《黄金三镖客》更是被打上了明显的莱昂内个人印记。

    Ⅱ“当传奇与现实相遇,留下传奇”

        尽管西部片作为形式主义电影的一种,大多数的西部片并不注重叙事学上的创新。《黄金三镖客》仍然采取源自剧场的古典模式并遵循西部片的一般样范,由铺垫、冲突和解决冲突三个部分构成完整剧情。莱昂内甚至放弃了后来在《西部往事》中的倒叙,完全依照线性时序发展。但就局部而言,编剧却利用“向心模式”构成了一系列戏剧冲突。

        莱昂内不吝用半小时片长分别介绍代表好人、坏人和丑人的三位主角的出场,但无论从情节详略还是从角色组合上看,三段出场方式均不相同——“丑人”的出场仅用了一个场景:一群赏金猎人潜入被通缉的丑人所在的木屋,几阵枪声后丑人破窗而逃。这段内容里,主角的镜头仅仅在跳窗的瞬间闪过;“坏人”的出场则更多依靠其他演员的配合:受雇佣的坏人杀手在完成任务前意外地从对象口中得知关于比尔•卡森和巨额财宝的事,然后坏人按雇主要求杀死了消息透露者,却又按死者生前的要求杀害了雇主于是获得了双份酬劳。这段用了两个场景烘托坏人的狡诈与凶险,时间也要充实很多;最后“好人”的出场显得更详细,并安排了好人与丑人伴随登场的方式:好人救下被围剿的丑人却亲自把他押解到警长处以换取赏金,但他又在坏人即将被处死时射断绳索带丑人逃走,在三番五次这样的“游戏”中,悬赏金额不断增加,两人收益随之上涨,直至有天好人认为丑人这样做没有出路而将其抛弃在荒漠。与前两段不同的是,好人的出场在场景变化、人物数量及时间长度上均达到最高,甚至还穿插了坏人在寻找比尔途中识破两人的把戏的情节。导演用这样的开场让剧情缓慢延伸,却不乏滑稽与机警。

        在影片接下来一个半小时的发展阶段,编剧巧妙设计三位主角的相遇。坏人为获财宝始终独自搜寻比尔•卡森所在的南方军;丑人为报复终于逮到了好人并押着他穿越沙漠,试图致对方于死地,丑人的得意洋洋与好人的备受折磨形成了鲜明对比。此时编剧为观众创造出全片最精彩的巧合——两人在沙漠邂逅了因军队溃败而奄奄一息的比尔,丑人得知了财宝所埋藏的墓地,可就在他不得不去取水来救比尔以便获得确切的墓碑姓名时,同样气息奄奄的好人在比尔断气前获悉了答案,于是方才还在折磨好人的丑人只得救他,其后两人戏剧性地卷入北方队,而坏人恰好也追踪到此。于是,三个原本不相干的人分别掌握着一部分宝藏的信息,这便注定了他们被迫合作却又相互猜忌,直到影片高潮的枪战中坏人被枪杀,好人与丑人分得财产后告别。影片后半段集中了西部片各种吸引观众的元素:悉心设计的枪战、河谷里逃亡与追逐的比拼以及最后正义与邪恶的决斗统统为先前铺垫的情节带来强烈的运动形式和节奏效果。刻意雕琢的形式和细腻的风格找到了完美的切合面,因而整部作品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有了新的意味和表现空间,从而制造了一出结局能被预见而过程精彩纷呈的西部传奇。

        除了剧情安排的别出心裁,剧本在对白上也为角色的塑造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所谓“好的对白总是带来好的听觉”,丑人的对白夹杂了大量的幽默,例如在其与好人的对话中,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被吊的,一种是切断吊索的”,后面的剧情里这句话被不断仿造出如“世界上有两种马刺”和“世界上的人可以分成两大类”云云,显得重复却不罗嗦。此外,大量粗鄙的脏话和咒骂更是将丑人的无赖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与之对比,好人的台词极少且极短,又带有强烈情感变化;坏人的言语有明显的威胁性,即使在他假装绅士与礼貌时观众也能分辨其掩盖的危险。

        熟悉西部片的观众往往能发觉编剧为造成剧情的跌宕而制造出的可影射影片主题的转折,例如在《正午》里原本意气风发且满身正气的警长凯恩,在屡次寻求居民帮助以便击退即将到来的匪帮却不断遭受冷漠的回避后,他终于变得孤独和失望;在《搜索者》中,一心为寻找被印第安人掳走的侄女而展开多年搜寻的埃森竟发现对方已与印第安人融合时,先前的关切与焦急顷刻转为愤懑与仇恨。在莱昂内的《黄金三镖客》中,这样的矛盾则被暗暗贯穿于三位主角地位的变换中——好人出场时,他始终是故事的领导。与其说他手里的枪能否射断吊着丑人的绳索决定了丑人性命的得失,不如说他引导着整个剧情的发展;而在丑人与好人穿越荒漠一段,马背上的丑人明显左右着过度饥渴、面容溃烂的好人。导演在只有两人的场景中捕捉了成片的自然景观,以漫无涯际的荒漠为背景衬托出角色的受压迫;待三人军营会面后,坏人开始占上风,他凭借自身地位对丑人施行拷打并逼问其财宝的下落,又以威胁的态度与好人同寻宝藏;影片后段,丑人与好人走向联合,实力也不断增强,最终才以坏人的死亡结束了一切矛盾。总而言之,前一场景处优势地位的角色很有可能在下个镜头处于劣势,这样不确定的关系为影片埋下临时的悬念,使得观众的心情随之起伏;它并不偏袒任何一个角色的处境,也就增加了这段西部传奇在现实中的真实性。

    Ⅲ“我就是喜欢蒙太奇”

        一个导演的风格往往也为他的影片划分出显著的界线,莱昂内的电影风格集中体现在他的西部片里。《黄金三镖客》却又不同于其他两部镖客电影,情节的缓慢而不拖沓创造出三小时的详尽内容。为了体现他对时间的偏爱,导演不惜用16秒拍摄一只狗横穿镜头。光是开场十几分钟的沉没便能够看出日后《西部往事》的影子,而角色的沉默寡言所营造的寂静无形中也增加了观众心理上的良性疲劳。与此相反,廊昂内又从另一个极端利用快平移镜头进行场面调度,充分体现了扣人心弦的剧情张力。例如当坏人抵达墓地奔跑着寻找墓碑时,一组长焦拍摄的快平移镜头将角色的背景调得模糊,匆匆闪过的一丛丛战士的坟墓再次影射出对战争的讽喻,并由精彩的配乐让影片开始进入高潮。

        作为最重视剪辑语言的革新家之一,莱昂内喜用形似剪辑。例如当丑人在旅馆把枪口瞄准好人踩着的椅子时,下一个镜头被切到正在发射的大炮的炮口,从而制造了一出关键时候旅馆被炸的喜剧。不少的西部片都惯用最激烈的枪战来结尾——《正午》里凯恩在妻子的帮助下终于击毙了匪帮,《日落黄沙》结尾军营中轰轰烈烈的枪林弹雨制造了无数尸体。这些情节集中了大帮人马以达到气势顶峰。《黄金三镖客》的结尾对决仅仅由三个人完成,但这一秒钟的情节硬是被导演剪辑出74个镜头:先是给出一个古斗兽场般的远景镜头,对阵者用32秒分散开来,然后镜头分别从三人背后定格好对手的位置。其后一连串中速的中景、近景和特写的切换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角色的手枪和眼睛上。随着配乐节奏的越发激昂,剪辑更加短促,直到坏人应声倒伏,音乐戛然而止。这一成为美国电影学院讲评的著名段落营造出强烈的紧张氛围,更是宽荧幕构图表现力的体现。

        撇开拍摄技巧的华丽,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尼的精彩配乐更为影片渲染出不少亮点。片头出现的主题音乐不时贯穿在各个片段,简单的两段旋律却被小号、口哨乃至人声制造出不同声效。口哨音乐一直是美式西部电影音乐常见的民谣表现型态,带着西部浓郁的空旷与辽阔的感觉,一波高过一波的声势显得喧哗而不纷乱。而在讲述战争的场景里,低沉的木管与柔和的钢琴彼此缀合,配乐的沉郁舒缓俨然成了轻声的哀叹,牵引着镜头缓缓地推向士兵倒伏的远方。影象与音乐的帮衬为《黄金三镖客》带来了鲜明特征。

    Ⅳ“我从没看过这么多人无意义地死去”

        西部片的深层象征在于对美国西部开拓史的神化,以此反映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倾向,它描绘的是一个没有法律只有枪炮、没有秩序只有强权的西部社会。事实上,西部片主题的正式确立已经到了1939年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这时的西部片将“西部开发的历史与社会传奇、传统场面调度与人物心理真实糅合”,表现出极端压力下人类性格中最脆弱卑劣的一面与高尚而有价值的一面的冲突。因此,西部片大多采取暗示,由创作者将正义公平忠诚和怯懦狡诈凶狠等性格赋予对立的角色来达到劝导和娱乐的双重目的。《黄金三镖客》在很大程度上同样代表着这一左翼意识形态特征。

        如果说昆汀在《低俗小说》里用他的回环结构表现出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下身份的变化,那么莱昂内则用《黄金三镖客》表现出人类性格的复杂。影片的直译片名《善恶丑》不过是从大体上对三镖客的性格作出划分。其实,观众直到好人出场完毕也没有真正发现他的“好”。相反,我们在后面甚至看到了当丑人按照彼此约定告诉好人埋有财宝的坟墓地址时,他竟出于对丑人的不信任而透露了错误信息;即使两人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他也想趁最后机会用大炮炸死对方。这样的情节设计使得好人所代表的个性有了瑕疵。同样地,丑人的滑稽里不失可爱,并透露着生活的无奈;坏人的心狠手辣也被其智慧弄得模糊——三个迥异的角色都被灌输了比名字更复杂的性格特征。事实上,好人之所以为善,是因为他不会为达到目睹而不择手段,不会为消灭敌人而滥杀无辜;坏人之所以为恶,是因为他为得利益而变得不为他人的感受作考虑;丑人深谙两面之道,因此忠厚老实里也有着叛逆狡黠。例如影片中有这样的镜头:好人为临死的士兵递上雪茄,脱下自己的外套掩住对方冰冷的身体,直到士兵在微笑中亡去。这段没有台词只有动作的场景分明让我们体会到好人真实的关怀之心。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作为当时小有名气的性格演员更是带足了英雄色彩,凭借其木然而波澜不惊的声音和沉稳的动作成功地演绎了好人牛仔的形象。

        除开用角色暗示主题,导演也借用丑人的话明示整个西部社会的极端压力。丑人与多年不见的传教士兄长重逢时,哥哥谴责他背井离乡、毫无对亲人的眷顾,直到父母双亡也不曾归来,但丑人在心痛之余也尖锐地指出“在我们生长的那个鬼地方,如果不想饿死,除了当神父就是当土匪。你选择你的路,我也选择了我的,我选择的要比你艰难得多。”这一插曲绝非多余,它以点带面地展现了偌大西部隐藏着的流浪者的悲哀,以中立的观点尊重不同的人在相同的生活逼迫下做出的不同的选择,既有悖心志又无可奈何。

        全片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莱昂内自己也表示过对暴力革命的肯定。而在影片筹备阶段,奥逊•威尔斯曾极力劝阻这一主张,认为这是“被诅咒的题材“。其实,如若我们将这些情节淡化,它同样是一部不失趣味的标准西部片,但正是由于内战背景的存在,整个作品由单纯的诙谐变得严肃,主题上也将几个牛仔的故事升华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人民的怜悯。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背景,影片从坏人开始追踪比尔•卡森起就作了铺垫,一路上不时出现的疲劳的军队连同他们停留的破败环境,都在描述战争的艰难。最值得一提的是,导演通过后方和正面两处战争景象反映了对人和生命的重视——在战俘营里,一名残疾的上尉责怪虐待战俘的坏人,要求至少在他活着的时候禁止这类事情的产生。同样是在这里,坏人对丑人严刑拷打的时候,屋外的战俘被命令着伴奏音乐来掩盖屋内的惨叫。莱昂内满是同情的镜头里,俘虏的眼中淌下泪水。此时的影片并不注重对战争双方的谴责或赞赏,而是把着眼点放在参与过战争的士兵身上。另外,长达三十分钟的对一场夺桥爆破战的讽刺则带给观众更多的深思——醉醺醺的上尉明知此举毫无意义,但他更懂得只有完成这个任务才能结束战争,挽留住部下的性命。镜头扫过的地方,尸体像死亡的种子一样密布。此时的战争是无意义的,不管是黑色还是蓝色,也不管是正义还是非正义。对政客来说,它不过多了一片尸体;而对士兵来说,它却代表了自己的全部。

    Ⅴ“明天还是会有报纸的”

        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年轻时相当自负,当他1947年拍摄完《开往印度的船》后,认为这是一部杰作,甚至在未剪辑的情况下直接放映,结果遭遇惨败。备受打击的伯格曼为报纸上的批评弄得不省人事,但朋友却安慰他说:“明天还是会有报纸的。”这句富于这里而又不失委婉的安慰其实可以作为整个西部片曲折发展史的旁白。尽管风靡一时的西部片为观众带来了众多潇洒雄伟的镜头也塑造了无量数西部走出的英雄,但这些由对峙和传奇组成的影片并非能那么顺利地获得专业评估——即使是常常以“我拍”西部片为自我介绍的约翰•福特,在令他四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作品中也难寻西部片踪影。对于拍出”镖客三部曲“的莱昂内,《黄金三镖客》成为imdb上排名最高的外国影片,名列第四;讲求暴力美学的昆汀在列举自己最喜欢的十部影片时同样将气排在首位.但无法忽视的是,《荒野大镖客》首先在意大利遭遇如潮恶评,其后的《黄昏双镖客》和《黄金三镖客》更接连被法国《正片》杂志抨击为“空泛的矫揉造作”。直到1982秒年 意大利才发表了对于导演的正面评论,但此时离莱昂内病逝只有七年。

        为什么常常感到改变西部片模式的需要呢?因为导演的手法常犯雷同的毛病。以不同的手法处理相同的题材既然力不从心,只能以同样的手法去适用于不同题材。然而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西部片本身的元素往往也限定了它的内容。作为标准化生产的类型 ,它的题材向来比较简单。黄金时代的西部片由于成本低廉导致制作的粗糙也影响了影象效果,最终促使其陷入讲话的泥沼。观众并非都是专家,人们出于娱乐的目的关注故事与情节,却不可避免地留下“好人战胜坏人”的套路化印象,结果,艰难发展的西部片使得“每天决斗观众也累了英雄也累了。”

        如今又是一个西部片式微的年代,近年来为数不多的作品也大多是翻拍,个中优秀之作更是凤毛麟角。在这样繁芜丛杂的电影世界里,我们并非简单地呼唤它的回归,但至少还会希望曾经的经典能被妥善保留并仍不失价值。毕竟,倘若历史不曾保留在观众心中,那便是真真正正地失去了。于是,我们期待着新的观众将西部片解救,一如曾经那些西部走出的英雄。

    2009年7月1日至5日
    文/易啸文

     2 ) 不再是一部简单的西部片

    我们看荒野和黄昏时,可以把他们看做普通的西片,为了几块钱,为了更多的几块钱,而本片的英文标题[善恶丑]却一下把片子的主旨提到了人性的层面,连最后的枪战都显得具有象征气息:代表善恶丑的三个人分别站在圆形空地的三个边,这不就是在说世界是由这三种人组成,并由这三种人保持平衡的吗。我认为本片的主演并不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而是扮演丑的演员,虽然总是一副小人嘴脸,可是偶尔会有真情流露,这才是最接近世人的角色。与前两部不同的是,本片将故事发生的时代放到了特定的时代里,前两部却没有;这个特定的时代就是南北战争,从拍摄的角度看,在70年代能拍出如此浩大的战争场面的,可真是少之又少(也许是我没看过),一把战争的事儿放到电影里,那么他就不单纯了:普通的西片是不会有对战争的批判的,而本片却将战争描写的极为惨烈(布兰迪在看大桥战役时说:这是我看过的最惨烈的场面了。连一个杀人不眨眼的赏金猎人都这么说)而通常把战争刻画的惨烈的,一般都是反战的(拯救大兵)。一部反战的西部片,一部探讨人性的西部片,非黄金三镖客莫属。
      还要提的是本片的配乐,我以前居然在狮子王里听过—足见他的经典!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看过西部片的,一种是没看过西部片的。

     3 ) 麦克雷,一个游戏角色的寻根之旅

    最近很忙,是人开始变得懒惰的一个托词。看电影的人不一定爱玩游戏,爱玩游戏的肯定爱看电影,当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上映时,更多吸引人的是埋藏在其中的200多个游戏彩蛋,是游戏发烧友的天堂。而本片也让我看到一个游戏对它致敬。

    《黄金三镖客》其实是导演赛尔乔·莱昂内镖客三部曲的终结篇。当一部影片开始能称之为经典时,那就是有人开始模仿影片里的经典桥段或人物了。我觉得本片称为经典的理由还是很充分的。

    “拍摄剪辑手法的集大成”:现代人回过头来看这部60年前的电影,反倒觉得这部老片子显得有些非典型。没有特技加成,影片更加返璞归真。说实话我对一部1966年的影片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期待。然而开头的彩色动画,色彩对比强列的字幕却是让我一惊,这样的手法多见于动画电影或者漫画改编的电影开头,套用在一部西部片身上,至少在那个年代是开创先河的。开头至正片开始的交接处,我还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彩蛋:动画绿色背景里出现一匹奔跑的马,时间持续了好久,其实这是在向1877年爱德华·幕布里奇用连续拍摄法拍出的一组马奔跑的图,著名的《奔马》——电影的起源致敬。可见大师都是对电影怀着一颗崇敬之心的。

    影片开始就是广袤的荒漠,三个牛仔静默无声,相互对视靠近。镜头拉的很近,基本都是脸部特写,这个距离让人不舒服,产生压抑感。此处没有台词,只有背景音,渲染浓重的紧张气氛,大战前的前兆。大量的近景特写是本片的特色之一,导演意在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情特写突出人物性格。从开头至10:37秒完全没有一句台词,一度以为这是一部彩色默片。这种只用音乐,肢体语言和表情的拍摄手法充满仪式感,有点舞台剧的感觉(这里我也是拾人牙慧了)。“the ugly”“the bad”“the good”三个出场人物出现时边上都是有字幕打出来的,这在电影史上也是非常经典的,早期电影没有台词,当人物形象和情节不够丰富时,导演需要在后期剪辑加上字幕,用以说明人物身份,丰富人物形象;小时候看邵氏电影的武侠片里经常见到。而在这部有声电影里,其实我们已经对人物有了解了(导演开头用了大笔墨来描绘这三个人形象) ,为什么还要用加字幕的方式来表明他们的身份呢?这种着重强调的方式恰恰表达了仪式感。可以说在这一部粗矿气息的西部片里注入了丝丝文艺气息。

    交叉剪辑是本片的另一大特点,当“the ugly”带着三个小兄弟去找“the good”复仇时:屋外踏步前进的军队,悄悄上楼的牛仔,屋里擦抢的“the good”,其实这三件事情同时发生的,影片通过三个场景的转换来推进情节。又如本片的高潮,结尾部分的三人对决,镜头在三个人的脸上不断切换,然后切换速度越来越快,凸显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一触即发,压迫感逼近。这种单独而纯粹的表现手法现在的片子已经很少见到了。由繁化简,现在看到这种纯粹的东西反而让人欣喜。

    “大时代背景下的小故事”: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荒漠上,南北战争人民水深火热,有不少描写因为战争而受伤的士兵,还有城镇被大炮轰击的镜头,我们的三个主角也多次与军队发生互动,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一笔巨款。故事脉络并不复杂,也没有太大的新意(至少现代人来看),可是我们发现但凡经典的影片大都会将人物至于一个大时代背景下,通过大时代的烘托和考验,人物的形象就会变得多层次,有立体感。“the bad”在破败营地找人打探消息时,给失败的南军军人喝的酒也没有要回来,而是送给军人了;在残疾军人提供情报后,也没有一脚踢开。似乎这个坏人也不是坏到骨子里的坏,只是为了自身利益做一些恶事,做的苟且营生为了在世上生存。而“the good”也不是那么好,为了金钱和“the ugly”搭伙,骗取赏金,同时杀掉了许多其他赏金人,为了利益还把“the ugly”给放逐了。同样“the ugly”也做了不少恶事,但在面对自己哥哥和听到父母都已去世时的悲痛所表现出来的柔情,让人开始觉得他也不是那么“ugly”了。可以看出在战争时期,所有人都是夹缝中求生存。我们能看见“the bad”对受伤军人的怜悯眼神,也能看见“the ugly”对身上怀有财富的死亡军人的贪婪。这和之前导演给他们贴的标签并不完全契合,这就是外界给予主角的“社会面具”,他们在这社会里扮演这样的角色,但在面具背后主角的真实状态又是另一幅样子。当人物的标签变得模糊时,这种矛盾感就会给人以思考了。当大背景的矛盾冲突出现,人物的个人抉择也就更容易凝炼出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我想这也是第三部比前两部个出彩的原因。

    “非典型英雄的塑造”:影片的大部分时间,我并不认为“the good”是英雄,他和其他两个主角一样,是战争幕布下的“丧家之犬”,只不过他长得比较帅气,形象比较好,他的所作所为并不牛仔,也不侠义,有的只是相互利用和牟取私利。直到最后的高潮:三个人站在用石头围砌的圆圈里,相互对峙,相互观察。有人把这一场景比作是在古罗马竞技场里,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很多书籍里也多次引用这个寓意。不过在我看来这个圈并非单纯的表象含义。

    三人对决

    镜头慢慢往后移动,变成远景,圈外层层的墓碑包裹着圆圈直到地平线尽头,对中央地带形成一种无形的威压。类似的镜头我在《三毛从军记》中有看见过,在片尾三毛站在墓地的中央,远处是无尽整齐的墓碑,也是包裹着三毛的状态。《三》要表现的是战争的残酷,人物在战争里的渺小与无奈,而本片是一种讽刺。墓地本就是神圣的地方,庄严肃穆悲壮,而三个主人公却要这里进行比枪对决,这不是很滑稽吗?这种场景的不协感带来视觉的冲突,矛盾感十足。“the ugly”说过一句经典的话“ 我从没见过这么多人无意义的死去 ”,他认为战争是无意的,那他们为了20万金币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就是有意义的?圈外是因为无意义的事而死去的士兵坟墓,圈内是三个人即将为无意义的事而死去镖客。这个一道圈将他们与周边隔绝开来,看似不同,实则是无意义的大圈包裹着无意义的小圈。这样的讽刺内涵才更深刻。一阵枪响,“the bad”翻身倒地,滚进圈外的坟墓里,他也进了那个无意义的外圈。至此,圈内圈外才彻底隔绝开来。剥离了无意义的外圈,才是有意义的本质内核。随后情景是两个人按以往的约定分赃,然后“the good”逼迫“the ugly”上吊,重塑被审判的场景。在“the ugly”快被吊死时,枪响了。“the good”遵守了诺言,“the ugly”得到了救赎,这一刻“the good”是英雄。他没有落井下石,遵守诺言,坚持做人底线,他还干掉了名义上的坏人。似乎他是正义的化身,也符合做英雄的资格,只不过他这个英雄不那么典型,而且有很多污点。

    早期的英雄电影就是各种英雄主义,坏人出现,英雄出现打跑坏人,拯救大家。时间久了,大家就开始厌烦,因为这样的人我们生活中并不存在,虽然我们心向往之。当人物脱离了原型,脱离了实际,也就变得索然无味了,电影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一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一定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对于个人英雄更是如此。所以后来的英雄电影开始加入感情线,英雄开始有情感困扰了。再后来英雄变得有恶习或者性格缺陷,甚至生活窘迫,日常大坏人的英雄行为变成了偶尔为之,英雄变得大众化,他们只在关键时刻是英雄,平时他们都是普通人,需要面对不同生活烦恼,呈现普通人才有的懦弱。这样的形象更贴近生活,也让我们更加易于接受。“the good”就算那么一个。

    影片结束后,我突然想起一句话: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所以当我回过头去看那段精彩的对决场景时,我赫然发现“the good”的装扮竟然和麦克雷一样,长着黄金络腮胡子,嘴里斜叼着雪茄,带着牛仔帽,披着羊毛斗蓬,右手按在腰间的左轮枪套上,连神情也类似,我真怕他开枪的那一刻大喊“午时已到”,这一刻他才是我心目中牛仔的形象。这也是我认为暴雪的《守望先锋》里的麦克雷形象是在致敬《黄金三镖客》的原因。

     4 ) 以仪式化的决斗消解暴力:《黄金三镖客》

    1、 片头

    1962年“007系列”首作《诺博士》问世,除了宣告电影史上寿命最长的电影系列诞生以外,它还带来了电影片头的“革命”——这个片头也在整个“007系列”中延续下来。

    1964年,赛尔乔·莱昂内在《荒野大镖客》中已经使用了动画片头,配上莫里康内打造的“口哨声”,让人耳目一新。

    到了“镖客三部曲”的最终章《黄金三镖客》,动画片头仍然延续了前两部的风格,但从长度到花样,都全面升级了,成为了电影史上经典的片头之一。

    这个在当年非常炫酷的片头,是“意大利西部片”或“通心粉西部片”最具仪式感的开场,也预示着《黄金三镖客》是“意大利西部片”的集大成之作。

    2、 人物出场

    《黄金三镖客》的片名直译其实叫“好、坏、丑”,是指影片中的三大主角:好人布兰迪(金毛仔)、坏人桑坦萨(天使眼)、小丑图科。

    在影片中,三大主角的出场顺序却是倒过来的,先是小丑搞笑登场,接着是坏人残暴登场,最后才是好人幽默、耍酷地闪亮登场。

    影片虽然将三大主角定义为“好、坏、丑”,但所谓好人,只是有底线的聪明狡猾的赏金猎人,坏人虽然残忍,却非常讲信用,小丑确实是丑角,但他出身于一个“不当教士就只能当匪徒”的荒蛮之地——他其实是一个可怜人,也有些可爱之处。

    三个人物的出场,除了表明这是一部非传统的西部片——善与恶、正与邪的界限,在某种程度上是模糊的,更重要的是赋予了人物“隆重”出场的仪式感。

    在我看来,《黄金三镖客》是一部以暴力为载体的谐剧,但赛尔乔·莱昂内如此“正式地”让人物登场,带给了影片剧场般的庄重感。

    在庄与谐之间,是赛尔乔·莱昂内对剧场、对仪式的迷恋。

    3、 南北战争

    《黄金三镖客》的故事背景是美国的南北战争,这个故事背景是可能让影片的叙事变得“宏大”的,但赛尔乔·莱昂内却无意于此——实际上,南北战争在莱昂内的仪式化叙事中主要是服务于剧情需要的。

    南北战争在影片中至少扮演了四次推动叙事进展的重要“角色”。

    第一次,也是战争的作为故事背景第一次在影片中出现。

    在旅馆房间内,图科逼布兰迪把绳索套在自己的脖子上,图科准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报仇泄愤。

    布兰迪的生命危在旦夕,能够拯救他的只有一场意外。

    意外适时出现了,一颗战争的炮弹打到了旅馆房间内,旅馆塌了,布兰迪却因此逃过一劫。

    第二次,布兰迪在沙漠中被图科折磨,将脱水而亡。

    这个时候,载着南军士兵卡森的马车“路过”了,而布兰迪又“意外”地成了卡森身上的“宝藏”的秘密的唯一知悉者。

    为此,他不能死,图科必须救活他。

    第三次,在北军的战俘营中,好、坏、丑因为“宝藏”而走到了一起。

    第四次,在南军、北军的一场“虚无”的争夺战中,布兰迪和图科联手炸毁了木桥,从而打通了通向墓地的道路。

    也是在这场惨烈无比的战役中,布兰迪感慨:“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无意义地死去。”

    他道出了战争的虚无。

    战争是暴力的终极方式,那么,暴力也是虚无的。

    这场伟大的战争,在赛尔乔·莱昂内眼中,不过是一场虚无的游戏,一如他的电影。

    南北战争在影片中的每一次出现,都是关键时刻,它是莱昂内的“暴力仪式”的最佳衬托。

    4、 莫里康内的音乐

    没有莱昂内,“意大利西部片”将无法成立,同样,没有莫里康内,“意大利西部片”也难以确立。

    莱昂内和莫里康内是小学同学(好像还同桌过),这两位有着相似背景的“好哥俩”一起创造了“意大利西部片”。

    莫里康内在给“镖客三部曲”配乐的时候,特意避开了传统西部片的配乐方式——以交响乐为主,他以粗砺、潇洒的小号主题和空寂、辽远、漫不经心的口哨独奏让观众耳目一新,赋予了“意大利西部片”标志性的特色。

    在《黄金三镖客》中,莫里康内的配乐风格与前两部并没有明显区别,但随着影片越来越丰满,莫里康内的配乐也更为圆熟,比如图科在墓地狂奔的那段MV,在别的影片中可能是BUG,但在莫里康内手中,他却用欢快、激昂的音乐化解了单调的高速摄影的枯燥,给观众带来了美妙的视听享受。

    5、 剧场时间

    《荒野大镖客》只有99分钟,《黄金双镖客》132分钟,而《黄金三镖客》的完整版长达3个小时,是1960年代美国“史诗片”的长度了。

    《黄金三镖客》之后,莱昂内拍摄了另一个经典系列“往事三部曲”——《西部往事》(1968)、《革命往事》(1971)、《美国往事》(1984)。这个系列中,最短的是《革命往事》,157分钟,而《美国往事》的导演加长版长达四个多小时(251分钟)。

    一般来说,戏剧演出的时间在三个小时左右。

    莱昂内在拥有掌控权的时候,他的影片的长度大体上是和一场戏剧演出的时间相吻合的。

    也许,莱昂内制作如此仪式化的影片,恰恰表明他希望观众在观看他的影片的时候,能够获得在剧场观看戏剧的仪式感——在电影普及之后,戏剧带来的仪式感更为突显了。

    6、 决斗的仪式

    墓地决斗一场戏已经成为影史经典,其特写镜头和剪辑技巧的运用,无须我赘言。

    这场戏中的事件发生的实际时间应该是一瞬间,但莱昂纳却通过递进式的剪辑,将时间不断拉长,在制造紧张感的同时,也成就了这场决斗的“仪式感”。

    这一场戏,也是整部影片作为一场狂欢仪式的高潮。

    庞大的墓地让整场决斗仿佛是在古罗马斗兽场中举行,而好、坏、丑之间也仿佛完成了一场古罗马式的决斗。

    古罗马式的角斗是血腥、残忍的,而墓地决斗在“庄重的仪式”之后,却干脆利落地收场了——暴力已经在仪式中消解。

    7、 环形三部曲

    在完成对伤兵的“临终关怀”之后,好人布兰迪拿到了《荒野大镖客》和《黄昏双镖客》中的标志性披风。

    从这个细节看,《黄金三镖客》应该是《荒野大镖客》和《黄昏双镖客》的“前传”。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荒野大镖客》是“为了一点钱”,《黄昏双镖客》是“为了更多的钱”,而《黄金三镖客》明显是“为了最多的钱”,钱的数量越来越多,而镖客也从一个到两个到三个,《黄金三镖客》又成了“最终章”。

    实际上,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三部影片中所扮演的“镖客”,个性、行为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观众完全可以认为这三个角色并非同一个人。

    也就是说,“镖客三部曲”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演绎的是三个“镖客”的故事。

    我们也可以将披风这个细节理解为莱昂纳跟我们开的一个玩笑——他的“小伎俩”让“镖客三部曲”成为了一个“环形三部曲”,“最终章”是“最初章”的开篇,而“最初章”又引致“最终章”。

    8、 以仪式化的决斗消解暴力

    赛尔乔·莱昂内导演的所有电影都充满了暴力。

    每次观看他的作品,我都获得巨大的快感,这份快感来自影片中的暴力,却又消解了我内心的暴力。

    赛尔乔·莱昂内电影中的暴力不同于《不可撤销》、《感官王国》等影片中赤裸裸的暴力,也不同于哈内克等导演作品中的冷暴力。

    他的暴力是仪式化的,而仪式化的结果就是消解了暴力。

    莱昂内之后,在电影中将暴力仪式化地呈现的,香港有吴宇森,美国有昆汀·塔伦蒂诺。

    看了他们的电影,我想说——

    在电影中,我们有那么多那么美的暴力,在现实中,我们其实不需要暴力了。

     5 ) 西部片的经典

    大漠这个神秘的场景一直是众多导演喜爱的题材,西部片更是喜欢用荒漠作为故事发展的场景,如这部《黄金三镖客》。而南北战争背景的选择,也将整个主题升华至对战争的反思。整部电影穿插的配乐与画面相结合非常出彩。
        三个小时时长的剧情在前期略显拖沓,为交代三镖客的出场描述过多,但每个人物的出场都很有特色,且每个人的出场都伴随着自身的故事,为后面的剧情作了铺垫。
        最精彩的镜头出现在结尾。西部片往往喜欢用枪战作为影片的结尾,而《黄金三镖客》恰恰相反,仅由三个中心人物完成,但这一段情节硬是被导演剪辑出74个镜头:先是给出一个古斗兽场般的远景镜头,三个人用32秒分散开来,成为一个稳定的三角站位,然后镜头分别从三人背后定格好对手的位置。其后一连串中速的中景、近景和特写的切换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角色的手枪和眼睛上,切换过程中能明显看出各个角色的心理变化,随着配乐节奏的越发激昂,剪辑更加短促,直到坏人应声倒伏,音乐戛然而止。这一成为美国电影学院讲评的著名段落营造出强烈的紧张氛围,更是宽荧幕构图表现力的体现。
        还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是当坏人抵达墓地奔跑着寻找藏宝的墓碑时,导演利用一组长焦拍摄的快平移镜头虚化角色背景,坏人旁边闪过的是一丛丛战士的坟墓,结合此前的广角镜头显示的墓地之大,墓碑之多,有力地映衬了影片的反战主题,对战争的讽喻和反思在影片中也有多次体现。

     6 ) 语录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被吊的人,一种是切断吊索的人。

    就算是那种下流的人也有守护天使。

    既然为活命而工作,为何又为工作而卖命?

    通常来讲,皮肤浅的人容易被晒伤。

    如果杀了我,你就会穷一辈子。

    你想就医的话,只能去当北方佬的战俘。

    在我们生活的那个鬼地方,如果不想饿死,就只能当神父或者土匪。

    “6,完美的数字。”
    “3才是完美数字吧?”
    “没错,但我的枪里还有6颗子弹。”

    想开枪就开枪,何必那么多废话?

    每支枪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

    谁有比较多的酒灌醉士兵,把他们送到战场上去当炮灰,谁就是赢家。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的枪装满子弹,一种人只会挖坟。

     短评

    The good loves the ugly. laf

    6分钟前
    • 柳具足
    • 力荐

    太喜欢他了,音乐自是NB的不用说~这个老头子年轻的时候这么帅啊~~

    7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像是在看贝克汉姆、刘德华和徐锦江一起演戏……OST真棒!!!!

    9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那个受伤的南方士兵本来还有气,结果吸了东木大爷两口烟立马死翘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吸烟有害健康.

    10分钟前
    • 凯尔希
    • 力荐

    几欲睡找 3个小时 我现在好想打人

    13分钟前
    • ❤sissy❤
    • 还行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16分钟前
    • jumbu
    • 力荐

    三小时剧情不拖沓,畅快淋漓。人物个个形象丰满,性格鲜明。绝对是西部片中最好的作品。融入南北战争的元素使电影的立意得以提升,思考深度增加,又不失当地充斥着一种轻松幽默的气氛。

    19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电影院看了加长版,我都没有形容词了,真是坐在那儿激动的坐不住,看完了死活不想走,回来的路上还是回不过神。简直就好看的可以让别的导演都去自杀。。。我要是个导演我对我的人生都没有指望了,完全没法超越这了

    22分钟前
    • XU
    • 力荐

    最棒的西部片。最后贝克汉姆赢了。

    25分钟前
    • 鲍小斯
    • 力荐

    看完脑子里都是自己像ugly扑金币那样扑倒在帅成仙儿的东木大爷脚下 爷眯着眼睛叼着雪茄给我啪一枪 我捂住心口:啊!您tm这些身儿好看的衣服都哪儿买的给个链接吧!

    26分钟前
    • t0psh1t
    • 推荐

    如果更纯粹的拍一部娱乐片而不是刻意、做作的在时代政治背景上大作文章寻求象征性的深度意义的话,会简练刺激很多。有些情节太浮皮潦草,一个靠卖枪过活的老头怎么就那么容易被劫了?前戏太多太长到令人厌烦以致严重破坏了悬念的构成。L确实离约翰福特意义上的类型片大师有一定距离,影评人没有看走眼

    27分钟前
    • LOOK
    • 还行

    现在看起来,总觉得这片子,有点,基。伊斯特伍德年轻的时候的确帅,不过更喜欢那个丑,希望他俩幸福。

    30分钟前
    • 刘康康
    • 推荐

    我看的是英文配音加长版。。于是乎故事就不很紧凑了555

    33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怎么看都觉得good和ugly有基情~

    34分钟前
    • 羊茂出在杨身上
    • 推荐

    Clint Eastwood做了一辈子的帅哥

    36分钟前
    • 疾走
    • 推荐

    年轻时候的伊斯特伍德长得太像裘德洛了!

    41分钟前
    • 袁牧
    • 推荐

    哎,瞧瞧人家故事写的,现在这种经典的传奇式电影快绝迹了

    42分钟前
    • Orchid
    • 力荐

    the bad 也太象刘德华了。。。><

    44分钟前
    • Zephyrance
    • 推荐

    Tuco很出彩

    46分钟前
    • boks
    • 力荐

    配乐太给力了!

    51分钟前
    • jiyun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