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剩女

    剩女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其它2019

    主演:邱华梅,徐敏,盖琪 

    导演:希拉·梅达利亚,肖什·莎赫拉姆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剩女 剧照 NO.1剩女 剧照 NO.2剩女 剧照 NO.3剩女 剧照 NO.4剩女 剧照 NO.5剩女 剧照 NO.6剩女 剧照 NO.16剩女 剧照 NO.17剩女 剧照 NO.18剩女 剧照 NO.19剩女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中国男性比女性多三千万,社会稳定受到威胁,单身女性被认为是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但现代中国女性如何平衡社会对她们的期望,以及她们自己想要什么?每个女人都在寻找自己的真命天子,同时她们必须努力保持自己的抱负,还要承受来自家人、朋友、甚至是政府的压力。《剩女》电影讲述了三位充满希望的单身女性,他们承受着巨大压力,但仍然决定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爱情。

     长篇影评

     1 ) 【觀影感受】|「一邊戰鬥,一邊撤退」

    3.5-4.0

    很欽佩從山東農村出來獨自在京打拼最終也憑藉自己的能力出走法國唸書、定居的女律師。她最終也在那裡開始了真正屬於自己的自由生活。但讓我更有感觸的其實是後兩位「沒能逃離婚姻的牢籠,沒能夠成功撤退」的女性。

    第二位被拍攝女性的背景其實讓我蠻有共感的。京戶獨女,有房有車,在本地打拼,有體面的工作,同時也有一對強勢的父母,有典型東亞家庭裏會有的各種issues.

    觀眾會看到有父母的催婚,也有來自她自己(其實也是環境塑造而成)的age anxiety. 有典型的城市戶口的“適齡”男女的父母會對女婿/兒媳的各種硬性條件要求(我太熟悉了,上海的人民公園相親角裏這樣的要求隨地可見)。

    我幾乎可以在她身上照見五到十五年後的我的命運,如果無法出走,如果未能逃離,如果沒能「撤退」。在面對婚姻和生育問題時,出生大城市的我也同樣沒有自由選擇的餘地。如果不想被主流價值觀裹挾,如果不想被傳統婚育觀綁架,如果不想被當成生育子宮、婚戀市場上待價而沽的商品,我只能、必須、不得不「一邊戰鬥、一邊撤退」。

    在將女性商品化的婚戀市場裏,被當成家醜的精神疾病一方面暫時地成為了我的保護色,另一方面,我同樣清醒地明白,它能保護我到幾時呢,最後無非是年齡到了被「清倉大減價」時我作為一件商品在婚戀市場上的商品價值會因此被大打折扣,被低價、廉價賣出而已。

    這會是未能成功出走的我一眼看得到頭的命運。無論我現在如何高舉任何主義的大旗,那都只是因為我還年輕,我還足夠幸運。但值得在我內心被反覆拷問的問題是,當我經歷了五到十年這樣的日復一日的摧折和磨損,我是否還能夠仍然有足夠的勇氣和決心堅持抵抗。我深知自己的軟弱,我深知自己的怯懦。

    在看這部紀錄片的時候,我不住地叩問自己,當我既無力改變這個社會充滿偏見和不公正的「遊戲規則」,也無力抵禦來自外界、來自家人的逼迫、催促和綁架時,我是否能夠有勇氣以死作為最後的抵抗。

    我其實覺得,為了堅持不婚不育,堅持對婚姻制度的剝削和抵抗而自殺並不是多壯烈,或是多可笑的事情。人生本就是荒謬的,圍困於荒謬裏別無他選的人類的唯一自由便是自己為自己的生命籌劃、自己主宰自己的生存方式的「行動的自由」——自己必須為自己負責,抗拒一切外在的價值強加於自己的人生之上的自由。在這種時候,自殺是一種反抗荒謬俗世的方式,也是一種緊握「行動的自由」的表達。以結束生命的方式,獻上我對自己生命的全部熱愛與珍視。

    「人類造不出巴別塔,但或許我們可以把自己疊上去。」

    關於第三位被拍攝女性的背景其實我在觀看的當下便聯想到了去年年末一篇通過微信公號「正面連接」發佈的文章:「成為女性主義者有什麼用」。該文章一經發布便在簡中女性主義社群裏引起了巨大的熱議和爭論,文章作者的背景和這第三位被拍攝女性的背景頗為相似,博士,社會主流價值評判標準下「經濟獨立的女性」,女性主義者,最終步入結婚,完成生育。

    我不想對其「主動選擇」步入婚育的決定做過多的揣度和評判(打引號是因為我並不覺得有女性會是完全主動選擇步入婚姻的,背後是整個父權社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和規訓)。或是因為父親的離世,或是因為環境的隱形催逼… 但她說出「婚姻其實很無趣,但(也讓我)更幸福了」的那一瞬間,我發現我其實能夠部分共情她的想法(共情的意思是我在那一刻似乎可以理解她想表達的意思和感受,我以前完全無法理解這樣的選擇,幾乎一點都理解不了。但無論能否理解,這都不代表我認同她的選擇。婚姻之於女性,只是勞動價值上無盡的剝削、在社會規定(關係)上的物化、在精神上的摧折、磨損和謊言。)

    一個女性一生需要經歷和遭遇的偏見、歧視、挫折、打擊和危險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多到女性普遍無法建立足夠的安全感,沒有條件去塑造一份完好、堅實、恰如其分的自尊。而在這個動盪、錯亂、紛雜的整體環境下,女性更容易缺乏愛、缺乏安全感,自然會更需要和渴求一份親密關係,一份穩定。而婚姻是父權社會裏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約,通過婚姻締結而成的利益共同體比沒有法律效力的戀愛/同居關係在法律意義上更為牢固。我仍然無法確定她們步入婚姻時是否有部分原因是因為認為婚姻或許是錯亂世界裏用來安撫自己長期處於極無安全感的內心狀態的一枚錨點,這只是我的在那一刻的猜想。

    但無疑,很明顯,那位女性回答裏提到的「幸福」感受正是這個父權社會製造出來的一枚最為具有誘惑力和欺騙性的糖衣陷阱。其外層糖衣無比香甜,無比誘惑,但表層有多誘惑,內裏就有多污糟,對女性的物化、價值剝削就有多嚴重和隱形。

    女性主義不是時尚單品,更不是幫助女性通往目前社會主流定義下「幸福」的捷徑或是什麼幫助女性成為「人生贏家」的保姆級指南。

    它是一種意識形態,一種啟蒙,是引路人——是女性解放意識萌芽、擁抱自我的指路燈塔。它帶領女性走向多元,走向自我解放。在單一價值取向的系統裏,女性主義必然不會帶領女性走向所謂的「幸福」。因為對女性來說,真正的幸福在父權社會是不存在的,不過是幻象、是藩籬啊。

    要如何死局求活,其實道路有很多很多。(我覺得)這正是女性主義教給我和帶給我的,無限的可能性。多元、豐富的生命經驗,充盈的人生體驗,這種對可能性和不確定性的擁抱,這種對自我束縛的解放,讓女性充滿力量,讓女性獲得前所未有的堅實底氣,讓女性可以自在灑脫地摒棄「虛幻幸福」的父權陷阱。

    我們並不需要「幸福」,也並不需要過一種「幸福的人生」。

     2 ) 三个不同背景的剩女下一阶段

    律师最让人心疼,来自山东农村的大妞,一路靠自己拼,爸妈逼问她为什么不结婚的时候,一个人去相亲角被男方妈妈嫌弃的时候,美容健身怕变老的时候…大学老师很通透温柔,婚前的生活很有趣,婚后的生活无趣但幸福,播音员的家庭就是典型的城市市民家庭,达不到丈母娘心里的条件,突破不了原声家庭的影响,那位姑娘结婚也困难吧

     3 ) 婚姻市场里的“跳楼大甩卖”, 什么时候女性变成了被明码标价的商品?

    “最好的办法是你一边战斗一边撤退。”

    上海电影节的时候就很想看,但是最终错过了,今天睡到一半醒来终于看了。

    去年和一个男的一起看《送我上青云》,画面切到扶梯上一个男的对女的说类似你是剩女这种话,坐在我边上的这男生就转过头来对着我说:听到没,剩女。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遭遇这种“嘲笑”和“歧视”了,尽管我去年才20岁,那不难想象,影片中三十左右的三位主角,她们这一路来都收到过多少异样的眼光。

    在婚介所

    这位律师姐姐一开始去婚介所的时候,很有自己的立场,比如希望对方尊重女性、不想生小孩,但是坐在她对面的工作人员表现出了一脸不可思议,表现出如果不生小孩就没有男的愿意和你结婚的样子:“那你就不能够选择不生孩子呀,你还是希望走进婚姻。”无法想象现在都二十一世纪了,居然能从年轻女性嘴里听到这种话,“不能选择”是一个很可怕的词,似乎被迫剥夺了权利,大概很少有人记得生育权是女性独有的权利和权力吧。

    她经历了父母催婚、婚介所的洗脑、亲戚的嘲笑、相亲角的审视、尝试冻卵却失败,最后在医生这里崩溃大哭,一个本来不想结婚的姑娘,最后哭着说:“我好端端的人生过成这个样子就是因为不结婚的问题。” 明明是整个社会的病态,最后却归咎于自己,我觉得很可悲。但最终她勇敢迈出了一步,去了法国读研究生,和父母离别的时候也能看出她们之间不可割舍的亲情,所以有人说,家里催婚你就别和家人联系了,其实还蛮站着说话不腰疼的。

    另外一位播音主持姐姐面临的问题其实也很头疼,和妈妈长期以来的矛盾:妈妈一直很强势很有控制欲,她总是无可奈何的妥协,有时候感觉更像是妈妈在找对象而不是她自己。在相亲活动现场,十几个姑娘站成一排然后等一个男的过来挑选这一幕太窒息了,大清早就亡了居然还有选妃呢?

    全国人口中,25-29岁的单身男女比例为: 192:100,30-34岁的比例为:327:100;在文化程度方面:30-34岁未婚女性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占比为37.8%,同龄男性为21.3%;未婚女性高学历人群(硕士及以上)占比11.4%,男性4.1%

    可是在这样的数据下,大部分人还是会觉得女性不应该单身、女性面临的问题比男性严重,甚至会让女性不断放低要求,放低标准去迎合、迁就对方。相亲角的爸妈会把硕士毕业的女儿改成本科毕业,为什么?会把170的身高改成169,为什么?为什么要把女儿变成便利店快要过期的酸奶似的不断降价?酸奶过期了会被扔掉,可女性三十岁难道就过期了吗?

    导演习惯用平稳的固定机位娓娓道来,但画面中的人们是鲜活的:在争吵、在对峙、在沉思、在迷茫。大部门镜头都直抒胸臆,很朴实很真诚。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从别人的眼光中跳脱出来,认真地考虑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到底需不需要婚姻和孩子。

     4 ) 这是乡土文学硬写在城市么?

    说实话,觉得这片子没拍好。我只看到了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突,而这根本不是“剩女”的关键所在。

    重男轻女、父母之命、养儿防老、甚至于“姐弟恋禁忌”这一系列的中国传统乡土观念贯穿整个片中三位女性的思想根源。看似是城市中的生活的女性,实际是被“乡土观念”所绑架。

    但这是当代城市“剩女”的问题关键么?

    女律师真的走出乡村了么?她是逃离乡村啊。她除了工作之外,完全没有融入城市啊。她在婚介所提出的想法是来自内心的么?走进酒吧和迪厅的时候自然么?剩女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她甚至于不能代表生活在城市中的一份子,她只是活在那里啊。

    播音员的婚恋问题被长期压抑在母亲给她灌输的观念阴影下,“父母之命”跨不过啊。但是试问城市里还有多少青年受着无理由的“父母之命”呢?重点词在“无理由啊”。

    而大学讲师是最终与自己妥协的,生活从”有趣“过渡到“幸福”。

    什么是“剩女”的概念?我一直以为剩女是“大龄未婚”。而我们太多地聚焦了“大龄想婚而未婚”这部分人群了。女律师想婚么?想啊,不然她去婚介所干嘛?她从根子里就没有和乡土脱离关系啊,家庭对她来说依旧是最终要的羁绊啊。

    通篇讲述的是无法融入城市的乡土人群与观念,而实际让女人“剩下”的,却是越发狭窄的社交圈和越发提高的女性地位而导致的择偶标准提高。

    最后大学老师摈弃了“姐弟恋禁忌”的乡土观念,婚了育了。所以这片子最终还是让大家摆脱乡土才能进入城市么?

     5 ) 社会允许多少种声音

    To me, whether it's monocultu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depends on how much tolerance a society can give to different voices.

    One type of voices that can vary is people's age to get married. But now in China,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talking about the significance to get married at the right age. When you reach a certain age and remain single, anyone can tease you about it. They would say:

    "If you don't get married, your happiness isn't real happiness."

    "If you aren't married, you are not normal."

    "You are already old for the marriage market."

    "If you don't get married, you'll be worthless."

    Those criticisms suggest that most Chinese people set a standard answer for when to get married. It's like a True-or-False question, your marriage decision is either correct or wrong. Those people are unaware of possibilities between the two polars. Unmarried people may not meet their true love yet, may prefer to pursuit careers first, may set too high standards to find a partner, or may just choose not to be married now. If it's the only acceptable choice when people get married before their 30s, from my viewpoint, it's monoculturalism.

     6 ) 中国3000万的剩女,她们“羞耻”吗?纪录片

    在中国,如果谁被贴上“剩女”的标签,将意味着什么?

    家庭的“耻辱”?人生的“失败”?“不正常”人类?

    说实话,都有可能。

    那到底什么是“剩女”?

    官方的定义如下:

    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的一群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大龄女青年。

    划重点,就两方面:

    一是高龄(虽然提到“三高”,但本质是高龄);

    二是得不到理想的婚姻归宿。

    一很好理解,我们需要剖析的是二。

    尽管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很多元,可应时代出现的“剩女”一词,本身就预设婚姻是女性的必然选择。

    而且悲惨的是,她们之所以“剩”,根源是对婚姻的理想化追求。

    再说透些,剩女之剩,责任在自己。

    事实果真如此?她们“剩”了,就可以被歧视或“羞辱”吗?

    这样扎心的灵魂质问,让每个人不得不思考。

    夫人今天要说的,是一部名为《剩女》的纪录片。

    一、

    34岁的邱华梅,出生于山东农村。

    因考上北京名校,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蜕变。

    毕业后成了知名律师。

    这个事业上光鲜亮丽的精英,本已活成了众人艳羡的职场女强人。

    可一到共有5个孩子的老家,她怎么也抬不起头,就因没有结婚。

    邱华梅忍受不了家人异样的眼神,被迫想通过相亲改变现状。

    不料被婚介所的红娘各种嫌弃,年龄大,又不美,还性格太硬,标准太高。

    邱华梅很不爽,她觉得自己的要求很“低”,无非:

    受过好的教育,尊重女性,能共同分担家务。

    可这样的合理诉求,换来的是别人的冷嘲热讽。

    连家人也吐槽她“上学上傻了”、“你太自私了”云云。

    姐姐的话,更是站到家族荣辱的道德高度,且毫无情面:

    你不想想,以后别人得怎么议论我们家,你怎么还不走?
    别在这个家待了,直接让我死心就好,你不回来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咄咄逼人的话语充斥着强烈的耻辱感,活脱脱一派不逐出家门誓不罢休的气势!

    别人回家是欢天喜地,邱华梅却是伤心欲绝。

    回京后她接连相亲,只为做个孝顺女儿,不让家人蒙羞。

    可惜努力并未有回报。

    虽然邱华梅深知,家人看似“不近人情”的逼婚,出发点是对她的爱,但她也不想随便找个人就嫁了。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她对婚姻是有期待的。

    正是对婚姻的重视态度,所以宁可单着也不会稀里糊涂就结婚。

    邱华梅的原生家庭价值观很传统,当她的现代女性意识遇上千年保守思想,冲突就在所难免。

    她只能一个人孤独地战斗,等待不知何时会来的“胜利”。

    邱华梅决定去法国读研,也算是达成了与家人的某种“和解”。

    她深爱家人也不想委屈求全,“逃离”是最好的归宿。

    也许在浪漫的法兰西,她会遇见自己的白马王子。

    片子拍摄于2015-2017,如今她已结婚并定居德国。

    夫人想说,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女性进行道德绑架。

    当爱变成伤害,因血缘所缔结的亲情也不再美好和坚固。

    邱华梅们不是不想结婚,她们只是不愿意随随便便结婚。

    如果社会施加的舆论“暴力”难以避免,那么家人就请放过她们。

    要知道,她们是你的亲人,不是敌人啊!

    二、

    和邱华梅“相似”,28岁的北京女孩徐敏的剩女之路,也和原生家庭息息相关。

    徐敏是主持人,就职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为脱单她也在积极相亲,甚至还牵手了一位对眼的男生。

    他是公务员,也是海归硕士,30岁,正适婚。

    但这样的优质男因没有北京户口,被“准岳母”刷掉了。

    徐敏母亲对未来女婿标准很高:

    家庭情况好,人品正模样俊,要有车有房,当然还得是北京户口。

    可以说,从物质到精神要样样优秀才行。

    如此的母爱,既是为女儿的幸福着想,替她严格把关,可也“拖垮”了女儿的婚事。

    恋爱很多回,但全部夭折于面见母亲大人的路上。

    乖乖女徐敏,就这样年复一年地恋爱,又一次次错过婚姻,硬是把自己给剩下了。

    悲剧不至于此,徐敏在妈妈的“魔掌”之下,显得全无反抗之力。

    她对心理医生是这样说的:如果不听妈妈(的话),就会被抛弃!

    也就是说,独立这种事和徐敏无关,她是在妈妈控制下长大的。

    不是不想独立,而是已经被操控得失去了独立的能力甚或意识。

    说不好听点,到了唯妈妈是从的地步。

    徐敏想和母亲沟通,希望她能放手。

    可话到嘴边说着说着就“变了味”,她忍不住控诉起母亲的“原罪”:

    你太强势,什么都管!不尊重我和爸爸,我有时候觉得,我爸凭什么找你啊?

    这样饱含情绪的言辞,猛烈地刺激了母亲,令她很是伤心。

    此时她自然不认可女儿的一面之词,反而觉得她是白眼狼。

    沟通不仅没解决问题,还上演了一场彼此之间的深度伤害。

    家庭教育中的过度控制,在徐敏心里留下了巨大阴影,压抑了太多太多的不满与愤怒。

    母亲一厢情愿地活在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执念里,像是打了个死结。

    如果徐敏多点耐心与包容,如果她母亲能懂得放手,或许她们还能够和谐相处,也或许一生都走不出困境。

    毕竟妈妈习惯了控制,她为女儿买房买车,她太想要女儿听话了!

    《战国策》中的名篇《触龙说赵太后》里,左师公曰: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所以,不要一边催婚,一边“毁”婚了。

    好的婚姻靠的是经营,而不是严格把关高标准制定出来的!

    三、

    相比前两位被原生家庭不同程度的套牢,片中第三位女性仿佛要“幸运”得多。

    39岁的北京人蔡琪,是首都师范大学的教授。

    父亲去世后她和母亲共同生活,也许是朝夕相处时潜移默化的影响,她的婚恋观也发生了180度大转弯。

    向来理性的她最终做了个非常“疯狂”的决定:

    在迈入40岁“高龄”的关口,一年内“解决”恋爱、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

    听着像赌气,实际她很冷静。

    此时的她,认为婚姻就是人生的任务,必须要完成它,而不是想太多,要求过高,她只求拥有最世俗的幸福生活。

    就这样,她和比她小的农村人艾山结了婚。

    即便这不符合许多人信奉的“门当户对”的原则,毕竟两人在年龄和文化教育背景方面也差异明显。

    可她的确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蔡琪在三个人里年龄最大,也只有她步入了婚姻殿堂。

    结婚时最高兴的是母亲,女儿出嫁让她多年悬在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身为家长,能看到子女结婚生子,才算是尽到了责任。

    这也是无数中国父母坚守的理念。

    蔡琪的选择很符合东亚儒家文化“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观念。

    这个“当”,是“应当”,是“必须”,是成为“正常人”。

    也许,不少人会被蔡琪教授的举动迷惑:

    她为何会这样?值得吗?结婚生子就那么重要?

    蔡琪是个特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她不想做剩女,对婚姻没有过多“奢望”,她要的只是一份平凡人的现实安稳。

    正所谓有舍有得,失去一部分就能得到另外一部分。

    对她而言,结婚并非迫于无奈的妥协退让,恰是了结一桩心愿。

    婚后蔡琪和丈夫在广州生活,工作也调到广州大学。

    相比以前,她的日子“无趣”了很多,不再那么五彩缤纷,无非是在工作、孩子、丈夫所构成的三角形里打转。

    但岁月静好的平平淡淡,又何尝不美好,不幸福呢?

    所谓幸福,不是别人眼里看到的“符号”,而是你心里真真实实的感受。

    一句话概括,知道自己要什么!才是问题的关键!

    不管做不做“剩女”,这点一定要搞清楚。

    四、

    以色列导演从异域文化的视角,花4年时间拍摄的这部《剩女》,较为中立地透视了大众极关注的中国问题:

    我们该怎样认知大龄单身女性所遭遇的无奈现实?

    本片共记录了三位北京女性,她们无不在竭力寻求自身出路。

    观众也在此过程中,“亲见”了“剩女”们的诸多隐痛。

    对女性来说,生命就像有一个无形的“时间轴”在暗中操控。

    你不得不在某个时间点做该做的事,否则就会遭受歧视和羞辱。

    片中华梅的姐姐认为:没有结婚的女人就是不正常。

    殊不知,如此理所当然的共识,恰是一种极大的误识!

    这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的规训,是莫须有的惩罚机制。

    它要求女性遵循传统观念的教化,否则将面临身份认同危机的严峻现实。

    包括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舆论的“迫害”致使其身心俱疲。

    可能还要背负“不孝”的道德谴责。

    徐敏便是典型例子。

    她条件优越,本可以早早地获得幸福,但自小被母亲的控制欲操纵而不得解脱。

    更悲哀的是,即便家庭内部的亲人,也很少对剩女们投去同情和理解的眼光。

    综合不同资料的数据来看,中国“剩女”预估有3000万左右。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人的想法观念也要跟着进化。

    是时候抛弃对“剩女”的偏见了!

    李诞说,不结婚不是病,那些想要别人都结婚的人才是病!

    既是病,就得治。

    颜宁的话很霸气,她说:

    我不结婚,不欠谁一个解释。

    是,结婚与否,是个人选择,不是说非得结婚。

    结婚对有些人是天堂,对多数人是柴米油盐的日常,对有些人则是火坑。

    婚姻中什么样酸甜苦辣的人生百味都有!

    如果你想单身或是不想降低择偶标准,或是觉得自己足够优秀,就别再委屈求全。

    和一个不喜欢、凑合的人结婚,就像是抓虱子在头上挠一样,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光棍和剩女这样的词该消失才对,要说的话也是单身(男/女)。

    延申开来讲,生育与否,是夫妻双方自己的决定。

    不过,任何选择都得付出代价,承担对应的责任。

    总之,尊重别人!尊重每一个人!不嘲笑不歧视不调侃!

    这才是现代文明该有的样子。

     7 ) 律师小姐姐已经移居德国,找到了工作,嫁了人

    本片让我感慨最多的,不是作为女性被侮辱和轻视的愤怒,不是婚恋市场如何残酷的对待优秀的女性,而是面对困境一个优秀的人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其中“性别”和“婚姻难题”,只是棘手问题中的两个变量

    《中国剩女》选取了三个未婚的中国女性作为观察对象,如实记录了这三个人面对婚姻“难题”,是如何应对的。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片头最先出现的律师小姐姐,看了她的推特名字:Huamei Qiu我才知道她可能是姓邱,在本文中,我将其称之为邱。

    与其他两位被记录者相比,邱通过相亲解决婚姻问题,显然具有明显劣势。我说的很直白但这是事实。

    在我国,婚恋问题更像是一个经济问题,而非情感问题。双方必须足够清醒且愿意面对现实,把各自的条件都摆出来,摊开了,一一对应,各取所需,这样才是成熟的相亲对手。

    曾经我也帮忙替长辈的儿子物色在帝都的相亲对象,这个男生要求女方父母有稳定工作,女方在体制内,身高1.68米以上,有北京户口,年龄必须小于28岁。后来帮他找到完全符合条件的女性,他在看过照片后,只留下了一句“自己工作忙,不想谈恋爱”,就消失在人海了。

    而邱年龄34岁,长得不够漂亮,肤色偏黑,家在山东农村,家里五个女孩,父母都是农民,这样的条件,遭到男性相亲对手的嫌弃,简直是天然的“理所当然”。

    在片子开头,我觉得她打扮的有点夸张,穿衣风格不佳。真正的改观是她与女性朋友们一起聚会,她提起遭到自己姐姐和父母的嫌弃,甚至姐姐让自己的孩子称呼她“光棍姨”。

    她的朋友说,如果面对这样的人,一定要“怼死她”,甚至一定要打人的。邱在解释亲人也是为自己担心以后,她的朋友质问邱,是不是别人就不能指责你的亲人,她们真的为了你更快乐吗?邱生了朋友的气,选择维护自己的家人。

    讲真,邱的朋友这种人,我现实中见过很多,她们的理论自成体系,但主要应对于如何用语言回击传统婚恋观的话语,而动动嘴皮子就能解决问题吗?显然不能。甚至经年累月,她们的人生并未向前挪出半分。

    你若向一个男生抱怨问题,他可能会帮你列出五条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而不想沉浸在看你嘤嘤嘤哭泣的时光里(论有一个基友的重要性)。但你若像邱的女性朋友这样,可能十年后,你还绊在同一个问题上,踯躅不前。

    邱也抱怨,但邱在积极的想办法解决问题。后来看到拍摄她作为一个律师(做知识产权领域的)工作的场景,我觉得也许是她的工作性质让她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而邱的父母和亲人真的不是为了她好吗?并不是。

    镜头切换到邱回山东的情形,那一系列镜头让我发现她在家清清爽爽的样子比画奇怪的彩妆要强得多。 家庭场景是熟悉的葱省模样,连方言我都听着怪亲切,父母在家庭中开着她的批斗大会,说“不结婚就是有问题”,“不正常”,“结婚就是幸福”,“你就是学傻了”这种我在葱省耳熟能详的话语,而邱在窗前哭泣,也大声向父母和姐姐吵嚷“你觉得你结婚幸福吗”,“你觉得你养孩子幸福吗”,“如果我像你这样养孩子我宁愿不要”这样的话。

    这一刻我觉得她的家庭是非常正常的,想必大家也会跟亲人这样吵架吧,这恰恰说明他们的关系是非常松弛的。随后镜头也展示了邱的母亲为她将来出嫁做被子准备的棉花,她跟妈妈一起亲切的包饺子拉家常,这是这个家庭的另一面啊。朴素的亲人们是无法用理论化的语言与你进行争辩的啊

    邱不渴望爱情吗?她在吵架中跟姐姐表达的观点是,不是说不结婚,而是要承认单身不是不正常的状态。

    接下来的她更努力,积极去相亲,交友,甚至咨询冻卵。

    在她与男相亲对象的谈话中,我发现她有非常强的洞察力,而且可能常年面对客户的原因,她很快就能领会到对方真实的意图,并且她也是紧紧围绕自己所关注的核心问题的:要求对方受过良好的教育;要求对方尊重女性。

    很多女性往往在感情中忘记了自己所坚守的底线诉求,而很遗憾,男性会一直记得自己的诉求;当一个男人以“配不上你”为理由要求离开时,请注意,这句冠冕堂皇的潜台词是他一定对你某一点特别特别不满意,他早已无法忍受。

    邱并未妥协。那个来自同一个城市长得人五人六的葱省男,上来问邱家住在城市哪里,邱很快意识到他在打探自己的家境,而当他侃侃而谈希望家庭中他做主时,邱早已洞察他的小算盘;

    相亲会上男方一提出“我们已经过了谈恋爱的年纪”,她就反问到“所以你不打算好好谈恋爱了吗”?

    我逐渐意识到,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她踏实执着且勤奋务实。

    当然,影片还展示了她做美容,跑步,蹦迪,这证明她过得是收入不菲的白领女性的生活,而婚恋问题似乎让她其他的优秀都暗淡无光了。

    当几次挫败之后,邱意识到解决“婚恋”这个问题,已经占据了她人生太多的时光;面对心理医生,她提出了自己一直在与传统“大龄不婚就是可耻”的观点相搏斗,可还是快要溺死了。没错,她面对的是千军万马,而她一个人的对抗确实身单影孤。

    心理学家一阵见血问她将来的打算,她提出了另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一边战斗一边后退”,她试图跳脱环境,从人生层面上,缩小婚恋问题所占比重,选择出国留学。

    影片的最后展示了她的努力,她说到做到,去法国留学,与朋友告别,与家人告别。爸爸说出积压心中的话,说自己不生儿子在农村遭人嘲笑,而邱让他感到骄傲和荣耀。

    影片最后她在法国课堂上听课,在路上骑车轻快惬意。

    但这其实不是最后的最后。影片拍摄于2015年-2017年,邱在今年2月15日,从推特和油管上回答了网友的关切的问题,她顺利从法国毕业,又移居德国,继续做律师,也嫁了人。

    邱是一定能解决问题的人,她值得更适合她更好的人生,我觉得她一定有能力从别的困难中跳脱出来,因为她一直不为困难找理由,而为解决找方法。

    “你值得更好的”,并不是一句平白无故的话,为了“值得”,优秀的人付出了很多。

    公众账号:waidangdang (故事大王刘当当)

    放上评论里一位叫做🎵的豆友提供的信息:

    “太喜欢这位律师姐姐了!她现在在德国成立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继续做知识产权律师(合伙人),太棒了。她之前在国内的时候在德恒待过挺长一段时间(律圈名气很大),而且从业那么久在北京一年四五十万根本不是问题。说这些是想说她肯定是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担负法国的留学生活费用并且补给家用的,楼上的个别人不要恶意揣测了。 ”

    再多说几句,之前确实有豆友在质疑这位主人公,而且有自己提出无端揣测故意引战的豆瓣用户(所有评论已经被我删除)。我写这个文章的时候没刻意从任何性别主权的角度入手,当然也有关于她相亲的内容遭到豆友质疑。对于不同的意见,如果是逻辑说得通的,我一般不做回复和处理。如果是太无脑和无端怨怼的,我也不做回复,直接就删除了。

     8 ) 我鼓励你做自己,而不必是女强人。

    看完扫了一眼评论区,感觉有点不对劲。 似乎很多人因为律师女生在国外过上“成功生活”而夸她优秀,赞许她的选择。比如有人强调她去法国留学“还是法语授课”,有人强调要“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好像对她做出肯定,首先要她自己“足够争气”,表现得够好,只有她取得不错的结果这个夸赞才能成立。

    我不禁想,那如果她在法国不适应呢?如果她没能顺利找到工作呢?如果她没有在德国找到伴侣组建家庭呢?难道她的选择和坚持就不值得被看见了吗?

    作为对比,评论中提及电台主播的就比较少。这个女生在影片中表现得顺从,不敢反抗母亲,唯一一次争吵也没吵出个结果。直到纪录片结束,她也没有迎来一个看起来昂扬的结局。

    可是她也尝试在把自己和母亲独立开来,也在尝试顶着压力向母亲表达自己。也许她的表现看起来不够有冲击力,不够符合过关斩将一路开挂的“爽文”逻辑,但我觉得,那也是她尝试做自己的一步啊。

     短评

    真实。缩影。看着想哭。从父权大男子主义爹味儿浓的山东农村走到京城的律师,从小处于母亲控制欲之下的京户独女,还有一个学文学的高校工作者,三个典型,很多话大家都听过,多少人处于一样的情境。山东女最压抑,某种程度上也最自由最没有妥协,去法国是个不错的选择,逃开这个千军万马千夫所指的大环境,她很勇敢。学校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缺失,说白了一切都是落后没文化引起的,其次还是国家个人都不够强。发展才是硬道理。其实大家都势利。很好奇山东女去了法国之后的境遇。

    7分钟前
    • 𓆡𓆝𓆟𓆜𓆞𓆝𓆟
    • 力荐

    胜在真实,败在表面。三个剩女(其实只有两个)形象明显着墨不均,只有女律师是完整呈现了中国剩女群体的真实处境:一面抵抗,一面撤退,在随波逐流中心有不甘。我想我能理解女律师的泪水...

    1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给了一条明路:只有逃出国才能摆脱逼婚。但问题的根本在于我国未婚女性得首先弄明白一件事:是向往单身不想结婚?还是只想谈恋爱不想结婚?还是想结婚但找不到合适的?把这几个问题想清楚了再谈女权比较有说服力。显然,我国同性恋对于此事的思考要比异性恋女性全面得多。

    13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较差

    看看热闹,感叹女律师的行动力,唏嘘大学女教师的伪善。

    15分钟前
    • freedom
    • 推荐

    以色列导演拍的,挺杂乱的,有些流于表面了,但看问题却很准:痛苦的女孩都是因为被束缚在亲情中,看不得亲人难过,所以才会愤怒又无奈,所以才会一边撤退,一边战斗。

    16分钟前
    • 英恩
    • 还行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以色列导演拍的。真的很真实了,边看边哭。律师姐姐的爸爸妈妈说的话,每一句都和我爸妈一样。律师姐姐就是那种一边期待爱情和婚姻,一边又在嘴上说没有婚姻人生也不会怎么样的人。大概很多人都是这样矛盾的存在吧。幸好,她还是勇敢的那个。她去法国前对心理医生说的那段话我都快背下来了。“我还是要奋力奔跑。就好像逃生一样。社会很安全,但还是很不安,要不停地奔跑,不停地去打仗,剩女也好单身狗也好,别人的催促也好,你要不停地去和他们战斗。你打胜了一个,打胜了一个,但那个地方有千军万马。最好的办法是一边战斗一边撤退。好端端的人生过成这个样子,就是因为不结婚的问题。我过着一种战斗的生活,逃亡的生活。”2020.02.25

    17分钟前
    • miss。miss.
    • 力荐

    第一次看国内电影展上的电影。很难想象一位以色列导演能把《剩女》这样的中国题材拍的如此接地气。电影中的众多细节都让场内的观众开怀大笑,只是随着剧情的深入,那些笑点却尴尬的让人笑不出来。其实影片里的主角都还是有能力做自己的选择,现实中有更多女性在被贴上剩女标签后,婚配的选择权是被全部剥夺的。即使文明与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在中国人眼里,婚姻是幸福的充分必要条件,但与爱情却是难以直接划成等号。电影结束后主创留在场外让观众答疑。讽刺的是,大部分观众仍然关心影片中最终选择去欧洲留学的女主角是否还是单身,听到她有对象的消息后,发出了欣慰的感叹...

    22分钟前
    • 熊未学会飞
    • 力荐

    赞赏那位律师,从农村到北京,最后为了坚持自己的标准也为了逃离社会的婚姻压力选择去法国留学,还是法语授课。家里人不理解的催逼,但父亲还是个明白人,说“你为我争光了”。女性身份要从自我认同和自我肯定开始。

    24分钟前
    • 吉川春代
    • 推荐

    生了个闺女,丢人。但是闺女上了大学,增了点光。但是闺女不结婚,丢人,简直是抬不起头的那种丢人。但是闺女出国了,那就又增了光,结不结婚不重要了。反正村里人问,就说闺女出国了,你闺女能出国吗?

    29分钟前
    • 布卤
    • 推荐

    当被他们千军万马所包围,唯有且战且退

    30分钟前
    • 力荐

    2019.6.15 SIFF 最最印象深刻的是播音主持那个28岁的姑娘说,妈妈绝对不接受(包括她自己)来自农村的对象,然后下一秒就是律师姐姐出现在老家棉花地的镜头,蹦完迪去法国开启新生活,真的是开挂的人生了!导演最厉害的一点在于刻画了律师姐姐在不愿意否认原生家庭的期望与展开自己人生理想的矛盾(包括对浪漫恋爱关系的向往),教授的婚姻观念也非常欣赏。ps导演在现场,大家的反应她应该hin满意,respect!

    35分钟前
    • 笔杆酱
    • 力荐

    虽然话题性很足 但全片显得 律师这个人物真的太有冲击力了 更想看一部只有她的纪录片

    39分钟前
    • 泡菜
    • 还行

    对女律师的这条线铺得最细致也探讨出了足够多的问题。“走出去”很难,但可能到了某个节点,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走出去”。

    43分钟前
    • 伊夏🪀
    • 推荐

    #19 SIFF 第六部#我给我爸妈拍了主创的照片,分享我激动的心情,他们没一个回复我,我去问我妈,为什么,她说不要被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影响,洗脑…你就知道看这种东西…我能说什么,我也很无奈

    45分钟前
    • 景 三
    • 推荐

    三星全给律师,不容易而且极其有胆量。我挺喜欢大学老师的老公,坦诚,可爱。不喜欢大学老师,你抉择都做了,你干什么还要贬损对方抬高自己呢,什么叫“比他小的追我的也有”“想着给他生个孩子糊弄糊弄他”,你可配不上人家。

    49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还行

    适龄中国女性看得话总能找到一些感同身受。虽然三个女性戏份不太均衡,但是都有其典型性。“剩下来的”果然是“条件”够好的都市女性或是自食其力的知识女性。

    51分钟前
    • 我呼吸的空气
    • 推荐

    只看了看开头结尾。那个女律师让我感同身受。家同样在山东,这些话听过很多次,或是别人对自己说,或是别人对别人讲。女律师要去法国前夕,爸爸妈妈还有姐姐万般牵挂,让人感动。最后爸爸说,你让我争光了,又回到了最初的面子问题。不结婚要催要逼是因为面子问题,现在去国外读书很高兴也是因为面子。一声长叹。最后爸爸放鞭炮那一块,笑死了,很山东了!

    55分钟前
    • 宇宙无敌小可爱
    • 推荐

    一回头导演和女主坐在后面一排………

    60分钟前
    • ???
    • 力荐

    唉 女孩子不应该为这种事掉这么多眼泪

    1小时前
    • 豆瓣庄雯如
    • 推荐

    这么有特色和地气的题材竟然是出自其他国家女导演之手(当然也可以理解本土制作的困难可能有无敌的多)。它最宝贵的在于没有单纯贩售这个术语背后的社会恶意与体系漏洞,也审视着三人彼此自己的困境(母女关系和困在安全区;家庭责任与独立意识;“将就过过”和不安分),使得“剩”不再停留在状态和字面上的讨论,跨越了文化语境已实属难得。Hua Mei的故事真的感动了,我希望她能够获得无数的成功。

    1小时前
    • 基瑞尔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