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惊悚片 人类之子

    人类之子

    评分:
    0.0很差

    分类:惊悚片美国2006

    主演:克里夫·欧文,朱丽安·摩尔,迈克尔·凯恩,克莱尔-霍普·阿什蒂,查理·汉纳姆 

    导演:阿方索·卡隆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描准

    • HD

      黑蝴蝶

    • HD

      龙凤双探

    • HD

      龙岭虫谷

    • HD

      鲨鱼湖泊

    • HD

      黄金屋

    • HD

      黑暗势力

    • HD

      饥渴游戏

     剧照

    人类之子 剧照 NO.1人类之子 剧照 NO.2人类之子 剧照 NO.3人类之子 剧照 NO.4人类之子 剧照 NO.5人类之子 剧照 NO.6人类之子 剧照 NO.16人类之子 剧照 NO.17人类之子 剧照 NO.18人类之子 剧照 NO.19人类之子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20年后的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灭顶之险——所有的人类都丧失了生育能力,而东欧和非洲国家已经四分五裂,人口向英国等富裕国家大量迁移。\n然而在英国境内,人们正陷入一片混乱和恐慌中。人人都为世界末日的到来而焦躁狂暴。非洲女孩肯非法移民到这个国家,但令人振奋的是她腹中竟然怀有孩子。为了保住人类唯一的血脉,警察蒂奥和前妻朱丽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将肯安全离境,但枪林弹雨却失他们举步维艰。\n在逃亡中,婴儿出生在了一个难民营里。刀枪当前,保住人类最后的希望,成为蒂奥心中唯一的信念。

     长篇影评

     1 ) 独步影林靠风格

    电影刚完,就想写影评。拖了很久,忘了很多剧情,以及几乎全部的细节。但还是想留点儿什么。
     
    冲着Michael Caine和剧情简介去的。老头子的口音很舒服,爵士的确是绅士的高级形式。后现代的颓废很符合我的审美,从不相信美好未来,宏观的。

    一开始的感觉很像《Equilibrium(撕裂的末日)》,金属色调,不过破破烂烂的,远没有后者整洁。剧情简介是看过的,所以不奇怪什么“最年轻的人类XX”等台词。不过开始的那个爆炸还是一下子就敲弹了我的神经——真实,真的很真实。
    这部电影很大的成功可能就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极为真实的未来感觉。横向比较来看:《Matrix》系列的现实破败得太过不堪,而数码世界又精致得荒谬;《Aeon Flux》纯属美丽花瓶的背景;《Equilibrium》太没有社会学上的现实性;《Starwar》系列的小说幻想成分太过浓烈,充满个人英雄主义;《The Island》只是故事发生在未来的冒险故事;真正《I,Robot》还有得一拼,阿西莫夫科幻的人文深度毕竟不是乔治卢卡斯这种美国田中芳树可以比拟的。
    《Children of Men》精心营造的未来在每个细节上都些微的描绘了一个并不遥远的未来,更难得的是,这些细节在组合的过程中达到了一种非常奥妙的精巧和一致。整个背景就如一幅颓废却浑然的画卷一样,每个部分都是破碎和毁败,整体却连贯而大气。这种大气不是用电脑特技拉远两个大镜头就能够传达的。画面之大估计《Starwar》一谦虚是电影都抬不起头,但个中内容翻来覆去也就是那几个人的唧唧歪歪的冒险加情爱,其他统统流为布景。到这儿男主角的房间,一扇破窗外面残桓断壁,面前一个立体显示电视播报新闻,墙上五个大字——“毛主席万岁”,如此风格之大,才是能耐所在。
     
    说这电影情节单调的,估计早就已经习惯什么多线式的刺激方式。当真要他的大脑符合人脑日常生活功能的在一个时空里面运行一下,那简直凌迟。影片从头到尾围着男主角转圈,一分钟都没有闪开过,这点和《Borat》倒是很像。但故事的简单并不等于无话可说,事实上很多影片把一个简单的故事说得清晰又生动,并且抓住了每一个曲折,制造了足够的悬念和张力来保持影片的节奏。
    最值得称道的是片中那些大师级的长镜头,无论是在战火纷飞还是千里护孤,一个深入切入式的第三人称视角一直伴随着男主角的前行。女主角(其实基本上一出场就挂掉)遇害一场,男主角冲入大楼救孤一场,都绝对是教学级的镜头叙事。场面的调度,人员的配置,不出弊漏都已经是谢天了,如此完美绝对是典范。
     
    从整体看来,影片剧情的设置是相当成功的。未来,然而不是很未来,既保证了故事科幻的硬度(很难相信如果星际航行都是便饭的时候,人类会头痛片中的传宗接代小问题),也让影片的立意更容易传达到现代,类似保有此成功点的例子还有《The Island》。然而就论及深度而言,克隆人和人类命运比起来,作为潮流话题的前者固然谈资会多很多,后者却在深度上占有天然的优势。
    《Children of Men》所表现的不外乎一点:个体生命只有在融入人类整体命运之后才能获取自身的意义。影片给男主角安排的境遇的确是太过极端了点儿:数天之中,前妻身死、人类命运操于手中、好友身死、被设陷、被出卖、被追杀。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自身人性也在提升,算是绿灰主色调中唯一的光辉之处,但最后还是用死亡来了个西方圣徒式的完满,是谓“生得不伟大,活得很伟大,死得特别光荣”。
     
    演员的演技原本是特别关照的重头戏,结果到此已经成了最支边末节的细节。Clive Owen原本让我不信任,不信任他可以演好人。他的眼睛太直了,狙击瞄准镜一样具备有威慑力,不是什么梁朝伟式的诱人,是真正让人因紧张而咽口水的杀人。但是纵览整部电影,他的表演还是到位的,大眼睛中惊惶和坚定并存让真实的平民英雄被他诠释得很鲜活,可能还不及Gregory Peck的高度,但还至少让人充满着信心。Michael Caine可以忽略,记得《格调》一书曾说,最上层阶级的风度和气质和另类人物是共通的,他在片中角色是一个另类,可能这就是他的表演让我无可挑剔的客观原因。
     
    整体来说,这部电影打入IMDB Top250实属实至名归,欣赏角度不同可能会有喜好的偏差,不过电影的质量,更关键的,风格,已然独步影林。
     
    附记:其实电影最感动我的一幕是Clive Owen丧妻过后的一段,他在崩溃的失声悲泣和强抑的故作镇定之间极快地反复变换。一般人大概看到这里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我却瞬间感同身受,至于原因,大概是有相同的情况曾经发生在我本人身上的缘故。

     2 ) 废墟中的感动

        见仁见智,不过这确实是我这么多年来看过的科幻片中最感人的一部。本来觉得写影评是很无聊的举动,不过偶尔分享一下还是有必要,说几点自己的感受:

        1.技术上的先进勿庸置疑,我还是没弄明白车上的那个长镜头是怎么拍的,死角挺多。但是流畅的跟拍的镜头确实一方面能体现真实的场景和心理刻画,也适时地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只是觉着,主人公的心理波动好像没有表现完全。

        2.末世场景做得也挺成功,可以对比一下老塔的<Stalker>和斯科特的<Blade Runner>,更动荡一些,而且对于冷色调的把握恰到好处,弥散着颓丧与不安的混乱之触。不过,英语系的影片一说恐怖主义就把阿拉伯文字搬出来,实在是胸襟不大的体现。

        3.对于宗教形式,跳过不说,但是那黑孩子从母亲下体里扒出来的一刻,还是颇受感动的。生物的终极使命始终是为了延续后代,而绝望中的希望在一间肮脏的近乎废墟的旅馆里诞生时,就算我从不相信这个世上有过夏娃,我还是一厢情愿地希望她就是夏娃。

        4.镜头上的那几滴血是点睛之笔,摄影看来对处理逼真的暴力场面很有一手,斯科塞斯应该雇他。然紧张的炮声后,所以人给一个孩子的让路也显得近乎情理,理性有时是疯狂,有时也能让人哑口无言。

        5.就是人物好像单薄了点,亡命之路开始得有些无头无脑,但紧张刺激跌宕起伏不应该是攻击本片的借口。别人那是电影语言用得好,不然特吕福干吗吹捧老希。

        我们总习惯用一颗冷静的心态去看真正的科幻片(娱乐搞笑喷饭的不在此列),但是无论荣华富贵,我们总希望给自己的儿女们留下点什么,这种类似亲情的感觉不仅是融在DNA里头的,更是起源于一种生命的基本动力。

        一个反乌托邦的无后社会,奇迹的孩子如何能不让我们感动。

     3 ) 提到或者镜头中的艺术作品

    不过是一些零碎的注脚。(但也算比较全的版本了,为了方便锁定艺术作品看了很多外网粉丝扒的,也没我扒得全嘛……)

    太懒了不想写完整的作品索引格式,所以只写了简略版本。(因为背不住艺术家的全名和生卒年哈哈)

    00:07:50

    送子鸟,鹳,仙鹤。后来Jasper的笑话中也有出现,这不是艺术作品,只是想用送子鸟开头。

    其实Jasper的原型是John Lennon

    00:18:10

    背景墙上的涂鸦是Banksy的Kissing Coppers

    Banksy, Kissing Coppers (2004)

    00:18:25

    最难找的两幅画了,但总觉得眼熟所以想翻出来。 左边那幅太糊了,看构图和动作我倾向于是利皮的《圣母,圣婴及两位天使》,但仔细看似乎又不太像。右边应该是拉斐尔的La belle jardinière 。总之应该都是相关题材的画作。

    Filippo Lippi, Madonna and Child (c. 1450-1465)

    Raphael, La belle jardinière (1507)

    00:18:46

    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像,但是断了一截腿……这段对话里提到米爹的另一个雕塑《哀悼基督》被炸毁了,这句话后面有呼应。

    00:19:26

    背景墙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关于战争的艺术作品中最伟大杰作吧(算是某种公认了吧)。

    00:20:40

    这个没有人能忽略,窗外飞翔的猪……当然是致敬Pink Floyd的充气猪,但充气猪不仅仅是Animals专辑封面上出现过,PF经常在巡演中使用充气猪做道具。 (懒得找图片了,害)

    00:37:15

    为什么Kee说自己怀孕不直接掀衣服,或者稍微比一下形状(像后面很多次一样),中间挡胸的手还换了一次,因为这里借了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

    Sandro Botticelli, The Birth of Venus (c. 1484–1486).

    00:50:08

    这句Shantih Shantih Shantih倒不是什么艺术作品,应该是梵文中表示某种祝福的颂词,标出来是因为同样出现在诗人艾略特的《荒原》中。

    01:24:10

    之前提到被摧毁的米爹的《哀悼基督》,然后在战争区域里拍摄了以类似姿势失去儿子的母亲。虽然艺术作品被摧毁了,但历史仍然以某种形式重现。

    Michelangelo, Pietà (1498-1499)

    01:35:34

    背景墙的一部分是《格尔尼卡》的拆分重构。

    Pablo Picasso, Guernica (1937)

    01:36:24

    用送子鸟开头其实就是想用送子鸟结束……

    片子里还有好多零零碎碎的细节觉得应该是有出处的才对,特别是一些莫名给的特写。也许之后发现了再断断续续补充吧。(如果能发现的话。)

     4 ) Dark and Sad, But Not Desperate

    婴儿持续而有力的哭声让人们忘记了身边的炮火,鲜血, 和不断倒下的尸体, 妇女们虔诚的伸出手祈祷, 前一秒刚刚杀戮完毕的士兵们停下了手中的武器,惊奇的望过来, 甚至带有一丝天真的微笑.

    在这样一个瞬间, 这个濒死的世界艰难的喘了口气, 重生了.

    在一个已经没有未来可期待的世界里, 人们的疯狂,崩溃是最正常的表现. 于是满口Fxxk一脸冷漠的Theo走过枪弹横飞的街道, 倒反而显得不同于众. 他在漠然注视着人类最年轻后代意外死亡的消息的那个早晨, 只顾着担心自己被炮弹轰得嗡嗡作响的耳朵, 也不会料想不久之后竟要跻着拖鞋在枪林弹雨中奋力保护这个世界最后的希望. 尽管在那个时刻他依旧满口fxxk.

    Theo的前妻Julian因为痛失爱子Dylan而加入了反政府组织并成了领导人物.她很干脆的死在护送这个希望的途中. 尽管与Julian还保持着乒乓球默契, 这个事实却无法让Theo作出比举着沾染鲜血的手, 徒劳看着Julian迅速死去更有用的作为.

    2027, 这个并不久远的世界就如影片的色调一样, 永远阴沉而压抑, 充满了麻木的绝望.

    世外桃源是Jasper的秘密居住所.一头凌乱白发的Jasper放着美丽的音乐,在房间内种了花草, 爱护的照料植物人妻子, 与Theo陷在沙发里, 抽烟, 开英式的,笨拙的玩笑.潇洒而宁静的隐居生活. Jasper为保护Theo和那个希望而身中数弹痛苦的死去. 死前, 他对这枪口还在潇洒的做那个disgusting的竖中指的trick.

    一路上有人死去, 无辜的,无聊的,无奈的, 统统死去. Theo弓着背,低着脑袋, 跻着拖鞋, 守护着Kee. Kee, 倔强的黑人女孩儿, 注定是解救这个濒死世界的key.她裹着烟灰色的袍子, 只因为腹部那样的隆起, 看起来就是个圣母.

    不停说着罗马尼亚语的女人,怀抱着狗, 打晕了坏人Syd, 她絮絮叨叨,絮絮叨叨, 提供了一间避难所, 一个破床垫. 于是人类的希望诞生了.Kee最后决定叫取名Dylan.

    Kee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坐在四周灰雾茫茫的水域里, 小船中, 她抱着全世界的希望, 瞪着对面已经歪着脑袋死去的Theo, 不远处的灯塔一闪一闪跟着水浪的节奏亮着.

    然后船来了. 那船叫Tomorrow.


    OK我基本上只是语无伦次的复述了一遍电影情节. 这样一个宏大的, 包含无穷寓意的故事让人不管怎样去评述都难以言尽. 末日的世界, 人类的集体崩溃, 希望的丧失, 生与死, 灾难与战争, 谎言与丑恶. 然后希望重生了, 小小的,顽强的, 于是人类闭上了疯狂的嘴巴, 世界重生.

    一直以来的科幻作品多数逃不出悲悯的基调.而这个故事只悲不悯, 平静淡然的视角犹如那天早上去买咖啡的Theo一样.人们聚集在显示屏前为全世界最年轻的Diago逝去而震惊和啜泣,Theo仅仅头也不回的穿过人群走到柜台说: 来杯咖啡.

    彻底的疯狂,或者彻底的冷漠. 丧失希望导致的两种结果. 电影没有反思,没有警诲, 只是冷然作了一个假设, 冷然在这个假设下把一个科幻故事讲得有如圣经.

    阿方索 卡隆是所有我看过其作品的导演中最黑暗的一位. 他会在电影中放进一丝阳光, 一丝色彩, 少许的笑容, 一点希望.然而整部电影,依然会如同铅块一般沉重而压抑. But, hey, everybody reads Bible, so you can't miss it, or ignore it.

    这个故事很黑暗, 很悲伤, 但不绝望.

     5 ) 应该对jarvis同学有点信心的

    过于庞大的主题,我眼中的农民司机大叔加爬墙主妇cast,会买这片,纯粹因为jarvis同学说“这是个好片,如果你们足够耐心片尾还能听到我的歌”,而我一直认为他推荐的重点在于后半句。
     
    实在无聊才鼓起勇气看,结果竟然是好的。如果没有对cast的排斥心理,如果没有因为想到某歌词而造成对主题和剧情走向理解的严重偏差,也许更能看出些感觉,现在即便有这些负面因素,还是要说,这是一个动作大片,no shit, makes sense,实在太不容易了。
     
    看完后只想着,这简直就是大奖片,有准世界末日的背景,有爆炸有枪战有动作有血肉横飞,有爱,有音乐,有大家说很好的镜头运用,有艺术商业双丰收的一线导演,有艺术商业两边摇摆的勉强一线演员,可它得到的奖项提名几乎都只局限于摄影剪辑视觉效果的技术类。狗血不够?狗屎不够?这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总算上了top250,符合我对imdb口味的想象。
     
    不想说这片多么多么好,只是很久没有碰到惊喜了,而且,好像确实没什么不好。另,片尾的credits真长啊,居然放两首歌还有多,耐心听到底,完成任务,对得起jarvis啦。

     6 ) [电影] 《人类之子》:2006年最具史诗气魄的电影!

        险些错过这么牛的好电影。
        之前看预告片,印象不佳,因为很像《28天后》那种无政府主义背景的粗糙科幻片,又难看又虚伪又不着四六。特别是前晚看了《窃听风暴》,我都以为2006年世界电影基本可以盖上盖子了,没想到今天又和它不期而遇。
     
        导演Alfonso Cuarón(这厮拍的《哈利·波特3》简直好看死了),故事里的社会学背景、哲学、宗教……这里不探讨,“宏大叙事”留给社会学家们去慢慢阐释吧,反正它不是这电影征服我的原因。看前半小时,其实还是有点儿索然寡味,一直到汽车遇袭那个不露痕迹的长镜头,我才彻底兴奋起来,太酷了,以至于当时我就倒回去又看了一遍!下面,简单总结一下这片子的兴奋点:
     
        第一个点,朱丽安·摩尔被枪击前后那个不露痕迹的长镜头。这个镜头在技术上的新意,可能需要反复观赏才能领略:他是怎么做到的?朱丽安·摩尔颈部的血浆袋一开始藏在哪儿?挡风玻璃是怎么破的?怎么才能让飞过来的燃烧瓶,准确无误地跌落在挡风玻璃上?……仔细研究这些东西,确实很好玩。
        第二个点,迈克尔·凯恩之死。这个地方最重要的是情绪,演员的情绪,人物的情绪。迈克尔·凯恩这老家伙我一直都不太喜欢,但这个地方他演得棒极了,而阿方索·卡隆此处的处理手法,特别是他对欧文表演的控制,我只能用两个字形容:对劲。
        第三个点是生孩子那场戏——电脑特效究竟应该怎么用?神不知鬼不觉,才叫强。那个孩子,我打赌是电脑特效的产物,但你丝毫看不出来,谁想和我赌?
        第四个点是难民营废墟里的枪战。整个难民营里的戏,运动镜头特别多,镜头好像总是无意间扫过一些面孔,那其实都是精心设计的细节,这些小细节一点一点堆积起来的,就形成了戏剧场景的真实感。特别是后来一气呵成的巷战,更达到一个高潮,那个场面调度,那个细节刻画,那个人物编织,那个情绪控制……比《拯救大兵瑞恩》,我看丝毫不差。
        第五个点,是结尾海面上印象派油画式的那个全景镜头,分明饱含着深沉的宗教情感,堪称美轮美奂。
     
        科幻电影,其实有很久都没看到这样的作品了——不空洞、不浅薄、不轻浮,不用炫目的特效挑逗观众,有内涵、有节奏、有感情、有不事张扬的征服,虽然说“《人类之子》:2006年最具史诗气魄的电影!”这也许有点儿言过其实,但这部电影是2006年不容错过的好电影之一,这话是绝对靠谱的。
        不信,我可以跟你赌一块钱。

    http://blog.sina.com.cn/u/4b658a990100084y

     短评

    完全是一部把镜头拉长了的饥饿游戏3,信息量之少与其不分伯仲。徒有其表的长镜头,片子拍的很纪实,又有无法抹去的设计感。人物的功能性太强,缺少态度,连诉求都像是片尾主人公穿越的那场大雾,令人一头雾水。

    5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较差

    有生以来所见过的场面调度最无敌 最科幻 最血淋淋 最扫荡人心 最叹为观止 最牛逼至极的几个长镜头全拢聚在了一块儿……狠!

    10分钟前
    • 科林
    • 力荐

    每一个孩子出生时都带来信息说,神对人类并未灰心失望

    15分钟前
    • The 星星
    • 推荐

    我恐怕一辈子都不会忘掉那些个长镜头了,电影因为大量的手持摄影和长镜头显得像伪纪录片,在这个大背景下导演并没有忽视关于人性和社会的点墨,很多配角都令人难忘,阿方索卡隆真心是个天才!五星好电影!

    20分钟前
    • 掉线
    • 力荐

    末世之殇,充满了对宗教与世事的隐喻和反讽,连续不断的高难度长镜头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教科书级别已经不足以形容了。

    24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截至目前卡隆观感最佳,属于那种每个环节都得巨厉害且要做到几乎毫无纰漏才能拍得出来的电影。技术上的强大弥补了故事的羸弱(但纵使如此也已经远远超越了绝大多数灾难片和科幻片所能达到的范畴)。车内追击戏放在任何一部动作片中都能够独领风骚,巷战一场戏与任何一部战争片放一块儿也足以一骑绝尘。

    29分钟前
    • 柯里昂
    • 力荐

    人文感情和技术力量的完美结合。

    33分钟前
    • D I D A
    • 推荐

    齐泽克在《暴力》第一章分析道:英国变成一个自由派共产主义村庄,享乐主义纵容加上新式社会隔离和建基于恐怖感的控制,是今天社会的写照。当西方文明走向The last man,过一个长寿、充满物质和文化财富的一生的时候,这与第三世界为某种崇高事业牺牲自己之间发生断裂。本质是两种虚无主义。

    36分钟前
    • Eco
    • 推荐

    诸多世界末日的电影,各有各的原因,不生孩子是最扯蛋的一个。

    37分钟前
    • 芦哲峰
    • 较差

    跟《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对照来看。不过在这里,没有前因后果,只有现在,让你思索。没有未来的世界还值得我们继续吗。

    38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情节一般,摄影真牛!

    41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好看,末世寓言中的佼佼者

    43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惊为天人。大部分的投资都放在了看不见的地方,比如背景演员,暗淡但是充满层次感的美术设计,让世界活了起来。每场戏都是充满张力的。把政治问题放在背景里,反而比放在聚光灯下更能引起人的思考。前景和背景之间的微妙关系看着真是太爽了

    48分钟前
    • 爱幻想的小孩
    • 力荐

    技术上的胜利,情节上的扯淡!

    52分钟前
    • 艾小柯
    • 较差

    最终既没有深挖也没有流俗,见好就收的结局让整部片子止步于不好不坏、见仁见智的呈现层面上。其中绝对难忘的必须是迷影以来看过最变态、最牛逼、最震撼、最密集的长镜头,在此加持下,也成为我心目中最具美感的末世写实电影。设定非凡,炫技有余。

    56分钟前
    • Ocap
    • 推荐

    No children. No future. No hope. 没拿到奥斯卡“最佳摄影”实乃遗憾!

    57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我觉得是我看过最厉害的长镜头……膜拜!

    1小时前
    • 偏时差
    • 推荐

    非常真实的科幻片

    1小时前
    • 老阿飞—故园
    • 推荐

    阿方索·卡隆代表作,威尼斯技术大奖。1.细节精湛,表演也堪称完美,残败黑暗的末世氛围直击人心。2.卢贝兹基的斯坦尼康与导演神级调度:26~30,1h23~30m的车内与巷战长镜。3.开放式结局:浓雾中的"圣母与夏娃",明日号巨轮。4.每件事都是在信念与机运间的奇妙争战。5.飞猪,假肢大卫,格尔尼卡。(8.5/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走出大楼的那段忍不住就要流泪了!繁衍生息!长镜头!原声带!Ruby Tuesday!难民里头还有中国人的说……

    1小时前
    • 私享史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