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机遇之歌

    机遇之歌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其它1987

    主演:博古斯瓦夫·林达  塔德乌什·罗姆尼斯基  比涅尤·扎塔西奇斯  伯格斯拉娃·帕韦莱茨  马尔泽娜·泰巴拉  亚切克·博尔科夫斯基  亚切克·萨斯-乌赫里诺夫斯基  亚当·费仁希  莫妮卡·戈兹克  齐格蒙特·哈布纳  伊雷娜·比尔斯卡   

    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魔法王国

    • 正片

      亲密的外人

    • 正片

      煽动者

    • 更新HD

      击剑手国语

    • 更新HD

      杜立巴

    • 更新HD

      死生契阔国语

    • 更新HD

      灼烧之爱

    • 更新HD

      棒球之爱2011

     剧照

    机遇之歌 剧照 NO.1机遇之歌 剧照 NO.2机遇之歌 剧照 NO.3机遇之歌 剧照 NO.4机遇之歌 剧照 NO.5机遇之歌 剧照 NO.6机遇之歌 剧照 NO.16机遇之歌 剧照 NO.17机遇之歌 剧照 NO.18机遇之歌 剧照 NO.19机遇之歌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20世纪80年代的波兰,医学院青年实习生威特克(Boguslaw Linda 饰)急于搭乘火车前往另一个城市。当他赶到车站时,火车已经开动。威特克奋力追赶,命运由此分出三条支流。  第一种命运,他赶上了火车,并在车上认识一名老党员。二人相识相知,老人竟鼓励和引荐威特克入党,成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第二种命运,他因站内警察阻挡错过了火车,因此被投入监狱,狱中他结识一个反党分子,日后更积极参与地下反抗运动;第三种命运,他错过了火车,却巧遇曾经的女同学,两人相恋、结婚,过着似乎美满幸福的生活……  本片荣获1987年波兰电影节最佳男主角(Boguslaw Linda)和银狮奖。

     长篇影评

     1 ) 可能性与蒙太奇

    电影院很冷🥶🥶🥶

    我看一部电影会很在意看完以后,走出电影院的时候眼中的世界带给我什么感受。而在观赏这部电影后,走出来,满眼是亮丽的色块,这一时刻似乎尽数由斑点与碎片构成,机遇也许就藏在它们中间。而后我也欣喜地发现,天窗之外的暮色真的很美。

    以下是随笔的正文:

    “机遇之歌,从主角追火车开始衍生出的三种可能一句对应而来的三种人生。”

    ……

    可以说,这一切的衍生都基于一个前提:主角父亲去世了,而我们的主人公“不知道要自己要干什么”。

    在第一个分支中,那位老党员的回答是“随你啊”,第二个分支中则是藉由这个前提谈论到信仰与上帝的问题,第三个分支似乎淡化了这种迷茫与空洞,因为在某一个时间段内他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那么下面就稍微详细地说说这些分支好了,这种老片子的剧情和解析一搜就能搜出一堆,因此我也只是把随看随记的一些东西写在这里。(部分细节剧透注意)

    第一个分支我个人称之为“政治的场合”:

    在这个世界线中主角与年少时喜欢他的一位女性发生感情纠葛,他们在公园中偶遇,处于礼节主角吻了她的手,而她手上当时有一些黑色污迹。而从女子的衣着和她身边的人的衣着来看,至少不属于社会中上层的人,最普通的那种,甚至可能更糟一些。

    但是男主角从政以后,接触到的人物倒是都不一般🚬但是我们的主角本人呢?他似乎做了什么,但那些表现出来都是推动性事件,决定性不在于他,而在于……在于政治的世界中真正的主角们。

    这条线最后以男主角在机场得知去巴黎的行程因为罢工而取消后崩溃摔碎水晶花瓶告终。

    第二条分支我称之为“宗教的场合”:

    宗教也许不是这条线的主要阐释对象,它只是陪衬在反抗与幻灭身旁。我通过这一条分支又加强了对第一条分支的理解,因为主角印制刊物时手上沾染的污迹与第一世界线的女子手上的污迹几乎相同。我这是典型的后知后觉了……所以第一段中那位女子挣扎在背叛感与妥协中间,但是她也有她不能抛弃的立场。

    全片中,属第二条分支最为打动我。原片丢失且无法恢复的一些片段仅仅通过声音就知道定是不能过审…当时和现在都不行。这条线里面还有离开祖国又因为亲人去世短暂回来,在故土的清晨于姐姐怀抱中哭泣不止的丹尼尔,有随着开门关门改变张眼闭眼的基督受难像,有残疾并希望隐忍伺机而动的牧师….主角对他说“他们不会启蒙我”的时候也许无形中将反抗运动美化了,然而最直接的连接往往总是在某些时刻异常脆弱。

    怀疑是某种意义上的本能,反抗因它而不停不息,也常常因它岌岌可危。

    第三条分支我称之为“生活的场合”:

    相对练习着抛球杂技的两个人,他们抛出的弧线又与第一分支中弹缩着“走”到楼梯下的弹簧圈对应上了,主角在第一分支中注视着弹簧圈直到它因为缺少重力牵拉以拱形姿态停在一处,在这一分支中尝试模仿抛球但是失败。

    尽是他无法掌握的东西,也许会有人命名为“命运”,或者是电影的名字:机遇。

    在这个世界线中,主角这次听从的指引是“用宗教回避政治与政党”,这也反过来说明了第二分支中宗教的实际地位与深刻象征。同样,也出现了第二分支中的一句话:“是人都会害怕的”——当原本看上去很遥远的政治突然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并且以一种直接粗暴的姿态时,是人都会害怕的。

    最后这个世界线中的主角,终其一生他的“状态”没有实质性变化,漂浮,与另一种漂浮,以及本来应该存在的更多种漂浮,最后他漂着漂着,再也没有从天空中下来过。

    神父在第三分支飞往巴黎时也出现了,可能最后和主角也是一样的结局。

     2 ) 机遇

    老基的宿命,工整的三段因果循环,导演把更精细的磨砺交还给细节,掐断时间的正向流水性,以三次「选择」带来的三方人生做路标指示,逐渐泯没星星之势的希望之光;男主起身时第一次音乐响起,随着镜头制造的空间感打开世界之眼,随后悄然关闭,瞬间乍现的机遇在来复之中缩小不见,人生何时由自己掌握?配乐不错,结局很美妙我。

     3 ) 机遇的悲歌

    文/故城 如果我不是有目的地来到这里,而是意外地发现自己站在这个地方的话……那真有点绝望的味道了。 ——卡夫卡,《城堡》 将宿命讲得如此云淡风轻,大抵只有基耶斯洛夫斯基才可以做到。《机遇之歌》(Blind Chance)将时间的不可逆性束之高阁,从浩瀚的时间轴上选取结点,讨论因生命的偶然体验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升起的飞机,突如其来的爆炸和灰飞烟灭。生命被偶然性所劫持,辗转反复,抉择左右,然结果仍逃脱不出宿命,这难道不正是我们对生命虚无最悲壮的喟叹吗? 一 《机遇之歌》拍摄于1981年,正是处于基耶斯洛夫斯基思想的转型期,他的电影风格正从强调对外部现实的描写转为对内在多样性的暗示,从公开的政治化领域转向心理学或形而上领域。然而,其身上所侵染的政治诉求并未完全消失,一如基耶斯洛夫斯基后来接受法国电视台采访时所表达的,“我这样曾经接触过共产主义的人,无论对它是信仰还是反对,或是像我这样报无所谓态度的,都已被它感染,不可能治愈”。应该说,对于那个时期的基耶斯洛夫斯基来说,忘掉政治和历史是不可能的。 尽管《机遇之歌》和同时期剪辑的《短暂的工作日》都通过跳跃的剪辑和虚幻的遐想,切断了影片直接通向政治现实的路径,甚至“时间”取代政治本身,成为衡量政治行为的标尺,但两部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政治煽动性一点也不弱。我们看到,政治既是附着在个人身上挥之不去的瘟疫,又是制造偶然性事件的道具和背景,《机遇之歌》中提到的1968年的校园肃清运动和接踵而至的工人罢工和反犹运动,均成为决定魏特克命运走向的关键结点。 魏特克休学离开医学院的原因是父亲的死亡,并导致自身使命感的丧失。与此同时,那时波兰的年轻人已经意识到政府的伪善,政府煽动学生举行示威,其目的却是为了让民众与知识分子对立。于是他们迷茫、丧失信仰并前途未卜,摆在他们眼前也只有三种选择,影片用魏特克赶火车的方式将这三种选择呈现给了观众。 第一个故事中,魏特克赶上了去往华沙的火车,接受老党员维尔纳的指引和引荐,成为波兰共产党的一份子,他相信可以通过个体与体制的合作改善社会现实,于是魏特克代表共产党去医院调停,试图制止激进分子的“叛乱”。导演用戏谑的口吻叙述了调停中的种种细节,其实是在暗示魏特克尴尬的处境,他热血沸腾的参与政党,力图实现政治抱负,却成为政府镇压民众的替罪羊。此后,因女友被捕魏特克又与上司产生了冲突,不得不离开华沙去巴黎,然而当他来到机场,波兰爆发了罢工,他被告知无法离境。 第二个故事中,魏特克没有赶上火车却冒犯了车站的警卫,被判处强制进行社区服务并结识了激进分子马莱克。经后者的邀请,他加入了这批反政府、反共产主义的地下团体,并接受宗教洗礼(斯特凡是他的神父)。与此同时,他爱上了幼时伙伴的姐姐薇拉,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薇拉已婚且是犹太人,1968年前后波兰爆发了旷日持久的反犹运动,薇拉被迫移居国外。此时绝望的魏特克本想借去巴黎参加会议离开波兰,然而他必须通过向政府告密地下团体的行踪才能获得签证,因此他仍没能成行。 第三个故事中,魏特克没有赶上火车却碰到了医学院的女同学奥尔嘉,于是他复学、结婚、生子,他拒绝入党也对宗教和反政府的组织心存抵触。他是医学院院长的得意门生,并代替院长赴利比亚参加学术会议,但为了给爱妻奥尔嘉庆祝生日,他改了航班,必须乘坐经巴黎转机的飞机。值得注意的是,在机场导演为观众捕捉了两个关键镜头,一个是第一个故事中的拿着文件的女空乘,另一个是第二个故事中坐轮椅的斯特凡也在等待同一个航班。也就是说,此刻魏特克将乘坐的飞机正是前两个故事本应乘坐的那架。然而悲剧发生了,正如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那样,飞机起飞后不久就爆炸失事了。 前两个故事中主人公是有政治倾向的,要么投入斯大林主义笼罩下的东欧集权统治,要么投入西方左翼自由主义的怀抱,然而结果总是事与愿违,他都不可避免的被边缘化了。第三个故事中主人公已不再有任何的政治信仰,当他春风得意地过上中产阶级的“幸福”生活时,命运的沙漏却再次翻转。影片的结尾告诉观众,即使个体拼命摆脱政治意志,但最终的结果仍难免被无辜牵连,这种对二战后波兰政治绝望的情绪,在基耶斯洛夫斯基早期的作品中比比皆是(《人员》、《生命的烙印》等)。基耶斯洛夫斯基曾表示,“无论从个体角度还是象征角度来看,在波兰是无法找到一片真正属于个体的地方的,也许你会对某些理想抱有憧憬,却总会与肤浅、卑劣的社会现实冲突。”从这个角度来看,《机遇之歌》或许可以看做是基耶斯洛夫斯基政治理想的集中表达,是他对“个体命运向政治意志突围”这个命题的执着尝试。 二 《机遇之歌》的伟大之处,在于其用影像的方式对于时间的界限与位置进行超越。影片打破时间的固有秩序,建立起“如果……那么……”条件假设结构下的多重叙事,呈现出一种看似“花言巧语”实则布局精妙的影像修辞,影片中,导演借用了火车这个机器时代的标志性符号,构造出一个假想的时间隧道,通过主人公追赶火车的动作重置各个时间结点。这种修辞被之后诸多电影作品(如《劳拉快跑》、《滑动门》和《蝴蝶效应》等)竞相效仿,将机器时代下的钟表时间进行了数次巧妙的解构。 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谈及《机遇之歌》的构思时说:“要有多少偶然,我今天才能在这儿?当一个人选择了一条路,在某种意义上,他也就选择了这条路上可能会遇见的偶然性;而在另一条路上,则又有别的偶然性。为了理解我现在的位置,就必须倒回过去,观察过往的历程,看看哪些是走这条路的必然,哪些是自由意志,哪些是出于偶然。”影片中,基耶斯洛夫斯基通过并置的三个故事,将“如果没有”这个假设重复了三遍。通过三个“如果没有”,我们看到个体的主观因素决定了个体的命运走向。比如,第一个故事中如果魏特克没有殴打上司,即使爆发了工人罢工,他也可凭借党代表的身份奔赴法国;第二个故事中如果魏特克主动揭发了秘密印刷基地,那么就可从官方直接获得赴法国的签证;而第三个故事中如果魏特克不要替代老师参加医学会议,又或者他不要为妻子庆祝生日,那么悲剧也不会发生。 然而,影片中的魏特克曾向女友感叹自己的幸运,当母亲在产下自己后,孪生弟弟便胎死腹中,倘若先产下的是弟弟的话,就不会有自己的存在,似乎冥冥中的“运气”更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影片每段故事的开头,都有魏特克从售票台奔跑到火车车尾的一幕,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滚动的硬币、喝啤酒的醉汉和巡警等几个要素。显然,在西方语境下,投掷的硬币意味着偶然性与概率,而硬币掉落的随机性影响了醉汉拣起硬币买酒的时间,进而干扰了魏特克的奔跑路径。实际上,导演通过这一系列连动关联,将主人公是否能赶上火车与掷硬币这样一个随机事件挂钩。这个例子表明,个体的命运并非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所能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偶然性的客观事件,人生的轨迹更像是命中注定的。 从影片的结尾来看,在“人定胜天”和“命中注定”之间,基耶斯洛夫斯基悲观的选择了后者。如果说前者强调一种西方人不可一世的主体性,是笛卡尔眼中的“我思”,也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那么后者则贬低人的主体性,相信被偶然主宰的个体命运的必然悲剧性,带有一种神秘主义的宿命论。导演在影片结尾将主导个体命运的偶然性无限放大,制造出那惊骇的一幕,将之前的所有努力和可能性毁于一旦,冷酷之极。影片中弹簧玩具一段,堪称对影片结尾最诡异的呼应,魏特克看到管状的弹簧玩具借助重力“自主”翻越楼梯时,眼神中流露的是惊讶和不可思议,然而一旦它落到楼底,失去重力的弹簧便像死了一样,魏特克指着仍在晃动的弹簧说,“看,那是垂死的挣扎。”殊不知自己在人生路途中的种种尝试,也不过是一种垂死挣扎。 三 《机遇之歌》中,基耶斯洛夫斯基一方面宣扬偶然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告诉主人公自身的特性/身份/认同是变化的,也是能够变化的。但另一方面,他终究还是将主人公圈进一个死循环里。那些偶然性赋予的不同的特性/身份/认同是存在的,但不同的特性/身份/认同的人终究会来到同一个终点,一个确定的、注定的、早就设计好了的深渊。基耶斯洛夫斯基通过陈列了三种选择的可能,将那些不确定的假设实在化,这便拒绝任何怀旧式的、站在当下意淫历史偶然性的可能,告诉我们不必带有“时不待我”的怨恨、懊悔和不甘,去大呼“如果当初怎样,我如今就怎样”。历史不会给个体的侥幸心理任何的安慰,它会从每个人身体上碾过,而每个人都毫无例外的在地面上留下一个被碾过的痕迹,不管你的痕迹形状如何,一阵风吹过,它都会化作尘埃。 其实,基耶斯洛夫斯基并不是天生的悲观主义者,只是人类的生存现状本身充满着矛盾与悖论使然。时至今日,把个体放置在社会的什么位置仍存在巨大争议,在道德伦理、宗教信仰和政治意志所共同编制的社会大网中,“个人”往往是惶恐的、煎熬的,左右为难的,难道《机遇之歌》中所展现的宿命论和绝望气息不是我们的生存现实吗? 基尔凯戈尔说,选择绝望并非逃避生命,而是打破人类生存层面的封闭性,完成对人类生存困境的突破和超越。如今那些抱着享乐主义歪曲后现代精神的人,用解构的方式,消解人类所处的困境,已让我们丧失了评价和反思的能力,丧失了起码的道德底线,转而沦为一种单纯的、无足轻重的社会存在。而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悲观,“让人道主义不是一份媚俗的煽情或廉价的乐观,甚至不是一种宽容或温馨,它承载着对人类生存困境最基本的关注,是一份伤痛,一道终极防线,一份悲观但不绝望的傲岸。”(刘晓枫,《沉重的肉体》) 2010-8-13 20:25 原载于《礼·志》 后记: 在写完这篇文章后,我读到齐泽克的《无意识的法则:论一种超越善的伦理》时,突然发现《机遇之歌》提供的三种“选择”,或者说是可能,是基于对伦理的哲学探讨基础上的。 在齐泽克的表述中有这么三种选择:通过某些基本的至善概念为伦理提供一种直接的本体论基础(选择的共产主义);通过牺牲伦理的普适性的本质内容,对普适性进行程序主义转向来拯救前者(持不同政见的);以及“后现代”态度,它精髓的、包罗万象的惟一规则是“不要将自己的游戏规则强加到他人的游戏上”,也就是保持叙述游戏的多元性(对任何政见保持既不否定也不肯定的暧昧态度)。 而这三种选择形成了黑格尔的三段论:直接基于至善的基本伦理本身;然后是它的“反面”;最后,是“否定之否定”,对普适性本身的后现代否定。我们发现第三个选择本身的矛盾性,实际上它有可能成为第二种立场的亚种,强加着第二层次的形式规则,即用容忍来接受难以解决的分歧。拉康对这个三段论的立场使得一种新的“选择”诞生,即“一种给予拒绝符号化的创伤性的真实界的伦理,这种真实界是在与他者欲望的深渊的遭遇中经历的。”实质上,《机遇之歌》就是一种真实界的伦理解读,试图去填补本体论大厦所存在的裂缝,齐泽克管这叫做“被指派的忠诚”,在我看来,这是种囫囵吞枣式的填充。

     4 ) 基耶斯洛夫斯

    世人喜欢谈论XX三部曲,也喜欢东施效颦。关于基耶斯洛夫斯,人们大多只会谈论红白蓝三部曲,外加《两生花》,似乎就足以代表导演的全部;人们也喜欢在电影中模仿三种可能性,直到《罗拉快跑》这些烂电影的泛滥。不得不承认,基耶斯洛夫斯距离我们太远了,好像他不曾存在过那样。

    用导演的名字来作为随笔的名字,恐怕有着奇特的张力。凭心而论,《机遇之歌》可能是基耶斯洛夫斯最好的作品,至少比后期的红白蓝好多了。这部电影完成于1982年,直到1987年才可以在嘎纳亮相。这恰好是我跟我姐姐出生的时刻,而主人公不断重复出示自己的出生资料,也是我父母的那个时代。是的,那个时代在我们八十后、九十后早已模糊不清。但正因为这样,它作为“这一个”时代更深刻地铭记在我们的灵与肉之间。提到基耶斯洛夫斯,提到中东欧,提到昆德拉,提到欧洲共产主义运动,提到各种试验、失败、无神论、信仰缺失、自由的虚无,甚至还有刘小枫那本著名的《沉重的肉身》——这似乎是我们贫瘠的心灵所能浮现的视域。

    政治与做爱,是不朽的好题目,奇妙的对子,也是易朽的陷阱。后期基耶斯洛夫斯不知为何不怎么谈政治了,唯一不会缺席的是各种做爱/肉体镜头。我以为这是失败的尝试或纯粹过渡的阶段,或许在他最后的计划还会谈论宗教与政治。讨论政治之所以可贵或必要,不是因为基耶斯洛夫斯对政治有多深刻的洞见,多尖锐的批评。政治说到底是极度无聊的事物,但它是必需品。就算你不追求,不接触,它也会像饥饿那样追击你,像鬼魂那样缠绕你。呆在“西方自由世界”久了,似乎只能谈论爱情上的忠诚与背叛,因为政治已经破灭了,没什么好谈了,自由胜利了,曾经的信仰被彻底打倒了……昆德拉的创作也走向这样的颓势。真正伟大的作品,不是在流亡的路上、用外国语言或思维成就的,而是活在苦难中以异样于罪恶的语言创作出来的。在家乡中你必须像个异乡人那般生活,在外国中你必须像个本地人那般生活。这是人性的面具,艺术的虚构,哲学的智慧。自由的可怕在于它的过度美好,美好得令人陌生乃至害怕。近期相关的表达可以参见《我在伊朗长大》。

    回到《机遇之歌》。事实上,不存在所谓的三种人生可能性,所谓存在主义的选择与自由、存在与虚无的问题。基耶斯洛夫斯对这些玄想不感兴趣,或者说艺术家理应拒绝这样的抽象。他也不是执著于政治的纷争、性与爱的纠缠,过去与未来、记忆与遗忘的辩证统一。不,这些都跟基耶斯洛夫斯无关。他只是在讲一个人,一个故事,一个不会逝去却已逝去了的时代。所谓三种可能性,只是表达手法,不是待选或等待实现的潜在。三种可能性所蕴含的所有因素都是真实的,都与男主角密切相关。透过这三种可能性,三种结局才能更完满地表现男主角。环境决定人这一论点是幻觉,从来就不存在什么决定论,只有真实的生活。男主角作为一个正直的人,他就那么生活,无论结局怎样。他的痛苦,在于那微妙的使命感、信仰、爱、生或死的丧失与重获。

    基耶斯洛夫斯悲观吗?这样的问题无聊透顶。当我们如此发问时,根本就不尊重艺术或思想本身,因为发问的对象只是自私地指向我们自己。我们断定基耶斯洛夫斯是个悲观的家伙时,其实是在承认和尝试原谅自己的脆弱无知。基耶斯洛夫斯的电影只是提供一个器官。它可以是张大的口,犹如电影开头那样飞机爆炸瞬间男主角的反应。它可以是手持手术刀的手,移动着解剖你曾经认识并讨厌的人的尸体。它可以是冷淡的眼睛,眼看弹簧玩具从楼梯逐级下坠,像垂死的人那样摇晃。它可以是做爱中的生殖器,体验不同的身体,身体遭受不同的过去,穿梭于未知的时空。当然,它还是拼命奔跑的双腿,在与时间、机遇、命运本身赛跑,却一直走在独属自己的生命之路上……

    我曾与ono讨论过基耶斯洛夫斯与昆德拉,她也写过相关的文字或图像。这篇不起眼的评论是献给她的。

     5 ) Key History to Blind Chance

    本科的时候,读金雁的东欧史,对波兰这个国家的印象尤为深刻,作为民主的策源地,而后却由盛转衰,曾四度亡国,但波兰的亡国却也激发了这批仁人志士们的普世主义情怀 - 跑到世界各地为了世界革命而战斗(包括北美独立战争,法国革命etc.),因为他们认为“波兰的自由只有在人类的自由的背景下才能实现,因而摈弃孤立主义眼见”,这样听来倒好像是现代各国倡导joint efforts to做这个做那个理念的鼻祖了。昨天去中国电影资料馆观看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机遇之歌》,发现还是要对波兰现代历史了解一些,才能“看懂”一些对话和情节。所以,又重新翻了一下金雁,以及上网搜一些资料,似乎对波兰又有了更深的感悟,每个人每个阶段看历史都不尽相同,而且必然带着自己的主观难免偏颇,而我也知道自己主观上对波兰过于溢美,只能对以下的内容尽量保持一个中立客观: 影片拍摄时间:1981年。却直到1987年才公映,并且减去了一段警察殴打男主的片段。1981年12月13日波兰当局宣布军管,取缔团结工会,这段戒严时期历时一年。 男主曾祖父参加起义:1863年起义,即对俄的一月暴动,开始了波兰亡国期间最大一次抗俄起义。 男主祖父追随毕苏斯基:1920年苏波战争。毕苏斯基领导的民族军重创苏俄红军。 老共产党员被捕:1949年。1948-1954年,波兰发生了类似于苏联30年代的党内大清洗。 老共产党员出狱:1954年。 男主角出生:1956年6月27日。导演生日是6月27日;影片一开头,医院里满是血迹奄奄一息的人们,影射了波兹南事件。1956年,波兰开始去斯大林化,哥穆尔卡于事件后上台。 男主童年伙伴离开波兰前往丹麦:1968年。执政党发动的反犹排犹运动,最后也是最大一场波兰犹太人移居海外的浪潮,驱逐了近两万犹太人。 男主赶火车之后三条不同的故事线:大约1978-1981年。盖莱克时代,大举借外债重振经济,结果引发财政危机,各种工潮群起,社会不稳定,团结工会崛起。 先这些回头再填。。。

     6 ) 绣球二人组,以及...三段相联系的细节,...

    1.看大家的评论里好像没人提到第三段里主人公看到两个人熟练的抛球的细节,呵呵,有没有人想说两句的?
    俺开个头:
    据说这两个家伙练了十年,那球抛得虽然跟咱们中国的杂技还没得比,但让老外看起来也的确够震撼了,主人公就在某个独处的落寞时刻用苹果做了一次尝试,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其实命运跟那抛在空中的球或者苹果何其相似,不论你在空中划出多么美妙的弧线,始终逃脱不了地心引力,无一例外的要落下来...然而如果没有引力,似乎就是一条直线,毫无美感可言了....

    有人对其他细节有感悟的请补充.

    2.似曾相识的感觉是不是大家也有遇到呢?
    熟悉的陌生人,让人倍感熟悉的陌生场景
    我觉得这种感觉很有意思

    手头上这部片子没了
    所以这里希望某位细心的牛人出来帮大家回顾回顾
    当然一开始火车站和最后机场的细节就不必说了
    说说其他的...

    恩,俺就抛这么一块砖,希望大家砸玉过来,(*^__^*) 嘻嘻……

     短评

    精彩的主客观转换镜头,对生活中细小物体植入命运隐喻用得无出其右,“我们身处一切土崩瓦解的时代,体制即将奔溃,只是时间问题”,无法修复:“此处无法还原被删减片段”,”我为母亲上坟,我也有坟可上了“…没什么Chance,只有Blind,当人生只剩下三种可能的时候,不就离了大谱吗?象征命运的列车想起了《薄荷糖》,根本谈不上赶得上赶不上,毕竟那车是来碾压你的

    7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他终于飞向了巴黎,却永远也飞不到巴黎。命运中无数际遇交织,抓到哪条线,实在是切实的blind chance。只是无论骰子掷出哪一面,似乎结局也都差不多,不过无谓的挣扎。第一段剪辑太跳,观感几乎是“乱”。当年新意震撼的结构今天看没那么撞击。表面的政治着墨不是我的痛点,背后偶然中的必然引人深思。

    11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

    作为不行动的主体,威特克的人生全然围绕着偶然展开。显然在那个无从选择的年代下谈论机遇简直滑稽可笑,但相较于反抗的瘾君子和秘密的地下大学,是追求自保的庸碌和怯懦的本性将威特克带往悲剧,因此每篇皆是以主角个人的全面失败作为结局,正是抱着随波逐流的心态,巴黎才成为这种青年永远的彼岸理想。以火车为结构大形式,三段故事中的主角总是以误打误撞的方式决定自己的人生:由领路人所引导,无论是宣誓效忠还是进入地下组织,被上帝俘获还是成为中立医生,却始终徘徊在局外人的身份中,直至被信仰背叛。正是由于真实信仰的缺失,开篇失去医生使命感的无力实则贯穿为个人失去“存在意义”的伏笔,于是他的人生便被编码入以下三种符号:顺势而下的弹簧(在组织内陷入僵死)、消失的纸条(旁观他人完成梦想)以及相同轨迹的抛球(重复却无力改变)。

    13分钟前
    • 夏萝
    • 推荐

    有人的地方就分左中右,不能睡的大师之大师的调度与三段式。

    15分钟前
    • 九個9
    • 推荐

    看不下去

    18分钟前
    • 高源🌈
    • 还行

    三条平行线,人生许多条路都是在于选择~~

    23分钟前
    • 吴秉翰
    • 推荐

    细节太多,背景太复杂,一遍根本看不懂。

    25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11th BJIFF No.24@北京剧院。关于政治选择与自由意志的讨论,但最迷人的仍然是基氏对偶然与命运的强调。片头声明是还原了被删减片段的版本。第二段故事里有一处说明:此为唯一无法还原的片段。出字幕时,全场鼓掌。看完回想,开头的画面大概是男主在飞机坠毁前的嘶喊。

    26分钟前
    • 奥兰少
    • 推荐

    2020.12.5三刷,经常会想起它 | 2020.4.8二刷,一部放在心里时更美丽的电影 | 2019.8.6一刷

    31分钟前
    • emepar
    • 推荐

    关注细节很重要,不然第一场的前半小时都会很沉闷。

    33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罗拉快跑》和《滑动门》的祖师爷了,对当时波兰的政治隐喻非常好。

    35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拜三段式祖师。有场两人全裸躺在床上抽烟聊天的戏特别美。

    38分钟前
    • 蜉蝣
    • 还行

    @filmoteca 修复未删节版。通篇关于形而上痛苦的哲学思考,与简洁静美乃至超脱的影像风格糅合,构成一种几近不可能的和谐完满。最无力之处在于,无论赶没赶上车,无论选择何种政治倾向,无论爱上谁与谁携手,随命运之河百转千回兜兜转转,却永远无法抵达向往的终点。

    41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灵性哲思三段论,世间再无奇士劳。

    43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我后悔用了中文字幕来看,感觉故事结构很精巧。

    46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1956 Poznan

    51分钟前
    • 苏四
    • 推荐

    太好看的影片

    53分钟前
    • 绕着上路
    • 推荐

    对于这部开启了《罗拉快跑》和《蝴蝶效应》的电影来说,我想谈的并不是它的技巧和形式。偶然还是必然,这是一个问题,甚至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世界观的问题。那么,你相信偶然,还是必然?!

    55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配乐好,创意好,第三种命运的结局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57分钟前
    • Lavender
    • 推荐

    电影不仅是萝拉快跑等“命运从一个点分散出去”形式的源头,更是在说当时波兰的社会,不论你有没有赶上那列火车,加入了哪个政党,信不信上帝,甚至有意无意地置身事外,生命的走向都在他人的手里。基氏喜欢拍奇怪的小物件,却情感无比精准!修复版,男主角真帅啊,裹严实和脱光都看不厌。。

    60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