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无限超越班 会员版

    无限超越班 会员版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2022

    主演:成龙,尔冬升,惠英红,吴镇宇,佘诗曼,韩雪,车保罗,邓萃雯,汤镇业,许绍雄,张可颐,赵雅芝,范世錡,郭晓婷,何与,刘耀文,沈月,薛凯琪,许魏洲,周洁琼,周柯宇,郑业成,赵樱子,李一桐,李治廷,荣梓杉 

    导演:吴彤 

    猜你喜欢

     剧照

    无限超越班 会员版 剧照 NO.1无限超越班 会员版 剧照 NO.2无限超越班 会员版 剧照 NO.3无限超越班 会员版 剧照 NO.4无限超越班 会员版 剧照 NO.5无限超越班 会员版 剧照 NO.6无限超越班 会员版 剧照 NO.16无限超越班 会员版 剧照 NO.17无限超越班 会员版 剧照 NO.18无限超越班 会员版 剧照 NO.19无限超越班 会员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那些在观众记忆中留下高光瞬间的港片戏骨们带着丰富的演绎经验,与青年演员展开多个层面的合作交流,共同迎接新生代演员们的无限超越。节目以经典为鉴,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为影视行业的创作与发展寻找启发与更多可能。

     长篇影评

     1 ) “没有我不能消费的情怀”

    如果吴彤有一个slogan,那一定是“没有我不能消费的情怀”。中国综艺界炒冷饭第一人,舍他其谁?

    一个连三板斧都凑不齐的导演,凭借超长的微信好友通讯录就能指点江山,可见我国综艺仍未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连基本的优胜劣汰都没完善。

    在芒果台以港乐港星席卷市场两三年之后,浙江卫视和吴彤终于像发现新大陆一般,一拍脑袋把《我就是演员》重新包装,搭上了TVB经典港剧的风。

    说好以“演员训练”为核心,但《无限超越班》一没角色分析,二没业务交流,影帝影后视后齐聚一堂,一期快俩小时,凑不出半句真知灼见。第一期雷厉风行发誓要帮新人换新颜,第二期镜头里全是老脸,搁电影里这叫叙事焦点跑偏。

    篇幅几乎通通让给老演员的炖鸡汤和唠家常,一个个老泪纵横、真情流露,仿佛是数十年来首次在综艺节目回顾自己的演艺生涯,新鲜得像张智霖第N次在综艺办婚礼一样。

    环节安排突兀刻意,没啥镜头的艺员突然像接到耳机里的指令一般,带着廉价的傻笑请求前辈再现经典桥段,于是“哇哦”和泪水再次出现,10分钟又水过去了。

    布景打光穷得像大学社团,运镜剪辑配乐有县化肥厂宣传片的风范。这种浓烈的草台班子风格、下乡慰问演出水准,几乎让我以为《演员请就位》《导演请指教》《开拍吧》没存在过,这几档综艺曾使全网严肃讨论创作、讨论表演、讨论角色,从表演到导演,虽然走得坎坷,但起码方向向前。

    2022,蓝台和吴彤不像是穿越了,应该是在倒车。

    本人作为演技类综艺爱好者,非常负责任地单方面宣布《无限超越班》是国产综艺史上仅好于《我是女演员》的演技类综艺。

    《我是女演员》豆瓣评分高达2.7,是国产综艺史上当之无愧、不可磨灭、永垂不朽的污点。我相信《无限超越班》能与其交相辉映,祝福。

     2 ) 横店当群演,虚假的两天一夜

    2月11日,在这一期当中,这群明星艺人继续自己的“横漂”生活,需要在横店的剧组当中自己找戏、找角色拍,从而赚几百块钱。连续的两期内容当中,这群明星演员们纷纷在《功夫》和《神雕侠侣》当中客串角色。

    免不得就会有观众问了,《无限超越班》当中的这群明星艺人,跑到横店去,体验横漂们的生活,自己成为群众演员,去到处找戏拍,结果他们就找到了《功夫》剧组,和《神雕侠侣》剧组,那么,在横店,真的有这两个剧组,正在翻拍《功夫》和《神雕侠侣》吗?

    观众们有这种疑问,也是必然。因为在《无限超越班》当中,努力告诉观众,这群演员多么卖力,多么为了能够在剧组当中获得一个角色而努力。显然,如果这一切都是虚假的话,都对不起这群努力拼搏向上的明星艺人们了。乃至于,在节目当中,已经出现了这群明星艺人为了获得群众演员角色而不惜去求副导演的桥段了。

    而且,在《无限超越班》当中,这群明星艺人更是要凭借自己当群众演员的具体工作去赚钱,每次收工之后,都是要发工资的,这群明星艺人是要凭借这些工资去住宿的。一切的一切,都无不告诉观众,《无限超越班》这档节目多么高尚,就是在训练这群明星艺人,让他们知道什么叫作演员,什么叫作横漂。如果《功夫》和《神雕侠侣》是假的话,那《无限超越班》必然无地自容了。 那么,我们不妨追问一句,在横店,真的有《功夫》和《神雕侠侣》这两部翻拍作品正在拍摄或者已经拍摄完毕了吗?我们按图索骥,必然会发现蛛丝马迹。《无限超越班》在最新的节目收尾阶段,为了拔高这群明星艺人们的不容易,硬生生让《神雕侠侣》的女主角傲蕾来了几段自我煽情。在煽情当中,傲蕾表示,自己已经是博士了,但依旧愿意来横店演戏等等。

    按图索骥,傲蕾这个演员显然是真实存在的了。在她的社交媒体账号当中,有关系这位演员的账号问她,电视剧《神雕侠侣》是真实存在的呢,还是《无限超越班》为了拍综艺节目而故意搞出来的呢?演员傲蕾倒是也实诚,直接告诉网友,这个《神雕侠侣》并非是真实存在的翻拍剧,不过是《无限超越班》自己拍出来的。 演员一句真话,留给《无限超越班》的就是无比的尴尬了。原来,《神雕侠侣》这个剧,根本不是正在横店拍摄的电视剧,而是这个综艺节目自己搞出来的。可是,在《无限超越班》当中,这个节目却糊弄观众说,这是横店真实存在的电视剧剧组。甚至于,在节目当中,这群明星艺人找戏,是找的如此艰难。

    为了增加这个《功夫》和《神雕侠侣》存在的真实性,《无限超越班》竟然真的搞了不少群众演员,配合演戏,让这些群众演员说自己就是去剧组面试的,就是如何如何。演员傲蕾的一句话,把《无限超越班》的“底裤”全都扒掉了。等于说,这档综艺节目当中所有的关于明星艺人们如何跑戏的内容,都是编造的,因为《功夫》和《神雕侠侣》剧组都是真人秀节目搞出来的,并非真实存在的。 这类真人秀,一个字都不要相信它,都是有“剧本”的,都是编出来的。《无限超越班》连续两期内容,什么明星艺人去横店当横漂,体验群众演员多不容易,结果,连明星艺人们面试的剧组,都是假的,都不是真正的影视剧剧组。后边那些所谓的演员很不容易的煽情,就更不能信任了。

    信任,是基于真实的前提。《无限超越班》当中,把《功夫》和《神雕侠侣》搞得像真实存在的翻拍剧剧组,而实际上,它竟然是“剧本”效果,是提前安排出来的。这种神操作,已经从根子上构成了虚假。基于虚假,明星艺人们说的每一句话,都不可信,都不过是剧本编排了。 说谎的真人秀,娱乐到底就算了,嚷嚷明星艺人不容易,多么吃苦,大可不必。

    ——文章转自网络

     3 ) 《无限超越班》:TVB真是内娱的“解药”吗

    下一个顶流,不会在《无限超越班》制造的“话题之王”或“皇族”身上出现

    不论是否喜欢吴彤,都得承认他俨然是内娱知名度最高的综艺导演之一了,毕竟也的确没几个导演像他那样喜欢在自己的综艺节目里露露脸。当然,吴彤也确实是有能耐,至少这几年他确实是做了好几个热播综艺,质量上不好说,但热度上确实是没有失过手,在不少综艺招商裸奔的情况下,他依然是广告商的宠儿。这一次吴彤担任导演的新综艺《无限超越班》,果不其然再次成为话题之作。

    《无限超越班》本质上仍然是演技竞演类综艺,只不过这一回它跟TVB深度捆绑了,试图以TVB著名的“无线电视艺员培训班”的模式对一众演员(主要是来自内娱)进行培训。

    节目请来的大湾区演员阵容着实华丽,成龙担任召集人,尔冬升担任监制、辅导员,惠英红、吴镇宇担任监制,佘诗曼担任无限经理人,飞行导师则包括赵雅芝、邓萃雯、汤镇业、许绍雄、张可颐、车保罗等TVB老面孔。

    大湾区阵容很华丽

    排演的也都是TVB的经典剧目,包括《上海滩》《冲上云霄》《金枝欲孽》《鹿鼎记》《宫心计》《使徒行者》等,青年演员面试竞岗、再与经典港剧演员用粤语翻拍经典港剧IP,进行比拼。

    第一阶段考核任务翻拍经典港片

    可以说,《无限超越班》集《王牌对王牌》的“怀旧”与《我就是演员》的“抓马”于一体。由TVB的老面孔、TVB的经典剧目提供“怀旧”;由导师们的意见分歧、演员们的“拙劣”表现制造“抓马”现场。

    许绍雄从业50周年,节目有一个致敬环节。不得不说,节目真的很会搞“怀旧”

    但除此之外,《无限超越班》还带有一个更鲜明的目的,即,它试图将TVB的无线训练班模式,与内娱的造星模式进行对比,孰优孰劣已经是不言自明。就综艺效果来看,这个设定确实很“高明”,它一方面击中观众对于内娱现状的强烈不满,借TVB那些老戏骨之口,对内娱明星来一个不留情面、一针见血的批评,可以帮观众出一口恶气。另一方面它又能让观众产生某种期待(或者说“幻觉”),认为TVB或是内娱的“解药”,TVB的“无线超越班”的模式或能让内娱“无限超越”。

    就第一方面而言,我们便很容易理解节目每一期正片播出后,微博热搜上花样百出又主题鲜明的词条。词条基本就围绕着“内娱的明星有多糟糕”“大湾区的大佬有多敢说”这两个主题词展开。热闹确实是相当热闹,但它们大抵也是一些情绪的浮沫,来得快破灭得很快,很难激起什么真正的讨论。

    赵樱子承担了首期的主要炮火

    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另一方面——TVB的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真的可以移植到内娱吗?这种训练班的模式,可以让内娱“药到病除”?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厘清无线训练班的模式,而不是停留在似是而非的怀旧滤镜中。

    无线训练班,真能让内娱“无限超越”吗

    早前的香港并无专业的艺术院校,艺人的培养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各大制片公司。1950-1960年代,香港的一些电影公司就开设了培训班,郑少秋、狄龙、郑佩佩就是这样走出来的。1966年,亚洲电视的前身丽的映声,开始了香港电视史上最早的艺员培训班,并走出了汪明荃、刘松仁等明星。到了1971年,邵氏公司与无线电视台合办的“电影电视艺员训练中心”,1978年起成为无线电视台独立主办,目的是为自家制作的剧集培养演员。这就有了后来为大家所熟知的“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

    训练班大抵都是一年的培养期限,头三个月要学习表演、武功、舞蹈、编剧、摄影等基本技术,让艺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了解剧集的整个生产流程大抵是怎么一回事。三个月进入实习期,进行实战演练(比如出演或拍摄短片),再由监制等人打分,在此期间不断有人淘汰,淘汰率很高。最终留下来的人可以与无线签约,成为旗下艺员,参与剧集的演出。这个合约的时间一般都很长,五年八年都是常态。

    成为无线的艺员后,在当时可以拿到一份底薪,更关键的是,拿到了进入演艺圈的敲门砖。1970年代中后期,TVB已经处于收视上的绝对垄断地位,财大气粗的TVB每年自制的内容有几百个小时,这给旗下的艺员带来了许多露脸的机会。很多艺员都是从跑龙套做起,之后既要看个人能力,也要看TVB捧不捧,运气不好可能就得当个好几年的背景板。龙套走到头之后,就可以在单元剧里出演主角;反响不错后,就可以出演剧集的主演;更进一步就是黄金档的主演,这时基本就是TVB的当家小生和花旦了。虽然这时在TVB拿的还是死工资,但商业代言、走穴演出等酬劳就可观多了。

    在TVB的黄金时代(从1970年代到新世纪初期),无线电视艺员培训班是香港当之无愧的“造星工厂”,内地观众所熟悉的很多一线港星,都是从艺员培训班走出来的。比如周润发、梁朝伟、刘德华、梁家辉、吴镇宇、刘青云等。《无限超越班》的飞行导师里,也几乎都来自此。许绍雄来自第一期培训班,邓萃雯是第二期,汤镇业是第八期,吴镇宇是第十一期。

    无线训练班是香港的“造星工厂”

    总结起来,无线训练班是建立在平台强势垄断的基础上,当时香港的观众基本就只看TVB,而TVB又基本只播自制的剧集,TVB由此垄断了出道和走红的路径。除了训练班以外,另一个很重要的渠道是港姐的选拔(同样是TVB举办的),成为港姐后跟TVB签约。钟楚红、张曼玉、李嘉欣、袁咏仪、佘诗曼、张可颐等人就都是港姐出身。

    这是TVB给所有向往成为明星的人的“萝卜”,想当明星,就得来TVB。

    进入TVB就意味着拿到进入演艺圈的敲门砖

    平台过于强大且强势,就有能力让艺员老老实实成为“职员”,老老实实演戏。尤其是那些甘草演员,真的只是把演员当做一份“职业”去做,他们得努力工作才能保住合约,自然没什么明星架子,对待演戏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就比如节目中请来的车保罗。

    就算走红了,也得老老实实听话,否则就会被“冷藏”,就会长时间没戏拍,这是TVB给艺员的“大棒”。现在看来,这个“大棒”还是很奏效的,等艺员真正能够独当一面时,他基本上也是非常成熟的演员。

    但无线培训班这一套“萝卜加大棒”的打法,在平台失去垄断地位时,就会显出它的破绽。事实上,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如日中天时,当电影公司也有强大的捧人能量、当电影也是走红的关键路径、当电影巨星的收入可以碾压TVB时,艺员就频频与TVB起冲突,从周润发到后来的刘德华(一度被“冷藏”一年多)纷纷出走,TVB甚至在1990年代就出现了“人才危机”。譬如1990年代无线重拍的那些金庸剧,很多主演反而不是从培训班里挖掘的。以名噪一时的古天乐版的《神雕侠侣》为例,古天乐最早是MV演员,1994年进入TVB第二年就担纲主演,而李若彤此前已经出演过几部电影,合约也不在TVB。

    这样的“人才危机”到后来就愈演愈烈,到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已经是全面爆发,TVB当红小生、花旦“离巢”大家都见怪不怪了。TVB的垄断能力和影响力已经全面下滑,尤其是随着内娱的崛起,在更多走红机会以及天价片酬的吸引下,反而是很多TVB艺员选择“北上”发展。

    TVB离巢演员反而是在内地的综艺节目里“重聚”

    其实,无线的艺员培训班现在还在做,2022年艺员训练班还首次面向内地、香港及海外学员同步招生及授课。然而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艺员培训班已今非昔比。

    概言之,TVB的无线训练班更像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在平台垄断一切资源时,这个模式是可行的;可当演艺市场进入百花齐放、充分竞争阶段,当艺员拥有更多走红渠道和更多出演机会时,这个模式可以是一个平台、一家公司的做法,却很难一统天下。

    无线训练班的那一套打法,并不是当下内娱的“解药”,作为“生产方式”,它也确实不再适应当下“生产力”的发展状态。这也就导致了,《无限超越班》只能将无线训练班的模式,避重就轻、大而化之、大而无当地简化为“艺德”“敬业”等充满道德色彩的词汇,试图以此教化、感化内娱的流量们,让他们“回头是岸”。

    遗憾的是,在内娱当下的环境里,那些漂亮的男明星女明星,是很难揪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的,指望他们自觉地像TVB的合约演员那样忠诚勤恳,大抵就是痴人说梦。当然,节目中的年轻演员们或多或少会受到触动,但触动亦有一个期限——可能短暂地仅限于节目录制期间。

    那么,内娱真正的解药在哪?

    事实上,在这个后流量时代,当平台过起了“紧日子”,当数据的泡沫不断被挤压,当通过刷榜注水给明星出演的剧集制造虚假繁荣的手段在失效,当明星是骡子是马都会很快现出原型,这就是给明星最有力的“大棒”。换句话说,当内娱逐渐建立起一个公平公开透明有效的评价体系之后,当粉丝的“闭眼吹”不再轻易主导路人的看法和评价之后,“明星制”(特指虚假流量制造出来的明星)就面临瓦解的风险,内娱就会逐渐回归到正轨上——要么进化为真正的演员,要么不思进取并渐渐被取代。

    当下仍然有许多年轻的明星,确确实实是没演技、没经验、没能力、没水平、也没脸皮,除了粉丝一个劲瞎吹控评外,他们可以说是一无所有。而内娱的林子太大,愿意付费的粉丝只要有那么几撮,这群明星的日子就可以过得不错。这一点上,内娱的观众倒不必太愤慨,毕竟长得好看确实是一个优势,而娱乐圈的属性又决定了有点名气的明星收入就不会低。但我们可以放宽心的是,那种虚假数据、虚假繁荣制造顶流的时代,大概率是一去不复返了;那种粉丝瞎吹注水成爆款剧的时代,也不会再出现了。

    下一个顶流,只会在经过全民验证的爆款剧中出现,而不会在《无限超越班》制造的“话题之王”或“皇族”身上出现。虽然节目中某些明星粉丝的控评令人反感,但一想到粉丝的各种吹捧也不过是路人根本不care的嘤嘤叫,心里就平衡许多,吹吧,反正没能耐的话也吹不红。

    ——首发澎湃新闻·有戏——

     4 ) 荣梓杉不该来这档节目

    新一期节目里荣梓杉被尔冬升泼豆浆后,抖音等平台的网民们就对荣梓杉展开了激烈的网暴,他们根本不认识荣梓杉,就直接把他归为了和刘耀文一样的“小鲜肉”里,然后疯狂地骂他。有一些熟悉荣的观众想替他解释,却越描越黑,反被网暴者们认为是在搞饭圈那一套。在那群网暴者眼里年轻人做什么都是错的,反正怎么说都是他们有理。

    荣梓杉是个新人,年龄小,欠缺片场经验,他意识不到衣服干净与否的问题是很正常的,根本上升不到职业素质和人品问题,更何况“衣服不够脏”这种不值得大书特书的小事,况且荣和刘后来都意识到了这点马上就接受了尔导的建议把衣服弄脏。

    明眼人都能看出,对于尔冬升来说,他是不能直接泼刘耀文的,理由大家心知肚明,因此他对刘耀文也只能用土抹抹他衣服而已。他泼荣梓杉,实际是在指桑(荣)骂槐(刘),包括他对荣说的那句“你要是怕泼水那之后有这场戏你敢怎么拍”其实是他更想对刘耀文说的。但网民们根本意识不到这一点,当然我估计荣梓杉也意识不到。

    在这档节目尚未播出时,当我看到荣梓杉的名字赫然在列的时候我就预料到他肯定会出现这种状况。当时我就觉得他真的不该来参加这种综艺节目。因为他是块能当演员的料,虽然经验欠缺,但是个好苗子,现在他要做的得是低调拍戏,参加这种烂综艺只会毁了他。

    虽然这一切其实都是吴彤的剧本加后期恶剪罢了,但是我认为这么做对荣梓杉太不地道了。这样做把他误伤了,闹不好会毁了人家孩子的前途。

    说实话,我从没觉得荣梓杉演戏有多好,《外太空》里他的表演险些没把我在影院里雷晕。但他真的很能吃苦很有演员素养,拍戏时腿被摄影机砸成粉碎性骨折,拍《隐秘》时都没痊愈,跑一段路腿就会疼,在拍被王力严刑逼问的戏时被冰水淋成落汤鸡,忍痛直到杀青没喊过一句疼。之后拍《理想照耀中国》时又要在零下气温的大冷天裸身泡在冰冷刺骨的河水里,却一点苦都不说。吃苦是一个演员的基本修养(但话说回来国内影视剧组对于未成年演员的保护真的很欠缺,难听点说是根本没把孩子当人),的确不值得大书特书,但某些人凭空捏造把他说成是不吃苦不敬业的人可就不是他的问题了,这是典型的造谣生事。

    个人感觉他背后的团队很拉胯,导致他经常被人欺负,“微博之夜”漏掉奖项的事情把他折腾得不轻,现在又平白无故被网民们辱骂。作为路人我是真的看不下去了。

     5 ) 不是「无限」,是「无下限」

    (by Mr. Infamous,原载于虹膜公众号,剧透范围在前两期)

    都第二期了,仍然相信《无限超越班》是一档演技比拼综艺的人,应该不多了。

    这里说「演技比拼」,是在实打实的业务层面,而不是放在绝大多数内地综艺都通用的「剧本表演」,用来比蠢比惨比假比不要脸,比谁更能摸透流量密码。

    《无限超越班》在后一种做派上无限超越,就像是当下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病毒,狂热专注于制造高烧,叫人暴汗、气闷、烦躁,即便最终泻火,也还是会有被掠夺后虚弱乏力的体感。

    如此低劣的节目,豆瓣开分4.5并继续下挫,一点都不冤枉。

    不过主创吴彤他们并不在乎单纯意义上的口碑,毕竟如今所挨的骂,在这些年做同类综艺的时候,早就反复领受过了。如果说在乎,也是在乎口碑会影响到此后节目的热度,乃至下一盘生意的继续。反正在当下,官博还能兴奋宣称,节目收获了全网热搜多少个,登上热搜榜前三的话题多少个。

    信奉「黑红」也是红,节目组就跟选手赵樱子一样。

    抛开最臭名远扬的红毯假摔名场面,赵樱子单是这大半年,就可以从《乘风破浪》黑到《无限超越班》,外人能够非常直观地感应到一条黑路走到底的自我人设限定,但既然事主认为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观众更是不必真情实感地为之忧伤。

    特别是怜惜她每一次都站起来争取角色,可惜没有任何一组选用她。放心,刻意空出来的天选淘汰位,不外乎是精挑细选的话题制造机,赵樱子扛下了当时节目最高的热度,已经让她心愿达成,而节目终归会以其他方式,比如改赛制、改头衔,哪怕硬塞帮演,也总能回馈她配合「演出」的祭天努力。

    不过往后,流量明星刘耀文取得了更大的流量关注,在暴露自己最低级别的文化水平与审美层次之后,通过被瞎夸、主动退还红卡等老套行为,以及与同行周柯宇的粉丝之争,成功反超赵樱子。

    这些旁门左道的热点,奠定了吴彤这档新综艺依旧匹配的制作水准与目标实质。于是可笑就可笑在,先导片中,它曾经假模假样地宣称,「数十位曾经叱咤荧屏的香港前辈艺员,带着沉甸甸的『无线经典』,集体『北上』,以表演会友,迎接新生代演员的无限超越」。

    而节目的问题,或者说马脚,就从这里开裂。

    很显然,关于嘉宾阵容,节目组设置了水火不容的两队,不是相互之间有仇,而是本身因为背景、成就、追求具有天壤之别,整体分属两大次元,几乎无法构成有效对话,于是节目从立意上,就站不住脚。

    可以看到,所谓的新生代演员,就是一个伪命题。当中真心实意要把表演当作事业理想的,恐怕任谁都挑不出三两个,更不用说只把演戏当作增加人气的跳板,或仅仅觉得在娱乐圈少不了这一步骤而已。此外还有刘耀文这些,并没有任何演戏经验却又称不上白纸的人物。

    在这些选手当中,十年前曾经提名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薛凯琪优势越明显,位置越尴尬,毕竟同台竞技的是过于青涩的后生。

    更重要的,她是当中唯一四十岁以上的(韩雪不是选手),也是唯一来自香港的,之所以要提年龄与地区,是要强调,比起「香港最后一个少女」,香港最后一段堪称龙争虎斗的造星岁月,更有时代印记与时代赋予的实力。

    但存活下来的薛凯琪,显然跟导师嘉宾席上比她大六岁的佘诗曼,分属娱乐圈两种截然不同的演员。两个人都在维系香港女星冻龄传奇,但是后者的演技、可以驾驭的表演空间,确实表明二人在演戏上走了不同的路,使了不同的劲,毕竟薛凯琪还有更成功的歌手事业在兼顾,尽管也在下坡路上。

    二人巨大的差异,恐怕并不局限于薛凯琪本初所想的没有挑战过反派的遗憾,那甚至要比惠英红针对突破形象、迅速转型的行业警钟要更值得警醒。

    一定程度上,她在学员当中的特殊性,综合体现了行业转变后的现状,香港再也没有那个忙碌但丰盈的机会池来磨砺海量演员,就连反复锤炼的模式也早早成为情怀一种。除了「少女」是最后一个,行业与从业人员也都要反复跟夕阳挂钩。

    这映照到内地当下更讲家财、拼门第的娱乐圈,意味着草根更促狭的空间,也意味着天选子女蜂拥过来分一杯羹,斗的不再是市场经济法则下的业务实力。

    大同小异的「明星脸」以及粉丝经济,就连网上争论都充满模式化的硝烟。你没法从明星脸上看到什么表演的信念感,或者是观察生活的本能,更不用说具有感染力的精气神。特别是在本就浮躁的《无限超越班》里,就差把所谓翻红、黑红、更红等不同的养成标签贴在脸面上了。

    所以看到惠英红他们那么掏心掏肺,有一分触动,就有七分迷惑,因为很大的可能在于,这些金玉良言不被听进去,甚至会被当作不合时宜的笑话。

    不是在抨击薛凯琪,她诚然在表演上没法超越出道初期的成绩,但拼命找活路的她也受限于市道的变幻,这里更要说的,是给台阶表演却说演不了的沈月,是为「迪幂孟扎」沾沾自喜的赵樱子,是态度总被人抓小辫子的范世錡,是始终被尬夸的刘耀文,是他们这些躲得了一期躲不了二期的所谓新生代演员们。

    惠英红在一开始,就提醒他们要抓住机会,甚至暗示要尊重机会,但在之后的表现乃至在现实里,机会似乎并不需要他们去抓住。这种扑面而来的落差,是节目很难剔除干净的杂感。

    并非薄古厚今,但是香港这帮在摸爬滚打中创作代表作一堆的资深影人齐聚,吊打效应的产生,确实构成了巨大的荒谬感。

    没有人相信他们之间会有「以表演会友」的对等性,甚至不会相信真正沟通的可能性乃至必要性。就像是底层熬出了头,要来兢兢业业地传授经验,但是太子爷、大公主一堆,只想过家家一样完成体验任务而已。

    这反过来把情怀这门生意,映衬得格外急功近利。自打香港失去黄金时代的势头,这几年内地综艺对港式情怀的频繁开采,连拾人牙慧这动作都被标榜出不甘示弱的七日鲜干劲。

    吴彤这次,不过是把自己此前演技类综艺的范畴固定到港片港剧里,再吃一次情怀罢了,反正最不缺的,就是把一切过往镀成情怀,再把一切情怀做成热搜的热忱。

    诚然,香港阵容的豪华,算得上他的能耐。特别是能让十几年没上综艺的张可颐跟邓萃雯、佘诗曼一起,实现新千年经典港剧《金枝欲孽》的重聚,确实能够抢占先机。

    而车保罗被看到,且能以一种睿智的、儒雅的形象呈现,引发叠加情怀效应的网络热议,恐怕是节目组始料未及的划算买卖。

    但是不多的正面噱头出街之后,空余了几部毫无营养的合作短片,每一个香港前辈都在轻松碾压,尽显后生贫血的观察与表达。特别是唯一赢得红牌奖赏的《冲上云霄》项目,表演之避重就轻、空洞生疏,不怪加倍恶评的夹击。

    更实在的话题,在于车保罗为了录制三天而选择辞职,尔后重返香港,继续打工,干尽脏活累活。难得收获六位数字的报酬,引爆了待遇、际遇与人生态度讨论的火种,终归更让节目里年轻明星显得德不配位,因而现实再度比情怀抢先一步暴露消费的残酷。

    于是吴镇宇就更解气一些。赵樱子非要在名字前加「迪幂孟扎」,他就直接问这「是一个四不像的贬义吗」,周柯宇说粉丝肯定不太能接受自己拍吻戏,他直接表示不可理喻,「真的太厉害了,你们这一代的演员」。

    金句太多,恐怕无从删减,也正因如此,吴镇宇成了能说真话的异数,也成了《无限超越班》观众的嘴替。

    毕竟十分明显的一点,是周遭同行也不得不拿着节目组交予的剧本,红脸白脸都有规矩。哪怕反复强调自己专业精神的惠英红,中途也必然要发飙离场一次,而一旁非要拿自杀话题开玩笑的许绍雄,如果不是自身共情有限,便是印证了剧本的过分无下限。

    情绪病与生死都被儿戏化,更不用说看人下菜的势利。硬捧、拉踩是明显的,男女差异也是明显的,比如男偶像被硬夸像吴彦祖,女演员却不能跟爱美沾边,甚至为了制造「情节」,硬要在女演员中划掉一个席位,这样的无聊操作也玩得不亦乐乎。

    终归,如果非要赋予《无限超越班》价值,那便是它跟内地综艺甚至内娱的超强匹配,让人可以从这节目的嘴脸里,具体、清晰而密集地感受到相关群体对应整个行业的问题。

    这些时候,再多惠英红的苦口婆心和吴镇宇的一针见血,都于事无补。

     6 ) 严重浪费资源,所以节目想要表达是什么?

    给三星纯属是为了那些香港艺人,看着这个节目也是为了看那些HK多艺人讲述经验,很有感触。一直喜欢吴镇宇,有生活的经验的都写在脸上。成龙大哥一直很尊敬,尤其看到他分享的一些事迹,由衷地尊敬。但是…真的是浪费了这么好的资源,好像在和追求物质的人讲哲学。不明白这节目的意义是什么?想要传达或表达的精神是什么?如果是学习演技,那可以请一些真实想要学习,努力上进的认真的年轻演员,这里面的请的不用多说,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都不是认真的把,流量,除了郭晓婷和那个会武术的男生。去他真的…还有那个薛凯琪Jesus, she’s so fake, really can’t stand her惠英红真的浪费感情和她讲那么多,她明显听不进去,她压根没想当演员,她是我最无法接受的, I just can’t stand it when ppl are being fake and tricky.

    本以为这节目说点实话,但后面越来越假、全部都好when it eas REAL bad.. are they all blind or being fake? 说到这又回到原点、那住这个节目目的到底到底是什么?要传达什么?我get不到中心思想。整期全部快进、只有在HK艺人说话或演戏的时候才会看,那帮学员的全部快进、因为真的看不下去。你居然请了那么多演艺界元老,那就好好做请一些认真学习演技的年轻人,表达对这个行业的热爱以及树立一个好的风范,做引领,成龙大哥说了那么多的meaningful的话,却对着那么几个小孩子,真的是大大大的浪费了资源,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 或是如果你想表达,国内演艺圈is going to an end, then ok i get it, cuz it is.

     短评

    吴彤和浙江卫视不遗余力地在内娱搞黑红这一套

    8分钟前
    • 薄言
    • 很差

    赵樱子那段笑喷了!吴镇宇你简直了哈哈哈哈

    13分钟前
    • 寒风中笑笑
    • 推荐

    吴彤真的以为换个名字大家就不知道这是我就是演员—HK篇吗?还非要套个tvb和香港回归的价值???韩雪为什么还要一直参加这类节目啊?证明自己那么多次了,直接去演戏不好吗?这节目到最后估计还是会沦为热搜收割的,至于演技的讨论,就像参加的导师们一样,意思意思就行了。

    17分钟前
    • 碾子Lee222
    • 很差

    还是吴镇宇敢说啊。关于吻戏,你妈都不在乎你亲不亲,你管粉丝?怪不得我现在还有戏拍。关于迪幂孟扎,颜值像,演技不要像。

    19分钟前
    • 颠颠悠悠
    • 还行

    不知道为什么要黑 我的年纪对成龙无感,但是看了这个肃然起敬,这些老前辈应该多上节目,他们值得。

    21分钟前
    • 夜与太阳
    • 推荐

    只有我觉得这些导师一个个双标玩得很溜吗

    24分钟前
    • 虫丁
    • 较差

    比起隔壁台的芒果卫视,这tm做的综艺连垃圾都算不上🤮🤮🤮

    28分钟前
    • 欧阳BB
    • 很差

    这些人精神状态好像都不太正常

    31分钟前
    • 章鱼小王子
    • 很差

    这节目剧本痕迹太明显……跪求吴彤退出娱乐圈!

    35分钟前
    • zmy喜欢豆瓣酱
    • 很差

    太尬了,当笑话集锦在看,给人感觉就像是一群北大清华的教授在跟一群小学生对话,浪费了这么好的评委阵容。惠英红和吴镇宇真的是人间清醒,一针见血,敢说,不愧是我喜欢的演员。

    38分钟前
    • 水蜜桃汽水
    • 较差

    太垃圾了,简直没眼看,小孩过家家一样。抛开节目制作的低劣不谈,从立意上讲,我实在不知道几十年前TVB的表演方式有什么可学的。

    39分钟前
    • 麻绳
    • 很差

    敢不敢让邓萃雯出来说几句啊!

    41分钟前
    • 素羊锦年
    • 还行

    节目组用力过猛,剧本也太明显了,假、尬。学员部分毫无看点,不是蠢就是演,基本跳过。唯一的看点就是香港的老演员们。浙江卫视的综艺真要改变了,已经走入了穷途末路……PS:郭晓婷算是正常的

    45分钟前
    • 我是土豆
    • 较差

    卧槽吴镇宇惠英红你们是真毒舌。想用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娱乐工业体系套过来培养演员?不好意思,内娱已死,无需演技,流量称王!

    48分钟前
    • 巴喆
    • 还行

    这些香港演员的成就不是这些阿猫阿狗能比的,人家的敬业态度和专业程度不是这些人能追赶得上的,除了看导师其他没有任何看点

    51分钟前
    • VivianS
    • 还行

    连我一个基本不咋看综艺的人都体会到满满的剧本感…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我只想看郑业成。ps:车保罗老师真的好真诚,也好心疼没人选他。算了算了老师能挣到钱就好。

    54分钟前
    • 夏泽兰
    • 较差

    怎么说呢,也算是看到现在影视圈现状吧。偶像、歌手、综艺咖,烂片专业户都在演戏。演了6年戏的沈月在求职环节里是不会用电脑剪映的后期专业毕业生,在动作片选角环节是主动争取不适合自己机会的厚脸皮勇敢演员,但到了真的自我介绍环节,这个演了6年戏的演员竟然紧张到哭出来,并且虽然紧张到哭出来,说话仍然思绪清楚没有忘词,全程用泪眼直面评委。惠英红能够警醒薛凯琪到了年纪应该抓住机会,而对毫无演戏经验的时代少年团偶像刘耀文却只能说,来了就是好的, “最好的就是一张白纸”。竟然还被成龙说像吴彦祖。果然偶像才是食物链顶端吧。

    58分钟前
    • qwer
    • 较差

    评委不错,但选手差了一些

    1小时前
    • 潛微
    • 推荐

    联名让吴彤滚出娱乐圈,不要再让他做任何综艺了

    1小时前
    • 野花小野草
    • 很差

    浙江卫视:用最好的资源,做最烂的综艺。好多综艺做下来真的不知道干啥的,大概就是为了上热搜的

    1小时前
    • 西红柿
    • 很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