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科幻片 寂静之地2(原声版)

    寂静之地2(原声版)

    评分:
    0.0很差

    分类:科幻片美国2021

    主演:艾米莉·布朗特,基里安·墨菲,米利森特·西蒙兹,诺亚·尤佩,约翰·卡拉辛斯基,杰曼·翰苏,奥基里特·奥诺多瓦,斯科特·麦克纳里,扎卡里·戈林格,布莱克·德隆,加里·桑当,阿什利·戴克,韦恩·杜瓦尔,克兹托夫·克里斯·马杜拉 

    导演:约翰·卡拉辛斯基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畸变

    • HD中字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

    • 正片 上

      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

    • HD中字

      生化危机:终章

    • 更新HD

      屌飞船奇遇记

    • 更新HD

      星际之门:真理之盒

    • HD中字

      铁血战士

    • HD

      幽灵行动阿尔法

     剧照

    寂静之地2(原声版) 剧照 NO.1寂静之地2(原声版) 剧照 NO.2寂静之地2(原声版) 剧照 NO.3寂静之地2(原声版) 剧照 NO.4寂静之地2(原声版) 剧照 NO.5寂静之地2(原声版) 剧照 NO.6寂静之地2(原声版) 剧照 NO.16寂静之地2(原声版) 剧照 NO.17寂静之地2(原声版) 剧照 NO.18寂静之地2(原声版) 剧照 NO.19寂静之地2(原声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故事紧承上一部展开。在丈夫为保护家人牺牲后,伊芙琳(艾米莉·布朗特 饰)不得不独自带着孩子们(米莉森·西蒙斯、诺亚·尤佩 饰)面对全新的生存挑战。他们将被迫离开家园,踏上一段未知的旅途。在无声的世界里,除了要躲避“猎声怪物”的捕杀,铺满细沙的道路尽头还暗藏着新的危机。

     长篇影评

     1 ) 三星半

    有几个不太能忍受的点(有剧透):1、结局强行升华,让两个孩子双双打死怪物,这大概是国外追求的zzzq,但很不合逻辑啊,尤其是男孩,这么胆小的他都有勇气拿枪打怪物了?正常应该是他抱小孩或者拿音响,妈妈打怪物吧。2、还是这个人设胆小的男孩,在需要照顾幼弟的情况下,居然一个人毫无目的地探险去了,没有同伴也没有武器,在陌生的环境,漆黑的夜里,匪夷所思,感觉就是强行为下一个情节铺垫。3、女孩独自出走就罢了,算她叛逆,但她拿到医疗包的时候,我以为是为了脚伤的弟弟拿的,结果后续完全不想回去,而是坚持要去找其他幸存者,不是说不能找,但先把你弟弟的脚伤医好行不行?4、女主一家对男主的各种道德绑架,女儿丢了强行要男人去找?我能理解她还有两个孩子在身边需要照顾,不放心自己出去找,但让收留你们的好心人出去冒险,求人得有求人的态度吧?道德绑架什么鬼?5、男主和女儿上岛之后,居然没有第一时间找广播室,还记得你们来的初衷吗?还记得安危不明的家人吗?总体来说,整个电影虽然节奏是好的,有松有紧,但某些剧情设置太生硬,扣分很多。

     2 ) 更好看了!

    在第二部电影里面来了更多的人,也出现了更多的幸存者,让这部电影变得更有悬念起来,尽管在最后好像被杀死了不少怪兽,但是我感觉真正的决战还没有开始,我感觉真正可以把怪兽从这个地球上抹去的决战还没有开始,不管怎么样,我肯定是希望我们人类获胜的,因为这才是我们应该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拍三四部吧,毕竟这种系列的希望以后能够多拍一些。

     3 ) 《寂静之地2》:嘘!有人告诉我生存之道是不说话

    《寂静之地2》开场,故事从第一天重新开始讲述。天外来客屠城,有基督徒求救于耶和华,“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耶和华不闻,信徒因这祈祷送命,主的神力在大地上通行受阻。一动一静,是第一日。第一天结束在警察被怪物杀害的画面里,宗教和政府失去作用,内外的制约和护佑不复存在,人类重新回到走出非洲丛林的一刻。作为惊悚片中末日题材电影,《寂静之地》将人类行进的时钟拨至同样也是起点的末尾,讲人何以为人。

    片名过后,《寂静之地2》接续前作的时间,女儿瑞根(Regan)继承父亲遗志,开始寻找一个属于当下的乌托邦。父亲的火焰未吸引来救助,瑞根并没有更好的办法,她所做的只能是从“等”变为“找”,类似鲧禹父子的从堵到疏。瑞根走出去的愿望后来让她得到了一天的安宁,毕竟在怪物环伺的世界里真正的安宁是不存在的。

    如何存活是《寂静之地》中的人物面临的首要问题,与活下来这一朴素愿望并行的便是人如何成为人。生存携带着自然世界的残暴,存在则是人类独有的,人类思考自身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在世界的位置。李·阿伯特( Lee Abbott )一家在灾难来临之后,仍以家庭作为存在单位,仍进行无声的餐前祷告。姐弟在地下室玩大富翁,夫妻戴着耳机听着尼尔·扬的《Harvest Moon》跳舞,母亲教儿子做算数。凡此种种都是生存不必要的行为,甚至不利于生存,这便是存在,属于人的存在。

    《寂静之地2》述了灾重难降临那天发生的事。男孩马库斯( Marcus )有棒球比赛,一家人前来观看,为之加油打气,后来夭折的弟弟博为其送去糖果减压。爱和亲情在故事一开始就是存在之必要。瑞根一直为小弟弟博的死去久久难以释怀,即使瑞根将拆掉电池的玩具飞机送给博源自于爱。这种爱最后再一次发生于工厂地下管道中,在缺氧的环境中男孩马库斯与弟弟换着吸氧,氧气不足,人性遭遇严峻考验,若以工具理性的思维去考量,婴儿自然是牺牲对象。但在母亲打开管道门的那一刻,氧气面罩留在了婴儿那里,马库斯已经缺氧昏迷。这是马库斯对弟弟缘于亲情的爱,更是对母亲“你会照顾好他”承诺的保证。

    舍小保大的是基于个体延续的考量,而舍大保小则是出于种族的延续的决定。末日题材不同于一般灾难片,灾难不会马上过去,末日来临时人类只能适应,尽量活至远处便成了一个信念。母亲教习儿子马库斯功课,属于文明的传递。《寂静之地》中怪物掳食往往只存在一瞬,更多的则是如何延续文明,传承生存本领。在耕种无法进行,陆地动物又遭遇了和人类相同命运的前提下,捕鱼成为活下来必须掌握的技能。在父亲要带马库斯前去学习捕鱼时,面对马库斯的担忧,母亲告诉他“学好这些对你来讲非常重要,他只希望你能照顾好自己,照顾好我,等我老了头发花白牙都掉光了的时候”。这是基于活得更远的考虑,而不是个体活得更久。这也是父亲为了孩子牺牲掉自己的原因,自然,同样因为爱。

    对于死者的怀念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寂静之地》中人物几次的回到这个家庭最早死去的成员的“墓”前,而后都走得更远。出于对故去之人的爱,活下去成为了一个承诺。第二部主角光环更加移向瑞根,因对于弟弟博之死的愧疚,去救掉入粮仓的马库斯便显得义无反顾。爱本身软弱无力,但爱迸发的力量有时巨大无比。能够杀死怪物的扩音器来自于父亲为失聪女儿助听的失败尝试,爱成为打败怪物的武器。正因为此,父亲死后瑞根继承父亲家长的角色,她要带领整个家庭走得更远。

    过于直白的言说会丧失掉丰富的水分,变成具体而明确的干瘪,惊悚片的怪物往往有实在的形,奉俊昊的《汉江怪物》便指向国家权力机器。《寂静之地》中的怪物要求人类以沉默屈服,但打败怪物的恰恰是发出声音。与怪物对声音异常敏感,远距离可以察觉人类的响动和声音不同,失聪的瑞根如果不依赖外部工具,无法听到任何声音。但瑞根却成了打败怪物的关键,他观察到刺耳的噪声可以消除怪物的力量,从而人类可能杀死怪物。

    我愿意将《寂静之地》再往远处推置。被誉为“拉丁美洲声音”的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三卷本的《火的记忆》中以编年体记述了美洲大陆被殖民史,“快来看从天上的人啊!”这是美洲原始人看到哥伦布的第一感受,这与我们在《寂静之地》第一日看到怪物的场景相同,相同的还有随后我们发现这些外来客都不怎么能算作人。殖民使得宗教和文明的彻底摧毁,这便是《寂静之地》中由动转静的“第一日”,发出响动的权力为殖民者所独有,被殖民群体则要求必须沉默。《寂静之地》的开场是宗教的置换,“上帝说:光!就有了光。”中的“说”被弃置,寂静成为生存所必须遵守的法则。残暴的统治者失明,而选择用出奇准确的听觉监控与自身相异的声音。

    所以我武断的认为如果《寂静之地》携带政治隐喻,便是映射某种殖民式统治。《寂静之地》刻画了怪物降世后人类族群的群像,父亲和儿子捕鱼归来途中遇到失去妻子的老人,尽全力大喊一声然后瞬间被怪物夺取生命。这是最直接也最惨烈的方式,问题是,它的作用有多大?伊芙琳一家逃难(亦或突围)的过程中遇到失去孩子的埃米特,埃米特对怪物恨之入骨但选择沉默苟活,因为伊芙琳来临前他相信没人能杀死怪物。瑞根和埃米特寻找船只时遭遇人类的暗算和威胁,这些同样沉默的同类成为这场天灾中怪物的帮凶,即使随后片刻间被怪物杀死。小岛上的幸存者不用沉默,过一天算一天,从来不想怪物袭来如何自保,但他们忘了忍让从来不能保证和平。

    《寂静之地》在类型上属于惊悚片。今日的电影观众自我定位多是购买某种服务的人,由于惊悚和恐怖的天然联结,惊悚片观众对影片的评价标准往往成了吓不吓人、剧情是否自洽,忽略了感官体验之外,惊悚片是在对“怪物”进行书写,“我们所恐惧的究竟是什么?”才是惊悚片要深层表达的。而《寂静之地》中令我们不安的不是怪物的残暴,是作为人类竟然不可以发出声音,所以瑞根一家进行的不是生存之战,而是尊严之战。导演约翰·卡拉辛斯基通过前后两部不能说话的电影告诉我们:那些他们不允许的,可能正是他们惧怕的。

     4 ) 突然有了个脑洞,这些怪物不会是外星人为了占领地球而放出来消灭人类的杰作吧!?

    拖后腿的大儿子就不说了,每部电影总有这么几个这样的。然后吐槽着吐槽着突然很奇怪为啥怪物要攻击人类呢?不是食物也不是因为繁殖,那干啥盯着人类呢?乌鸦嘎嘎叫飞过都不管,人类不小心叫了就立马跳出来了!

    然后想到难道怪物是外星人为了占领地球提前在地球放的怪物为了消灭人类?艾玛,这样一想就说得通为啥人类不小心碰到啥发出声音怪物就跑来了,那老鼠啥的不小心弄出声音怪物也会跑来?那怪物不是累死了!

    那它是咋分辨是哪个弄出的声音呢?为啥锲而不舍和人类不死不休呢?就是外星人👽做的哎!可能这些怪物就是外星实验室作品,把杀死人类作为最高纲领,已经刻入它的基因里面了!所以一直追杀人类!所以它既怕超声波又不会游泳还能被枪/棍子啥的爆头,因为它就是一战争的先头部队也就炮灰咯,只是放出来先消灭清除一大部分人类咯,好用就行,有弱点啥的,后面实验室还会改进呀!和丧尸一样不停滴进化咯,要是有第三部估计是会飞会水不怕超声波啥的都有了!

    这么一想瞬间觉得恍然大悟,和小伙伴一讨论也觉得炒鸡有道理啊,豁然开朗😆😆

     5 ) 观感明显好于前作,惊悚buff叠加升级

    2018年惊悚片《寂静之地》一刀未剪地引进,首次把“声音惊悚”这种设定带到内地院线的大银幕上。三年之后,《寂静之地2》再次引进内地,依然是一刀未剪。这对于很难在大银幕看到优质惊悚片的内地观众来说,绝对是一次盛宴。

    《寂静之地2》继续由导演约翰·卡拉辛斯基、女主艾米莉·布朗特这对夫妻档操刀,还邀请了基里安·墨菲担任第二部的男主角,卡司阵容更具看点。

    总的来说,影片的整体观感明显好于前作,在海外市场也口碑不俗。本片首映当天IMDB评分甚至达到了8.0分,远超前作的7.5分,打破了续集魔咒。

    声音危机+氧气危机,双重buff惊悚升级

    看过前作的观众一定知道,《寂静之地》系列最大的特色就是“声音惊悚”。影片讲的是一种听到声音就会杀人的外星生物占领地球,幸存人类必须保持安静才能存活的故事。

    在这个设定下,演员几乎没有多少台词,很多时候都是靠手语交流。紧张的逃生氛围也让观众与角色一起“屏住呼吸”,唯恐弄出一点声响被怪兽发现。

    到了《寂静之地2》,导演在声音危机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氧气危机这一设定。即片中角色为了躲避怪兽追杀,逃到了一个密闭性极佳的管道内,这个管道可以隔绝声音,但是也隔绝了氧气,主人公必须用秒表计时,到了一定时间就要开门换气,同时要避免被怪兽发现。

    类似的缺氧设定在《活埋》《氧气危机》等影片中早有应用,但《寂静之地2》巧妙地把声音危机、氧气危机结合起来,让观众的焦虑不安成倍增加。

    除此之外,影片也减少了前作对jump scare的低级使用,怪兽也不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故弄玄虚,而是增加了很多主人公与怪兽刚正面的镜头描写,大大增强了观众的爽感。

    米莉森·西蒙斯饰演的失聪小女孩依然是本片的核心人物,导演延续了前作的声音处理方式,即镜头切换到小女孩的视角时,影片会进入“静音”状态,为观众呈现失聪人士的感官状态。这种五感丧失的体验也可以加剧观众的不安,对营造惊悚氛围具有极佳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演员米莉森·西蒙斯现实中也是一名失聪人士,她由于在婴儿期服用过量药物导致耳聋。因此可以说,影片呈现出失聪人士的生活状态,某种意义上也是在呼吁人们关注身边的残障人士。

    并且,像米莉森·西蒙斯、彼特·丁拉基这样的残障演员依然可以参与到好莱坞大厂项目,得到为自己量身打造的一些角色,这种好莱坞“白左”情怀也是很值得国内业界学习的。

    格局更大,填坑灾难日,引入新角色

    “声音惊悚”这个设定,完全可以像丧尸片的设定一样展开,衍生出更多风格和特色,这为《寂静之地》系列的续集提供了可能。

    《寂静之地1》开头就是灾难后第89天,讲述了主角夫妇小儿子的死,随后时间点又切到了灾难日的一年多以后,对人类社会首次面对怪兽的情况只是用报纸墙一笔带过,留下了很多坑没有填。

    到了《寂静之地2》,导演终于用影片前20分钟为观众填上了灾难日这个坑,不仅引入了基里安·墨菲饰演的邻居角色,还让影片的世界观进一步扩大。

    灾难日当天,小镇居民亲眼目睹外星生物伴随着陨石降临

    基里安·墨菲饰演胡子拉碴的人类幸存者

    没有看过或者看懂前作的观众可能不了解,影片中的外星怪兽是一种移动速度极快,听觉极为灵敏,全身被坚硬皮肤包裹的生物,子弹和炸弹也无法击穿它们的皮肤。这种生物的弱点是没有眼睛和鼻子,并且被助听器的声波攻击后,会打开包裹头部的坚硬鳞片,暴露脆弱的要害。

    (别抬杠,如果说不会游泳不会飞的怪物没道理毁灭世界,那所有的丧尸片逻辑上也讲不通)

    影片很多细节都在解释这种设定,比如主角一家光脚走在细沙铺好的道路上,是为了减轻脚步声避免被怪兽发现;有个镜头横扫过火车站台,上面凌乱散落着很多高跟鞋,是因为高跟鞋走路的声音容易被怪兽攻击;女主用洒水器制造类似下雨的白噪音,可以干扰怪兽的听觉系统(与第一部的瀑布声原理类似)……看懂这些细节更利于我们理解影片的设定。

    《寂静之地2》还出现了人类盗贼团和小岛上的幸存者定居点,这点与传统末日片的套路相似,在极端环境下,有的人会堕落,还有的人会幸运地找到世外桃源。其他幸存人类的出现,让这个系列的剧情走向出现更多可能。

    主要角色不降智,拖油瓶成救世主

    通常的惊悚片,最大的槽点就是角色各种无脑降智行为,比如《寂静之地1》主角夫妇在世界末日生孩子就被很多观众吐槽。(当然硬要解释的话,可以用主角夫妇经历丧子之痛的心理状态,以及美国人相对其他发达国家更高的生育率等文化差异来理解)

    而《寂静之地2》明显强于前作的一点,就是主要角色都智商在线,连两个孩子都迅速成长为主力,不再是求生路上的拖油瓶。续集唯一送人头的情况发生在小岛幸存者那里,不过考虑到他们承平日久,应对能力比不过岛外人类也情有可原。

    杰曼·翰苏饰演一名小岛幸存者

    在前作中,导演兼主演约翰·卡拉辛斯基饰演的父亲为失聪女儿亲手改装了一款助听器,主角一家无意中发现助听器的声波频率可以令外星怪兽十分痛苦,为杀死怪兽提供机会。

    这个意外发现坐实了失聪小女孩在影片中的“救世主”人设,因此即便她任性出走,也多了一层拯救人类的大义。而影片最后一幕,两个孩子分别手刃怪兽的场景又很A爆,证明了下一代在末世中得到成长,足以独挑大梁。

    据说导演还准备拍第三部,照这个剧情走向来看,失聪小女孩肯定是救世主光环笼罩,而人类也发现了怪兽不能游泳等更多弱点。或许下一部人类将开始反击,或许将介绍怪兽的来源,或许导演对“声音惊悚”还有更多玩法,总之还是希望能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吧。

     6 ) 《寂静之地2》:由“鬼屋”走向末世

    恐怖/惊悚片发展到今天,大致可分成两个派别,一为体验派,一为社会派。

    近年来尤其以社会派居多,如《遗传厄运》《小丑回魂》《逃出绝命镇》《女巫》《灯塔》……这类电影不单以“吓人”为目的,而是借一个惊悚的外壳,包裹严肃的内核。它们的野心在于探讨某个社会议题,而类型只是手段而已。像《遗传厄运》,表面看是一部驱魔片,讲一个家庭遭到恶灵的入侵,但实际上它要探讨的是亲密关系破裂后导致的“亲密伤害”,将如何从内部瓦解一个家庭。

    至于体验派的恐怖/惊悚片,近年来已日渐式微。因为制造惊吓的手段太过陈旧,已使观众产生严重的审“恐”疲劳。

    近些年,在我看过的恐怖/惊悚片里,只有唯二两部在视听体验上做出了突破性的创新。

    一部是2015年的《它在身后》,这部电影创新于“视觉”,它以360度环形调度的拍摄方式,营造出危机四伏的紧张感;另一部,准确说是一个系列,就是今天我们要着重探讨的《寂静之地》系列,它的创新瞄准“听觉”,自第一部开始,它就建立了一种以“声音”为主导的惊悚体验,到了第二部,这一创意得以发扬光大。

    我们总说电影是视听艺术,但实际上,声音往往被我们忽略。因为画面太抢眼了,也太强势了,使得声音只得退居其后,沦为背景或点缀物。

    而《寂静之地》系列把“声音”抬到了最高优先级,这是它最大的亮点,但同时也使得这一亮点过于隐性。所以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把它拿到台面上好好说一说。

    看过第一部的人,一定记忆犹新。《寂静之地》的核心创意是一个高概念,即“不许出声”。

    它讲述的是地球遭到不明怪兽的入侵,这种怪兽没有眼睛,却对声音极其敏感。所以片中的一家人要想活命,就得时刻保持安静。全片就是围绕这个高概念展开剧情的。

    为什么说这个高概念非常奏效?

    我们都知道希区柯克提出过一个“炸弹理论”,大致意思是说,桌子下埋了一颗炸弹,一种做法是事先不告诉观众,等炸弹突然爆炸,吓观众一跳;另一种做法是早早就告诉观众,而炸弹迟迟不引爆,让观众始终提心吊胆。两者相比,显然后者营造的恐怖感更为持久。

    借助这一理论,你就明白,《寂静之地》实际是把“炸弹时间”拖到了无限长。因为怪兽(即炸弹)无处不在,而发出声音的可能(即引爆炸弹的方式)又俯拾皆是(如物品落地、玻璃破碎、喊叫声等等),所以观影过程中,你会始终揪着心,一刻也不敢放松。

    通过这种方法,影片营造出了一种奇妙的观感,即:越安静,越恐怖,于无声处听惊雷。这也极大区别于以往那些“过度剥削音效”的惊悚片。

    到了《寂静之地2》,这种“无声胜有声”的风格得以延续。

    且在此之上,新作进一步扩展了整个IP的世界观。具体说,第一部本质上是一部小格局的“鬼屋”电影,讲的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一家人与怪兽周旋。到了第二部,影片开启了并行的两条叙事线,一条是母亲伊芙琳带着马库斯和婴儿躲进密封仓里避险;另一条线是女儿瑞根外出寻找其他幸存者。

    很显然,导演在故意打破鬼屋模式。于是在第一条线中,他将空间进一步压缩,使得主角们只能栖身于狭小的密封舱中,那里不仅外有怪兽,内部氧气也在迅速下降,构成对生命的双重威胁;而在第二条线中,导演则将空间拉到极大,以一种类公路片的模式,展开了瑞根与大叔艾莫特的冒险之旅。且在这条线中,同样存在着怪兽之外的威胁,即在末世刺激下发狂的人类,他们的危险性甚至不亚于怪兽。

    正是在这样“一内一外、一小一大”的双线结构支撑下,《寂静之地2》完成了叙事时空与格局的升级。

    除此之外,《寂静之地2》在声音设计上也有新亮点。最突出的一点是,这次影片大量使用了人物主观视角与客观视角之间的视点切换。

    当然这不是什么新鲜方式,关键在于怎么运用。片中的女儿瑞根是一个聋哑人,这种切换方式用在她身上就有不凡的效果。

    比如影片的开场大戏,时间回到怪兽降临的那天,相当于整个系列的一个小前传。街道上,父亲的车因遭到怪兽袭击而报废,见此情景,不明所以的瑞根从母亲的车冲了出去,这时镜头带我们进入瑞根的主观世界,环境音瞬间消失,四周变得无比宁静,母亲的呼喊也成了空喊,正当瑞根即将跑到父亲车前时,视角重新拉回到客观世界,伴随着巨大的响声,怪兽咆哮着从拐角处冲出,从瑞根眼前飞奔而过。这一连串调度之所以精彩,正是因为进入瑞根主观视角后,声音信息被完全遮蔽,再到突然切回客观视角,声音信息被瞬间释放,如此一张一弛,才形成了震撼的视听效果。

    在随后的影片中,类似调度还会反复出现。特别是瑞根独自外出后,每当进入瑞根的主观世界,环境音消失时,观众都会格外紧张。因为那一刻,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一个聋哑人的艰难,这种艰难不仅在于她失去了“耳朵”这一捕捉信息更灵敏、范围也更广的器官,从而对环境缺乏掌握;更致命的影响在于,由于听力缺失,她甚至连自己是否发出响声引来了怪兽都不知道。而导演正是反复利用这一点做戏,挑动观众紧张的神经。比如让梅根位于前景,后景虚焦处怪兽突然现身,而瑞根对此毫不知情;再比如瑞根翻身进入广播室的那场戏,只见她的手脚与易碎的玻璃杯、倒放的喷雾剂等等物件擦身而过,一旦犯错,随时致命……

    从这个角度讲,《寂静之地2》是最典型的那种体验型惊悚片。

    导演的全部精力几乎都用在如何构建出步步惊心的紧张氛围上,好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恐惧。甚至可以说,它实际追求的是《1917》那样的观影体验,只不过《1917》是通过长镜头来勾连紧张感,而《寂静之地2》是通过“不许出声”这一贯穿全片的高概念。

    当然,说回剧情,这部电影确实存在瑕疵。

    如果放在第一部的话,我觉得也不算问题,因为第一部本身就是一个小格局的鬼屋片,它只需提供设定,然后围绕设定去做局,把困局做足,把视听体验做到位,就ok了。

    但到了第二部,可以看出,导演的野心还是很大的,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要给观众呈现一个末日世界的景象。那么这时候,当影片走出鬼屋,试图构建一个更完整的世界时,把一个更宏大的世界观呈现出来,把人物成长、故事发展的脉络解释清楚,就显得更为重要。这部电影在这方面确实做得不够。

    我们能看出的是,片中的儿子、女儿各自经历了一番冒险后,分别继承了父亲的部分精神,他们很可能会成为这个系列的新主角,我也期待导演会在下一部中把更完整的世界观构建出来,真正把这个系列带上新阶段。

    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寂静之地》系列的。因为在我看来,对电影而言,视听体验是比故事更本质的要素。所有还愿意在视听层面做出新探索的导演、作品,在我这里,都会高看一眼。

    更不用说,因为这部电影的特殊设定,所有观众在观看时屏气凝神,不发一言,这样的观影体验简直不要太好。

    借用豆瓣上一位友邻的话说就是:请在国内每家影院每个影厅养一只这样的怪兽。

     7 ) 直面恐惧,孩子的成人礼

    《寂静之地2》海报,比较喜欢的一款

    恐惧,是人类最真实的情感,面对未知的恐惧,面对暴力的恐惧,面对死亡的恐惧。在《哈利波特》中,老师在一面镜子前告诉孩子们,只有克服了你最害怕的东西,你才能长大,直面恐惧,是蜕变的第一课。

    《寂静之地》第一部我是在电影院看的,面对它的设定,在刚开始看的时候始终有个疑问,如果不能发声,那么这部电影该如何完成呢?难道是个默片吗?那些通过声效来达到惊悚的效果该如何处理呢?这也是这部电影最有魅力的地方,那就是一个脑洞大开的设定:未知物种攻占地球,它们没有眼睛,只能通过声音辨别敌人,当人们发出尖叫声时,它们就攻击人类,将其撕碎吞噬。

    声音几乎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手段之一。当我们出生的时候,第一声啼哭预示着生命的开始;当我们高兴的时候,用放声大笑来表达我们的幸福之情;当我们疼痛的时候,用放声大哭来表达我们肉体或是精神上的痛苦;当我们需要求救的时候,我们也要喊“救命”。可是,因为这些表达人类情绪情感和需求的声音都不能发出,本是用来求救的信号反而成了致命的原由,所以我们就失去了表达的功能,就像断了手和脚一样无法前行。

    儿子腿被捕兽夹夹伤了,妈妈的第一反应是“你别喊”

    编剧和导演在想出这个设定的同时,还要赋予主角们另外的生存技巧。比如在第一部中,父亲铺了沙子的路来消音,全家只能用手语沟通,脱掉鞋子赤脚走路,还有照明系统也可以沟通。女儿这个角色正好也是一个听力障碍患者,所以用手语交流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但是小儿子的出生给了他们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孩子饿了就会哭,尿了也会哭,小孩子是无法控制的。看电影的过程,就像一个大型野外生存挑战游戏,你随时随地都在担心主角们会因为发出声音而丧命。保持安静,是他们活下去的唯一办法。

    《寂静之地2》在原来设定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处理,现在,已经是外来物种侵袭地球的第474天,过去了一年,幸存下来的人所剩无几。女主一家在第一部中就死了父亲和一个孩子,现在女主妈妈要带着女儿、儿子还有一个小婴儿突出重围,原来的家已经不能再呆下去了。他们赤脚走在路上,一开始我不理解为什么要赤脚,那么疼还跑不快要流血,后来才恍然大悟,是为了不让鞋子发出声音,还记得第一部中女主角的脚被钉子刺穿的那一幕,那种疼痛感似乎还留在我自己的体内。

    妈妈受伤的脚还缠着纱布(感觉演员挺遭罪的)

    女主一家大包小包地上路了,还做了一个可以供小婴儿藏匿的小箱子,这个箱子需要氧气的供给来维持小婴儿的生命,如果它开始哭闹,就要把它放进箱子里吸氧,这样才能避开外来物种的追杀。所以在第二部中,“氧气”是非常重要的道具。另外,无线电依然是这部剧中最重要的武器。在第一部中,患有听力障碍的女儿发现可以用大分贝的无线电声波来对付外来物种,它们害怕这种声音,也给人类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射杀它们,第二部中,女儿依然带了两部无线电上路。

    救命的无线电
    赤脚走在路上,大包小包

    《寂静之地2》在结构上做了相当精细的处理。从女主一家上路开始,两条线并行,到中间发展到三条线,然后又并作两条线。这两条线是女主一家和她的朋友埃蒙特。埃蒙特是一个丧妻又丧子的孤家寡人,他一个人离开城市躲在一个废弃的仓库里,他利用隔离声场的金属圆桶来躲避外来物种的追杀。但是女主一家到来之后彻底打破了他的平静,首先是物资的缺乏,原来一个人可以过活的食物、水还要分给女主一家。在生存面前,埃蒙特也差点变成一个冷血无情的人,然而,女主的眼泪唤醒了埃蒙特的良知,最后,他还是帮助女主去寻找她的女儿。

    丧妻丧子的埃蒙特

    自此,镜头剪辑就变成了双线并行,而且还有呼应。比如这里正在紧张地和怪物较量,那边也陷入了危机,这里缺氧,那里也被绳子套住了脖子,这里开枪,那里也用棍棒还击。中间女主因为要给孩子找药和氧气瓶,剪辑变成了三线并行,紧张而又过瘾。突如其来的声效也很好地完成了惊悚片的“吓人”环节,整个过程都有点“一惊一乍”的。前面刚刚突出重围,下一秒又陷入了危机之中。男女主角就像要升级打怪一样,一路披荆斩棘,活下去,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这一部最大的亮点,还不是如何战胜怪物,而是将重点放在两个孩子如何保护大人的过程。在我们的印象中,大人总是负责保护年幼的孩子,因为大人代表了成熟、稳重和勇敢,而孩子总是那个被保护的对象,在孩子的眼中,大人也是永远不会战败的。在这部电影中,一开始女主角和埃蒙特都在战斗,哪怕女主角已经精疲力竭伤横累累,但她还没有倒下;埃蒙特也是去寻找和保护女主角的女儿的,但是,当孩子发现大人也不是万能的时候,大人也会受伤也会流血的时候,他们没有坐以待毙,跨出了勇敢的那一步,拿起枪、拿起棍棒,和怪物战斗到底。

    第一部中失去了一个孩子,只能在路中间立了一个十字架
    坚强的妈妈

    而电影,就在女儿坚定的眼神中嘎然而止了,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内心一个声音响起:“什么?结束了?”肯定还有下一部吧!在期待《寂静之地3》的同时,我们也抛出了诸多的疑问,比如关于这个外来生物,还是一头雾水,它从哪里来,为什么攻击人类?人类该何去何从?希望在下一部中,观众能找到答案。

    女儿拯救了大家

     8 ) 拯救者与被拯救者,反传统的变式——浅析电影《寂静之地2》

    劳拉·穆尔维曾指出,主流商业电影的影像与叙事的基本构成原则,首先是男人看/女人被看,是建立在男人/女人、看/被看、主动/被动、主体/客体的一系列二项对立式间的叙述与影像序列。[1]在电影《寂静之地》中,这种看与被看关系的转换则呈现为父权的倒塌及女性意识的觉醒,即父亲的牺牲与母亲和女儿作为主体对家庭的守卫。而到了续作《寂静之地2》中,这种关系则彻底替换为女性/看、男性/被看。

    一、人物视角的转换

    如上文中我们提到,《寂静之地》中看/被看关系转换体现在影片末尾“父亲的牺牲”这一情节之上。作为承上之作,《寂静之地2》于电影开头就向观众再次揭示了这一关系的承接与变化。

    影片开头仍以父亲作为观看主体,展现灾难来临前小镇的平和模样与潜伏着的危险。平静,却又危机四伏。而当父亲抵达球场作为后,镜头下移至他拿刀切水果的动作。其后,女儿的手轻拍父亲的手,镜头上移对准女儿,通过女儿和父亲的手语,再向上移动,将父亲与女儿一其归入景框中。在此,父亲第一次从观看主体转为被看对象,而女儿则短暂掌握了“看”的主动权。即第一次人物视角转换。

    这一视角的转换,不仅是对前作女儿接过父亲守卫家庭责任的呼应,更是为本片作为反传统商业片打下了基底色彩——女儿/女性成为掌握守卫权的主动方,而男性退居其次。看/被看、主动/被动、主体/客体的性别就此对换。

    在怪物袭击小镇的片段中,相比男性,女性(女儿与母亲)更是占据了观看主体的地位。其后,以男性警察举枪射击怪物未果残忍被杀结束回忆片段,儿子惊恐地“闭眼捂耳”这一动作作为回忆与现实的过渡,到母亲举枪彻底开启现实部分。

    到此,人物关系浮现——举枪反击的女性,影片中的拯救者/保护者;“闭眼捂耳”的男性,家庭里的被拯救者/被保护者。以往主流商业电影中的“男强女弱”公式就此颠覆。

    二、拯救者与被拯救者

    在主流商业电影中,女性形象只是充当着构成奇观、诱发欲望观看的视觉动机[2],哪怕是到了女性作为主角的动作电影中,大部分女性也都以身着性感短装来满足银幕前男性观众对女主角的欲望式观看。而《寂静之地2》中的女性形象一反传统地成为了拯救者,拯救身陷囹圄的男性。

    (一)拯救者

    作为拯救者,女儿——而非儿子——承接了父亲的衣钵,是父亲形象的接班人。虽不难由此看出父亲消逝后父权的残留,——例如:女儿借着父亲遗留下来的东西试图找到生还者,并将他们拯救——但更多的是呈现为一种冲破父权、代表父亲拯救他人的意志。前作中,父亲以一种领袖的形象连接着各个地区的生还者,以给予自己和对方生存的希望。到了续作,相比于父亲只停留在联络阶层的行为,女儿的行动已不再局限于此,取而代之的,是以身赴险,将生存之法传递给生还者。

    甚至在遭到儿子的拒绝和父亲朋友埃米特(以下简称朋友)的劝说后仍坚定信念,独身一人前往危险之地。女儿的行为,与杰曼·翰苏饰演的小岛领袖发现可以躲避怪物追杀之地后对其他地区生还者的无所作为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果说前作中的女性角色的奋起反抗总裹挟着父权的幽魂,那么到了本片,这种裹挟着父权的幽魂已成功转化为对残留父权的冲破。

    (二)被拯救者

    被拯救者在大部分电影中的功用在于一种修饰作用,即凭自己的柔弱来衬托出拯救者的智慧与勇敢,有时甚至存在“拖后腿”的嫌疑。

    在《寂静之地2》中,被拯救者更多的是陷入自身的心魔困境无法自拔,而非一无是处。他们与拯救者一起承担着保护彼此、辅助叙事的功能。

    儿子作为家庭中除开婴儿外唯一一个被拯救者,他是脆弱的,他的行动也多是被动的。在逃亡中他无意间踩到捕兽夹上,疼痛难忍之余是母亲第一时间赶来捂住他的嘴巴以防他发出声响引来怪物;在母亲冒死外出寻找必需品时,他则和婴儿一起躲在安全处等待母亲归来,甚至因自己的好奇心而将家庭成员推入危险境地。虽然如此,可到了最后关头,他同样迅速成长,举枪与怪物搏斗,守卫了自己的家庭。这一举动不仅是拯救者使被拯救者战胜心魔,得以拯救的体现,更是拯救者与被拯救者形象的一次对换。

    同样作为被拯救者的还有朋友。比起儿子的脆弱,他所呈现的初始特征是自私。这种自私代表着的是大部分生还者的自私,而女儿对他的拯救对照着的是女儿自己力图拯救其他生还者的目的。在这儿,朋友作为被拯救者的形象,即代表了剩下所有生还者的被拯救者形象。

    朋友无疑是一种男权力量的体现,他们有着强大的力量去保护他人,在影片中,他们也确实一次次保护了母亲的家庭。可到了真正需要拯救他人的关头,他所表现出的却是退缩。在母亲带着孩子们向他祈求帮助时,他是拒绝的;在母亲祈求他为自己寻回出走的女儿时,她同样遭到了拒绝。他掌握着力量与主动权,却选择做一个自私懦弱的人。而他之所以出手帮助,也都是借着父亲,——在此可视为一种男权残留——的关系。而他自私懦弱的形成,其原因确实其妻子的逝去,即女性的缺失,是一个身陷囹圄无法自拔的待拯救者。

    因此,在朋友和女儿一起踏上拯救生还者旅程中,他与女儿之间不仅表现为男/女性力量的相互抗衡,甚至男性力量一度超越女性、保护女性,但总目的则在于展现旅程中二者相伴之下女儿对朋友心灵上的救赎,从而达到对剩余生还者的拯救与男女性的一种平衡。

    有趣的是,当怪物渡河降临小岛,本应承担起拯救者形象的小岛领袖在最后关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惧怕,因退缩逃离而被怪物杀害,拯救重担就此落在朋友和女儿二人身上;当朋友终于完成自我拯救,像女儿父亲一样准备为了保护女儿牺牲自己时,女儿又再次举杆杀死怪物,拯救朋友,同时也是对自己未能拯救父亲这一遗憾的弥补。

    不同于以往的商业电影,在本片中,拯救者与被拯救者的关系在此一次又一次地发生变化,相辅相成,共历磨难,保护着彼此,最终达到一种势均力敌的平衡之态。

    三、女性影响下男性的成长

    几乎所有人都可以看出《寂静之地2》作为主流商业电影的反叛。这种反叛对于“女性为主体叙述故事”给予肯定之态。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反叛甚至给予了一种更为大胆的展现,那就是对换性别,体现了男性是如何在女性的影响下成长的。

    如上述所提及的那样,儿子在最后关头冲破了被拯救者的形象,成为了举枪保护母亲和婴儿的拯救者。而影片在这一表现过程中,混合着的是另一边女儿在广播室举杆杀死怪物的平行镜头。女儿、儿子杀死怪物的过程一步步交叉对照,观众可以从一逐步放大的女儿/儿子的脸中看到二人形成的一种你我不变的形态,女儿/儿子逐渐相融为一体,共同成为勇敢保卫家园的守护者的化身。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一镜头展现为母亲怀抱婴儿看着成功杀死怪物的儿子,作为观看主体的母亲看着一直被保护的儿子终成为保护这个家庭的人。

    在这一剪辑过程中,观众不仅可以从女儿/儿子那两张脸中看出彼此的影子,或可称之为女性保护下男性成长的影子,也可以从母亲与儿子/看与被看的叙述关系上看出在女性对整个家庭的保护中,男性深受的影响。

    更不用提朋友在看到女儿虽势单力薄,却为保护其余生还者所做出的远比自己更加勇敢的反抗行为从而改变自己、走出自我困境的成长。而这些行为行为,都可视作本片的一大“反常”之举。

    四、结语

    《寂静之地2》作为一部承上之作,在延续了前作片尾所体现出的“女性举枪保卫家园”这一主题的同时,将反传统的变式进行到底,进一步向观众展现出脱离男性后女性自我的成长、男权与女性力量的抗衡甚至是女性用自己的力量感染他人、拯救末世的故事。在这一点上,《寂静之地》系列作为主流商业电影中的反叛者,仍值得观众与创作者们持续性的学习与关注。

    参考文献:

    [1][2]戴锦华.《电影批评》.第四章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与银幕之梦:《香草天空》

     短评

    最大的快乐来自全程安静一有动静就互相嘘的观众

    5分钟前
    • 张华弥
    • 还行

    每个某地电影院都应该配一只这样的怪物

    6分钟前
    • 黑胡椒
    • 推荐

    恐怖片不吓人是原罪。怪物不能游泳的设定,到底是怎么把人类逼到这种地步的……儿子到底爬出去干什么?美团都没他能送。还有那群莫名其妙的海盗(?)不过观影体验还不错。

    10分钟前
    • potato chips
    • 较差

    PG-13的恐怖片,基本上还是在安全射程范围内。保持了第一部的氛围,以及短小精悍的时长,并且在前作“噤声”的概念上,这部更是让人“屏住呼吸”,对于观众调动观感来说是多维的。视听设计仍然是有想法的,结尾的平行剪辑也还不错,但也结束的略显仓促。三星可看。

    12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他们拿小女孩当诱饵,我们拿助听器当武器。荒芜的末世,比怪兽更可怕的是缺氧,饥饿,秩序的崩塌和关系的覆灭。曾经我们是朋友,此刻是需要自保的陌生人。曾经我们是家人,如今是天人永隔的十字墓碑。即便聚在一起,铜墙铁壁的厂房也不是我的家。即使分割两地,利用电台和强磁噪音共同拯救的仍是家人。

    13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这就是那种只能在电影院看的恐怖片,音效太尼玛吓人了。。。

    14分钟前
    • 阿德
    • 推荐

    希望每个电影院剧院都标配一只这个怪兽

    17分钟前
    • NotAThing
    • 还行

    看这个片子都堵不住有些人吧吧吧的嘴

    20分钟前
    • 甘草子呀
    • 还行

    受不住日式恐怖,又想去影院找点一惊一乍的刺激,可以去看看这部。紧张的氛围营造的很好,基本上是“我知道接下来怪物就要出场了,但不清楚具体哪一下会出场”。我没看过1直接去看的2,开头有些人物关系会抓不住,不过也不太影响。惊吓程度我和朋友一致给3星,偶尔会哆嗦一下的程度。

    21分钟前
    • 栗子栗子大栗子
    • 还行

    看到那个钉子隔了两年还没拔出来我真的太开心了

    25分钟前
    • Qtn
    • 还行

    比第一部好太多,抛弃复杂故事,专注惊悚场景,不拖泥带水,双线叙事,加倍刺激,从头到尾手心冒汗~Kids Power小朋友雄起~

    26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本来可以打四星,但是实在受不了女主和她女儿一脉相承的道德绑架。

    30分钟前
    • 芽姐
    • 还行

    上岛以后为啥不能稍作整顿直奔广播室呢?

    33分钟前
    • 哦趣串味弟
    • 较差

    怪物不会游泳的设定太拉垮了,完全破坏了对外面的想象,这种一不会飞、二不会游泳的东西是怎么把人类灭绝的?还是说第三部准备走出美洲大陆,结果发现亚欧非人民完全不受影响?

    36分钟前
    • 木石子
    • 较差

    是我错觉吗?第一部讲述了人类不屈不挠的繁殖欲望,第二部则是爸爸死了必须找个新爸爸的故事。(以下轻度剧透)男主本已躺平,女主冲过来对他打开宝箱展示人类幼崽,脸上表情写着“这你能拒绝吗?你不能。”之后母女俩先后对男主提出要求:Be a man。如此这般,让你找回“父性”,成为新的爸爸。

    39分钟前
    • 还行

    瞎编不满九十分钟,只好慢吞吞蹦台词了,恐怖片狂煽什么鬼情?除了几个一惊一乍,恐怖程度也几乎为零。相比第一部瀑布、钉子、生孩子、父爱的几个设计,这部弱鸡到没有任何出彩之处。怪物太适合每个电影院标配一个了,委派观影过程保持安静监督员。

    42分钟前
    • bird
    • 较差

    总之一句话,看的时候不要带脑子!不要带脑子!不要带脑子!套路还是第一部那些,就是靠jump scare吓你一激灵,但也确实是屡试不爽,氛围营造的相当不错。续集经费明显增多,怪物的出场频率也高了,娱乐性依旧很不错。然而问题也和第一部一样,不适合带脑子去看,很多情节只要仔细一想就滑稽了起来,部分危机的制造和解决都太生硬、刻意。母亲外出寻找补给前,竟然不提醒独自留守的男孩,婴儿的氧气罐快要没气。小男孩不作就不会死,非要带着脚伤上楼毫无意义的弄出些动静。小女孩看到废弃车厢不绕行非要冒险,虽然给了个想要拿急救箱的目的解释,但实在有些牵强,毕竟拿到了她也没有回去给弟弟治脚,而是继续前进。长期生活在水边的一群人不知道怪物不会水,出了事只有主角往水里跳,其他人都在岸上等着领便当下班。

    44分钟前
    • 韦斯安徒生
    • 还行

    这,近几年来,看过的,最烂的烂片

    46分钟前
    • 我膨胀了
    • 很差

    从影院出来的时候,我指着耳中的助听器和女朋友说,我也能保护你。

    47分钟前
    • 不喝大白梨了
    • 还行

    比第一部好看,剧情不磨叽了,主要角色不拖后腿。第一次看到胡子拉碴的基里安墨菲。补充:我就特别烦那些说“不会游泳不会飞的怪物凭啥能毁灭世界”的杠精,丧尸也不会游泳不会飞,那所有丧尸片也都逻辑有问题呗?新冠病毒远远不如丧尸病毒危险,就已经把人类社会折腾得不行了,如果真出现丧尸病毒或者异形,人类哪来的自信能应对自如?

    50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