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春夏秋冬又一春

    春夏秋冬又一春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韩国2003

    主演:吴永洙,金基德,金永敏,徐在京,何丽珍 

    导演:金基德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窄路微尘

    • 正片

      站台

    • 正片

      白蛇传·情

    • 正片

      谁先爱上他的

    • 正片

      大象席地而坐

    • HD中字

      诡夜迷情

    • 更新HD

      爱恋2015

    • 更新HD

      座头市铁火旅

     剧照

    春夏秋冬又一春 剧照 NO.1春夏秋冬又一春 剧照 NO.2春夏秋冬又一春 剧照 NO.3春夏秋冬又一春 剧照 NO.4春夏秋冬又一春 剧照 NO.5春夏秋冬又一春 剧照 NO.6春夏秋冬又一春 剧照 NO.16春夏秋冬又一春 剧照 NO.17春夏秋冬又一春 剧照 NO.18春夏秋冬又一春 剧照 NO.19春夏秋冬又一春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春天,贪玩的童僧拿着石头,绑在鱼、青蛙和蛇身上,捉弄着小生灵们。老僧(吴永洙饰)发现后,用同样的手法惩罚他,告诫他不可胡来。  夏天,十七岁的少僧(徐在京饰)为久居深山的修行日子苦闷不已。有一天,一名患病少女(何丽珍饰)在母亲陪同下,来到寺庙拜佛求平安,并留下疗养。少年开 始忍受不住异性相吸所带来的诱惑……  秋天,青年(金永敏饰)在外面杀人后重返寺庙,请求谅解。老僧命其刻写心经,去掉罪孽,同时,追捕逃犯的警察也赶到寺庙……  冬天,服完刑期的中年男子(金基德饰)回到山中寺庙,重新开始修行苦练。一名妇女突然探访寺庙,并留下了一个男婴,希望能被收留。  之后,又一个春天到来。

     长篇影评

     1 ) 上帝啊,请给予我救赎吧

    这是我有生以来写的第一篇长影评,在此之前不写的原因,大致是因为我总担心自己写的不够好的缘故,尽管之前看了不少电影,但总不敢去写长的影评。今天总算鼓起勇气动起手来了。这部电影是一星期前学校编导课老师给我们看的,是在众多电影中唯一一部我之前没有听说或看过的。

    之前看过三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领略了少年派迷失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不断寻找希望,独自在海上漂泊求生了7个月,最终能够得救生还。他经历了很多残酷的事情:杀害并吃掉了同一条船上的厨子,原因是厨子先后杀害并吃掉了受伤的水手和派的母亲。即便自己之前是信仰宗教而不吃肉的,但在海上仍然杀鱼生吃。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派几乎看不到任何得救的可能,但他还是一直心存希望。在经历了人性和兽性的冲突后,派得到了真正的救赎。正是派心中的信仰带领他走出了内心的黑暗。有人认为派做了这么多可怖的事情,在余生该怎么度过呢?我想:他大概早在内心深处与自己和解了吧,为了接下来好好生活的每一天。也看过不知多少遍《肖申克的救赎》,每次看完心中都是震撼和充满力量。安迪说的“希望永远是件好事”我永远都无法忘记。是啊,“真正向往自由的鸟儿是永远都不会被牢笼囚禁的”。我也永远都渴望像安迪一样能够得到灵魂的救赎。

    可是《春夏秋冬又一春》和两者都不一样,最开始看时,我被影片中春天大自然美丽的风景深深吸引了:清澈见底的流水,阳光温和地照在被风轻轻吹拂的湖面,四面的山环绕着庙,树林和草是碧绿的,偶尔也会听见几声鸟叫声,虫鸣声,流水声,太悠闲自在了,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寺庙映入眼帘。多么美丽的景色啊,我不禁感叹,这种隐居山水,悠闲自在的生活是多少人无时无刻不渴望着的。小和尚随着师父一清早起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拜佛,师父先起,小徒弟后起,也照着师父的样子跪在一尊小佛像前拜。之后就是划桨,师父划,小和尚坐着看师傅,从那小和尚笑容灿烂的表情中,我看到了孩童的天真无邪和稚嫩,也看到了小和尚对师傅的爱。师父应当也是很爱小和尚的,即使他们之间说的话不多。师父每天到路地山林上去砍柴,小和尚就跟着,有时无聊了,就跑到四周玩玩。日落时回去,小狗在庙前摇着尾巴等候他们。两个人就这样相依为命,过着清闲简单的生活。一天,小和尚无聊了,就自己偷偷划船到岸边石头旁,把小鱼,青蛙,蛇,抓起来,给它们身上绑上绳子,在绳子另一端套上石头。小和尚对这些感到十分好玩。可这些都被师父发现了,就在小和尚晚上睡着时在他身上同样绑了一块大石头。第二天早上当小和尚问起时,师父说:这就是鱼儿,青蛙和蛇的感受。现在你必须把它们的绳子解下,如果它们其中有一个死了,那么你心中便永远绑着一块石头。当小和尚去救它们时,才发现鱼儿和蛇都已经死了,他心中很伤心愧疚,就嚎啕大哭起来,这也被师父看在了眼底。我想:师父是一个很懂得教育的人,他会教育孩子从小就对生命珍视,爱护保护动物,他也应当是对生活看得很透彻的人。而小和尚呢,则是一个无知天真的孩童形象,他心中有善恶是非,但是也会有人性本身的野性,可我相信丛那以后,他一定会改过自新,通过师父的悉心教育,他将来一定会成长为一个善良并懂得明辨是非的人。

    夏天,一对母女来了,小和尚去岸边接,大概是事先联系好的,这时候小和尚已经长大了,大概有十七八岁的样子,已经是大人模样了,没有了孩童的稚气,多的是成熟,他之前看到蛇在交配,脸上露出温柔的笑,让我放了不少心。女儿和他差不多大,是要来寺庙修行一段时间的。小和尚带他们上了船,划到一棵水中的大树边,夏天的水更加清澈了。女儿大概是因为有病吧,母亲说小和尚看起来如此健康时,小和尚点点头微笑地回答道:这课树就像你女儿一样,一定会越生长越坚强,我相信你女儿的病一定会好的。这时我更加相信小和尚的善良了。女儿见过师父后,师父立马就指出:女儿所得的病是心病。送别母亲后,寺庙里便多了一个女子。晚上睡觉时,小和尚和师父睡一个地上(当然,不是那种普通的地,虽然我也不知道叫什么,暂且叫地席吧)女孩睡在旁边的地席上。(中间隔着两扇小门,不知道有啥用)。一天早上,小和尚进门,碰巧看到女孩在换衣服,女孩也碰巧看见了她,场面顿时尴尬,小和尚见状马上羞涩地跑掉。这大概是小和尚第一次见女人的身体吧。后来又一次,女孩在庙里拜佛,一不小心躺在地上睡着了,小和尚又碰巧进来了,看到女孩熟睡的样子,小和尚不忍心叫起,便找了个被子给她盖上。之后,小和尚实在太按捺不住了,就偷偷把手伸进女孩的衣服里摸一摸。可女孩不巧醒来,一上去就是一巴掌。小和尚也给吓傻了,不过缓过神来,才发现了自己的罪过,连忙跪到佛像前不停地拜,请求得到宽恕与慰藉。看到小和尚呆萌的样子,女孩也原谅了他。从这里我仍然能看出小和尚是比较善良的,但是又有人性对欲望的渴望,在那一刹那,他做出了邪恶的事情,但我也把它想成是青春期少男少女对爱情的渴望,因为之后小和尚同女孩和好了,也就再不计较这事,他们俩坐在船上,小和尚腼腆的样子,女孩微微一笑。一天,女孩坐在庙前发呆,小和尚在船上划桨。突然船一翻,小和尚掉水里了,女孩很着急,到岸边焦急地看,一瞬间小和尚从她面前的水里蹦出,一把把女孩拉进水里,带她上到了船上。女孩刚开始是害怕激动的,后来也就很开心了。我想,小和尚虽然之前对女孩犯下了错,但是还是心中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原意和女孩成为朋友,帮助她解放天性,在自然中寻找乐趣,他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了,两人在船上,都露出了发自肺腑的笑容。可又是一瞬的,画面一转,变不忍直视。四条腿展现在画面间。原谅我当时前五秒还未看懂,正想着他俩接下来都要在山林里怎样一起聊心事,玩耍。画面持续了漫长的一分钟,也很真实。最后两人累得趟在石头上,女孩把头靠在小和尚的肩膀上。后来,他们的关系一直持续的上升,从小和尚让女孩坐石狮子,到晚上趁师父睡着偷偷爬到女孩被窝里亲热,再最终到夜晚两人偷溜到船上欢爱。她们两个是很幸福的样子,小和尚也对女孩很好,总是照顾着她也就有了小和尚“我离开你就无法活下去”和女孩“我永远都不会离开你”之类的话。我认为这便是年轻的爱情吧。可在船上后的第二天早上,他俩忘记回去了,师父看到在船上的二人后,便用绑住绳子的鸡放到船上,再把船和鸡一起拉回来(这时狗已经换掉了)。这时他们居然还没醒,师父就把船的进水槽打开,让水流到船里,当小和尚感到全身冰凉时才醒过来。之后便是残酷的道别了。信佛的人是不能拥有爱情的。师父认为女孩的心病在于缺少爱情,现在得到了,也就是病好的时候了,他必须把女孩送过去。无论小和尚和女孩再怎样哭哭央求,师父都一概不理,看着女孩被师父送走的背影,小和尚痛心万分。师父教导小和尚: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人总有欲望,欲望就会产生执念,执念就会产生杀心。可小和尚哪听得懂那么多。他心里只有那个女孩。他不接受师父的做法。便在第二天偷偷溜走了,离别前,把那尊小石佛也带上了。师父其实并没睡着,但也未阻止小和尚。

    秋天,树叶都变红变黄了,庙的四周都还是一片诗情画意的景色。当然,已经不知道往后多少年了。老和尚还是和往常一样出去砍柴,回来拜那个已经没有的佛。被着新的宠物小猫回来,吃着外面买的米糕,看着报纸,才察觉到报纸上竟然有小和尚!之后小和尚居然回来了(虽然已经不小了)。这时的他已经又长大了不少,一副成熟的面貌,头发很乱,胡子也很久没刮了,很颓废的样子。师父乘船把他接上庙后,也没有任何喜悦或愤怒的表情,只是很平淡地说:你回来了啊,看上去比以前成熟了不少。小和尚没有理会,只是一副很烦闷的样子,看来他已经不对师父有尊敬之意了。当师父问起外面的世界怎么样时,小和尚回答道“太难了!我一直放不下那个女孩,但发现她已经又找了另一个男人,当初说好的永远和我在一起呢?”说罢便痛哭流涕。师父说:人间的情欲本身就是这样的。小和尚却让他不要再说了。后来,小和尚试图自杀却被师父及时制止了,为了让他反省,师父把他捆起来绑在绳子上在半空中吊着,只有当烤绳子的火把绳子烤断他才能掉下去。小和尚之后冷静了下来,把自己的头发用刀砍了下来。出门看到师父在外面用猫咪的尾巴当做笔墨来写字,师父让小和尚用刀来把这些字刻在地上,用来平静内心,这时小和尚也冷静下了,便听从了师父的话刻字。字是很难刻的,必须用尽全身的力量,有时还会划破手,露出鲜血。但小和尚并没有停下,师父一边写,他一边刻。小和尚大概也希望能够得到心灵的慰藉吧。这时警察来了,要把小和尚带走,原因是他杀了人。原来之前的报纸上写的是他是一名逃犯,小和尚因为不忍心看到女孩何那个男人在一起,就把男人杀了。到这里,我便明白了小和尚的罪过:一个善良的人,居然也会因为自己爱的女人,或因为欲望而杀人。好人和坏人往往都是在一瞬间改变的。这也印证了师父之前所说的话,充分的证明了师父是一位智者。警察正要带走小和尚,师父制止了他们,让警察等他第二天凌晨刻好了静心字再走。警察不得已同意了,也看出了师父在外人们心中的地位之高。小和尚刻了一整天,鲜血都流到了他手上,但他从没有停下手里的刀,而是用尽全身力气去刻。警察无聊了,就用枪去打水中的罐子。开了很多枪,都未打中。师父只是瞟了一眼,就用石头飞快地砸去,很轻松得就打到了罐子。这回师父又装了一次逼,但也对他以前修炼修行的路途增添了神秘感。刻完字,已经是凌晨了,小和尚累得睡去了。通过他的刻字,我看到了人的罪过应当是可以被宽恕的,人也上可以实现救赎的,从最初用来杀人的刀变成了静下身心来自我救赎的刻字刀。警察也被他的自我救赎打动了,便决心帮老和尚一起用彩色的笔墨填进这些字坑里。所有字迹都完工了,便是小和尚走的时候,当要带小和尚走时,一名警察建议不要给小和尚戴锁拷了。可见他们也对小和尚表示尊重,罪过也应确是在一定程度之下可以被宽恕的。鸡也和他们仨一起上了船离开,老和尚又是孤身一人了。突然的,一天,他在船上点了火,坐在船上,脸上贴了自杀用的纸,火熊熊地燃烧着,纸上浸湿了眼泪。这大概是一种超脱吧,人到达了一种境界就会看透生死,其他的就一点都不重要了。看到这里时我是这么认为的。

    冬天格外的冷,湖面都结成冰了,万物都是白色的样子,即使这样,景色还十分美丽,这个地方未免也太过吸引人。又是相隔很多年了,小和尚已经大概到了四十的不惑之年了吧。他从狱中释放,又来到了曾经从这里长大的寺庙。这时已经不需要船了,可以直接徒步走进庙里。看到的却是空无一人的屋子,只有蛇蜷在地上师父的整齐的衣物上。他出门,才看到河里沉了的船,可也在那时,他似乎也能理解师父的做法了,也就只是很陈静地离开了。他在房里搜寻着师父可能留下的东西,这时找到了一本经书,里面画的是各种练功的动作图画,就像人们对待《圣经》一样,他也把这本输当做了救赎之路。每天,光着身子在寒冷的冬天里锻炼武功,强身健体。在冻结的溪边,他把冰凿成了一个佛像。一个下雪天,一个母亲带着小婴儿来到了庙里,她没有说太多的话,蒙着面纱,只是满脸哭泣地把孩子交给了小和尚,便离开了,可是路上一个不小心,掉进了被小和尚之前凿开的洞,淹死了。第二天小和尚起来,才发现女子的尸体。他为了像师父一样超脱,用绳子捆着,背着沉重的石头一步步走向山顶,路上不论磕破跌倒,他都坚持下去。背上背着佛像,只是爬山时一不小心从半山腰掉下去了,他只得再去捡。登上山顶,俯瞰万物,他把石佛放在边上,也做出了和佛像一样的姿态,这大概就是救赎了吧。

    又一个春天,孩子长大了,长成了和小和尚刚开始时差不多大,就连样貌也十分惊人的相似。小和尚也整天带着孩子,就如以往老和尚带着小和尚一样,孩子那天真无邪的笑,也真的同小和尚小时候的笑非常雷同,这便是导演刻意而为之吧。一天,孩子无聊了,就背着小和尚偷偷溜出去。在同样的地方,抓了小鱼,青蛙,蛇,給他们嘴里塞上了石头。孩子笑得开心极了。

    影片最后,是那个之前被小和尚放在山顶的佛像立在那里,俯瞰四周,包括那座被山水包围的寺庙。

    看完之后,我的第一感想就是它的主旨是人生,我对老师说: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从无知,到明了视物。从经历爱情到遭遇分别的迷茫,失去的痛苦,再到犯下罪过,控制不住欲望,到后面的自我救赎,完成心灵的解放,从而超脱于世俗,看透生死。就像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一样,都是不断的更替交换,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不断地轮回,这就是生命。

    听完我对电影的感受,老师只是笑而不语。当其他同学回答完感受后,老师说:我不对这部电影有任何评判,因为它有很深刻的含义,就连很多大学教授都不能对它有完全正确的理解,网上的影评无论再写的怎样长,都无法完全贴合到影片真正的内涵。

    回到家后,我看了些影评,才发现自己很多地方错了,总觉着就是差一点,但其实差了很多很多。老和尚为什么自杀?是因为他超脱世俗了吗?不是,从他的眼泪看出,他心中是悔恨的,悔恨于他自己的徒弟变成了杀人犯,他想要逃离这个世界,或是他自己认为的想要超脱,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才发现是不可能的。他有多大的智慧啊,而且一生都信仰佛教,最后还是和我们一样,畏惧死亡罢了。他教育小和尚爱护动物,却自己用猫尾巴写字。本以为这部电影的主题是积极的,其实它是悲观的。小和尚真的完成救赎了吗?不知道,他只是想通过搬石头,也就是小时候犯下的罪过来赎罪,他把佛一直带在身边,其实就是想让佛给予他心灵的慰藉,而不让他生活在恐惧痛苦、和黑暗之中。他挖的洞,却一不小心又葬送了一条生命。很多人认为这部电影用了太多看似高深的隐喻,实则却是主题空洞,其实并不是。导演的目的大概也在于此,用佛像这些最高深的东西,来侧面反映出人性最本真的黑暗。我有那么一瞬间,都差点以为自然才是影片想表达的了,因为那高山流水,实在如诗如画一般,而拍摄的光线,也都是光鲜亮丽的,音乐也是平稳缓和,又带有悠闲情调的。其实人性二字,才是最贴合的主题。

    可是人性究竟是黑暗还是光明呢?两者其实是合二为一的。人性是复杂的,在这一刻也许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下一秒,也许你就变成了一个嗜血的怪物。人性的复杂,也是主题之一,小和尚从杀死小动物时就开始懂得要珍爱生命,可是到后来却杀死了自己的情敌。他心中有善良的心,却也有来自本性的欲望。

    这是一部环形电影,开头和结尾便是无限的循环。有人说,人本身就是有原罪的,即生下来就犯有罪过,只有通过后天的救赎才能弥补。可是如果我们始终都无法真正的自我救赎,那生的意义在于什么呢?

    大概是像这季节一样,不断更替,不断地重复着成长着,在这看似不一样的人生里吧。

    这貌似不是影评,而是观后感哈,但我希望大家可以给我指出意见和建议以及我的不足之处,从而让我以后慢慢进步,谢谢大家!

     2 ) 没啥大意思

    轮回的意思太直白,都谈不上“寓意”了。
    韩国日本这种变态片子太多了,硬扣上一个“人性”的帽子,仿佛就高了,其实还是山寨。

    和《三枪》对比,三枪是喧闹的山寨,这个片子是静默的山寨。

    人生没那么多寓意,不必矫情。

     3 ) 每个人都配得上宽恕

          有朋友失恋,我劝她看金基德,因为金基德绝对是失恋患者的最佳伴侣。闷在家里看闷片,会让你从爱到恨,再从恨到爱,最后,放下那还悬在空中的手。

         一旦失恋,你会恨。如果你不知道金基德的影片里,是如何残忍的对待爱欲,那我先告诉你,哑女为了挽留男友,把鱼钩放进下体(《漂流欲室》);坏小子为了得到美丽纯洁的大学生,不惜设局将她变成妓女(《坏小子》);为了和小新娘结婚,花甲老人将她十年禁锢在大海上(《弓》),而到了《春夏秋冬又一春》里面,爱疯了的和尚,直接动手把出轨的妻子杀掉,然后阿弥陀佛:爱是我唯一的罪孽。
          是的是的,我们的罪孽总是由爱而起,由欲而生,世间诱惑何其多,占有之心何其大,只是忘了我们喜欢的,别人也会喜欢。为了保住既得魅惑,只得手持利器,汹涌的爱。而要用哪一种武器,夺回那快失去的爱,鱼钩?弓箭?匕首?金基德给了很多灵感,让失恋的人认为,负心的男人就应该得到报复,这是初识金基德的人都会有的最直观的感悟。可金基德“禅学大师”的名号不是盖的,再进一步了解,他会让你悟到第二层,那就是:每个人都是配得上宽恕的。
           每一段恋情,既是缘,又是孽,我们一边祈祷,一边负罪,而人生如同春夏秋冬不断更替,有了春的萌发,必有秋的悲凉,而春夏秋冬过去,当然又是另一春。只是这个过程,总有人被辜负,总有人负了谁,缘与孽不断轮回,而每个人在不同的恋情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没有绝对负心汉,也没有绝对的痴情女,谁敢拍着胸口说,这辈子我绝无负人,全是人负我?反正我不敢,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我们常说现实无奈,其实无奈的不是眼前困扰,而是在人生的轮回里,如果从不曾得到,也不会有失衡的机会,所以我们需要被辜负,需要眼睁睁看着爱从指间流走,然后无尽缅怀,得不到,放不下,这是生命中必须承受的犯贱!

           既然不能左右命运,那只能顺应天意,于是乎,金基德告诉我们,或许可以换种方式来爱:《空房间》里,女主人和丈夫、情人生活在一个房间里,而丈夫看不见情敌;《弓》中的花甲老人注定是得不到女孩的,于是在死后化身神来之箭,拥有少女的贞操;《撒玛利亚女孩》怜惜好友因卖淫而亡,便通过卖淫把钱通通还回去。。。。。。

          多么的标新立异,多么的剑走偏锋,人们感叹命运弄人,但金基德偏要人弄命运。如果上帝一定要人命运多舛的话,那何不再舛一点。越是多舛的人生,越会让人相信:关于欲望,适可而止是超渡之道;关于爱情,短暂的是激情,真正的考验在于平淡的流年;而关于人生,便是一场春夏秋冬花开花败的过程,没有永远的得意,也没有永远的失意,而我们要做的是,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

          换一个角度讲,如果受伤,那是你能力不够,如果伤人,那是对方能力不够,所谓追求幸福的权利,也包括不愿就此了结残生。于是,在《春夏秋冬又一春》之后,我们都懂了:爱是轮回,爱是宽恕,爱是有付出的冲动,更要有能收获的能力和信心。

     4 )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宿命与轮回的《春夏秋冬又一春》

    以春开始,以春结束四个季节,三个人像一则略带机锋的禅语万事万物都溶在里面而我们能领悟多少? 青山,古潭,佛寺在这如画的风景中再喧嚣的心,此刻也平静如水……春暖花开,万物勃发在这最美好的季节小和尚却背上了一生的枷锁人之初,真的性本善吗?在这样清幽的环境中怎么也会结出恶的果实…… 夏日炎炎欲望的诱惑让小和尚平静的心狂乱不已小和尚无法打开那扇门终于闯破了那看不见的约束这一刻,沉静肃穆的古刹已没有他的容身之地……面对欲望是不是所有人都会被蒙蔽双眼?在小和尚划船离开时老和尚默默的念着经仿佛早已知道这是他的宿命…… 收获的季节在红红黄黄的树叶间小和尚带回了佛像也带回一身的血腥那些“闭”字能遮蔽五官,却遮蔽不了纷纷攘攘的心鞭打,捆绑对他来说或许是种享受吧肉体的痛苦真的能冲淡心中的煎熬吗?波若波罗蜜心经让他虚脱,也让他解脱老和尚向他挥挥手而这,竟是一场平静的诀别 雪与冰的季节来了冰层上的古刹依旧只是多出一股苍凉的气息小和尚再次踏上湖面他己经不再是他没有了狂暴与愤怒沉默的开冰,诵经为了赎罪去身上的罪孽,过着平静的日子 冬天又变成了春天小和尚也变成了老和尚沉重的石磨,磨破的双脚,怀中的佛像当他终于抛弃枷锁,在山巅打坐时是否真的大彻大悟像那尊佛像在高处审视着芸芸众生但是他身边的另一个小和尚已经在走他走过的路一个轮回结束了另一个轮回开始了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那个湖,那座寺不就是我们社会,我们的人生吗?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不也正是四季吗?虽然我们可能会大彻大悟但时光已无情的流过无力改变什么……只能寄托于下一个轮回而下一个是不是也就是这一个他们的宿命跟我们又有什么不同吗?……

     5 ) 青灯古佛,化不了人性的罪恶

        《圣经》里有个故事:法利赛人捉住了一位正在行淫的妇人去刁难耶稣,妇人的行为依摩西律当乱石砸死。耶稣如果不处死妇人,便犯了违律罪;若处死妇人,则又犯了杀人罪。看似两难的问题耶稣只用一句话就轻松化解: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拿石头砸她。围观众人闻听此话,纷纷离去,作鸟兽散了。为什么没人敢说自己无罪呢?这大概就是西方人的“原罪”意识吧。按照基督教的说法,上帝造了人,人却受肉体支配,在蛇的诱惑下偷食禁果,偏离了上帝的正道。结果被逐出伊甸园,罚往人间,寻求救赎,等待审判。所以西方人认为人的本性应该是恶的、有罪的,例如西方的圣人使徒保罗说:“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提摩太前书)。不但自认是罪人,而且是最大的罪人。耶稣的大门徒彼得也说:“主啊,我是个罪人”(路加福音)!东方的儒教则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意思是人一生下来是善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社会的大染缸里慢慢地学坏了,变恶了。因此,只要不断地学习,“明明德”、“止于至善”,人就能恢复他本来的纯洁面目——善。西方人的自我救赎也好,东方人的后天学习也罢,最终都认为能够达到善的。然而真是这样吗?韩国导演在他的《春·夏·秋·冬·春》里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金基德的作品大多看过,印象最深的就是残忍和残酷,以残忍的场景揭示人性的残酷。这部《春·夏·秋·冬·春》表面看起来应该是在他所有影片中最温情脉脉的的了,没有类似《漂流欲室》中把鱼钩放进下体那样极端残忍的情节,有的只是如诗如画、恍如仙境般的风景,我却觉得这部影片带给人们的却是更加深入骨髓的残酷和绝望。人生来就是恶的,没有救赎的途径,恶不因四季的轮回世代的更替而有丝毫的改变,甚至会更恶。

        人们往往把宗教当作拯救灵魂的最后一根稻草,皈依宗教是唯一的救赎之路,那么导演就把故事放在一个寺庙中,让你看看这根“稻草”到底能不能救命。主要人物是几个和尚,老和尚、小和尚、青年和尚、中年和尚以及另一个小和尚,与春、夏、秋、冬、春四季的更迭一样,这些不同年龄段的和尚也象征着人生的不同时期,人世的轮回。恶,不以四季的更迭为转移,不因人生岁数的不同而改变,来世还是会把恶孽继续。没有道路,没有希望。也许只有死亡可以解脱,例如老和尚自焚后化成的舍利。

        先来看老和尚。片中没有交待老和尚的身世背景,但从他击打易拉罐的不凡身手和遗留的武功册页来看,起码导演是想让我们做一些联想。当然仅凭想象我们还无法给老和尚定罪,但他最终教出来一个杀人犯终归是个不争的事实。也许就是这一点让他自觉罪孽深重,决心自焚。徒弟的罪责自然不能都算到师傅身上,即使过错也分有心之过和无心之过,但无心之过终究也是过。有些过错在不知不觉间已然犯下。比如老和尚劝诫小和尚要善待生灵,可他自己拿猫尾巴蘸墨在地板上书写《心经》时却浑然不顾小猫的痛苦。佛家讲究众生平等,《心经》言道“度一切苦厄”,这无疑是莫大的讽刺。古往今来僧人们为示虔诚,不乏以针刺体、挤血代墨书写心经的,可老和尚连用自己手指蘸墨也未曾做到。人下定决心赴死前的一刻,据说都能够得到宁静和解脱,可导演却让我们看到贴在其眼上的白纸已然被泪水濡湿,可见老和尚至死都没得到超脱。

         再来说说片头的那个小和尚。小和尚的身世及其与老和尚的关系依然没有交待,我们从他跟老和尚熟稔的程度以及他在山野间的自在来看,他应该从小就长于斯的。山野密林间一面湖水中央的一座小庙,没有比这更封闭的环境了,他应该不可能受到外界“恶”的影响,一切行动均发乎天性。那么他的“天性”是善是恶呢?片中马上就给出了答案。小演员选的也非常好,天庭饱满,地阁方园,大耳垂轮,一副善相,然而虐待起小生灵来却是毫不含糊,看着小生灵受苦的样子却又笑得那样的天真无邪。虽受到老和尚的惩罚而悔过,然而该来的终究会来的,哪怕是在那样一个蛮荒闭塞之地。于是先后动贪念,迷恋美色;动痴念,执迷不悟,放弃修行;动嗔念,一怒之下,动刀杀人。数年牢狱,受到社会的惩罚,重回佛寺,找寻心灵的救赎。然而罪恶会就此结束吗?导演告诉我们,就算你主观想改过,但客观上还是有可能继续制造一些罪恶。为取水方便开凿的冰窟窿,却又埋葬了另一条生命。于是终日负重行走于山野,虐待自己身体以求灵魂的解脱,抚育弃婴换得心灵的慰藉。然而这个弃婴长成孩童后,又继续前面那个小和尚的罪孽,甚至手段更加残忍,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又在重演,罪恶也在继续。

        罪恶不可避免,人生没有救赎。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6 ) 他真是个天才!

    看了《春夏秋冬又一春》,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内容大于形式,正如同看完了《英雄》,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形式大于内容。我想很多国产大片看完了这部电影都要自惭形秽,同样是拍电影,一个是过分仰仗形式,可惜挥金如土的奢侈场面和眼花缭乱的特技效果并没能让观众买账(拜托~学院派眼里的大众再浅薄也好,我们这点基本的鉴别能力还是有的)。
    一个则是超脱于形式。金导根本不在乎形式有多么老掉牙:可以是最耳熟能详的开头形式“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小和尚……”,也可以是小学生作文中泛滥使用的“四季”模式,可以只是两三个人物,可以只是在一个场景里面,可以是从头到尾极其吝啬的对白(当然,这是金导电影的普遍特点),这些都没有关系嘛,重要的是内容,是内容!!
    他很从容,形式不过只是手中游刃有余的工具,但并非说形式不精彩,学美术背景出身的金导,我想没有人会忽略掉他电影中那些诗意唯美的画面。只是,故事内容太丰富了。两个多小时下来,我的脑子像是被上了发条一样不停转着,只觉得脑子都不够用了,影片结尾的那刻还觉得意犹未尽。只因为这短短两个小时,提炼出了一次生命的轮回。春夏秋冬,我们一同体会了小和尚的一生的心路历程。生命是繁盛的,可以表现的东西太多了,金导采用的却是化繁为简的方法,而且自始自终都清醒着抓着主干,只表现最人性最深层的东西,那些枝枝蔓蔓随之附丽,串起一幅奇特的景观。这部电影同样也是繁盛的。繁盛如四季。
    春,为生命哭泣。小和尚年纪善小,不过是一个调皮的孩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畅游,欺负小动物,过着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像几乎每个人都会有的童年时光一样。但是,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必定要完成一次成长。这就是对于生命的敬畏。于是,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小和尚看到死掉的小动物时,哭了。
    夏,爱的欲望。开门见山,这四个字一语双关:一是的确小和尚开门见山,然后在山里看到两条在一起交配;二是说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在这个充满风情的季节,正是欲望蔓延的时候,两条蛇缠绕在一起的暗示意味再明显不过了。然后那个楚楚可怜的女子就出现了,象征着一种性的欲望。但是,我更愿意理解为一种爱的欲望。我们都有过那样懵懂的时候,像是鬼撞墙一样地喜欢上了某个人,为之执着与疯狂,想要见到他,和他在一起,随之而来的是占有的欲望,乱了心智,扰了生活,只在欲望的海洋里面沉浮不定。乱套了,但是那又能怎么办,连老和尚都说这是“人之常情”,这是每个人成长时期的必修课,人人都一样。
    秋,等待救赎。小和尚走了,坠入凡尘,他为爱疯狂了,当他再次回到深山古庙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在逃杀人犯,风尘仆仆,眼神暴戾,全身上下充满了绝望与狂躁。要怎么样,要怎么样才能解脱呢?他到以前常去的水里拍打喊叫,他用纸张贴住自己的眼睛和鼻子让自己透不过气来,他把自己吊起来绳子绑得自己伤痕累累——种种自虐的方式,但都无济于事,最后还是在雕刻经文的过程当中渐渐平复下来。电影借此隐喻——唯有宗教能够救赎,这也是金基德电影里面的一贯主张。
    冬,隆重过渡。转眼间,当门再次打开时,小和尚都已经人到中年了,我们无法确切知晓这些年他经历了什么,但他看上去已经熟透了。他重新归隐、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曾经的不羁与暴戾荡然无存,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和老和尚当年一样的沧桑与从容。于是绕了一圈,回到了钟点。导演用了很长的篇幅表现了他往自己身上绑了一块大石头,然后一路艰辛地爬向山顶,期间不断切换过去那些被他绑上石头的小动物的镜头,仿佛是在为曾经犯下的错赎罪,也让人深切感受到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然后在冬天快要结束的时候,一个婴儿的出现,暗示着新的开始。
    又一春,婴儿长大的时候,长得跟以前的小和尚一摸一样,并且,重复着同样的无忧无虑的时光和调皮捣蛋的行为。时光重现,又一春——又一次生命的轮回。
    关于老和尚:老和尚在影片当中,永远像是一个静默的智者,淡看一切,从容不迫。我不相信谁天生就看破红尘,老和尚一定也经历过那些成长的伤痛,欲望的煎熬,世间的繁华与沧桑,说不定比小和尚的还要精彩。
    关于自虐:金基德电影里中的人物有常常是属于心理弱势群体,在孤独绝望中用极端的方式来寻求解脱。金基德这样解释他在电影里面使用的暴力元素:“我更喜欢把它称为一种肢体语言。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身体上的表达而非单纯的消极暴力。我的人物所受到的伤害和被烙下的疮疤也是年轻人在他们还不能真正对外在的创伤做出回应的年龄段所经历过的。因为种种的失望让他们失去了信仰和对他人的信任,于是不再言语。他们转而寻求暴力。”当我看到小和尚回来之后把自己吊起来寻求解脱的时候,我会想起曾经自己在黑暗当中自己用小刀划自己的手臂——当精神上已经疼痛得无法忍耐时只好用肉体的疼痛来转移。关于这点,我不愿意多言。不懂的人说再多他也认为你是在无病呻吟,而懂得的人,自然会懂。
    关于才气:金基德无疑是有才气的,尤其体现在那些奇思妙想的细节当中:春天小和尚把鱼、青蛙和蛇都绑上一块石头,小和尚在寻求解脱时那些另类的方式,铺满整个地面的经文,冬天一直包着头的神秘妇女,又一春时小和尚往鱼、青蛙和蛇里面放入石头……这些充满禅意的另类细节让我们不得不佩服金基德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游刃有余的表现力,仿佛个个都贴上了金式的标签——此家独占,无法模仿。尽管他的电影在世界上还备受争议,但是业内人世都已经不得不承认——他真是个天才!

     短评

    每个人都会回到自己的起点……

    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春天里的罪恶和忏悔,夏天里的欲望与情爱,秋天中的生与灭,冬季里的重生与不屈,再到春的又一次延续,爱恨情仇、生离死别,人于世俗循环大约如此。8.2

    9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这无疑是金先生最好的一部电影。生的轮回,代价竟然如此沉重。有人说,金基德就像一个执着的苦行僧,背负的东西太沉重。以至于走到顶点时,只剩下他一个人。老和尚自焚那一刹那瞬间升华一切。金基德最后自己上阵,在冰天雪地中拖着石磨前进,他到底是在拍电影,还是在拍他的人生?答案自在他心中。

    14分钟前
    • 南笙
    • 力荐

    一个花和尚的轮回和救赎。

    16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arte观赏之风景片,轮回,顿悟,都说有禅意,那是装的,个人不喜金基德,矫情。

    17分钟前
    • 文泽尔
    • 还行

    太難看了。好好說話。

    19分钟前
    • W TENG
    • 较差

    春之杀戒,夏之色戒,是因,秋之罪孽,是果。冬之修行,是救赎之道。又一春又是杀戒,是轮回。可见金基德还是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难怪要疯。

    21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春是生死的负重,夏是情欲的勃发,秋是因果的了断,冬是自我的修行。水上浮庙宇,人间化禅境。如果是我身处如此胜景,恐怕早就欲念全消了吧?金基德果然是个只执着于讲自己故事的怪咖。

    2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不能再好了!

    31分钟前
    • boks
    • 力荐

    里面有佛教“轮回”的概念。是否也说明人类劣根性的从不改变:杀戮,欲望。拍的很美丽,像水墨画般幽静雅丽。

    34分钟前
    • 2013
    • 推荐

    画面很好,精神却没有很好的领悟到~~

    35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金基德身体素质真好。

    40分钟前
    • 男娼起义
    • 力荐

    金基德代表作,目前看过的最有禅意的电影。关于轮回、人性之恶、因果、救赎、觉悟。不入世怎能出世,不经历怎能领悟,不遭苦难怎能修行解脱。摄影和音乐美得让人心碎。春夏秋冬,鸡猫狗树,鱼蛙蛇龟,苦集灭道,水上孤寺,地上心经,无墙之门,无形之法,蘸水练字,负石致远。(9.5/10)

    4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木盛则春,火盛则夏,金盛则秋,水盛则冬,四季交替,冬去春来。运命之石、轮回、业报、修行、顿悟、救赎。你将你的佛放在哪?是随手可触的案台上,是遥不可及的远山上,还是你的心里?”

    47分钟前
    • 砚小朵™
    • 力荐

    金基德算是一个优秀的二流导演,模仿能力很强,原创能力偏弱。他最好的作品都有出处,《春夏秋冬又一春》模仿裴镛均的《达摩为何东渡》;《收件人不详》模仿今村昌平的《猪与军舰》;《空房间》模仿若松孝二的《无水之池》。

    49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概念先行的电影做到这部是极品了吧。这是美工决定影片风格的绝好例子。还是喜欢“夏”一段。至于“冬”一段,金基德确实疯了……

    54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万物苍生没变,心变了;眼鼻口耳闭了,心没闭。你将你的佛放在哪?是随手可触的案台上,是遥不可及的远山上,还是你的心里?

    57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力荐

    固定的景和漂泊的人,爱欲情仇与四季交替,本不连贯的春夏秋冬,成为生命轮回的标志驿站。恪守良久的无形房墙在月夜下被轻易撞破,兽欲驱动中,符号门便沦为无用,所谓与世隔绝以独善其身,到头来还不是不堪一击的虚禅。历尽红尘方得归空,俗世是一趟弯路,却非走不可。→2018.7.24二刷。

    59分钟前
    • Ocap
    • 力荐

    四星半 作为人类,我们可以轻易地把弱小于自己的小生灵玩弄于鼓掌之间,而让我们背负上命运之石的,又是什么?人之初,性本恶。在人的本性面前,佛只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旁观者。

    1小时前
    • 氟西汀
    • 推荐

    又一春里,童僧直接把石块塞进小动物嘴里,从直接度和伤害度上说,都比往小动物身上绑石块更严重,而且他比前一个春里的童僧从作恶中获得了更大的乐趣——金基德强调了他的傻笑。此一细节足以揭示人类的无可救药和恶之走向。

    1小时前
    • 石头摇篮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