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欧美剧 守望者2019

    守望者2019

    评分:
    0.0很差

    分类:欧美剧美国2019

    主演:雷吉娜·金,蒂姆·布雷克·尼尔森,叶海亚·阿卜杜勒-迈丁,安德鲁·霍华德,汤姆·米森,萨拉·威克斯,杰瑞米·艾恩斯,小路易斯·格赛特,弗兰西丝·费舍,詹姆斯·沃克,迪伦·肖明,珍·斯马特,唐·约翰逊,雅各布·明-特伦特,周洪,阿德莱德·克莱蒙丝,杰西卡·卡马乔,达斯汀·英格拉姆,尼古拉斯·罗根,李·特格森,吉姆·比弗,迈克尔·加雷兹戴,罗伯特·维斯多姆,大卫·安德鲁,夏恩·杰克逊,韦恩·佩雷,杰拉尔丁·辛格,布鲁克·托德,查尔斯·格林,里贾纳·陈婷,迈尔斯·多莱克,Adelynn Spoon,亨利·路易斯 

    导演:斯戴芙·格林,妮可·卡索,安德里杰·帕瑞克,斯蒂芬·威廉姆斯,大卫·塞梅尔,弗雷德·托耶 

    猜你喜欢

    • 更新第03集

      女人领地

    • 更新第01集

      探长雷布斯第一季

    • 更新第05集

      无罪的罪人(剧版)

    • 更新第06集

      星球大战:侍者

    • 更新至第05集

      无罪的罪人第一季

    • 更新至第06集

      星球大战:侍者第一季

    • 已完结

      尝试第四季

    • 更新至第03集

      女人领地2024

     剧照

    守望者2019 剧照 NO.1守望者2019 剧照 NO.2守望者2019 剧照 NO.3守望者2019 剧照 NO.4守望者2019 剧照 NO.5守望者2019 剧照 NO.6守望者2019 剧照 NO.16守望者2019 剧照 NO.17守望者2019 剧照 NO.18守望者2019 剧照 NO.19守望者2019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HBO的剧版《守望者》开始选角:雷吉娜·金(《美国重案》《守望尘世》)、唐·约翰逊(美剧版《迈阿密风云》)、蒂姆·布莱克·尼尔森(《逃狱三王》《无敌浩克》)、小路易斯·格赛特(《军官和绅士》)、阿德莱德·克莱蒙丝(《寂静岭2》《昭雪》)、安德鲁·霍华德(《血仇》)加盟。该剧主创Damon Lindelof刚写了长信给粉丝预警:剧集将是基于原作漫画世界的新原创故事,结合当今时代,会有一些新角色。剧中,“超级英雄”们仍被世界看做法外之徒。  Lindelof说的从这些角色也可知一二:这六名演员的角色尚未官宣,但外媒deadline透露:金饰演的是一个名为Angela Abar的人物,小路易斯·格赛特饰演Old Man,霍华德饰演Red Scare,克莱蒙丝饰演Pirate Jenny。有漫画已知的老角色,也有尚不知来头的新角色。

     长篇影评

     1 ) 《守望者》S01E06:这集的存在就是为了各种啪啪打脸

    《守望者》来到第六集,终于,终于开始起节奏了。

    身边的小伙伴看罢这集都说嗨爆了,准备把评分给回到五颗星。

    但是说实话,剧情最终还是把论点落回到普通的黑人种族歧视这一块,创意上还是有所欠缺,不太符合《守望者》反传统价值的路子。

    不过在纯品质方面,五集的铺垫也让本剧的第一个高潮部分来的如此畅快。

    剧集之前抛出《美国英雄故事》的线索后,几乎再没有提及,让这条线成了孤儿线。

    没想到却在这一集给出了完整真实的答案,同时也把之前许多伏笔串联了起来。

    被忽略的超强编剧阵容,早已决定了剧集的高度

    这次看《守望者》之前,因为对题材的信心过于强烈,认准了原著的名号就没有关注编剧这一块,感觉完全不会出乱子。

    而看完这一集之后,一边觉得编剧必须要加个鸡腿,就顺手查了一下编剧的背景。

    这一查还真吓一跳,戴夫·吉布森达蒙·林德洛夫可都是实力派。

    达蒙·林德洛夫有着丰富的剧集编剧经验,他参与编辑的《守望尘世》和《迷失》等剧集都是豆瓣8分以上的精品。

    同时他还非常善于对特殊世界观的构造,并且对原有经典IP进行发散性续写,例如《僵尸世界大战》和《普罗米修斯》电影中的另类世界都出自他手。

    而另一位编剧戴夫·吉布森则更是不得了,尽管在影视界成就不大,但是他可是几乎参与过所有《守望者》及其衍生作品的编剧工作。

    其名字往往紧随原著作者艾伦·摩尔出现,可以说戴夫就是《守望者》作品的权威!

    一个影视剧编剧专精,一个《守望者》主创大神,怪不得剧集能达到如此高度。

    用最了解《守望者》的人,讲了个和原著关联最小的全新故事,本剧的改编牛就牛在直接否定了原著中的设定,而且还更改的十分合理。

    兜帽判官这位第一位带上面具执法的义警,作者并没有给出他真是的身份,直到他死去也只是暗示兜帽判官也许是一名叫做穆勒的俄罗斯大力士。

    然而剧集中大胆改写,将原创人物威尔(暗夜修女的爷爷)设定为兜帽判官本人。

    这一改动不仅把威尔敌视的种族歧视完美的契合到故事里,也终于把这部看上去和《守望者》没什么关系的剧集,变成了《守望者》无法质疑的官方续作。

    在纽约执行正义的判官,无论其真实身份是俄罗斯人还是黑人,都显得如此微妙

    通过上一集吃下药丸后的效果,修女开始以威尔的视角回顾他的一生。

    而这一次导演也玩了个大的,之前通过“窥镜”和骑士团成员的对话,曾被提起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回忆部分的画面选择通过黑白颜色呈现,部分重点用醒目的红色展示,本着反对种族歧视的初衷对《辛德勒名单》进行了一次完美的致敬。

    五集的铺垫,只为了这一次爽快打自己的脸

    五集的沉闷铺垫,剧集给观众开的最大的玩笑不是节奏缓慢的剧情展开,而是编造了剧集中那个叫做《美国超级英雄故事》。

    这个故事才是网友口中真正垃圾的改编作品,而被网友称作垃圾的《守望者》剧集,又恰恰因为这个虚构的垃圾作品一集封神。

    正如上一段提到的,因为错把死去的俄罗斯大力士当做兜帽判官,这部全国大力推广的电视节目,甚至连主角的肤色都没搞清楚。

    而在前期的铺垫中,由于骑士团和瑞佛法案两种设定的碰撞,使得本剧的核心价值观在前五集空前模糊,一度也导致了小荐怀疑这片子可能会是反“反种族歧视”的“神片”。

    虽然没有走向这种奇葩发展,前期的铺垫还是产生了巨大的意义。

    在不同价值的对冲下,当故事再次回到哪个黑人权益还没有得到伸张的年代。

    跟随威尔的视角,我们再一次经历了曾经的一切,所有已经发生过的故事,被更加血淋淋的呈现在观众眼前。

    在一次执行公务的过程中,当时还是纽约警察的威尔被3K党同事报复,这些极端人士险些将他吊死在树上。

    当威尔绝望的走在回家的路上,却又再次遇上了一起犯罪案件。

    不再相信公理的他,戴上了刚才被殴打时3K党给他套上的头套,挺身而出以私刑的方式伸张了正义。

    于是,《美国超级英雄故事》中讥笑兜帽判官脖子上的套索造型是xing爱玩具的话语被反转,这个套索正是威尔开始怀疑世界的起点。

    威尔被迫成为兜帽判官,也使得他童年坚持的梦想破灭,威尔当上了警察,却无法成为剧集一开始那个反对私刑的巴斯·里弗斯。

    而为了隐藏身份,威尔不仅要带着头套隐藏自己的身份,甚至要要把暴露在外的双眼也涂成白色,这样才能保护他不会因为肤色问题成为人人喊打的罪犯。

    不仅关于人设的解读错误,兜帽判官在《美国超级英雄故事》中第一次帅气登场,是破窗而入解救了一间杂货铺。

    而现实中,他第一次解决3K党时,反倒是因为和对手搏斗而无意间闯入了一间杂货铺。

    杂货铺老板看到蒙面的怪人在追打3K党白人,他的枪口却指向了威尔。

    手无寸铁的威尔不得不狼狈逃走,而正是从那扇窗户逃出。

    两个画面相对比,正是无比辛辣的讽刺。

    还没有休息两分钟,《美国超级英雄故事》再次惨遭真相打脸。

    在那部片子里,虽然大都会队长和兜帽判官的同性恋情被还原,两人的关系却远没有故事中那么和谐。

    大都会队长邀请判官加入,更像是一种利用,利用判官伸张正义打下的良好口碑,成为了民兵团体发展的助力。

    威尔对3K党的追查被队长制止,反而拉着他进行打击“摩洛克大帝”的行动。

    而这一段有个细节十分值得玩味,威尔陪着队长接受完采访,回到家中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眼睛上的白色涂装终究不能让他摆脱黑人的身份,他也始终无法融入民兵组织这个不包容的团体。

    因为大都会队长的背叛,后来的发展也就顺理成章,见证了一起有预谋的屠杀案后,威尔决心铲除3K党却得不到大都会队长的任何支持,失望的威尔脱离民兵组织,彻底走上了以暴制暴的道路。

    被还原的裘德死亡现场

    作为故事引子的裘德局长之死,这一次也终于得以揭晓真相。

    威尔使用从3k党那里学来的催眠术,借助手电的闪光催眠了队长,并命令他自己吊死了自己。

    此时威尔与局长进行了对话,局长承认衣柜里的白袍是他爷爷传给他的。

    如果线索只到这里,我们可以推测的就只是局长继承了他祖父的极端思想也成为了3K党。

    然而此时在《美国超级英雄故事》中,有提到过大都会队长的卧室里有一副画着白马的图画。

    正巧裘德局长的客厅里也挂着一幅白马的图画,如果这两点能联系在一起裘德局长就可能是大都会队长的后代。

    而更细思恐极的是,已知局长的爷爷是个3K党。

    如果上述猜测属实,那么实际上大都会队长也是个3K党。

    这样的话人设的冲突可就复杂了,威尔杀死裘德局长的理由也更加充分。

    甚至如果他感觉到自己被整个民兵组织背叛,此时联合赵妪进行新一轮的灭世计划,也就显得比较合理了。

    距离末日时钟敲响还有三分钟!

    总长度九集的《守望者》,只剩下三集的篇幅。

    下一集从预告看一定是以黑夜修女为主视角,揭晓赵妪的背景。

    同时法老王的遭遇也将得到解答,顺便也可能会提到赵妪和威尔的合作关系。

    至于上一集韦德和参议员达成合作一事,证明骑士团此时也有着自己的行动计划。

    同时继承了罗夏意志和3K党精神的骑士团,实际上是个彻头彻尾的怪物,所以目前为止我们也不清楚他们的就核心目的是什么 。

    算上要留给曼哈顿博士发挥的最后一集,《守望者》除非提前预定第二季,要不然距离末日时钟敲响的时间,可是越来越短了啊!!!

     2 ) 奴役曼哈顿博士的宿命,来自使思维收敛产生错觉的预知能力

    看完了《守望者S1E8》,激发了本人很强的讨论欲望。倒不是因为剧情如何精彩,恰恰相反,是因为剧情中出现了烂俗的宿命论。我发现用自己的那一套来解析并重构剧中的宿命论,能串起本人的许多哲学观点,一不小心可能会暴露我其实是个哲学大神的真实身份,想一想都有些小激动呢。

    因此本文的焦点是剧中曼哈顿博士的 “predestination”。在进入正题之前先聊聊剧情本身放松一下。

    美剧守望者的风格

    《守望者》这一季对我个人而言还是比较惊艳的。

    首先是这种高智商、冷静、黑色幽默的角色风格。

    然后是每一集都频繁出现的超神转场(例如镜头抬升到星空中,结果是另一个镜头的路面),是我看过最NB的转场设计了。

    第三是对原作设定和剧情的化用,以及大量伏笔的设计。

    第四是叙事方式,除主角外,一集一个主线人物,用完就扔。

    对很多熟悉守望者原著的观众而言,最大的悬疑不是来自剧情,而是来自创作者写剧本的动机和主题。最开始的种族议题让人觉得格局小,评价下滑;慢慢地越拉越大,社会矛盾的隐喻越来越多,评价就不断上升。

    当EP6以后,剧情和守望者原作逐渐重叠的时候,各种剧情矛盾也开始河流,也与守望者原作的主题产生了共鸣。

    简单而言,原作的意识形态就落在 “一切矛盾源自人性之恶,源自人性对他人的恐惧和仇恨,解决事件永远无法解本源”,于是出现了三种观点或曰方案:曼哈顿博士的毁灭万物重来,法老王利用人类的恐惧来实现人类的团结,和罗夏始终坚持正义。

    美剧守望者显然不满足于和原作的主题共振,而是希望有所升华。从EP7到EP8,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看出作者的升华方向。他首先意识到 “守望者” 世界观和基督教世界观的一致性,而且不满足于原著仅仅停留在基督教世界观的当代隐喻的位置上,而是进一步站在宗教哲学的基础上展开他的讨论。

    《守望者》和基督教世界观的一致性

    怎么说 “守望者” 世界观和基督教世界观有一致性呢?主要体现在,曼哈顿博士拥有 God 一般的力量,被人类崇拜;而剧情中的一切矛盾,都源自于人类的 “原罪”;最后曼哈顿博士因为对人类的爱,没有按自己的意图灭世重来,但 “大洪水” 还是在法老王的诡计下发生了,因为原罪陷入自我毁灭进程的人类社会,通过对共同的灾难的恐惧而走向了团结,似乎被灾难洗涤了。

    这套故事与 “旧约” 的故事相比非常像。最核心的抽象有三点:令人恐怖的神,人类的原罪,大洪水。

    从这个角度来看,《守望者》其实是基督教的衍生派系之一罢了。各种派系最核心的争论,在于如何解读 God 和 人类之间的关系:是仇恨还是爱,是恐怖还是惩戒,是安排还是放任。《守望者》对曼哈顿博士的塑造就是它的解读,比较接近现代宗教的观点:无能为力,而且 ”主不在乎“。

    美剧《守望者》的新约企图

    这种解答不能令美剧守望者的作者满意,基于恐怖主义威慑产生的秩序,在旧约的年代已经无法持续,更不符合当今人类社会的价值观了。他明显想用自己的价值观,用原有故事的元素重组整个故事,得到一个社会影响更积极的结局。

    于是我们看到了新版的美剧《守望者》,原作中的主要角色如曼哈顿博士、法老王、夜枭、丝魂、罗夏等都有对应者;原罪也从冷战时期确保互相毁灭的核威慑,变成了种族和文化冲突,以至于一切人和一切人冲突的现实,但源自人类相互仇恨和敌视的本性却没有变(典型的剥削阶级唯心主义解读,用自己的阶级体验来解答阶级社会的恶果,将自身原罪化给所有人分担)。

    但故事过程不一样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新的美剧《守望者》明显是相对于《旧约》的《新约》。

    故事的主角变成了 ”圣母“ Abar, ”圣父“ 是曼哈顿博士;沿着这条路走,真正的主角耶稣应该是 Abar 收养的女儿,被曼哈顿博士传授了能力的孤儿。

    而故事的精神主题,从逻辑上看,可能也符合《旧约》到《新约》的转变,由旧约那个沙雕上帝主张的恐怖主义,变成耶稣主张的爱;而人类的原罪被耶稣用自我牺牲而救赎了。

    但作者野心如此大,恐怕不甘愿只是用隐喻重复前人的文学创造(新约)而已,而是要整一个自己价值观的新约,并在封面印上自己的大名。因为他们伏笔的技巧非常高明,以我的智力还没能力猜到结局的走向。

    我看得不够仔细,没有意识到最后砸中上帝脑袋的那颗石头,是之前哪一集中被谁抛出的。

    对上帝之无能的解读

    基督教的布道者们,最费脑筋自圆其说的问题在于一个 ”全知全能的上帝为什么创造了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为此基督徒们不仅编造了成百上千种说法,还编造出成百上千个派别。作为人类组织形态存在的基督教派,比他们传说的上帝制造的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更加不完美,是瑕疵中的瑕疵。

    《守望者》最有趣的地方之一,就是用曼哈顿博士代替上帝,给出了一种解读。虽然曼哈顿博士这个 God 自己的样子和人类的样子一样,但 God 的思维因为全知全能而改变,反而失去了理解人类感受的能力。曼哈顿 (God)对人类的爱是源于他自己的需要 (性欲,爱欲,和对不可知的兴趣),而不是和普通信众期待的那样,源自对普通人类感受的共情能力。

    当这个 God ”厌烦“ (至于 ”厌烦“ 本身又是什么,剧情并没有尝试解读)人类原罪导致的自我毁灭必然性,就想亲自动手毁灭重来。而当这个 God 意识到随机因素导致的不可知,使人类拥有不同于原罪命运的 ”可能性“,他又 ”乐意“ 继续观察下去 (至于 ”乐意“ 是什么,剧情又没有解读)。

    于是对 God 的无能给出了一种解释,简单来说 ”主不在乎“, 说的好听点,”主不干涉人类的自由意志“,或者 ”自由意识本身是主最大的创造“ 。

    这套 ”自由意志“ + ”不可知论“ 的说法,基本上是20世纪末的一种主流观点,简单来说是 ”自由意志论“。他们认为极其微小却不可知的随机因素,产生了人类不可被预知的 ”自由意志“。他们围绕这种说法叠床架屋的搞出了好多好多理论。至于微小的随机因素来自哪里,只要能自圆其说就作罢 (例如 DNA 的发现者认为人类自由意志来自于神经信号中的量子力学不确定性……)。

    剧集对上帝之无能的宿命论新解

    美剧守望者对原著的最大突破,就体现在 EP8 对曼哈顿博士主观世界的重现上。它第一次用镜头语言,将曼哈顿博士设定中那种过去和未来与现在重叠的精神现象(”体验时间的方式和人们不一样“),通过剪辑呈现出来。从而让观众感受到曼哈顿博士对 ”宿命“ 的无奈。

    按剧中的解读,曼哈顿博士对未来时间的体验不是 “或然”,而是“已然”;就像我们对过去的体验。我们无法改变自己 “已然” 过去的行为,曼哈顿博士博士也无法改变他 “已然”未来的行为。于是陷入到那种已知未来仍无法改变的 “宿命” 中。

    这种精彩的表达手法,还是非常令人佩服的。用短短一集拍出了一个电视版的《Predestination》(国内翻译是垃圾的《前目的地》)。

    这种 “宿命” 不是用预知能力可避免的,反而恰恰是预知能力带来的,预知能力导致的。

    因此曼哈顿博士这个 God 对人类文明的无能就体现出来了,他越是全知,越无法改变宿命。反而人类自己如何面对曼哈顿博士的存在,如何自处,真正推动了历史进程,决定了人类文明的走向。

    这么一来,通过 “自由意志” 战胜原罪带来的自我毁灭命运,取决于人类如何处理自己和曼哈顿博士 (God) 的关系。而剧集中已经有三种方式出现了:

    • 一种是充满战天斗地精神的独眼巨人,作为罗马帝国的化身,试图弑神自立
    • 一种是赵和法老王所在的集团,曾在旧约《守望者》里利用曼哈顿博士恐怖化。但发现人类无法走出恐惧,无法向美好未来前进;于是在新约时代似乎要将曼哈顿博士雕像化、偶像化,本质上也是弑神。
    • 第三种则是 Abar 和孩子们,直接作为曼哈顿博士的亲人,与他平等生活。

    按剧情的节奏估计,第一种会失败,而一直没有显山露水的第二种,将在最后一集里获得成功。而符合上述分析的逻辑可能性,则是前两种都失败,反而第三种玩出了花来。但编剧的段位比较高,我还想象不出他会玩出什么花来。

    为何使用了烂俗的宿命论设定

    虽然剧情设计,主题设计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但用到了宿命论这个设定,令我非常失望。尤其是剧情中还出现了烂俗中最烂俗的衔尾蛇:

    • 因为未来 Abar 为救曼哈顿博士奋不顾身,导致爱上 Abar 的曼哈顿博士在过去约会 Abar,导致了 Abar 因为爱在未来为救曼哈顿博士奋不顾身
    • 由于 Abar 在未来提问独眼巨人和 3K党白袍,让她爷爷在过去知道了这件事,去追查和谋杀警长,导致了Abar在未来提问独眼巨人和 3K党白袍

    似乎是怕有的观众看不懂,他们还翻出了最老的鸡生蛋、蛋生鸡的 Paradox 。 这不禁让刚刚称赞编剧 Full of Imagination 的我, 又为编剧他们 Lack of Imagination 感到疑惑。时间线上的衔尾蛇现象被人玩过太多次,而电影《前目的地》(<Predestination>)给出了全新的,反宿命论的因果论设计。我在之前已经谈过:

    //movie.douban.com/review/7216329/

    编剧基本上每一集,每一个设定都在标新立异,怎么会在这么关键的地方用烂俗的桥段呢?究竟是真的想象力匮乏,还是别有所图,埋藏着更深的剧情阴谋?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并不存在悖论

    在解读衔尾蛇悖论之前,先说说更烂俗的鸡生蛋蛋生鸡悖论。

    且不说鸡蛋的进化是一个量变积累到质变的过程,就假设它是瞬间发生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有以下三种:

    • 一只 “不是鸡” ,变成了第一只 “鸡”,它生的蛋都是能孵化出鸡的 “鸡蛋”
    • 一只 “不是鸡”,生下了第一枚 “鸡蛋”,这个蛋孵化出第一只 “鸡”
    • 一枚“不是鸡”的“不是鸡”蛋,变成了第一枚 “鸡蛋”,并孵化出了第一只 “鸡”

    真正的悖论并不存在于推理过程中,而存在于推理的前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这个问题本身隐含了两个未明言的,错误的假设,才导致了悖论感的产生:

    • 孵化出 “鸡” 的一定是 “鸡蛋”,生下 “鸡蛋” 的一定是鸡。 然而并不一定
    • 以 “鸡” 和 “蛋” 的信息,可以对问题给出唯一解。 然而信息不够,可以有多种合法解

    在知乎上搜 “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可以看到大量与此类似的讨论。由于悖论感的产生源自于错误的隐含前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是一个劣质的 Paradox 。《守望者》S1E8用这么劣质的桥段,来铺陈最重要的情节,还让作为 God 的曼哈顿博士来说。这点让我很迷惑。

    其实曼哈顿博士所陷入的困境,有一个更好的解释。在说这个解释前,我们先讨论一下悖论。

    许多悖论的本质是人类思维使用了错误算法

    人类总结的许多悖论,其实本质上都是思维使用了不收敛的算法。这些算法往往在具体的场景中可用,几次迭代就能得到结果,大大提高了思考的效率。但推广到无限的情况下,就失去了效率,让人陷入迷惑中。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数列:

    它是否比 2 要大? 如果我们的脑子照着图示中的算法计算一个值再去比较,永远也计算不出这个值。

    但换一个思路,用 2 - y,就会得到

    这能体现我们思维选用的 “算法” 对能否思考出问题的答案很关键。我们再用一个经典的视觉悖论来看:

    这个图让人感到存在悖论,是因为我们看它的时候脑子使用了两种算法,得到了不一样的结论。

    思维的第一种算法让我们感觉图案是一个在同一平面上,连续的三角形。但用目光仔细检查时你会发现这个图是不可能存在的,视觉沿着边走指向了不同的平面,可图形却始终是衔接的。不同平面上的三条线居然组成了一个三角形。

    这种悖论奇异感,其实来源于错误的算法。我们用视觉检查图案的连续性,其实是在检查三条线段是否相连。眼睛观察了三个角,每个角在视觉上都是相连的。

    思维这的个算法,简单来说,就是从某个起点出发,判断第 n 条线段和 n + 1 条线段是否相连,如果有一条不相连,这个图形就不连贯。每一次可以写成 :

    整体写出来是:

    我们脑子用这个算法跑下去,无论看多久,结论还是图形相连了,和同一个平面的感觉相矛盾了。

    其实有了 “所有线段在同一个平面上” 的假设,正确的算法应该是每到一个新线段,都递归地和之前所有的线段做比较。这样写出来就变成了:

    这样思考麻烦一些,但到第三个点就会发现,图形是不可能相连的 ( f(a0,a1, a2) 不为1 )。只有两种可能的情况, 一种是整个图其实是一个二维图,另一种,则有两条边实际上不相连:

    曼哈顿博士的时空体验是一种什么算法?

    假设曼哈顿博士的设定为真,他真的能够体验到真实的 “未来”,而未来又对他 “现在” 的行为产生了作用,然后又作用于新的未来,新的未来又作用于现在…… 这种看上去无限循环的时空体验,可以极简地写成:

    t_0 这个时间点,曼哈顿博士作出了一个影响历史的选择;这个选择导致了一个 Future_n 的未来。曼哈顿博士能感知到 Future_n ,影响了他在 t_0 时的思考,作出了一个新决定,这个决定通过 Time 演变,导致了 Future_n+1 的未来;而 Future_n 又作用于曼哈顿博士在 t_0 时的决定。

    这种算法看起来是无穷次循环的,其实在现实中,当迭代次数 n -> ∞ 时,仅仅有几种情况:

    • 算法不收敛,无论 n 迭代多少次也没有确定结果。于是曼哈顿博士也无法了解未来是哪种
    • 算法收敛,当迭代到 Future_n 时, Future_n+1 = Future_n ,于是再迭代 n 次也是同样的结果,曼哈顿博士的宿命出现了
    • 当迭代到 Future_n 时,导致曼哈顿博士失去了做出任何选择的动力,于是作出选择的时间点 t_0 本身不存在了

    于是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曼哈顿博士只能知道真实发生的未来,所以无论 n 迭代了多少次,他永远只记得过去和 Future_n+1 ,而那些在迭代中消失的未来版本,曼哈顿博士自己也无法感知到。

    所以曼哈顿博士之所走向了 Abar,而不是另一个女性 Bbar,我们通过这个算法可以看出来原因。

    当他试着作出要不要跟另一个女性 Bbar 搭讪的决定时,未来已经迭代了 n 次,结果是曼哈顿博士不会爱上 Bbar,或者未来可能性太多,导致了他动力不足,从未作出走向 Bbar 的决定。于是,他自己记得的未来里这种可能性从未发生过。

    而当曼哈顿博士走向 Abar 时,“可能的未来” 和他 “试图表白的现在” 已经通过算法迭代了无数次,结果收敛了,对 Future_n 的知晓并不会改变曼哈顿博士在 t_0 的行为,Future_n+1 和 Future_n 相等,于是剧集中的宿命出现了。

    在这个推理中,衔尾蛇并未存在过。我们可以知道,当 n = 0 时,曼哈顿博士虽然走向了 Abar, 但并没有爱上 Abar,Abar 的爷爷也未曾从曼哈顿博士那里听说过警长的真实身份。

    我们可以合法地推理,当 n = 1 时,Future_1 的曼哈顿就找到了 “the moment”,知道自己为什么爱上了 Abar。

    而当 n = k 时,Abar 的爷爷自己发现了警长独眼巨人的身份,而在 n = k 的未来时 Abar 通过曼哈顿博士询问了爷爷为何知道警长是独眼巨人;于是从 n = k + 1 开始, Abar 的爷爷不再自己发现警长的身份,而是通过 n = k 版本的 Abar 提问,提前知道的。

    所以衔尾蛇的奇异感,如同上文的奇异三角形图片一样,通过对人类思维算法的还原给破解了。假设曼哈顿博士感知未来的设定为真,他的思维水平并没有跟上,他永远把 Future_n 当成了唯一的 Future_0 ,误导了别人。而在若干次过去未来相互干涉的迭代中,消失在宏观真实历史中的 “可能性”,被人彻底地忽略了。

    人人都像曼哈顿博士一样思考,只是不像他这样决策

    我们不要认为剧中曼哈顿博士的设定有多么神奇,其实他的感知模式,是人类正常思维公式加入了一个不正常超参数的结果。

    我们人类正常思考模式是这样的:

    新加入的 p 表示概率。

    简单来说,每一种未来对我们而言都是一种可能性,对未来的各种可能性的权衡,产生了我们现在的决策,而这种决策又给未来带来一种新可能性,于是导致下一轮迭代。

    对于人类思维的这种算法,可能的未来是树状的,由各种选择导致的各种分叉,我们的决策机制是在这个树中找到一个奖励最好的最优解。

    这种模型可能性太多,穷举是做不到的。所以人类的决策有一些常见的剪枝算法,例如:

    • 突出主要矛盾
    • 通过经验省去运算
    • 迭代有限次数 (“三思而后行?再,斯可也”)
    • 考虑最有利的结果
    • 考虑最坏的结果

    于是人类思维感觉最好的结果,就是有限次迭代后结果就收敛了,唯一的决策导致唯一的最优结果,让人觉得非常自信。绝大部分的思维则是一种基于概率的决策。

    这种思维算法,还可能因为加入别的决策者而更加复杂。比如最常见的,两个人骑着自行车迎面遇到了,非常默契地相互错开。这就是双方思维算法快速收敛,导致最优的结果。而如果没有收敛,就会导致两人同时向左,同时向右,几次之后撞到一起的悲剧。

    那么设定中的曼哈顿博士,比起普通人而言,最大的区别在于他看到的未来是唯一的, p 的值不是100%,就是0,于是曼哈顿博士的思维算法被高度简化了。

    曼哈顿博士沦为命运的奴隶,因为他的决策算法带来的错觉

    我们可以看出来,曼哈顿博士对未来的认识能力,产生了一个严重的错觉。他自以为是唯一真实的 Future_0 ,本质上不过是第 n 次迭代的一个高可能性版本。他记得的版本其实都是迭代过程中的 “过去”, 但他却以为是唯一未来,还以为是自己对时间的体验和别人不一样。

    由于曼哈顿博士的思维放弃了对其它可能性的迭代,导致他能想象的未来快速收敛。

    对于拥有 God 一般能力的曼哈顿博士,由于作出 Choice 的能力极端地强,所以概率很低的 Future 也能变为宏观事实。可他却快速地剪枝,把这些可能性都删除了,导致他的决策高度单调,他预测未来的算法因此特别容易收敛,收敛之后就产生宿命论的假象。

    这种宿命论导致的无力感,进一步作用于他的想象力,导致他思维模式过度拟合经验,变得更严重地教条化。只有当 Future_n 对曼哈顿博士产生了非常非常强的动机之后,他才会改变自己的 Choice_n, 使得一个新的 Future_n+1 出现。

    典型的例子是,《守望者》S1E8的剧情非常滑稽,曼哈顿博士援助 Abar 时难道不能直接分解掉独眼巨人集团的那门消灭他的炮吗?多么简单的一件事。这要么解读为编剧自己也弱智了起来,要么解读成曼哈顿博士一直就是个弱智,Lack of Imaginations。

    所以故事中的曼哈顿博士,早就失去了改变未来的能力。未来的所有可能性,全都来自于他对别人诉说未来的那一瞬间,由别人的决策导致了未来的改变。曼哈顿博士变成了时间线上的旁观者。

    当曼哈顿博士在某些场景下,对未来的预测收敛了,他认为人类自我毁灭是必然的,他就只能得出亲手毁灭人类,或者彻底放任不管,重新创世这样的决策。这是一个悲观的旁观者。

    而当他的算法遭遇不收敛,例如无法得出丝魂二代是笑匠强奸的产物,觉得人类的未来仍然有无限的可能性;这时就变成了一个乐观的旁观者。

    他永远不是参与者,源自于决策思维远远落后于正常人的愚蠢。这时剧情就有文章可作,法老王,赵女士,独眼巨人们就成了人类新命运的创造者。

    宿命论背后的形而上学思维

    有了以上讨论,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大对宿命论的思考。宿命论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错误,它包含两个至关重要的缺陷:

    • 错以为对现实的拟合等同于现实
    • 沉迷于思维中 O(1) 的简化算法

    现实世界中,无数相互作用关系在同一个无限可分的时间间隙中发生作用。而人类的思维能力却源自于生物由两点相连而成的神经网络。

    当物理学家洋洋自得地认为 A = F / M 这样的公式符合客观真理时,却没有意识到人类通过这个算法来计算,至少需要三帧或更多次的运算,而客观真理是随时生效的。包括数学在内,都是人类思维对客观世界规律的拟合,而且假设了不可能存在的客观条件(类似“刚体”,“惯性运动”等),过程也明显不同。

    对于人类而言,一个优秀的算法能把思维中 O(n) 或更低效的算法转变为更高效的算法,甚至 O(1)的算法。这种转变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奖励机制,让人类感受到愉悦。

    可悲的是,这也必然导致了一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出现,因为算法产生的美感倒过来认定现实就是如此 (如果有一个数学上足够完美的公式,但与现实观测不相符,反而要对所谓上帝表示遗憾),其实本质上是放弃了继续辩证和求索,于是产生了盲信和服从的宗教性质。 这种对形而上学之完美的渴望,是人类自身最大的不完美。

    这是隐藏地更为深的主观唯心主义。不像普通的主观唯心主义把感受上的道德、信仰、安全感、正义感视作世界的客观规律;这种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类思维模式、思维算法在边界问题上产生的错误和幻觉,当成了世界的客观规律。

    永远考虑各种条件,各种可能性,不是大刀阔斧剪枝而是不停迭代的算法——辩证法,往往不是人类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思维方式,但却是人类智慧的基石,也是形而上学思维的底线。使人类在虚假真理组成的世界面前,仍然能够 Never Compromise, not even in the face of armageddon

     3 ) 《守望者》S1E09:如果不能再现经典,那就造一个新的

    如果你因为受不了过度的“政治正确”,受不了缓慢任性的叙事节奏,受不了完全重写的后续剧情而放弃了《守望者》,那你就错过了史上来最牛的漫改电视剧。

    《守望者》原著的高度是殿堂级别的,所以尽管扎导的电影版完成了最忠实的还原演出,也只能获得粉丝的认可,主流媒体依旧会诟病其只是借了原著的东风。

    而这一次的剧集版,则干脆来了个不破不立,用完全原创的续写再造了一段全新的经典故事。

    过气的“救世主”

    因为故事线索的完全独立,前几期评论中我极少提到法老王维特,而他的经历在这集终于全部揭晓。

    在新故事跨越35年时间的续写中,第二代守望者中戏份最多的老角色就是法老王维特。

    尽管上集我们已经知晓他是如何被曼哈顿博士坑到了木卫二号上,但是他的故事还远远不止于此。

    当年完成了“救世计划”后,维特就隐居在南极的行宫之中,一边经营着自己的“章鱼鲜生”海鲜配送公司,一边录制视频教程引导瑞佛成为了傀儡总统,来继续巩固救世的成果。

    但除了追求peace and love之外,法老王实际上并没有试图获取任何利益,真是比如今一些只会动嘴的rapper们高尚太多了。

    在自视超然一切的维特眼中,他不屑与“愚昧的凡人”为伍的清高,潜台词基本上在说: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鸡。

    此时的维特,除了猫在南极储存冷冻精子之外,能让他开心的就只剩下两件事,在电视上欣赏自己救世的贡献外,向来访的客人讲述自己当年的“丰功伟绩”。

    如果说世上最聪明的人有什么缺点,那就是虚荣。

    为了让自己的反派人生充满主角一般的仪式感,维特的一言一行除了饱含贵族气质外,还充满了戏剧表演的张力。

    所以他在被困木卫二号时,也时不时组织个“欧罗巴小剧场”什么的。

    甚至于上集人造仆人的所谓“觉醒”,原来也只是他安排好的剧情。

    自打维特明白过来自己和曼哈顿博士说的天上人间是两个意思之后,他当天晚上就制定完成了逃离的计划。

    只不过担心等待的时间过于无聊,他才安排了那个蒙面的执法者来给自己找点乐子。

    而在维特谱写的《法老王的救赎》这部脱狱大剧里,还特意加了一段展示自己徒手抓子弹绝活的戏份来压轴,也仅仅是为了好玩。

    枉我还猜测这个卫星上的人造人,是不是暗喻了人类最终都将因为欲望而堕落,结果人曼哈顿博士创造出来的还真是百分百的忠犬。

    不求钱不求权的法老王一辈子没什么爱好,就是喜欢让不喜欢自己的陌生人说一句喜欢自己。

    可在木卫上,身边尽是些只会点赞好评的晚期脑残粉,就差喊什么星宿老仙法力无边。

    这样的舔狗粉丝团,搞得他一点征服的欲望都没有,法老王对粉丝成色的要求看来还是很高的!

    回归地球后,报摊老板认出了维特的长相,此时他明显十分的得意,连忙追问道:“最近我还上没上过热搜的头条?”

    原著中的法老王被塑造出了冷酷的神性,可在剧集中他开始更多的展露出温情的人性。

    因为木卫传送事件,法老王被断网隔离,浪费了十年光阴。

    但细细回忆,自1985年隐世之后,维特除了看电视刷抖音就没有再鼓捣什么新的花样。

    但他留给人类的科技红利,已经足够顺利完成十五个五年计划了。

    当年在纽约一顿和平记章鱼刺身,维特花去了300万来结账,但他知道这些代价不仅仅是个数字,花呗的余额也不能无限制的透支。

    于是,当年那个吃海鲜自助不眨眼的法老王,在救世这方面变得精致起来,为了给女儿树立一个正面的救世榜样。

    点单冷冻墨鱼仔的时候,维特留心控制了分量,还不忘说了一句:希望你在乎的人不要在现场。

    法老王是幸运的,他在最有野心的阶段,筹备了一个计划并最终完成。

    就好比有个人在80年代励志成为万元户,并在同期实现了这个目标。

    那么当后续因为曼哈顿博士的出现,使得存款一亿都沦为小目标之后,维特的野心已经得到了满足不再膨胀。

    可当后人因为曼哈顿博士拔高了平均线,只能把一个亿当做小目标来规划自己的人生时,他们就难免被过于庞大的野心冲昏头脑。

    报摊老板嘲笑法老王失踪后,可能去了丛林里做人猿泰山。

    而实际上维特的过气也确实是他一辈子最好的归属,这份幸运让他没有被蒙蔽双眼,也最终让他获得了救赎的契机。

    用深度打造完美,颠覆原作价值观

    见过了太多的狗尾续貂,才不得不佩服《守望者》续写的神奇。

    从兜帽判官引发的第一代民兵组织的兴起,到曼哈顿博士的逝去,三代人的兴衰跃然于银幕之上。

    这些人在剧中的存在,并非简单只为推动剧情而存在,每个人都是推动历史车轮转动的一员,每个人在经历世事变迁后也都有了对生活全新的感悟。

    正如上文所说,法老王克制了自己的欲望,在同情心与好胜心的天平上稍稍找到了一些平衡,尽管他依旧站在更高的层面俯视他人,却也变成了更具人性的老头子。

    如今的维特,至多也只是贪玩罢了。

    活了一百多年的兜帽判官,刚出场的时候说自己是“曼哈顿博士”,结果剧情饶了一大圈,人家也还真没有说谎,愣是把这句话给圆回来了。

    面对世道的不公,威尔最初抱着一颗公义之心来捍卫正义,却不得不在打击“独眼巨人”时化身为蒙面义警执行私刑。

    对正义的追逐让他忽略了本该同样被他守护的家人,百年之后威尔守着修女的子女,得到了自己孙女的谅解,晚年也算有了可以“借宿几天”的家庭。

    而对于影响了三代蒙面义警的基恩家族,老基恩的法案让民兵组织站在了法律的对立面。

    他的子嗣基恩议员则通过了新的蒙面法案,表面上看是为义警翻案的操作,实际上也只是“独眼巨人”上演的一出无间道。

    站在当权者的立场下,他们永远不可能支持不受自己管控的人来执行他们不希望看到的正义。

    说起蒙面这回事,修女在和丝灵阿姨第一次见面时就曾谈论过,每个人选择隐身在面具背后都会有一个原因。

    出人意料的是,在大结局中当威尔再次和修女聊起这个话题时,他的看法竟然和丝灵完全一致。

    修女认为带上面具后是为了宣泄怒火,威尔却告诉她面具只是为了隐藏起自己的恐惧和伤痕,而那些需要被隐藏起来的伤痛,在面具下又是永远无法愈合的。

    最终,只能把它们暴露在阳光之下,才能获得治愈。

    因种族迫害的而起,故事的落点却回归到所有人共同的精神层面,就连政治正确这回事,都完成的如此清新脱俗。

    至于作者对于面具的观点,听听他是怎么借世界上最聪明的男人的口说出的。

    曼哈顿博士说,要做蛋饼就不得不打破几个蛋。

    当世人都认为超然万物的曼哈顿博士再无丝毫人性的时候,他却选择用自己的生命去完成对修女的救赎。

    曼哈顿博士也许不了解人性,他不确定如何拯救苍生万物,只好去木卫上创造自己心目中的天堂。

    可当他连作为造物主也失败了之后,也许仅仅只是拯救自己身边的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实际上曼哈顿博士也是个可怜人,能够自由在过去未来穿梭,听上去是个不错的超能力。

    可当博士被困在笼子里时,我们才发现,作为神他早已失去了人生的足迹和方向。

    故事进行到最后,当法老王再次获得了付出他人生命的代价来换取拯救苍生的机会时。

    35年前,包括曼哈顿博士在内的知情人都选择了沉默以对,只有罗夏坚持心中最纯粹的正义。

    而35年后的这天,面对同样的问题,丝灵没有选择退让。

    即使整个机关组织都默许了当年法老王的行为,这一次丝灵却决定去执行当年被自己否定的正义,罗夏的选择题终于不再是他一个人“任性的错误”。

    而执行正义的方法,实际上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复杂。

    《守望者》剧集版前松后紧的叙事结构,冒着失去大量观众的风险,完成了自己超越经典的尝试。

    无论从整体的剧情节奏,还是分集中不同的主题特色,这部剧都应该当做教科书一般来进行学习。

    前半部分对于IP的致敬堪称完美,第五集开始加快节奏后,第六集的兜帽判官的回忆部分品质堪称电视剧版《辛德勒的名单》,第八集曼哈顿博士的时空之旅则几乎是《记忆碎片》的超能力版本再现。

    大结局的第九集,《守望者》又对自己进行了完美的致敬,对于一部剧集的艺术高度,我们真的已经无法再要求更多。

    影片中,丝灵阿姨说:人是会变的。

    在不同的阶段下,每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会变化。

    曾经的《守望者》是彻彻底底的暗黑童话。

    可多年之后,新的《守望者》则更像是纯粹的童话故事:罪恶必将面临审判,我们可以允许正义迟到,但绝不接受正义披上灰色的外衣。

    对于真正有思想的人而言,他们前半生看到的世界可能是黑暗的,他们在年少时疾呼着世界的不公,可最终都将升华为对光明的绝对渴望。

    而对于愚昧的人而言,最悲剧的是他们习惯于身处黑暗之中,却相信眼前的一切是光明;而当他们能够辨别黑白时,却又用余生去痛斥黑暗,最终浪费掉了寻求光明的最后时光,只能在黑暗中永远沉沦。

    蛋液已经准备好了,蛋饼什么时候出炉?

    《守望者》在剧情方面不仅出彩,更重要的是它是如此的完整,不曾留下丝毫遗憾。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可以看做是第二季的铺垫,也可以单纯的理解为开放式的结局。

    水面的映照下,湛蓝的色调已经暗示了结局

    剧中所有人都已经有了各自故事的阶段性归宿,即使故事就此完结也依旧不影响其完整性。

    原作的故事中,罗夏身死之后,他的日记被媒体发现,为观众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升华了南极行宫前对于法老王审判的高度。

    剧集版留下的悬念,则是如果再给世界一个新的曼哈顿博士,我们能否利用新神的降临,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原作中曼哈顿博士的形象被塑造为了凡人的对立面,这才导致了剧集中的野心家把算盘打到了他的身上。

    如果丝灵带走法老王后进行公开审判,那在首次末日时钟之后建立起的微妙的平衡局面势必要被打破。

    修女化身为新一任曼哈顿博士,就要面对更大的挑战,一个当年的曼哈顿博士都无法解决的矛盾。

    获得了神力的修女还能否站在凡人的角度,带有人性的去处理问题,将是未来可能存在的第二季的新的核心点。

    法老王和曼哈顿博士认同了以牺牲换取和平的功利做法,新的故事中我们将会以修女的视角,看到神是如何替凡人进行选择的。

    续写经典是一道世界难题,能交出完美答卷的寥寥无几。

    就连本剧在播出的前几集,也出现了很多声音称剧集版毁掉了《守望者》的品牌。

    观众甚至希望剧集版不如只是简单的进行翻拍就好了。

    诚然,翻拍的选择是出于商业层面考虑最稳妥的选择。

    可是这个世界上多数的经典艺术创作都不是站在商业的层面上出发的,过多考虑经济的得失最终都只会让作品沦为俗套。

    续写的初衷是为了为了让经典再次升华,而不是去压榨经典的商业价值。

    只有抛开了资本的束缚,艺术创作才是有灵魂的。

    HBO没有为《守望者》续订第二季,故事还会不会继续展开我们无从得知。

    但正是这种背水一战的觉悟,才使得剧集版能够实现如今的高度。

    如今作品口碑回升,故事结尾也留下了足够吸引人的悬念,蛋液已经准备好了,什么时候把蛋饼端上餐桌呢?

    第一次完整的跟着写完了一部剧评,说实话在尽量不剧透的前提下,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

    不过很幸运选择的是《守望者》,剧集也最终没有让我失望,接来下等一波《巫师》剧集版,想看的话,别忘了关注哈~

    《守望者》S1E09:如果不能再现经典,那就造一个新的

     4 ) [Watchmen]S1E6: 目前为止最好的一集!

    吹爆手表侠第六集!如果说前几集引起巨大的两极化评论,那么手表侠第六集正式以傲人的姿态告诉了如何用惊人的分镜头语言和黑白风格元素完成电影般行云流水的故事!安吉拉吃下回忆药丸,抽丝剥茧般的完成了第一集警察局长之死之谜解读!

    10分!第六集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一集!它不仅连接了缺失的关键环节,而且方式也是如此的精致。HBO以一种极具创意、天才的构思基础上,将漫改电视剧引入了一些真正崇高的黑色胶片怀旧复古风格!

    1.本电视剧在开篇遭到了守望者电影粉丝的强烈不满和差评,他们大多是对罗夏的后续死亡的影响力被扭曲成种族主义表示不满。其他的抱怨也针对于和电影无关的黑人主角。

    然而,从第三集开始,本剧开始重新以电影人设后续丝鬼为主角开始反向叙事,在第六集完成了对前两集故事反向填坑,我喜欢HBO编剧他们为安琪拉的祖父兜帽者创造了比阿兰摩尔从未想过的更好的起源故事,第六集以安琪拉吞下记忆药丸为噱头,完美的解释了第一集是谁杀死了警察局局长和为什么一个瘫痪的老人在案发现场!

    2. 第六集精彩看点:那辆警车拖着尸体的镜头令人震惊。真的让人措手不及,也公然诠释了世态炎凉情况下,兜帽者完全是被逼出来的。

    本集通过描绘现实的种族紧张局势来试图使大部分底层被欺压民众觉醒并且反抗。

    3. 第六集出现的麦迪逊广场花园的纳粹集会

    1939年现实世界发生了:

    -//www.history.com/this-day-in-history/americans-hold-nazi-rally-in-madison-square-garden

    4. 本集编剧将观众视角放到一个处处被社会欺压动用私刑的黑人的眼中,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一部成功分镜头语言的一集!

    安琪拉吃下药丸,镜头时而变成安琪拉本人,然后你再次仔细观望的时候,镜头一闪而过又变成了安琪拉的祖父,也就是后来的兜帽者。同样的分镜头运用比比皆是,大家可以细细品味。

    同样,当兜帽者伸张正义时,被路人拿枪威胁时,兜帽者跳出窗外,形成定格画面,画面再次切到安琪拉视角,我们不得不佩服HBO编剧的功底深厚!

    5. Hooded 兜帽者在暴力和同性恋方面仍然非常的大尺度,他的服装一直看起来像是带套索的反向3K,他的制度类似于超人,他和夜枭都受到超人漫画的启发,他的眼睛涂成白,戴着经典的黑色眼罩。

    6. 外网有人猜测:弗雷德这个角色讽刺是弗雷德·特朗普,仓库的招牌上有FT&Sons。

    现实世界中弗雷德·特朗普(Fred Trump)还有一些证据表明:都叫弗雷德,弗雷德在剧中中拥有一家杂货店,弗雷德·特朗普还拥有一家杂货店。电视剧的弗雷德(Fred)被命名为FT&Sons。现实生活弗雷德·特朗普(Fred Trumps)的企业名为E.Trump&Son。

    7. 可能大家不了解上世纪初美国出现的塔尔萨大屠杀,本集故事正是取材自著名的塔萨尔大屠杀的人们,以下是在美国看到的其他一些种族暴力事件:

    1898年的威尔明顿暴动

    1910年的大屠杀

    1917年的东圣路易斯暴动

    1919年的伊莱恩大屠杀(红色夏日的一部分)

    之所以特别分享这些信息,是因为它们各自的死亡人数可能比塔尔萨人高,但是由于伤亡人数的不确定性,我们无法知道具体细节。实际上,种族暴力事件遍布美国各地。

    8.第六集最后给出的答案是:手电筒照射的光线差会造成新的催眠作用,让被催眠者可以自杀。

    这个线索应该是重大的决定因素,我猜测会对本剧的大结局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总的来说

    修女安其拉和窥镜都与罗夏有着相似之处,正如同守望者电影的动画衍生《黑船故事》,以及那个主角与艾德里安和罗夏的联系。对于某些一头雾水的观众来说,这一集恰如其分揭开真相,我喜欢这一集的故事,因为它有助于解释安琪拉祖父角色。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集。

    前五集法老王叙事线中呈现的法老王的故事线,还是目前看不出和双女主故事有什么联系,法老王有坚定的意志,丰富的知识储备,他能自己设计制造宇航服,能算准卫星过顶的时间,能策划一个历时数年的逃跑计划。但他依然没有改变被困的境地。不过这条叙事对法老王能力的讽刺还不是最深刻的。对法老王能力最具杀伤力的嘲讽。其实隐藏在主线故事中:在主线剧情里,虽然美国社会的确按照法老王那套自由主义左翼理想得到重塑,但世界并没有向法老王设想的方向发展,乌托邦没有降临尘世。守望者剧中的主线剧情中的美帝,仍然是社会对立甚至较以前更加严重:警察要蒙面执法,暴力种族主义者横行……

     5 ) 概念与干货的冲突

    我算是豆瓣新用户,这是第一次写剧评。由于我太爱《守望者》这部作品了,所以第一篇献给《守望者》。

    我将在本剧评中对比一下原作与剧集的《守望者》,分析分析异同。

    相信熟悉美漫的朋友们一定知道一个词叫“不列颠入侵”,该事件是英国作家参与美国漫画行业的一股大潮,英国文化对美国的影响力也逐渐在漫画这一流行产业中显露出来。而“不列颠入侵”实际上也是英美两国文化相互作用的缩影,转眼看看好莱坞,越来越多的英国导演和演员在其中散发出的光芒甚至超过不少美国本土演员。

    《守望者》是英美两国文化交融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英国作家阿兰·摩尔就是先前提到的“不列颠入侵”的一员,当年他逃离了自己很不满的撒切尔夫人管理下的英国,来到新大陆发展自己的事业,并创作出《V字仇杀队》《沼泽怪物》《守望者》《致命玩笑》等大批优秀作品,其中的《守望者》也是摩尔对美国社会作出最完整剖析的作品。换句话说《守望者》是一个英国人对美国的解读。

    然而《守望者》的两次影视化,都是美国人做的。逐帧还原的扎导版本似乎还没有显现出什么矛盾,而这部电视剧则让英美人的差异彻底显露出来。

    我们先看大西洋东边的英国作家们是怎样创作故事的。

    英国作家们很沉稳,似乎对高概念的兴趣不是很大。以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作品为例:诺兰的作品的高概念似乎既不是他的原创(《盗梦空间》的嵌套式结构在上世纪的科幻作品中早有涉及,诺兰自己的早期作品《蚁蛉》也早已玩过这个梗了,《记忆碎片》《致命魔术》都是启发自小说,《星际穿越》则基于物理学理论),也不是重点,那么诺兰作品的精彩之处在哪呢?在于一个既定框架下的出色故事。拿《盗梦空间》来说,影片中最核心的两个设定“多重梦境”和“植入想法”在影片早期就告诉观众,而后面的故事将则严格的遵守这一逻辑框架。这样的设计看似乏味,然而正是这严格的框架让一个“盗匪片”的故事十分出彩。英国作家肯·福莱特的中世纪故事《圣殿春秋》没有美国作家乔治·马丁的中世纪故事《冰与火之歌》那么庞杂绚丽的世界观,如同枝叶般不断延伸发展的故事线,而是在开篇就将几个主要人物引出并分好阵营,这一看似模式化的结构却在作者笔下化为一个出彩的长达数十年的恩怨情仇。

    我们似乎能发现一些英国故事的特点了。

    回头在来看《守望者》的原作漫画。虽说守望者的角色都是阿兰·摩尔原创,但仔细想来,摩尔似乎没有完全地构想出全新的英雄形象。在世界图书出版社的《守望者》附录里有一个表格反映出了摩尔笔下的英雄来源:夜枭原型是蓝甲虫、罗夏原型是问者、曼哈顿博士的原型是原子队长……由此可见,摩尔不是鲍勃·凯恩和比尔·芬格,对创造新英雄人物没有兴趣。甚至若非dc编剧阻止,摩尔大概就要拿着蓝甲虫等人直接编故事了。摩尔真正有兴趣的是:在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超级英雄这一设定框架下,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于是他没有故弄玄虚,神秘兮兮地讲述着这些英雄的事件,而是用极其生活化的视角来展现:罗夏喜欢顺东西,丝魂伤心后会跑到夜枭家里哭诉,笑匠在官场上如鱼得水……摩尔似乎还嫌世界观展示的不够彻底,因此他又创作了大量的附录内容,用回忆录、访谈、信件、剪报等各种手段毫不含糊地把超级英雄存在的世界的方方面面尽可能清晰地展现给读者。就如同在电影开篇介绍“多重梦境”和“植入想法”的诺兰做派。

    然后《守望者》的故事就在这个已经很清晰的架构中缓缓展开。事实上,故事的进展确实是慢节奏,摩尔也得以在其中加入更多细节、隐秘的线索,也让整个故事舞台更为真实,真实到能让观众觉得“民兵”组织就算真实存在过也一点不奇怪。故事结尾法老王的阴谋逐渐浮出水面,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英雄们齐聚一堂,面对人类的命运,进行着深刻的思辨。最终每一个人的抉择,都是(前面早已塑造好的)性格使然。

    有人可能会质疑:那个横空出世的大章鱼,难道不是天马行空的猎奇想象吗?似乎与前文对摩尔创作特色的分析有出入呀!实际上,那个大章鱼也是很早就露出“触角”的:大章鱼的造型设计师正是漫画中的漫画《黑货船怪谈》的作者希亚,而《黑货船怪谈》的惊悚、黑暗程度也足以让读者相信希亚能够想象出令全人类恐惧的外星怪物与通过外星怪物以脑电波形式发送的外星场景。别急,这能发送外星场景的脑电波也是有铺垫的。外星怪物的大脑克隆自一个通灵师的大脑。通灵师听起来很荒谬,然而在第八章的附录中,《新先驱者报》的“奇闻逸事栏”里刊登了一则新闻:一家医院的停尸间丢失了一个通灵师的大脑!同一片文章还提到了包括希亚在内的诸多知名人士的失踪。这些人正是那些被法老王灭口的外星怪物缔造者。而刊登这片文章的“奇闻逸事栏”又将会在故事结尾刊登“罗夏日记”,让一个极度夸张的右翼报社不断阴差阳错揭露真相的设计是多么巧妙!还有更令人叹服的细节:《黑货船怪谈》的画师正好是那个为附录中《新先驱者报》的文章《荣耀如同雄鹰,有时需要戴上面具》画漫画的人。

    我们已经领略了英国故事的特点:结构工整、严谨细致、形式感强

    而大西洋的另一端,美剧《守望者》却没有这些特点。

    当我们看达蒙·林德洛夫的《守望者》时,会不断被诸如乌贼雨、回忆药片、房间里的大象、外星的法老王、隐藏身份的曼哈顿博士这些超大脑洞震惊到。而林德洛夫似乎也乐在其中,他之前的作品《迷失》里诡异的黑烟、神秘的数字、树林中不露脸的怪物,《守望尘世》中的“2%人口突然离世”事件、河水一夜间消失等神秘现象都是例子。然而林德洛夫也并不热衷于给出合理解释。

    林德洛夫喜欢像剥玉米一样讲故事,用剧情反转、隐没的真相、精巧的设定、填坑式的闪回来打动观众。《雷德福法案》、法老王的乌贼雨、镜面的防外星入侵演练等等新奇出色的细节令人拍案叫绝;兜帽判官的身世完美地吹散了笼罩在前五集的迷雾;法老王的故事线所采用的阿兰·摩尔偏爱的非线性叙事也算是好好地“愚弄”了一把观众。这些便是美国编剧们喜欢的“高概念”。然而当林德洛夫把大量的精力用在这些地方的时候,也就在逻辑性、严谨性、人物塑造上露出了失误的马脚,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结局的苍白无力,当然,或许林德洛夫压根不在乎这些。

    在严格的框架下,阿兰·摩尔便着重于将故事推向更高的高度,因此有了对美式冷战思维的深刻批判、对法老王式救世手段伦理性的客观思考。而充满奇思妙想的却精力有限林德洛夫可以说是舍弃了厚重感。就算是贯穿全片的种族问题也只是展现了旧美国和《雷德福法案》下的新美国的黑白人种的生活面貌就浅尝辄止了。本应在五六七八集后走向高潮的大结局却轻松地以“好人胜利”收尾,并没有继承原作的反讽精神。

    这就是为什么不少观众会觉得本剧的深度和格局不如原作。

    事实上这是两种讲故事理念所造就的结果。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更为可惜的一点是,原作漫画的形式感和歌剧气魄在这部电视剧中没有得到体现。

    之前提到,美国编剧林德洛夫不在意形式感,但其实他也继承了原著的一种形式,那便是每一章的标题都是用典,但这仅仅是沧海一粟。原著每一章的标题都来自于章尾所引用的内容,而章尾的内容可以清晰地概括本章主题。比如第二章章名为“缺席故友”,结尾的用典是“且为那缺席故友敬上一杯,而喜剧演员,已无须多言”,简直是精妙绝伦,这样恰到好处的引用是一个知识储备丰富、对自己作品了如指掌并反复思考的作家才能做到的。除了巧妙用典之外,高妙的故事结构也是形式感满满,并以此体现出歌剧气魄。以第五章“恐怖对称”为例,这一章节的内容以法老王打死刺客为对称中心,前后的情节、人物的登场顺序、分镜完全对称。如果把法老王打死刺客设为数轴原点,开头结尾罗夏与摩洛克的两次见面、罗夏的两次第一人称自序、夜枭与丝魂的两次互动的坐标到原点的距离都是分别相同的。这让人不禁想起英国导演诺兰的《记忆碎片》,彩色与黑白两条故事线也是关于男主第一次杀人对称的。当我们放眼放眼整部《守望者》时会发现,本书共分为12章,正好对应钟表的12时刻,其中的六章负责推进故事,六章介绍笑匠、曼哈顿博士、罗夏、夜枭、丝魂、法老王这六人的身世背景——这是多么工整的结构、多么巧妙的设计!亚马逊商城上对阿兰·摩尔的介绍“the best storyteller”一点也不为过!

    HBO的剧集如果也是12集那多棒啊!六集用来介绍艾芭儿、兜帽判官、镜面、白夜事件、赵女士等背景,六集推剧情,这样以来便有更多空间来填坑、优化逻辑、丰富人物、交代背景、让结尾更有深度。更重要的是和原作前后呼应,保持了原作的风格和特色。

    似乎前面都是对这部剧的一些批评,指出了和原作的差异。其实林德洛夫的作品也有相当一部分对原作精神进行了继承发扬。比如,原著中第六章和第七章的事情是同时发生的,摩尔分别在第六章以心理医生马尔科姆的视角,第七章以夜枭和丝魂的视角看待罗夏被捕这一事件,这种不同人物经历相同时间的不同看法和体验也在剧集中有体现。剧集中很多事件也是分别以不同人物的视角展开叙述的,这是让故事非常出彩的地方。其次就是原著中那些富含隐喻的意向也出现在了剧集中。举例:墙上的广岛恋人涂鸦。广岛恋人涂鸦预示着核末日,原作中丝魂与曼哈顿在纽约、与夜枭在夜枭噩梦中、在南极行宫卡纳克的相拥、以及紧接着的转场处罗夏脸上的墨迹都与广岛恋人涂鸦相呼应,当法老王拯救世界之后,广岛恋人的涂鸦被清洁工擦掉了,这个暗示着核危机的解除。剧集中,独眼巨人与赵女士的阴谋导致世界再一次陷入危机,因而在第一集里面,艾芭儿开车经过的一堵墙上出现了广岛恋人涂鸦。这个是剧集中值得称赞的地方——巧用隐喻。还有一些原创的马蹄铁、房间里的大象、第八章的双关语章节名等等也是如此。

    我是业余影视剧爱好者,知识储备量可能不够,对英美作家的特色总结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可能有些片面,欢迎大家更正。

     6 ) 第一集一眼注意到的小彩蛋

    一,笑匠,这个太简单

    左上角血丝才是真彩蛋,来对比下

    红色血在左上角眼睛那

    这是用心在致敬啊

    彩蛋二,密码1985,这个年份不用我多说了吧?电影版守望者,笑匠死的那天。

    密码1985

    守望者电影

    彩蛋三?

    所以探长是夜枭石锤了(这个不是彩蛋,看过都懂)

    夜枭座驾

    夜枭吸毒

    这个镜头特意跟踪夜枭在众人吃饭之时偷偷假借倒酒而吸食毒品

    彩蛋四?

    法老王应该没跑了吧?

    这个怀表意味深长

    怀表意味深长,和后面的剧情紧密相关,同时法老王正在写一部戏剧,名字叫The Watchmaker's Son

    彩蛋五

    每个英雄都以漫画形式展现了

    大都会队长

    笑匠,扑克牌是7J94大王

    飞蛾人,旁边有本书是A Better Place

    美钞人当然放了美钞

    丝魂自然是钱包和粉底

    夜宵旁边放的棒球的杂志

    彩蛋六

    最后夜枭死亡这镜头和电影版笑匠死亡的镜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滴到徽章上的那滴血

    目前就一眼能发现的就这点,看后续预告曼哈顿博士,丝魂应该都要出现,且法老王的目的依旧是阻止人类灭绝拯救世界?

     7 ) 简单说几个喜欢的点,附带烂番茄和imdb分集评分

    s1:不愧是HBO,一看就知道又烧了不少

    s4:真带劲!

    s5:总结一下导演至少要做的工作。或者说我发现的风格。

    引出人物,交代关系,彼此交联(故事线穿插),挖坑,暗示,埋伏笔

    + 引出各方势力,进一步丰富人设(或推倒重塑人设,引出背后的组织或阴谋)

    + 尽量在每一集穿插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背景板,既能讲更多历史背景更多人物故事,又能丰富观众体验(真有钱)

    + 多线叙事齐头并进,不直叙,就是感觉有很多人在各忙各的,这些支线现在暂不汇合,将来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同一件事,或者让他们来个交联(美剧就爱这么干,《神盾局特工》《怪奇物语》……)

    + 一次不把背景版讲完,一点一点丰富,而且注意不要直接讲给人家而是要自然的展示出来(反面案例《罗小黑战记》,当时在电影院听角色一本正经的介绍设定,尤其是剧情都走了一半了还在介绍设定真的感觉尴尬😅)

    + 一次不把人物目的讲完,大家都是更大计划,更大世界观的一员,当下他的行为只是众多工作中的一部分而已 。——然后当然每次这些计划只能说一半,然后角色就被带走了,或者给观众看的时候阴谋家们已经谈的差不多了只剩些虚词儿了。接着再挖几个坑,最好是有点离谱不科学那种,留着下次再给观众讲咋回事……讲一半。(同样的范本:《超能英雄》“save the cheerleader,save the world”,然后也不解释一下装完逼冷着脸就跑)

    + 出色的令人回味的台词,优秀的演员表演。偶尔来个个人专场,丰富人设,同时解释所在支线的问题。

    + 巧妙的服化道与镜头致敬。

    讲真,这些都保持住很不容易,这还就只是我浅显总结的看得见的工作,而且这样讲故事很容易收不好尾,就是那种卖了半天关子,矛盾点邪恶计划却很肤浅,角色没什么作为那种(《heros》)。制作团队们做的很不错了。

    忽然想到了一个弱点:庞大的剧情容易让作者疏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就是他们只是服务于伟大整体的一个工具人,而不是“前期剧情-选择塑造人物性格、后期人物性格-决定推动剧情”的模式。就像我说的,容易让角色呆板毫无作为,不迷人。不过该剧做的也还好,至少目前FBI强人碧池(😂)和法老王塑造的还挺让人想继续看他们咋搞事的。

    烂番茄

    烂番茄分集评分

    s6:亮点很多,很优秀的一集,首先回忆的展现手法很棒,就像《夜魔侠s3》里金并阅读靶眼资料的剧情处理手法,抽象。艺术。这一集里各种对应前几集的小细节(商店抢劫,船戏)都给出了新的揭示,有点嘲讽,有点残酷,也让里面的“美国犯罪故事”显得确实是“that shit”。此外,兜帽判官的身份和他变装装扮的意义在这里都得到了另一种方式的解答,还做到了首尾呼应,看类3k党的装扮下面是一个年轻的黑人形象,感觉还挺……特别的,以暴制暴变成当初的恶龙?(这一秘密身份和起源故事还是编剧在漫画的空白领域原创的,我得说,这剧本要真放到漫画里也很合适)剧情还稍稍连了一下第一集的儿童时期结尾,也算是丰富了——走完了一个人的人生(其实我感觉,大部分人应该都不太关心第一集那段那孩子抱着的婴儿是谁,因为没有太大爆点,反正至少我就是)

    再有……这个年轻的黑人……嗯,我又可以了……而且我可以做1😂😂(为什么我觉得这种黑人很性感)

    再说一点,本人贼反感别人随意吐出“政治正确”这个词,感觉就像一个肤浅的家伙可下学会了一个看起来高大上的词就可劲乱用一样。什么展现同性恋是zzzq,黑人文化是zzzq,女性独立意识争取女性权利是zzzq。。感觉说这种话的人没什么独立思考的能力,除非他们变成当事人,成为“zzzq”中的少数群体,亲身经历生活中确实会遭到的歧视、不公正待遇,以及因为身份而无故增添的、普通人不会有的麻烦——否则他们永远不会感同身受,永远不会想象到那是什么样子。只会看到对应的元素就肤浅的图出一句:“又是政治正确,老美可真……”然后自以为看穿一切的在旁边卖弄那点可怜的经验……他们对美国黑人歧视的了解也在南方黑奴时期吧(喷了喷了)

    imdb

    imdb

    imdb

     8 ) 30年后的美国梦—关于被强化的种族冲突和其它

    What happened to the American dream?

    It came true and you’re looking at it.

    这段原著中笑匠和夜枭在平定民众暴动时的对话道出了在守望者世界观中美国梦的异化—美国赢了越战,有了地表最强的武器曼哈顿博士,有蒙面义警来保障社会治安,但社会并没有因此变得稳定,反而滋生了新的矛盾。包含着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蒙面义警的抵触,对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美苏冷战的恐惧,这里的美国梦是个不折不扣的噩梦。而剧版所呈现的30年后的美国,正是那个30年前的噩梦的延续,梦里还掺杂了美国长久的种族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全世界都没有预料到的罗夏日记的公开。

    守望者电视剧的背景是原著事件发生过后30年,在这30年间罗夏的日记被人所知,法老王不知所踪,美国面临的问题也从虎视眈眈的外敌苏联变成了国内种族因为历史文化等原因不可调和的矛盾。

    很多评价对剧版将矛盾设定为种族冲突有所不满,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选择。守望者原著本身就是跟社会现实紧密相连的,书中大力渲染的冷战氛围正与其出版时的80年代相契合。如果说冷战是80年代纠缠人们最久的社会问题,那当今社会的问题是什么?世界范围内右翼势力和民粹主义的回潮大概可以算一个,而美国的种族问题尤为敏感和棘手。当今种族问题仍未解决,平权运动兴起的同时反对的声音依然强烈,我认为剧版守望者对这些问题的呈现是有胆识的,而国内外部分观众都对其有一定的误解。它不是想去讨好黑人或激化种族对立,而是强迫人们去正视这个潜伏在社会当中的问题,第一集开头还原Black Wall Street Massacre的场面使这段埋没的历史为大众所知也可以说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了。

    第一集播出前后tulsa种族屠杀的搜索次数,很能说明问题了

    从冷战和世界范围的阴谋转移到美国内部的种族冲突,守望者讨论的议题看似是窄化了,实际上是由大面渲染到朝一点聚焦深挖的转变,而发生在剧中19年美国社会的冲突与美国的过去脱不了干系,承接的还是原著的社会和世界观。从原著的设定出发,加之罗夏日记的公开,美国发展成剧中的样子并不令人惊讶。而原著中罗夏的右派观点和他最喜欢的报纸,煽风点火的新先驱者报,也说明美国社会中种族冲突和对立的种子早已埋下。30年前的美国梦延续到现在成为了社会上迟迟不消停的黑白种族冲突,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何谈保障社会治安的警察,真假莫辨的维特阴谋论,还有人们见怪不怪的乌贼雨.......It came true and you’re looking at it!(这才第一集我觉得随着叙述的展开我们有机会在未来看到对于整个世界变化的更多描述,而切入点可能就是美国的社会冲突。当然也不排除此剧只聚焦美国社会种族问题的可能)

    关于后罗夏时代:剧集对罗夏的处理其实很容易理解,罗夏本身是个激进的右翼分子,这点从他日记中对自由派的反对、对同性恋的厌恶等言语都不难看出。而他的日记最终寄给了谁呢?新先驱者报,罗夏爱读的右翼报纸。从这样一份报纸刊登出一份关于世界和平的阴谋论,得不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很正常,但是报纸的发表却能够激发报纸的目标读者群极右分子对罗夏日记做出更为极端的解读,生发出对当局的仇恨并将罗夏视为他们的精神领袖。

    所以说罗夏还是那个罗夏,30年前因为面对世界末日不妥协坚持自己非黑即白的道德观而被杀死在南极的那个凡人,不是电视剧曲解了罗夏,而是Seventh Calvary曲解了罗夏,并以他的旗号行极端之事。

    (看到国内外差评有感而发,不自量力地尝试解释一下剧版聚焦种族冲突的合理性和剧中被符号的罗夏 写的有点没逻辑敬请谅解)

    ———————————————————

    (一些新的的小发现懒得新开一篇评论所以就决定每周例行更在原文后面了 这部分内容以记录分析猜测为主,不能保证其正确性 )

    E2更新:

    一直想写写此剧丰富的细节和彩蛋,比较明显的承接原著的彩蛋其它文章说的差不多了,补充点藏的更深的

    1.报刊亭一幕看似无关紧要,实际上提及了两份原著中的重要报纸,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人物的政治立场

    第一个特写给的是新先驱者报New Frontiersman ,一份右翼报纸,原著中罗夏便是它们的忠实读者,罗夏日记应该也是发表于此刊,激发了一些右翼分子对政府的怀疑。

    另一份被提及的报纸是新星快线Nova Express,这是一份左翼报纸,原著中此刊刊登过法老王专访,其自由派的倾向是罗夏等右翼保守分子所反对的。

    报刊亭的老板将外星章鱼视为骗局,不相信新星快报,可以判断他的思想右倾,而黑人女孩家阅读新星快报的每一个字说明他们的政治倾向是左派。原著发生的30年后这两份报纸仍然针锋相对,而且有着各自的追随者,从此也可以看出守望者世界观上暗流涌动的意识形态冲突。

    2.戈尔迪翁之结

    法老王的剧作表匠之子的台词提到了戈尔迪翁之结the Gordian Knot,这个典故出自希腊传说,是一个难以解开的绳结,最终被亚历山大大帝一刀斩断从而解开(上图字幕是错的,这个典故跟亚帝相关不是希腊神话)

    这个结与守望者的渊源有二,其一是原著中一家锁匠公司叫戈尔迪翁之结(从锁屡次被解开的结果来看这家公司可配不上这个名字)。另一点是关于法老王,在维特还没成为法老王时他崇拜的偶像是亚历山大大帝,解开了戈尔迪翁之结的人,另外原著中维特以制造外敌维和世界和平这种跳脱常规的思维方式也跟亚历山大大帝劈开戈尔迪翁之结有相似之处。剧版这个著名的结被提及大概也预示着法老王又要闷声搞点出人意料的事情了。

    另外关于法老王与亚历山大大帝的联系还有一点,法老王骑的白马名叫Bucephalus,与亚历山大大帝的爱马同名。(目前还不太清楚剧中屡次暗示法老王的亚历山大大帝情结的目的 这是当腻了法老王要当马其顿王??)

    ———————————————————

    E3随便写点关于维特发现,可能有用也可能毫无卵用:

    1.法老王这集最重要的一点是说明了他被某人囚禁在了某处。这让我想起了E1时Reddit 上的发现:法老王的城堡与曼哈顿博士的火星建筑有一定的相似性。结合维特拿仆人测试的似乎是宇航服,仆人的死状也符合在外太空被冻死的情形,Reddit上有人在E1提出的理论,维特被曼哈顿博士囚禁在火星,似乎越来越靠谱。

    两个建筑对比,注意最左侧楼的形状

    说实话两周前看到外网说这两个建筑像以及提出火星囚禁法老王理论的时候我觉得有点扯,但随着维特线剧情的发展这个猜测似乎越来越靠谱。另外我回去看第一集发现在法老王剧情前的上一个场景是局长和Angela相视而笑,镜头上移到夜空,接着出现了法老王城堡,法老王线开始。这个画面切换也许并非偶然,因为维特可能真的被关在天上......

    下一个镜头就是城堡外景+维特骑马出场

    2.我在上周提到过维特和亚历山大大帝的联系,此集再一次提到了他的爱马名,并且他放置眼罩的金属雕塑与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头像非常相似。

    两张图对比一下......相似度真的很高

    我看到维特那个雕像只是隐约想到亚历山大头像,去网上搜了个图发现这两个头像比我预期的更加相似。这个发现进一步加强了维特和亚历山大的联系,但剧集为什么要强调这二者的关系仍然不得而知。

    ———————————————————

    E4维特线逐渐明朗,一根蜡烛=一年、外星囚禁等猜测也基本得到证实,不过与女主相关的身世线以及新人物赵妪的相关情节却越来越扑朔迷离。另外从镜头的切换以及赵女士对维特的了解,似乎囚禁维特的幕后主谋跟赵妪不无关联

    另外这个新人物给我一种女维特的感觉…随便举两个点,首先那个模拟越南环境的生态馆跟漫画里维特杀工程师的南极生态馆非常相似。另外这集说明第二集购买新星快线报纸的是赵妪的女儿,也显示了她跟维特相似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倾向。她对维特的敬仰显而易见,而且第三集也提到过她引用描述法老王的诗句“功业盖物,强者折服”。

    ———————————————————

    E5是Looking Glass 中心集,通过LG的个人经历将原著结尾的外星生物入侵骗局和30年后的当下串联了起来。一直觉得LG和罗夏有一定程度的对应,稍微记录一下

    1.面具

    罗夏和LG的面具都是材质神奇的全脸面具,面具上有变形的花纹,一个根据自身情绪变化,一个根据外界情景变化。

    两个面具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解读空间,罗夏面具是沃尔特真实自我的外化,而LG的镜面面具反应的是周边环境,代表的是隐匿自我。

    罗夏面具是与他世界观一样直白的黑与白,LG面具是灰色。

    两人都在屋里戴着面具,不过罗夏是出于自我身份认同,LG是出于对112事件的恐惧。

    2.个人

    1985年11月2日,罗夏被曼哈顿杀死,30分钟后外星入侵发生,Wade幸存,从此LG诞生。

    罗夏最喜欢读的报纸是右翼报纸《新先驱者报》,Wade的安全屋同样有这份报刊(参见HBO官方花絮,LG演员解读他的住所)

    两人都没有朋友(夜枭勉强可以算罗夏朋友,但笑匠被杀前二人很久没有联系了 正如Angela和LG的关系一样,这两组关系比起友情更准确说应该是信任)

    (另外两人的演员都是165出头,虽然这个点没什么意义不过也挺巧的hhh)

     短评

    第七集把我整懵了

    7分钟前
    • 马戏团顶楼
    • 推荐

    完全的种族性议题,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偏离了原作思想了

    12分钟前
    • 闵思嘉
    • 较差

    如何超越zack?

    16分钟前
    • ntxz
    • 推荐

    先报个数,第六。太强大了!又是一个全新的故事.........

    18分钟前
    • Un sur le champ
    • 力荐

    8.5/10吹爆手表侠第六集!如果说前几集引起巨大的两极化评论,那么手表侠第六集正式以傲人的姿态告诉了如何用惊人的分镜头语言和黑白风格元素完成电影般行云流水的故事!安吉拉吃下回忆药丸,抽丝剥茧般的完成了第一集警察局长之死之谜解读!第六集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好的一集!它不仅连接了缺失的关键环节,而且方式也是如此的精致。HBO以一种极具创意、天才的构思基础上,将漫改电视剧引入了一些真正崇高的黑色胶片怀旧复古风格!

    21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推荐

    诸位没耐心的暴躁老哥已被一一打脸。

    25分钟前
    • E T
    • 力荐

    好期待,好难等…… 另,怎么会有评论骂扎导?09年的《守望者》是十分伟大的作品。 | 20191216,看完S01E09,不得不感叹:如果你能忍受最后一集的话,这是部佳作。

    30分钟前
    • polar bear
    • 推荐

    评论令人窒息 都是些先入为主➕种族歧视 你们真有看漫画吗 电影版也还原漫画还原得一模一样?漫改动画都改很多设定各种重设 为啥电视剧就不能改?何况这是罗夏死了之后的故事 二代罗夏是黑人这个事大部分喷子都不知道吧? 电影粉别冒充漫画粉好吗 你们就是第七骑士团本团吧 就算不对胃口 这制作水准和诚意也不应该打一两星吧?别给电影版招黑了好吗

    31分钟前
    • 野牛大叔
    • 力荐

    法老王这个逼就一直在背后搞事情,第三集劳瑞的出场,这部剧终于开始变得有趣了

    35分钟前
    • 飞侠式拼搏
    • 推荐

    看完第六集都给我回来改评分,谢谢

    40分钟前
    • 华北野武
    • 力荐

    当年看影版便觉惊艳,没想到剧版毫不逊色。形如莫比乌斯环,先鸡?先蛋?鸡即蛋;前因?前果?因即果。以后遇到说超级英雄片没营养、没深度的,就请他看影版、剧版《守望者》。但要说漫威电影没营养、没深度,那还真是。

    41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很多人喷罗夏处理的不好。把罗夏价值观弄窄了,然而这种价值观被歪曲的事例现实中层出不穷,一个团体只会将对自己有利的传播出来,影片中的白人至上主义者很明显是歪曲了罗夏的价值观。全剧根本就没有把罗夏搞烂的节奏,只是一帮没看懂的乱bb,戏外狂带节奏

    46分钟前
    • Aqu.í.estas
    • 力荐

    前八集眼瞅着就要抵达阿兰·摩尔的神殿,结果在最后一跃跌入尘世。

    47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全豆瓣第一个评论的说这是神剧!对非原著党甚至是只看过扎导版表男的观众都不友好,前几集一直挖坑,相信非原著党绝对云里雾里,到最后集中爆发,直接看到精神高潮,实在是佩服编剧和导演。但是,也是因为女导演的缘故吧,动作戏实在太少,还有LG,相信所有看这部剧的最感兴趣的就是他了,但是前边几集对LG的塑造就零星一点点,到中间抽出一整集塑造,但是呢?没了,到后边LG直接失踪,然后对结局没有丝毫影响,他的出现好像仅仅是为了告诉法老上次下冰雹雨是什么时候。高中时候对这部剧非常痴迷,因为一直非常喜欢表男,我们学校两周放一次假,我甚至一次晚上装病回家看了新更得几集

    49分钟前
    • 半個斯文人
    • 力荐

    暗黑粘稠的末世超暴力美学,左的更左,右的只会更右,dark synth配乐极简有力酷毙,曼哈顿爱情故事沉郁动人。看个剧都要那么先入为主那么多偏见也是醉了,真是比种族歧视还要歧视,能不能别当专家、别哔哔背景知识,何苦框死自己甚或他人的观影体验。

    52分钟前
    • ハヴィエ
    • 推荐

    7分吧,整剧9集540分钟所呈现的故事效果和戏剧性跟扎导215分钟的终极剪辑版有着不小差距的,但整体可看性算挺高的,特别是前7集双线平行时空的探案叙事风格,真的很有早期DC侦探漫画的风格,但最后两集一下子就拉胯了,一瞬间我以为看的是《自杀小队》,其次就是男女主感情线刻画的过于草率,真的让人完全没法共情,整剧看下来其实挺别扭的,看得出主创团队跟美国现状一样都挺分裂的,一边忙着弑神一边又想跟上帝谈恋爱。希望HBO不要续订了,或者邀请扎导来拍个正儿八经的剧版吧,他在影版里想要探讨的东西还挺多的。

    56分钟前
    • 浩子菌
    • 还行

    第三集才应该是第一集,第一集的历史和背景应该从第二集开始穿插着说。现在的集数排布让前二集完全成了故弄玄虚的造物。是,DC不想学漫威变成麦当劳,但你们也不过是使劲将自己变成kfc而已。kfc以什么著称?——一天到晚瞎搞些花里胡哨的创新,结果既没营养,又很tm难吃。

    60分钟前
    • F
    • 还行

    前两集平平淡淡,越到后面越精彩。因为前面是在布局,后面则是所有铺垫和伏笔的爆发。每当前面的铺垫揭晓谜底的时候,每当前面挖的坑被填上的时候,都让你被导演的精心布局所折服。与其它超英片相反,超级英雄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们对他们感到害怕,感到恐惧。他们被抛弃,被排挤,甚至成为人们攻击的对象。他们不得不跳出规则,化身为反英雄,用人们所不能理解的方式来实现英雄主义。影版《守望者》法老王用一场阴谋带来了世界和平,剧版也是如此。但是没有人知道他拯救了世界,因为第三次世界大战从未发生。没有人知道他做了什么,也没有人感谢他。即便人们知道了,也不会视他为英雄,只会将他看做魔鬼和疯子。因为人们只会看到他杀死了300万人,看不到他拯救的70亿人。正如影版法老王所说:建立在谎言基础上的和平,也是和平。

    1小时前
    • 朝暮雪
    • 力荐

    第一集观感:《守望者》变《黑色党徒》,配乐很强。

    1小时前
    • 天马星
    • 还行

    犯罪猖獗到警察蒙面上班,警察使用枪支居然要经过繁琐的批准、解锁程序,这个设定不合理

    1小时前
    • 西风独自凉
    • 很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