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泰国剧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泰语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泰语

    评分:
    0.0很差

    分类:泰国剧泰国2020

    主演:皮拉瓦·山坡提拉,张翊昕,普洛伊湘普·素帕莎,提娜丽·维拉瓦诺丹 

    导演:卡尼萨·坤宇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泰语 剧照 NO.1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泰语 剧照 NO.2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泰语 剧照 NO.3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泰语 剧照 NO.4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泰语 剧照 NO.5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泰语 剧照 NO.6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泰语 剧照 NO.16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泰语 剧照 NO.17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泰语 剧照 NO.18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泰语 剧照 NO.19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泰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翻拍自韩剧《Who Are You-学校2015》,糖妹(Natam)和王慧侦(Krist)主演。  在忍受了恶毒的欺凌之后,孤儿Mind试图自杀,希望摆脱她的问题。不可思议的是,她因失去所有记忆而生存下来,在承担米恩身份时醒来,开始新的生活。头脑和梅恩是没有更多的不同,当然,除了事实上,他们是同卵双胞胎。作为米恩生活,Mind有机会见到内特,一个年轻的游泳运动员,谁是米恩斯的密友,和Gunkan,一个调皮的帅哥在学校,后来来帮助她恢复她失去的记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揭开真相使她感到比她经历过的更多的痛苦。

     长篇影评

     1 ) 从漫画到电影,从cosplay到动漫流:看日本电影中的动漫质感

      从漫画到电影,从cosplay到动漫流:看日本电影中的动漫质感

      文/不一定驴驴 2005年11月

      1、从cosplay、《NANA》时尚风潮谈起

      2005年的好莱坞,罗德里格斯极为虔诚地把弗兰克·米勒的黑色漫画《罪恶之城》送上了银幕,并以此名利双收。在日本,改编自当下最红少女漫画家矢泽爱同名漫画的《NANA》引爆票房。2005年影坛的话题之一--漫画改编电影的时尚。

      2003年,北村龙平《百人斩少女》的成功,给日本影坛注射了一针强心剂。上户彩小姐横劈竖砍的刺客“安云”造型,比之《杀死比尔》中的乌玛新娘不遑多让,也让动漫发烧友们欢欣若狂。每况愈下的日本电影,籍此寻获了一条复活的甬路--cosplay(注①)。

      2004年松尾铃木的《恋之门》(羽生生纯 原画),更为直白坦率地以“cosplay”和“漫画同人志(注②)”为题材,美少年松田龙平、玩偶般的“卡哇依”少女酒井若菜,都是不可多得的cos人才。同年矢泽爱漫画改编的《下弦之月》,则由美型少男成宫宽贵和少男杀手栗山千明出镜(二人也曾出演《百人斩少女1&2》)。俊男帅女的粉墨cos秀,是这类电影成功的关键。

      松尾铃木在《恋之门》中直言不讳地表态:少男漫画是小孩子的专利;少女漫画才是今昔主流。《百人斩少女2》的败阙和最近《NANA》的空前火爆,则证实了松尾的谶言。改编自小山雄老式打斗漫画的《百人斩少女》,续篇在失去北村龙平那样一流的导演,余下的很OUT的少男漫画cos自然无人买帐。而《NANA》完全不同,甚受年轻女性观众追捧的它,纵令不具备真的电影魅力,只要在角色扮演方面下足工夫,同时保留原著里所向披靡的时尚前卫元素,成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继《下弦之月》的小试牛刀,矢泽爱当下最IN的《NANA》汇集了美型少男成宫宽贵、松田龙平、玉山铁二,及“被上帝保佑的女王”(God Save The Queen)中岛美嘉、与观者共鸣的懵懂少女宫崎清,绝不啻一席官方的cosplay飨宴。庞克、视觉系摇滚、Vivienne Westwood的服装,失泽爱本人的拜物主义与偶像崇拜(俨然一本时尚“圣经”),化身为《NANA》主人公的崇拜行径(譬如主人公奈奈崇拜娜娜,娜娜崇拜“性手枪”),与观者对《NANA》的崇拜,达成了三位一体式的律动。电影版的推出,可谓把这股律动白热化了,原画中原本就忠于现实的服饰、音乐、美型少男等,得到了璀璨的、让人眼花缭乱却又合乎情理的现实诠释。目前《NANA》的票房已近四十亿日圆,超过了纯爱电影《电车男》,预计将成为今年度日本电影的卖座冠军。

      少女漫画电影cos票房节节胜利,而少男漫画电影化则一败涂地,与前者形成强烈反差。除《百人斩少女2》遭人诟病,近年来还有改编自藤子不二雄A漫画的《忍者小精灵》,饭田让治的《龙头》(望月峰太郎 原画)等让人大失所望的电影。少男漫画若想赢取票房,仿佛只有诉诸动画电影剧场版了。

      那么,少男漫画真的不适合改编为真人电影么?漫画改编电影难道仅是一场时髦的cosplay?纵令这个事实成立,少男漫画在日本影坛举足轻重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据笔者观察,少男漫画尽管匮乏成功电影化的典范,却委实对日本电影--尤其1990年代以后的--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2、新一代导演的动漫倾向

      日本电影,自打诞生就以其细腻质感和迟缓的节奏著称,这是它的最大特征。平缓迟钝的剪切、静谧闷默的画面,缺乏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最大限度地缩短了银幕与现实的距离。沟口健二的那种“一个镜头主义”、全景镜头,小津安二郎的固定机位长镜头等,朴实自然的缓慢风格,构成了日本电影艺术的特征,即所谓日本的性格的体现。

      日本电影传统禀性的“慢性子”,在现代化的步伐中历经了两次自觉革新的“提速”。第一次发生在受欧洲新浪潮影响“日本新浪潮”(1960年代),第二次是1990年代以后。

      在冢本晋也的《铁男》中,主人公从脸部皮肤薅出一根铁屑,阳器变做螺旋钻,后脚跟儿生出喷气筒;行定勋的《Go》,杉原以一挡百、大闹篮球馆,暴走的他,更倏然失重似的一跃踏上了蓝天;渡边谦作的《血色之枪》,杀手叶山在千钧一发之际,呕出了二十年前吞噬的子弹……这些桥段,可以用超现实主义及黑色幽默的逻辑加以解释,然而,对深受动漫文化浸淫的观者和作者而言,却是心照不宣自然而然的情节。

      九O年代的电影创作者们,常常在电影创作中融会动漫的思维概念与趣味,有时是无意识的。少男漫画式的想像力、日式漫画的诙谐夸张,加剧了日本电影的节奏。这是日本当代电影--尤其新锐导演作品--的显著特色。

      当下日本新锐导演中名列首位的,非北村龙平莫属。这个二十几岁便踏上影坛的动作片导演,近年来受到了东宝公司的器重。从《百人斩少女》到“哥斯拉”的收山之作,其“王牌大导”的超级地位愈加巩固。生于1969年的北村龙平热衷动漫和电动游戏,这不仅体现在他电影题材的动漫倾向(八成以上的作品取材于少男漫画,为游戏《合金装备:孪蛇》客串拍摄短片),在其影像风格和意蕴上更可见端倪: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节奏流畅、要言不烦,注重形式造型美感,把格斗场面表现的“身临其境”是拿手好戏。其“身临其境”,即是指类似于电动游戏中玩家与机器的“互动性”。

      少男打斗漫画与格斗游戏,是北村取之不尽的素材。他影像中的格斗魅力不在格斗本身,而在于格斗前夕的奢华铺陈。他经常会选取森林的空地、山地斜坡、封闭的密室等作为战斗地点,尤为注重氛围的营造,对格斗场景、挑战者“对峙”的精心雕琢,显示了与通常动作片截然不同的趣味。

      与北村龙平想埒的,是大导演三池崇史。暴力cult的他,其实是个骨髓里透着动漫质感的异才。从《Dead Or Alive》到《杀手阿一》(山本英夫 原画),三池的cult才能在少男漫画的孕育中开花结果了。在原本是写实风格的《Dead Or AliveⅠ》末尾,两位主人公间的对决在骤然间变得超人荒诞化了,由肩扛火箭筒到“气功波”,少男漫画中的惯用情节在三池的改良下,意想不到地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此,三池影像早前的写实格调发生了动摇,他摆脱了黑帮片模式的羁绊,并最终由暴力片导演嬗变为日式cult片宗师。从《牛头》、《斑马人》(山田玲司 漫画)到最近的《妖怪大战争》(水木茂 原画),三池采用楚楚动人的、少男漫画式的“儿童”的视角,在跟自己艺术观趋于一致的虚构“动漫”情节中悲戚地揶揄现实。此外值得一提的,三池最重要作品《拜访者Q》女主角,是青林堂漫画家内田春菊。

      其他新锐导演,有擅拍悬念推理片、因《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佐藤文也 原画)而奠定其“堤式”迷幻影像的堤幸彦。恐怖片导演饭田让治,前文提到他把望月峰太郎名作搬上了银幕。从漫画家变为导演身份的石井隆,广告师出身的、彻头彻尾的“动漫主义者”石井克人(去年他推出了讲述“人妻”成为漫画家故事的《茶之味》),前文提到的《血色之枪》导演渡边谦作,以及最近有些复古倾向的行定勋等等,实在大有人在。

      除本土导演,亦有他国导演从日本漫画摄取养分。譬如近年蜚声遐迩的韩国导演朴赞旭那部赢得戛纳评委会奖的《老男孩》,便源自日本漫画。

      所谓电影中的“动漫质感”具体指什么呐?我们且来看今年威尼斯电影节评审之一的中国作家阿城对朴赞旭《亲切的今子》的评价。他说:“好的电影应该在于‘减法’,他(朴赞旭)做的是‘加法’。就像在西藏5000公尺上的高原,看上去反倒跟平原没什么差别。”

      这让我想起摄影与绘画的本质区别:摄影恍若一种“减法”,绘画类似于“加法”。朴赞旭的“加法”,从某种意义上说约莫是电影中“动漫质感”的写照吧。

      3、漫画到电影:赋予灵魂

      日本电影与漫画的渊源,可追溯到早期的电影创作传统。

      沟口健二、伊丹万作、新藤兼人、市川昆、黑泽明……这几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影坛巨擘,在绘画方面亦有非凡才能。早年的日本电影在拍摄前,一般都由导演先绘制出每个分镜头的草图--被称之为“影画”的东西,再进行实拍。笔者曾有幸见识了稻垣浩、冈本喜八、伊丹十三的“影画”手稿(注③),其构图轮廓、人物神态与动作的设定,以及“透视”布景和“速度线(注④)”的应用,很难不让人联想日本漫画。难怪会有漫画家石井隆、内田春菊等人自信地跻身影坛执起导筒呐!

      漫画改编成电影时,正类似于那个“影画”的桥梁地基,起了电影草稿似的作用。漫画所具有的构图、角色对白、画面剪切等先天优势都是文字类初稿所无法比及的。

      岩崎昶曾在《日本电影史》中谈到日本电影与文学的关系,他认为:电影作者大抵是抱着自卑的心态,希望通过改编“高级的”文学作品来提到自己作品的艺术水准(注⑤)。更明确地说,即电影为低于文学一级的较通俗的艺术,据笔者观察,这种说法即便在今天仍是成立的。而今天与文学扮演着同样角色的漫画同电影的关系,恰跟文学与电影的关系相反,源于漫画的电影大抵是胜于漫画的价值。

      朴赞旭《老男孩》举世公认的成就,是最好的佐证,在日本国内,这样的事例更屡见不鲜--

      深作欣二的《大逃杀》,改编自高见广春的漫画,不论知名度抑或艺术价值,电影版都远在原著之上。漫画原作讲的是一个叫作“大东亚共和国”的国家如何强迫孩子们去杀人的故事。深作父子对原作做了大幅度的改动,将时空设定为未来的日本,政府以“治暴”的名义,将一个班的42名学生囚禁孤岛,命令他们自相残杀,最后幸存的一人是这场杀戮战的胜利者。这部影片其实是深作艺术世界的拓展与变奏,以漫画为蓝本,是深作与青少年直接对话的窗口。深作不乏陈酒新装地在其罕见暴力的背景下奏响一曲人性的美丽赞歌,拟定一个关于人类私欲、妒忌、背叛、与自相残杀的旷世预言,并以此影射出日本社会潜藏的危机。


      三池崇史的《杀手阿一》,同样脱胎自暴力漫画。三池为这个不堪入目的、充斥低俗肮脏趣味的芜秽品,嵌入了具有艺术张力的、三池式的Sadism与黑色媾和状的灵魂--以其意识流和荒诞夸张的手法,抹掉了人的道德良心的概念,籍施虐者与受虐狂之间病态的依存关系为轴,诱导出一座现代文明社会阴翳下的“魔兽都市”。即是说: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蛰居着一只恶魔。盐田明彦反伦理道德的《月吟》,改编自喜国雅彦的漫画。盐田冠以朴实细腻的纪实镜头,谱写了一曲唯美哀矜的、亵渎青春与纯洁的masochism故事,游荡于天堂与地狱的缝隙,美丑之间仅系一线之差。这样的艺术魅力皆是原著漫画难以触及的高度。

      在日本独立电影、地下电影领域,漫画也是很抢手的影像素材。像青山真治和丰田利晃那种传统派技法的、拍摄“闷片”、匮乏动漫质感的电影作者,亦拍出过响当当的由漫画编改的电影。新生代独立导演奥原浩志去年拍了一部《乘坐蓝色的车》,改编自少女漫画,虽然不是很成功,但是比起时下《下弦之月》《NANA》等所谓主流电影的cos秀,至少要澄清的多。

      注①:costume play的简略写法,指穿着有关动漫人物服饰打扮成动漫人物的角色扮演。

      注②:指一群有着相同兴趣的人将各自创作的作品集结成册,不由商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而自己掏腰包印刷,在同好间流通者,均可称同人志。

      注③:出自纪录片《女税收官2拍摄花絮》:1988年周防正行导演。

      注④:漫画符号之一,是用来表现速度感的一种效果线。

      注⑤:《日本电影史》,第115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http://www.blogcn.com/User9/buyidinglvlv/index.html

     2 ) 蝴蝶结&刺青

    喜欢NANA.

    不但是那个乖巧甜美温柔可人,脸上永远挂着可以融化掉一切不快的笑容,说每句话都像是在撒娇,刚刚从幸福美好的童话世界里走出来,还没尝过悲伤辛酸孤独及其它苦涩滋味的,小松奈奈.

    更是随着奈奈的喜欢,渐渐喜欢上那个打扮另类外表极酷,从不对人笑也不多说一句废话,从不对人敞开心扉甚至只是多一点谈及自己,总是一身黑色,神情冷峻,好像刚从最冷的雪地里走出来可以将一切冻住,内心裹着巨痛却依然高傲而自信的追求着梦想而活的,大崎娜娜.

    这个NANA,"看起来乖巧听话,其实只会给人添麻烦".永远着装精致.连做家务时系的洁白围裙都带着可爱漂亮的大大蝴蝶结.睡衣上总缀着美美的公主一样的蕾丝边.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女孩,喜欢用充满草莓图案的水杯,即使穿着尖尖的高跟鞋和正式的小白领装,还是像可爱的小女生.这应该是大多数女孩希望自己可以呈现出来的样子吧.如此的人见人爱.

    那个NANA,却可以用捡来的废木钉出一张实用的餐桌,手臂上刻着爱人的形象,不是荷花,而是莲.不轻易落泪,只是在该哭泣的时候也并不压抑自己.在爱情到来之前,从没有尝过任何一种爱的滋味.所以可以把爱藏在心里,只是不表露.然而她发自内心的炽热情感,依然是会让被爱的人深深感动的.

    爱情的模式,从来不会太多.或者苦尽甘来,有情人终成眷属,或者先甜后苦,劳燕终纷飞.

    有的爱情,看似一条大路可以走到尽头,却径直在不为人察觉的拐弯处,一头冲进了无法回头的死胡同.所以奈奈眼睁睁弄丢了自己一心相信是美好的爱情,却不质问,不责怨,不说话.只是一句看似轻描淡写的"我不要了",以及必然的哭泣之后的一阵沉寂伤悲.因为说了不要了.就不必在伤心欲绝的境地里再失尽尊严费力去抢,去要一个可有可无的解释或一声抱歉了.爱情的真相和假相都在那一刻得以明白.

    而另一种人,将自己连同一段刻铭心的爱情深深埋葬,如果没有如电影中那样神奇的机缘令它得以重遇重生,也就悄然被时光掩藏.而身处其中的人,或者继续沉重的回忆,或者某天拨云见日真的可以一笑而过重头再爱.反正,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选择后的人生里.虽然,我们的选择是如此有限.

    NANA,其实是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

    结语:人生,真的是,得一知已足矣.

     3 ) 你心中的那个本城莲

    la double vie
    NANA,世界上另一个我
    明明
    或者还有更多。
    这样的名称或许本身就是吸引我的一个诱因。

    很久以前一个朋友推荐我看la double vie时用的话就是:看看吧,里面那个女的很像你。

    前后买过娜娜三次,一直没看,昨天情绪很低之下,拿出来看,害我哭了很久。

    没有看过原著,所以对与娜娜和奈奈的那种同性之爱,其实体会没有娜娜迷们那样深。对不起,打动我的,是娜娜和莲之间那种深深不息的爱。

    上来写这篇文时,电脑里正放着娜娜的原声,而我也很仔细,把同学们的豆评都看了一遍。有看到很中肯的评论,这里我不想说了,关于电影本身,或是关于摇滚旗号下的live和片断,或是关于奈奈,不刻薄的说法是,我只能不去提及。

    也有看到很能读到心里去的文字,并且悄悄在本子上纪录下来。

    但却还是忍不住要说两句。

    今天早上,我把 msn的签名改做:莲。
    把关于王子殿下的签名撤去,并且意料之中的看到他也把相应的签名撤掉了。就像我在博客里写的,这不过是小女孩和塑料手机的自言自语,是自己骗骗自己的把戏。总是担心失去,其实根本未曾得到。

    不要卑微的服从于爱。

    我还想说,今天早上我提早半小时起床给自己画了个烟熏妆,这样的冷酷大眼让我觉得有力量;我生出了一股要瘦到中岛美嘉那样80斤的样子的决心,那样的骨瘦嶙峋让我觉得陡生勇气。

    看吧,我就是那样时刻需要暗示来提点自己,给自己一个生活其中的意识形态。

    也许爱你,也是我反复加于自己的一个心理暗示,让我以为自己并不缺少爱和被爱。

    我为你哭,是为自己哭,是因为我得不到你的爱,你并不缺少爱我知道,你背上的文身告诉我你曾经为了爱那样刻骨用力,可是我不知道你把它藏到哪里去了,我觉得我耗尽力量,卑微妥协,也不能找到它。

    看了电影哭,是因为我知道那是我从懂事以来一直渴望的爱的原样。哦不,不是的,不是松田龙平那张阴柔秀美的脸庞,不是莲低音吉他手的身份和他耳朵上穿的两个桀骜的环,那样的人我可以找出一火车。
    是他离开以后一直带在项颈的锁链;是他在浴缸里那样轻柔地为她擦背,搂她入怀;是人潮汹涌的舞台之上,他为她弹错的两个音;是电梯门口,他抱着她坐于地失声痛哭;是看起来那么冷漠,他也从来没有动摇过丝毫爱她的决心;是分离两年之后,当他们再见到彼此,即使都已经经历成长、伤害、新的际遇,胸膛依然为对方那样坚实而深沉的跳动呼吸。是即使永远这样分离生活,他们最终还可以一起回港口货仓,莲的老家,他的根源。

    我为他们痛哭,因为我知道我遭遇不到,那样浓烈和深沉的爱在我心里滋长,却没有人应和。

    我们要经历过多少假相和不是,才会遇到那个真正可以令彼此奉献一切的人呢?或是在第几轮的失败过后消弭殆尽我们本来丰裕的爱情和理想。

    长成一个独立理性,可以不需要爱也能活得很好的女性,一定不是你一开始就抱有的梦想。

    那天我忘记了,我有多久没有哭到这样快要断气?我说,没有意义,没有人爱我。

    大千世界,浮生若梦,那么多华丽诱惑和陷阱。我要的,只是爱而已。

    如果不是爱你,我也可以没心没肺,我也可以独立自主,我也可以自信迷人,我也可以被大堆人追宠,我也可以让自己过得很热闹快乐。

    太渴求,于是我把执着丢掉了。

    但是总会过去的。伤痛一个接一个,在你有生之年不会无端消失,而我们总还是会抹干眼泪微笑对自己说,一切都会好的。那些流过的眼泪就象你用刀割过的疤痕,会留下凸起在身上,陪伴我们直到老死,不管孤独不孤独。

    而娜娜,也许最终会和莲在一起,也许不会。我原本以为我和她的不同是:她执着而放弃,我妥协而失去。其实我们是一样的,不管分离与否,不管最终得到或失去,我们都一样真实的,很痛的爱着。

     4 )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我知道的,你从来不上网,也基本上不知道怎么使用电脑,更不会知道我写字的这个地方,不管他在外人眼里是怎么样的热火朝天,我知道的,我都知道,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在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就想在这里写下来一些东西给你,知道你看不到,但是我还是想写,怎么说,算是一种方式的纪念吧。
        这是我们都很喜欢的一部漫画,对的,唯一不同的是,我是基本上完完整整的看过全集的人,而你是只看过零星的图片的人,可是就是这样,只要是喜欢的东西,就会深深的吸引住我们,不在乎摄入的深浅。
        娜娜和奈奈,两个性格迥然不同的人,我不太喜欢取类比项,但是我们也是这样的吧,两个在外人看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人,一个冷若冰霜,一个热情似火。可是我们始终都知道的,能成为好朋友的两个人,一定有着很深很深的相似之处,骨子里面,我们都是很刚强的人吧。
        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的感情。在没有看《NANA》之前,我从来没有思考过我们之间感情的这个问题,因为我总觉得没有什么问题,我们之间熟悉的就像亲人那样,好像我们已经认识了很长很长时间,我伸手,你就知道我是在找水喝,去麦当劳,我就知道你一定会吃圣诞和香芋派,指甲油,你一定会用很深很深的紫色,而唇膏,你有会用很淡很淡的樱桃红。所以我总是淡漠了感情这个字眼。直到我看到了娜娜为了八子和巧的事情而那么难过彷徨不知所措的时候,一种很熟悉的东西从内心深处爬了上来,我在想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有一天也会是属于一个男人的吧,就算你总是对我说,你不想找,不想找,就算你到现在二十几岁了,唯一的一次恋爱就是为了玩弄人家,就算到现在和你一起随便出去吃个饭都会有男生上来搭讪,人家上赶着追你,你总是以吓唬人家为乐
       但是我相信有那么一天,我们会因为这个原因而分开的,或者说,要分别到两所房子里,甚至两座城市两个国家里居住吧,尽管你总是说,我们回去上海,我当医生你当翻译,我们用自己挣来的钱一起租一所房子,有着漂亮的风景,过我们想了二十几年的生活,就像娜娜和奈奈一样,但是我明白,终会有一天,会有一个巧一样的男人带你走的,他会是一个明白你的一切顽固与偏执,但是会包容你的一切好好爱你的人,你们会有属于你们自己的美好而幸福的生活,你也终于不会再戏弄他了,你会好好的爱他。那是你的归宿,你美满而命定的归宿。
        但是那个时候我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不知道,但是有很大的可能我会和娜娜一样的不知所措,我们之间的关系好像不像一般的姐妹淘那样粘粘的,我们没有什么私房话可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要分享,但是我们只要在一起,只要在彼此身边,就是幸福的,不过说什么干什么,都是好的,可以很久很久不联系,但是不会生疏,不会生对方的气,因为我们心里深深的明白,我们会是一辈子的,怎么说,知己吧。你一直在身边,照顾着我,关心着我,体贴着我,在我最需要的时候陪伴着我,包容着我的一切任性。我们从相遇到现在,没有经过什么大风大浪的,只是默默的走在了一起,而且还将默默的走下去。
        你一直在嘲笑我的就是我的那种努力,你说未来的事情不可知,走一步算一步吧,你说,干嘛总是糊想八想那么多。
        是,我总是会多想,这是我改不了的毛病,就像我原来看到你总是不想接触社会,不想去学习在社会上生存的一些最近本的常识,于是我就暗暗的想决心一定要自己变得很强大,强大到有一天,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而不受阻力,强大到有一天,你可以不用顾忌太多自由自在的生活。我和娜娜很像的一点就是,我们总认为你们是那么的脆弱,总是想用自己的同样不那么硬朗的肩膀扛起你们的未来,就像娜娜总是觉得八子很单纯,所以想把她交付给善良而懂得珍惜她的申夫一样。
        但是我们都忽略了两点:你们也是在慢慢的长大的,其次,我们既然能成为朋友,那么本质上就都是那么倔强而独立的。
        就像奈奈很清楚为什么自己要选择巧,她说,她没有那么单纯。就像我每次见到你,都会觉得你在成长着,你在尽自己的所能去学习一些东西,去适应一些东西,你在让自己尽量的能生存在这世界上,并且努力地想让自己生活得好好的。你甚至都在学习着怎么样去照顾我。
        不约而同的我们都在让自己的梦想着陆在现实上。
        看到娜娜在电视上对奈奈说,八子,你的梦想我会实现的。我忽然间想明白了,其实除去了婚姻,还有工作,还有家庭等等很多会让我们各自过各自生活的因素,但是我要说的是,我们永远都不会分开的,因为我们是彼此在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我们有着共同的梦想并且努力的为之奋斗了这么多年。
        我想我以后不会去想一些东西了,因为确定了我们是永远在一起的。感谢上天让我们相遇,世界上另一个我。
        原来做过一个关于颜色的测试,对应着白色,我选择了你,上面解释说,白色代表灵魂的另一半,是双生子。

     5 ) 惺惺相惜

    两个女子,惺惺相惜.

    原谅我没有看过原著的漫画,对很多地方的文化,或许我知道它好,但是我喜欢被一股力量把我击中的感觉.比如,<NANA>和<四月物语>.

    看过<情书>,却只记得柏原崇帅气的阴柔和雪地里的少少场景.一场因重名而起的辗转的感情纠缠.但是<四月物语>里,那个羞涩干净暗恋着的女孩子,打着伞浅浅笑着.会让很多人,想到从前的自己吧.

    说回<NANA>,最近喜欢的题材:同性之爱.

    自看过<蝴蝶>后久久想吐的心情得到抑止,那部鸡肋片子实在让人觉得乏味腻味倒掉牙齿.非要把同性恋写得那么肉欲化,我真不知道为什么!一个有夫之妇被一个女子勾引,经历了道德和自我的斗争,又重回自己少女时期的同性只爱.

    我想看到的,是精神上的相互怜惜,关爱,体贴,担当.并不是同性恋那么简单的,这一切的基础是:我相信这种纯净感情的存在.

    当NANA因为兴奋而亲吻小八(另一个NANA)的嘴唇;当小八目睹男友背叛后NANA安静地抱她入睡,当小八带NANA去看演唱会,盯着莲希望用心灵感应吸引他注意到身旁留泪的NANA...

    喜欢电影的名字<世上的另一个我>.她们是拥有不同成长环境和价值观念的两个女孩子,她们完全没有相似的灵魂,因为对对方的爱与怜惜而紧密贴在一起.然后在对方的影响下里开出更香更美的花朵.当小八因为NANA而学会尊严与坚强,删除了男友的电话,当NANA因为小八的鼓励去找莲找回自己的真爱.最后又把巧带到家里给小八看...

    单薄如我们,永远不会圆满如圣者,具备一切的美好.世上的另一个我,具备我们遗失的那些美好.

    我不知道坚强如你会不会感动.但是我知道,那是我一直在敬仰的一种感情.当我们付出真实的感情后,从另外一具与自己全然不同的躯体和灵魂上感受到了自己所不具备的力量,因它而看到了更美好的自我与未来,生命会因此而剧烈明亮.

     6 ) 有关见证

    没有看过漫画。也从来不知道nana是什么。第一次看到nana是在别人的space上。只是单纯的被两个女孩子吸引,烟熏妆的中岛美嘉,还有笑容像水果软糖一样的宫崎葵。有一点好奇,但是终究没有看。直到最近,有点点茫然无措的最近,终于还是看了。

    你怎么能不喜欢这两个女孩子呢?倔强的独立的娜娜,不停地寻找着自己,即使是在火车站送别莲的时候,还在用笑容掩饰着,即使最后的不舍与心痛已经无法在掩饰,她还是能够毅然的跳下车。白雪里的红裙女孩最后还是心痛到跪倒在地哭泣。而那个乖巧可爱的奈奈,看她的笑容就很让人舒心了。那么那么可爱的女孩子,不论什么时候都是那么温驯,让人看了有点着急,难怪被娜娜嘲笑为小狗。看到她笑容满面地希望每个人都高兴得样子,真的有点像晃尾巴的小狗。个人觉得宫崎葵演得最好的就是结尾那一段看到拓石流泪的样子。令人觉得那是一个女孩子多么珍贵的眼泪,晶莹的易碎的,就好像奈奈。

    年轻的女孩子太清楚同龄女友的重要性。有高兴的事要找她讲,灰心得时候沮丧的时候,需要她抱着你跟你讲没事。成长路上的每一次侧身,每一个拐角,每一次蜕变,我们都替对方记得清清楚楚,就好像是我们自己。娜娜陪着奈奈在冬夜里等着奈奈的男友。奈奈在演唱会的最后一曲时轻轻牵住娜娜的手。在脆弱的时候,在被男人欺骗的时候,幸好你还有一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她体会着你就像体会着自己。她在你需要的时候抱紧你,不是因为同情,不是因为关怀,是她感同身受。

    我不能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因为我需要找到人见证。要有人能够见证我的笑,我的哭,我的改变,我的成长。存在方才有意义。就像婚姻吸引人之处就在你最终找到一个人能够在你身边见证你的青丝变白发,见证你的皱纹逐渐爬上你的脸,见证你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的改变。而nana ,就在你最寂寞,最空虚,最迷茫的青春岁月里用自己的慧眼见证你的一切。

     短评

    喜欢美嘉,她真瘦。

    4分钟前
    • 结球
    • 力荐

    刷着烟熏的中岛美嘉,就是我容易被吸引的型

    5分钟前
    • 几点小土
    • 力荐

    很好看的电影,中毒一样喜欢两个nana--奈奈和娜娜。性格完全是南北两极的女孩子,都极致可爱,并没有特别波折的故事发生,最爱渗透式的表达方式,是关于女人的友谊并不是讲宿命的电影,娜娜像极了sd娃娃,奈奈到像是梁静如和李心洁的混合体,不会点评,喜欢就是了,邓格里格隆迪东,大家都看看吧。

    8分钟前
    • 金豌豆
    • 力荐

    很多人心里的NANA就是MIKA这个样子的

    9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改编得不错,音乐赞。就是演员太雷了

    14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跟漫画差太远了,真一的扮演者很幻灭~

    17分钟前
    • 毛利
    • 较差

    选角很重要,真心的~假如不是中岛美嘉这片估计就毁了。不过故事还是太理想化了一点,怎么才能拥有爱而又不改变自己的自尊和轨迹呢?大概只存活在漫画里吧。

    21分钟前
    • 樹一
    • 推荐

    莲太让人失望,太难看了啊。。。。

    24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想要里面的道具!据说拍电影的时候矢泽爱还把Vivian Westwood的限量版戒指给中岛美嘉了!!!我这口水啊

    29分钟前
    • 防霾专用三层悠
    • 还行

    真的就是原著中的娜娜,每次音乐一响起,脑海中都是那个拿着麦尽情唱歌的女孩,深色的嘴唇玩世不恭的样子,内心善良温柔的孩子。

    32分钟前
    • 花落 思量错
    • 推荐

    她们在707室生根发芽,并肩趟过这个无比乖张而骄傲的青春。那些留在那年707室里的记忆依旧只是属于两个人的小秘密,留给她们彼此呼唤的一样的名字:NANA——永不消失的羁绊;或许再过多年之后,奈奈一个人顺着河边慢慢散步着,忽然听到身后熟悉的声音唤“阿八”,猛的回头看去,什么没有。

    36分钟前
    • 沉歌
    • 还行

    莲 长的太丑

    38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推荐

    最赞的是漫画作者和导演清晰的定位,两个迥异的女孩结伴,继续过着迥异的人生,但创作者并未站在制高点对这些选择做出倾向性的评判,这或许就是对女性的宽容,只要活出自己,怎样活都好。

    40分钟前
    • 喻鸣
    • 还行

    这部日本片子,竟然没嫌慢。不管是干什么的,感情有时候就是单纯直接而简单的。是吧。每个人心里的孩子啊…… nana最后说:“不可以了。不能像从前那样一起生活。我也有我的执着。但偶尔这样见面也很好,可以互相拥抱和谈天。然后不觉间变老了,执着和虚荣都没有了,又不爱唱歌了,我也可以与你回去那老家。”

    44分钟前
    • 鸳鸯
    • 推荐

    中岛美嘉好帅啊!!有她在身边,哪里还需要男朋友呢??

    4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忍不住吐槽下,松田龙平长得好像孙楠啊。。健一演不羁的骚年演得开心吗。。

    51分钟前
    • 塌塌
    • 推荐

    喜欢宫崎あおい甜美的样子,很忠实于原著,背景道具服装等等都力求完美。

    56分钟前
    • 初初子
    • 推荐

    宫崎葵居然不是生下来就是性冷淡脸!松田龙平倒一直是

    60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中岛美嘉的声音在里面是个巨大的亮点 短发女生很有爱

    1小时前
    • スダミルク🥛
    • 推荐

    娜娜酷,奈奈嗲。娜娜外表冷如冰,内里是团火;奈奈柔情似水,内心纯洁如月光。让章司和莲都闪开,祝娜娜和奈奈在一起。

    1小时前
    • 芦哲峰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