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少年时代2014

    少年时代2014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美国2014

    主演:埃拉·科尔特兰,帕特丽夏·阿奎特,伊桑·霍克,罗蕾莱·林克莱特,史蒂芬·切斯特·普林斯,利比·维拉利,马可·佩雷拉,杰米·霍华德,安德鲁·维拉利尔,谢恩·格雷厄姆,苔丝·艾伦,戴维·布莱克维尔,塔玛拉·若兰恩,埃薇·汤普森,布拉德·霍金斯,尼克·克劳斯,梅根·迪瓦恩,詹妮·图利,理查德·琼斯,山姆·狄龙,佐伊·格瑞艾姆,理查德·罗比查乌克斯,克里斯·杜贝克,安德里亚·陈,莫娜·李·富尔茨,比尔·怀斯,马克西米利安·麦克纳马拉,泰勒·韦弗,杰西·梅希勒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如果我能冬眠

    • HD

      怨望

    • HD

      海鸥来过的房间

    • 正片

      犯罪都市4

    • 更新HD

      冷漠怪

    • HD中字

      1980

    • HD

      冰下的鱼

    • HD

      神偷伊克巴尔

     剧照

    少年时代2014 剧照 NO.1少年时代2014 剧照 NO.2少年时代2014 剧照 NO.3少年时代2014 剧照 NO.4少年时代2014 剧照 NO.5少年时代2014 剧照 NO.6少年时代2014 剧照 NO.16少年时代2014 剧照 NO.17少年时代2014 剧照 NO.18少年时代2014 剧照 NO.19少年时代2014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本片讲述一个男孩从6岁到18岁的成长历程,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花了12年时间来完成这部作品。它仔细描画了孩子的成长过程,及其父母亲各个方面的变化,可以让观众细致入微地体会岁月流逝的痕迹。为了不打扰主演艾拉·萨尔蒙的正常生活,拍摄均在他暑假期间的简短时间内完成。

     长篇影评

     1 ) 相视莞尔、活在当下。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男孩从6岁到18岁成长历程的故事,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花了12年的时间来完成这部作品。片子仔细描画了孩子的成长过程及其父母亲各个方面的变化,可以让观众细致入微地体会到岁月流逝的痕迹。

    十二年的漫长,记录着这波澜不惊的生活点滴,伴着时代流转和家庭变迁汇成一首成长的交响乐,一切琐碎的日常蜕变成不一样的音符。从仰望天空的纯真少年到故友齐聚的毕业庆典,走过人来人往世事纷繁,能留下的陪伴不过寥寥。离家远行的儿子奔驰在通往大学的光明大道上,青春昂扬投向未知的远方,一路跋涉的母亲面对着单身独守空巢的幽怨,生命步入等待坟墓的迟暮。长大衰老生生不息的轮回中,颠簸平庸又不失希望的旅途中,时间流动的痕迹似曾相识。

    影片清楚的传递着什么叫时间的凝视与岁月的静好。导演与编剧在本片的理念极度接近电影的本质,从来不炫技和晒段子,电影的本质关注是人,也就是个体的状态,或情绪的流淌。白描时间的凝视、岁月的静好,理念接近电影本质。

    梅森从小就面临了父母离异,最美好的时光便是父亲用吉他弹奏着些许伤感与温暖的乡村音乐。这是一种普遍遭遇的个体状态,热力学第二定律简单来说指的是事物总是从有用功向无用功发展,局面总是从有序向无序、混乱发展,熵的最大值总是在增加,《少年时代》描绘的正是这种颠扑不破的道理。投射到婚姻中,换个讲法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见”,最初的婚姻、最初的时光往往最令人怀念与感动。梅森母亲后来多次结婚,却越来越艰难,人的一生与多舛的命运作抗争,带给观众的启发便是珍惜最初。

    影片结局非常温暖与深刻,相视莞尔、活在当下。

     2 ) 少年时代:时间都去了哪儿。

    每年的奥斯卡季,都卡在农历年尾,阳历年头,这段时间总能集中看到些既不那么文艺费脑,也不那么商业脑残的舒服的好电影。今年看到现在,略感失望,没几部让人眼前一亮,只能期待一下风评颇佳的《狐狸猎手》。所以,也能理解奥斯卡提名领跑的不是颁奖季定制,而是去年年头的柏林制造,一年到尾方知:最初的惊喜,已经是最好的等待。

    《布达佩斯大饭店》是不必多说的心头好,对《少年时代》则有某种复杂的观感,从柏林开始期待起,年中第一时间一刷完颇多感叹,回头想想觉得有些过誉,前些日二刷心中评分又往回加了不少。除了其他片资质平平,年底大概更容易对感慨时间心有戚戚。这部连续12年拍摄的电影,以一种行为艺术的方式做加持,让你看到了时间本身的强大,奥斯卡最佳电影也许将是顺理成章的成全。

    从观影体验来说,《少年时代》虽不乏味但也并不愉悦,它好像浓缩版家庭录像,年年岁岁的家长里短无缝衔接着两个孩子的慢慢长大,你并不知道,当然可能也并不期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一切冗长前戏,累积到最后10分钟Manson离家上大学前突然爆发,一直作为背景呈现的妈,因为一张Mason不愿带走的相片开始咆哮感叹:这真是我人生最糟糕的一天啊!生命啊,你是咋的啦,你凭什么就在成家搬家、结婚离婚间过去啦?

    帕特里夏阿奎特这场戏演得确实好,既没有破坏整部电影随性克制的纪实风格,又拯救了前120分钟剧情复刻生活的平淡,好像所有的碎碎念都一下子有了主题,变成了导演处心积虑的预设,所有蝇营狗苟的生活,都指向了明确的主题:时间有如钝刀,只见肉,不见血。那句“I thought life is more than that”,估计会让大部分观众心中咯噔一下,感同身受问一句:“他妈的,时间都去了哪儿”。

    影片的主线当然是Mason的“少年时代“,但一代人人生破茧成蚕的豁然开朗,恰恰是另一代人花落去也的无可奈何。考虑到纪实性拍摄的缘故,导演对Mason主线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方式,由他从可爱正太长成忧郁文艺少年,所有戏剧化的部分则由他妈来承担——三次婚姻看上去都所托渣男,又何尝不是自己的No Zuo No Die,她大概是许多人的模本:冥冥中期待戏剧性,又不遗余力去消解戏剧效果,一面幻想脱轨,一面又拼命把生活拉回正轨。一句话,瞎折腾,这大概是大多数人对时间最无奈的抵抗。

    人生让人惶恐不安的地方在于,每一刻都可能有意外降临,但如若意外真的来临,时过境迁后,它又显得那么理所应当和不值一提。男人来了又走,房子大了又小,母亲承担了柴米油盐生活不惊波澜的面子,缺席日常的父亲呈现的则是生活的里子,是导演理查德克莱林特三观的化身,变化不甚明显的伊桑霍克十二年来与Mason每年假期一会,谈论政治和音乐、说说爱情以及性。叨逼叨派掌门人克莱林特台词功力非凡,他小心翼翼把“每一秒都要吐金句”的野心,藏在了日常对话之中。

    《少年时代》当然是部好电影,对主力观影人群来说,他会让你既怀念逝去的少年时代,又反思正在经历的成年生活,它唯一让人产生观影障碍的是,看完电影,你分不清你感触的是影片故事,还只是在喟叹时间本身。表现手法上,你也分不清导演是故意放弃戏剧性,来呈现生活的琐屑冗繁不可控,还只是无心插柳的拷贝生活,恰让电影变得丰沛充盈与众不同。我们老说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少年时代》告诉我们的是,生活是多么精妙的安排,能做到和时间之手亲密无间,那你已经是半个上帝了。

    也许并不是克莱林特的本意,但《少年时代》模仿生活最出色的一点,就是对于配角的不管不顾,除了Mason爹妈,其他诸如莫名其妙乱入的爷爷奶奶,首任继父可爱的孩子,当然还有其他许多人,他们登场得鲁莽、消失得果断,一直到结尾,取而代之是又引入了Mason有趣的大学室友,和一个看上去有点什么要发生的软妹子。

    这种在普通电影中可能被认为是问题的安排,反倒克莱林特成了对生活的某种致敬。我们看电影、听故事,总想弄清楚道每个人的来龙去脉,了解彼此之间的联系,可生活是没有逻辑的:你认识过的人,突然就消失了,你亲近过的朋友,突然就疏远了,你爱过的人,突然就不认识了。你自己在你的道路上奔跑,他们陪你跑一会儿,前一秒还说说笑笑,后一秒就忘了,有可能再见着,有可能你没想过或者来不及说再见,他们就再也不见了,不是这样吗?

    在扮演上帝玩弄时间方面,倒也的确没有比理查德克莱林特更好的人选,他可是每隔九年和文艺青年们谈一谈爱情和婚姻的教主。《少年时代》他也使用了“哈利波特、披头士“这样的文化标签,也漫不经心地展示着手机从翻盖到全民苹果的变化,可以说这是德州维特成长之烦恼,但远远看来仍旧心有戚戚焉。和国产青春片填鸭式的堆砌“时间纪念品”比起来,理查德至少做得不那么廉价庸俗,他至少有耐心用12年的时间,刻意营造了生活的平静质感,来掩藏催泪煽情的用心。

    关于时光易逝的话题其实并不新鲜,克莱林特全片的点睛之笔,除了母亲没来由的泪崩,就是片中最后这句话,少男Mason和少女坐在绚烂夕阳前讨论:我们总说抓住时间,嗨,哪有这回事儿,从来都是这一刻抓住了我们。是的,就连你高喊着“我要珍惜时光”的这一刻,也恰巧成为时光记住的一部分,并不可回头。

    也许,在那个时间是第四维度的四维世界里,在每一分每一秒都走向无限细分的世界里,我们可能就像一个个泥塑的人偶,冻结在每一个不同弯曲的时间维度中。

     3 ) 银屏外的影像 - 林克莱特谈少年时代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说《少年时代》的制作过程与任何一部电影都不同。我们不得不同意,只要时间一长,数不尽的电影都会陷入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没有一部像《少年时代》一样能彻底改变我们对电影制作的看法。历经12年且每年只有几天的拍摄时间,影片表现出了“时间”在经意与不经意间对我们的改变,令人感动的同时还充满诗意。自从年初在圣丹斯电影节上首次亮相之后,林克莱特的这部心血之作几乎满世界都是好评。加上之前反响极好的《伯尼》和《爱在午夜降临前》,这次可谓是三连冠。

    以下是林克莱特在接受采访时,对他这部最新作品的解读。


    没有剧本和12个剧本

    “电影叫‘少年时代’,但也完全可以称为‘家长时代‘。虽然影片视角是反射孩子这个中心人物,但有孩子的家长都能看得出来,这也是有关于他们的电影。孩子可能注意不到,但是我们都看得到影片中家长的变化。他们也是随着孩子长大的。

    有人问我,‘这个电影的主意是哪里来的?’我想大概是99年开始构思的。那个时候我做家长已经六年多了,看到孩子在我面前慢慢长大,让我想到童年的一些事情,就有了想法拍一部关于童年和成长的电影。但是我又没法想到一个让我满意的故事,加上演员本身渐渐的变化也让我头疼,所以整个概念多少成了一种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方法——一种纵向递增式的表现方式。

    我从来就没想过有一个完整的剧本,因为它和我们要做的东西有冲突。这个电影应该是一年一年来的,如果有了剧本,我就没法边做边想。电影制作中一般都不会给你边做边想的余地,但现在我有的就是时间,所以我们更像是有12个不同的剧本,一年一个。

    时间真是个奢侈品。每一年我都能有足够的时间,根据那一年的拍摄成果来设想下一年的部分。比如到了第四年,我们已经可以根据剪辑好了的前三年的材料,来想象接下来(第五年)的内容会是什么。电影大体框架不会变,但有很多装饰细节还是经过了很多改变和添加的,因为我喜欢给自己和演员留下一些可以创作的空间。这就是我做电影的风格——大体严谨,细节多变。”


    时间,记忆与个体

    “我认为这部电影反映了人们自己的生活,就像人一出生是感觉不到界限的,只是单纯的在活着。当一个人慢慢长大,他就会慢慢产生对事物的印象,他的世界也会因此慢慢变大,他也会越来越有‘自我’这个意识。在有些物种中,个体只是部落的一部分,它不是自我的。但对我来说,一个个体应该是一种慢慢形成的自我认知,通过对家长、兄弟姐妹、文化、学校等身边的事物对比,得出的一种感官上的意识形态。

    当一个人是孩子的时候,一开始他只能对周边的事情产生一种单纯的反应,直到大了意志更强了,他就会开始表达,开始有判断力。我就是这么看我自己的。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一个人也会被他周围的事物所塑造,换句话说,‘我是我’是因为我不是他。虽然出生有一种共性,但从出生那一刻开始一个人就会被一切‘不是他’的事物所塑造成他自己。

    对我来说,这也是一部关于记忆的电影。我的意思是,看的时候它应该给人一种非常当下和现实的感觉。但看完后我想让它成为一种儿时的回忆,让它成为孩子时对生活的印象。即视感和回忆非常难同时表现出来,尤其当时间总是往一个方向流逝时,很难不让电影有线性叙事的感觉。

    所以有些地方我故意省略了,比如时间性的提示。我想让人有一种回到儿时的记忆,那是一种很随意的流动。就像儿时有些事情记不住日期,但印象总是在。我特别想捕捉到一种……听起来可能有点浮夸,一种‘时光在眼前飞逝’或是‘一个人怎么长大’的感觉。

    我故意跳过了很多别人看来重要的事件,比如梅森(片中主人公)的父母在一开始就已经离婚了,而不是作为影片的一部分而表现出来,那是因为很多我们记得的瞬间不一定是非常重要的那一刻。记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但大部分都是由那些细微的无法解释的瞬间组成:为什么有些事物记得特别深?我想穿过比较浅显的事件挖掘更深层的精华。每一年我都有时间去思考如何别去做不该做的事。比起我想让它成为的电影,它更不应该是我不想让它成为的电影。”


    特定和普遍的共存

    “视角的不同也是我想表达的一个思想。很多情况下,对自己重要的东西,对别人来说可能是偶然的,比如当梅森的父亲把答应留给他的车卖了。这对他打击很大,但他父亲却都不记得他们有过这样的约定。一个人在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因为别人真的会记得而且把它当真。我们不知道自己对别人的影响有多么大,尤其是当了家长以后,哪天心不在焉,结果孩子问了一个对他们来说很重要的问题,一切就都变了。

    这部电影也有很多对德克萨斯州(导演老家)的描写,会有小学生对着国旗和州旗宣誓这样的场景,因为我想要的就是特定性与普遍性共存的效果。故事本身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地区和个人身上,因为人与人还是非常相似的,我们长大成人的过程都不会差的太多。但故事能产生出的共鸣应该是由它本身的一些特定因素造成的。德州生活中有点奇怪的地方,这时候就变得非常吸引人了。”


    从十二年到两个半小时

    “在投资的问题上,我这次真的是非常走运。IFC给了我足够的信任,给我钱去让我每年去做——付演员工资,拍几天的胶卷洗出来,再剪一剪。成本是超级超级的低,大家都是白干活,但花在这里面的时间可是让人崩溃的多。如果都加起来,光是前期准备就会花费两年的时间。因为每一年我们都在拍一部微电影,一共十二部!每年就拍大概三天,我们就要找拍摄地点,布置场景,租赁器材和车子,然后把人都叫来。每一年都是这样,就为了三天的戏。后期也做了大概二年。一般像我们这样的低成本根本没法做这么长时间的后期,但这部片子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工作的性质。整个制片过程特别地疯狂,在纸上看的话一点道理都没有。

    我每年都剪辑一次,把它和之前拍的放在一起,如果时间多的话就一起再剪第二遍。之后我可能就会和它培养培养感情,边看边构思怎么为我‘渐渐老去’的演员们编之后的戏——这简直就是像在规划我的人生一样。一般电影的话,你必须提前规划好一切,拍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出了错只能绕着走,最后试着在剪辑室里完成当初的想法。这次的顺序完全不一样。我完全可以构思、写作、拍摄、剪辑同时进行,可以说和所有电影都不一样。

    关于电影的长度,我基本没有觉得过‘哦它应该是这么长’的概念,然后根据时间来剪辑。制作尾声我剪掉了一些场景,不过电影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我从来没有拍过这么有整体性的电影,可能是因为每年都在剪吧。有时候我会想到了这个程度,也只能说要不你喜欢,要不你不喜欢,所以这里加二十秒那里加一分钟也没什么太大关系了。”

     4 ) 【听译】《少年时代》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WTF播客访谈

    【来源于2015年1月8日的WTF播客对Richard Linklater的访谈,时长88分钟,全翻完12500字。音频地址:http://www.wtfpod.com/podcast/episodes/episode_566_-_richard_linklater

    内容主要关于今年奥斯卡最大热门影片《少年时代》,导演个人经历、家庭状况、处世哲学,之前他拍过的电影,摇滚乐,15年要上映的新片等等。

    最后关于摇滚乐那段名词太多,有的听不清,欢迎挑错、补充。

    以下所有方括号里的内容都是我的补充。
       ——dormant】

    问:你不是成长在奥斯丁【德克萨斯州首府】吧?【采访者是Marc Maron,生于1963年,美国喜剧演员、电台主持、作家、演员】
    答:没有,没有人成长在那儿,奥斯丁是那种你会后搬去的地方。我成长在休斯顿大区,在德州东部的一个小镇叫Huntsville,那里有个大型监狱,是用来处决犯人的地方。父母在我6、7岁时就离婚了。我爸爸生活在休斯顿,妈妈在Huntsville一边攻读硕士学位、一边教学。妈妈是老师,总是要随着她搬家,很像<Boyhood>,她是一个聪明、有激情的人,单独抚养我,当然她也没得选。

    问:片中的父母,还那么年轻,他们的情感其实也很脆弱,意识到这点是很困难的。
    答:他们并没有答案,作为孩子其实很难意识到这点。当你有了孩子后,不但会让你回想起童年,还会想起和自己父母的关系。我喜欢这种一代又一代人之间的对话,比如直到20年以后,通过和孩子的对话才明白一些事情。

    问:你的孩子多大了?
    答:我有一个21岁的女儿【Lorelei Linklater,片中演姐姐的演员】,还有两个10岁大的女儿。

    问:现实中你和妈妈的关系会像这部电影里那么紧张么?
    答:差不多。

    问:所以你妈妈也和酗酒、暴力的男人一起生活过?
    答:片中只是孩子的视角,电影强化了这个视角。他当然也有优点,有自己的烦恼。他并没有动手打人,只是摔东西。很多人都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无论是家里还是学校。小时候我也总被打,在学校就算是很轻微的违纪,都会被打手板。现在的社会比以前更加温和了,这是好事。当然有的人还是会说“我小时候也挨打,看我现在也没问题,所以我也这么对待孩子。”

    问:所以你从来没打过孩子。
    答:开玩笑吧!当然没有了!我会在精神上折磨她们,哈哈。

    问:你爸爸在大城市里【休斯顿】,他在做什么?
    答:像电影里一样,他从事保险业,他有自己的家要养。

    问:所以这其实还是一个自传式的电影。
    答:大部分是,我不害怕被叫做自传式电影,我大多数的电影都有这种色彩。起初的想法是这样,但是拍到最后已经不能这么说了,演妈妈的帕特丽夏【Patricia Arquette】,演爸爸的Ethan【Ethan Hawke】,等等,大家的想法都融进去了。

    问:你和这些演员的交流有多开放?12年的时间是怎么拍摄的?
    答:能够花12年的时间去塑造角色,真的是很难得。大概每年拍1次,1次只拍几天。我写好剧本后,事先会花大量时间和演员彩排,但不是那种表演彩排,更像是剧情彩排,边演边谈,过程中大家有好的想法都会融进去。

    问:这种电影让我很震撼,连续拍摄12年。就像另外有一部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看着片中的人在逐渐变老,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受了!
    答:这部电影就是关于时间的。12年过去了,孩子们长大了,父母变老了,这个家庭随着时间发生变化,这就是我当初产生冲动想拍这部片子时的想法。

    问:你是怎么让这些演员能坚持12年的?这些演员也有自己的生活,比如Ethan,期间已经演过很多电影了,甚至是和你拍的。
    答:是啊,我们俩一起也拍过其他电影,这期间我俩各自又生了5个孩子。拍完这部片子之后,现在我能告诉你为什么没有人会这么拍片。一是太不切实际了,花这么多时间,筹钱也很困难;另外在心里层面上,大多数的电影创作者都是控制狂,而拍这部片子很多事情都要交给未来去掌控,你能确定自己12年后是什么样么?不能。我事前只有一个故事框架,包括最终的镜头是我想好的,但其间的细节需要丰富,剧本都是边拍边写。

    问:男主角这个演员【Ellar Coltrane】有没有想去当演员?
    答:是的。在刚开始选角的时候,他才6岁,之前他就拍过一些大头照、短片、广告,我认为他的家庭能支持他从事这个行业是很必要的,因为要拍这么多年。所以要找一个自己喜欢表演,家庭又支持的男孩儿。

    问:这12年的过程中,你要根据文化环境的变化、他们的生活变化逐步写剧本?
    答:是的,这个过程很有趣。正常的电影拍摄过程是写好剧本、选演员、拍摄、剪辑成片。而这部片子是,每年都写一部分、拍摄、剪辑,然后也许是在架子上等5个月回来后,再想想周围发生了什么,明年会发生什么,这是一个分成12段的过程。随着自己年龄增长,一些新发生的事情、想法,包括自己当父母的感悟、回想起的童年片段都会融进去。

    问:我不知道如果事先完全不了解这部电影,直接看会感觉怎样?
    答:我与看片之前完全不了解状况的人也聊过天,他们的看片过程很纠结。刚开始看时还以为是年代片,“哦,那时候的电脑、游戏是这样的,找的旧道具”,“哦,又找了另一个男孩儿接着演,长得还真像”,看了一个小时才发觉“哦,这是同一群人”,能有这样的初始体验我觉得会很美妙。

    问:你喜欢表现这种随着时间变化的情感,比如<Slacker>【都市浪人,1991年上映,Linklater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一部个人长片,成本2.6万美元,讲述一个年轻人在街上一直闲逛,碰到形形色色的人。以下影片注释中未提及人名的,均为其本人导演】,虽然没有紧凑的故事,但有冲突、有变化,看的时候你会关心里面的人物,但到结尾人就消失了。
    答:是的,<Slacker>里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么讲故事的想法来源于我20岁出头刚刚进入电影业时,那时我觉得电影业就应该是“狂野的西部”,有着全新广阔的施展空间,我真心地认为应该有新颖的故事讲述方式,电影与时间的关系应该是独特的。

    问:你拍<Slacker>时28岁,之前你都干什么了?上过电影学校么?
    答:我在看电影,拍了很多短片。在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学习,中途休学,之后搬到奥斯丁,在奥斯丁社区大学旁听过一些电影课程。没得到过学位,“活到老、学到老”嘛。

    问:比如<Slacker>,你可以中途进入一个人的生活,然后又突然离开,故事不一定要有结局。
    答:世上有无数的故事可讲,问题是用什么方式去讲,我对新的方式总是很有激情。我的想法是,故事能不能从一个角色跳到另一个角色上,中间又有关联,我想捕捉的是心理过程是怎样的。在<Slacker>中就是,你只能看到一个人几分钟的遭遇,试着去理解。但是有的观众,就能够仅仅依据这3、5分钟的情节,对这个人盖棺定论,让我很难认同。其实我们总是这样判断别人的,因为这就是我们能做的。

    问:<Slacker>当时是一部很有争议性的电影,当时人们没看过这种电影,突然间这部电影就被称作“代表了新的一代人”。
    答:是啊,当时感觉很突然、很疯狂。

    问:在Huntsville,你的童年是怎样的?你对艺术感兴趣么?
    答:我有2个姐姐,家里很有学术氛围,虽然不富裕,没有夏令营、度假什么的,但是教育和艺术很受重视。我妈妈画画,外公外婆也从事艺术工作。我们会去博物馆、电影院这种廉价的文化场所。爸爸周末会过来,带我去博物馆、动物园。他们重视我的内心成长。我从小就爱写东西,愿意讲述故事、展现角色。小学时就写剧本,有时会在学校表演。我在人物对话方面有天分,很小时就赢过一些短故事比赛。同时我也擅长体育运动,是校橄榄球队的四分卫,带着棒球奖学金进入的大学。在17岁时,我的愿望是能在大联盟打棒球,同时还能成为严肃的小说家,可惜2个愿望都失败了。

    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对电影感兴趣的?
    答:在20来岁的时候,但是在那个年代的德州东部,拍电影太困难、太昂贵了,不像现在用手机都能拍片,那时我还是在写故事、写剧本,花了一段时间我才意识到电影这种视觉媒体才是我的最爱,当时我就下定决心要拍电影,再也没回过头。

    问:还记不记得是哪部电影让你有这种感觉?
    答:不是哪一部特定的电影,而是我爱上了电影。有两种层次的电影,一种是能让你热爱上电影的电影,但那不是你有能力能拍出来的。在80年代早期我看过一些低成本的独立电影,比如John Sayles【约翰•塞尔斯,美国独立电影导演】的电影,比如<Chan Is Missing>【1982年上映,王颖导演】,看了很多当时上映的电影,还有一些外国影片。

    问:你开车到奥斯丁去看这些电影?
    答:不是,那时我已经搬到休斯顿了。大学还没毕业时,我就得到一个工作机会,当了2年半的海上采油工人,在钻井平台上工作攒钱,那是很棒的经历。

    问:你会去海里采油?
    答:是啊,乘坐直升飞机到钻井平台上,工作一、两个礼拜再回到岸上。

    问:所以你可能一边想着特吕弗,另一边就在海上钻井。
    答:回到岸上我工作时,我会去读书馆读书,读到中午就去看电影,慢慢就爱上了电影。

    问:作为一个海上采油工人,你都做什么?
    答:我负责处理井下安全阀【subsurface safety valve】。

    问:会在水下?
    答:不会,在平台上,把工具放到井下,井很深,但井口就在平台上。我是负责保证采油安全的,所以当我看到Deepwater Horizon【2010年的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时,我很震惊。你知道得犯多少错误才能发生那种规模的爆炸么?我的工作是维护安全阀,即使台风把平台吹倒,安全阀都会关上,确保不会爆炸。

    问:这个工作很棒啊!
    答:是啊,有人会问“这个工作危险么?”,我会说“不觉得啊,2年里只有一个新手送命,哈哈”。

    问:他是怎么死的?
    答:火灾。很可惜,他还是我认识的,直到现在我还能想起他。我有一个大学同学(我上了2年大学),他是社会学专业毕业,这个专业你能干什么,也只能像我一样先去采油,攒钱再考虑今后做什么。一开始我们不在一个钻井平台,然后我到了他的平台,他就讲起“你知道Jimmy么?火灾烧死了”,让我觉得很突然,就是那种大家都经历过的“你还活着、他却突然死了”的瞬间。

    问:所以你在探索一个讲故事的新方式,在<Dazed and Confused>【年少轻狂,1993年上映,讲述1976年一群美国高中毕业生的无聊、混乱又疯狂的故事】里,当我看到这部片时,觉得剧情的细节很棒,也是一部年代片,而且反映的是我的时代,很多情节都让我感觉很熟悉。年轻人们开车到山上开派对。
    答:是啊,70年代,摇滚年代。年轻人都能干些什么啊,当然是开车到处晃,扮酷,想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周末没人会在家。

    问:McConaughey!【马修•麦康纳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在这里演个配角】是你发现了他。
    答:人们喜欢Wooderson【马修•麦康纳片中的角色】这种角色,因为每个镇里都有这种人。Matthew演得非常好。在试镜时,他就说“我不是这种人,但我了解这种人。”他完全融入了角色,大概22、23岁,装酷,瞎混,也许已经有工作了,但仍然和高中女生约会,因为他约不到同龄的女生,大学新生也许还会觉得你很酷,因为你有车,但你只能对年轻女生下手,一旦等到25岁这种人就没戏了。

    问:这个片子是在哪儿选角的?
    答:那时我生活在奥斯丁,麦康纳就是奥斯丁人,他是在德州大学学电影。

    问:所以,可以说是你发现了他。
    答:呃,我从来不这么认为。他的命运已经注定了,我只是恰巧在他刚起步时碰到他。

    问:你们是朋友么?
    答:是的,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

    问:是因为都是德州人的关系么?
    答:不知道啊,反正就是两个来自德州东部的人。从小并不认识,只是来自类似的小镇。你知道么?直到我们认识5年后,我和我爸聊天时才发现,我爸和他爸当年在同一个橄榄球队,打同一个位置,是在50年代初为休斯顿大学美洲狮队打防守后场【defensive end】,太有意思了。他爸爸在拍<Dazed and Confused>时就过时了,所以我从没见过他爸爸。我爸爸现在还在德州。我妈妈已经82岁了,还生活在Huntsville,我很幸运【父母健在】、很感激。

    问:你说过拍电影改变了你的家庭人际关系,比如让自己的女儿来演你的电影。你和妈妈的情感关系后来怎么变化的?是原谅么?
    答:是理解。你希望你能继承到父母最好的品质。我妈妈是个很有激情、有能力的人,也喜欢做掌控者。我爸爸是个很理性的人,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但是他们的婚姻只持续了10年,有了3个孩子。我喜欢爸爸的理性,我想也继承了一些。

    问:他们之间相处得怎样?
    答:还好,有一些疏离,但彼此从来没有恶意。在我20多岁时,他们大体上也算支持我,可能不太理解我在做什么,我中途退学去工作、看电影,其他朋友都变成律师、博士了,他们觉得我浪费了天分。直到我29岁第一部电影上映时,看到我的照片在报纸上,有影评评论这部电影时,他们才理解。我经历过那种不确定的阶段,所以我也同情那些20多岁的人,父母虽然对你有点儿失望,但是还是很支持,他们爱我这点我从来都不怀疑。

    问:他们也无能为力。
    答:当然,我也从来没向他们要过钱。所以,他们也控制不了我。只是鼓励我,爸爸会给些建议,比如“考虑考虑回学校上学啊”,妈妈会说“只要你不管我要钱,就算你不工作、不上学,你自己开心就行”,我妈妈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有些激进。

    问:<Waking Life>【梦醒人生,动画剧情片,是首先完成真人拍摄后,再制作成动画,讲述一个青年学生在半梦半醒中,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走街串巷,经历各种各样的神奇体验,仿佛穿梭于不同的梦中。】是2001年的事情了。
    答:关于<Waking Life>,之前我构思了好多年,结构上有些像<Slacker>。事实上,如果你把这两部电影放到一起,我在<Slacker>刚开始的自白里描述的梦境,就是<Waking Life>。<Waking Life>的想法在我想拍电影之前就产生了,来源于我在高中时做的梦,是在一个奇怪的傍晚,不是嗑药引起的,也许是焦虑引起的,就是深深陷进去,醒不过来,但能知道自己是在做梦,就像一直在寻找什么。直到真正醒来,浑身大汗,实际时间只过去了5分钟。这个梦我一直记得,后来我想搞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就看了一些科学研究,关于轻度梦境,甚至和这个领域最顶尖的科学家交流过,学了很多关于脑科学的知识。对于我这个喜欢讲故事的人来说,这是个很好的故事载体。

    问:而拍成动画,让你达到了目的。
    答:没错,拍成真人片会觉得很无聊、很做作。当我看到一些在奥斯丁的朋友正在研究的动画技术,这么多年我想拍但没法拍成的想法,要是能拍成动画,就可行了。因为感觉上是真的,但很明显又是人为的,因为是画的嘛,这就是梦的感觉。在梦里,你会觉得是在现实,直到你醒来才意识到,“刚才怎么经历一战了”,或者“他不是10年前就死了么”,怎么在梦里就没意识到呢?

    问:这么拍确实管用,你也要为此改剧本吧。
    答:关于电影有一种观点我一直坚信,那就是——只要你的意图明确,观众会愿意跟着剧情走,只要你前后连贯、剧情清楚。事实上,虽然我的一些电影故事讲述方式也许比较特别,但我一直希望讲述一个清晰的故事,要直接表达,并不想拐弯抹角。我喜欢清晰的故事,我不喜欢刻意的复杂化,现实已经很复杂了,有话能不能直说?那种小聪明当然也可以很“高明”,但我不喜欢被人耍弄,仅仅是因为他们“能”。

    问:再说一下,你拍的<Before Sunrise>、<Before Sunset>、<Before Midnight>【“爱在”三部曲,分别于1995年、2004年、2013年上映。第一部讲述了一对年轻人(美国男生、法国女生)在欧洲旅行时偶遇,相处了一天后分开;第二部、第三部分别又相隔9年】。我觉得你好像对时间流逝有着“变态”的执着,在你拍第一部<Before Sunrise>时你是打算要拍三部曲么?
    答:没有。我大概比伊森和朱莉【男女主角Ethan Hawk和Julie Delpy】大十岁。我想拍一部关于两个年轻人心灵相通、彼此吸引的电影,确实是自传式的。

    问:看上去有点儿像外国电影,你提到过特吕弗。
    答:是啊,因为是在外国拍的。很欧洲式,像法国片,比如埃里克•侯麦的电影,两个人一直在交谈,没有什么事发生,爱情在空气中蔓延。

    问:这就足够了!
    答:是啊。作为一个电影人,这就是我的“诅咒”【什么都想拍成电影的职业病】。20多岁时,我在费城碰到一个女生,我们整晚在街上闲逛,一直聊天,甚至接吻了。思想碰撞,感觉很投机。谁知道是不是荷尔蒙在作祟,无所谓。就在当时我就告诉她,我要拍一部关于这段经历的电影。5年以后,我就真的拍了。【关于导演的这段亲身经历,请看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998941/

    问:你当时说你想拍电影,是不是要亲她之前的台词,哈哈。
    答:没有。我更像是Woody Allen导演的<Annie Hall>【1977年】那种,“咱们还是先亲了吧,然后再说别的”。

    问:作为导演,你能拍你想拍的电影,甚至一些投资比较大的电影,比如< The School of Rock>【摇滚校园,2003年上映,讲述一个不成功的摇滚音乐人,阴错阳差来到中学教音乐,带领孩子们进入一个全新且乐趣无穷的摇滚世界。投资3500万美元,全球票房1.31亿美元】,赚了很多钱。
    答:是啊,是挺赚钱。拍这部片的初衷并不是一定要很赚钱,我是想拍一部很酷的电影,和Jack Black【美国著名喜剧演员】、Mike White【该片编剧兼配角】一起。

    问:是谁的主意?
    答:是Mike White的想法,他认识Jack。他有个关于一帮孩子玩儿音乐的想法,剧本写完了需要导演,我就来了,来的正是时候,因为当时片子的剧情被制片厂改得过于刻意。我来了之后觉得基础已经有了,但是要往酷了拍,结局不一定非要比赛获胜,那就太刻意了,我要拍成自己觉得讲得通的电影。有很多片子,甚至不理解电影这种媒介的力量,情节设计过度,比如“为什么你应该关心这个角色呢?因为他的狗刚刚死了”,其实观众早就明白了,这叫做身份认同,你只要把一个人放到银幕上5分钟,大家就知道这是我们的英雄。你甚至可以塑造疯狂的主角,比如<Taxi Driver>【出租车司机,1976年上映,马丁•斯科塞斯导演】中的Travis Bickle【罗伯特•德尼罗在该片中饰演的男主角】,我很关心他,为什么?因为我很了解他,我看到他一直在夜间开出租车,感觉他心里很脆弱,是一个越战老兵,在写日记,但到后来你会觉得“这个人是疯子,他去枪击总统候选人,还杀了其他人”,下了旧约式的评判。他并不是一个好市民,对不对,但我们喜欢他。还有Tony Perkins在<Psycho>【惊魂记,1960年上映,希区柯克导演】演的角色,他杀完人后弃车,直到汽车完全陷入沙中,观众才会完全放心,希区柯克就是这么操控观众情感的。我们都站在了坏人这边,电影在身份认同方面是很有力量的,所以根本就不需要太多的背景交代,不用什么都解释清楚。有很多剧本的前二、三十页,都在解释、介绍,制片厂的要求都写明了“为什么我们要关心他”、“重要性在哪儿”,其实就应该直奔主题。

    问:有很多烂片就是停不下来地不断解释。
    答:是啊,因为它们只能这样。因此,我总是避免以情节设计为主,我会用与时间有关的结构去替代情节设计。因为这也是人们面对现实世界的方式。我会拍一部85分钟实时进行的、在巴黎走来走去的电影【指的是<Before Sunset>】,因为我今天真就是花了85分钟时间闲逛,结构上很容易实现,需要做的只是过程引人入胜、真实可信。

    问:我刚想起来,关于<Boyhood>有趣的是,片子是关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但有些情节会让你突然觉得,有坏事要发生了。
    答:是啊,感觉很有趣,一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点。直到影片首映,是在圣丹斯电影节,有1200名观众,片中演到儿童露营旅行的情节,孩子们在胡闹,往墙上扔刀、小火箭,我当时就能感觉到观众们很紧张,以为有人要出事了,其实才演了80分钟,刚到一半。这之前我们从来没有过这种设计,感觉很有趣。就是因为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你才愿意看电影。当你比编剧还聪明时,才是最不爽的,比如一些恐怖片,当你看着他们做蠢事时,就寻思“你就不能不开门么?”

    问:我喜欢妈妈这个角色,她义无反顾地向前看,一直照顾着孩子,虽然自己有很多烦恼。她是个好母亲,也想要自己的生活。
    答:是啊,和我家里很像,我妈妈就很少“回头看”,很少有自我反省。

    问:那你有没有问过她,“当初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答:我很怕这么问,我不喜欢正面冲突。我的姐姐们问过,她们都哭作一团。直到当我们都长大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才会用不同的标准去评判父母,她们俩才意识到“当时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就像我前面提到的,迟到了一代人时间的理解。

    问:你怎么理解你与母亲的关系?她对孙子辈会更友善么?
    答:事情都自然而然地过去了。现实就是这样,这是我一贯的人生态度。你手上就这些牌,尽力而为,不要回头。

    问:但你可是为此拍了2个多小时的电影,来宣泄那种情感。
    答:是啊,是有一些儿时的伤痛,但我想所有人在现实世界中都会受伤。

    问:片中的妈妈嫁给过的那个男人【酗酒、有暴力倾向的教授】,现实中你面对过这种人?
    答:是的。

    问:处在一种暴力的、吓人的生活环境中,当时你才10岁左右,会觉得很无助,因为另一边是你的亲生父亲,而这边却是一个陌生人。
    答:就像灰姑娘与继母。突然间,有一个陌生的成年人走入你的生活,控制你,你会想“我没请你来,你也不是我爸爸,但是你却在我家”。

    问:直到看了这部电影,我才真正理解到这种痛苦。
    答:你只能去适应父母的生活。孩子们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你能读到关于街头流浪孩子的报道,“我们生活在高速公路下面的纸壳箱子里,杂货店那边有些纸壳箱子,等雨停之后我们就去拿”。就是努力地撑过去。

    问:但很明显,你的父母还是能够保持足够的稳定,来抚养你们,你看你现在也事有所成。她也许很固执,也做过错误的选择,但她肯定也会保护你们。
    答:是啊,我的姐姐们现在也不错。最终我们都熬过去了,不然又能怎样。

    问:下面说<Fast Food Nation>【快餐帝国,2006年上映,改编自同名书籍的剧情片,揭露美国快餐业的黑幕】,我喜欢那本书,也很享受电影。一定很难处理,把这本书编成故事片。
    答:是啊,我和Eric Schlosser【书作者】商量,这本书怎么拍成电影呢?是不是该拍成纪录片?事实上,后来真的有别人拍了一部纪录片,就是<Food, Inc.>【食品公司,2008年上映,Robert Kenner导演】,虽然没有完全根据<Fast Food Nation>这本书,但Eric也参与了该片。而我喜欢讲述故事、塑造角色,我想找演员,在非虚构的环境中让故事更加戏剧化,通过多个视角(比如管理层人员、移民工人、童工)去了解快餐业,这很有趣。

    问:你自己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
    答:很有挑战性,我喜欢。<A Scanner Darkly>【黑暗扫描仪,2006年上映,和<Waking Life>一样,先真人拍摄,再改成动画。讲述不久的未来,毒品泛滥,基努•里维斯饰演的卧底探员也染上毒瘾,逐渐模糊了现实与虚幻间的界线】也几乎是同时上映的,现在回想起来,这两部都是那种黑暗、奇怪的片子,我想这与我当时的思想经历有关,那时正处在布什、切尼的时期。【21世纪】是一个很艰难的世纪,起码开端是,我为孩子们感到抱歉,还好我是成年人了。

    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去奥斯丁的?
    答:是在十几岁的时候,我去那儿拜访朋友。到俱乐部听音乐,在酒吧里能看到半裸女生到处跑,我就觉得生活在这儿也不错啊。当时奥斯丁的音乐圈很繁荣,但电影圈还很边缘化,虽然有一个电影学校。当我到那儿之后,引以为傲的是能伴随着那里的电影圈一起成长。

    问:奥斯丁的电影圈子,是不是你创立的?
    答:是啊,大概30年前。从1985年开始,我们放映一些平时看不到的电影,在营地或其他任何地方。我去和影院经理谈,“我想放这些片,咱们来分成”。我对电影充满激情,虽然当时也在筹拍自己的电影,但我觉得应该担负更高的使命,现在也仍在出力,提供补助金,主持观影活动,虽然现在再去不做底层工作了,比如写宣传、预定电影、搬东西什么的。在我20多岁时没拍出多少片子,但我确实成立了一个非盈利组织,持续运作到现在,还有一个200多个座位的影院,每天晚上都放电影,已经发放了大概150万美元的补助金给德州的电影人,我很自豪。

    问:你们是如何发放补助金的?
    答:我们有一个小组,他们会审查申请、作品。人是需要激励的,现在的文化环境不关心艺术,通常艺术家们(特别是年轻艺术家)很少能得到家庭资助,我自己就是这样,我得到了26000美元的补助金,才拍成<Slacker>。甚至比钱更重要的是,这表明家庭以外的世界在乎你,想要支持艺术家。因为现实对艺术家很残酷,我总觉得我们对此缺乏同情,比如在学校【艺术类专业】总是第一个被裁减的,就像是一个花边。但我一直认为,艺术、创造力能拯救我们,对人类灵魂、对文化很重要,我们现在太轻视艺术的价值了,仅仅是因为它在市场上无法盈利。这个世界现在是赢者通吃,资本家们甚至没有底线、颠倒黑白,一帮所谓的“精英分子”。

    问:这种电影越来越少,所以才特别需要你这种人,激励像我们一样的年轻人,15岁大在外面闲逛时看到你拍的片,会说“这很酷啊,我也想这样。”
    答:有些很年轻的观众看完<Boyhood>,会很激动得说“这和我的生活很像啊,让我想起我的爸爸妈妈”,我会觉得很欣慰,这就是我为之奋斗的瞬间,虽然相隔很远,但通过艺术得到共鸣。这让我觉得这个世界还是不错的,有我的一席之地。

    问:你拍片的底线是什么?你有没有为钱拍过电影?
    答:没有,没必要。我会尽量保持低成本。我拍的每一部电影,当时我都会觉得我才是拍这部片子最合适的人,甚至是<The School of Rock>。

    问:我喜欢这部电影,我对这部片没意见。我想说的是<The Bad News Bears>【小熊成军,2005年上映,口碑不佳的商业片。讲述一个已经自甘堕落的职业棒球手,带领一支惨不忍睹的孩子球队的励志故事。】
    答:就像<The School of Rock>一样,只有这两部电影我是中途才加入的。这就是电影业的现状【拉郎配】,无论我来不来,这两部片都会被拍出来,但我自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我熟悉这种题材,在<The School of Rock>中Jack饰演的Dewey Finn就像是平行宇宙里的我,摇滚乐在我生命中又是那么重要,我女儿当时也是同样的年纪,我觉得我对5年级学生的情感很了解,所有条件得出一个结论:我是唯一最适合的。其实只要有其他人更适合,我就不回去拍。这些年我推掉过很多拍片邀约,因为觉得其他导演拍会更好。电影业里有很多的“拉郎配”,原创剧本、改编剧本、重拍等等,聪明的制作人、制片厂头头才能找对人选。<The School of Rock>就是Scott Ruttin【美国最有权势的制片人之一】怂恿我去拍,开始我没同意,后来他说服我“这会是一个很棒的创作经历”,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但当时我害怕,因为大家都听说过很多好莱坞悲剧故事。这两部电影对制片厂来说算是低成本片,但对我来说都是大片,成本3000万左右。当然,能享有这些资源确实很爽,我有50天的拍摄时间,而不是15天。

    问:会有压力么?
    答:没觉得,作为曾经的运动员,我从来不接受“压力”的说法。不会影响我,压力来自于个人选择,我把它看成是机会。我觉得可以把自己的工作方法带到制片厂级别电影的层面,坦率的说,拍摄制片厂级别喜剧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看过很多喜剧,看上去有趣,但很表面化,我觉得喜剧是一门精湛的艺术,要不断钻研、不断排练才会奏效。这两部的拍片过程当时都是很棒的经历,当然如果是现在,这两部片放到我面前我都不会去接,因为我在做别的。

    问:“压力来自于个人选择”,这是你中学当运动员时学到的么?
    答:是教练说的,一个聪明的教练。我最近才听说的,并不是当初我需要听到时听到的,呵呵。我拍了一个纪录片,关于Augie Garrido,他是德州大学的棒球队教练,是他说的,这部片叫<Inning by Inning: A Portrait of a Coach>【一局又一局:一个教练的故事,2008年】,他是NCAA【全国大学体育协会】历史上胜场最多的教练,但这还不是全部,他更像是一个禅宗大师,对比赛的隐喻有很多诠释,他就是个很酷的老头,

    问:你也像是一个禅宗人士。
    答:是啊,电影导演和球队教练很有共通点,都是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努力将让他们的技艺更精湛,比如演员、作曲家、美术指导、服装设计指导等等,导演就像一个集权者,集合所有的创作能力,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导演可能不如演员戏演得好,但要足够了解表演,对于其他电影元素也同理。

    问:你在奥斯丁的电影项目里,有没有人脱颖而出的?
    答:很多啊,每年的圣丹斯电影节都会有很多来自奥斯丁的独立长片,其中有不少都得到过补助金。

    问:我喜欢你的新电影,这是全新的观影经历,也很高兴和你聊天。【暗示结束】
    答:谢谢。可惜我们没有时间谈到Phil Lynott【巴西黑人与爱尔兰人混血,他于1969年在爱尔兰创建了Thin Lizzy摇滚乐队,是乐队主唱、词曲作者、贝司手】和Thin Lizzy乐队了。

    问:当然有时间!【后面两个人聊摇滚乐才真正达到高潮,狂甩人名。完全脱离一问一答,主持人插话太过频繁,只能用{}表示插话】
    答:他真是一个神奇的人,是个爱尔兰黑人,留个大蓬蓬头,哪个嗓音太独特了,{和任何人都不一样!},他写过的最好的一首歌之一叫<Still in Love With You>,是最美妙的情歌。

    问:中学时你都喜欢哪些乐队?
    答:刚上中学时听FM top40,喜欢主流的Lynyrd Skynyrd、Led Zeppelin、Aerosmith,到后来就是Zappa、Captain Beefheart。

    问:我也是这样,刚开始会听主流shit【shit使用次数过多,不好翻,也不翻了,就是很爽、很屌的语气】,然后我碰到在唱片店工作的哥们儿,接触到David Bowie、The Residents。
    答:你听没听说过Brian Eno?他的实验音乐。{那个时代得有人能拿出来这些shit啊!}是啊,谁能拥有<Evolution>这张唱片?在德州这个叫Huntsville的保守派小镇,能有一张叫<Evolution>的唱片,挑战他们的传统信仰,{Britt Daniel是不是这里人?Spoon乐队的主唱},他不是,他在来自一个叫Taylor的类似的小镇。就是朋友之间私下交流,“你听没听过这个、那个”,这种感觉很棒。现在的人都是在网上进行了,对不对?

    问:现在你能在网上找到任何东西。但当时,你可能站在一个比你大的哥们儿面前,他们知道shit,很酷。
    答:他们有品位,比你大十岁,他们经历过shit,他们有私藏的shit,{Beefheart那可是私藏shit,还有Zappa!}哦,你喜欢Zappa?!你听没听过XXX【没听出来】?是Zappa制作的唱片,产生了全新的摇滚分支,{OMG!我才刚刚开始听那个分支,到去年我才听了2年,你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听Zappa了?},是啊,{你是不是很沉迷?}是啊,一旦喜欢上就沉迷进去了,我就是那种怪胎,呵呵。我小的时候,都听Beatles、Rolling Stones,{就像圣诞颂歌,到处都是,但一进到大学,有人给你听Brain Eno、The Residents,那些艺术摇滚,你会觉得WTF!}后来就演变到New Wave和Punky。{我是看着演变发生的,当时你已经不在高中了,我还在,你是什么时候高中毕业的?}79年,{我是81年,就是那几年,shit开始变化}。你知道么?我刚刚拍完一部电影,大概夏天或秋天上映,讲的是80年代,一群大学新生,听着Van Halen进入大学,然后去Disco舞厅追女孩儿,又去朋克俱乐部、乡村酒吧,最后去艺术派对听Talking Heads,{听上去很棒!哥们儿!}所有元素都摆在那儿,我会想,我到底喜欢什么?是朋克?是重金属?是新浪潮?{你知道Disco已经死亡了,对吧?}Disco逊毙了,但暗地里我对它的演变很惊讶,我试着向这些演员们解释,因为Disco流行时,他们这帮年轻人还没出生呢,我说“私下里,我喜欢Disco的一些节奏,但是作为摇滚死忠,绝不能公开承认,只能说它逊毙了”。{你现在可以承认啦,我现在也听Donna Summer}是啊,我现在也爱听这些,就像是重新发现,{我刚刚就下载了<Don't Leave Me This Way>,听那段贝斯节奏,嘟嘟嘟~~}Disco的作品大都很肤浅,是一次性音乐,通常是制作人主导的量产货,就像是最烂的那种说唱,根本不算艺术,歌词都非常简单,但就是有些节奏让你着迷。【说的不就是现在的种种神曲么?】

    问:还是再讲讲这部新片吧,我很感兴趣,听上去讲的正好是我们这代人。我们不是80年代生人,也不是老的婴儿潮一代,当我们中学时,60年代末的风潮渐渐离去,Zeppelin崛起,但当我们到高中时,他们都已经过时了,突然间New Wave诞生了,Punk接踵而至。当我在高中时<Van Halen I>这张专辑诞生,这场音乐会可是必听的。后来我在新墨西哥州的大学工作,认识了一些艺术家,了解到艺术摇滚。我自己也讲过一个故事,讲的是我和哥们儿Dave,他有一台Firebird汽车,我带他参加大学派对,有个乐队在进行演奏艺术【performance art】,我已经见过世面了,但Dave当时肯定是开眼了。
    答:大开眼界!这才是大学的真谛。{你新片的背景是不是类似?}只是想搞清楚自己是谁,还是有自传性质。当年我也是刚入大学,满是想法,与演员交流,参加戏剧社团,碰到同性恋(那之前我从来不认识同性恋,哇哦),但他们挺酷的啊,聪明、有创造力,全新的世界在展开,我无比兴奋,他们根本不关心赛前动员会【pep rally】、体育运动这种在中学占统治地位的话题,而是关心想法、艺术、活力、创造力,大家都18、9岁。

    问:这部电影片名叫什么?
    答:暂时叫<That's What I'm Talking About>。已经拍完了,现在刚开始剪辑,去年秋天刚好有空,拍了33天,有个很棒的演员群体,一群年轻人,可能你都不认识。

    问:镜头拍得怎么样?
    答:很棒。最后一天晚上,我们在一个朋克俱乐部拍的,我在奥斯丁本地找了一个很棒的朋克乐队叫Riverboat Gamblers,我问他们,能不能把Gilligan's Island【1964年的美国电视喜剧】的主题曲演奏成朋克摇滚?因为我记得80年代时有乐队这么演奏过,他们也照做了,刚开始还是情歌,然后节奏加快,最后非常棒!They nailed it!

    问:我还记得自己大学毕业时,大概1986、87年,去奥斯丁看到一个乐队,被震撼到了!他们演奏了朋克摇滚版的<Rose of San Anton>,听了一次我就认为这是全世界最棒的歌曲!
    答:哦,这首歌可是有原版的,{不!已经不存在了!开玩笑,其实Bob Wills唱的原版我也有},把过去的文化产品进行再利用,这种想法棒极了!你能把各种艺术形式捏合在一起,做出自己的东西。

    问:我很期待这部片子!
    答:我也是,这部片有点像是<Boyhood>的续集,<Boyhood>的结尾刚刚要去上大学。

    问:是同一个男孩儿演的么?
    答:不是,<Boyhood>的男孩儿更像是个艺术家,而新片的男主角是个体育棒子,棒球队员,但并不是那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类型。有一群男孩儿,他们一方面是好胜的混球,另一方面也很有趣、聪明。

    问:很期待!哥们!谈得很爽!
    答:是啊!很爽!

    问:而且我们谈了Thin Lizzy!
    答:是啊!Thin Lizzy!

     5 ) 《少年时代》:以歌颂的态度,向成长致敬

    真实的成长,这是本片最大的标识。讨论这部影片,我们无法不提这个话题。

    有一种声音,说本片顶多也就是这种真实的成长记录能够拿来当噱头,剩下的都是索然与平庸。然而这部影片,绝非如此,理查德·林克莱特也绝不会如你(想得)那般无聊。花12年时间拍一个流水账,未免太小看林克莱特了。况且,退一万步讲,对成长的真实记录,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艺术创作,凝练出的这部影片更是经得起赞美。

    《少年时代》展现的过程,是让人肃然起敬的,或者是对成长,或者是对时间,或者是对生命。但纵然有165分钟的片长,在12年的成长面前,也会稍显得无力。12年,该拍哪些,该留哪些,都是对制作者的挑战,而不同的结果,展现的是制作者对时间和成长的不同的态度。在本片中,从场景和事件来看,确实都没有很惊心动魄的部分。我欣赏这样的取舍,这不仅是制作者的态度,生活原本也是如此,大部分的风平浪静,只为承受住少数的波涛汹涌。同时,影片在剪辑方面比较干练,从几岁的小梅森一路下来,没有间隔黑屏,没有时间提示,下一段紧靠上一段,对于上一段故事中可能遗留的未触及到的空间,影片不会再做留恋与解释,在时间上的空档,留给观者,这样的留白是送给观者的礼物,也是面对成长与时间的无可奈何。

    虽然不惊心动魄,我们仍能看出,影片展现出来的每个事件段落,都是有选择的,或者说都是经过一定地提炼,在不经意间把一些可能发生在不同生命群体身上的故事,抽象到梅森这一个体身上,我们跟他一起经历这横跨12年的165分钟,多少都能找到曾经的自己,比如父母吵架、离异或再婚,比如兄妹间的怄气,比如恋爱,比如性启蒙,比如搬家换学校,当然还有升学,等等。成长有时就是这样,你一回头,发现别人经历的很多,你也经历了,而且也许你还会觉得,经历了那些,也没什么。

    本片还有很大一个特点,并非以过来人的视角去回顾少年的成长,而是以少年的视角对成长做出呈现。比如梅森回到家里,发现妈妈躺在车库的地上哭,还有紧接着那场餐桌上的戏。这种视角,会更容易产生代入感,对曾有过类似往事的人来说,那种痛苦和惶恐会再次充满全身。

    本片从故事上来看,还是比较平和,或者说是阳光的,其实少年时代可能经历的,也许会黯淡,或者阴暗很多。但是影片并没有过多地展现这些可能,而是以一种近乎歌颂的态度,向一段成长致敬。除此之外,影片还有一种效果,当上一段故事可能留下一些茫然时,影片已经开始轻松的进行下一段了,比如母亲带着姐弟二人仓皇的离开家后,紧接着就是梅森跟姐姐还有随后过来的爸爸插奥巴马竞选宣传牌的段落,这种处理会让你在上一段落积压的负面情绪很快得以释放。当你意识到,此时的梅森已又长大了几岁时,会深刻赞同所有的困境在时间面前都是随风往事。

    少年时代也不仅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影片,它也是为人父母的酸楚记录,因为父母的爱恨情愁,让子女一起不可避免地牵连其中,虽然揪心,但是生活使然,无可抗拒。用十几年的时光抚养,用几十年的时光等待子女回巢,想想真的很忧伤,所以,在梅森要离开家去往大学时,母亲突然痛哭出来,是啊,人生就这样了吗,没有“更多”了吗?帕特丽夏·阿奎特饰演的母亲,同梅森一起,经历了12年的岁月,那种母亲的坚强、隐忍与伟大被帕特丽夏诠释的自然又真实。还有伊桑·霍克,12年,他还是那个老样子,甚至可以说,还是“爱情三部曲”里的杰西的样子,玩世不恭、真情真性,只不过在三部曲中他对的是赛琳,在《少年时代》里他对的是儿女。还有饰演梅森姐姐的罗蕾莱·林克莱特(本片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的女儿),以及其它大大小小的角色,演员的表演都极其自然,生活化,不着表演的痕迹。可以说,《少年时代》给出的,是时光雕琢下的群像。

    所以,对成长的真实记录是本片所有结果的起始,但它带来的,是一群人对成长的铭刻。我们根本抓不住时间,而是被时间裹挟着,赶着人生路,带着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畅想与怀疑,觉得满心充盈。但其实,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你拥有的,“一直是现在”。故事难有结局,成长也不会有答案。影片在最后,梅森踏入大学校门还没多久,就认识了妮可,两人在醉人的落日余晖下,闲言细语,此时两人的年龄与梅森父母相遇的年龄已相差不多,整个故事在时间上基本构成了一个闭环。我们都在这样的闭环中,循环往返,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起点上踏上少年之路,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

     6 ) 12年的真诚

    "我们总以为能把握住时间 但最终 是时间把握了我们"
    大概是因为我一直以来偏爱剧情强的电影,所以刚开始看时不觉得有多喜欢,但这部电影奇妙在让你觉得时间交错,时间可以很慢,慢到日复一日察觉不到任何变化,也可以很快,以至于几个小时再来看一场横跨12年的变化,时间它不说话,却把痕迹刻在了少年的蜕变里。 一部真诚的作品,一部认真的看了三个小时,几乎没有笑点和泪点,迷之震撼的文艺片。喜欢插曲《hero》

     短评

    好吧,哥只能说自己的青少年和普通美国青少年完全不同。 另外母亲的角色实在让嘘唏,胜过儿子的角色。

    5分钟前
    • 文西
    • 推荐

    喜欢看《爱在》的人并不一定会喜欢看这部,略平淡,反高潮,2小时45分钟显得漫长,结尾10分钟最好。拍了12年,很难体会到时间的流失和生命的味道,感觉自己离这个世界好远,未能感同身受。但依然爱林克莱特、爱《爱在》系列,爱伊桑·霍克。

    9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这样事无巨细流水账的拍法,不是蒙太奇的精神。

    11分钟前
    • momo
    • 还行

    林克莱特是电影节最具持久战能力的导演了吧。时间让小孩成长,让男神老去,看母亲的角色瘦了又胖,胖了又瘦,12年在3小时的电影中那么呈现出来的时候还真是有点残酷呢。

    15分钟前
    • 愤怒的豆子
    • 力荐

    这就是「美国电影」,而不是「好莱坞电影」。不过那么多给5星的……其实导演要是够长寿的话,还可以接着拍《青年时代》、《中年时代》,最后汇总成三部曲《光荣与梦想:美国人的时代》。

    20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justin bieber成长记录...

    24分钟前
    • Amelie
    • 推荐

    其实我预想的还应该更深刻一点,而不只是时间匀称的堆积。然而一想到林克莱特在“Before Midnight”中对人生的看法(我们最终也只是经过),便觉得这样的举重若轻也没什么不对。至少无论现实中还是电影里,这个少年都像小树一样笔直的长大了。

    2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mlgb!在柏林看片的!老子嫉妒你们!观影体验比去年的阿黛尔还要好! 电影是什么?是诗?是歌?回归本质,电影不就是用来记录时间的载体吗。理查德·林克莱特用了12年,就这样絮絮叨叨,就这样风轻云淡,道尽了电影最本质的魅力。短短三个小时,就经历了一个人的整个青春。10/10!

    31分钟前
    • FrancoisG
    • 力荐

    小男主简直斯嘉丽约翰逊亲儿子啊你们绝不觉得

    36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世界在流转,男孩在长大。跨越12年的拍摄让观众在两个多小时与这个家庭如此真切的一起成长。每次疲惫迷茫缺爱,还好有林克莱特让你重新启程。The moment seizes you. The moment is now.

    40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力荐

    其实这部片大概会和我们心里所想的不太一样,但它琐碎的细节下面是精心的观察和剧作,贴合时事让影片只属于我们的年代(尤其佩服一些情节方面导演的远见!)。就像是纵向版的《年少轻狂》,把不同的青春经历集中在了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德州男孩身上。我们迷茫着,时间就这样过去了12年,或是更久。

    43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亲爱的理查德同志,你这片,多找几个演员,仨月就拍好了

    47分钟前
    • 张小强
    • 推荐

    ……小孩往后越长越像Ethan Hawke,谁负责的Cast简直是神

    48分钟前
    • D K U N
    • 推荐

    简单与波澜不惊,去感受时间流逝。只有重新回顾整个故事,才会发现其中的精彩与奇妙,一如时间本身的魔力。就好像无需特效与化妆,角色却在不到三个小时里长大、变老。这一切的奇妙,都像影片最初的想法,压缩时间,留住时间的痕迹,从而去感受生命的奇妙。当男孩再次启程,不是结局,是新的开始……

    4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这一刻抓住了我们,大本德河谷浓郁的晚霞中,那点题的一句话让故事隽永。倏然想起开始的时候男孩关于黄蜂的新发现,12年里母亲的头发长了剪短短了变长,父亲重新组建家庭开始认真生活,姐姐一点点变得矜持内敛少女心事如诗,而少年也长了痘痘胡子经历青春的悸动,甚至那个水管工都融入了这场时间旅程。

    53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观影过程很轻松,不觉得160分钟漫长,生活中的琐碎片段日积月累,变成了长达12年的boyhood。厉害之处是展示了时间的力量,让其他关于成长的电影看起来只是过家家。不过话说回来,也并不觉得有那么神。

    54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虽然过程不难看,但打着连拍12年的噱头,也只能拍出流水账了

    57分钟前
    • fivestone
    • 还行

    昨天刚有记者抱怨自己青春很短,还要被各种无聊的漫长电影耽误生命,奉劝这些导演,自娱自乐的东西就留在家里自己看看玩吧。可今天林克莱特这部同样漫长(甚至长达12年)的电影,又让人体验到了电影的致命魅力。它甚至超越黎明日落午夜系列,超越米哈尔科夫的安娜,成为与7 UP并置的可泣生命。

    58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很一般。除了那个时间噱头外,并无过人之处。当然一部电影有这样一个噱头可能也就够了。

    60分钟前
    • 云中
    • 还行

    林克莱特能在琐碎叙事中捕捉隽永,拍的云淡风轻,没有心灵鸡汤,毫无做作油腻,全是平凡生活中真实的细腻,尽管不能像美国人那么有代入感,却也能感动于父亲的歌谣和母亲的落寞,并沉迷于能够通过这些moment来经历另一人生的电影魔力,导致四刷后依旧无法自拔。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