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斯堪的纳维亚艺术

    斯堪的纳维亚艺术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英国2016

    主演:安德鲁·格雷厄姆-迪克森 

    导演:Ian Leese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斯堪的纳维亚艺术 剧照 NO.1斯堪的纳维亚艺术 剧照 NO.2斯堪的纳维亚艺术 剧照 NO.3斯堪的纳维亚艺术 剧照 NO.4斯堪的纳维亚艺术 剧照 NO.5斯堪的纳维亚艺术 剧照 NO.6斯堪的纳维亚艺术 剧照 NO.16斯堪的纳维亚艺术 剧照 NO.17斯堪的纳维亚艺术 剧照 NO.18斯堪的纳维亚艺术 剧照 NO.19

    剧情介绍

      Series in which Andrew Graham-Dixon explores the history of Scandinavia through its art.

     长篇影评

     1 ) 一些笔记

    Scandinavia不是一个国度,由三个邻国组成:丹麦、瑞典和挪威。他们由语言和维京历史交织在一起。

    Dark Night of the Soul - Norway

    Edvard Munch:蒙克曾沮丧地宣称,从我出生那天起,恐惧、悲伤和死亡的天使就一直站在我身边。The Scream1895年第一次展示于众,之后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版本。其创作背景其实很简单,他和朋友黄昏时在河边散步,看着日落他感到一阵忧郁的情绪涌上心头,随后内心便是无止尽的尖叫。他驻足体会这片刻心情变化,他的朋友走远了。扭曲的天空就好像宇宙正要将他吸入巨大的虚无之中。

    Norway is a land of frozen hostility. 挪威三分之一的国土位于北极圈内。

    Viking ship:维京人他们用青铜、铁和金制作了许多精美的装饰物,也不全是粗旷和暴力。但更重要的是木头体现的最原始的美。但是对于他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知之甚少,似乎一直处于定居和游牧之间。

    Borgund Stave Church:800多年的历史,十字架,龙形装饰代替了传统中世纪的滴水兽。

    Viking不是一个民族的名字,而是专指搞海上斗争的那群人。事实上大多数挪威人并不是维京人Viking,他们大多数是农民或渔民,过着平平无奇的生活。挪威于1500s被邻国丹麦殖民统治,新教影响,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朴素的教堂。

    Olaus Magnus:描绘了雪花、冬日生活、海上怪物,以及各种发生在斯堪的纳维亚土地上的辉煌和神迹。写于宗教改革后,他希望借此劝说教皇重新收复这片土地,让他们重新皈依天主教。神奇地图Carta Marina。

    Johan Christian Dahl:浪漫主义代表人物。他作品中的太阳总是一个苍白、潮湿的形象(always a pale, watery sun)。他将这片土地未开发的状态视为一种恩赐,更是一种纯粹的象征。View of Stalheim(1842)是他对这片受神眷顾的土地的理解。这位自豪、爱国的挪威画家与他在巴黎或伦敦的同行形成了巨大的对比。

    挪威浪漫民族主义the Romantic Nationalists:在挪威当画家得有冒险精神,才能在自然间游走。19世纪强调自然美学和挪威民族认同的独特性。

    Adolph Tidemand:The Grandfather‘s Blessing,城市化进程中的移民家庭群像。

    Peder Balke:勇于北上极圈的画家。他对雄伟北方的史诗般的想象和描绘是斯堪的纳维亚艺术中保存最好的秘密。他同时还是一个热衷于推进贸易和改善穷人生活的社会运动家。他的政治意愿和凄凉冷峻的绘画风格(poised between darkness and light, doubt and hope)看似难以自洽,但似乎也表达了他对在生活中苦苦挣扎同胞的希望:我们在大自然的极端环境中都能生存下来,我们肯定也能在现代世界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的灾难中生存下来。

    Lars Hertervig:斯堪的纳维亚的梵高。23岁去到杜塞尔多夫求学,对城市一无所知,受困于精神障碍,最终回到挪威接受治疗。他画笔下的挪威风光不是欣欣向荣的,而是笼罩在神秘色彩中的神秘土地。

    Kierkegaard:存在主义之父。强调自我认知,挪威人的信仰危机。

    Henrik Ibsen:现实主义戏剧创始人。他最伟大的主题是社会习俗如何粉碎个人的希望和梦想。

    Grand Cafe:易卜生回到挪威后经常去的咖啡馆。这也是他和蒙克相识,成为朋友的地方。蒙克以咖啡馆为背景,给易卜生创作了一幅画像:狮身人面像般的大脑袋,灰色的头发,性感的胡须

    蒙克在城市中见到遍地失落,黑暗、怀疑和内疚的阴影,迷失的灵魂在城市的漩涡中游离。

    Once upon a Time in Denmark

    丹麦的历史关于野心、梦想和灾难,以及对现代生活的不确定性。丹麦是那只注定要成为天鹅的丑小鸭。

    Tivoli Garden:1843年开张。Hans Christian Anderson安徒生童话主题游乐设施看上去那么有活力和美好,但安徒生童话更多展示了人性黑暗的那一面。

    Frederiksborg Castle:Christian IV,精力旺盛而又挥霍无度的国王,他的海军称霸北欧。为了建造属于他的理想宫殿,他从德国和荷兰请来建筑师、金匠和画家。保存完好的巴洛克风格私人教堂,精美的银制祭坛画altarpiece。

    The Round Tower:古老的天文塔。代表着Christian争霸世界的雄心。但是他究竟是真天鹅,还是没有穿衣服的国王呢?

    安徒生故居:安徒生2-14岁和鞋匠父亲和洗衣女工妈妈一起生活的地方。因为妈妈给上流社会洗衣服,安徒生有机会接触到上流社会,甚至有机会阅读席勒和莎士比亚的作品。他曾说他尤其欣赏莎士比亚作品的血腥。大量想象力丰富的剪纸作品。

    Nicolai Grundtvig:教育家。创办了Danish Society,对所有阶层的人开放,分享关于丹麦历史、丹麦建筑、丹麦考古学等等。

    Bertel Thorvaldsen:新古典雕塑家。他在罗马成名,但丹麦人热烈欢迎他的回归,甚至为他建立了博物馆。

    Christoffer Eckersberg:不同寻常的启蒙运动作品,隐藏在男爵雪茄盒中的小黄画。暗盒的小玄机还巧妙运用了同时期Hans Christian Ørsted发现的电流磁效应。Danish Royal Academy

    中藏有不少他的裸体画像。他是较早描绘普通人的裸体的艺术家。被迫收进储藏室的少女画像,纯粹、干净。

    Mother Denmark:绘于1851年,由女性画家Elizabeth Jericho-Baumann创作。19世纪著名的民族主义形象。1864年普丹战争,丹麦人lost their big time,对国家有了新的理解。

    Vilhelm Hammershoi:水银画quicksilver paintings。也许是最早创造出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描述的the sense of the uncanny的艺术家之一。他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中empty interior。他没有像蒙克那样尖叫,他只是悄声暗示。

    Funen Village:怀旧的田园生活,播放着关于过去的电影场景。

    Lego Denmark:微缩模型。或许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度。关于创造和生活。

    Danish modernism is hygge modernism: 无关讽刺、悲剧或神秘。只关心在生活中最舒适的角落。

    Grundtvig’s Church:代表了现代丹麦人对模块化建筑的热爱。或许可以称之为Holy Lego。

    Democratic by Design - Sweden

    Prince Eugen Palace: “The Red Prince”,他接受了开放而包容的教育,收藏了众多艺术品。沙龙的座上宾都是艺术家、作家、作曲家等,几乎都是男人。他也作画,钟爱原始的自然风光。

    Richard Bergh:凄凉之感以一种低调的方式,存在在线条之间,在树之间。

    August Strindberg:剧作家。他的intimate theatre打破了演出和观众的隔阂,观众成为了演出的一部分。The Ghost Sonata,现实主义作品,瑞典因贪婪、嫉妒、通奸而四分五裂。它充斥着尴尬、不安和沉默。他挣扎在现代生活中。

    Gosta Adrian-Nilsson, GAN:cubo-futurist。他对戏剧和机械尤为感兴趣,创作了拼贴画、蒙太奇等各种组合雕塑。他的画作也充满了能量。

    Stockholm Exhibition:1930年斯德哥尔摩展览标志着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和建筑的崭新一页。Functionalism功能主义重新定义生活,simplicity, necessity, function。

    20世纪30年代初上台的社会民主党人热切地相信集体性住房会给社会带来渐进和温和的转变。如果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能拥有一个温馨又简单的家,阶级差异就会自动消失。

    IKEA:创始人说ikea本身是一种现代主义,不是美国模式的现代主义。如果每个人都能用像艺术品一样美丽的物品来围绕自己,每个人的生活都会变得更加高尚和美好。

    National Museum of Stockholm: Carl Larsson的水彩画。一所房子有简单的家具、明亮的原色、普通的桌子、普通的椅子。它们充满了一种理想主义。当你看着这些照片时,似乎是遇到了瑞典的纯真年代。

    Arne Jacobsen: 大窗户,直线,平屋顶。

    Nordic Noir:犯罪小说和电视作品。

     2 ) Not perfect, but not bad

    挪威为啥这么惨,先是被丹麦统治,然后被瑞典统治,这俩都是它的邻居,单纯就是打不过吗?生活在世界的边缘,一面是长期面对严酷生活锻炼出来的坚韧和骄傲,另外一面是世界边缘带来的焦虑和孤独。大部分挪威人都是农民和渔夫,只有少部分人成为了海盗,横行三百年,在没有锯子的时代,靠斧子就能造出性能卓越造型优美的航船,不得不说审美和动手能力都非常在线。基督教传入挪威以后,木质的教堂拔地而起,真的像是地里长出来的一样。对于挪威人来说,崇拜上帝和崇拜原来的神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教堂的内壁上能看到奥丁的木像,一只眼睛是闭着的。教堂的飞檐是龙,用来驱邪。16世纪的时候,对于欧洲中心来说,挪威就是个异教徒所在的蛮荒之地。为了改变这一偏见1555年挪威人马格努斯写了一本介绍挪威的书,详细介绍了挪威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只有一本现存,里面最有名的就是它精美比较准确的地图。在挪威的周边海域,分布着各种奇形怪状的海怪。不过这书没有引起教皇的注意,直到200年后,挪威的美丽被来这里旅游的欧洲人发现。丹麦的统治结束了,瑞典又想来统治挪威,这次挪威人民不愿意了,艺术家用浪漫民族主义画作去激起人民的爱国心。巴尔克去更北的地方,用黑白两色就能表现出大自然的庄严和冷酷。去德国学习的赫特威格因病返回家乡,画风犹豫。易卜生用故事描述了人民的艰难经历,常年在国外写作,晚年才回到家乡,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去咖啡馆点固定的菜。是不是艺术家作家都有点奇怪的生活习惯?是嫌点菜换菜思考这种问题比较麻烦吗?蒙克就是在这里遇到了易卜生,还给后者画了像,窗外车水马龙,仿佛和作家没有关系。挪威作为一个边缘国家,没有经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但是进入十九世纪以后,面临工业化,城市化,大量移民,社会异化,各种革命思潮,上帝死了,这个冲击太大了,只能呐喊,这就是开头蒙克的那幅著名画作Scream。 丹麦,话说我印象里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北欧小国还有称霸世界恢复罗马荣光的大梦想,用主持人的话说,丹麦就是那个丑小鸭,觉得自己会变成白天鹅。嗯,确实有点这个感觉,为啥国王有这个想法,因为他们确实很能打啊,周边都不是他们的对手,直到1864年才被彻底打醒。克里斯蒂安四世,也想拥有跟欧洲王室那样宏大的城堡,当时国内99%的人都是农民,城堡的设计者只能来自国外。安徒生的父亲是鞋匠,母亲给人洗衣服包括皇宫的衣服,安徒生本人还跟未来的国王一起玩过,正是因为这种底层的经历,才让作家笔下的童话世界逃不掉阴暗的色彩,作家一直都知道丹麦有两个世界,一个富人的天堂一个穷人的地狱。幸运的是安徒生小时候看到的书不少,最喜欢的就是莎士比亚,因为bloodiest。主持人看到了安徒生当年亲手制作的剪贴画,其中一幅是丘比特拿着自己的心上了绞刑架,另外一端是一个失去了自己心的人,作家感情生活不太顺利,看来是比较恨丘比特乱安排。格伦特威格,教育家,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接受教育,这一集最后的大教堂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简洁庄严,神圣美丽,绝对值得去现场看。托瓦尔森的雕塑,这位是当时罗马雕塑界的明星,凡是名人到罗马都得找他雕塑,当年的顶级艺术家。丹麦在市中心给这位建造了博物馆。1849年丹麦革命,其中那件Jason and the Golden Fleece就体现了当时丹麦的精神,他们有能力有魄力能够继承罗马的荣光,金羊毛就是他们掌握的宝藏。下一段比较意外,主持人专门去城堡,打开了当年的雪茄盒,然后说这个画…我仔细看它是个马赛克,而且还是个椭圆的马赛克,还打码的挺认真。1851年女艺术家鲍曼的作品Mother of Denmark,丹麦依然是昂首挺胸,目视充满希望的未来。1864年和普鲁士一战,彻底粉碎了丹麦的称霸梦想。2个小时的战斗,损失了8000多人,节目组采访到了主演,还去了这部电影的拍摄地,普通人生存的小村庄。丹麦从此以后认清现实,我们只是一个有500万人的小国,面对世界的剧烈变化,挪威是呐喊,丹麦表现出的是内省,是神秘,是恐惧,是低语,是空荡荡的房间内阳光照耀下的灰尘。丹麦最终还是要面对现实,自己确实是一只丑小鸭,小有小的美丽,乐高公园既是给孩子的也是给大人的。丹麦的家具优美实用,阳光照耀下,自然舒适。Hygge, 人与自然的亲密,人与人的亲密,这个国家有机会要去看一看。 瑞典也曾是个军事强国,不过总有落幕转型的时候,17世纪出海就沉默的瓦萨号,1961年才打捞上来,依然豪华奢侈,跟后来瑞典走的简约平等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格。Red Prince欧根王子,排行老四,教育方面比较自由开放,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艺术家,从王子的画作The Cloud来看,小路蜿蜒曲折不知通向何处,天空云朵压顶,不知什么灾难会降临,可能既是王子的心境也是担忧国家的未来。Death and Maiden, 真是死亡如影随形啊。1925年巴黎世博会上瑞典送展并且获奖的那套橱柜,外表已经非常精致,柜子打开里面竟然还是镀金的。主持人你可是真能写评论啊,一个柜子都能联系上弗洛伊德还有马克思,不愧是专业人员。瑞典森林资源丰富,特别适合发展家具轻工业,再加上“不可抗拒”运动的影响,IKEA就诞生了。家具风格深受拉森那套家居水彩画的影响,一个企业用自己的家具设计创造出了消费者的需求,主持人现场去体验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家具,依然还能够使用。1965年正当瑞典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典范,人间天堂的时刻,以Beck惊叹为主角的侦探小说出现,仿佛在表明社会隐藏面的丑陋现实。这部小说一直写到1975年,还有同名的电视剧,开创了北欧黑色小说的先河,一直到前一阵子比较火的《龙纹身的女孩》。主持人说可能是当时的设计者把平等理想的生活设想的太好了,才有人对现状不满。即使在偏远的车站,依然有整洁干净舒服的椅子。一个并非完美的社会,not perfect, not bad. 挺好看的系列,这三个国家风景美丽,自然资源丰富,生活水平比较高,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做的比较好,可能问题会出现在社会福利水平太高引起的政府负担太重上。

     3 ) 笔记

    挪威:蒙克/教堂/移民潮浪漫的民族主义/佩佩·巴尔克极北近乎黑白的风景画/拉尔斯·赫特威格风景画/克尔凯郭尔(丹麦)-信仰的内在性/易卜生-社会习俗能粉碎一个人的希望和梦想-蒙克的易卜生肖像 《生命的饰带》

    丹麦:克里斯蒂安四世-腓特烈城堡/【黄金时代】安徒生/尼古拉·格伦特维格-丹麦协会 启蒙主义/19世纪巴特尔·托瓦尔森 响彻世界的雕塑 伊阿宋和金羊毛/克里斯托弗·艾科斯伯格色情画/1851《丹麦之母》伊丽莎白杰里科鲍曼 侵略主义/1864丹麦普鲁士战败【白银时代】/哈莫休伊神秘感的风俗画《浮尘》不是呐喊而是低语/乐高 家具设计 小国理想-格伦特维格教堂

    瑞典:尤金“红色王子”/理查德伯格《死亡与少女》《斯特林堡肖像》/1907斯特林堡“亲密剧院”《鬼魂奏鸣曲》海景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 建筑与设计 功能主义 不可抗拒宣言“借鉴过去塑造未来”-乌诺·亚杭-重新规划城市 宜家/卡尔·拉森 二十世纪初怀旧的理想主义/1965阿布·雅格布森 运动场 社会民主党的伟大象征/“北欧黑色”体犯罪小说/nug 街头涂鸦

     4 ) 斯堪的纳维亚

    第一集说挪威,寒冷严苛的气候条件、偏僻的与欧洲大陆相隔离的地理位置、农牧渔业的生活方式,早期挪威建筑暗自隐含着一些保守和克制,维京海盗般的故事只存在于传说。一直到宗教改革之后,法国和德国的旅行家踏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土地,空灵、狰狞的荒野才因此和世界相逢,荒海雪原的传说成为欧洲大陆的异己想象。而两度经历殖民的挪威却要寻找自身的主体性,野性狂野的自然赋予挪威艺术家自由浪漫的独特性灵,但当现代性的车轮滚滚驶来,古老的农业社会被迫裹挟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移民浪潮中,神秘陌生的自然成了画家笔下诡谲的意象,怀疑主义的哲学观是现代社会带来的冲击,易卜生笔下的社会困境成为无解,爱德华·蒙克最负盛名的《呐喊》诞生,“易卜生刺破了社会虚伪的表象,蒙克则将那块遮羞布完全掀开。”蒙克表现主义是抽象艺术的萌芽,也是独特挪威时代的终结——“一个极其狭小的安静的挪威,没有经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徘徊在欧洲主流文明之外,却在工业文明到来之时突然被席卷进城市化、工业化、大规模移民、社会异化、革命思潮、虚无主义的漩涡中,它只能呐喊。“

    第二集转向丹麦,又是另一种曼妙的乐园氛围,安徒生构建出赏心悦目的童话乐园,但成年人的欺骗、饱受折磨的情感、狂虐的暴君体制同样在看似一片祥和的表象之下暗涌。而除了那些童话作品,安徒生的剪纸艺术也颇有意思。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的心脏,尼古拉·格伦特维格则是大脑,他所倡导的全民教育让整个社会颇有一分启蒙运动时期欧洲大陆的盛况,丹麦历史、建筑、思想在各种社会阶层中流转,以当时的地域疆界和人口密度,成为欧洲另一个罗马的大国情怀在国民心中油然而生。国民级雕塑家巴特尔·图瓦尔森在罗马的名利双收更是标志着丹麦在艺术殿堂中心的一席之地,昂首屹立、傲视群雄,一个人的崛起同样是一个国家的巅峰,但1864年战争的失败却把整个民族的雄心壮志击得粉碎,战胜的失败同样是整个民族的迷失。眼光四方胸怀天下的抱负不在,不安感弥漫在哈莫修依的画作中,古老神秘又陌生的家居场景成为画家笔下的异化世界,但与蒙克的呐喊不同的是,哈默修依只是低喃。丹麦转而走向内倾、走向附近,在黑暗的二十世纪世界历史中重新塑造自己的桃花源,小世界之美在乐高乐园中一览无遗,丹麦的民主社会、温馨的家庭生活,浪漫的想象主义在乐高的世界中实现了温和的扩张,“Play well, and play together.”

    第三集的开头里,17世纪最大的战舰瓦萨号记录了瑞典曾经想要成为军事强国的野心,而今却只停留在国家博物馆的中心位置以记录这个国家早已远离的形式主义与华而不实。世纪末的恐惧在理查德·伯格绘画死一般的沉寂和恐怖气氛中弥漫,酗酒的诗人翻着白眼,骷髅死神在阳光下追逐着少女。斯特林堡的剧院实验给予观众改变自身的机会,奇怪的幻想、诡谲的沉默,现实主义和神话在剧院实验的场域中结合,画卷上的暴风雨是画家内心的情雨图。现代瑞典的焦虑不安造就了瑞典社会的艺术实验,现代设计变革在一战后不知不觉展开,简洁的原木设计、素雅却奢华的木质纹理和镀金暗层是弗洛伊德和马克思思想的表征,全新的价值体系、全新的世界观被建构,功能主义和智力卫生的设计思想追求简洁的产品和纯粹的生活,颇有些包豪斯的味道。乌诺·亚杭将民主思想和左翼思潮融入住房和工厂改造中,深信通过和谐的设计能让工厂规模化的生产造福所有人。宜家的出现更是一种不同于美国式的斯堪迪纳维亚式的现代主义。宜家是现代性的,却根植于瑞典的传统,它借鉴传统农村乡村家具设计,简洁、明亮、宽敞、纯真,瑞典的童真时代重新受到欢迎,阿诺雅各布森的运动场建筑同样展示着一种大窗户、平顶的功能主义。但社会民主的理想图谱却被作家揭穿,北欧黑色恐怖侦探小说登场,提示着权力、资本、社会的阴暗面。丑陋的现实成为实验艺术作品中的极端表现,傲慢反叛的行为艺术,歇斯底里的视觉表演,种族问题、社会不公、历史上的奴隶贸易、性别歧视,社会的裂痕被艺术家放大审视,忧郁和焦虑的情绪一直在空气中弥漫,好在乌托邦的理想主义还在时间的长河中停留。

     5 ) 随便写的,主要是太长了没法发短评了

    整片用词很美,给这么高分主要是我一直觉得我会很喜欢北欧,某方面是因为自然并且冷静,是现代人都渴望拥有的逃离天堂,同时你清楚地知道这样的逃离并不是长久之计却总有不可抗拒的魅力。一种深刻的矛盾,看了第一集挪威,几句印象很深的台词,「一方面是居住边缘地带油然而生的骄傲感,另一方面是与世隔绝的孤独和焦虑感」这一点某方面和当代人的焦虑颇为相似,看起来尽享繁荣内心其实孤独得不行,而这片土地孕育出来的宗教居然是去强调个人,强调内驱力,强调沉思,强调信仰的内在性,「最深的绝望是不知道你是谁」。这样的沉思不断地强化,「社会习俗可以crush一个人的希望和梦想,城市景观终将占领个人景观」环境带来的不安全感使他们普遍悲观,所以易卜生所有作品都在强调一个主题「不管你和演员靠得多近,你也永远无法了解他们的心」。

     6 ) 北方啊北方

    从前在德国读书,从来不想去北欧,因为畏惧那里阴沉的天气,害怕抑郁、焦虑的情绪被勾起,对于北欧的艺术,也不过知道寥寥可数的几个名字而已。如今,因为这部纪录片,忽然又有了对克尔凯郭尔、易卜生和北欧绘画的兴趣。配乐很棒,使人想起茫茫雪原的寥阔、极北之地生存的人们的勇敢和生机以及孤寂之地孕育的无限哲思。

     短评

    以为是来看艺术,结果又看了一个万物大全。除了绘画,还有同时代的文学,戏剧,建筑,设计,以及作为背景的历史,宗教,哲学,科学,总之是艺术的正确打开方式,理解欣赏或学习借鉴两不误。挪威,离自然最近;丹麦,向大陆邻国学习;瑞典,国王的民主。每集都有删减,男爵私藏雪茄盒子里Eckersberg的那张小画被模糊成白内障,欣赏一下丹麦人纯真的性场景不好么。从17世纪一艘彰显帝国野心奢华炫富的战舰启航后即刻倾覆,到19世纪 For the people not above the people 进步的社会民主改革,这种转变的源起在哪里,受过自由民主教育的女王,还是身兼诗人作家,热爱音乐戏剧,资助北极探险和科学考察的国王,是对被暴民推上断头台的前车之鉴心怀恐惧,还是清教简朴克制的传统,是什么让一个国王用解决太阳系稳定n体问题的科学竞赛来为自己祝寿,难道是艺术

    9分钟前
    • Joan
    • 力荐

    对北欧又了解一点

    13分钟前
    • 🍒
    • 推荐

    人类被自然激发所创作的一切。

    18分钟前
    • 占士鯊
    • 力荐

    2018-08-12: 日看完BBC纪录片《斯堪的纳维亚艺术》第1篇挪威,第2篇丹麦,第3篇瑞典;

    19分钟前
    • KerrySong
    • 力荐

    功能主义

    20分钟前
    • Banana
    • 还行

    没办法的,第一秒就受不了,soul hometown……埋藏于历史深处的蛮人基因,与当代节制平和的生活方式。蒙克与哈莫修伊,尖叫与低语,(后摇与新古典)。窗户里是全世界最舒服的椅子,窗户外是全世界最严酷的自然。我这个人没什么追求,就想半天窝在家看片子,半天在风里看山,什么也不做。

    22分钟前
    • 差生小明
    • 推荐

    文学、戏剧、设计都涉及,就是绘画方面讲得太少。瑞典线条之神佐恩只提了一个名字和裸女,有点扫兴。佩德*巴尔克,威尔海姆·哈姆休伊 marked

    26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矛盾体。所谈泛泛,基本都在了解范围内。黑色涂鸦冒出来,激灵了一下,和北欧黑金属乐队烧教堂行为如出一辙,现代文明和节制下被掩饰的蛮荒野性,对应自然环境。所谓公正美好平和社会撕出的口子,对应贝克系列。极简,实用,悲观,理性,去除差别的理想主义,远离欧洲主大陆的疏离感,难以排除的焦虑和恐惧。。。蒙克、斯特林堡和易卜生应该比宜家更能代表这个区域的核心精神。但安徒生童话是我认为全世界最动人的童话了,安徒生喜欢莎士比亚的血腥味,写出来的故事却都是温和干净略带感伤的。

    27分钟前
    • thintoy
    • 还行

    来自黑暗与寒冰的艺术与哲学,带着原始的力量和绝望。

    32分钟前
    • 私~川流
    • 力荐

    内容太干了,主持水平也一般。

    33分钟前
    • 看不见的城市
    • 还行

    比较泛泛而谈,比较喜欢挪威这集,自然孕育了艺术...

    34分钟前
    • AshtrayGem
    • 推荐

    #迷妹向#

    37分钟前
    • Cheng
    • 还行

    没有存在感的挪威,小而美的丹麦,不知足的瑞典,在厕所哭泣的芬兰

    41分钟前
    • 加州站街男孩
    • 推荐

    No wonder, no wonder.

    45分钟前
    • 阿弥陀佛
    • 推荐

    Paintings, sculptures, architectures, home design, and natural scenics in the context of history of Norway, Denmark, and Sweden

    47分钟前
    • QT@发奋涂墙!
    • 推荐

    三星半吧

    51分钟前
    • 枫露茶
    • 推荐

    风景美,讲解好,继续!

    54分钟前
    • Hildy at beach
    • 力荐

    Nordic Noir. 内容太多只能蜻蜓点水了 第一集挪威最好 一直在等芬兰但是没有ㅍ_ㅍ

    56分钟前
    • 荔蘿
    • 推荐

    说艺术倒也不太全面,大致了解一下。丹麦的部分逻辑最顺溜,讲到了丹麦国民性的变化,审美的变化。最不完整是瑞典,历史的部分几乎没有,传统艺术形式几乎都没有讲到,绘画、音乐、雕塑、文学都几乎没有,文学只讲了犯罪悬疑小说,建筑艺术只讲了阿诺体育馆和IKEA总部的设计。其他就是在讲宜家,还有社会民主党乌托邦理想的遗迹。措辞很优美了,看的时候就觉得“不愧是英国人”,逻辑也十分British

    59分钟前
    • Superhat
    • 推荐

    喜欢小国寡民与世无争岁月静好简单舒适😁

    60分钟前
    • 哈朴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