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韩国剧 银行家

    银行家

    评分:
    0.0很差

    分类:韩国剧韩国2019

    主演:金相中蔡时那柳东根金太祐 

    导演:李在珍 

    猜你喜欢

     剧照

    银行家 剧照 NO.1银行家 剧照 NO.2银行家 剧照 NO.3银行家 剧照 NO.4银行家 剧照 NO.5银行家 剧照 NO.6银行家 剧照 NO.16银行家 剧照 NO.17银行家 剧照 NO.18银行家 剧照 NO.19银行家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长篇影评

     1 ) 一如既往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影片中反应出来的现象有什么改变吗?并没有。有也只能说是它们学会了遮羞布,把明面上的搬到了底下而已。在各个领域,尤其是高科技高技术领域,往高层发展上永远有着心照不宣的天花板,而很多过去的人,死要面子如同皇帝的新装一般装着看不见,还到处粉饰吹嘘自己在那儿混的有多好。然而,德尔塔奥米教做人,一切丑恶嘴脸暴晒在了阳光下无所遁形。过再多时间,它们低层与上层的鸿沟只会裂缝越来越大,就看什么时候崩盘吧。发个正常影评都这么费劲要这么含蓄,也是服了这平台,怪不得要整改

     2 ) 电影中未呈现的时代背景,与“隐形富豪”的真实经历

    《银行家》这部电影由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上个世纪50年代,底层黑人Bernard Garrett和富二代Joe Morris在美国严重的种族歧视背景下,如何逆流而上实现自己的商业梦想,以及为了抗争歧视几近失去万贯家财的故事。

    是的,这并不是一个讲述善恶终有报的爽片,在影片的最后,主角Bernard为了坚持自己心中的原则与正义,拒绝了议员所提出的交易,在法庭上疾呼黑人也应拥有的平等与权利,为此他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与自己的合伙人Joe Morris入狱3年,并失去了名下的177套物业。

    1965年庭审时,影片的真实原型Bernard谈到自己的经历不禁潸然泪下

    要更深地理解这部电影中人物所面临的局势与压力,就不得不联系其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

    美国黑人多为欧洲殖民者劫运而来的非洲奴隶后裔,1865年美国黑奴制度彻底废除之前,黑人一直被当做商品,深受剥削和虐待。摆脱了奴隶制枷锁后,美国黑人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没能从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中脱身——和白人相比,他们是“下等公民”。

    但在历史的斗争中,美国黑人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着自己的社会地位。

    在影片中,有一条比较清晰的时间线,而主角Bernard的成长轨迹在某种程度上也暗合了美国当时平权运动的风起云涌。

    【1939年,成长于德州的擦鞋少年】

    美国1861-1865年的内战,死亡70万人保证了美国统一,同时奴隶制被废除。

    然而,奴隶制虽然被废除了,黑人不再是奴隶了,但在现实生活中,黑人却并没有获得和白人一样的社会权利,歧视仍然无处不在,尤其是曾以奴隶制盛行的美国南部。

    影片开始后不久,即展现了出身草根的Bernard在街边为白人商人擦鞋,并趁机偷学金融知识、险些被保安抓捕的情节,而真实情况也大体如此。

    Bernard于1922年出生在得克萨斯州威利斯的一个小镇上,他很早就显示出了做生意的天赋。因为家境贫寒,Bernard通过打零工积攒学费,在休斯顿读完11年级后即开始经营自己的清洁业务。

    正如影片中Bernard与父亲的对话所表达的那样,他深知,如果他想真的拥有财富——“像白人那样去赚钱”,他必须要离开自己的家乡德州,才能在种族压迫的大环境下获得一些微弱的松绑与自由。

    在影片进展至中段,Bernard已事业有成,带儿子重走家乡路时看到随处可见的种族隔离现象一脸惆怅,面对一处人家门口所悬挂的旗帜更是眼神复杂——那面旗帜,就是南北战争时南方联邦的旗帜,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种族歧视的象征。

    而那时,距离他年少时离开家乡谋求发展,已经过去24年了。

    【1954年,Bernard带着妻儿举家迁往洛杉矶】

    现实中的Bernard有过两次婚姻。

    1945年,23岁的Bernard与妻儿开着一辆破旧的货车去加州寻找机会。一到加州,就开始了清洁服务和收集废纸的生意,最终攒够了钱在洛杉矶购买房产。

    正如影片中所表现的那样,年轻的Bernard遇到了一位白人房地产投资者Barker,并通过与他的合作迅速发展了自己的事业——但因当时种族歧视的压力,Bernard在合作中只能充当暗中操作的“隐形人”,所有的商业约定大多以口头承诺的形式兑现。

    到1954年,Bernard身价已达15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430万美元,使他成为了当时美国最富有的黑人之一。

    然而,由于Barker的突然离世,其遗孀对二人曾经的约定拒不兑现,Bernard第一次深刻体验到了身为黑人在商业合作中“哑巴吃黄连”的无奈,不得不接受利益受损的现实。

    与此同时,这次挫败也给Bernard带来了启发,他不但意识到可以买下银行大楼为以后申请贷款提供方便,还想到了雇佣其他白人帮他在此后的商业活动中继续扮演Barker的角色——此后,便是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他与合伙人一同训练白人底层Matt的故事了。

    整个经历看似传奇,但实属无奈。

    毕竟,在当时的美国,一件小事就可以引起严重的种族对抗,白人对黑人的歧视在当时的社会中是非常严重的。

    在此,就不得不提到在1955年由Rosa Parks引发的“蒙哥马利巴士抵制运动”及1957年发生的“小石城事件”。

    Rosa Parks是一位伟大的黑人女性,同时也是一位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者,美国国会后来称她为“现代民权运动之母”。

    当时,美国南方各州还在施行吉姆·克劳法 (Jim Crow laws) ,这是泛指1876年至1965年间美国南部各州以及边境各州对有色人种(主要针对非洲裔美国人,但同时也包含其他族群)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的法律。这些法律上的种族隔离强制公共设施必须依照种族的不同而隔离使用,这样的差别待遇造成了黑人长久以来处于经济、教育及社会上较为弱势的地位。

    在1955年12月1日,黑人女工Rosa Parks在乘坐公交车时,公车司机因白人座位已满,命令Rosa Parks将其使用的“黑人座位”让位给一名白人乘客,Rosa Parks因拒绝听从司机命令而遭到警方逮捕,随后引发了长达一年的“蒙哥马利巴士抵制行动”,成为20世纪中叶美国民权运动的重要标志。

    这场抵制公交运动整整持续了381天——民权斗士们号召蒙哥马利市内的非裔美国人拒绝搭乘公交,步行或者搭乘的士上下班,以表达对于Rosa Parks的逮捕以及种族隔离政策的反对。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蒙哥马利市的公交公司因此受到沉重的财务打击。

    参与巴士抵制运动的人们

    1956年11月13号,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终于宣布,阿拉巴马州的《种族隔离法》违反美国宪法,《种族隔离法》无效,应立即取消。

    消息传到蒙哥马利市,黑人沸腾了,马丁路德金、Rosa Parks女士,以及她的律师、一直在帮助黑人发声的白人牧师,四人一起坐上了取消《种族隔离法》后的第一辆公交车——他们特意挑选了在过去只允许白人坐的前排位置。

    仅仅因为想要平等使用公交车座位,便引起长达一年艰难漫长的斗争。

    由此可见便不难理解,为何在Bernard收购了白人公寓楼后,影片中那位白人老太太会激烈地表示拒绝,最终宁愿搬家也不和黑人同住了。

    也更能体会到,在那个年代,Bernard打破常规、利用白人充当自己的“形象代言人”背后所拥有的勇气、魄力与实属无奈。

    时隔一年后,在1957年发生的“小石城事件”,同样体现了在当时的美国社会“种族歧视”依然是社会的严重矛盾。

    小石城事件,也被称为“小石城九人事件”。这是一起发生在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围绕公立学校中种族隔离政策的对抗事件。

    1957年9月,小石城学校委员会宣布逐步改变学校中种族隔离的现象,在白人的中心中学首批录取了9名黑人学生。

    录取的9名黑人学生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不但品学兼优,而且家庭背景也属于中上层,但尽管如此,依然早到了白人种族主义分子的激烈反对。

    一些白人声言要用暴力阻止黑人入白人学校,得到州长法布斯的支持,他派出州国民警卫队,企图阻止黑人学生入该校。

    随后,艾森豪威尔总统将该州国民警卫队联邦化,并派出空降兵到该州,强制推行联邦法庭决定,才保证了黑人学生正常入校——但即便如此,在日常学习中,这些黑人孩子依然要面对来自白人同学的歧视与羞辱。

    了解这些后就不难理解,当1963年Bernard第一次向合伙人Joe Morris提出想要收购家乡德州的银行时,Joe为何会严肃地质疑他的不切实际与过于天真。

    而事实也正如Joe所预测的那样,二人的这次投资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但即使明知风险极大,Joe也愿意陪伴Bernard一起冒险,也证明了二人已不再只是单纯的生意伙伴了,而早已成为了共同经历人生跌宕起伏的挚友。

    影片中,二人大胆帷幄、利用白人充当自己的替身以开拓自己的商业版图是真实存在过的,为了能够更好地监管自己的生意,甘愿化身为司机与清洁工对替身加以监督、指导也是真实发生的。

    但令人遗憾的是,电影中银行收购业务失败,导致二人家财散尽、身入囹圄也是真实的。

    正如电影中所表现的那样,他们的白人“替身”Matt在银行法调整后犯了一系列的错误,牵连二人因此入狱。在这场劫难中,Bernard与Joe Morris几近失去所有,他们所拥有的177套物业,最后只留下了在Bernard妻子名下的一套,并因此获刑3年。

    出狱后,这两位人生挚友移居巴拿马,再次携手重启了彼此的事业。

    影片原型在商务活动中与美国高官合影

    而在随后的采访中也得知,这部影片的故事创意最初正是来自于Bernard本人,他一直希望自己和Joe Morris的传奇故事能为更多后人所知,所以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找了两位编剧朋友来写这个剧本。

    在他去世多年之后,他的儿子拿着这个故事,找上了好莱坞制作人,数易其稿才拍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部《银行家》。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查找资料的时候我发现,和影片中所表现的经历不同,Bernard的人生中有过两次婚姻,他的第二任妻子是一位白人,并为他生下了两个女儿,而这三个同父异母的子女所发生的纠纷,让这部《银行家》一度深陷麻烦之中,以致延后了在美国Apple TV+的上线时间。

    在Bernard Garrett去世后,他与第一任妻子生下的儿子成为了父亲人生故事的版权所有者,并挂名担任了这部影片的联合制片人。而Bernard与第二任妻子所生的两个女儿,在影片即将上映前,则公开指责《银行家》在剧情上歪曲事实——他们的哥哥故意把她们母女三人排除在外,并指控这位同父异母的哥哥曾对二人长期性侵……

    这一负面新闻的爆雷,导致影片的发行一度陷入被动的局面。

    片尾出现的Bernard家庭合影

    没想到,无论Bernard如何励志、努力,儿子依然落入了俗套,变成了在影片中令Bernard最嗤之以鼻的顽劣不堪的“花花公子”,甚至是长期乱伦、性侵自己两个亲妹妹的强奸犯…

    看来,无论电影是否改变自真实事件,都只能代表主角的一部分历史,或某一个侧面,而影片背后的真实人生,往往是出乎观众意料的。

    而电影只是电影,其中所表现出的智慧与博爱,有多少来源于现实,又有多少是被粉饰后的传奇,就不得为我们这些外人所知了。


    素材参考:

    《刺刀见血下的美国平权运动》

    《真人真事改编作品风险高,两部颁奖季新片卷入麻烦》

     3 ) 我想买个办公楼——《The Banker》中的金融

    The Banker是部层次丰富的电影。反映美国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种族歧视和偏见的电影非常多,很多人对片中揭露出的社会不公、电影故事的剪辑编排、角色的演绎和塑造都做了深入的探讨;本片较为独特的是,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金融领域,片中涉及到的金融学,也很有意思。

    本片的大交易一共有两桩,第一桩是收购Bankers Building,第二桩是收购猎鹰家乡的两家银行。本文只解析第一桩交易,因为里面涉及了很多数字和计算,相信通过本文浅析,能带来一些不一样的理解。

    Bankers Building有14层楼,商业面积119,000平方英尺,是当时LA市区最高的办公楼,被誉为是该地区建筑群皇冠上的宝钻。

    猎鹰对The Bankers Building做简介

    通过之前的剧情我们知道里面驻扎的都是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一直不待见猎鹰的银行Mid City Bank就在大堂1楼。

    烦人的Mid City Bank在1楼

    猎鹰因为之前合伙人突然亡故,被前合伙人的妻子和客户经理Reed搞得很惨,激起了翻身做主人的念头,找了神盾局局长和小蓝兽组成了漫威买楼小分队(就喜欢串戏,Nicholas Hoult演过X-men的Beast),开始了大手笔的买买买。

    可惜小蓝兽不如在X-men里,虽然也很聪明,但是在这个世界里九年义务教育没毕业,猎鹰只好手把手从基本的数学教起。我们也跟着猎鹰老师一起学学怎么给大楼估值。

    首先要简单介绍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是估值核心要素的概念——资本化率,Capitalization Rate,简称Cap Rate,你可以简单理解为收益率。猎鹰老师先提了另一个概念叫乘数Multiple,是个过时的老概念,用以计算几年收回成本,比方花300,000投资买楼,每年净收入30,000,那乘数就是10,10年收回投资。

    乘数和资本化率

    资本化率其实就是乘数的倒数,30,000/300,000=10%。不仅买楼,各种利率在各类金融资产的估值里都举足轻重。关于资本化率,本文后面还会有一些分析。

    资本化率Cap Rate

    那么有了资本化率,我们怎么对一个楼盘进行估值呢?电影里虽然没再讲解,毕竟不是CFA教学片,但是通过猎鹰老师临时加戏给培训了1个月的小蓝兽出的模考题里我们基本可以推断出需要哪些要素、进行怎样的计算,可以对一个楼进行估值。

    加戏出题模考

    这个计算过程如下,我们暂称其为基本估值模型,其中,绿色为应用题的给定条件,白色为中间计算步骤,蓝色为计算结果。要注意,年总收入不能直接用于计算价值,必须用空置率进行调整,再扣除运营成本、获得净收入之后,才能最终通过资本化率得出资产价值。显然,通过我们的模型计算所得与片中的结果是一致的,小蓝兽也毕业上路了。

    基本估值模型

    接下来就是实打实地跟老房东雷诺进行谈判了。不过在此需先说明两点,因为谈判过程中有很多你来我往,我们仅对片中出现了最终结果、或者对剧情有重要影响的估值进行建模;此外,我在计算过程中发现有些数字与电影中的数值有零头上的出入,具体原因不明,但是大数是一致的,出于不影响剧情理解的考虑,就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了吧。

    进入正题,首先是老房东开场先虚晃一枪,说了一堆有利于自己的数字,开了一个高价。

    第一次开价

    相应的计算过程如下。这里需要说明3点:1、由于二者的谈判是基于每平方英尺单价的,为了之后计算的展示方便,所以加了两行初始条件——单价和面积,面积是基于上图中年总收入/单价倒推得出的(注:此处面积是实际计算面积,可能还有月份,仅为了计算简便做简单统归,与之前猎鹰做简介时说的商业面积没有直接关系);2、因为后面双方谈判中,空置率直接在单价层面调整掉了,意味着不需要对总收入再进行调整,所以“空置率”和“年总收入(调整后)”两行直接删除,下同。3、这里就出现了零头上的出入,影片中估值多出了80,导致最终收购价也多出了100,原因不明,如有高人可留言讨论,下同。

    第一次开价估值计算过程

    我们小蓝兽必定不能要啊,哪儿能你说多少是多少,买楼跟买衣服一样一样的,总要来个讨价还价的,于是双方开始了扯皮:

    蓝:别胡扯,我知道你才15美分一平(方英尺)。就算是平均18美分,(总收入)也就245,592,但这不重要,除非你把租赁协议都给我看,否则我就得按15美分算。 雷:15太低了。 蓝:15很好了好么!尤其如果你还要算上空置率的话,至少有9%! 雷:没那么多。 蓝:我数出来可有12%哦(注:是猎鹰花了一天在傍晚根据亮灯数量数出来的,这DD水平简直跟浑水做空瑞幸一样)。按那么高的空置率算,你每平也就13.5美分好么。 雷:我们总能找到租户来填坑的。 蓝:我们就算16美分一平吧,妹坑你吧?按10%的资本化率算,价值1,383,000块钱。但是10%的资本化率当然太低了,我跟我合伙人做的交易都是12%的,那就是1,152,533块钱。

    讨价还价

    这里小蓝兽在讨价还价过程中其实报了两次估值,计算过程分别如下:

    还价:一顿操作猛如虎

    其中,按10% Cap Rate算出的数字比影片里又多了40,暂且认为是忽略零头的结果吧。可以看到,通过小蓝兽的一顿生猛操作,硬生生把估值拦腰砍掉了一半还多,究其原因,一是砍了单价,一是把Cap Rate拎高了,足见利率这东西多么重要,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提高Cap Rate,意味着投资人要求更高的收益水平,毕竟买其他楼都能赚到12%;反过来,在收益和其他条件确定的情况下,要求提高收益率,必定要压低初期投资额才能达到。所以直观地看,高Cap Rate对漫威买楼小分队有利,而反之则对老雷有利。

    言归正传,这下老雷不淡定了,也开始见招拆招:你看看,市中心风险是很低的,12%不需要的,我要10%的。影片叙事这时候转回了谈判前小分队的预演。

    鹰:老雷他肯定要咬住10%的Cap Rate,我们绝壁不能答应啊,他还要25%的溢价呢(注:收购有一定溢价是正常的,以补偿卖家的其他额外支出包括法律税务等方面费用、促使卖家交易,但25%真的好高啊)。但是你也要让谈判继续下去,所以我要你记住10.5% Cap Rate下的估值,但是25%的收购溢价也还是超级高的。

    预演谈判

    这时候小蓝兽脑子不够用了,猎鹰直接帮他脑算了,计算如下。电影里的数字应该是抹去了估值的零头,按照1,317,000那么收购价便是1,646,250了。

    猎鹰脑算

    既然价格还是高,猎鹰设计最后让小蓝兽给老雷来个选择题玩玩(Neo:又来?)。

    蓝:你要是一定要把这楼放在10%的Cap Rate下估值,现在市场那么好,我们大可以在别的地方赚到12%,那么我们肯定不能让你直接拿了25%的溢价高高兴兴回家。这样吧,我给你两条路走,11%的Cap Rate给你25%的溢价进账,或者10.5%的Cap Rate但是你拿不到25%了,只能给你18%的溢价,你自个儿挑吧。诶!不能让你伙计帮你算了,否则没意思了,知道你自己一时半会儿算不了,你直接选,玩儿的就是心跳!(其实老子我也没法算,我作弊事先都算好背下来了嘿嘿)。

    两个选项,玩个心跳

    因为这里小蓝兽玩儿了把阴的,没把数字直接报出来,我用模型计算了两个选项的最终收购价如下:

    泥萌都算不了,我来算

    通过计算,显然选择前者价格更高,对老雷更有利,但是可惜老雷自己算不了,赌错了,选了后者。

    我选蓝色药丸儿

    蓝:你少拿了17,000哟。

    恭喜我,你答错喽

    老雷还是很佩服的,虽然不知道小蓝兽其实作弊了,所以问了一句自己选的估值多少,答1,554,060。再说明一下,如果内在估值按猎鹰的计算抹去零头、即按1,317,000计算,则收购价数字是一致的。

    开心

    最后再搭上个大桌子,完美!

    你这桌子要不一起卖我吧嘻嘻

    至此,这一桩交易就算基本结束了。电影对这一交易环节表现得很精彩,既有生意场上的交锋,针尖对麦芒,也有暗地里的小心思小伎俩,让人拍案叫绝。我们可以看到,在各种交易的成功背后,需要付出努力去获取充分的信息,比如精确的租金、空置率这些基本要素,也需要临场时具有针对性的过招,比如双方就死抓Cap Rate这一对估值影响的关键。最后也希望我的这篇浅析,能为观影者带去更多的理解和回味。

     4 ) 普通人想要跨阶层逆袭成功,需要做那些努力?

    虽然这部电影里的时代,历史背景与我们现今所处环境截然不同,但是这个普通人逆袭成功的精彩故事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还是带给我们很多现实思考意义和参考价值。

    “新美国队长”所扮演的黑人男主伯纳德从小擦鞋匠出身,通过自己的聪明,野心,谨慎,坚持一步步跨越贫穷的阶层变成房地产经纪人,再到翻云覆雨的银行家,最后变成改变历史篇章的革命者,整个故事的节奏控制的自然流畅,选角也成功。玩世不恭,早已看透人情世故的黑人老大哥,初出茅庐却志向远大的黑人投资小伙以及看似单纯易操控实则心怀鬼胎的“傻白甜”白人蓝领小伙,各自都展现出了人物性格特色,使这个真实故事鲜活还原并且引人入胜。

    所以,回到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现实参考意义,一个普通人,或者是出生贫穷的社会底层想要跨阶层逆袭,需要做那些努力?

    1明知道自己所处于压倒性的劣势,仍然懂得坚持下去,保持住自己的聪明,谨慎和心气。

    五六十年代美国黑人歧视问题严重,当男主提出自己的房地产投资计划时不仅受到岳父的冷嘲热讽,也经受到来自社会中各色人群的重重阻碍(比如预约不到银行贷款,根本见不到银行经理,经受白人租户的恶意投诉,警察的不友好问询等等),

    一般人可能就此放弃了,接受现实的不公,但男主没有,他做到了时刻保持聪明——男主从小对数字特别敏感,在孩童擦鞋匠的时候就偷偷记下顾客关于投资的商业机密探讨,对于各种投资收益率的计算了然于心。

    保持谨慎,步步为营——银行经理不肯见他,就买下整栋都是银行投资公司的大楼,买下大楼就等于渗透所有这些银行公司,可以掌握房产市场的最新情况他们内部的游戏规则。

    保持适度的野心——买下白人的银行大楼后,继续扩张自己房地产投资版图,利用白人银行得到的第一手信息继续买下白人的社区,直至拥有超过100多栋房产投资

    2,尝到初次成功的甜头后,不盲目自大,懂的有所退让,不要把自己暴露在可能的风险中。

    有所成就后,人非常容易自大,膨胀,黑人男主伯纳德懂得规避风险,躲在幕后操控,电影中他和黑人老大哥乔找了一个看似值得信赖的白人小伙抛头露脸做他们的代言人,让他去和白人利益团体周旋,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黑人投资商在商业领域可能会遇见的各种歧视不公待遇,把风险降到最大。

    锻炼白人小伙这段很有趣,把他从一个什么社交礼仪都不会,在家具厂打工的普通蓝领工人培养成金融投资界的天才金童,教他打高尔夫球,学习数学,复杂的各种投资收益率计算,高级餐桌礼仪等,这里闹出不少笑话,适度缓解了影片太平铺直叙的节奏。

    3 要控制住自己权利的野心,不要把手伸到自己掌控不了的地方。

    在洛杉矶买楼顺风顺水,尝到甜头之后,男主伯纳德衣锦还乡,回到德州老家,发现那里依旧迂腐不堪,种族歧视根深蒂固,这时,他心里更大的美国梦诞生了,他想拯救,改变自己的家乡黑人的生存状况,和根本的歧视顽疾。伯纳德随即想买下老家最大的银行,用白人的钱给黑人兄弟贷款,扶持他们的生活,改变他们的待遇。但黑人老大哥乔说了,连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也无法一下子改变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问题和矛盾,你又怎么可能会一下子搞定彻底剔除毒瘤呢?

    伯纳德之前玩转洛杉矶房地产是因为这是他从小熟悉的业务领域,如今突然从得心应手的房地产邻域转到陌生的银行邻域,甚至是各种利益角逐的政治邻域,各种游戏潜规则和漏洞难免无暇顾及,甚至触及雷区,所以埋下了之后几乎自己所有资产一起崩盘的祸根。

    当然,伯纳德还算控制得住自己,白人小伙马特则迷失在里自己权利与金钱欲望的沼泽中,不甘心只成为一个表面风光却被黑人操控的棋子,虽然剧情没有直接交代,但我怀疑匿名举报银行有问题就是白人小伙暗中操作的,为的是顺利买下另一家属于自己的银行,脱离两位黑人的掌控,做真正意义上的老板。

    最后的结局,伯纳德虽然失去了自己大部分资产,但赢得了最宝贵的尊严。他不是冲动鲁莽的少年,而是胸怀大志的革命家。他从一个商人跨阶层到政治领袖,他改变了法律,改善了黑人在投资邻域的限制和所受到的歧视,这个大格局的胸怀抱负和牺牲精神也在真正意义上让他完成了自己身份最完美的逆袭。

     5 ) men's duty can make the world more glorious

    I have read an interesting sentence that is "nothing is easy except useless",well,on earth most of things suitable for the sense. people is not easy to live in the world,for a man he is not easy to be a good son,good husband and a good father.many men just want to be a successful and have fun's people,but they do not want to have too much duty,which is very unfortunately.

     6 ) 一部黑人史也是中华民族复兴史

    看了2020年美国电影the bankers久久不能平静,你不知道你以为的那些金融常识,现金流计算法,相对估值法,房地产的cap rate, 银行loan valuation对黑人来说都是偷偷学的知识,对底层白人来说是永远学不会的,在商学院里我就认真学了银行管理,房地产投资,还是为了美国给我的奖学金去学的,今天这个时代要学习是轻而易举的,美国给了很多机会,正是因为曾经黑人,女人都学不到,现在美国才有affirmation act给黑人亚洲人女人优先录取工作优先录用,但是曾经的黑人居住隔离,银行不接待,不和他们做生意。白人限制黑人发展,就像现在美国限制中国发展一样,金融你是可以学,半导体数学机械别想学,不和中国人做生意,华为被迫出售手机业务和电影里黑人被迫放弃拥有的银行,坐牢充公财产是一样的,一部黑人历史也是中国民族复兴史,也是妇女平权史,被压迫被歧视被设置障碍发展真是历历在目,感同身受,美国wokeism的确矫枉过正,但是对中国的打压在国际舆论上,在国内公知上,还是如同种族隔离论,还是那个拒绝给黑人擦皮鞋的黑人小孩自我阉割论

     7 ) 你以为我们是被公平对待的,那是你以为

    看过太多关于黑人与白人等级制度的电影,好的烂的都有,最后大家也知道,黑人“翻身农奴把歌唱”的结局。

    细想,这种等级制度在哪个时代都比比皆是,比如现在的我们,不过现在的等级制度换成了“富人”与“穷人”,而不再是肤色。

    有人想干一翻事业,讲是通过自我奋斗,自行车换摩托车再到小汽车的励志故事,相信我们多数人是“呵呵”的,可能讲的那个人自己都不相信。

    实际上想成就事业,你就不能一步步来,正确的操作难道不是一步到位,先买辆“大奔”或宝马,闹市区再租个门面什么的,再去跟人谈生意?这应该才是正确的流程。

    不然你可能连门都找不到,还谈什么合作共赢?

    “穷人”就是因为他没有辆像样的车,没有大房子,就断定他没有与你合作的能力?难道车不该是个代步工具,房子就是用来住的?

    本该这种消费观是每个人务实的标配才对,最后却成了看一个人“实力”的门槛,不是很搞笑嘛?

    最后大家都“打肿脸充胖子”,这下好了大家都成了有钱人,因为人们发现把脸“打肿”后,挣钱确实会容易些,反而想健康着把钱挣的,人们都在背后议论这人是不是疯了,这都什么事儿。

    当人人都在攀特权、讲利益的时代,我们还能指望什么呢?

    男主他们通过自我奋斗,一点一滴的撬动着人们沉旧的观念,最后迫使整个国家都在重新思考这些事,最后改变了整个种群,整个时代,他们是伟大的。

    也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也有时间开始思考我们的未来。

     8 ) 解决歧视问题,任重而道远。

    为了你的事业,我穿这件制服多少次了。 但你是…… 女人? 是的。 伯纳德,我爱你。但你这么说,跟一个白人说,不要介意别人歧视你是黑人,有什么分别?(他妻子好棒哦,态度温和平静,反驳的有理有据,而且直击男主内心。弹幕评论“白人歧视黑人,黑人歧视黄人和女黑人”“好妻子啊,他说这话也太伤人了”) “一个好媳妇,一个坏媳妇”之类的弹幕,看到这些话我都惊讶了。难道男性没有自己的脑子做决定吗?一个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人,只要外面说点什么,都很容易被影响。如果那句话换成白人的父亲或朋友来说,然后他做了后失败,也去责怪他人么? 人们总是这样,当一个人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成功了。人们都会夸奖他,说他做的好,有远见,比如他买房子。当一个人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失败了,人们会说你看吧,当初我都劝了他不听,现在失败了吧,活该,比如他当银行老板。 我始终认为做决定的人应该是你自己,因为承担后果的人也是你自己。别人的话只是建议,真正做决定的只有你自己,所以要遵从本心,这样无论成功或者失败都可以坦然面对。 戴眼镜没想到还callback了,这个点还蛮惊喜的。(弹幕评论“他压根儿不近视,只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商务”“他不需要眼镜也能看得清楚”“这个眼镜意境真好,他能看清了”) 乔感觉才是富人的代表,一直都很云淡风轻,那些钱在他眼里感觉真的只是数字,那些损失不过是一场游戏而已,他的状态真的很放松和无所谓。强者永远不会被打到,我相信他会再次站起来,因为他脑子里的东西和人脉不是失去一些钱就一起失去的,成功对他而已,感觉只是时间问题。——《银行家》2023.6.3

     短评

    为黑人的权益而放贷。。。

    4分钟前
    • 芬芬达
    • 还行

    只想着赚钱,一不小心成为了革命者。做大,才有搅局的机会

    6分钟前
    • 墨羽
    • 推荐

    五星。说因为你是女人和说因为你是黑人 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更喜欢港版译名 逆权庄家!ps.尼克颜值还能嗑

    10分钟前
    • 不爱™
    • 力荐

    他的愤怒克制而隐忍,但他并不屈服… 我最喜欢的居然是男主的夫人,大气有力量的女性!

    15分钟前
    • 细米的纸月
    • 推荐

    虽然故事一般般,但是三位主演都太赏心悦目了!

    20分钟前
    • 荆棘
    • 推荐

    看得人热泪盈眶,比正义的荣耀更能说明问题

    21分钟前
    • 幻游诗人
    • 力荐

    商业版的BlacKkKlansman,再次证明"With the right white people, you can do anything.",并提供了反例。////// 少有的讲述黑人企业家的故事,想起以前接触过的一个黑人房东,也很像主角,那时的感想就是觉得电影还没捕捉到这类人,点赞Apple TV选的这个真实事件改编。 ////// 结构也很有趣,前后两部分角色戏份完成了转化,NH演的白人在第二部分成为了主要角色,戏剧弧比主角要多不少,而且还更加深刻地验证了种族歧视;这种结构在电视迷你剧中看到更多,不过刚好这也是个电视电影。

    24分钟前
    • Cinema is dead
    • 力荐

    以为是讲bankers的故事,没想到是revolutionaries的故事

    27分钟前
    • 陶小路
    • 力荐

    黑人要是聪明起来,就没有白人什么事儿了!人家能买楼,能买银行!用白人的钱给黑人放贷!可把白人吓死了!

    30分钟前
    • 十个斗的眼窝浅
    • 推荐

    比绿皮书还差点儿,我不想再看这种种族平权宣传片了。没意思。

    31分钟前
    • 白猫
    • 较差

    AppleTV+真正意义上的首部原创电影,有着一种难以想象的稳妥和保守。将一个包裹了民权运动、不平等体系和“隐藏历史”的故事用非常平铺直叙的方式还原了,也交给了两名不错的演员重新书写了这两位独属于“侠义”银行家的经历和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这种感觉会让人更想直接读一篇期刊文章,而非是电影。【Nicholas眨巴着眼睛讲着金融名词和公式的样子,也太~可~爱了,有加分】

    33分钟前
    • 基瑞尔
    • 还行

    为了赢得尊重,德州的擦鞋匠从棚屋住进别墅,洛杉矶的装修工从演员变成老板。拥有了财富,却无法改变肤色;坐上了交椅,却不能拥有实权。为了真正擦去黑人饭馆上涂污的字迹,为了彻底脱去长在身上清洁工的制服,总有人愿意放弃财富,在法庭上控诉独立宣言。尊重是昂贵的东西,为此冲下悬崖亦在所不惜。

    35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戏说感太重了,感觉就像看了神盾局俩大佬跟X小战警合伙做生意失败的故事,到最后才算切入肤色平权。

    3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尼克局长和猎鹰携手搞投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两个黑人在美国五六十年代种族歧视的背景下如何冲破枷锁甚至投资银行,节奏很好故事很走心,很不错的一部新片~

    41分钟前
    • 天雷滚滚二师兄
    • 推荐

    7分。成也萧何败萧何。一方面,白人小伙被老婆吹枕边风后飘飘然,做出不理智的决定,以为自己能够经营好一家银行了,最后被人算计,使得两个黑人的财产打了水漂,白人小伙挺可恨的。另一方面,要不是这个白人小伙值得信赖,早期也算踏实肯干,最重要的是不管打高尔夫还是数字记忆能力都特别棒,两个黑人的财富也不可能增长得那么快。虽然都知道那个年代的美国种族问题,但他俩的所有财产被没收还是挺吃惊的。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这么聪明勤奋的黑人当年肯定是罕见的。

    44分钟前
    • 蒙奇D
    • 还行

    有点像绿皮书的姐妹篇,但比起前者的轻描淡写强得多,结尾太着急了点。

    45分钟前
    • viennavirus
    • 推荐

    震惊,复仇者们私底下其实是银行实业投资家,不及绿皮书的舒适感,但看的过瘾,不说了,美股又要熔断了,我去哭一下基金

    49分钟前
    • 橘子汽水
    • 推荐

    故事很有戏剧性,演员表演都比较在线,也是很大看点,比较喜欢伯纳德妻子人设,还有anger、眼镜、五分钟看透人的细节设计,还有微妙的父子关系,我父亲13岁就告诉过我……。问题比较大的是收尾处理有些仓促且模糊,可以再drama一些或者格局更大一些,现在整部电影最大的缺憾是主题、格局、调性都卡在中间不上不下,蛮遗憾的。

    51分钟前
    • 王小叶儿
    • 还行

    除了结尾处往平权戏份的过渡略显突兀之外,整体而言戏剧性很强,够有趣够好看。

    53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推荐

    弱者的优势就是永远有更强烈变强的愿望。

    58分钟前
    • DJ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