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犯罪片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

    评分:
    0.0很差

    分类:犯罪片意大利1956

    主演:奥黛丽·赫本,亨利·方达,梅尔·弗尔,维托里奥·加斯曼 

    导演:金·维多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国语

      孤注一掷2023

    • HD

      午夜的柳枝

    • 扫黑·决不放弃

    • 三叉戟

    • HD中字

      死亡之地

    • 正版货

      法外情

    • HD中字

      东北往事之我叫赵红兵

    • HD中字

      破裂2022

     剧照

    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1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2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3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4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5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6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16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17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18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19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1805年,俄法战争一触即发。贵族小姐娜塔莎(奥黛丽·赫本AudreyHepburn饰)年轻貌美,仍过着歌舞升平的贵族生活。娜塔莎的朋友皮埃尔(亨利·方达HenryFonda饰)也是贵族,承袭了其父的伯爵称号,与贵族库拉金的女儿海伦(安妮塔·艾克伯格AnitaEkberg饰)结婚。然而婚后生活并不融洽,两人分居。皮埃尔的挚友安德烈公爵(梅尔·弗尔MelFerrer饰)邂逅美丽的娜塔莎,一见钟情,两人订婚。不久,安德烈又回军队,海伦的弟弟阿纳托里(维托里奥·加斯曼VittorioGassman饰)骗得娜塔莎的爱,唆使其与他私奔。俄法战争爆发了,在撤退途中,娜塔莎遇到身受重伤的安德烈。安德烈谅解了娜塔莎,但他却因伤势过重而离开了人世。战争胜利结束后,满目疮痍的莫斯科。娜塔莎与皮埃尔的新生活从此开始。\r\n这部根据俄国文豪托尔斯泰名著改编拍摄的美国版《战争与和平》,由气质高雅的女神奥黛丽·赫本和文质彬彬的俊男亨利·方达主演。本片描述了在拿破仑指挥军队进攻俄国时大动荡年代中的一段经典爱情故事,是一部史诗般的战争巨片。好莱坞导演金·维多大幅度简化了原著的情节和内涵,着力演绎这段发生在硝烟战火下的爱情故事。本片荣获1957年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最佳摄影提名和最佳服装设计提名。

     长篇影评

     1 ) 关于前苏联电影《战争与和平》

    对于此片,影片的总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曾这样说过;“我们给自己制订的主要和唯一的目标,是在银幕上尽可能完整准确地再现托尔斯泰。我们要用现代的电影手段再现托尔斯泰的思想、感情、哲学和理想。” 影片改编自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的同名作品《战争与和平》,以1805-1820间的俄国的城市和乡村为背景,反映了当时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托尔斯泰在其中表现出对人类的永恒精神充满了深切关注,在书中探讨了国家的出路、宗教的影响以及道德对历史的推动。是托尔斯泰用自己的政治观、宗教观和历史观建构起来的一座辉煌的大厦,是一部超越国度和时代的经典。作品结构恢宏,跨度漫长,体现了作者卓越的写作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境界。全书表现了人们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和平期间,都对生活有着一种永恒的渴望。它不仅是一部宏伟壮丽的爱国主义英雄史诗,还是一部人们心灵的史诗,生命的史诗。 影片以1812年的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生动再现了在战争中俄国社会的重大事件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战争与和平、前线与后方的纵横交织镜头表现中,再现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整整一个历史时期的俄国社会风貌,人们的渴望、痛苦、欢乐和追求。其中包括奥斯特利茨大战、波罗季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溃退等。通过对四大贵族家庭——包尔康斯基、别素霍夫、罗斯托夫、库拉金以及主人公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彼埃尔、娜塔莎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的描写,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以及个人在战争中自我人格的完善过程。 从改编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非常成功。它同小说一样被分四部,近七个小时,在穷尽细节和追求真实方面,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与它比美。象血肉横飞的博罗季诺战场 ,豪华奢侈的上流阶层的舞会,被亚历山大二世称为照亮他灵魂的莫斯科大火,被俄国焦土政策拖垮的法国军队的撤退,飞雪与狂风并作的俄罗斯的冬天,每一个场面都非常宏大。豪华的宫廷舞会,辉煌的歌剧院,壮观的狩猎围捕,则处处显示出俄罗斯的大国气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战争场面的对比尤为显著,无论血腥凶暴的两军对杀,热浪逼人的莫斯科大火,还是法军大规模的抢劫恐怖,对俘虏的残酷虐待,尤其是从空中俯拍法军在几十里长的冰天雪地狼狈溃逃的长镜头,全都拍得惊心动魄,悲壮震撼。这些战役有春季战役和冬季战役等时间季节,有炮兵阵地、骑兵战役、步兵拼杀等作战形式,气势磅礴的把进攻、防御、退却、追击等战略、战术表现出来。如步兵方阵的进攻队型,炮兵阵地的地形选择,渡河、冰雪逃亡的情形等从时间和场景变化上对战争给予了详细的刻画。 这些战役虽然场面宏大,但从各种细节也可以发现很多具有价值的战争信息。如拿破仑军队撤退渡河,俄军将领却等待他们渡到一半时才发动进攻,最大程度的打击拿破仑的军队。作为以前在欧洲战场无往不利的军事天才拿破仑,此时也只能紧缩大衣,悲惨的离去。 在托尔斯泰的小说中,时间跨度长达十二年,人物的成长和事件的发展是渐趋丰满的。苏联则用了五年的时间拍摄,所以能在影片中表现小说里时间的变化和生命的进程。这一点在三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和塑造上表现得最好。   皮埃尔第一次在罗斯托夫家看见娜塔莎时,她还是个在大人们腋下穿梭奔跑的十三岁的孩子。也许她从那时起就爱上了他,只是在下意识里象幻想一样,自己还不甚清楚。 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在波罗季诺大战前夜与彼埃尔的争执、受伤后躺在硝烟未尽的战场上,面对着死神步步紧逼的脚步声,眼望着头顶那深邃灿烂的星空,心里的独白,充满了对人生诗意与哲理的思索,严谨而不失浪漫。   死在影片中是一片无垠的黑暗,先是银幕上一个很小的黑点,然后象癌细胞那样扩展,一点点地吞噬了银幕上所有的光。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在睡梦中渐渐靠近了死亡。他肃然步行在黑暗之中,直至被彻底淹没。   战争结束之后,皮埃尔去探望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妹妹玛丽。他伤感地说起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与娜塔沙最后的谅解,说是命运的安排将他们带到了一起。在皮埃尔的述说中,画面上始终有一个黑衣女人沉默地坐在客厅的后面。玛丽问皮埃尔道:你没有认出她来吗?皮埃尔这才向那个女子看去。 那是一张美丽绝世的脸,既带着忧伤,也带着欢欣。她没有任何装饰,一方黑色的斗篷映着一对无比清澈的眼睛。象有一道光芒突然照在了皮埃尔悲伤的脸上,画面变得非常明亮。一连串的镜头回闪着,都是很久之前的娜塔莎:穿着连衣裙在大人中奔跑嘻笑着的,在台阶上向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好奇回望的,在舞会上噙着泪随着音乐轻轻舞动的……。然后是此时的娜塔莎,目光沉静安详,高远纯净。爱情苦短,生命绵长。人生便是这样一个过程,爱过,年轻过,受难过,锤炼过,然后便尘埃落定。 这样意喻深刻、表现真挚的精彩镜头在影片中伸手可拈,比比皆是。 这部电影最值得一提的是处处表现出了真正的俄国气质。无论是秋天金黄灿烂的原野,深秋热火朝天的狩猎,还是金碧辉煌的教堂,人头涌动的宫殿,都给人以一种巨大的空间感。通过这种大空间的表现手法,不仅展现了俄国丰厚的传统,还反映了植根在人们心灵深处的民族精神,更刻画了战争时期闪耀在普通人身上的英雄色彩。还起了一种反衬的作用,说明拿破仑这样一个强人之所以会溃败在俄国,是因为他对一个伟大民族的了解非常有限。 影片生动塑造了以娜塔莎、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和皮埃尔为代表的五百多位的虚构或历史人物,反映了俄罗斯精神的厚重和深沉。1805年的欧洲争夺战,1812年的俄国卫国战争,决定俄法命运的波罗季诺会战和拿破仑的莫斯科撤退等历史事件,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关系和发展。将战争与和平这两大主题融入在人物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出生、成长、恋爱、结友、社交、婚姻、挣扎、困惑超越、死亡等,体现了生命从开始到结束、从犹疑到坚定、从探索到执着、从天真到成熟、从痛苦到平静的必由过程。 影片还充分地表现出的19世纪俄罗斯的日常生活,人们的衣着,社交,传统,心理活动特色以及人民的英勇事迹,军队的光辉荣耀,都强烈的震撼和感染着观影者。 这部摄制于1968年的长达近7小时的俄国版影片,是一部制作精致、构思严谨的宏篇巨制,气势磅礴、制作精致,它的整体阵容十分强大,影片汇聚了当时苏联电影界的一流的表演艺术家:吉洪诺夫、兰诺沃伊、叶夫列莫夫、科托罗夫、维尔金斯卡娅、斯特热利契克、塔巴科夫、斯阔布采娃、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等,导演本人也担当了重要角色彼埃尔。上万人的大场面和无数的场景使得影片的视觉效果恢弘壮阔,继承了苏联在拍摄历史题体材与军事题材影片方面的传统,完美的融托尔斯泰原著精神于其中,再现了俄法战争时期俄罗斯大地广阔的历史画卷,可以说是对托尔斯泰原著最佳诠释之作。

    策划的时间:从1955年开始策划到1967年拍摄完成总共花了12年。   投资和票房:影片拍摄耗资按1967年当时币值约1亿3千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5亿6000万美元),堪称影史上最昂贵的影片。出口之后席卷整个西方电影市场,仅日本一地就令苏联在当年收回了投资(日本1969年正式公映,极为轰动,全日本总票房高达两亿五千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0亿美元,后来日本于1971年再度大规模上映此片,票房火爆依旧)。当时在日本,苏联电影《战争与和平》是一票难求。   投入的物力、人力:总演员人数:595193人。重要角色36名,有对白的角色599人。影片拍摄得到了苏联军方的大力协助,甚至军方试图让片中兵力尽量与实际战役的参战人数基本相同。在世界影史上,本片成为动用临时演员最多的影片之一。     服装:20900套,其中47个工厂为影片提供军服、军帽、僧侣的衣服的普通服装。马具和皮革制品由两家工厂生产。    搭建的布景:302处。其中建设了118个大型外景基地。最大的布景是为了拍摄莫斯科大火而搭建的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的一个大型布景。其他搭建的巨型外景基地包括: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市区、俄军营地、俄罗斯贵族的庭园等。    美术品: 借用了257件古代名画和雕塑的真迹!    动用的武器和车辆:制造了160门沙俄时代型号的大炮,手枪、步枪和刀剑各8000多支。制造了205辆当时式样的马车、拖车等车辆。为了进行航拍准备了30多架直升飞机和3架喷气式飞机。此外使用的公共汽车、卡车等已经无法统计。40吨燃油(包括汽油和煤油)。52吨发烟用火药。23吨枪支发火用火药。16600枚手榴弹。6600枚发烟弹,4500条导火线。 波罗季诺会战场面的拍摄:为了拍摄出真实的效果, 动用了正规的军队进行协助拍摄,124533名苏联士兵和35000匹战马,还为此特别组建了一支骑兵团,波罗季诺战役更是取景于当年的战场实地。仅仅为了拍摄而制作的制服就达到了3万5千件之多。足足拍摄了35天。整个剧组往里面投入了4800万美元(1967年币值,相当于现在的一亿七千万美元)的制作经费。拍摄期间:10名剧组人员受重伤,此外还有不少人负皮外伤等轻伤。当时苏联方面准备了695门法国拿破仑时代式样的大炮以及587门俄罗斯同一时期式样的大炮,其中20门是从博物馆里借出来的。刀剑7000把。手枪和步枪等道具枪支各3000多支。波罗季诺会战场面动用的火药量:12卡车发烟火药,8卡车枪支发火用火药,9卡车发烟剂。     拍摄时的技术设备:配备了7台装有无线遥控装置的70mm电影摄影机,其中两台是专门设计出来可以用于手持拍摄的。还有大型起重机(充当吊臂的作用)5台,常用于航拍的直升飞机有3架。     莫斯科大火的场景:花了两年时间,在莫斯科东北150公里处建立了面积为10万平方米的大型布景,包括教堂、政府机构、商业街、居民住宅,然后一把火烧干净。。。。。   音乐是电影的灵魂。此片大量采用了俄罗斯民歌作为背景音乐,气势恢宏,流畅动人,美不胜收。   影片中还直接引用托尔斯泰原著的大量旁白和人物内心独白,有助于观众深入理解。 配乐演奏团队:作曲及指挥:V.奥夫琴尼科夫。莫斯科国家爱乐乐团 苏联广播交响乐团及其合唱团 联合演奏 胶片长度:总长度1540公里,完成后的母带被保存在金质的盒中,被当成国宝收藏。

    看完此版后,任何人也别劝我去看美国五几年拍的版本,相比之下,想都不用想,那就是个纯粹美国式的轻浮笑话。

     2 ) 《战争与和平》:苏联用举国之力拍出七小时史诗,导演能不犯心脏病?

    战争与和平

    WarandPeace

    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编剧: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瓦西里·索洛维约夫/列夫·托尔斯泰

    主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

    类型:剧情/爱情/历史/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苏联

    语言:俄语/德语/法语

    文/深焦编辑部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电影精彩纷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还属长达七个小时的最新修复版《战争与和平》(Voynaimir,1966)。本月30日,影片还将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进行放映,观众仍有机会一饱眼福,在大银幕上感受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和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这部影片改编自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文学作品,由前苏联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SergeiBondarchuk)执导。值得一提的是,邦达尔丘克还在影片中奉献了精彩的演技,饰演了主角皮埃尔·别祖霍夫(PierreBezukhov)。

    事实上,早在苏联版《战争与和平》之前,好莱坞就已经将这部伟大的作品搬上了舞台。由导演金·维多(KingVidor)执导的《战争与和平》是冷战时期美国在文化和宣传领域对抗苏联的一把武器,其拍摄的目的基本上就是向苏联证明美国更有钱。1961年2月,苏共中央委员会收到了一封来自科学家文化名人、军队将领的联名信,他们共同抱怨美国人窃取了他们的文化遗产,而且抗议美版《战争与和平》在苏联的银幕上公映。苏联当局也很把这个事情当回事,于是将这一计划交付给了当时的文化部长叶卡捷琳娜·福尔采娃(YekaterinaFurtseva,此前的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在这种情况下,一部举国之力拍摄的、旨在对抗美国的《战争与和平》可以说是应运而生。

    《战争与和平》(1956)金·维多版剧照

    由于苏联当局的支持,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所能动用的不仅仅是一个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资源,而是全苏联所有的资源,因为这部电影的成败关乎冷战当中国家软实力和颜面的展现。这部电影到底花了多少钱,实际上从来没有确切的数字,尤其是在史无前例地动用全国资源(而且很多都是免费)的前提下。比如说,影片动用的12000名临时演员就是完全没有任何花销的,而这在美国或者当时其他任何国家都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

    正因如此,邦达尔丘克不仅有抱负,也有实力展现其精益求精的态度,其对制作环节的要求非常精细苛刻,比如他专门从巴黎请来发型师来为娜塔莎舞会的场景进行妆发设计。在这方面,时任文化部长福尔采娃也给予最大程度支持,要求全国历史博物馆和档案馆对电影拍摄给予支持和协助,接到命令的58家博物馆提供了大量的家具、绘画、餐具、装饰物以及战场上使用的军刀和枪支等等。

    除此之外,成千上万的普通民众将自己的私人物品捐赠给剧组以供拍摄使用,据当时的剧组成员回忆,影片里用到的珠宝首饰几乎都是通过这种渠道得来的。所有这些都为影片拍摄提供了不可复制的真实历史质感,正如在故宫实景拍摄的《末代皇帝》无法与在影视城拍摄的其他故宫电影相提并论一样。当然,大量的历史实物捐赠并不意味着服装和道具团队的工作变成了收集和整理:他们也需要为剧组制作大量的服装、大炮等等,其中光是军服就制作了9000套,平民服饰也有3000套之多。

    《战争与和平》(1966)剧照

    可以说,以上这些无一不彰显着苏联的“制度优越性”,如果不是在举国体制之下,这样的电影绝对没有可能拍成。不过,电影在拍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难题,影片创作的外部环境就并不简单。要知道,苏联的政治体制一方面可以为电影的拍摄提供各种各样便利的条件,但另一方面也在给电影的编剧和拍摄制造着各种各样的麻烦,比如军方就介入到剧本创作环节,而官方的评论人也干涉剧本创作,要求删减一些戏份增加另一些戏份,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导演邦达尔丘克在拍摄期间还要离开片场处理一些行政事务,1963年3月,他前往莫斯科参加苏联政府举办的会议,拍摄进度急剧拖慢。从3月15日到4月3日,电影只进行了6天拍摄,在这期间,平均每日完成的胶片只有5.6米,但每天的花销却有12万卢布。

    而在制作上,影片也面临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比如选角就几次三番地修改(还要照顾苏联官僚机构内部的意见),拍摄团队也几度面临重要人员更换。摄影师亚历山大·谢伦科夫(AleksanderShelenkov)和尤兰达·陈(IolandaChen)夫妇在拍摄刚刚开始不久就退出了剧组,抱怨导演邦达尔丘克在片场极度独裁,强调他们工作中“最原初的快乐已被消磨殆尽”。在这之后,几乎没有什么摄影指导经验的31岁的第二摄影安纳托列·佩特兹基(AnatolyPetrisky)赶鸭子上架接过了这一重任,而从最终的结果看,佩特兹基也并没有辜负众人的希望。不过,邦达尔丘克与他的关系并不太好,在拍摄完娜塔莎舞会的场景之后,佩特兹基甚至也准备辞职不干,但最终仍然迫于更高层的压力(“不拍完就再也找不到工作”)留在了职位上。

    《战争与和平》(1966)剧照

    这些还不是最让人担心的,影片拍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可能还是来自于70mm胶片本身。据佩特兹基回忆,当时的胶片质量令人咋舌,感光乳剂里频频出现蚊子的身影,胶片齿孔也经常出现无法咬合的现象。苏联产70mm摄影机质量同样令人担忧,晕影和叠影总是难以消除。由于苏联产70mm胶片质量实在堪忧,进口美国胶片成本又太高,重拍和多拍就成了影片拍摄时的家常便饭,有估计认为影片整体的制作费用因为胶片质量问题抬升了10%-15%。有些无法重拍的场景尤其令人胆战心惊,比如法军劫掠莫斯科城一场,佩特兹基极其担心胶片由于现场高温出现融化现象,而如果出现问题,这一场是绝对无法复制的,好在场景的拍摄出人意料地顺利,飞机和直升机航拍也有条不紊进行。

    影片拍摄过程中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来自导演自己的身体:64年7月,导演接到上级指示全力对已经拍摄完成的部分进行后期制作,为来年的莫斯科电影节做好准备。当月,邦达尔丘克在观看一场由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指导的电影《我是古巴》的放映时心脏病突发并一度临床死亡,医生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才把他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第二年5月,影片前两部分在莫斯科电影节进行了展映,7月,邦达尔丘克再次心脏病突发,而这一次他临床死亡将近4分钟。被抢救回来的邦达尔丘克将自己的濒死体验用到了电影里:博尔孔斯基在临死前看到的白墙上走动的人影以及一系列影像,便都是来自导演自己亲眼所见、亲身所感。

    《战争与和平》(1966)剧照

    尽管出现种种波折,经历种种磨难,影片最终还是制作完成并发行,不仅在前苏联国内,也在国际上获得了极大成功。影片获得了1969年第4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这对于一部苏联电影,尤其是冷战时期的苏联电影而言可以说极其特殊而罕见。之所以获得奥斯卡的青睐,以下几方面原因不容忽视:首先,影片改编的世界文学名著《战争与和平》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学遗产,而邦达尔丘克版对列夫·托尔斯泰原著的改编以及忠实程度显然比美国本土生产的《战争与和平》要高出一筹;

    其次,影片无论从结构还是拍摄技法上都有过人之处,而这恰恰是好莱坞程式化的电影制作所缺乏的,比如邦达尔丘克和他的摄影师尽量减少特写的使用,而多用中景、全景、大全景展现俄罗斯贵族生活和广袤的自然环境,使得影片呈现为一种群像式的史诗风格,这既符合本土文化的特点,又满足了苏联当局通过《战争与和平》宣扬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要求,也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好莱坞电影由特写和正反打镜头构成的视听语言主体。

    《战争与和平》(1966)剧照

    最后,邦达尔丘克版《战争与和平》的制作、发行和获奖,有赖于苏联国内的政治气候。事实上,影片开拍到结束期间正是苏联由赫鲁晓夫“解冻”时期到勃列日涅夫“停滞”时期的过渡时段,因此影片一方面具有“解冻”时期电影的特点,即注重视听多过叙事(电影方面的“解冻”一直持续到1968年“布拉格之春”后),另一方面也强调其内在的意识形态,即爱国主义和冷战对抗。因此,《战争与和平》的选送和获奖既是苏联进行宣传的需要,也是美国电影学院对电影艺术肯定的结果,是在政治与艺术的夹缝中生长出来的坚强作品。

    观看邦达尔丘克的《战争与和平》,总能让人想起同时期另一位苏联导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的作品《安德烈·卢布廖夫》(AndreyRublyov,1966),两部电影的很多场景都有极其相似之处,例如在《安德烈·卢布廖夫》中有鞑靼人对莫斯科公国的劫掠,类似的场景也在《战争与和平》中特别被强调出来,只不过时代背景变成了拿破仑入侵之时。然而这两部电影在苏联的遭遇却是完全不同的:塔科夫斯基在拍摄时经费紧缺并屡屡遭到审查,而邦达尔丘克则获得了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其预算几乎可以用无限来形容。塔科夫斯基对邦达尔丘克也是极度不满:苏联当局一直希望后者能够取代前者,成为苏联在欧洲影坛的一张名片,而在他的口中,这位苏联政府的口舌和代言人也对他及其作品充满敌意,称其在出任戛纳电影节评委时全力阻止《乡愁》获奖。尽管具体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但这样的遭遇最终确实让塔科夫斯基选择了流亡西欧。

    《安德烈·卢布廖夫》(1966)剧照

    当然,苏联对塔氏电影的抨击并非没有原因:虽然《战争与和平》与《安德烈·卢布廖夫》都在叙说斯拉夫民族在抵抗外侮过程中所展现的精神,但二者在内核意涵上可谓完全相反,前者是在展现爱国主义精神,后者则意在呈现一种内在成长的信仰和精神力量;前者关乎集体,而后者则专注于卢布廖夫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困境。相比较而言,前者更加符合美国主流电影的价值取向,而后者则与60年代中后期欧洲电影的现代主义潮流紧密贴合,也正因如此,后者更受欧洲电影节垂青,前者则与美国电影呈现出更加复杂微妙的互动关系。

    邦达尔丘克版《战争与和平》的根基,在于俄罗斯伟大的现实主义传统,也在于其丰富包容的民族性,当娜塔莎在木屋里翩翩起舞之时,当皮埃尔奋不顾身出入于莫斯科火场时,贵族与平民之间、军人与百姓之间的界限趋于消弭,人物随之融入更大的历史背景之中。影片结尾,镜头缓缓上行,广阔的俄罗斯大地尽收眼底,随后又渐渐隐入云层之中。谢尔盖·邦达尔丘克如是告诉我们,这是俄罗斯土地上发生的故事,而这似乎也仅仅是一段故事,真正的家国情怀与历史书写,无不在当下的现实舞台上演。

     3 ) 两部《战争与和平》

    很多年以前,高中时,看完了《战争与和平》,和一位好友谈起书中的人物。他是男生,最爱的人物是娜塔莎。而我,爱的当然是安德烈公爵。

    安德烈公爵不可爱。他说。

    公爵的确算不上一个可爱的人物。他太完美,太理性,太深刻,太高贵,太冷傲,其实他也根本没必要成为一个可爱的人物。他甚至不完全是个人,他是思想,是质问,是象征,是托尔斯泰创造出来的一个俄罗斯知识分子的代表。

    但这并不妨碍我爱他。爱一个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虚幻的人,常常和现实生活无涉。只表示一种认同,或者,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追求的某种理想人格的影子。

    想起这件事,是因为前些天整理书,又看到了《战争与和平》,两部,81年高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版和89年刘辽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版。都是二十年前的版本了,现在已经很难看得到了吧?只翻看了一下,就进入了当年读这本书时的沉迷与震撼。很想再读一遍,又觉得太费时,于是就想到了看电影这个偷懒的办法。从迅雷上下载了电影,却是1956年美国赫本、亨利·方达版的,看了。男女主角都很美,养眼。但总觉得电影缺少了点儿什么。于是,又用电驴下载了1968年邦达尔丘克的电影。看看这部196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著名影片。

    看前苏联电影是相当费时费力的事,我到现在都记得当年上大学时,在大学礼堂里看前苏联那些战争大片的事,五六个小时的一部电影,看得人肚子都咕咕叫。这部邦达尔丘克的《战争与和平》也很长,四集,六个多小时,是上海译制片厂的经典之作。

    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从人物的造型上来说,也许美国版的亨利·方达更帅,赫本的娜塔莎也够漂亮,但美国人太爱他们的明星了,给了赫本太多时间,将一部气势恢弘的名著改编成了一个爱情故事。这个爱情故事,去掉了太多历史背景,太多深沉的思考,太多战争场面,让几个主要人物尤其是安德烈公爵和娜塔莎的性格发展都没有了根基,来得有些莫名其妙。这一方面,除了电影时间短,容量有限外,我总觉得,天性乐观的美国人,在理解那种既深沉又敏感,既理性又感性的俄罗斯性格方面,恐怕是有些障碍的。

    安德烈公爵心灵的发展史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他一开始雄心勃勃,注重功名,而且十分理性,甚至认为人不必要为了信仰而战。但当他奔赴战场,目睹了死亡之后,奥斯特里齐宁静、广阔的天空却给了他非理性的“天启”,让他顿悟般地感觉到了生命的虚无,转变了思想。后来大橡树的枯荣给予他的,也是类似的启示。这一体现安德烈灵魂转变的重要情节,在邦达尔丘克那里表现的很充分,在美国版里根本没有。还有娜塔莎,安德烈公爵离开后的一年中,因思念而倍感空虚与无聊,是她被安纳托利吸引的重要原因,没有了这个原因,娜塔莎的私奔就显得有些突兀。当然,“活泼的生命是不会犯错误的”,娜塔莎的纯真并没有因为私奔而变丑。

    但娜塔莎是不适合安德烈的。他们之间自以为存在的爱情,其实都是一种错觉。安德烈想用娜塔莎活泼的生命力来驱赶自己内心的虚无感,但当娜塔莎答应了他的求婚后,他内心却满是疑虑。“此刻,安德烈心中,对娜塔莎的激情消失了……追求和希望失去了原有的神秘的魅力,只留下对娜塔莎幼稚和软弱的怜悯”。邦达尔丘克的电影里,安德烈脸上迷茫而严肃的表情,很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在爱情这样应该感性的时刻,他心中却全是理性,并在这理性里认清了自己。很多年来,每想到安德烈这个人物,我总想,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女人适合安德烈。每个女人到了他那儿,都会成为另一个丽莎。安德烈不是用来生活的。小说最后,娜塔莎和皮埃尔结了婚,有了几个孩子,终日沉浸在忙碌而快乐的家庭生活中。皮埃尔可以,但你能想象,安德烈公爵会过这样的生活吗?

    50年代的亨利·方达、赫本,很年轻,很漂亮,但正象从美国版的电影中看不到俄罗斯广阔的社会背景一样,他们的气质中,也没有多少俄罗斯韵味。这一点,只要和邦达尔丘克版的安德烈和娜塔莎一比较,就一目了然。当然,也许美国人想拍的,只是一部好看的爱情故事。那就无需比较。

    皮埃尔是另一位主人公。他和安德烈性格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但他和安德烈一样,对人生和社会有很多思考,所以,看起来如此不同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好朋友。因为他们本质上是相同的。不过皮埃尔更世俗,更生活罢了。

    除了主人公,两部电影人物反差很大的,还有安德烈的父亲,老保尔康斯基。这是个很多人都不喜欢的角色。他是个标准的大男子主义者,严重看不起女人,认为女人天生不可理喻,孱弱懵懂,没有思想,能吸引男人的只有外表。他跟安德烈谈到丽莎,很有意思:很难对付是不是?没办法,女人都这样……谁叫她那么漂亮呢。这样的一个人物,在两部电影里形象相差很大。美国版里,是肥胖的俄罗斯农民形象。而在邦达尔丘克那里,则是戴着一头时髦假发的瘦削贵族,让人很容易就想到了十八、十九世纪的法国贵族——了解俄罗斯历史的人,一定会认同这样的形象。

    按说,没有理由喜欢这样的人,但很奇怪,我喜欢。原因自己也不明白。此外,我觉得安德烈从某种程度上说,和他父亲很象。

    喜欢的人物,还有库图佐夫。这个人物,在两部电影里的形象差不多。表面上,总是一幅浑浑噩噩,昏昏沉沉的样子。甚至在打仗前,别人都在忙碌着奔跑、侦察,他却连开军事会议时都在睡觉。他好象没有任何行动,但实际上,他对一切,目前的处境,敌我的形势,甚至未来的可能,都洞若观火,所以,他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的决策,成为了民族英雄。这个人物,倒让我想起了老子的那句话,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拿破仑的几十万大军,就在这样的大智若愚面前,滚滚而来,又黯然溃去。托尔斯泰是在用战争表达他认为的西方文明在俄罗斯的命运吗?

     4 ) 最长的电影好似人生的一个叹息

        6个半小时分4部,昨天一天把它给啃完了。 基本上是战争-和平-战争-和平这么个节奏。
       看经典电影,我往往特别注意第一个镜头。第一部开头,是广袤的荒草原上挂着一阵一阵的寒风,奇怪风尽然当娜塔莎一出场的那一幕,确实是天女下凡的感觉。但是安德烈和她还没有正式认识。安德烈沉痛与妻子难产而死,跟路边的枯朽的白桦树对话,当第二天他再路过这个老白桦树时,他惊讶地发现,枯树逢春竟已亭亭如盖矣。他于是想到:我是永恒的,因为我把自己的能量传递给他人。
       当第二部时,我已决定要把这个片子刻录下来,因为安德烈和皮耶尔的关于灵魂的困惑就好像为我而说一样。当然这里终于“金风玉露一相逢”,娜塔莎才过成人礼,第一次参加宫廷舞会。看着安德烈缓缓地穿过空旷的灯花辉映的舞池,向我们走来。 我们像小天使那样期待和兴奋。还真得是"胜却人间无数”。 很早就听朋友说:俄罗斯文化就如那里的气候一样,有种深沉冷峻的气质。这到安德烈,自然就明了。 而娜塔莎简直是比赫本还赫本的赫本(奥黛丽赫本演过另一个版本)。活脱脱是那天鹅湖里的公主。就好象有朋友说的:抱着她,就像抱着一股春风。
       第三部和第四部故事更加曲折,而娜塔莎的心灵的背叛和皮耶尔刺杀拿破仑而未遂是其中的大关键。前面二部的美仑美奂,在这里峰回路转,奇峰突起,沉重的现实,复杂的人性。这才是大师的手笔。 皮埃尔在貌似临刑前的狂笑:他们想绑住我?他们想绑住我?!我就是世界!世界在我心中!!
      值得反复回味的电影。还是似懂非懂,但愿有这个心情和耐性能看看原著。
       


       

     5 ) 短评写不下看完的细碎感受,做一个记录,如果您和我有同样的美的感受,我也会很幸福

    史诗电影,拍得真好。

    1)皮埃尔和海伦定情结婚的那一幕,伴着流水的滴答声,把他的挣扎和外界的推动交代的一清二楚。

    2)宏大的、对战争的描绘,让人落泪。骑兵 炮兵 步兵,阵型,还有那句俄国老将军对拿破仑军队的感慨,列队很优美。让我回忆起了,当年战争的残酷和美,炮兵只是提供火力压制,拿破仑发明的新列队作战方式等等。

    3)老公爵的那几场哭戏,老泪纵横,隐忍不发,真正的硬汉。演得太好了。包括他向儿子交代他的手稿、奖励和生平,以及对儿子说的,你如果阵亡我会很伤心的,但你如果不像xxxx(姓氏)的儿子,会让我蒙羞。

    4)细节太动人了,蒙住俘虏双眼处决的那里,法国士兵也在流泪。

    5)最后娜塔丽弟弟牺牲的那一幕,真是家族血脉流淌着的善良活泼。分小刀、拿葡萄干、叫法军俘虏小男孩一起吃饭,太动人了。

    6)配乐也是史诗级别的。

    7)眼睛不够看。要看优美的镜头语言(比如在雪地中斜队走,战争时那天边的红云,油画一样陈列着的士兵尸体…),要看优美的建筑和典雅辉煌的室内陈设,要看男士的军装和大衣,女士的编发、首饰和衣裙。还要欣赏俄国人男男女女的美丽容颜。娜塔莎太美了,那么小的一张脸,有那么一双动人的湛蓝眼睛,肉感的唇,天真烂漫又诱惑,从13岁到20多,真美啊。安德烈真是好看,彷佛是为了人物性格,他的脊背一直挺得直直的,刚毅的下巴和鼻梁,眉眼距离较近,有张不怒自威的严肃面孔,身材也很好,奔跑时的小腿肌肉线条在白裤子的包裹中清晰可辨,真是太美了。安德烈的妻子lisa也好美,像易碎的瓷器,有着那样的纤细脆弱感,大大的眼睛薄薄的皮肤,让我怜爱极了。海伦让我有些失望,我坐在电影院回忆起原著时,是很期待大美人海伦的样子的,电影中的她丰满,嘴唇也是肉感的,像是金发的娜塔丽,还有点玛丽莲梦露的感觉。海伦的弟弟,真是一个好看的张扬男子,身量高,金发,眼神轻佻又深情,很难不被他迷住!海伦的情夫,真是个危险迷人的男子,我是觉得演员本人长得有些脂粉气,不是像女孩子,而是一举手一投足都散发诱惑。他坐在窗台上喝酒,答应决斗,放荡不羁,危险的男人真是很性感。

    8)是一部很好的反战电影,等我忙完这段时间,要捡起书本。因为从小看了很多俄国作家的作品、妈妈学的是俄语等语言,我对这个国家的文化一直以来都很向往——民族性格刚烈又悲伤。谢谢自己在大一选读的课程《俄罗斯民族文学研究》。

     6 )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一直在探讨的主题,要战争,还是和平?
      有人说战争是必需的,因为有了战争历史才能前进,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我承认战争的确可以给人类带来益处,即战争有其一定的建设性。但是它也有其不可否认的巨大的破坏性。暂且不说一场战争要牺牲多少人,毁灭多少家庭,仅仅是先前人类创造的文明的损失就不可估量!如果历史的前进是以破坏先前文明为基础的话,我宁可不要前进!
              有人说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为什么不说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呢?能否避免只在于人的信念,或者说看你有一个怎样的底线了。遇到国际争端,如果抱着最后实在不行就诉诸武力的态度,我想最后80%战争不可避免。
            什么叫实在不行?什么叫不得已?都是借口!一个很主观的东西竟然最后成为衡量开战与否的标尺,太可怕了,也太可悲了。如果世界各国都抱有这样一个信念即要和平,永远抵制战争,我想会少很多不必要的冲突。有人说那是不可能的,这个想法太乌托邦了。可是我觉得不管能不能实现,有这个信念就好。永恒的和平是可能的。人人为信念,那么仗就打不起来。就好像道德和法律,不是绝对的可以使人约束自我,但是又是不可忽视,无可取代的。
            当拿破仑率军队侵入莫斯科城后,他发现俄罗斯军队留给他们的是一座没有一个士兵的“空城”。他们只是枪毙了纵火者,而没有滥杀无辜。看到这里我想起了南京大屠杀。日本兵到达南京后对城里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大开杀戒,奸淫掳掠,屠杀了我30万同胞,罪恶滔天,罄竹难书。这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战争,是一场毁灭生命的竞技。战争就意味着牺牲,死亡。为了一个所谓的“不得已”去剥夺别人生存的权利,是不人道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当别人侵犯我们时我们无动于衷。只是说我们不主动挑起战争,但是当战争真正到来时,我们也不畏惧,誓死保卫祖国家园。
            战争是可怕的。任何暴力都是应当禁止的。
            对人类及人类文明最好的保障就是和平相处。如果有个国家懂什么叫做报仇,那一定是粗鲁人。一些人战斗了好几个世代,如果今天他们互相残杀,是为了一百年前的牲畜偷窃,你能有什么存活机会?
            要尊重法律,但是最主要的是尊重人民。而尊重人民不是颁布了多少保障法,建造了多少便民设施,而是对人而言的一种生存的保障,即提供一个和平的环境,而不是终日陷入战争泥潭不可自拔。
            ,托尔斯泰对拿破仑几乎持完全否定态度,不仅如此,他对沙皇亚历山大同样否定,甚至对战争进行了引人深思的质疑。如果用通俗的话来说,托尔斯泰认为拿破仑是个天赋异禀的神经病,亚历山大是个资质平庸的神经病,上帝安排了两个神经病要带领一群疯子来斗个你死我活,失利者固然耻辱,得胜者也无甚荣耀。托尔斯泰更多关注的是战争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所谓战争中的正义,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就像影片中说的一样:“在政治上与拿破仑亲近也好,疏离也罢,人们仍然生活,毫无相关。”
             战争与人
            “为什么男人离不开战争,女人却不喜欢?”这是影片中的一句话。
       为什么男人离不开战争?为所谓的荣誉,为了满足生来就有的征服欲。男人渴望征服世界,尤其是野心勃勃的男人。他们觉得战争可以给他们一个用武之地,实现自我价值。
            为什么女人却不喜欢呢?因为女人的世界是家庭。一个男人也许会为得到天下而牺牲一切,但是一个女人她不会去为了赢得一切而抛下家庭,因为她们知道家庭才是她的天下,不能赢了一切而失了“天下”。
            “家”字的甲骨文写法是一个屋子里坐着一个女子,女子抱着一个孩子。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家,一定要有女人和孩子。而战争对于一个家庭,对于人民,无所谓荣辱,真正带给他们的是妻离子散,一个个家庭不复存在。
            战争是可以带来一些进步,但是不能说历史的进步仅仅需要靠战争来推动。更不能把战争当成推动历史前进的手段。设想一下,如果真的频繁地发动战争,最直接的结果是什么?毫无疑问,人口的大量减少。试问:生命都不复存在了,还说什么享受战争带来的进步?!
            且不说这个。人口的锐减意味着劳动者的缺失,战争带来的经济等方面的损失造成生产关系的变动,从而造成生产力下降。战争还会带来环境生态问题,瘟疫,饥荒等等。
            
            对待艺术文化的态度
            看了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让我很震撼。之后看了美国版的电影,感觉不是那么好。苏版仅气势,恢弘场面就是无可比拟的。我甚至敢说这是空前绝后的。当初苏联拍摄此片仅群众演员就达12万,并且每个士兵都有自己的军装和武器。这使我们看到了大国风范,也看到了俄罗斯这个民族对待历史和文化艺术的态度。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第一版《红楼梦》,当时这个电视剧拍了3年多,拍摄之前还请了周汝昌等红学家进行讲座,学习,以及对演员进行了各方面的培训。而在当今商业化日益泛滥的今天,仅仅用几个月的时间去拍摄名著,甚至肆意歪曲原著。为了吸引观众眼球不惜一雷到底!全社会到处都充斥着浮躁的气氛。而最近欧洲6国重新合拍了《战争与和平》这部经典,虽然道具,制作等比原来先进了,但是已经没有原来的那种气势了,更多的是运用了高科技,没有了12万人的壮观场面。所以我刚才说是空前绝后的。也许我太守旧了吧。
            
                                   关于生活与爱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but an essential one is to love Life ,to love it even while one suffers,because Life is all,Life is God,and to love Life means to love God 这是美国版影片最后的字幕~而苏版影片中也有这么一句话:要生活,要去爱别人。生活本质上是光明和欢乐的,在小说中我们看到托尔斯泰对最深处精神本质的反思,他坚定不移的信仰坚定地引导人们迈向幸福与和谐,如果人不听从生活的召唤,那么他自身就是有罪的。
            个别人物形象之我见
            库图佐夫:自信。懂得有一种东西比人的算计和意志更加强大,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懂得“欲速则不达”。知道忍耐,需要时间等待。影片中当库图佐夫听到拿破仑撤出莫斯科时的那一幕让我印象深刻。
            拿破仑:野心,自负,骄傲,粗野。把自己的意志视为士兵的意志,把自己的荣耀看得过高过重,并且为此寻找冠冕堂皇的借口。
            保尔康斯基老公爵:我觉得他是一个冷酷倔强与温情并存的男人。与儿子分别时所表现出的不舍让我们看到了倔强表面之下一颗温存的心。而在他临死之前的一幕让我想起了同样为国家命运担忧又感到无助的陆游,让我想起了那首名诗:“此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爱情与成长
            影片中有一幕,当安德烈意识到自己要和娜塔莎结婚时他的激情消失了,神秘感也没有了,只剩下不相信的感情。而娜塔莎也意识到“这个陌生人将成为我的一切。。。”一切都来得太快。
    安德烈对于娜塔莎的感情有点像渥伦斯基对安娜。只是安德烈更理智。“用一年的时间去了解自己很重要” 一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但是对于处于热恋中的男女双方而言既是折磨又是考验。虽然看似残忍但是这样不至于盲目,可以更好地自己对对方的态度。有真爱,我相信时间空间上的距离不是问题。像《圣经》中的一句话:“爱情,众水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爱情如死之坚强。。。。所发的电光,是火焰的电光。。。”(雅歌)
       娜塔莎对安德烈一开始也是制热的情感,如同安娜对渥伦斯基。娜塔莎在这一年中动摇了,所以我常常想如果也给安娜,渥伦斯基一年的时间,那么一年之后的安娜会怎样?我想安娜应该不会像娜塔莎那样。因为安娜的婚姻生活原本不幸福,所以她遇到渥伦斯基会像飞蛾扑火,奋不顾身。而娜塔莎是如此单纯的没有长大的女孩,在最寂寞时被引诱上当也是有其必然性的。经历了一切之后,当皮埃尔再次见到她已经人不出是她的。那个刚一出场时活泼的小女孩变得更沉稳安静了。女人的成长需要这样一个蜕变的过程,虽然痛苦。
         而对于安德烈来说,经历了战争与妻子去世,他也有所成长。他发现这场战争并不关乎荣誉,只是关乎各国之间权利和利益的平衡;战争的高尚性退让给邦交关系,这关系是一个名利场;发现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感觉是疼痛,这比什么样的占领和光荣都更强大,更有覆盖性。在伤痛和死亡跟前,他的荣誉和受辱忽然变得渺小,爱情和仇恨也变得不重要。
                  皮埃尔则由原来对拿破仑的崇拜变成想刺杀他,当然这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思想上发生了转变。生活是伟大的千变万化的永无止境的不可思议的。重要的是追求幸福。要追求真善美,人类要共同谋求幸福。

            安德烈:荣誉至上。“永远不要结婚,当你没做完应该做的。婚姻会把心里美好而高尚的东西消磨掉。” 转变:为自己活着;生与死
            再谈战争
            托尔斯泰认为战争是违反人类理智,本性的战争。但是我认为战争是违反理智的,却是人的本性。但这并不与战争的可避免性冲突。
            战争是非理性的,它只是一个人或者多个人无意识的行为。因此它与真善美背道而驰,违背人道主义精神,是应当抵制的。这也是为什么在皮埃尔救小女孩时,法国士兵一同帮助,为什么俄军官会给被俘的法国小鼓手吃的东西的原因。在这个时候,没有了“敌”“我”之分,只有“爱”。“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只有它才能消除恨,也只有它才能征服诠释”(洛克菲勒)。更何况人民之间并没有恨,只是在进行由命令产生的勇敢行为,毫无意义的暴行,以及在爱国主义名义下一切可恶的胡闹。
    幸福,真的需要人类共同去谋求。而这一切的根基是和平。

     7 ) 危险与美好,如同战争与和平

    少年轻浮,爱读法国小说,罗曼·罗兰、莫泊桑、乔治桑、福楼拜、左拉等作家的作品,浪漫唯美多情趣。俄国小说因人物名字冗长致使阅读心生一丝厌烦,但托尔斯泰翁的巨著还是不得不读,为的是那丁点文学的虚荣,不落人伍。老托翁的《战争与和平》文字浩瀚如海,思想庄重似山。爬山或渡海,我皆视为畏途。不得不面对时,就如同老鼠搏大象,虽上穷碧落下黄泉,也不得要领,懵懵懂懂,留下的印象鸡零狗碎,之后又未曾重读;好在,有1968年苏联版的同名电影给补上一课,收回满满漏网的记忆。

    2018的烟雾弹带走所有爆炸性新闻,留下黑天鹅与灰犀牛的阴影。2019开年,新造电影食堂以《战争与平和》开篇,很是提神醒脑。是的,无论任何时候,人们只关心美食、健康、娱乐、科技进步、及对时政发发议论,打听明星八卦及各种小道消息,就像莫斯科的贵族沙龙,盛大的宴会和舞会洋溢情意绵绵与欢声笑语,只要敌军的炮弹还没殃及她的处所。而电影展开的美好生活却险象丛生,个人命运,包括死亡,都身不由己,这才是生活的全部。

    据说为了匹配托翁的这部巨著,忠实于原著精神,这部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共耗资5亿6000万美元,堪称影史上最昂贵的巨制。在当时没有电脑特技的情况下,将数十万人恢宏的战争场面,以及俄罗斯幅员辽阔的土地、草原、河流、森林……等自然风光,一一还原,展现得既波澜壮阔又从容不迫,令人身临其境,沉浸其中。而不像现在的3D大片,在眼睛之上再搭上眼镜,整个绑架你的视觉,除了画面效果,毫无余味。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前者的眼睛(镜头)可以直通心灵;而后者除了映射景观,神马内涵也没有。而前者就像娜塔莎的眼睛,纯净而神秘,当你跟她定睛对视时,能听到百灵鸟的歌声,看到月光荡漾的湖水,以及闪烁的希冀和渴望。

    这部史诗的伟大,在于托翁既具备诗人的天才,又是道德-思想的立法者,更是个活生生的人。即使是残酷的战争场面,或人物命运的陡变,他诉于旁白的话语,仍能令人折服于他对历史及人生命运深刻而深情的注视。

    在《战争与和平》中,托翁充分展示了他善于将多个人物的命运线索交织并展开的写作才能。安德烈公爵被赋予油画般鲜明的形象,代表典型的俄罗斯贵族的德性。厌离庸常无聊的生活,试图通过参战去获得荣耀实现个人价值,但差点就死于沙场。他在中弹仰卧的瞬间看到死神与虚空,并突然获得从未有过的清醒;加上妻子在难产中的死去,巨大的痛苦与歉疚,几乎杀死了他那颗孤傲的心。电影第一部末尾留出一段安德烈缓行于乡野林子的内心独白。当白桦林、赤杨都绿了,春天、爱情、幸福只属于年轻人的迷梦,他的心却已像极了那棵老得枯干的橡树。但是娜塔莎正当青春,渴望爱情,她的热情像百灵鸟的歌声唤醒春天,将安德烈那棵老橡树般死去的心,重新被青春单纯的爱点燃。而一直深爱着娜塔莎的皮埃尔却将内心隐藏,扮演起他们的红娘角色。皮埃尔的形象像一幅水墨画,模糊,却常常有出人意外的行事方式。他常挂悲悯的面相让人以为他“自学成佛”了,其实不然。他曾经有过许多荒唐的行径,甚至将干预他们一伙胡闹的警察和一头熊,背靠背捆缚在一起扔进河里。而当劈腿的亡命徒多洛霍夫挑衅他的底线,“决斗”的字眼便毫不犹豫地从他嘴里蹦出,哆哆嗦嗦的手枪差一点就结束了这条俄罗斯著名恶狗的生命,所谓“憨面释心杀人胆”,正其写照也。然而,他的每一次出手,都是天性善良的“自卫还击”,但如此“被动”的性格,却总是获得命运最好的安排……同时也让他备受内心的煎熬。影片第二部的结尾,在历经风霜的安德烈的理性、尊严面前,情窦初开的娜塔莎无法承载爱情熊熊烈火的烤问,差点失足于浪荡子阿纳托利的勾引。安德烈好不容易燃起的爱情再次绝望……

    至此,又一场情感风暴即将席卷而来,我不得不暂停一下,让激动不安的心灵,稍稍平息……

    缓过神来,在新造电影食堂再续盛宴——《战争与和平》。

    讲真的,让你看一部长达八小时的电影,即使中场休息,也难保疲沓困倦。但眼前这部影片,它的“高能”足以令人意兴勃发且持久。视觉的宏大叙事,我们司空见惯的都是酒精兑水的假大空,但它却像七、八十度的高梁陈酿,只会使你在细斟慢品之后精神奋发。这种特殊的“好酒”只有当极品的原材料遇到极品的酿酒师才会出现。

    影片第三、四部均有长镜头的战争场面,硝烟人马,嘶杀震天。同样是视觉震撼,它的急骤与舒缓,混乱与秩序,揪心与空茫所具有的节奏旋律,如同鱼遇惊涛,鸟会风云(看着惊艳,但笔力不逮,万难形容,亲自观看胜余千言万语)——总归源于内心的“神视”。不久前看《流浪地球》,视觉也算被震到,但心脏承受不了压迫,只好常常闭目装作在看。我都不好意思说出,怕被怀疑为票房造假而来。

    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兼主演安德烈角色,才华横溢与仪表堂堂让人原谅他出演这一角色显得有点儿老相),善于运用比照镜头,对比强烈的画面有时同屏并置,有时接连出现。如王室宫殿里还在歌舞升平,西欧军队已跨过俄罗斯边界。一场反人类理性与本性的战争已在俄国国土爆发——莫斯科,焚城在即。刚刚经历情感灾难的安德烈公爵,死的心都有了。这场卫国战争正好成为他情感意志的唯一出口。他谢绝了总司令库图佐夫的善意安排,选择去执行前线带兵的危险任务。他带领后备军一直在原地待命,这漫长的待命空档恰好成为他思考战争、死亡、生命、生活的“独白时间”。电影巧妙地将小说中托翁思想侧漏而略嫌絮叨的话语作了最好的画面安放。在博罗季纳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中,安德烈在一枪未放的“后方”再次被炮弹炸成重伤。相对于乱轰轰的激烈战场,“出师未捷身先伤”的安德烈却可说是“静态”的:原地待命之后就直接躺到了担架上,然后便是病房,与同样负伤却被截肢的“情敌”不期而遇。随着镜头缓慢推移的内心活动,恰好形成波澜壮阔的战争表象下的静水流深,使观者亦能由表及里,与之产生共鸣。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安德烈巧遇娜塔莎并由她陪伴着走向终点,完全了他们之间不带遗恨无需宽恕的爱。“是的,死亡是一种觉醒”,当安德烈在白房间里安息的时候,他离去的灵魂却奋力推开房门,留给我们一个走进黑暗也是“明天”的背影。

    俄罗斯卫国战争成就了库图佐夫的英名。俄国人将被侵略的屈辱化为复仇的力量,他们将斯摩棱斯克圣母像抬至战地,使卫国战争成为一场“圣战”。信仰使俄军首先从精神上获得胜利,“自神”的征服者拿破仑碰到了最强硬的对手。与诸葛亮的空城计不同,库图佐夫弃守莫斯科的目的是拖垮拿破仑的军队,让法国人吃马肉。庞大的俄罗斯帝国的生死存亡,一命系于库图佐夫的腰带。在那场他将宣布这个沉重决定的会议场景中,镜头里出现了一张扒在窗口偷看的小女孩微笑的脸,预示着“先为不可胜”的最后胜利。当隐于暗处的库图佐夫听到法军撤出莫斯科的消息时,他双手掩面,为上帝保佑俄罗斯而老泪纵横。我们也不禁为这位可爱的独眼老头高兴,为他“示弱”中的“坚忍”,大智若愚背后的不屈信念,以及不战而胜的超级“赌运”。终于结束了,战争!这人类最可诅咒的悲催戏剧……

    影片后半部,皮埃尔作为一号男主正式登场。他让仆人为他准备一套农民衣衫和一把手枪,选择留在死城莫斯科,目的竟然是为了暗杀拿破仑——这位他曾经无限崇拜的“伟人”。与内心复杂矛盾的安德烈不同,皮埃尔经由内心升华做出的这个决定,体现了一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大无畏精神:“永别了!”他目送娜塔莎远去时说出的这句话,是准备牺牲前的真心诀别。但由于本性“慈悲”,皮埃尔最终还是放弃了暗杀计划,相反,却因抢救火海中的小孩,阻挡法军对逃难妇女的凌辱,而被当成“纵火犯”推至刑场。眼看同行的许多囚徒都被枪决了,“死神”却再一次与皮埃尔擦身而过。关键时刻,总是逢凶获赦;托翁之意,显然是想通过皮埃尔的幸运,让人勿忘“天赐”与“福音”。

    “虫子想吃掉卷心菜,可丧命的总是虫子”。被虏士兵卡拉塔耶夫的朴素思想给皮埃尔补上一课:忍耐一阵子,受用一辈子。影片结尾,在大笑不已中走出死亡阴影的皮埃尔心无挂碍地走到他心爱的娜塔莎身边,感受到“复活”生命的无限美好。

    最后,让我们不厌其烦地再一次倾听巨人托尔斯泰的心声: “那些产生巨大影响的的思想往往是极其朴素的。我的全部思想无非是,当那些不道德的人聚集在一起,可以形成一股力量的话,那么正直的人就应该这样做,道理就这么简单。”

    2019/3/7

     8 ) 武火熊熊,文火不足

    站争再现上场面恢宏,对战争中人性的贪婪、疯狂、恐惧和超越民族的共情均有体现,但对俄法战局扭转的前因后果缺乏交代,未能对这一重要故事逻辑作出清晰表现,是为一憾。情感与战争在叙事中被几乎完全割裂,其优点是凸显战事之残酷、令人无暇顾及私情,但缺点是造成叙事衔接略显生硬,对娜塔沙与安德烈的感情发展稍欠细节。总体而言,影片武火熊熊,文火不足。

     短评

    俄羅斯的名作還是要俄羅斯拍才正牌。確實像史詩。建築舞會城堡音樂服飾言談都是典型的俄味。戰爭中的愛情親情友情。比美版晚十年倆男主角從外形上顯然不如前者但一個是自導自演女主角就是照著赫本的模樣。老配音翻譯這麽部長篇400分鐘厲害。

    5分钟前
    • vivien
    • 推荐

    国家制片厂时代最壮观的作品,无论场面还是群演都非常豪气,有种不管不顾不差钱的豪横。在大场面之余,摄影和调度竟然也有非常多小的心思,包括很多视点的变化。邦达尔丘克自己演,还是怪怪的。

    1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毕勃列日涅夫一朝之资源(耗资数亿美元,参与人数逾50万)拍这四部曲电影,真是冷战最酣时才有的“不世出”作品。更可贵是这部片的高艺术追求(尤开创性的舞会摄影与战地调度)及低意识形态干扰,堪称名著改编及大片高作两范畴的典范。

    11分钟前
    • mecca
    • 力荐

    俄语系老学姐补课ing。今日俄罗斯影展看一天。如同健身一定要办卡,史诗一定要去电影院:不花钱你就胡乱暂停快进和聊天,对得起皮导吗?!自带护目镜本片我打五星。感情线方面,皮埃尔vs安德烈,我坚定站胖子。不过胖子开挂得有点过分了:继承遗产,迎娶白富美(不是),现场学决斗规则速成立马打败男小三陶洛霍夫;嫌自己不再是自由人呢老婆就很配合地便当了;战场不死,被俘免刀,最终熬死老友迎娶女主……虽然一通吐槽,但我是喜欢皮胖的。女方最喜欢的是玛丽亚,但谁能告诉我她的感情线去哪里了?好了,细节放一边。跟傻白甜恋爱脑娜塔莎相比,玛丽亚知性又优雅。当然,娜塔莎也好,安德烈也好,别人说他们演技浮夸独白尴尬我是不承认的,因为那很俄,老学姐表示就是这个味儿正。好了,最后赞一下炮兵、炮灰、土豆达人,他们演技全场最佳。

    15分钟前
    • 林井林
    • 力荐

    七个小时啊……安德烈的大树和天空。

    20分钟前
    • xun
    • 力荐

    我对名著文学之类毫无兴趣,画面和女主超五星。还有,就是俄罗斯,这才是俄罗斯,我拜托美国人法国人之类不要再糟蹋毛子的名著了成不成

    25分钟前
    • ====
    • 力荐

    慕名已久,终于观影。1.未看过原著,想借由电影来了解这个故事。哪知前两部分看完,对某些人物关系、情节发展一头雾水,于是便去查看故事简介,回顾下剧情,再继续观看后两部分;2.看到那些人山人海的画面,叹为观止的同时,感觉也看到了昂贵制作经费的去向。在缺乏特效的年代,动用如此之多的人员演绎那些场景,实在是难得的厉害。不过庞杂的战争场面,缺乏线索人物的引导,让「对相关历史所知甚少、不太了解来龙去脉」的我只是观战而没有代入感。3.时光网:影片拍摄耗资高达5亿6000万美元,堪称影史上最昂贵的影片。影片拍摄得到了苏联军方的大力协助,甚至军方试图让片中兵力尽量与实际战役的参战人数基本相同。在世界影史上,本片成为动用临时演员最多的影片之一,超过本片的只有1982年的《甘地传》,参加该片拍摄的临时演员多达30万人。……-12105

    29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大体上可以看做是 「诗电影」的扩大化,重点还是聚集在几个主人公个人理想与现实、爱情与心灵挣扎的过程中,情感戏诠释如同琼瑶剧,而战争场面虽然有国家无制作成本限制,但是在调度和呈现上却混乱过多,唯有在第三部展现战争全景的平移镜头非常牛。

    30分钟前
    • 451½°F™
    • 推荐

    在影院坚持415min还是值得的,生与死,灵与肉,微茫与恢弘,忠贞与背叛,战争与和平……这样的电影以后再也不会有了,话说电影原来也可以这样拍。饱含人文哲思,诗意的镜头传递着悲壮苍凉的情绪,特别是片中异常逼真的全景式战争场面(不惜血本实景拍摄,即使现在看都无比震撼),作为高潮段落的博罗季诺一战惨烈异常——以拿破仑为代表的法兰西侵略者,库图佐夫将军为代表的沙俄卫国战士们,正邪之间殊死搏斗,被铁蹄蹂躏践踏火光冲天的莫斯科旧城,其间穿插了几位主人公的成长蜕变爱恨纠缠,看得出托尔斯泰对战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一面肯定战争的暴虐残酷,却找不到挽救苍生的更好替代物,只能借助于宗教和人心向善。第一次在影院欣赏片长超过7小时的电影(现场还有意想不到的放映事故与观众版“战争与和平”),值得纪念一下。#资料馆留影#

    34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1. 每一帧构图和色彩固然已臻化境,其充满力量的镜头语言更为可敬。1a) 在人物心理刻画方面,电影能够只用一个或一组或充满细节(旋转的、冒着火星的手榴弹)或干净空灵(战场上空的白云)的画面,就说清原著中持续数页的哲思。1b) 在环境描述方面,上一秒还是大气磅礴的千军万马航拍场面,下一秒便切换到平视角度的铁蹄烈火下的折戟与残躯,再下一秒又展现微风吹拂下萧萧碧草的每一个细节,这一切的叠加是非常高级的表现手法;2. 配乐精彩。2a) 莫斯科交响乐团的演绎,戏剧性无与伦比。尤其是在对白穷尽时,忽而惊心动魄,忽而柔情百转的音乐,胜过千言万语;2b) 电影中有数次彻底沉默:没有台词、画面凝固、配乐消失。这种偶一为之的留白选择往往出现在最富戏剧性的场景下一刻,仿佛在消化巨响后回声。3. 卡司不能更精准,除了不够漂亮的海伦。

    35分钟前
    • La Bayadère
    • 力荐

    《战争与和平》是我最爱的一部小说,故对本片的评价难免更受其外的因素影响. 尽管它探索了几乎不可尽数的诸多技法――(声音)叠化、分屏、动作匹配剪辑、极快速的跳切,漂亮的轨道镜头,几处近乎费里尼式的调度――影片依然有佳句而不成佳章;关键原因在于它采用了一种少见的笨拙形式:某种"连环画电影"――通篇依赖原文旁白推进叙事,配以宏伟丰富的画面或是角色们若有所思的表情(第三部结尾的照片集朗诵尤其如此),这展示-解说的模式在大远景大规模的人群调动下像极了一套社会主义特色的文艺汇演,而消解了影像本身的力量,唯有第四部莫斯科大火一场凭借推向无度的混乱跳出了这一窠臼. 不过应当承认的是,在如此巨著的文本厚度之下,本该作为"前文本"的电影确实难负,而注定只得沦为民族主义者自恋的文化宣传品.

    37分钟前
    • JeanChristophe
    • 推荐

    画面好到丧心病狂(战场上方那个盘旋的硝烟太牛叉),节奏非常赞,有一种独特的属于俄熊的压抑感,原作的思考也很好地用抽象镜头表达出来,苏联好片真是狂砸钱不计回报拍极品好电影的典范,娜塔莎比赫本还美(不懂了,同样社会主义国家为吗美型指数逼格差这么多,人家拍得出战争与和平我们只有地道战

    40分钟前
    • yamamaya
    • 力荐

    1969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与细腻动人的心理描写水乳交融,堪称完美的名著改编电影。演员形象气质演技俱佳,配乐布景舞蹈服饰都是神还原。影片运用大量独白和画外音表达哲思,摄影和剪辑虚实结合,表现力非凡(色调变换,镜头模糊,画面分割,抽象与表意空镜头)。那云那树那人。(9.0/10)

    4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9.3 本以为只要将原著四平八稳的还原便是经典,没想到竟还是技术控,摄影运镜无一不佳,大量意识流镜头尽彰俄国诗意,无时不沉醉于磅礴的流动之中。1.场面盛大、摄影华丽,诗意空镜与意识流还原托翁心理描写,确实可谓迷人画卷,只是人物刻画与剧情推进显得浮光掠影。2.由感情纠葛主导,舞会场面不比战争小,抒情华美的画面仿佛在流动,堪称视觉盛宴。皮埃尔对娜塔莉隐秘的爱最让人感动。3.镜头一移,便是满目硝烟漫天、万马狂奔、炮火齐鸣、死尸遍野,战争场面豪华恢弘至极,怀疑至今首见。心如死灰安德烈遭遇炮弹之时迷恋可贵生命,见情敌截肢将仇恨释怀,一切都像云一样散去了。4.莫斯科焚城又可媲美舞会与战场,更多意识流镜头涌现。拿破仑的煽动演讲正对法军狼狈撤退长镜头,战争的虚伪无用直奔眼前。最终获胜的、应当要颂扬的,还是生命啊。

    49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力荐

    战争与和平最佳版本!据说为了拍这部电影举国体制拍摄,甚至搭建了一个假的莫斯科!BBC无论什么都能拍成爱情片也是醉了,这部才是真正大气符合俄罗斯文化的最佳改编!《战争与和平》无疑是部博大史诗。恐怕只有本民族才能更精准的理解。

    54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力荐

    有点害怕读书所以把电影看了。娜塔莎的侧脸皎洁得让人叹息。舞蹈,配乐,聚会,歌剧,雪夜,非常美,看的我这重等俄罗斯情结者浑身直起鸡皮疙瘩。刻画不能说到位,安德烈的转变和娜塔莎的私奔姑且可以称为细腻,但罗斯托夫基本隐形,皮埃内心戏则太少太少,终究得把托本人的基督思想撇开来拍片子吧,

    58分钟前
    • 有必要
    • 力荐

    真正意义上的史诗,古典主义之美感仅次于大卫里恩....

    1小时前
    • 大宸
    • 推荐

    还是前苏联版的最经典,7个多小时,既有恢弘壮阔的大场面,又有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刻画,那些华丽的布景和长镜头充分展现了导演非凡的调度能力……

    1小时前
    • 晚安好运©️
    • 力荐

    1966年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电影史上耗资最贵的电影,它的制作成本是5.6亿美元,这部电影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列夫托尔斯泰笔下恢弘的战争场面与动人的情感纠葛都在这部近七个小时的电影中细腻地展示出来。不论是电影的长度还是剧本的深度,这部《战争与和平》的确是影史珍珠。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的艺术手法不仅体现在对文学性的把控上,他的运镜,转场,调度,配乐都值得反复研习。

    1小时前
    • 东北洪常秀
    • 力荐

    娜塔莎打猎后在吉它音乐中跳舞的那一段,美丽不可方物。

    1小时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