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日本剧 坡道上的家

    坡道上的家

    评分:
    0.0很差

    分类:日本剧日本2019

    主演:柴崎幸,水野美纪,伊藤步,真岛秀和,田边诚一,松本笑花,风吹淳,光石研,高畑淳子,佐藤惠,倍赏美津子,樱井由纪,西田尚美,长谷川稀世,洼冢俊介,松泽匠,玄理,酒井美纪,利重刚,泷泽沙织 

    导演:森垣侑大 

    猜你喜欢

    • 更新第09集

      9界线

    • 更新第06集

      被夺走的我们

    • 全11集

      易普症

    • 超银河大怪兽格斗

    • 全49集

      机界战队全开者

    • 全08集

      喂帅哥!!2

    • 全09集

      命运

    • 更新第11集

      366日

     剧照

    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1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2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3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4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5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6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16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17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18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19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里莎子(柴崎幸 饰)和大部分同龄的女人一样,是一位非常平凡的家庭主妇,她的生活几乎被丈夫阳一郎(田边诚一 饰)和女儿文香(松本笑花 饰)填满了。最近,文香似乎到了叛逆期,总是会无缘预估的发脾气,这让里莎子感到非常的头疼,虽然她的母性的本能抑制着情绪,但还是有偶尔失控的时候。   某日,里莎子接到了通知,她被选为了国民参议院候补,需要每日出席庭审,虽然里莎子不情不愿,但国民的义务无法推脱。被告人是一位名叫安藤水穗(伊藤步 饰)的女子,她被控告杀死了自己的孩子。“究竟是怎样的女人会对自己的亲生骨肉痛下杀手”,怀揣着这样的疑问,同样身为母亲的里莎子开始一步一步的探寻水穗的内心。

     长篇影评

     1 ) 从‘照猪养’到‘照书养’,看,就是那个坡道

    1.不同于我国国情,日本的家庭结构有点像美国,爷爷奶奶没有‘义务’帮忙带孙子的。这可能就是发达国家带来的效应。也许以后中国的80、90后当爷爷奶奶的时候,也不带孙子。

    2.越发达的国家,越讲究‘照书养’。并且可能会因为不放心爷爷奶奶的养育方式而选择亲自带小孩。比如剧中也有女配角将孩子交给奶奶养,并且说明了不会整天看电视之类的。但是女主角不同,她对于孩子乱pia食物无法容忍(并且这还是奶奶惯出来的),所以她更不放心交给奶奶带。换做在中国,可能爱浪费就浪费吧,你高兴就好、或者直接打一顿了事,没有那么‘照书’。

    3.没有爷爷奶奶的参与,所以会出现很多专业幼托机构。这点在中国还没有,幼儿园大都是2周岁起步。但日本很常见,所以剧中的女副官就是将1周岁的孩子托付给幼托的。又比如写了《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的超级女医生,生了4个女儿,白天上班,就是将女儿交给幼托。

    4.在中国,千禧一代之前的人们,大都是照猪养的。特别是70年之前的那些人,没有计划生育。所以,现在不一样了,前面说了,越是发达,就越会‘照书养’。所以,老一辈的人认为应该多生,因为他们以前就是那么照猪养过来的,想那么多干啥。但现在确实不同了,一方面资讯发达,人们越发讲究照书养,另一方面科学发达,很多疾病都能够发现并疗愈,但同时也增加了医疗负担,再一方面社会发达,病菌的传播越发迅速,孩子动不动就会生病。所以,人们越会‘精养’,而不会‘散养’。所以,生二胎以上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5.‘照猪养’就是,我只要喂饱你就行了,剩下的该干嘛干嘛。但‘照书养’则是一个高度,不但在身体上要养得好,在心理上更要养得好。所以,越是发达地区的育儿任务,更是不能容忍半点差池。《郑渊洁家庭育儿课》说:“我们只能假设,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会影响到孩子。所以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大脑思考。”(大概这个意思,没去翻书)

    6.带孩子已经变成了一种修行。不管养育者是男的还是女的,TA都必须接受随时随地的“上级检查”,你把孩子嗑着了,或者把孩子吓着了,种种不测,都是你的责任。这有点像写代码,你必须一次性把没有BUG的程序撸出来,出现任何‘ERROR’报告,都可能会在‘日志’里面查到,如果不幸被抓了个现,就是你的错!这是一种极限的修行,要视养育者身边的人对‘ERROR’的敏感度和容忍度而定性你的罪行。注意,不管你是男是女,只要你是养育者,你就负有这个责任。只不过这个社会女性带娃居多,所以看起来好像社会对女性不公!不是,而是对养育者的苛求。(李安,男,大导演,曾经在家带了8年娃)

    7.修行的最终三问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也许有的养育者还触碰不到这几个问题。但这部剧,就展现了这个问题: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应该生下来?反观我们的人生,比如有的人被房价压得喘不过气、被学区压得喘不过气、被公司压得喘不过气、被疾病压得喘不过气,他们也许在想,不要再让下一代人受这样的罪了,选择了不生孩子,或者少生孩子。有的人则是憎恨原生家庭,‘父母皆祸害’,因为他们所受的养育方式是致命而不致死的,所以他们开始反思自己所受到的养育方式。这两者一个是物质上的,一个是精神上的。也反映出这个时代“照书养”的需求。

    8.关于人伦,我们听听孔子的话:既来之,则安之。都已经来了,我们只能继续我们的修行。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命是父母给的,早期的养育方式亦然,我们无法改变,只能尽后天之力补天;运其实就是我们的选择,这是我要说的最重要的东西,也就是剧中所展现的(家庭儿童观察员的话):你可以自己做出选择!只不过这个东西隐蔽在底层,在你的潜意识里面,你只能靠无数次的反思才能去纠偏,比如说‘讨好型人格’!(关于这个可以列好几本书);风水,说的是讲究;阴德,是你的言行;读书,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排第五了老铁),举个例子:女主角努力读书考取东京的大学并留在大城市‘蜗居’(注意即便是新房子也只是刚搬来1年,连给老母亲隔夜的地方都没有)(她的母亲认为不值),然后她所选择的配偶及其家庭,给她造成了这样的困惑(她若非当了陪审员,这些隐藏的矛盾是不会被导火索引爆,但这些都是炸药),请注意,这里说的就是‘选择’。剧中的女犯人,选择了一位体育用品店的店员结婚,但是剧中又交代过她似乎是个爱慕虚荣的人,关于她的这个选择我没有细看,只知道她的母亲颇有微词。

    9.你要牢记自己有选择的权力。乔布斯说,如果你不替自己做选择,别人就会替你做出选择。女主角说,因为活在别人帮你选择好的价值观里面,很轻松!反过来,有另一种人,控制欲太强,一直在帮别人作选择!因为做选择,太难,我们不知道后续会发生什么样的结局,这时候有另一种不需承担后果的人跑过来给你一指,喏,要走这边哦,听话!你就懵懵懂懂地走过去了!这就是女主角在最后一集突然如梦初醒,听着她母亲“可怜的孩子”这种洗脑话,明白了自己的选择有时候是被操纵了。

    10.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不知道’。一种说法是‘活在当下’,一种说法是‘Follow your heart'。或者说是“觉知”,'Awareness'。正确的选择,应该建立在正确的思维方式之上。思维方式像是方程式,正确的选择就是未知数X。但其实我们真的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选择,正确的思维方式。我们只能自己选。这就是别人不能帮你选的原因,也是不要让别人帮你选的原因。回过头找个参照物,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说说读书,比如说特劳特的《人生定位》是一部关于人生选择的不错的书。剧中女主角和男主结婚之前,也曾那样想当然地说:跟一个稳重的人结婚,以后有了孩子也一样会稳稳的。未必。所以,什么是正确的选择?不知道。

    11.从’照猪养‘到’照书养‘这条修行之路,我们选择相信什么?这也是剧中女犯人的困扰,她选择相信什么?选择相信,几个月大的孩子坐在那观看“启智”视频,还是相信婆婆说“电视看多了会变呆”?这是一项开弓没有回头箭的修行。旁人说,你必须选择母乳喂养,半点牛奶掺不得,你是选择相信,还是选择尝试?你如何面对他们的风言风语?强行地选择相信美好,到最后就会变成癔症,在网上的日志中写下理想的孩子,而不管现实中哭闹的孩子。你选择’照书养‘?你愿意相信哪一部书?是西尔斯亲密育儿,还是虎妈鹰爸育儿法?我觉得剧中选择了夸张的手法,来隐喻:我们对面前的孩子视而不见,却得了癔症,认为他/她就应该是完美的。

    12.另一个角度,是现实和理想的巨大差距。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新手妈妈亲手杀了自己的孩子、不孕不育的夫妇选择放弃治疗但却渴望要个孩子。一个女富二代下嫁,却想要自己的孩子也同样得到高级艺术教育;社区女邻居不知道接待什么男宾,放养亲娃……有时候不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做选择,而是没得选择——表面上看是这样的,其实这些“没得选择”都是给别人作的选择!杀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没得选择”,其实是有的,给孩子做’死‘的选择,不是她的权利;不孕不育,想要孩子,给孩子做’生‘的选择,她没有条件,还能做领养的选择;给孩子做艺术教育,本质上也无视孩子自己的选择;子需养而亲不顾,是放弃了选择。

    13.我觉得是时候搬出《练习的心态》了,虽然这本书我也不太熟悉,但他的提议是不错的。养育是一场修行,也应该用练习的心态,去慢慢纠偏。不要求自己一次性做到,不要求一夜暴富。

     2 ) 我痛恨这样的人

    其实不仅是里沙子和水穗的影子重合了,在东亚大部分女性都与水穗和里沙子的影子重合了,她们从来没有要求丈夫能够完美地兼顾工作和育儿,只是卑微地希望丈夫能够在工作之余帮忙照看一下孩子。

    也许在世俗的社会里,女性当全职主妇是很轻松的,男性在外工作养家糊口才是最难的。但是,“全职主妇”难道不也是一种与“全职工作”难度相当的工种吗?而且“全职主妇”每天所需的工作时间更长,也不会受到有关部门诸如“每日最长工作时间”、“每月最低工资”的保障。

    在初期育儿阶段,真是与剧中引用的句子一模一样:年轻母亲之于婴幼儿,有如没有任何人生经验的女子之于猛兽。

    虽然我并没有照顾婴幼儿的经验,但是想起我小时候胡搅蛮缠的模样,我只觉得十分对不起母亲。当时的我并不能理解为什么妈妈会说“我恨不得把你塞回肚子去”、“被你气到肠子断了还得接回去”这种话,看完这部剧后我懂了。我亏欠妈妈太多了,我补偿不起妈妈独自为了养育我而牺牲的青春年华,我弥补不了我千百次、千万次为了气妈妈而犯下的任性与错误。

    我也不是只有妈妈这一个亲人。在我年幼时爸爸曾极其勉为其难地答应妈妈帮忙照顾我一个中午,两个小时。彼时我正处于挑食阶段,吃一顿饭需要妈妈端着饭碗一口一口哄着喂,只有在电视播放着动画片的时候才会安静一会儿。那个中午,爸爸笨拙地学着妈妈给我喂饭的模样,舀了一勺饭,胡乱地塞我嘴里,却没有料到那口饭对我来说那么烫,见我一口吐出来,爸爸就生气了,追着我满屋跑,扬言要是我不愿意吃饭,绝对会把我塞进马桶里。最后他真的把我拎起来,要把我倒悬着往马桶里塞。我大声地哭着、喊着“我不敢了”,爷爷奶奶没有一个人来帮忙劝我爸爸。最后妈妈赶回来了,急忙抱住我,给我擦了眼泪,从桌子上端起饭碗,用小勺子晾凉米饭喂我,耐心地给我讲现编的故事,哄我吃饭。

    谁不是第一次做孩子的爸妈呢?直男癌们哪来的勇气说养育孩子只是妈妈们的责任,哪来的勇气说自己绝对无法学会养育孩子,只有孩子的妈妈才能学会呢?哪来的勇气在每月给妻子拮据的生活费的时候,大言不惭地说“你出去工作就是给我丢面子”这种话?哪来的勇气在妻子挣得比自己多,并且能够做到同时独立支付孩子的生活费和学杂费的情况下,仍然千方百计要求妻子回归家庭做回全职主妇呢?

    作为夫妻,本应该互相支持着对方去追求梦想,彼此成为更美好的人,却在家庭分工上成为了奴隶主和奴隶。

    “害怕你以你的爱的方式,去爱文香。”

     3 ) 从你结婚开始,就被折断翅膀陷入牢笼。而天真的你还以为这是自己独立反抗父母的胜利

    看到第四集,女主的丈夫可谓是非常冷血心机了。如果说之前的种种让妻子陷入丧偶式育儿有强大的文化和社会背景。那这集,其杀人诛心之法昭然若揭。听到妻子在他的不断否定贬低下没有真的放弃自我,还是追求独立(庭审结束想去工作),他便开始除了对妻子消极否定以外的一系列操作。在外人面前维护妻子但同时指出她不正常,甚至是极大可能是他诬告妻子虐童。做了一系列铺垫后水到渠成的骗妻子去看精神科,让妻子陷入恐慌反向证明自己的捏造。这种软刀子步步紧逼把妻子置于自己控制之中,终于从结婚前后的潜移默化转向了明面上的行动。也许没有这次陪审,妻子身处困境但是不自知,只会一步步陷入丈夫的牢笼。正是陪审中的他人视角让她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开始反抗。这很像《那拉走了之后》所揭示那样逃离父权(原生家庭控制)而又落入夫权的“独立女性”的处境,竟然从来没有变过!而容易落入这样陷阱的往往正是那些前半生生活无忧,被父母过度保护在自己视线范围内,养成固执、善良、单纯,追求自我反抗的姑娘。她们被看似温柔淳朴懂得珍惜自己的社会中处于服从者地位的男人当成了他们唯一可操控的傀儡。

     4 ) 小日本应该正视历史,而我们应该正视小日本人性展示和精神分析的能力

    最近看了两部真正的好剧。一部是湾湾的《我们与恶的距离》,好在探讨民主与法制进步的大框架下,对恶源动机寻找并辨别的执着态度,以及犯罪嫌疑人应当享有的人本权利,以及犯罪产生的社会效应下大众应以怎样的文明立场去对待周遭的每一个个体;另一部就是小日本的《坡道上的家》,好在抖落一根犯罪的针,却掀开整个社会进步带来的精神创伤。作为炎黄子孙,我绝对不忘民族侵略的血泪正史,但作为个体,兼收并蓄和取长补短同等重要。

    所以对于该剧的精妙之处,必须溢于言表:

    其一、神编剧。如果只是嫌犯自述和回忆,那么就缺乏同生感和广泛性,而貌似嫌犯的细节回忆却是女主的真正遭遇,角色的穿插实际就成了共生群体的展示,悬疑的编排让故事更丰富更具说服力,而娓娓道来的审判推进把人性一层层剥开,残酷却无比现实;

    其二、神剪辑。主角到配角,每个人的出场和表情都恰到好处,多次出现的下半面部特写,最后的重合水到渠成,特别是第五集女主抱着女儿从象征子宫口的生门闪回,用镜头就告诉了深刻的主旨,早知这样,不如不生!

    其三、神观点。人性本就复杂,而当很多剧把锅丢给单一人性根源,用泪水赚取同情,其实本身就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可“坡剧”始于精神衰弱的话题,当指向一个精神崩溃的无良杀子母亲时,却缓缓抖出丧偶式育儿、家庭角色认知偏差、世俗伦理误导、996泥淖的蝴蝶效应、原生家庭等一系列社会进步的共生问题,从而引发自我、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人类对家庭责任定义、生育观、女权意识觉醒、人力压榨、生存与生活平衡所需要的社会体制保障等等更深层面议题的反省讨论!

    看完整剧,我联想到好多读书人的一个感悟:他们说,自己读的书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同样,我最近也总在想,人类社会越进步,人的精神越复杂,我们对大脑和人性的开拓永无边界,是认知不断完善去努力修正来的好,还是做个傻子,活在苍白的美妙世界更知足?

    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总体面貌正在与隔海相望的日本惊人相似,加之儒家文化的广泛影响,起码对于经济社会飞速转动引发而来的精神矛盾正在趋同。

    第一个思考就是生育观,生育到底是一种观念还是一种担忧,或者说是现今社会不可调和矛盾的精神产物?坡剧中,主线和支线人物都纠结在生育的选择和放弃,女性选择生育就要放弃事业,男性选择生育就要放弃追求,生育从何时起,成为了一道送命题,而不是送分题?!中国和日本都是急剧老龄化的国度,观念形成的背后必然有一套社会机制所引发,离婚率走高当然有婚姻纽带贬值、都市人群情感淡化、人际交往快餐化的影响,而那些不婚不想育的人群,排除自由理念的支配,更有多少人是在担忧社会体制根本无法支撑整个社会后继有人的个体代价。42的普通家庭结构,首先摆在眼前的就是老人的医疗和赡养问题,而我们的养老体系还远不如日本健全,其次是自己或者结婚携手双方的生存困境,高企的房价、商业社会没钱的寸步难行、商业保险制度啼笑皆非的伪保障,让生存线上徘徊的生育群体除了对上对己要应付人生百态之外,更大的生育挑战将临空而至,生育环境、食品安全、长达几十年的教育资源抢夺、东亚文化对子女的婚姻干预,想想都替很多年轻人捏把汗!不是国家和社会不作为,是国家机器的驱动力必然无法快速疏通错综复杂的人类星球,所以发现问题在先,能不能解决问题在后,然而这个思考还没考虑到人这个因素精神层面的变异!

    第二个思考是女权意识的觉醒乃至巩固,到底需要意识的驱动,还是体制的进步。剧中被丈夫洗脑能力不够的女主,在当下社会尚属少数,而女性在家庭中的从属地位仍未大范围改变,因为社会生来就交付了女性对孩子照顾抚养的主导地位。为什么?凭什么?世俗赋予女性华丽丽的赞美词藻,母亲给予了我们生命,世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巴拉巴拉,道理是不错,可不就在人伦上把父亲的职责退逼二线?给无数家庭“男主外,女主内”奠定了无法翻墙的伦理纲常。当然,社会在进步,女性不甘留守家庭,需要事业,需要实现个人价值,然而骨感的现实无法满足丰满的意识进步,因为种种体制有保障吗?比如家庭体制里,婚姻法和生育法能要求男人和女人按时长和阶段轮流抚养值岗吗?比如工作体制里,劳动法能保障劳动者按时回归家庭生活,并为女性提供更充足和更有保障的产后事业提升吗?比如社会认知体制里,能逐渐抹除女性是家务劳动和儿女教育一把手的固有观念吗?而这所谓的种种体制,仅维持在概念讨论,最多形成话题讨论并个别完善中,并且这个完善过程仍没考虑到人这个因素在漫长时间差内的精神层面的变异!

    第三个思考是奉献观和人力压榨的矛盾,也就是最近讨论火热的996泥淖。剧中家庭一方或双方都饱受着工作加班带来的生活与工作无法平衡的矛盾。最近央广有一条公益广播是弘扬时代楷模的,作为中国好市民,我知道社会价值观需要被普世浇灌,我也知道奉献是国家文明必需的指挥棒,可当楷模妻儿大义凌然说,牺牲他一家奉献全社会时,我只能苦笑。小人物的生死沉沦,冷暖只有家人自知,楷模逝去的光辉固然鼓舞社会,而他们抱团挣扎努力余生的困境才是我所担忧的。所以大到国家吹号角,小到企业立明文,家庭为社会的进步牺牲了太多,以至于奉献观被畸形,把自我有价值化的奉献畸形为人力压榨的劳务潜规则。而所有家庭中的至少一方必然成为这个庞大文明规则的执行者,从而让家庭的内部分工变的更加明确和倾斜。996的呼声终被淹没,而丧偶式育儿、老年人育儿却不仅仅是社会问题摆在那里,有谁真的去探究过畸形分工下,长期被家庭拖累的可悲角色的精神层面的变异!

    回头来看,这部剧很好,它几乎抛出了所有现存的在解决、待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从犯罪引发的人性争执,剥茧抽丝般深入精神分析,而又深刻的指向社会压力和矛盾的根源,一个案件的讨论就能调动一个时代的背景,如果没有这部剧,我们似乎在讨论着无数的群体性话题,可有了这部剧,站在至高的领地,却发现那些话题讨论的苍白和琐碎。正如我开篇所说,读的书越多越觉无知,而由这部剧引发的思考越多却越觉无力。

    无论如何,小日本是否是我这样的思考初衷不得而知,但能用一个区区六集的故事带我思考,我真的只能折服!

     5 ) “丧偶式”育儿的悲剧,是时候被看到了

    文/荼白

    公众号:抛开书本

    一个母亲,对8个月大的女儿进行身体虐待,并最终将其溺死。这样残忍的新闻,实在让人忍不住问一句:难道你没有母性吗?

    这个疑问,也是被选为此案候补陪审员的家庭主妇山咲里沙子的第一反应。里沙子,几乎是一个完美的母亲——温柔贤淑,将三口之家料理得近乎完美,面对孩子,似乎总是笑语盈盈。

    所以在陪审员们进行讨论的时候,她才显得无法理解——既然是孩子的母亲,那么无论如何都不该伤害孩子,因为“母性”是个理所当然到不容置疑的存在,她已经太习惯于这样的角色,以至于不允许自己去怀疑。

    在安藤水穗的杀子案中,检方与辩方各自坚持着截然不同的观点。检方认为安藤对女儿怀着怨恨之情且有明确的杀意;辩方则认为安藤是在精神极度衰弱的情况下导致了意外的发生。其中,辩方着重强调的一个事实是:“丈夫以工作为借口,不帮忙照顾孩子。”因此,陪审员芳贺六实才指出了这个可能被很多人忽略的事实——“母亲也是人”。

    在辻村深月的《没有钥匙的梦》中曾经读到过一个短篇《君本家的绑架》,其中那位母亲割裂的心理纤毫毕现,人性和母性的撕扯让人心惊,宠爱婴儿和扼杀婴儿的冲动彼此拉锯,这大抵是只有母亲才能体会到的最秘而不宣的恐怖战役。

    随着审判的进行,我们看到了“无辜”的丈夫,为了减轻妻子的压力担负起周末带娃的重任——虽然工作日不是半夜回家就是彻夜不归;体贴妻子的辛苦——所以特意叫来了母亲帮忙;为了妻子经常找朋友求助商谈——或者说是“前女友”更加确切……

    面对身心俱疲的妻子,却说别人都能做到你为什么做不到?面对半夜哭泣的孩子,却只是躺在沙发上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而那位被请来帮忙的婆婆又做了哪些贡献呢?她对安藤的育儿方式提出质疑,有意无意的提出孩子不如人;她对安藤最大的要求就是“别让我儿子操心”。

    这些隐藏在日常里的细枝末节,都成了被忽略的刀子,一刀刀扎在安藤的心上,也打碎了里沙子坚不可摧的伪装。那种扑面而来的熟悉感让她恍惚。我们看见她吃力的抱着女儿在超市里着急的买菜,看见她一边在家里忙着家务一边安抚吵闹的女儿,看见她的疲乏、狼狈、隐忍。

    面对那个看起来无比慈祥可亲的婆婆时,她也曾一次一次的凝固了笑容,那些“温柔”的话语开始显得锋利

    丈夫在她看来一向足够体贴,总是对她说不要勉强自己,然而这种“体贴”也渐渐撕开了面具,面具下那种居高临下的轻蔑让她心寒。

    里沙子和安藤这两个本来截然相反的人,却渐渐重合,中间的红线其实已经模糊,只稍停下脚步,便会发现恨意早已遍地,而深渊,从来都在脚边。

    这是wowow台正在播出的日剧《坡道上的家》,一向以冷硬风格展示着灰色日本的wowow,再次与不断“催婚催育”的主流电视台“对着干”,因为此剧大概算得上货真价实的“恐婚恐育”剧了。剧中,不只是安藤和里沙子,剧中的女性们其实都面对着男性们的“通病”——对沟通的不屑。

    每当妻子们正襟危坐开始认真讨论某个问题时,丈夫们总是懒散的在沙发上躺着或坐着,玩着手机或是看着电视。而在面对育儿这个问题时,丈夫们又几乎是本能的第一时间搬出救兵——妈妈。

    丈夫们似乎从未认真听过妻子们说的话,他们总是漫不经心的敷衍,唯一认真的对妻子们说的话,不外乎“给我啤酒”或“晚饭吃什么”。

    里沙子的公公虽然通常只在背景里出现,却能完美的诠释丈夫们在家中的模样——总是一动不动却一堆意见。他总是安静的坐在家中的一个角落,喝着啤酒下着棋,任你闹得天翻地覆我自巍然不动,但仍时不时要出声“指点江山”。

    而这种似乎已经习以为常的家庭模式,正是由整个社会造就的。剧中两位年长的陪审员似乎就代表着某种社会共识。

    这种共识,形成了一种不自觉的恶意,渗透在剧中的每一个角落,也正是这些让我们太过熟悉的日常细节,才真正让人脊背发凉。

    “因为她们深知,作为母亲,作为人,都低人一等。”所以剧中里沙子被称赞是个好妈妈时控制不住的灿烂笑容才特别让人心酸,因为所有的质疑和漠视都在将她的价值不断剥削,所以她才如此用力的去维护“母亲”这个残存的价值。

    又是一年母亲节,衷心希望遭遇“丧偶式”育儿的母亲越来越少,因为母亲,不该是家庭和社会的悲剧。

    合作微信号:paokaishubenxbb

     6 ) 活成“普通人”,竟花光所有运气

    剧透警告,剧透警告,剧透警告!

    最近这部剧,很多日剧号,母婴号都有写过,聚焦丧偶式育儿,新手妈妈的情绪焦虑,在原生家庭和丈夫的家庭中,不断被挤压的无助等....

    都说这部剧,想结婚的看完分手,想生孩的看完丁克。

    真的这样吗?我觉得这部剧只是把现实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烦恼,聚焦到一个人身上,放大来体现而已。

    1. 父母的期望

    催婚、催生、催二孩,父母的期望只是这些吗?

    很多时候,他们有更多更细致的要求,隐藏在生活的每一句话中,潜移默化等你发现和满足。

    旅行结婚?提前同居? 我怎么和亲戚朋友交代?这张老脸往哪搁?

    婚后不买房,一辈子租房?

    就算老家没什么钱,不能帮你们多少,你们也要努力买房啊,不然租房怎么生活?买的话至少要两房一厅吧,不然生了孩子怎么办?

    老公不赚钱,生了孩子还要你去打拼?太不成样子了,女人就应该以家庭为重,就应该照顾孩子,把赚钱留给男人吧。 父母帮你把整个人生剧本都写好了,问题是:

    我又不是个演员,怎么按你的剧本演一生?

    父母的期望,很多人一辈子难以冲破。从婴儿起比赛谁先开口说话,谁爬的快,到学习成绩,到工作,到生娃,父母多多少少有自己的期待,初衷都是好的,但是很多时候沟通不当,这种好的初衷会演变为看不见的雾,重重环绕在周围,令人睁不开眼,无法呼吸,无法述说。

    一说,别人就能大条道理地教训你:那么不懂事,不懂体谅父母。他们是为你好。

    父母和孩子,学习独立,学习分离,是双方一辈子的功课,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努力才能做到,特别是“养儿一百天,长忧九十九”的东方家庭。

    2. 婆家的期望

    从孩子出生一刻起,孩子吃什么,说什么,发育进度,怎么教育,少不免会和公婆有冲突,不止是对孩子的,更是对新手妈妈的行为准则。

    婆婆一旦使用降维打击,你根本无处可避,轻松就能用她对儿子的养育经验,在实战上吊打你。

    ↓↓在喂养上↓↓

    ↓↓在教育上↓↓

    ↓↓在工作上↓↓

    ↓↓在婚姻关系上↓↓

    婆婆经历过的难,你凭什么就忍不了了?

    每个女人,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俗话说,媳妇熬成婆,做婆婆之后,儿子什么都听你,之后就轻松了,你就是这个大家庭的真正女主人了!

    自己做不到的事,婆婆能做到。

    老公仿佛是婆婆的,自己只是这个家的“外人”。

    远远看去,他们真像普通的一家三口啊。

    很多小家庭出于经济和各种因素考虑,让老人帮忙带孩子,但是却难应对婆媳关系。

    别说婆媳,我和自己的亲爸妈,还不能好好说话呢!

    我也提不出什么办法,但是既然要享受老人帮忙带来的便利,就要承受随之而来的问题,学习表达和沟通,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相处模式。这个时候,老公的角色很重要。

    你可能要问了,老公在干嘛呢?呵呵,他可要出场了。

    3. 老公的期望

    下班回家,他很累要在沙发歇息。孩子太吵了麻烦抱远一些。

    实在不行,我出去外面过夜也行,反正我妈也批准了,我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不睡个好觉怎么行?

    (我:喵喵喵?没家里那个蓬头垢面的带娃女人,你的家哪来?)

    老婆工作能力也不是很行,赚钱可就不行咯,还可能丢我面子。

    再不济,要不你学学我前女友,她也生孩子了,光鲜亮丽懂得多,人家做得多好!

    很多男人,未准备好就被赶鸭子上架当爸了,其实内心他们还是乖儿子,首要任务就是好好赚钱,结婚生子给爸妈长脸,但是怎么经营一段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他们还是懵逼的。

    为什么会有丧偶式育儿,也是因为养育是要全新学习的一件事。

    结婚和生孩子前,多去沟通另一半的想法,提前做好带娃的心理准备,ta的育儿观念,ta父母的家庭环境,多去了解再做决定,如果已经生了才发现对方完全不管,该蹦迪蹦迪,该暧昧暧昧,那就很被动了。

    不要说什么草莓自由,车厘子自由,不好意思,你可能连3.5元一罐的啤酒自由都没有。喝一罐ta都说你是酒鬼。

    ta呢?一扭头就是捧着手机呵呵笑,不知和谁聊天。

    4. 社会的期望

    达不到父母的期望,老公和公婆对自己的不认可,没有工作,没有社交,唯一的希望都在孩子身上,偏偏孩子也不站自己这一边。 在其他人面前乖巧懂事,在自己面前就是一个捣蛋恶魔。

    其实你说孩子不懂事吗?谁会帮她护她,小孩比谁都懂。

    在奶奶家买很多玩具,还能得到“没有妈妈陪,很可怜”的特殊照顾。 在公司上班能喘口气了吧?也行,但是升职加薪怕是很难。不要和我说什么董明珠老干妈扎克伯格,多少人才出一个这样的妈?

    和朋友聊天,总能诉诉苦了吧?

    也不一定,有些朋友就是道德婊,动不动就贴标签你还能开口?

    当初老公说好要分担的,和他说,总能疼惜下自己吧?

    也不一定,他以为你穿上紧身衣就变蜘蛛侠,生个孩子就变老母亲了。 一秒切换,大家都这样啊~!

    如果因为这些“小事”,就做出什么极端的事,成为新闻上的虐.童、杀wa、zi杀等主角,那么肯定是个人问题,每个妈妈都是这样过来的,为什么到ta这就杀人了?

    要制裁ta,其他人才能安生,继续这种“普通人”的生活模式。

    5. 母爱,未完待续

    歌颂母爱,歌颂超人妈妈,却忘了妈妈也是平凡人。

    生孩子时,剖腹产的妈妈要被剖开几层肚皮,才能取出宝宝。自然生产的话,yin道口也要侧切。

    恢复得不好,落下腰疾,漏尿、风湿等情形也很常见。

    母乳喂养,孩子在吸吮时,会把妈妈的ru头咬出伤口,刚结痂的伤口,又要喂奶。

    即使有产后抑郁情绪,尽力呼叫也不被理解。

    老公无法感同身受。

    多少次想过,把孩子塞回去多好,又暗自愧疚自己真不是一个好妈妈。

    在日文里“普通”,有大家都一样的意思。

    每个人都是这样过的,结婚,工作,生子,为什么连“普通人”都做到的事,你做不到?

    在这种焦灼中,即使是身在监狱,心灵也被愧疚鞭打,即使收到妈妈的信,也只能任由无法交流,无法倾诉的痛苦把自己逼疯。

    一点点撕碎妈妈的信,就像撕碎她对自己的期望。

    如果忽略别人的期望,仅凭自己意愿,想怎么活?

    也许是时间太久了,久到已经忘了自己的想法。

    即使远离所有人,心灵仍不能安静片刻,身体和感受都被深深压制,大家都要她安静一些,别矫情了,大家都是这样过的,做好妈妈的本分。

    如果看完文章你有不适,很抱歉。

    但是看到问题,才有改变的可能。

    我身边很多80、90后新手爸妈,都会一起带娃,还以奶爸为傲,婆媳关系如果实在很糟,也会和老公商量辞职带一段时间,宝宝幼儿园再出去工作。

    写这篇文章不是说“不婚不育保平安”,而是看过可能要翻阅的山,可能要经历的难,再理智选择自己的生活,认真面对爸妈的催婚,认真思考是不是要生孩子。

    经过思考和沟通,再选择,也会有争吵和无助,但是心态不一样了,不是赶鸭子上架,不是拿着爸妈剧本的演员,而是真实的自己,真实的生活。

    不知道后面会不会反转和洗白,但是播到第3集,之前的剧情不会抹去,新手妈妈们面临的处境大多不为人道,还记得之前关于产后抑郁症的采访短片吗?爸爸们那句

    “个个生孩子都这样的啊,就她矫情”

    “我觉得她不是抑郁”

    一句就将新手妈妈们隔离。

    雪崩的时候,没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所有的正常,都会不自觉形成思维定式,禁锢人的思想,只有你这样做,才是“正常”的,男孩就要坚强不哭,女孩就要穿粉色,妈妈就要温柔顾家,爸爸就要赚钱加班....

    就像我印象中的妈妈,她卖保险,打麻将,老是吵架,借很多钱,没有人看见她的孤独无助,在这个家她也感受不到温暖关怀。我也忘记了,在妈妈之前,她先是一个人。

    不知用什么做结语,但是如果你准备生孩子,带娃、家务、双方家庭背景、养育方式的沟通,一定要有。拍拍脑袋就生,就是拿自己和孩子未来在赌。赌公婆老公会帮忙,赌自己会温柔体贴,赌生活会越来越好。

    如果你未生,看看自己的妈妈,她也有她的局限,很多年轻人的想法已经更新了,她一时没跟上,尝试多沟通能否互相理解,如果实在很痛苦,保持距离过好自己的生活,也是一种选择。

    首发公号:上班族学日语

     短评

    这个世界对女性最大的恶意可以凝成一句话——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7分钟前
    • 力荐

    今年最佳了吧。日本人真神奇,一边拍着甜甜的恋爱剧催人结婚生子避免少子化,一边拍出《坡道上的家》这样令人感到窒息的让人恐婚恐育的剧来警醒和反思。 所以坡道上的家说了些什么呢。是呼吁整个社会对年轻妈妈的宽容和理解;是呼唤父亲角色缺失的回归;是祈愿一个健康的抚养孩子的环境吧。

    8分钟前
    • セツヤ
    • 力荐

    是那种毫不夸张的压抑、窒息,恨不能把女主的丈夫、婆婆、孩子都捆一块一把火烧了。

    10分钟前
    • 栗子侠
    • 力荐

    唯一希望国剧翻拍的。请国剧编剧速速来抄,我们需要这样的剧。虽然极度致郁,但是想步入婚姻想生孩子的一定要看!在你准备做决定的时候,一定要明白什么是绝对不能放弃和妥协的。还有原生家庭条件好的不要下嫁,穷小子不会感激你的牺牲。

    12分钟前
    • 穆赫兰道
    • 力荐

    妻子被丈夫呼来喝去仍然笑吟吟的,小碎步跑向丈夫解释,从日常就看得出来上级和下级之分了。日常打压,轻视妻子。丈夫不管育儿,以至于不理解应该怎么育儿,用完美的标准苛责妻子。两个人意见不同很正常,平等沟通的话会很快解决,可妻子的低下地位导致变成了一方对另一方傲慢无理的训斥,再因为这种训斥引发对妻子能力的质疑,以及约束其向外发展的可能。妻子撑不住,丈夫把育儿外包给婆婆,觉得这样就尽到了责任。但社会默认带小孩是妻子一个人的职责,引来婆婆帮忙隐含了对家庭主妇连带孩子都做不好的指责,妻子觉得失去了尊严。只杀小孩不杀丈夫是因为女性自身内化了这种指责,她认为丈夫的指责是有道理的。因为从小生活在这种环境里,很多女性钝感太高了,其实她们的幸福都和这位女主一样,一戳即破。文化对女性的压迫,意识不到不等于不存在。

    17分钟前
    • momo
    • 力荐

    里面女主的丈夫说的话,我没做过妈都能气到吐血

    18分钟前
    • 哈哈哈哈哈嗝
    • 推荐

    看完这部再看《蜡笔小新》就会觉得美伢真是一个很伟大的女人了。

    19分钟前
    • 阿五
    • 推荐

    被禁锢在别人的常识里活着 太辛苦了

    23分钟前
    • momo
    • 力荐

    东亚三国的男人一边说着爱子孙,一边完全不育儿。讲一些体面话还觉得自己尽责极了。然后社会上一帮进入婚姻的女性还帮他们讲话。明明女性都抑郁了,杀子了,自杀了。就轻飘飘来一句,别人都做得到啊。

    25分钟前
    • 蕾雅蓝顿
    • 力荐

    太致郁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所谓“传统”让丈夫非常自然地地位高于妻子,这样的“传统”也让年长的女性成为帮凶,她们告诉年轻的女性:“你就是得围着你的丈夫孩子转。我都这样过来了,你为什么不可以呢?”-但是那些做不到的女性,已经都死掉/单身了。

    27分钟前
    • 拜托快点上岸
    • 力荐

    生孩子很痛苦,养孩子更难。这个中间的苦涩男人不会感同身受。我目前产后3个月,没有睡过一个整觉,半夜起来很多次,严重休息不足。但其实自己的老公做的很不错,担心我一个人带孩子辛苦,请了育儿嫂,下班回家也会帮忙。可是真正对孩子24小时不离开的人是我,这种累不仅是身体,更是心里累。我的宝宝很可爱,我很爱他,但有些时候也会有那种想法,要是没有生过孩子就好了。我是妈妈,是老婆,是儿媳妇,可我更想做我自己。

    28分钟前
    • ____
    • 力荐

    “当孩子和工作无法兼顾时,请放弃工作在家专注带娃哦,因为你是妈妈。”这是部绝佳的不婚不育宣传片。

    30分钟前
    • 雪球妹妹
    • 推荐

    这梦幻结局仿佛是迪士尼编剧最后一刻接管剧本???

    33分钟前
    • cllee&Kalinda
    • 还行

    单身狗就该看这片,又佛又苟。

    34分钟前
    • yeah7
    • 推荐

    太治郁了 掐人中续命中 建议民政局24h不间断播放此剧

    39分钟前
    • 孙悟空的八师弟
    • 力荐

    我建议列为东亚女性婚前必看剧。

    43分钟前
    • 闰年少蝉
    • 力荐

    估计柴崎幸演这部戏的时候,万分渴望召唤出19年前那个演「大逃杀」的自己,左手铲子、右手菜刀,把这剧里烦得一批的人物们砍得一步到胃、片甲不留。

    47分钟前
    • 新世纪腐银战士
    • 还行

    结尾可真行,强行把一切语言暴力、丈夫的人格打压、社会对女性对母亲的不公都解释为爱,真是好一个happy ending。东亚三国手牵手,谁先平权谁是狗。可谢谢你了。

    49分钟前
    • kissdemon
    • 还行

    看两眼弹幕,也够恐婚了。“女主跟神经病似的,看着就烦!”“真没用,蠢得要命,活该被欺负。”“自己态度窝囊,难怪没人信。”“女主不无辜,自己身上也有问题!”……何不食肉糜?

    52分钟前
    • 霍比特羊
    • 推荐

    这剧在中国,应该看的女人没有什么机会看,应该看的男人没兴趣,剩下看的人早就明白了这些道理,厌女都能倒背如流,再看这些画面,白眼可能都翻不过来了。

    54分钟前
    • PseudoNeko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