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漫 怪物 MONSTER

    怪物 MONSTER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漫日本2004

    主演:木内秀信,能登麻美子,佐佐木望,矶部勉,小山茉美,竹内顺子,菅生隆之,永井一郎,田中秀幸,胜部演之,羽佐间道夫,关智一,冰上恭子,菅沼久义,池田秀一 

    导演:小岛正幸,中村亮介,浅香守生,伊藤智彦,佐藤雄三,宫本幸裕,高桥敦史,寺本幸代,若林汉二,渡边哲哉,小林智树,长崎健司,岛崎奈奈子,鹤冈耕次郎,高桥亨,青山弘,大野和寿,池田重隆 

    猜你喜欢

     剧照

    怪物 MONSTER 剧照 NO.1怪物 MONSTER 剧照 NO.2怪物 MONSTER 剧照 NO.3怪物 MONSTER 剧照 NO.4怪物 MONSTER 剧照 NO.5怪物 MONSTER 剧照 NO.6怪物 MONSTER 剧照 NO.16怪物 MONSTER 剧照 NO.17怪物 MONSTER 剧照 NO.18怪物 MONSTER 剧照 NO.19怪物 MONSTER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供职于西德艾斯勒纪念医院的日本人天马贤三被人称作“天才医生”,他的外科技术精湛,为人谦和,受到同事的羡慕和医患的敬仰。事业上,天马前途一片光明,为院长所看好;爱情上,院长的女儿爱娃与之相恋,如胶似漆。然而看似一切美好的天马却渐渐感到良心上的不安,他亲眼目睹院方为抢救重要人物而置病危的普通人于不顾,死者家属的指责和哭泣让天马备受煎熬。当这种两难抉择再一次到来之时,天马毅然选择抢救一个头部中枪的男孩。他牺牲了自己的事业和爱情,却换来一个可怕怪物的复活。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天马和怪物约翰展开了斗智斗勇的游戏,一段尘封的历史慢慢被揭开……

     长篇影评

     1 ) 天马和约翰的奇妙对称【转】


    原帖:http://tieba.baidu.com/p/1797449208

    昨天才看完怪物,表示心里很多想说的,可是很难系统的表达出来。斟酌了半天,还是想来说说主角那点事儿。
    首先对于主角我个人没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可能是因为人物遭遇的事情和我身边的剧情太遥远,我除了理解和不理解外,很难向他们投射激烈的感情。
    天马和约翰,我到了后期才忽然领悟出来,两者是对称的存在。剧中能看到末日情景的人我记得一共有四个:拯救了约翰的那个将军,巴伐利亚的吸血鬼,天马,还有约翰。他们的共性就是孤独。他们的社会关系都因为某些原因被割断,这种遗世独立的特性让他们彼此心心相印(我吐一下这个词……)但是这当中有区别。前两者是被约翰生生割断的,后两者是主动舍弃。
    也许你说天马不是主动舍弃,那么就让我们从天马唯一的一段儿时回忆(射杀约翰前一晚)说起。天马小时候和大家玩,却因为捉迷藏捉得太敬业,被一个人留在了树林里。捉迷藏本身就是一种对人际关系的隐喻。幼儿在3,4岁的时候玩捉迷藏,心理学上说就是为了逐渐克服对父母的心理依赖和对孤独的心理焦虑。“分离”,“寻找”,“重聚”三个步骤,就是在不断重演人生必须不断面对的情感和社交情况。天马呢?他的无法“重聚”是他的不能说的秘密。大家都看到天马是个好人,但是心理学中有一条,当你给与别人别人无法回报的恩情的时候,你等于是在疏远别人。天马就是这样。他对病患和他所遇到的一切人的关心,都是别人无法回报的,而且关键是他也拒绝别人的回报。这种人惊鸿一瞥可以,长期相处下来则会让朋友觉得很压抑。剧中的天马也好不到哪里去。他的朋友都是他逃亡过程中结识或者找回的,而在原本一直工作的环境中,他似乎没有也从不渴望友情。从这里我甚至可以做一个大胆猜测:他做出违背院长旨意拯救约翰的决定,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院长暗示要让他和自己女儿结婚……我们的天马恐婚了…………
    随着天马强迫自己习惯逃亡的生活,他慢慢发现自己并不厌恶这样的生活。在逃亡中一次又一次告别刚刚建立的友情,对应着捉迷藏中的“分离”,而这种分离,就好像小时候的捉迷藏一样,非但不让天马厌恶,反而让他带着困惑沉迷起来。这也是为什么天马在即将射杀约翰的那一夜梦回捉迷藏的游戏的原因。
    “真的要结束这个游戏吗?永远都没有重聚的章节究竟是一件让我欣喜还是伤悲的事情?”
    他下不了手。因为他真的喜欢这种逃亡,而这是约翰赐给他,或者说培养他的。
    约翰知道这是个游戏,而他们彼此都乐在其中。约翰用自己的命赌天马是和他一样的人。

    于是天马最终领悟了。他是孤独的,并且是主动追逐着孤独的。他和约翰是一样的。他们都追逐着黑暗,渴望着光明却又惧怕光明。所以即使对他的控诉解除,即使拥有了一直期待他回家的迪特和安娜,有了稳定的机遇,他也不能回去。他也不想回去。什么拯救生命,无国界医生,都是借口。他无法也不愿与这个社会建立正常的长期的联系才是原因。

    还有一个论据就是天马离开了日本以后就再也没回去看过。一个善良到不忍心伤害任何人的人,怎么会忍心让自己的父母在家乡孤老?因为,因为,切断和社会联系的欲求超过了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天马只能接受自己对别人好,却无法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好,所以恐怕连父母的生养栽培之恩都因为觉得难以偿还故而不愿面对。本剧天马每次歇斯底里或者痛哭流涕都是因为自己欠了别人的恩情。对于安娜和约翰的悲惨遭遇,到了后期的天马(也就是看清自己本质之后)他却别说眼泪了,连一点惊讶都没有。

    巴伐利亚的吸血鬼那个老头在最后一集中特别提到了:有时间真想再看看天马医生。我一开始看到觉得很好笑,你说一个老头子你那么想见脑外科医生,是不是想要自己脑子出问题啊?可是最后我明白了,这个老人他是变相的表达出了一种不解:如果是约翰的破坏让医生的社会关系全部断绝的话,那么为什么约翰不再起作用了之后,医生却还没有回到这个社会关系中来呢?想想确实是不可思议,天马救了首富一命,首富以高薪聘请律师的人情,两人表面看来惺惺相惜,结果最后却再也不相往来了。是天马害怕他看见自己的内心吗?

    天马医生在探寻约翰的过去的过程中,也在探寻自己内心最深处的黑暗,就好像片头一样,他隔绝于人潮之外寻寻觅觅,最终发现,他与约翰身处同样的地方。

    天马与约翰的对称表现在很多地方:约翰专注于杀人和挖掘别人内心阴暗的秘密来转移自己孤独的痛苦,天马专注于救人和挖掘别人内心的闪光点来转移自己无法融入社会的痛苦;约翰和天马都渴望别人走进自己的世界,想得要死,想得快发疯,可是又高傲的不屑索取。他们两人都玩弄社会规则,一个是以救人的方式一个是以杀人的方式,但其实两者对人类社会都抱有相似的绝望,是那种必须找到存在的意义否则不如毁灭的完美主义人格。感觉天马的强迫症意味更浓重,更加扭曲,个人认为这其实已经不是在反映天马这么一个人物,而是在对战后的日本进行一种人格投射——被国际社会定罪,试图融入却又无法融入,看似融入了其实却在自我隔绝,看似时刻恐惧的胆小鬼(国土太小,危机感强烈),为了完成必须作的事情却可以心狠手辣的冷静射杀。而对于这样令自己失望的世界,就是努力用最善最温柔去赎心底最绝望最阴冷的罪。

    最后,约翰的出逃对天马是一种解脱。为什么天马一定要找到约翰的母亲把事情问清楚?最后约翰的逼问到底是真是幻?我认为到最后,天马已经变成了约翰,约翰也已经是天马。约翰不是傻的!醒来了就意味着要被定刑了!所以他只是等着医生来告诉他答案,然后就离开。医生又何尝不知道约翰的打算?给他一个答案,放他离去。他们默契的追寻着关于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点疑问——最后,在医生面前,约翰已经不用再用冷静和温柔的面孔掩饰,因为……

    他们俩是真正的soul mate。就像(日本心中的)日本和德国。绝望都来自太深切的渴望和希望。我的悲喜有你能懂,人生的这一点温暖,也就在这里升起。

     2 ) 眼中的怪物——致约翰·李贝特

    终于将浦泽直树的怪物看完了。这部以柏林墙倒塌为背景,以揭露法西斯暴行对人性残害为主题的作品,塑造了一个具有高智商高功能的反社会型人格,一个完美的“怪物”—约翰·李贝特。
    要读懂约翰这个看似温柔多情实则冷酷无情的灵魂,就必须要看懂在此部作品中反反复复出现的儿童漫画《没有名字的怪物》。
    约翰并无生存的意义,由于他没有“名字”。他既不贪恋生命,也不畏惧死亡,作品中多次出现别人拿枪举着他,而他伸出右手食指点在额头正中央的举动(意为,打准一点)。与其他作品中反派不同的是—他并没有明确的目的。他既不想统治世界,也对于自己的影响没有丝毫的兴趣。他具有极强的伪装性,缺乏感情,道德感与羞耻心。从外表上来看,约翰容貌阴柔美丽,动作优雅和缓,嗓音略带纤细,谈吐斯文并且极有见地。
    在此部作品中,约翰亲手杀人的次数极少,但是所有的杀人案几乎都与他有关。他用着他那些阴柔而略带忧郁腼腆的气质,用着极有安抚意味的嗓音与动作,一点点撬出那些犯罪人内心的隐秘,唤醒他们内心的怪物,看着那些怪物失控,并且没有任何罪恶感,这如何让人觉得不恐怖?!外表可以伪装,眼神却不能伪装。无论是漫画还是动画,在约翰与其他人交谈时,镜头经常切向约翰的眼睛,那是一双冷酷而不带有任何感情的眼睛。试想拥有这么一双眼睛的人,怎么可能如外表所见的那么温柔感伤?
    约翰具有极其高超的交流技巧。那些与约翰交谈过的人,基本都对约翰报以好感,并称约翰能感受到他们的内心。而实际上约翰缺乏感情与同理心,他是无法“感受”到其中的情感的,但他具有极高的智商,并且有着丰富的“经历”。他可以“解读”这些情感。很多时候人们往往都误解了,理解与感受是两回事,而前者并不一定需要感同身受。
    在我看来约翰始终是缺乏情感的,即使是对于妹妹,我认为并不是像很多人所说的,他对妹妹有超乎常人的爱,在妮娜跑回来看到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约翰“的时候,很多人包括妮娜误以为,那是想分担自己的痛苦。但结合全部动画以及约翰在之前的心理来看,我认为,约翰对于妮娜的感情,更多是像是看”另一个自己“,他将妮娜看成了自己,所以那段恐怖的经历他把其当成自己的见闻。而这并非是没有根据的,从《没有名字的怪物》里的开头,怪物分成了两只,一只往东,一只往西。结合约翰是看完这本绘本后“疯” 的,加上周围不正常的环境,他这样认为,也算是结合了“实际”
    温柔的聆听,适时的“劝解”,暗示性的语言,安抚的动作,他能与大部分建立友好的情感关系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在最后的结局,他从病院逃了出来,医生瘫坐在一边。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局,约翰悔过自新,消失在人群里。可从约翰最后望着医生的眼神,那种虚无与冷酷,注定了这是一个永远无法拯救的人。
    医生与约翰是一面互相映照的镜子,医生救回了约翰,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约翰一直试图挖掘医生的黑暗面,10面前医生宁愿丢到职位而救他,而十年后即使被通缉众叛亲离,被判上本该属于约翰的罪责,医生依旧救了他。这是约翰想不到的事,他看见了人性太多的阴暗面,可是却看不见医生的。可医生真的没有阴暗面吗?从医生追捕约翰的颠沛流离的疲惫,到后来的处处疑虑,医生已经出现了歇斯底里的症状,可是他的人性最终战胜了恶性,所以他最终救回了约翰。可由于约翰无法脱离黑暗,这一部作品注定是以悲剧收尾,医生永远无法原谅自己救回了一个“怪物”的事实。他与约翰注定会再次碰面,并且再次做出抉择——这似乎是一个死循环,但却也正映衬了作品的主题“怪物”,它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心底,并且永远不会离开。

     3 ) 不被爱的人,是学不会爱别人的。。。。

    我对很多人都说过,爱也是需要学习的,需要从别人传递过来的温暖中体会到爱,才可以去爱别人。不过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一点。

    我总是这样认为,人的大脑是很强大的,可以做出很多我们做梦都难以梦到的事情。心理暗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对自己的脑了解的还太少,它里面究竟住着天使还是魔鬼,谁也不知道。

    人之初,性本无善恶之分。大脑中的善恶模块何时被激活,怎样被激活,要看天时地利人和。孩子的心就像玻璃做的,透明清澈并且易碎,所以大人的某些举动对孩子来说,造成的打击和影响可能不仅仅是在玻璃上多道划痕那么轻微。尤其是当母亲没有做出保护孩子的行动之前就选择妥协这件事,对孩子来说,打击是致命的,这种影响是可以跟随他一辈子的。

    经历过的事情,都会变成记忆存在脑子里,除非物理破坏,否则它们不会消失,更不会转移到别人的脑子里。有些记忆是假的,是我们自己伪造的,我们把并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装在了脑子里,并且偷换了事件的主人公,久而久之,大脑就上当了。所以,年幼的哥哥也许会用这样幼稚的举动来保护妹妹,然后自己就这样骗了自己。

    当孩子忘记了被爱的感觉,就不知道该如何去爱别人。当一颗心总也感受不到温暖,它会渐渐变凉,变得冷冰冰,又怎样施与别人温暖呢。

    谁的心里都住着monster,但是我们可以让它永远沉睡在心底,不要去唤醒它,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世界,不是它应该生存的地方。。。。

     4 ) 不想纠结,看我的引用。

    害我半夜没睡的动画,最后搜到了让我安心睡觉的下文。
    大家有没有结局最后的画面,,,其实是美好的,,,约翰之后会去哪里,会干些什么都已经不再重要了,,各位留意一下最后画面的那张病床,,,约翰每去过的地方,都是没有留下一点痕迹,一点“人”留下过的痕迹都没有,华伦警探第一次认为约翰是恶魔也是这个原因。但最后的那张病床,那乱了的被子,那睡过的枕头,这是一个人留下过的痕迹。这个说明了,,无论约翰之后去了哪,自杀也好,隐居也好,上厕所也好,他不会再杀人,不再成为恶魔或怪物。因为约翰已经变回一个“人”了。正入葛利马死前所说,超人的结局,,,最后终于变回人类了。。。。。最后那张病床,,让我深深感觉到作者实在太厉害了。。。这是一个最含蓄,最美好、最棒的结局。。。
    引自http://tieba.baidu.com/f?z=246495303&ct=335544320&lm=0&sc=0&rn=30&tn=baiduPostBrowser&word=monster&pn=30

     5 ) 喋喋不休、无聊、脱离现实的二次元作品

    为什么MONSTER带给我如此无聊的观看体验?在观看过程中我不断想自己提出这个问题。看到一半我开启了二倍速,我也依旧没有觉得有什么不适,节奏缓慢必然不会是原因,文艺作品大都节奏缓慢,这些都没有不能接受的。仔细想想,大概有这么些原因:

    1、没有故事。说白了,没有精彩的矛盾冲突设置,不对,应该说压根就没有吧。叙事方式十分单调,所有人都为了一个理由跑到一个地方,然后引出一些新人物,作者借新人物的口透露点信息,然后让约翰杀几个人,然后这部分内容就结了,下一个。这样的叙事真的很无聊。所有的情节你都觉得似曾相识,看了开头就知道作者要干嘛,说的实际一点,就是作者没有人生经验,写出来的故事都是从其他作品里看来的或者想象的,等于是对于已读作品的二次创作。

    2、对人物的塑造不是用故事,而是自我介绍,这是最离谱的。我严重怀疑作者创作的时候完成了人设就撒手不管了。那人物怎么出来呢?反正主角到一个新地方总得人生地不熟嘛。因为没有剧情,人物表现不出来,于是就开始自我介绍,自我表白,自我感动,自我催熟,然后这人要么死要么加入主角团,所谓的加入主角团其实跟死了也没什么区别,毕竟故事已经结束了,人物不会再有成长和进步了。

    其实说白了,作者能写设定,讲起历史一套一套,但是不会讲故事,没有办法制造冲突,缺乏戏剧性的表现。看MONSTER就跟看设定集一样,区别在于设定集很快就讲完了,MONSTER还在那磨磨唧唧,信息量低得离谱。还有就是,里面人物真的很单薄,不要看什么每个人过去经历乱七八糟,都是强加的设定,你很难从这里面看到一个真正活着的人,其实都只是一个行走的设定集,太理想化的人物设计距离现实过于遥远,然而这又是一个扎根在现实背景下的故事,违和感很强。整个故事体会下来,是一个深受二次元影响(这里所谓的二次元影响是指日系二次元作品惯用的人物塑造方式,即堆砌设定构成人物的模式)的作者尝试在现实框架下讲一个根本不现实的故事,而且讲的很一般,以流水账的形式讲了个并不精彩的故事。

    怎么说呢,这是一个卖设定的作品,喜不喜欢这部作品全看你吃不吃这套设定。作为一个强烈现实主义的人,实在吃不下这么魔幻的设定,因为我根本不觉得MONSTER里发生的事情有任何现实感,也根本接受不了里面人物的行事逻辑,不合理的情节、为了故事走向人物设定强造出来的情节让作品很掉价。

    看完MONSTER我只想走到里面所有人物面前,趁他还没来得及向陌生人的我诉说自己“悲惨”的一生前朝他脑袋上来一枪,告诉他什么叫干脆,真的,受不了。

     6 ) 请让我看见希望 我们还不曾绝望

    请让我看见希望 我们还不曾绝望 就好像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水火土风物物互降,碧落黄泉高云烈草,皇天后土东月西阳,世界上没有化解不了的灾妄。我们这么相信着,仿佛那便是性命的斤两。 所以我们不曾绝望。 于是那蛰伏于人心之中的怪物微笑着抬起面孔。他说,只有我,谁也不能严丝合缝地设防。 『他们说故事是这样。』 年轻有为的医师为了良心安宁,甘愿放弃锦绣前程救下了一个少年,各种波折不一而足。很多年后当年的孩子出现在他面前,儒雅温和地一笑:“好久不见了,医生。” 这仿佛就是起承转合的全部了。感动中国也不外如是,观众纷纷鼓掌退场。 然后冷不防一声枪响破空而起。《MONSTER》的故事,这才刚刚开始。 医师天马贤三就此踏上旅途,去追寻当年自己拯救的孩子的脚步。途中形形色色的面孔擦肩而过,险象环生的风波不一而足。他亲眼目睹了那样多的生命如何因那孩子一个轻若无物的挥手灰飞烟灭,那种出离恐惧的绝境逼得他也几乎崩溃在半路上。随着对怪物发源的追寻,充斥腥气的秘密与回忆接踵而至,用峰回路转也难以描摹的剧变早已见怪不怪。最终,在一场大逃杀般残酷的杀戮之后,一切谜底揭开,而后,是并不完美的光明结局,故事就此别去。 这样简单的描述无法让人体会那从画面直指内心的暗涛汹涌。很难用一个词来概括《MONSTER》给人的印象。说这是一个关于爱与正义的故事自欺欺人得过分苍白,仅仅给出一个“惊悚”或“悬疑”的标签又难以支持这般庞大的断章。只能说,故事的前半是一个谜,故事的后半是一个谎,故事里的人各自决断着要挣脱一个铺天盖地的恐惧,最终却看见一个密布温情的开场。然后他说,最恐怖的,只是想象。 这个故事里最初就铺陈了一切我们可以或难以想象的绝望。最深重的黑暗并非是流血涂野草的惨烈,而是弹指一挥的呆若木鸡,是谈笑契阔间一背身的天地倒悬,是目睹这些的人眼中最后一点光芒的泯灭。最软弱的人能在一夕间化身最疯狂的暴徒,最温暖的时刻能转瞬掀开血雨腥风的序幕。约翰是个怪物,其他人又何尝不是呢。当人心中污秽脆弱的地方被人若无其事地猛击一记,自杀或杀人,便成了唯一的问题。哀莫大于心死,而心却又是这样不堪一击的东西。一句暗示,一个眼光,便能让闭锁心底的怪物沉渣泛起。然而心又是这样坚强的东西,一抹温柔,一烛萤火,便能让心如死灰的瞳仁里重新燃起柔软的光。所以我们需要着天马这样的人,他无需完美无需顽强,却能在最晦暗的时刻拥住即将冷却的灵魂,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一定还有着希望。 “人命本来就是不等价的。”艾娃在故事开头时撂下的这句话如鲠在喉。我们与天马一同无言以对了那么久,那么在旅行结束的时候,谁能不流着泪摇头。所以即使我们无法忽略那些惊魂动心的苦涩场景,也能仰起头扬眉吐气。每个人都是在期待中诞生的,一定有希望你活着的人存在着。那个男人如是说,我们满怀感恩地相信。 『讲故事的人呢?』 浦泽是个有心机的人,这从一开始就可以预料。他能用一个单调场面的反复让遥隔千里的我们听见心跳怦然停了一拍,也能用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让我们在翻过很多页后骤然掉下泪来。天马的选择看似水到渠成,仿佛一条笔直的单行道,然而中间那些面目森严的配角或只出现一两次便就此别过的龙套却能把我们的眼神带进一个又一个深不见底的波谷。比如开场时的贝克医生那几乎要令人生厌的嘴脸和随口说说的台词,却叫人不禁要怀疑,当年风华正茂的他是否就是另一个天马贤三;警察舒克木然地站在拥挤的记者群之外时的神情,俨然就是十年前的回光返照;一路纠缠不休的伦克刑警面对着刚刚离开自己的妻女的照片默不作声,逆光磨洗了他纹丝不动的脸;老佣兵的泪水和少女的笑靥,曼拉嘴角上最后的烟,佩脱拉的匈牙利炖牛肉,他们挣扎着诉说人性本善,仿佛浦泽随手扯起几根光线,似有若无地把持住千钧一发的形势,让故事不至于摧枯拉朽地坠入深渊。 “已行之事,后必再行”,浦泽直树用了不经意的简笔勾勒出无数可能性再将他们一一弃置不顾,留一个对话框的空白,将天马的旅途染了晕又磨了边,一路叵测地蜿蜒。 『那些未知或已知的枝节。』 相较于漫画的曲终人散,动画的旅途依旧前路茫茫。赋予这样恢宏的线条以生机并非易事,锦上添花则是更加的困难。TV版里对于原作的画面进行了较为忠实的还原,色彩运用了泛灰的暗色,为整个画面布下了不甚明朗的基调。这样的设定配合出色的音乐,令《MONSTER》中那种压抑又略带诡谲的气氛得到了发挥的空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片末部分的设计,曲调温柔缓慢的哼唱,缓慢浮现的画面是原作中的线索——图画书《没有名字的怪物》,稍稍模糊的处理给人以恍若隔世的朦胧感,仿佛回忆童年一个遥远而晦涩的梦。对于有原作珠玉在前的动画而言,这样别致的设计,也算得小小的出彩了。 “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杆,都安慰我。”《圣经》里有着这样的字句,《MONSTER》想说的也便是如此吧。它带我们跋涉千山万水屏气凝神,仿佛穿行于山高云低的绝境,然而我们却能一直一直地走,一直一直地祈祷,最终看到呢喃中描摹出的永无乡。 请让我看见希望。因为,我还没有绝望。

     7 ) The monster,the one outside

    真正的怪物,到底是哪一个?这是关于monster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讨论的人不少,但远远不够。

    约翰,是最显而易见的怪物,约翰变成怪物的原因,似乎已经不需要作更多的解释。

    “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怪物。”是进一步思考得出的结论,但若止步于此,则与未作进一步思考无异。

    浦泽直树为monster安排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东西德的分裂,以及社会主义德国为了培养“超人”而进行的人性改造实验:朗读会、511孤儿院,诸如此类。

    如果浦泽直树仅仅是想表达出“人性本恶,需要用爱与信念加以约束”这一观点,那么大可以安排一个当代出生的角色,因为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系列扭曲,最终变成毫无人性的怪物。

    为什么偏偏是社会主义德国,为什么是权力机构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人性改造?为什么这是一个anti-parent而非anti-human的故事?你看作品中那么多魅力直逼主角的配角,无论是曾经的杀手还是如今的黑社会保镖,仅仅是出于内心中尚未泯灭的一点良知,或是由于旁人给予的一点感动,就能作出饱含爱与正义的举动,难道他们不也是内心里藏有怪物的平凡人吗?为什么当时就美少女战士了,而你一点都不感到突兀?

    为什么,主导实验的都是一群想要培养出“第二个希特勒”的理想主者?(请在理想主义者下面画重点符号)相比之下,美剧中常见的“政府被幕后资本家所操纵,一切阴谋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不是更时髦,更“人性本恶”吗?monster的这种历史设定难道仅仅因为浦泽是个德迷吗?

    作为编剧,难免要为普通的故事设计新颖的包装。但我却不相信monster的历史背景仅仅是一个包装。有人说monster的结尾无力,因为约翰早在进入511孤儿院之前,就已经为了保护妹妹安娜而变成怪物。我却不这样认为。

    约翰是代替安娜变成怪物,而安娜又是因为朗读会而身陷变成怪物的危机,朗读会则是纳粹份子利用优秀人种培养育出“完美”下一代的实验产物……怪物在约翰的人生中经历了“外—内——外”的演化,恰与“人类为了自保而建立起外在的权力机制,权力欲反过来成为人性的一部分,最后外化为残害人性的外部体制”这一过程相一致。

    没错,无论这个答案显得多么老土,多么武断,我还是要说,monster里面真正的怪物,乃是权力,更武断地说,是体制。

    当然现在攻击体制的公知们是已经成为各路理客中的笑柄了,但实际上,要真正得出“怪物是体制”这样的结论其实相当困难,其难度约等于在美国知识分子界(包括左派大本营好莱坞)坚守真正的右派立场。因为得出这一结论,你首先需要一点基本的历史素养,其次需要某程度上的经济常识,最重要的是具备相当健全的道德感。而你知道“站在道德制高点”是当今的一大重罪。

    相比之下,你只要具备少量文艺、科普作品的阅读量,就可以把种种罪恶一股脑地扣到“人性”头上,从此免除种种深入分析的麻烦。

    记得高中班主任讲到Communism理想的实现时,曾经问过全班同学是否相信这一理想实现的可能性,当时,班主任本人的态度并不乐观,因为她不相信所谓的“人类思想的高度觉悟”。现在我觉得,班主任还是过度乐观了。纵观历史,类似的“高度觉悟”确实存在,真正可怕的是,所谓反对私有制的“觉悟”,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存在。也因此,Communism语境下的“觉悟”往往需要以“改造”的方式实现,而通过改造得到“完美的新人类”,恰恰是Communism、511孤儿院的主导者,以及纳粹思想之间的共通点。

    他们是理想主义者,他们容不得人性中永远矛盾的善与恶,他们想要“解放”人性,他们认为一切伦理道德都是后天“构建”的产物(福柯的忠实信徒甚至认为强奸与握手无异,一切都是“社会构建的耻感”作祟),因此人性可以任意“改造”,他们自信可以在满目疮痍的人间建立天堂,方法是灭绝一切不适合在天堂居住的居民,他们制造了大清洗,奥斯威辛,以及511孤儿院。

    他们配不上“创造”一词。

    可他们忽视了深深根植于人性中的虚无的力量,他们忘记了伦理的根基并非理性所能把握。

    失去了记忆与善恶之心的约翰,并不想成为什么“第二个希特勒”,完美的雅利安人种在其心中毫无意义,“对所有人都平等的只有死亡”、“瞄准这里”等言行充分表明了约翰被剥夺人性后的可怕而悲惨的后果。幸好约翰还有妹妹安娜,或许正因为如此,正因为“世界上只有我和安娜(是人)”这一观念,约翰才保住了最后的一丝人性,也是他唯一的恐惧(失去关于安娜的记忆)。

    跟那些憧憬完美超人的理想主义者相反,另一个来自511孤儿院的悲剧角色——古利马,向最早培育怪物的心理学家大声疾呼:“破坏人类的善恶本性有何意义?唤醒人类内在的怪物有什么作用?人类……一定要觉得饭菜很好吃,放假到郊外野餐,一定要觉得很开心,下班之后喝一杯啤酒,一定要觉得很美味……人类在自己的孩子死去时,一定要觉得悲痛欲绝……”

    在511孤儿院中被洗脑而失去记忆的古利马,连哭笑之类的反应都无法做出,甚至因为在孩子死去后无法表达悲痛而被妻子所离弃,却由始至终地坚守着人性的价值,竭力以微笑面对一切。古利马临终,突然因为孩子——而非自己的死去而难过起来,“因为自己的孩子死了,现在觉得很难过。人类……不能抹杀自己的情感,情感只是迷失在一个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就像寄给我的一封信,经过几十年后,才送到我的手上,这才是真正的悲哀……抑或真正的幸福?”

    惨遭扭曲的古利马,几乎是凭着情感本身,而非理性(欧陆)或经验(英美)去把握情感。情感面前,哲学是何等无力?“超人苏坦纳”最终变回了人类,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肯定浦泽直树绝不会满足于“怪物即是人心”这样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

    将人性之恶归咎于人类本能,类似观点由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及道金斯之流的科普作者而滥觞一时。事实上,《自私的基因》一书的拥戴者都应该去找古尔德的《自达尔文以来》进行比照阅读,反正我觉得把人脑跟AI相提并论这种论证手法,跟那些诞生于法国咖啡馆的20世纪思想无甚区别——随意,看似高冷,适合文青装逼之用,实际上缺乏底蕴。而其直接后果则是对恶的放任——既然恶是人性,既然我们所有人都是一个潜在的怪物,那么恶行便是无法纠正,因此也没有纠正的必要。

    然而比起“胜者即是正义”这种无比中二的台词,我却偏偏觉得,能够让笔下角色说出“正义一定会胜利”(听上去多么幼稚)的作者具有更大的魄力。

    西蒙娜薇依曾经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现实中的恶,无比丑陋令人厌恶,但若出现在虚构作品中则会充满魅力——参考约翰;反之,真正的善举如同凌空飞行,出现在现实中会令人惊叹,在虚构作品中却乏善可陈。唯有真正的天才与大师方可创造出完全正义与善良,同时具有魅力的角色,如同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梅诗金公爵。浦泽的天马医生与古利马,多多少少达到了这样的高度,这实在让人不得不为之肃然起敬。

    当今仍有人为Karl Marx的著作辩护,称其只是受到了当权者的扭曲(与儒教同出一辙),然而却无法解释为什么Communism所到之处全都以同一种方式——屠杀、掠夺——去扭曲The Communist Manifesto 和Capital;当今有人大呼民主的弊端与虚假,声称低素质人口无法实行民主,他们却没有想到,或有意忽略,在非民主环境里,低素质的乌合之众们很可能不仅是与精英们平起平坐、令人生厌的选民,更可能是骑在精英头上的领袖。511孤儿院的创立者和幸存者,并非总像华尔夫将军和约翰那样文质彬彬,温雅博学的。如果三胖开车没有军警开路,你以为他就会打远光灯来着?

    我想,无论浦泽直树有意还是无心,这就是monster所传达出的宝贵理念:人性充满缺陷,但依然可贵,且不可改造。无论你面前是唯利是图的统治者,还是满怀理想的改革者,一旦他宣称可以通过某种手段去塑造、解放人性,他就是潜在的怪物制造者。古利马死前的话应该被记住,人是不能放弃情感的;法兰斯・波拿巴达对安娜所说的话应该被记住,“人可以变成任何东西,而你是美丽的宝石,所以绝对不能变成怪物。”

    哪怕在现实中,情感的同义词几乎就等于“弱点”和“死因”,这仍然是我们唯一值得自豪与珍视的事物。完美中立之类的玩意儿还是留给511孤儿院的看守大妈们好了。

     短评

    一個絕對不可以當作動畫來看的故事。必須用深深的思考,來取代輕率的娛樂。

    5分钟前
    • 安隱
    • 力荐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3109322.html在线

    8分钟前
    • 👤sHIRO🦾
    • 力荐

    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

    10分钟前
    • 墨 尘
    • 力荐

    额。我很怀疑9.2分是来自豆瓣的恶意吗?我觉得里面的人物的确塑造的很成功,故事编的很精彩,不过难道逻辑不是硬伤吗?我看到一半还在想着,如果后面真的出来怪物了我就原谅作者的那么多bug,不过显然作者没给我这个机会。。

    13分钟前
    • 未注销
    • 还行

    豆瓣上的评分只能做参考,浪费我这么长时间,却看了一个虽然中规中矩,却很是乏味的片子。不是看到那么多小学生嚷嚷什么神作,我应该看不到三五集就会弃,硬着头皮看到最后,结局就是个屁。很多情节故意故弄玄虚,搞的约翰跟神一样,原来是逗你玩儿而已。打发时间可以看看,不算太差,但跟好没关系。

    16分钟前
    • 二二得四
    • 还行

    中学时代熬夜看的深夜动画!

    19分钟前
    • 朋克布莱克
    • 力荐

    完成度极高. 可若想最大程度感受MONSTER的剧作之美,漫画或许更好吧

    20分钟前
    • 蘇湛
    • 力荐

    是不可能被遗忘的经典

    21分钟前
    • 嗷呜
    • 力荐

    想说的东西太多,又不知从何说起……

    23分钟前
    • 阿尔的太阳
    • 力荐

    漫畫更棒!

    26分钟前
    • Space Oddity
    • 推荐

    连战三天茶饭不思,梦里梦外,杀死无数脑细胞之后还在不停思索,没看的时候觉得怪物这个名字太简单,看完之后觉得是绝配,政治隐喻,心理学探究,故事发展,细节暗示,层次递进,轴心平衡,每个细节都很考究,从动画就能感觉到原作的无比彪悍,除了结尾几集有些不稳和仓促,整体:神作+杰作

    28分钟前
    • 疯眼穆迪
    • 力荐

    居然觉得OP很好听~~~ 是不是不正常了 TmT

    33分钟前
    • Я./愣仔
    • 力荐

    引用wiki的说法:“故事以懸疑殺人、醫療倫理、醫院内的權力鬥爭、父母和兄弟姊妹之間的愛、人類之間的愛、東西冷戰結構、柏林圍牆倒塌前後社會等為主題。”

    38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力荐

    看的都想吐了

    40分钟前
    • o
    • 推荐

    这大概是到目前为止唯一我真正愿意打五星的动漫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580412.html,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3109322.html

    45分钟前
    • 果酱☮
    • 力荐

    无敌了

    49分钟前
    • arlmy
    • 力荐

    好久以前看过,现在忘光了,重温中。原来觉得是恶之教典加长版,但浦泽的人性探讨横跨政治到社会到个人,而贵志佑介是以纯生物学的线性逻辑为前提。前者没有对人性下任何定论,到处点一下,绘制社会群像;而后者更像是在进行一个社会学实验。就完整度来说,monster更高一筹,只是太理想化

    50分钟前
    • やす
    • 推荐

    怪物是所有试验品的代号,与实际意义上的怪物有区别约翰的不爱不信源自于母亲带来的阴影,所以妹妹一番话完全推翻母亲的教育他自行选择成为怪物(不是被试验调教成的怪物)。保护妹妹是本能,但是他选择了不同寻常的方式——没有人认同他爱人的方式才是他可悲之处。 家教很重要不要背叛信赖你的人!

    54分钟前
    • prost
    • 推荐

    立意很深刻,故事也很好,蛮有嚼头。但以悬疑来说,叙事上不是很成功,看得人有点无聊。

    56分钟前
    • 清流~Nocturn
    • 推荐

    开始感觉好拖沓,但是越看越觉得线索好几条追下去很棒

    57分钟前
    • 采盗大花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