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作片 虎胆追凶

    虎胆追凶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作片美国2018

    主演:布鲁斯·威利斯,文森特·多诺费奥,伊丽莎白·苏,迪恩·诺里斯,博·纳普,金伯莉·伊丽丝,卡米拉·莫罗,兰·卡琉,杰克·凯西,罗尼·吉恩·贝尔维斯,可比·毕丝·布兰顿,安德里亚斯·艾波吉斯,伊恩·马休斯,温迪·古逊,瓦罗娜·塞茨瓦埃洛,路易斯·奥利瓦,杰森·卡弗利尔,夸西·宋桂 

    导演:伊莱·罗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关中诡事之雾隐藏棺

    • HD中字

      疾速天使

    • HD中字

      猎杀清单

    • HD

      94独臂刀之情

    • HD中字

      西风烈

    • HD

      终结者

    • 更新HD

      雍正大破十八铜人

    • 更新HD

      僵局国语

     剧照

    虎胆追凶 剧照 NO.1虎胆追凶 剧照 NO.2虎胆追凶 剧照 NO.3虎胆追凶 剧照 NO.4虎胆追凶 剧照 NO.5虎胆追凶 剧照 NO.6虎胆追凶 剧照 NO.16虎胆追凶 剧照 NO.17虎胆追凶 剧照 NO.18虎胆追凶 剧照 NO.19虎胆追凶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在枪案频发的芝加哥,保罗原本是一个温文儒雅仁心妙手的医生,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一场突如其来的厄运让他的妻女惨遭暴徒欺凌,女儿昏迷不醒,爱妻更因此丧失生命,与他天人永隔。然而,城市里连串的凶案让警方束手无策,种种原因使得保罗的案件无法结案,本应受到制裁的凶徒逍遥法外。  在崩溃和绝望中,保罗的人生价值观彻底改变。为了替家人复仇,保罗决定孤身寻凶,主动出击,单枪匹马在城市街头制裁暴力犯罪。警方和大众对这位伸张正义的神秘“帽兜男”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在“守护天使”的外衣下,保罗最终迎来了和仇人的生死决战。

     长篇影评

     1 ) 哪怕家里没wifi,也不能没有枪

    首发wx工号 破电影

    虎胆追凶,猛龙怪客(这俩翻译都不怎么样),1972年的同名小说,1974年同名电影的重拍版

    布鲁斯威利斯这个顽固分子已经很久不做男主角了,基本上现在他以客串为主,例如前不久臭名昭著的《大轰炸》。

    而这部电影,布鲁斯回归了主角,虽然是新片,但在拍摄手法上还是和老板一样中规中矩而没有太大新鲜感,仍然是一出以暴制暴,老实人逼上梁山的复仇故事套路,但是电影在节奏,动作,惊悚和故事圆满度上倒是流畅合理,布鲁斯在情感戏份上也颇为出色,足以见得,动作明星的演技也是能够久经考验

    电影故事讲述老布身为一枚出色的急救医生,日常救人是他的光荣本职工作;对于枪击案频发的美国,每天救治枪伤患者是他的见惯不怪。而在合法拥有枪支的美国,老布可能是为数不多的无枪家庭

    但在他生日那一天,由于他出诊在外,女儿妻子遭到入室抢劫,妻子为保护女儿,不幸在争斗中被杀害,而刚考上大学的女儿,被蒙面的歹途侵犯,并被施暴,以致昏迷不醒。

    可叹警方对于破案一筹莫展,于是老布在看过一部武器店的电视广告后,决定拿起武器自己干,发扬DIY精神,以拿惯手术刀的灵巧双手老骥伏枥地苦练枪械射击,走向街头对犯罪分子开火,最终对杀妻害女的犯罪分子实行了自己的私刑教育

    从意识取向上,这部电影主要肯定了自卫和NRA(全国步枪协会)政策。

    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又译美国来福枪协会,(英语: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NRA),是美国的一个非营利性民权组织,也被认为是典型的利益团体。

    NRA支持美国人权法案的《宪法第二修正案》,并且认为持有枪支用作自我防卫是每个美国公民应该享受的公民权利。根据1999年美国财星 (杂志)的一个调查,大多数美国国会议员和工作人员认为,NRA是在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游说集团。NRA所开展的一切政治活动是以《宪法第二修正案》为理论依据,并积极投身于各项有关维护公民持枪权利的政治运动。

    美国步枪协会主要致力于主办火器安全训练课程,组织各种射击活动、运动、比赛以及开展一些青少年射击运动与妇女射击项目。在政治上,它也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Chris W. Cox 是美国全国步枪协会的首席说客和主要的政治战略家,他从2002年就担任着该职位。

    别小觑这个民间组织,在美国史上,有八位美国总统都是美国全国步枪协会的会员。同时,作为一支不可忽略的政治力量,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在选举、政治运动上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电影实际上试图表达这样的意思;当你在你的财产或任何其他遭到暴徒流氓的攻击时,警察是必要的,但警察会在盗贼犯罪之后到达,到了那时,为自己和家人提供帮助已经太晚了。这是这部电影的核心思想。又一次,好莱坞从这部电影来输出其价值观,即高度的公民自主和反官僚主义的倾向。

    在技术方面,电影符合好莱坞主流电影的审美逻辑,其中主角露西·凯西扮演妻子位于厨房温暖而轻盈的色调,而隐藏在墙后的流氓则是冷色调和深色调。影片是由摄影总监Rogier Stoffers完成的令人难忘的电影摄影。电影中的几出动作戏也很明快干脆,基本上做到了和《私刑教育》同等程度的过瘾。

    出色的枪战动作场面并没有把电影变成一场射击游戏,而是好好讲了一个故事,并且表达了对美国枪支问题的鲜明观点。电影的结尾给我们带来一个思考:如果老布没有在家准备好枪战弹药,歹徒破门而入,他又如何保护自己?

    结语:

     2 ) 有布鲁斯威利斯的禁枪话题

    首先是不容易,布鲁斯威利斯终于又接了部稍稍像样的片子,这些年打了很多酱油了,体型都让人唏嘘感叹了,但是,这片子看的出老头比较卖力,还减了肥,精神了不少。

    这片子编剧还是不错,全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基本没废话,包括开枪之前,剧情也基本没硬伤,一言不合就拔枪,比较过瘾,比较符合老布一贯的风格。

    影片明显是噌了最近枪支泛滥的特点,这个话题能吸引眼球,大家以为导演要来一场关于禁枪的大讨论大反思时,结果老布还是把大家带回了虎胆龙威和终极悍将的以暴制暴快意恩仇之中,估计很多支持禁枪者会表示反对。

    看的出,影片的态度是反对禁枪的,关键时刻,只有这玩意儿才能保护自己,但是,枪支泛滥的现象和恶果,影片也展现的很充分,小孩走路中枪、医生天天救枪伤、买枪流程方便快捷,这禁枪的话题在美国实在复杂,导演也没打算陷入其中,一个娱乐电影,还是看老布吧。

    剧情方面,稍有不足,老布在影片中的人设开始是个温和的好脾气医生,从未摸过枪,家破人亡后开始练习射击,实施复仇,一枪在手,瞬间就菜鸟变雄鹰,迅速回到了虎胆龙威状态,胆大心细、身手矫健、弹无虚发、冷酷老辣,这个转变稍微猛了点,有点YY了,会误导小盆友的。

    整体上,是个达标的枪战动作片,就是片名,猛龙怪客?过于山寨了,和肖申克的救赎翻译成刺激1995一样莫名其妙,估计又是台湾盗版光盘贩子翻译的,DEATH WISH,直译成死神问候,感觉就很好。

     3 ) 《虎胆追凶》:两部影片与两代美国人

    2018年上映的《虎胆追凶》,其实与布鲁斯·威利斯的成名影片《虎胆龙威》并无瓜葛,而是70年代经典影片《猛龙怪客》的翻拍作品。

    《虎胆追凶》这部时隔44年的翻拍之作,又对上述话题做了怎样的探讨?

    (电影《虎胆追凶》剧照,布鲁斯·威利斯饰演柯西医生)


    一.警方的无奈与无为

    无论是暴力犯罪频发,还是社会义警暴力执法,这些社会现象都和司法机构执法不力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正是因为社会司法体系的失效,那些无法通过正当手段声张正义的人民,才会不得不铤而走险,采取暴力执法的手段来寻找公道。

    像《蝙蝠侠》、《虎胆追凶》、《猛龙怪客》这类关于义警暴力执法、声张正义题材的影片,都离不开一个或腐败、或无能的司法机构。面对罪恶而毫无作为的司法机构,才是社会暴力犯罪问题频发的温床。

    在《猛龙怪客》与《虎胆追凶》两部影片中,都包含了一些警方破案不力的片段,但其性质却大有不同。

    《猛龙怪客》中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初的纽约,那时的警方由于刑侦技术的限制,追查凶手往往困难重重——即使追查到了,也很难用证据定罪。影片中警方在调查义警保罗的时候,所获取的客观证据十分有限,他们只能通过极其有限的证据,来推理枪杀案的详情。

    在整部影片中,警方只得到了两样有效的证据:.32口径的手枪子弹,以及一张遗落的购物清单。但经验丰富的弗兰克警长,硬是通过这两样并不起眼的物证,成功锁定了影片主人公——克瑞斯先生就是暴力执法的义警。

    在第二次枪击案后,弗兰克警长几乎仅靠推理,就锁定了义警最主要的两个特征:近期家中有人被害,并且枪法了得很可能当过兵。

    (弗兰克警长推理案情)

    在影片的中间时段,弗兰克警长也仅通过一张遗落的购物小票,就成功确定了克瑞斯的家庭住址,并成功的在保罗家中找到了沾有其血迹的棉花块,确定了他就是那个暴力执法的社会义警。

    然而即使在如此铁证面前,70年代的刑侦技术却仍不能将克瑞斯锁定为暴力执法的真凶,而只能用它来“缩小嫌疑范围”。拥有如此确凿的证据,却仍不能给凶手定罪,可见当时落后的刑侦技术,为警方侦查案件带来了多大的麻烦。

    (弗兰克警长汇报案件进展)

    所以当时暴力犯罪频发的社会问题,与不够先进的刑侦技术有着很大的关联。罪犯们在犯罪之后,往往能够逃之夭夭;警方在调查案件时,往往会由于线索不足而陷入困境,他们也很难通过确凿的证据将罪犯绳之以法。在面对众多暴力犯罪案件时,警方的无能为力,其实也包含着相当一部分的无奈。

    在克瑞斯先生前往警局询问案件进展的时候,有一段相当有趣的小插曲:一个被抢劫了的中年黑人妇女,在反复地向警察描述自己被抢的情形,而警察因为没有别的线索与证据,只能让她反复重复描述当时的情况。

    (被抢劫了的黑人妇女)

    没有目击者,没有监控录像,没有先进的刑侦技术,那警方如何才能调查案件呢?他们只能一再向受害者询问当时的情况——如果受害者运气不错还活着的话。这一片段多多少少体现了当时警方的困境。

    而克瑞斯先生向警方询问杀妻案件的进展时,警方时这样回答的:“如果我给你太多希望,那我就太不诚实了,克瑞斯先生。”

    (老实人警探)

    更无奈的话还在后头:“在这个城市里,事情就是这样!”这体现了当时警方深深的无力感。

    (警探对克瑞斯先生的答复)

    虽然当时的刑侦技术落后,但得益于弗兰克警长老道的经验与精彩的推理,片中“警方追查义警”的情节副线却并没有被落下。随着弗兰克警长一步步逼近克瑞斯先生,观众们也能很直接地感受到那种节节攀升的紧张情绪。

    (弗兰克警长通过购物小票,推理义警地址)

    这种剧情设计非常的巧妙:一方面,这将当时暴力犯罪频发的社会问题,归咎于了不够成熟的刑侦技术,而不是警方本身的能力;另一方面,影片也通过经验老道的弗兰克警长,成功调动了观众们的紧张情绪,使警方追查暴力义警的副线,也没因为无能的警方而垮掉。

    虽然纽约警方有“技术落后”这块遮羞布,但在维护社会治安、履行司法职责这一点上,他们无疑是失败的:警方既没有能力解决暴力犯罪频发的社会问题,又对暴力执法的社会义警无能为力。比起打击犯罪、维持司法体系的尊严,他们反而将媒体舆论放在了更重要的地位。从这些角度去看,纽约的警方是相当失败的;他们的行为与态度,也是纽约市区暴力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

    (警方与忙于应付媒体)

    而克瑞斯这个以暴制暴的“另类罪犯”,仅仅用了一把手枪、几颗子弹,就实现了整个纽约司法体系无法实现的作用:他仅凭一人之力,就使纽约街头抢劫率降低了50%——影片似乎在暗示,无能的警方或许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这是一种非常激进、非常大胆的价值观表达。


    而相比之下,18版《虎胆追凶》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则相对地保守得多;而其“警方追查暴力义警”的副线,相较而言也逊色不少。


    二.我奶奶都比芝加哥警察懂刑侦

    虽然两部影片讲述的是同一个故事,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却大不相同。18版《虎胆追凶》中的警方,显然有着更加先进的刑侦技术与查案手段。那么问题来了:影片中的暴力执法的柯西医生,究竟采取了哪些手段,来躲避警方的追查呢?

    答案简单得让人震惊:柯西医生全片只采用了一种反侦察手段,那就是用捡来的套头卫衣遮住自己的脸,而且这居然还奏效了?!看不见脸就查不着人,芝加哥的警方也太不专业了吧?

    (柯西医生惟一的反侦察手段:二手套头卫衣)

    柯西医生在逃离片中的几个枪击案现场时,也全然没有顾得上擦除自己的指纹、血迹和足印,把能留下的证据全给留下了,就差给警方寄张自拍了,然而芝加哥警方就硬是没抓住他。

    (赃物酒吧枪战,我都数不清医生留下了多少个指纹)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74版《猛龙怪客》中,警方在故事中后段,其实就已经知道了克瑞斯先生就是暴力义警了,但考虑到社会舆论与暴力犯罪大幅下降的情况,而选择了放他一马;而在18版的《虎胆追凶》中,警方抓不住柯西医生可没有社会舆论方面的考量,他们只是真的抓不住而已。这是两部影片中的警方的不同之处。

    (夜店厕所枪战,柯西医生把能留的证据全留下了)
    最离谱的是,影片中的瑞恩斯警探竟然在影片的中段,通过一个巧合才发现义警枪手是个左撇子,这又是什么操作?!枪击视频中这么明显又重要的线索,都能忽视掉的?你这警察当的也太不敬业了吧!最离谱的是,影片中的瑞恩斯警探竟然在影片的中段,通过一个巧合才发现义警枪手是个左撇子,这又是什么操作?!枪击视频中这么明显又重要的线索,都能忽视掉的?你这警察当的也太不敬业了吧!

    最离谱的是,影片中的瑞恩斯警探竟然在影片的中段,通过一个巧合才发现义警枪手是个左撇子,这又是什么操作?!枪击视频中这么明显又重要的线索,都能忽视掉的?你这警察当的也太不敬业了吧!

    (假装一本正经查案的样子,真是有够好笑的呢)

    手握这么重要的线索,警方竟然还追查错了方向,怀疑起了柯西医生的弟弟来了,就因为人家拱火了你们两句,你们就怀疑他有暴力倾向了?

    (一脸懵逼的弟弟)

    18版中警方所能掌握与利用的证据,其实比74版中的警方多多了。全片中柯西医生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明显的证据,但警方全都忽视掉了——说句实话,这么多显而易见的证据,想视而不见,难度还真挺大的。这个案子我奶奶来都能破了,芝加哥这帮弟弟警察,工作划水太有一套了。

    (证据是要靠自己去发掘的嘛!)

    更离谱的还在后头呢:影片结尾部分,当瑞恩斯警探终于有了确凿的证据,确定了柯西医生就是暴力执法的义警时,居然还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觉得他这么做真是好样的!

    (瑞恩斯警探亲自为暴力义警点赞)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真是一口盐汽水喷了出来。拜托,你可是个代表司法体系的警察,因为个人情感而放别人一马,这难道不是徇私枉法吗?社会的司法体系难道是摆设吗?暴力执法难道不需要承担后果的吗?如果真是这样,那芝加哥人民要你们这帮警察做什么?大家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端起枪来干丫的不就完事了?

    (你这个警察眼里还有没有王法???)

    如果说抓不住罪犯是因为警方能力方面的不足,那因为私人情感而选择放暴力义警一马,那牵扯的可是职业道德的问题了。包庇可是要坐牢的啊!瑞恩斯警探,你这可是在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在74版《猛龙怪客》中,警方高层是为了向媒体舆论妥协,才决定放克瑞斯一马的——而且最后他也还是被警方驱逐出了纽约。但在这部影片中,警方决定放过柯西医生,竟然完全是因为个人同情??瑞恩斯警探不但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与义务,反倒帮暴力义警打起了掩护?柯西医生也反而成了司法体系所认可的英雄了?如果代表司法体系的警察都不顾司法正义了,那么这个社会也活该乱套。

    (渎职的俩警察,笑得很开心)

    影片中的几次重大枪击杀人案件,到最后也是不了了之没有后续。合着这么大几个枪杀案件,你说不查就不查了?包大人,你好大的官威啊!

    (说你没罪你就没罪,好大的官威啊!)

    作为观众的我们,当然会对柯西医生产生同情,并且希望他能完成自己的复仇。但瑞恩斯警探代表的却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视点:作为一个警察,他绝不能把私人情感看得比司法正义更加重要。

    同情柯西医生,当然可以——人人都会同情他这个倒霉蛋;但因为私人情感而亵渎自己的职责,无视司法正义,这就丧失了执法人员基本的底线了。瑞恩斯警探可以同情柯西医生的遭遇,但他没有权力代替司法体制,来判断柯西医生到底有没有罪——如果柯西医生有罪没罪你说了算的,那还要司法体制干嘛呢,那你岂不是凌驾在了司法体系之上?从这一点看,瑞恩斯警探反倒也成了游离于司法体系之外的另类罪犯——这么看来,片中的芝加哥真是全员恶人啊。

    瑞恩斯警探,帮帮忙,别在芝加哥当警察嚯嚯老百姓了,回家种田去吧,好歹还能为社会贡献点粮食。

    (回家种田去吧,就当为社会作贡献了)

    影片中全程划水的警方,把“警方追查暴力义警”这条情节副线本应展现的紧张感与刺激感全毁了。看完电影后,没有人会觉得柯西医生的反侦察手段怎么这么厉害,但所有人都能发现,芝加哥警方是真的有点蠢。这与74版《猛龙怪客》中老练机智的警方力量,以及紧张刺激的情节副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官方吐槽,最为致命)

    在18版的《虎胆追凶》中,警方既无力打击暴力犯罪,又徇私枉法、因为私人感情包庇暴力义警,甚至其本身就成了不顾司法正义的另类罪犯。也难怪芝加哥会乱成那样,毕竟连警察自己都顾不上司法正义了,在这个城市里谁对谁错,也只能用拳头说话了。

    (说你没罪你就没罪,好大的官威啊!)


    三.这个倒霉蛋还挺走运

    这两部中文译名大相径庭的影片其实有着同一个英文名字:《Death Wish》,它表达的是影片主人公由于家庭变故而产生的求死意志。而18版影片之所以翻译成《虎胆追凶》,多半是想蹭一蹭布鲁斯·威利斯早年的成名影片《虎胆龙威》的余热。

    (红透半边天的《虎胆龙威》)

    影片的名字倒取得凄凄惨惨戚戚的,那片中的主角究竟是名副其实的“真想死”,还是假意惺惺的无病呻吟?在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故后,两位主角的思想价值观,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要想客观的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得从两部影片中的复仇主情节线说起。

    18版的《虎胆追凶》中,有一条非常明确的追查杀妻凶手的主情节线;而在74版影片中却完全没有复仇这条线,克瑞斯杀死的,都是些与杀妻案件无关的街头混蛋,这是两部影片又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同。首先来聊聊复仇情节线较为清晰的《虎胆追凶》。

    柯西医生这个角色可以说是个相当走运的老倒霉蛋了:倒霉的是,他原本幸福美满的中产阶级生活被三个劫犯给翻了个底朝天;而走运的是,他的复仇之路却异常顺利。

    (不幸丧妻,柯西医生心里苦啊!)

    柯西医生这个老老实实赚钱养家的中产阶级中年人,一来没有枪、二来不会用枪、三来也没有追查仇敌的社会资源,那他到底是如何克法重重困难,完成复仇的呢?

    因为他是主角啊!对于这部影片来说,这个梗倒成了一句实话:柯西医生之所以能够完成复仇,完完全全是因为他的运气好,主角光环够强大。

    在第一次试图见义勇为却反被暴打了一顿后,柯西医生发现要想行侠仗义,得搞把手枪防身才会更有底气;然而正规途径购买的枪支又很容易被警方追查到,柯西医生在这里遇到了他复仇之路上的第一道难题。

    (英雄救美反挨揍)

    正愁没有招,天上掉下个粘豆包。柯西医生正愁没枪用,他手术台上的病人衣服里,就掉出了一把手枪,正正好好就掉在了他的脚边——这也太巧了吧!柯西医生于是没花半分力气,就捡到了一把警方无法追查的非法手枪。

    (Get复仇道具:手枪)

    这支得来全不费工夫的非法手枪,不但成为了柯西医生复仇之路中的主要工具,其本身也承载着十分重要的叙事功能——正是这支意外得来的枪支,开启了医生的整段复仇之旅;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支手枪,柯西医生才会走上以暴制暴的道路。也就是说,这部影片的复仇主情节线,是通过一个巧合来开启的,而柯西医生在其中的作用却并不大。

    而杀妻凶手的主要线索,也是从柯西医生这张神奇的手术台上捡来的:正当警方调查毫无进展、柯西医生复仇无望的时候,一个戴着医生遗失手表的劫案从犯又出现在了手术台上。柯西医生正是通过他的手机,才取得了杀妻凶手的相关信息。(建议把这张手术台拿回家供起来)

    (手术台上惊现遗失手表)

    这一巧合也承载着相当重要的叙事功能:此前发生的几场枪战,只不过是给这位蹩脚的枪手练练手的,而影片复仇的主情节线,从这里才算是正式开始了。也就是说,影片复仇的主情节线,也是通过一个巧合来进一步发展的。

    (Get复仇线索:从犯手机)

    换句话说,这整部影片的复仇主情节线,是由一个个的巧合来驱动的——而且就连巧合发生的地点都一模一样,而主角在此间发挥的作用却并不大。这就使得柯西医生这一角色显得相当被动,因为他为复仇所做的努力其实相当有限——他只是负责捡捡东西而已。

    影片中的巧合不但发挥了开启、发展复仇主情节线的作用,而且在剧中的几次枪战中,也正是运气与巧合因素,才让柯西医生保住了命。

    第一场街头枪战劫匪的戏,率先开枪的劫匪并没有击中柯西医生,这才给了他反击的机会。

    (劫车犯开出第一枪)

    而在后来赃物酒吧中的枪战中,运气的作用也进一步被放大了。柯西医生进入赃物酒吧,寻找杀妻凶手的线索,被赶来的案犯之一“鱼仔”逮了个正着。正当柯西医生被逼到了死角时,一颗掉落的保龄球砸中了倒霉鱼仔的头,医生才乘势反杀了他。

    (建议把这颗保龄球拿回家供起来)

    类似的巧合在影片中数不胜数,柯西医生这条老命,可以说完完全全就是因为他运气好,才得以保全的。

    (杀妻凶手诺克斯的描边枪法)

    影片中无处不在的巧合因素——也就是俗称的主角光环,无论是在复仇的剧情主线上,还是在枪战的打斗设计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让片中的动作设计多少有点没劲,因为几乎所有的危机事件,都是通过巧合来解决的,柯西医生在与在罪犯斗争的过程中,也没有展现出身为主角应该具有的智慧与力量。

    这种巧合主导的剧情设计,反而让柯西医生这一主角的行动与意志,显得有些无关紧要。而柯西医生在片中,也一直扮演者着被迫反击的受害者形象——片中的5场枪战,几乎都是由罪犯们挑起的,柯西医生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才不得不反击自卫。

    (柯西医生受到凶手威胁)

    比起“暴力执法的社会义警”这一说法,“被迫反击的受害者”显然更加贴合柯西医生的人物设定。影片进展到最后,柯西医生暴力执法、追查凶手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保护自己与女儿,而不是为了追求什么所谓的正义与复仇。

    现在我们可以反过头来,探讨柯西医生到底想不想死的问题了——他当然不想了,他还有个女儿要养呢!柯西医生的女儿在影片末尾醒了过来——并且失忆了。这个失忆的情节颇耐人寻味,因为这意味着她已经从那场痛苦经历中走了出来,可以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柯西医生的生活,也因此有了新的希望。

    (耐人寻味的失意情节)

    18版《虎胆追凶》有着一个相当圆满的结局:柯西医生大仇得报,女儿也从阴影中走了出来,一家人开始了新的生活。而在影片结束时,医生那个射击动作,也只是对原作的一种致敬,并没有接着打击犯罪的意思。

    (致敬原作的手势)

    这样看来,柯西医生并配不上《Death Wish》这个片名——因为人家根本就没想着要去死,多数时候他开枪,只是为了自保而已;影片对于暴力执法也持否定的态度:暴力执法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好运气才可以,所以大家伙还是看看电影,YY一下就算了吧,可别真走到街上去当什么社会义警啊!

    (不是主角不要轻易模仿哦,亲)

    于此不同的是,74版片《猛龙怪客》中的克瑞斯既失去了挚爱的妻子,她的女儿也终生精神失常,克瑞斯本人最后也被警方逐出了纽约,彻底告别了从前的生活。结局更为悲惨的克瑞斯,配不配得上《Death Wish》这一片名呢?他又是为了什么,而甘愿牺牲生命的呢?


    四.两代美国人的对话

    (致敬原作的手势)

    与18版的《虎胆追凶》不同的是,74版的《猛龙怪客》并没有一条主角追杀凶手的情节主线,片中克瑞斯先生所杀的,都是一些与他妻子毫无干系的罪犯。影片如此设计,其目的何在?如果追杀仇敌并不是情节主线,那这部影片的主线情节又是什么呢?如果不是为了复仇,克瑞斯先生又是为了什么才冒着生命危险,走上街头去打击犯罪的?

    影片中克瑞斯先生以暴制暴、打击纽约罪犯的情节线,或许能为我们提供答案。

    在18版影片的开头,柯西医生是在被两个街头混混胖揍了一顿后,才产生了枪支需求;而他买枪一开始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防身自卫,而不是去街头打击罪犯。于是柯西医生在整部影片中,都一直扮演着持枪自卫的受害者形象,而并非一个激进主动的暴力义警形象。

    (买枪自卫的柯西医生)

    (买枪自卫的柯西医生)

    (买枪自卫的柯西医生)
    但在74版影片中,克瑞斯先生在头一次遇到持刀抢劫时,就选择了与罪犯硬刚:他出其不意的用一只装满硬币的袜子,打跑了那个持刀抢劫的小混混。同一桥段的不同设计,体现出了两位主角的不同之处:克瑞斯先生敢于赤手空拳地面对罪犯,而柯西医生则需要手枪壮胆。

    (落荒而逃的持刀劫匪)
    在18版电影中,“手枪”仅仅是一件用来复仇的道具,并没有包含别的意义;但在74版影片中,手枪却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含义:那支受赠与西部友人的左轮手枪,不仅仅是一件打击罪犯的工具,更象征着勇于反抗的西部精神。艾米将那支精致的左轮手枪送给克瑞斯的时候,也将美国西部勇于抗争的可贵精神,一并送给了他。在18版电影中,“手枪”仅仅是一件用来复仇的道具,并没有包含别的意义;但在74版影片中,手枪却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含义:那支受赠与西部友人的左轮手枪,不仅仅是一件打击罪犯的工具,更象征着勇于反抗的西部精神。艾米将那支精致的左轮手枪送给克瑞斯的时候,也将美国西部勇于抗争的可贵精神,一并送给了他。

    在18版电影中,“手枪”仅仅是一件用来复仇的道具,并没有包含别的意义;但在74版影片中,手枪却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含义:那支受赠与西部友人的左轮手枪,不仅仅是一件打击罪犯的工具,更象征着勇于反抗的西部精神。艾米将那支精致的左轮手枪送给克瑞斯的时候,也将美国西部勇于抗争的可贵精神,一并送给了他。

    (勇于抗争的西部精神)

    柯西医生虽然拿着那支编剧硬塞给他的手枪,但他什么都没变,依旧是那个柯西医生;而克瑞斯先生却靠那一支手枪,完成了从纽约人到西部人的转变。这是两部影片又一个不同之处:柯西医生从始至终都没发生改变,而克瑞斯却完成了价值观上的巨大转变。

    (片中的枪支象征着西部,更象征着美国精神)

    影片通过几起枪击事件,非常深刻地展现出了克瑞斯先生内心巨大的转变。

    与18版电影中充满巧合因素的情节设计不同的是,74版《猛龙怪客》的影片剧情是由克瑞斯先生这一角色的意志与行动主导的;而巧合因素对剧情的影响,则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小。

    公园湖边发生的第一起枪杀案中,巧合因素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要是那个倒霉的劫匪没有遇上克瑞斯,那这场命案根本就不会发生;但克瑞斯能成功战胜劫匪,却绝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因为他早已做了准备:他剪掉了自己大衣的口袋,让自己能出其不意地射击。

    (藏在大衣之下的手枪)
    相较之下,18版中的柯西医生则显得被动的多:他总是等到罪犯们先开第一枪后,才开枪反击,然后最终靠着自己的运气(主角光环)战胜对手;而克瑞斯先生则大不一样,他开出了那饱含深意的第一枪。

    相较之下,18版中的柯西医生则显得被动的多:他总是等到罪犯们先开第一枪后,才开枪反击,然后最终靠着自己的运气(主角光环)战胜对手;而克瑞斯先生则大不一样,他开出了那饱含深意的第一枪。

    其实在公园湖边的第一次枪战中,克瑞斯先生还算不上是暴力执法的义警:因为是那个劫匪率先亮出了大宝贝,克瑞斯为求自保才干掉了他——这更像是正当防卫,而不是暴力执法。

    (劫匪率先亮出了他的大宝贝)

    但影片中后来发生的几次枪击案,却与第一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第二次枪击案中的那几个小混混,其实根本没有招惹到克瑞斯先生,他们也没有对其造成生命威胁——他们拿的都是冷兵器,而克瑞斯先生可是揣着枪的。克瑞斯如果只是想解那个路人的围,亮一亮自己的大宝贝就行了,根本用不着将他们杀掉。

    (此时这三个小混混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然而克瑞斯先生还是将他们统统干掉了。这使得这次枪击案的性质,与第一次大不相同:克瑞斯这次开枪可不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那三个小混混虽然打人在先,但也罪不致死。克瑞斯杀死了他们,纯粹是因为他想杀死他们——我们的社会义警,在这里迈出了他暴力执法的第一步。

    (追杀逃跑的小混混)

    在他面前,那些平日里嚣张跋扈、目无王法的罪犯们,反而成了需要逃跑的受害者,这种上帝一般主宰一切的感觉,也许正是克瑞斯所追求的。

    而影片剧情发展到后来,克瑞斯甚至开始主动勾引起了罪犯们:他先将劫匪勾引到人迹罕至的地方,然后再掏出枪来射杀他们。在影片的后半段,克瑞斯先生碰到劫匪已经不是因为巧合了,而是因为他在主动勾引劫匪上钩——他就像一个老练的猎人,放下准备好的饵料,然后等待猎物上钩。

    (空无一人的地铁,克瑞斯等待劫匪上钩)

    (酒吧里,用现金勾引劫匪上钩)

    最后几次的枪击事件,体现出了克瑞斯先生这一人物的巨大转变:他从一开始暴力案件的受害者,转变成了主动进攻、以暴制暴的施暴者;他开枪杀人的目的,也从一开始的保护自己,转变成了纯粹的猎杀罪犯。随着剧情的进展,巧合因素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而克瑞斯这一人物的内在变化,才是影片情节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因。

    在影片的高潮部分——也就是全片最后一次枪击案中,克瑞斯先生为继续寻找自己的猎物,甚至无视了警方的警告与监视——他为了继续猎杀罪犯,甚至开始公然对抗社会司法体系。

    (官方警告)

    影片的末尾处,克瑞斯先生的内心OS应该是这样的:“你们这帮臭警察管不了罪犯,行,我来帮你们管;但你们要是挡着我的路了,那我也敢跟丫对着干!”于是我们这个美国硬汉,真就更警方对着“干”了起来,警方辛辛苦苦给他找台阶下,他竟全然不领情。

    (警方突袭搜身,想借此唬住克瑞斯)

    克瑞斯不像柯西医生,有一个“不幸中的万幸”的结局,他失去了的妻子,宝贝女儿也终生精神失常。一无所有的他,才会把打击罪犯当作生活的全部意义。这也是克瑞斯与柯西医生最大的不同之处:柯西医生还有一个女儿需要照顾,他的女儿就是他生活的意义;而克瑞斯则一无所有。

    然而讽刺的是,对这个敢公然违抗社会司法体系的克瑞斯,警方还真拿他没什么办法——因为他的举动,纽约市区的街头抢劫案竟下降了50%之多,警方需要利用他维持现状;而且社会与媒体的舆论,也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克瑞斯先生的暴力执法,竟使纽约犯罪率降低了50%)
    克瑞斯这个已然游离于法律之外的社会义警 ,反而真的成为了一剂治疗纽约暴力问题的良药。这当然可以解读为对无能警方的嘲讽——毕竟克瑞斯先生仅凭着几颗子弹,就解决了整个纽约警界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克瑞斯这个已然游离于法律之外的社会义警 ,反而真的成为了一剂治疗纽约暴力问题的良药。这当然可以解读为对无能警方的嘲讽——毕竟克瑞斯先生仅凭着几颗子弹,就解决了整个纽约警界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来,难道不正是那些毫无反抗精神的纽约市居民,助长了暴力犯罪的嚣张气焰吗?——狂野的西部没有混混敢闹事,这可不是因为警方力量,而是因为在那里,人人都敢反抗——而纽约人民却是如此地缺乏反抗精神,在那里,甚至找不到第二个敢像克瑞斯一样站出来、对罪犯还以颜色的人了。

    纽约人民挨惯了打,已经不识反抗为何味了——这才使得克瑞斯先生的出现,像平地惊雷一般,把整座城市掀了个底朝天。反观西部城市中的居民,他们可不需要像克瑞斯先生一样的社会义警出来行侠仗义,因为他们人人都敢反抗。

    (纽约缺乏的,真的只是枪吗?)

    如果说克瑞斯代表是西部的反抗精神与老派美国人的自卫传统,那他的女婿杰克所代表的,则是那些面对罪恶一昧逃避、不敢还击的懦弱纽约人。

    (懦弱、悲观的女婿杰克)

    原始而狂野的西部,孕育出了富有反抗精神的老派美国人;而在更加繁华、更加先进的纽约市区里,懦弱的市民却滋生出了罪恶——不断进步的社会,反而孕育出了越来越懦弱的人民,这难道不是一种对现代社会的讽刺吗?

    而更具讽刺意味的则是,随着电影工业与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电影人拍出的电影,却也变得越来越保守、越来越肤浅、越来越没有自己的观点了,仿佛政治正确就是一切。74版的《猛龙怪客》将镜头聚焦于了暴力犯罪、民众持枪、社会义警正当性等严肃的社会议题上;而18版的《虎胆追凶》却将这个如此多元的电影主题,讲成了一个纯粹的复仇故事,对严肃的社会问题却三缄其口——现代电影人已经很少有聚焦社会问题、冒犯政治正确的勇气了。

    从这一点看,我们这代人,其实就是片中的纽约人——我们在嘲笑他们的时候,其实也在嘲笑我们自己,这是多么地讽刺!

    (象征着美国精神的手势)

    再回过头来聊聊,克瑞斯先生到底配不配得上《Death Wish》这个片名——他当然配得上,因为他已经将打击罪犯看成了生活的全部意义;勇于反抗的可贵精神,也值得他为之付出生命。

     4 ) 翻旧帐之《虎胆追凶》:同样是救人,用枪比用手术刀更直接,但……

    有剧透,未看过者慎入。

    先是冲着布鲁斯威利斯的光环看了整部电影,和他之前的同类型作品相比,确实不太过瘾,缺少了近身搏斗和肌肉碰撞,只因为老布实在是岁数到了,打不动了。

    从一个拿手术刀的外科医生,到拿枪的“城市英雄”这样的过度感觉导演是精心安排了大段的铺陈,从他的岳父大人拿起枪保卫农场、到芝加哥警察办事的拖沓表现,无不预示着老布拿起枪单干的结局。到这里我反而会期待老布用更加巧妙的方式智斗恶势力而不是“以暴制暴”这么简单。

    这里又不得不说一个人设的问题,老布给我的印象就是硬汉、动作明星、甚至有一些蛮干,虽然比巨石强森更有智慧,但是终归还是一个打星。这里加入一个“第一次拿枪”的设定,感觉怪怪的,明明杀人杀的很6啊,非得加入第一次拿枪把手弄伤的桥段,感觉很生硬,按理说第一次拿起枪应该瞄都瞄不准才对啊。

    如果是我拍,抛开大家说的“拥枪”话题,我觉得布鲁斯的角色设定应该是个“会打架的外科医生”,因为开始他弟弟交代过“他很能打”,我觉得一开始他应该是用手术刀加上不凡的身手,以肉搏为主,一刀封喉,到后面再加上被枪打伤,觉得近身的危险性太高,才决定开始用枪,是从刀到枪的一个进化过程,就像蜘蛛侠这类英雄也是进化来的,包括装备和思维等等。

    这部片子整体也就是三颗星,毕竟都是给老布的,这类逼着老实人拿起武器的片子不在少数,也没有什么悬疑可讲,描述的更多的是夸大后的“拥枪”和“治安”问题,算是现实题材的艺术包装作品。

    第一次写影评,逻辑和观点都不够成熟,以后慢慢进步。

    感谢阅读。

     5 ) 你还是那个击落了F35的男人吗

    首先,我真的接受不了杀了两个人就显得无所适从的布鲁斯·威利斯(虽然最后习惯了)。大爷,咱先不谈你杀过的人够绕地球几圈,请问您还记得您有过单挑击落一架F35的战绩吗?别跟我说那不是你 ,我不管,那架F35就是被颗煮蛋击落的。现在你杀了两个人就做噩梦,干嘛?装纯啊你,闹呢!

    其次,我知道在好莱坞电影里警察很废,但我没想到能这么废。真是废的很有后台!

    然后,原来国外的网站上可以看见一些类似“犯罪指南”一类的视频,这让我大哥很不开心。

    再然后,不就杀了几个人吗?至于那么多媒体争相报道吗?没见过世面!那位爷以前的事迹随便拎一件出来也比这事儿来的有冲击性。还有啊,居然还出现了反对的声音,呵呵,键盘侠你们知道那位大爷以前拯救过你们多少次吗?

     6 ) 平静太久了,是时候酣畅淋漓的“爽”一把

    记得在一次小班课英语作业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如果你有机会选择一个城市生活,你最不会选择的是哪一个城市?”我当时的回答是芝加哥,这个被称为“犯罪之城”的城市。即使我再怎么小心翼翼的生活,我也可能在一夕之间死于非命,实在是太可怕了。而今天羽蒙要给大家推荐的一部爽片则是一个在芝加哥发生的故事——《虎胆追凶》。

    保罗.柯西医生(布鲁斯.威利斯饰)的太太和女儿遭遇入室抢劫,而爱妻更因而致死时,他的整个人生态度改变了。他开始主动出击,在暗夜的芝加哥街头找寻那些可能的罪犯加以制裁,他购买了大量的武器,用自己的方式开始维护社会和和平。这种血腥和暴力的行为,一方面的确制裁了犯罪,而另一方面也令人们对这名神秘的城市英雄感到困惑。

    城市英雄的产生并不是一朝一夕而产生的,而是长期犯罪事件的累加,再加上执法人员的不给力。因为事件终于在有一天发生到当事人身上,这成了压死骆驼身上的一根稻草。

    首先来探讨一下影片中的芝加哥为什么犯罪率这么高吧!其实影片也没有抹黑芝加哥的意思,它完全说的是大实话。

    今天的芝加哥其实是一座重建的城市,因为在1871年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大火,导致芝加哥的主要城市付之一炬,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芝加哥大火。后来新建的城市正好处于美国经济腾飞的时期,大概就是所谓的“柯立芝繁荣”前后,所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芝加哥树立起一座座高楼大厦。但是在急速发展的同时,犯罪的火苗也在酝酿。

    芝加哥犯罪率高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黑人数量很高,当地黑人占总人口数量的百分之三十八。当然,这绝对不是种族歧视,并不是黑人导致犯罪率普遍增高。但是由于十九世纪黑人普遍教育程度很低,而且很难找到工作,同时他们也不愿意老老实实的上班。你想一帮黑人整天无所事事,还特别能生育,不去捞偏门根本就没办法养家糊口。老一辈坑蒙拐骗拦路抢劫生活,哪有什么教育下一代的意识,于是就如此恶性循环下去。

    影片一开始就是在介绍一个这样的城市,犯罪事故频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犯罪率飙升。黑色的背景,各种电话声,救护车的声音,笼罩着这座城市。影片的画面还没显露出来,就出现了这一连串的介绍,让观众不得不屏息观看。

    不过接下来就切到了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画面,女儿考上了心仪的学校。一家三人互相调侃。这一温馨画面与影片开始的压迫感和紧张感格格不入。

    导演确实很有才,家庭有多温馨,犯罪有多恶劣,这极大的反差便让这个城市产生了“守护天使。

    从最开始的路见不平,拔枪相助到后面的消灭已知的恶势力,再到最后的找出杀害妻子的凶手。这一个过程所造成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正因为这个城市有守护天使的出现,才让这个城市的犯罪率首次下降。但是却多了一些崇尚守护天使的人,不估量自己的能力便行动。

    整部电影并没有完全赞同柯西医生私自执法的行为,毕竟这一行为是违法的。从电台的讨论就可以看出,受苦的群众,感性的人对于守护天使的行为是感谢的,简直把其当偶像看待。而理性的人认为这一行为是违法的,如果在一座城市形成了一种风气,那就不需要法律了,很多人会效仿这一行为。那这个城市会变得更乱。这也是柯西医生这一守护天使的代号最终选择消失的原因之一。

    影片的最大亮点是柯西医生作为守护天使执法的前前后后,买枪,安装枪,拿走连帽衫。从最开始的不会开枪,还会伤到自己,到后面的游刃有余,面无表情。作为一部爽片来看,足以。这些经典的场景也让我想到了《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的莱昂,不过人家是专业杀手,而柯西医生是为民请命而已。

    光从柯西的硬汉形象和慈父形象来看,这部影片是成功的,但是该片充满了“义务警察”这种类型的电影里的各种陈词滥调,导演试图给观众带来颠覆性的观感,但最终却背道而驰地变得更加血腥。

    不过,重在娱乐的朋友去观看这部电影,还是“爽”味十足的,真正的让你体会到什么是男性荷尔蒙爆棚。

     7 ) 《猛龍怪客》 布魯斯威利的斜槓人生

      《猛龍怪客》在講述一位斜槓中年的故事,順便探討以暴制暴是否合情合理。看男主角保羅(布魯斯威利 飾)從一位溫文儒雅的外科醫師,因妻女慘遭暴徒欺凌,從此蛻變成一位在城市街頭制裁暴力罪犯的死神,白天開刀醫人,夜晚開槍殺人,身兼兩職,擁有多元身份,開啟了他的斜槓人生。

    (白天醫人,夜晚殺人,展現斜槓真諦)

      所謂「斜槓」,是一個新概念,源自於英文「Slash」,象徵選擇能夠擁有多重職業或身份,比如有人白天坐辦公室,夜晚駐唱,就是「上班族/歌手」,但後來「斜槓」一詞逐漸跟「文青」一樣氾濫,界線開始模糊(曾有人在某文字創作平台上因「斜槓」的定義進行筆戰),此處我就不贅述;而在《猛龍怪客》,布魯斯威利的斜槓身份是「合法醫生/非正當性的執法者」,有著明顯的反差,對劇本設定來說,這是一個簡單吸引目光的方式,使用相同手法的有電影《我的老婆是老大》和電視劇《通靈少女》,前者顛覆了老婆在男性心中的刻板印象,後者則實屬罕見,因為通靈者很少有妙齡少女擔任。因此,白天醫人、夜晚殺人的男主角保羅,很容易就能給觀眾吸引觀眾目光,留下印象。

    (為了妻女,布魯斯威利開始以暴制暴)

      至於造就布魯斯威利成為斜槓中年的肇因為何?本片給出了很合理的劇情設定,因妻女在家遭遇暴徒闖入,意外造成一死一傷,使他對執法機構產生懷疑,接著眼見岳父向盜獵者大膽開槍,並且用狐狸與雞窩比喻警方執法太慢,說出男人若真想保護自己在乎的人事物,就得自己來,這一席話讓他茅塞頓開,再加上有急診病患剛好掉了一把槍的「神助攻」,為他以暴制暴的行為揭開序幕。接下來的過程很流暢,他從一位不會使用武器的菜鳥,漸漸熟練,手法越來越俐落,同時不斷調查當初闖入他家的暴徒,展開一連串爽度還不錯的血腥暴力動作戲碼,頗為精彩。

    (江湖在走,兵器要有)

      《猛龍怪客》藉媒體之口,探討用非法手段討回公道是否合情、合理?通常這類議題,自然會出現的贊成與反對兩派人馬,然而,本片沒有直接給出一個定論,不過看布魯斯威利最後的下場,就能明白導演站哪邊了,答案不言而喻。老樣子,來首十四行詩點評:

    肇因全因一場搶劫案意外,

    讓男主角老婆從此睡棺材,

    女兒也受重創躺上手術檯,

    面對家中噩耗他三聲無奈,

    愛妻喪禮後他隨岳父離開,

    遇盜獵者偷捕動物想盜賣,

    老丈人開槍展現男子氣概,

    當場就把布魯斯威利嚇呆,

    岳父說警方執法太過懈怠,

    若真是個男人就該自己來,

    這件事從此改變他的心態,

    拿槍收拾為非作歹的無賴,

    以暴制暴這行為是否應該?

    我只知道殺人放火金腰帶!

    【同場加映】

    《侏羅紀世界:殞落國度》影評

    《死侍2》影評

    《人型海象》影評

    昆汀涂的粉絲團

    昆汀涂的無雷短評Instagram

    九品中正制度評分:四品,中上之作。

    (一品最高,九品最低)

     8 ) 《虎胆追凶》:手刃家仇

    有人怀疑这是枪支协会的广告电影 ,鼓励人们买枪自保,可能有这一层意思吧,不然为什么把本片背景虚拟成一个枪案频发的城市?枪店的服务员MM有点俏皮,如下图。布鲁斯·威利斯给人的感觉就是很能打,但在本片中饰演一个儒雅的医生,而且不会使用枪支,给人一种反差感。有人说直接把枪给布鲁斯开打不行吗?楼主觉得这样反而不好,有反差才有戏剧张力,才有看头。

    剧情:在枪案频发的芝加哥,保罗(布鲁斯·威利斯)原本是一个温文儒雅仁心妙手的医生,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一场入室抢劫让他的妻女惨遭暴徒欺凌,女儿昏迷不醒,爱妻丧失生命。城市里连串的凶案让警方束手无策,种种原因使得保罗的案件无法结案,本应受到制裁的凶徒逍遥法外。   在崩溃和绝望中,保罗的人生价值观彻底改变。为了替家人复仇,保罗决定练习使用枪支,主动出击,单枪匹马在城市街头制裁暴力犯罪。警方和大众对这位伸张正义的神秘“帽兜男”众说纷纭,有人赞扬他是“守护天使”“死神”,有人指责他非法制裁。保罗为一个濒死伤者救治时发现他戴着自己的手表,于是顺藤摸瓜,找到另外两个仇人地址,为家人报仇。幸运的是,长期昏迷的女儿最后醒过来了。

     短评

    丰富了细节,也完善了行为动机,并且顺应时代发展:YouTube自学各项技能,死神降临meme世界。更符合常规好莱坞叙事,也少了几分戾气,一看到各种浪费时间的Establishing Shot就想快进;但通篇反左立场好评,麸质不耐探长最后不管不顾吃下普通披萨简直是个太有趣的象征。

    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这电影是美国步枪协会赞助的吧?老布当年可是徒手击落过F35的男人……现在被拍成这样……

    6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好久没有见到如此unapologetic conservative且无视PC的片了。除了贯穿全片对拥枪自卫的支持,女儿昏迷,同学在床前念Milton Friedman,老爹在床前念C.S.Lewis,西裔罪犯,非裔电台主持人打种族牌。得亏立项早,现在肯定拍不出来这种片了

    11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观影过程中右边坐了个黑人小哥哥跟我乐得都快high five了,左边一对荷兰小情侣各种尖叫捂眼。出了影院一丝冷风吹过,突然觉得这电影看着是爽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但是身在异国他乡细思恐极。还是我朝优秀,起码走大街上不用担忧生死。看the post想移民,看death wish想回国。

    15分钟前
    • 李阿斗
    • 推荐

    畅快,最喜欢这种以暴制暴的解决方式了。当法制无法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时候,是选择保持信仰然后坐以待毙还是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另一个角度完美诠释了什么叫金发无脑,都挨了一次枪子了还自不量力,吃一百个豆不嫌腥

    17分钟前
    • 水立方_Satoshi
    • 推荐

    74版诞生于犯罪率飙升的七十年代,男主面对伤害选择以暴制暴,这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反英雄”一词也一直沿用至今。极为讽刺的是:这个故事在44年后依然没有过时,今年美国枪击案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美军伤亡人数,美国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这部电影,即使它再也不会像74年那样引起热议和轰动。

    22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中规中矩,无惊无喜。

    27分钟前
    • 艾晨
    • 还行

    强烈怀疑这是枪支协会的广告电影,很是应景啊;艺术为政治服务,一点不假,左派拍出来一部《The Post》,右派就来一部《Death Wish》回应。PS:威利斯真是老了。

    30分钟前
    • 虎子
    • 还行

    打死冰激淋人的時候我就不看了。

    34分钟前
    • Die Katze
    • 还行

    还行,简单爽快,动作戏干净利落,KO从不废话,比起老版的戾气和边缘,本片温和了许多,也更主流,但还是有着老版鲜明的右翼观点,比如枪支崇拜。乔卡纳汉的故事+伊莱罗斯导演,这样的组合其实可以更狂野一些,现在还是不太过瘾,就虐杀那段很爽,最后一个镜头致敬老版

    35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看到布鲁斯威利斯出场就热泪盈眶了好吗,还要什么自行车?

    38分钟前
    • 罗洋
    • 力荐

    一位哥谭市居民平凡的日常

    39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简单粗暴,挺爽的,最后一镜致敬老版

    42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还行

    新版「猛龙怪客」,反正就是一顿胡打,以暴制暴图过瘾的片子。伊莱罗斯拍这种片子有点屈才啊,太普通了。不过片子可看度还可以,毕竟还有布鲁斯威利斯,虽然我也不太信他是个温柔的医生。

    4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与其炮制蹩脚的故事,赋予似是而非的意义,不如直接把枪交给老布,这是作为粉丝的唯一要求——好在导演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医生速成枪神这种事情也就不需要繁文缛节去解释了。

    44分钟前
    • viennavirus
    • 还行

    美国太危险,茶几加入购物清单

    49分钟前
    • 李的人糁
    • 推荐

    加一颗星为了老布终于接了一个像模像样的片子,警察其实不傻,就是受限制和不作为,也放过了老布。

    51分钟前
    • Carf
    • 推荐

    还OK,就是片名中文翻译太不靠边了...

    55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还行

    2018年,在刚过去的20周里,美国发生了22起校园枪击案,5月18日德州Santa Fe枪击案,10名学生和老师死亡。美国人民正在热议“枪械控制法律”,这部影片的出现,无疑成为了枪支协会的公益广告了。3.5星推荐

    56分钟前
    • bugz
    • 还行

    《疾速追杀》:地表最强爱狗人士。《伸冤人》:地表最强爱女性人士。《虎胆追凶》:地表最强爱家人人士。PS:这警察如果当初在《绝命毒师》里对老白这么宽松就好了。

    1小时前
    • 朝暮雪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