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音乐会2009

    音乐会2009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法国2009

    主演:梅拉尼·罗兰,阿列克塞·古斯科夫,Dimitry Nazarov,Valeri Barinov,弗朗索瓦·贝莱昂,缪缪,利昂尔·阿贝兰斯基,朗齐·贝迪亚 

    导演:拉杜·米哈伊列亚努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新狼人

    • 更新HD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起

    • 更新HD

      智能伊夫

    • 更新HD

      天生一对粤语

    • 更新HD

      初吻国语

    • 更新HD

      天生一对国语

    • 更新HD

      绣村刀之厨神

    • 更新HD

      丑女大翻身

     剧照

    音乐会2009 剧照 NO.1音乐会2009 剧照 NO.2音乐会2009 剧照 NO.3音乐会2009 剧照 NO.4音乐会2009 剧照 NO.5音乐会2009 剧照 NO.6音乐会2009 剧照 NO.16音乐会2009 剧照 NO.17音乐会2009 剧照 NO.18音乐会2009 剧照 NO.19音乐会2009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安德烈(阿列克塞·古斯科夫 Aleksei Guskov 饰)被盛赞为音乐天才,曾经当过俄国最伟大的交响乐团“波修瓦”的著名的乐队指挥。但因拒绝驱逐乐团里的犹太乐手,包括他最好的朋友——沙查(迪米特里·纳扎罗夫 Dmitri Nazarov 饰)而被解雇,染上了酗酒的毛病。“波修瓦”现在的经理为了愚弄和羞辱安德烈,让他留在乐团当清洁工。安德烈在无意之中发现了一份传真,法国巴黎最大的普莱耶音乐厅邀请“波修瓦”去演出,要求在两周之内给予回复。安德烈突然想到了一个疯狂的计划,他要把以前的那些音乐伙伴重新聚拢起来。被乐团流放之后,他们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群混杂在莫斯科街头的最普通的人,从出租车司机、搬运工、跳蚤市场的地摊摊主到色情电影的配音演员,做的都是勉强维持生活的底层工作。他们决定顶替真正的“波修瓦”去巴黎,要向一切不公正的待遇展开复仇……

     长篇影评

     1 ) 那些有关音乐的记忆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我最喜欢的协奏曲,没有之一。但是我真的没有想到,竟然有人真的为这部协奏曲拍了一部电影。
             音乐,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成为了人类抒发情感的一种手段,在聆听这些伟大的不朽的音乐时,带给人心灵的巨大震撼,是无可比拟的。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拥有巨大的力量,控制人心的力量,尤其是古典音乐,在这些没有歌词的旋律里,竟能仅仅通过旋律就传达出种种的情感,出自人类之手,却仿佛上帝的声音,给人无限的启发。音乐在任何时代代表的都是一种解放的力量,它可以穿越国界、民族、语言,让人们敢于反抗压迫,借由艺术的力量寻求梦想。但正因为此,音乐往往成为了被打压的对象,而音乐家,作为传播音乐的媒介,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在一些特定的国家里,遭到了迫害。但是,世界的规律是无法抗衡与逆转的,能够震撼人类心灵的美好的食物,是永远无法被毁灭的,也许作为一个物种,人类可能会毁灭,但是音乐也许并不会随着人类的消失而消失。
             记得看过一部叫做《窃听风暴》的电影,影片中的那位特工先生,被窃听器中传来的音乐声与诗歌吸引了,从而拯救了艺术家,可见音乐的力量。如此的例子举不胜举,无论是在电影中,还是现实生活中,音乐永远不仅仅是生活的调剂,它成为了许多人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成为了疗伤的灵药,成为了抗争的武器。我想,柴可夫斯基,甚至是所有的音乐大师们都没有想到,他们的音乐可以超越时间,成为人类历史中不可磨灭的珍贵财富。有时候,当我聆听这些音乐,忍不住热泪盈眶的时候,往往会好奇,在这些音乐大师的灵魂中,究竟存在着怎样百转千回的世界,这些旋律,怎样能如此凭空产生,并无时无刻的震颤的我们的心灵。
            在影片中,在这部伟大协奏曲的背后,有一个凄婉的故事。这是一个民族的悲伤,是一个国家的悲伤,也是那段历史的悲伤。被庞大无情的国家机器打压,想象在座无虚席的剧场里,突然闯入的不速之客折断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音乐戛然而止,这不速之客,不仅折断了指挥棒,终止了音乐,也折断了所有人灵魂的翅膀。而三十年后,当年的青年已垂垂老矣。为了重温昨日的旧梦,当年的那群少年重又踏上寻梦的道路。从一场闹剧,四处拼凑的民间艺术家,杂乱无章的安排,通过忽悠得来的演奏机会,这场梦,真的只是一场梦吗?这场音乐会,真的能够成功吗?直到音乐声响起,迟到的演奏家,嘈杂的音乐声,一片哗然的观众,仍然让我们觉得,啊,原来这真的是一场闹剧。然而协奏曲的奇妙或许就在于此,除却乐团的绝对领导者指挥,还有首席小提琴带领着所有的演奏者,不由自主的走进这段音乐的梦境中。从长达三十年的梦里重新醒来,把自己的身体,心灵,还有整个灵魂,都交给音乐,沉入到这旋律中去,不止作为演奏者,也作为一名听众,作为一名观众,作为一名历史的经历者与回顾者,沉浸到音乐中,我始终遗憾,自己无法成为一名演奏家。记得有一位朋友在与我一起听音乐会的时候,对我讲:“作为一名观众,是永远也无法真正体会在舞台上的那种感觉的。”想象在音乐结束的那一瞬间,压抑在心中的情感,对于艺术的追求,沉淀在长久岁月中的不甘以及耻辱,一下子,全部被释放出来,这巨大的力量,让人动容。全场观众起立鼓掌,他们向台上抛上玫瑰花。这或许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音乐从来都不是演奏技巧的堆砌,在这些被写在纸上的音符里,饱含着情感,如果没有情感,音乐只会是干巴巴的几个和弦,永远无法称之为音乐。
            关于柴可夫斯基,我想已经不必赘述太多了,伟大的音乐巨匠,不世出的天才,同时他的这部协奏曲在刚刚诞生时,屡屡被拒绝,所以,一位艺术家最大的悲哀就是他超越了时代。而超越时代往往意味着巨大的孤独,不仅不被接受,甚至等待他的是毁谤。世人把注意力从音乐中抽离出来,开始''关心“艺术家的生活,世人竭尽所能去挖掘,音乐被远远地抛弃在一旁,任何伟大的篇章也无法与一条八卦花边新闻相媲美。人们更加关心的是柴可夫斯基的情史,他是一个同性恋,他爱上了自己的外甥,而不去欣赏他的音乐。这是音乐家的悲哀,也是音乐的悲哀,更是世界的悲哀!在这部不朽的作品中,我们听到了如泣如诉,也听到了无比的激昂,音乐家可能正是借由旋律,抒发着在长久的悲伤压抑情绪中,在无数个不眠之夜之后,所得以抒发的剧烈的情感。这或许正是我喜欢这部作品的原因之一,在经历漫长的道路之后,由绝望的边缘重生,又面向希望;这或许正是我眼含热泪的原因,说是自虐心里也罢,在漫长的蛰伏期里,百折不挠,誓死捍卫自己的梦想,当最后成功的那一刻,或许才是最为吸引人的,才是最为释放的,最令人欣慰的。或许音乐的力量,也正因为这些坎坷,这些压迫而更显得无比强大,无比崇高。
             影片随着乐声的结束而结束,让我们将目光穿透历史,要看那个留着胡子的音乐家,要看那个身在遥远俄国的伟大音乐家。让我们凝视他,看到他所有的灵感,所有的才华,也看到他所背负的巨大的情感的重担,看到他内心中的梦魇,看到那些挣扎。看到他坎坷的一生,寂寞的死去,同时再让我们回到现实中,再一次细细地聆听他的音乐,或许,就会在这音乐中听到些许的不同,听到我们从未听到的旋律与情感。音乐,最为无比美好的存在,却往往并不诞生于美好之中。除却柴可夫斯基,让我们在内心中默念那些音乐大师的名字,在那些传媒无比落后的时代里,他们孜孜不倦的创作着,挥洒着自己的灵感。同时也让我们向那些不仅为追逐名利的演奏家们致敬,是他们让那些音符有了生命,是他们让音乐充满了生命。同时,或许我们也应该感谢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才让音乐不只是宫廷人的玩物,音乐被释放出来,在广大的人类世界中生存下来,成为你我mp3里,电脑中所留存的永远的美好记忆。
            但同时,在闭上眼睛聆听音乐时,也不要忘记,现场聆听一场音乐会,会远远超过通过媒介聆听音乐,那种力量与情感,通过光线,声音,气氛,动作传递到我们的身体中,浸入到我们的心中。最后,让我们抛弃这无聊甚至有些多余的感想与评论,重回音乐中,因为能够诠释音乐真正力量的,只有音乐本身。灯光渐暗,人声渐渐沉寂,音乐声起,世界在眼前铺陈开来。

     2 ) 不要用政治绑架音乐

    看到影片的前半部分,认为这是部精彩的作品,但是剧情越是曲折进展,就越是感到疲累,到结尾处感动已经荡然无存。

    如果这是一部反映苏俄艺术工作者生活的历史记录片,它的深度有待挖掘。如果这是一部表现了“生活中处处有音乐”的励志片,那么它被太多不属于作品本身的东西束缚了手脚。这部电影唯一打动我的台词是:“安德烈,你这个自私的人,只活在一个世界里。”就是这样。一场音乐会就是音乐会,不是心理疾病互助小组,更不是寻亲节目。只献给柴可夫斯基。

    也许导演极力想要表现在卑微而残酷的生活中对于艺术最高境界不灭的向往,但是这种向往究竟为何?音乐,在这部电影里只是一个线索,一件外套,脱下它,安德烈的痴迷和伊凡的执着有什么区别?他口口声声说的和谐,又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忠贞不渝可以是一种美德也可以是一种疾病。美的不是这种坚持,而是坚持的理由。如果它以无比清晰的轮廓出现在你眼前,一千只手的舞蹈,或者流动中的宫殿,或者一双翅膀,将你围得水泄不通,就要喘不过气来,那么这种坚持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如果这种坚持是为了一个救赎,那么,请不要把用音乐的名义来表现你的悲壮。因为命运扫过所有人,音乐不足以担当起祭奠他们的重任。

    最后十二分钟的乐段,完全没有排练就达到完美境界的演出这种不合逻辑的情节实在令人咋舌。当然奇迹发生灵魂相通这种设计在电影里也无可厚非,但是这毕竟是交响乐团而不是独奏,即使是到达巴黎以后只排练一次演出就已经是奇迹。最后的演出竟然是临场发挥,对上帝怎能这般苛求。

    而那精心的剪辑虽然十分辛苦,也体现了导演的高超技巧,但是却很大程度地破坏了对音乐本身的体验。安玛丽悲惨身世的剧情和乐团之后的成功虽然在节奏上合拍,但是与音乐表达的情感没有多大关联。不是画面在表现音乐,而是音乐在陪衬画面,而且还是超市背景音乐的那种廉价的陪衬。看完电影,我甚至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选柴小协来演奏,难道只是因为柴可夫斯基是俄国人,而剧情需要一部小提琴协奏曲。

    总之,不管大师与艺术家们有没有最终带着翅膀达到至高的和谐境界,我肯定是没有。将音乐淹没的琐碎灰尘在结尾仍然死死纠缠,它化作命运的模样,将那双翅膀拖住了,让它贴在地上。我多么希望它能够至少在演奏的那十几分钟松绑,但是它拒绝了。政治迫害从现实一路追杀到电影里,这次不是用意识形态的粗暴方式,而是通过精心构思的故事,掐住了音乐的脖子。

     3 ) 一起重温旧梦吧,哪怕仅有几分钟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迟迟没有关上电脑,愣住了。既震撼于最终大协奏表演的辉煌,又沉醉于群体追梦的伟力,感慨于崇高的艺术与卑微的生活之间略显荒诞的连接。

    从男主的第一个镜头开始,我就预感到这部绝不会缺少幽默气质。但我心目中的幽默,绝不是贯穿这部电影的,有些烂俗的搞笑,而是蕴藏在角色的一次次不经意的言语中,举动中的充满智慧的打趣(因此我也没太有欣赏喜剧的能力)。但这部电影竟然使用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用来“法式幽默”?抱歉,我没法欣赏。因此到了中间的那场无厘头枪战,我的忍耐已经几乎到了极限。

    但这次,我又选择了坚持看下去,因为豆瓣在强烈暗示最后十五分钟的精彩结局,而我相信豆友们的眼光。事实证明,选择没有错。我一直都非常欣赏那些在遭受苦难后没有选择沉沦,而是默默忍耐,没有放弃梦想的人。而男主就正好符合我心目中的形象,但这一次使我无比满意的正是电影对配角的设计,终于不再是主角或是小团体的孤军奋战,而是塑造了一个50多人的管弦乐队的集体形象,50多个和男主和救护车司机萨曼怀揣着同样梦想,遭受过同样痛苦,经历过同样的困厄,而同样没有沉沦的人。

    因为比较喜欢音乐,也曾经对音乐电影有过一种执念,但又逐渐在千篇一律的追梦主题中迷失,颇感觉有些烂俗,渐渐也失去了热枕。但梦想这个主题我想我是不会厌烦的,只是希望它可以用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展现出来。而本片在时间空间两方面的对梦想进行展开和挖掘,必定是十分上乘的。

    常看电影的人,不知不觉中对时间的感觉都会或多或少得有些淡漠。镜头的一个切换,不知道多少年就过去了,而故事还在继续。但这部电影甚至都没有强调过去了三十年,而仅仅就是依靠男主填满演奏座次表时的蒙太奇镜头实现的。曾经的乐手,如今却混迹于街头巷尾;曾经的意气风发,却被如今的窘迫洗刷得一干二净。你不禁从另一个角度深切地体验到时间的流逝。而我这里所说的空间,指的是人心的范围。如同开头所说,这次的追梦不再是一个人,而当梦想属于一群人时,这里的梦想就化为了一个符号,一种仪式感。正如这部电影所展示的,曾经的犹太乐手们,为了法郎而同意了演出,而追寻着“和谐”的指挥,渴望着党会的经理,又何尝不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呢?但是,当“为了莱亚”的信息出现在“业务繁忙”的同僚手机上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放下手头的赚钱机会。可是,这真的是为了莱亚吗?是,又不是。莱亚和丈夫的悲惨遭遇,是全乐队人心底的痛。但这又何尝不是乐队中每个人心中共同的痛?是梦想破灭,追寻之物烟消云散的最为彻骨的痛苦。三十年的苦难,乐手们也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变得有些世俗,有些平庸。但是,三十年前的意气风发,三十年前的辉煌,是没有人能忘记的。所以,请不要嘲笑老一代的高谈阔论,因为当他们真正重操旧业时,可能真的如同他们所“吹捧”的那般厉害。

    也是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融入骨髓,汇入血液”。三十年没有练习过音乐,没有关系;如此宏大的场面前没有排练,没有关系;女主并不擅长柴小协,也没有关系。一切在只要身处舞台,手持乐器时,必然会被激发。因为,这些都是刻在灵魂里的东西,而对于女主而言,则是刻在基因里的东西。而他们需要的,就只是一个重温旧梦的机会。莱亚,已经是三十年前的辉煌,三十年后的落魄的象征,这里的为了莱亚,恰恰就是为了他们那不曾褪色的梦想。一直都非常羡慕艺术家,羡慕他们的那种对自己事业的倔强和热枕。而这部电影,正满足了我对梦想与追梦的一切幻想。

    音乐会是短暂的,男主所谓的“共和”其实也只是一瞬,它不能抹去过去,也不能为这些垂垂老矣的乐手们带来太多的未来。但是,在短短十五分钟的绽放,已经足够耀眼。这次音乐会,是一次圆梦,也是一次传承。对于老乐手们,这是三十年前那场被打断的美梦的延续;而对女主而言,她接替了母亲的位置,在明白身世的同时帮助了母亲圆梦,她是乐队的唯一变数,但这个变化,也是新老交接的一个缩影,而他们对和谐的追求,最终得以传承。但更重要的是,这是所有乐手的一次释放,对三十年间所有苦难重压的一次释放。他们每个人都有过去,而过去是不会变同情的(就像女主根本不愿听男主和萨曼的故事),过去是无法被抹去的,但是,这恰恰也是“过去”的力量。在过去积攒的苦闷,伤痛,都会化作一个人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发自灵魂的,是无法复刻的,亦是无法阻挡的。因此,最后十五分钟的成功,在我看来,反倒没有那么惊艳,却更像是水到渠成。

    末了,其实全篇我最喜欢的镜头并不是最后的恢弘场面,而是三十年未见的老友,同僚,穿着破旧的衣衫,背着乐器(有些甚至没有乐器),一同向着梦想走去的镜头,那一刻,仿佛时间退回到三十年前,大家还意气风发。可能他们的容颜已经不再年轻,但是逐梦的那颗赤诚的心,却是永不改变的。

     4 ) 痴人的电影

    高明的作家会把稀松平常的故事主线讲的无比好看

    比如说,《被侮辱与伤害的》。私奔被甩这是多么一傻叉的事啊,可陀翁就能讲的催人泪下令人欲罢不能。

    又比如说,阿城的《棋王》,把个痴儿棋青写的神情跃然纸上,一盘棋下的惊天地泣鬼神。

    还比如说…………

    /*题外话:从人物塑造上而言,我偶像王小波做的其实并不特别突出。除了黄金时代的王二龟头血肿和那只特立独行的猪,并没有特别出彩的“人物”。*/

    音乐会这部电影之所以好看,

    不是因为那狗血淋漓的剧情主线,而是因为贯穿全剧的这一股子“痴”气与比较高明的叙事手段。

    为共产主义而痴的前克格勃乐团经理,为音乐而痴的指挥菲利普夫与母女二合一小提琴手安娜

    整部剧的泪点,煽情与唏嘘就是凭借着这充沛的痴子之气成功的感人肺腑令世间万籁俱静唯柴小协独尊。

     

    人物志

    《1》指挥菲利普夫

    三十年前,大叔在驶向音乐那全然和谐光辉的过程中被克格勃经理粗暴打断。

    克格勃在折了指挥棒,押走犹太裔乐手之后

    并恶狠狠地对他加了一句,”人民公敌!”

    从此,大叔被乐团彻底雪藏身怀绝技无所施展只配在乐团当个清洁工,

    无奈之下,他三十年来也只能把无法圆梦的苦涩嚼碎了和泪自咽。唉岂是一个苦字了得。

    在巧合之下,他在现任乐团指挥之前看到了巴黎发过来的演出邀请函并私自藏起来企图自组乐团来顶替正牌乐团前往巴黎演出以圆自己三十年前被打断的柴小协之梦。

    就是因为这一张演出邀请函,整个喧嚣杂闹滑稽荒唐却催人泪下的故事正式拉开帷幕。

     

    指挥菲利普夫是个很类似与《棋王》中王一生的角色,

    他迷音乐,一有音乐,就什么都忘了。

    音乐是他的魂,他的信仰,他生的意义,他至高的快乐。

    在世俗生活里,他软弱可欺不擅见风使舵苟且钻营。

    被现任乐团指挥呼来喝去,他清贫无比身居陋室妻子为他张罗一切。

    可为了音乐,他却敢于庇护犹太裔音乐家不遵政府机器的政令以致被乐团雪藏三十年郁郁不得志而不后悔。

    Guskov将这位菲利普夫大叔的性格与表情演绎的相当到位,

    那文人的柔弱,痴人的坚韧,清洁工的落魄,正式演出的神采奕奕,还有在与安娜交谈时有秘密不能说的内心挣扎等等等等

    真是……演的我见犹怜啊。。。

     

     

    《二》前克格勃乐团经理

    这位大叔是个热烈的爱国者与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个人认为俄罗斯民族的性格有两个极端,反差巨大

    一端是极度的粗暴野蛮,而另一端是无匹的精美绝伦。

    若指挥菲利普夫乐手安娜,柴可夫斯基成功的将俄式文化中最精致绝伦的诗性一面表达出来。

    而克格勃乐团经理及酗酒粗俗的乐手们把俄式的粗暴野蛮也表现的颇为到位。

    从中断演出驱逐乐手的粗暴,从打电话跟巴黎谈判的蛮横,我们都能清楚的感觉到

    前苏联国家机器部件的冰冷坚硬。

    但他对党,对共产主义信仰的热爱是真挚的,是诚恳的,是纯粹的!

    在那一系列为党奔波,为信仰执着的片段中,我忽然觉得此人委实可爱啊。

    西方电影一般都倾向于无限的谴责体制,而宽恕个人,为个人解脱。

    因为平凡个人所做的恶,很大程度上是被体制化后的产物。

    这里也是一样,也许这乐团经理在过去迫害过无数犹太裔乐手但他对工作的认真,但对信仰的坚守与对朋友的负责却是令人感到相当可爱的——尤其是那对信仰的真挚守护。

    与乐团所有成员不同,这位前KGB到巴黎的梦想原本与音乐无关——他只想去振兴法共重返政坛

    可最后他竟为了演出的顺利进行,放弃了去法共的演讲而选择了把正牌乐队指挥关在地下室防止他去砸场。

    并且说出了一句无神论者共产党员不应该说的话:如果神真的存在,请保佑他们顺利演出吧。

    如果他只是一个纯粹的共产主义者,这个角色也就止于死硬共粉罢了,可最后的转变让他更多了一分可爱变得更为丰满,人性的光辉始终大于了意识形态的争战。

    与菲利普夫(顺带安娜和他妈二合一)一起,他们完成了电影的催泪主题,

    音乐,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才是终极和谐。

    没有敌对,只有协同努力,一起驶向光辉的完美和谐!

     

    他的角色成功,

    不在于坚守痴,而在于,最终放下了痴。

     

    《三》安娜及他妈二合一

    For (i=0; i<=10086; i++)

    printf ("
    Mélanie Laurent这妞真好看!

    ")

    犹太裔音乐家很惨,他妈在西伯利亚雪中拉空气琴的场景令人动容。。。

    这妞的表演太强了,太有气场了,文字不足以描述。

    那小脾气,那气质,那眼神……

     

    《四》萨沙、犹太父子、吉普赛提琴手

    这几个是配角的极品,笑料的源泉。

    萨沙是落魄指挥的挚友,大提琴强人。

    在天然气暴发户大提琴手傻逼的在安娜面前以他音准一塌糊涂的功力演奏差点把人气的吐血转身就走时

    及时的补上了一小段缠绵悱恻温柔忧郁的舒伯特“Arpeggione”奏鸣曲,并且装成乐团中技术最烂的乐手挽救局面

    /*题外话,怎么最近电影这么喜欢用巴赫的G大调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啊。

    Hangover2中斯坦福小弟拉的是,这里天然气暴发户也是——虽然他是音准极烂发音刺耳版。。。*/

    犹太父子小号手也是笑料点

    儿子是老爹口中的古典界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哈哈

    然后两人在巴黎各种卖鱼子酱中国山寨机音乐会周边产品拿麻袋装钱。。。

    导演拿犹太人的经商特性精于赚钱开涮,有点racist, 不过。。的确蛮搞笑的。。。

    吉普赛大哥,也就是乐团的第二小提琴手,

    拉了几次吉普赛民歌小调,非常好听,这估计就是几百年前的夜店歌吧

    其实安娜一开始不是很待见他因为那哥们长的黑乎乎一副吉普赛流浪汉的粗俗模样

    但从欢乐吉普赛小调突然转为难度极大的帕格尼尼随想曲时,安娜也被震住了,

    果然,学院派不能歧视看轻民间野路子嘛,人家可以以你没见过的指法轻松拿下帕格尼尼!

    其实这几个人就是乐团众生的缩影,

    也许粗俗无礼财迷不拘小节,但确承载这精致绝伦的缪斯魂灵

     

    最后:

    这部电影令人感动的是指挥菲利普夫对于音乐三十年如一日执着的痴

    是前克格勃经理放下了对共产主义的痴,为朋友,为音乐而守在地下室门前

    是众乐手们在安娜——音乐灵魂的带领下超脱世俗迸发出炫目的能量

    用手中的乐器带领观众飞向光辉灿烂无国界无种族无意识形态纷争的终极和谐。

    在柴小协中,与缪斯共舞。

     

    很长的题外话:

    最后大约12分钟的柴小协缩减版是原柴小协部分第一乐章与部分第三乐章共同组成的,而非全曲,全第一乐章或者全第三乐章。豆瓣上几篇影评都搞错了。

    其实柴小协的第二乐章也优美无比,有兴趣的可以去把全曲听一听,

    柴小协个人首推David Oistrakh的版本

    发音极棒,对老柴的诗意把握极准,虽然不及海飞兹的快强狠,

    但觉得比他好听的多。

    剧中柴小协为Sarah Nemtanu 罗马尼亚女小提琴家演奏

    我觉得算是优雅的来也光辉灿烂诗意盎然了

    只是那堆密集的音阶与斯拉夫民歌调冲起来味道略显不够,老柴那种独有的略带神经质闷骚爆发的汹涌诗情未能够拉的畅快淋漓

    不过要说到汹涌澎湃略带神经质的煽情诗意,

    首推是老柴的一钢,老霍版,里赫特的都不行,

    反正当时我是听到最后魂飞九天感觉拽都拽回不来了。

    老柴一生都被自己同性恋的身份搞的很尴尬,

    不敢让世人知道但的确又是喜欢男人,

    所以几首协奏曲作品都浪漫逼人,闷骚无匹,抓准机会情感就汹涌澎湃的如洪水决堤宣泄出来——钢一,

    或是如小协那样,像伊卡洛斯用蜡粘翅膀般奋力的像太阳飞去,纵然粉身碎骨也要一飞冲天,

    突破层云到达光辉灿烂的永恒和谐。

    反正我当年听的时候,都觉得老柴那时在日内瓦湖畔是不是都想自杀了,写的那么决绝。。。

     5 ) 老柴还是要靠俄国人

    泪点低的人自然看什么都会被感动,前面剧团经理默念巴黎的时候就已经催下一滴眼泪。巴黎有最好的评论和最好的观众,可是他不知道这个时代已经变了,像那家餐馆一样烟消云散,空留一个党部的架子。
    所以看到一群白发的老人,迟暮的美人,身材肿胀的大叔大婶们拎着乐器在红场聚集,配上磅礴的音乐和告别,简直错觉到他们不是去巴黎开音乐会而是上战场,给俄罗斯人好好地挣个脸回来,老柴还是要靠俄国人,法国人靠边站吧。
    暴发户是真爱音乐(其实人家经商头脑一流,法语爆好),小提琴手什么都能搞定,三周护照加八天签证,给点钱在机场就可以瞬间盖个戳让你通关,艺术家们像梁山好汉一样怒吼着要餐费,转身去扒分拉都拉不回,以上都是笑料,让观众放松下别转台。Aleksei Guskov怯怯的小眼神才最勾人,讲的法国话也是支离破碎词不达意。大叔见Anne的时候,慢慢地说什么je vous baisse chaleureusement,其实只是亲了下手背嘛。闺女说我不是Lea的时候Aleksei Guskov伤心得要哭出来了快,还要用力克制,因为他答应不说出秘密。他演指挥真的像指挥,没有像打鸡血一样,我相信他本身就是一个很有音乐素养的人,他是俄国人嘛。
    Rien est claire, rien jamais, etait claire...Vous demandez parole,mais parole traitre, parole sale, seulement music encore belle...music pas vouloire partir de nous...
    最后20分钟巨煽情无比,落泪也不是我的错,连续20分钟长段落拍concert现场,闪回一次次托高情绪,这片子最好的一点是音乐不用付版权是伐...

     6 ) 梦想如何实现

         1991年,苏联在一夜之间变了色,飘荡在克里姆林宫近达70年的红旗黯然褪下。
        那个世界过去了,新的世界开始了。有些人爆发了,更多的人落魄了。
        安德烈,曾经Bolchoï音乐团的指挥,因不愿解除同小提琴手——犹太人的合作演出,在一次柴可夫斯基的演奏会上,被当局当众掰断指挥棒,从此告别乐坛,沦为清洁工。
        同样下场的还有乐团的其他人:有人当上了救护车司机、有人做起小贩、卖水果的、搬运工、博物馆看门人、出租车司机、流浪者……人真是奇妙的动物,世界变了,人就能也跟着变了。
        只是人的惯性有所差异,有人变的快,有人变不过来。安德烈每天都在回想着那个没有继续下去的柴可夫斯基,于是常常借机蹭听音乐排练;伊万一直怀抱着心中cent pour cent的共产主义梦想,并在现实中不惜花费金钱一次次地组织活动。
        巴黎有了一次演出的机会,安德烈召集大家,他就像病毒一样,一时间感染了几乎所有人,参加到前往巴黎的行列。
        称之为“病毒”,是因为这样的疯狂,只有病毒才有如此强大的感染能力——他们都是被“去巴黎”而感染了,各自心怀鬼胎。

        在苏联,有激情,催生了一批批纯粹的艺术家;在巴黎,有金钱,培养了一批批懂艺术的听众。
        两者的结合,却诞生出了异型。

        当安德烈向安娜讲述自己的过去时,安娜说他疯了,如果参加这样必然失败的演出,那她是在和他一起发疯。他们的失败也是必然的,成功靠的是运气。是靠安娜,凭借自己的实力,才重新唤起了那些昔日乐团们的灵魂。
        也正是在安娜的影响下,貌合神离的乐团才真正被“感染”,演出才能取得成功。她的确是那个把乐团带入云霄的精灵。

        影片带着浓重的怀旧情感,间或对共产理想和真诚表现得又爱又恨,对资本主义现实同样表现得又恨又爱。
        但电影还有一点最容易被人忽略,那就是成功离不开所有人的真才实学。虽然他们此事只是落魄的救护车司机,还是流浪人,或是犹太老滑头,其貌不扬,贪图蝇头小利,但他们骨子里却是莫斯科大乐团的队员,演出最后成功,靠的不是运气和感动,而是实力。如果每个人都像那个大捞国难财的暴发户那样拿艺术做装饰,这场音乐会怎么可能取得成功?

        
    ps:看影片时,总忍不住想起去年一部电影:《钢的琴》

     7 ) 别具一格的《音乐会》

    《音乐会》(Le Concert) 说的是勃捏日列夫时代俄国著名的乐团 Bolchoï 借故政治清洗运动,想把'异己'的犹太艺术家踢出门。指挥 Andrei Filipov 拒绝合作,不愿把自己钟爱的大小提琴手等艺术家解雇,结果自己反被当作人民的敌人给斯文扫地,罚去当乐团的清洁工,同事朋友小提琴手被发配西伯利亚。后来苏联变修成俄国,乐团恢复,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Andrei 和其他音乐家的命运并未有太大的改变,成天为油烟柴米奔波,过去的大提琴手改行开救护车,吹小号的电影院当领坐等等,Andrei本性难移,时常把扫帚当指挥棒,重温旧梦。有一天他在剧院院长的办公室做清洁时无意见传真机受到一份来自巴黎有名的 Chatelet 音乐厅给 Bolchoï 演出的邀请,脑袋一发昏,顺手把传真带走,开始和过去的同事合谋,自组乐队,准备冒名前往巴黎上演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Violin Concerto,在吉普塞人的帮助下顺利办了假护照签证来到巴黎显身手。 柴可夫斯基借 Andrei把一群貌似乌合之众的落魄的优秀艺术家重新聚集起来,通过音乐,找回失去的尊严。

    Radu Mihaileanu 镜头下的音乐家们个个其貌不扬,常常酒醉不醒,犹太音乐家到巴黎演出时还不忘捎私货赚钱,结果发现俄国鱼子酱早已不是奇货可居的奢侈品,直后悔说: "早知还不如带一堆中国产的手机来巴黎卖呢!" 他们蹩脚的法语错误让人笑破肚子,喝醉酒忘了排练时间,最逗的是乐队的经济人,到巴黎后直奔法共的总部找同志。俄国艺术家的不拘小节,天赋的音乐才能和巴黎人的拿腔拿调,装模做样对比,整个电影充满滑稽,嘲弄但又是善意的幽默。这才是观众喜欢Mihaileanu 的最大原因之一,善意而非刻薄的讽刺讥笑是幽默里最不容易掌握的。Woody Allen 拿别人开心时常先拿自己开涮,省得被误会,而且他的幽默多是读过书,上过学的人,都市人的个人主义的幽默,Mihaileanu 的人物的悲剧,嬉笑哀怒是集体的,大伙一块担着的,和某个时代的悲剧紧密相关,笑完之后不定还有眼泪. Mihaileanu 的电影里常有吉普塞人的影子,《音乐会》也不例外,记叙吉普塞人和犹太人的友谊,共同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集权的藐视。

    这使我想到一个犹太朋友的玩笑, 咱们Ashkenazi, 出的是爱因斯坦,托马斯曼,李斯特,塞林格,马克斯,而 Sephardic呢,除了falafel (北非三明治),首饰店,他们有啥?

     8 ) 有一场你的音乐会在等你

    也许,关于人的一切原因都是妄想会饮,关于人的一切结果都是贪嗔围城;也许,生命本身就是来自魔鬼的一阵空虚嘲笑,人生就是一个不怀好意的玩笑;也许,我们是在神明写好的滑稽剧本中扮演了一个个自以为是的小丑,从来就没有挣脱枷锁的自由——但是凭着他的尊严和梦想,人,你只要不在伟大面前跪下,你就将走向伟大。伟大的作品,伟大的理想,伟大的人,都会毁灭。然后,以更加伟大的姿态重生。

    说起来,理想主义就是那么浅薄,英雄主义就更是极端。不过,在这个喧闹、浮华、短暂到以“时间”计量的世界里,还有一些东西,能够通往永恒。夸张地讲,如果人类在任何一个他所夸赞的渺小领域试图企及神的高度,唯有音乐能攀登通往永恒的阶梯。因为,经典音乐就是用时间流逝来告诉你什么是美。因此,这是一个超越了时间的领域,不是技术意义上的,而是审美意义上的:每一个音符追求和谐,每一篇乐谱追求完美,每一场音乐会追求永恒。

    BRAVO!!用生命倾情而奏,为生命清越而鸣,超越不幸,超越苦难,走向你的圣域,迎来那场属于你、为你演奏也只能由你演奏的音乐会!

    当你迷失自己,当你错过缘分,当你失去机遇,当你身处困境,记住,有一场你的音乐会在等你。

    BRAVO!!

     短评

    30年前的激情狂热 30年中的漫不经心 30年后的依然执着 那曲柴可夫斯基奏出了多年的沉寂的那份执着的狂热和爱一起激发 真的是感人万分呐!~~梅兰妮太美了~~!

    6分钟前
    • luluya
    • 力荐

    野路子交响乐团太酷了,走路去机场,在机场现场办假证,然后到了巴黎又一窝蜂的消失不见,我竟然觉得有点肉啃肉!

    10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很欢乐,很感人,很励志。30年前的指挥大师、新生美女小提琴家、忠诚的共产主义者、精明的犹太商贩,热爱音乐的天然气大亨、以及救护车司机假证制作者等等大小人物,为了一个目的—— 一场音乐会走到一起来了。虽然电影中部有些乏善可陈,人物情感转变有些突兀,但看到最后的场景还是会忍不住热泪盈眶

    11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如果没有最后十五分钟,可能连三星也到不了,不仅仅是音乐,结局的设置也加分不少,可惜整部片下来还是雕琢与混乱之处较多,唯一一个大笑点是“买下梅西,让他拼命进攻”......最后实在有必要吐槽一下这个蛋疼的俄语硬生生给弄成法语的配音:不配音会怀孕吗???

    15分钟前
    • RIC
    • 推荐

    破例推荐一部五星影片。不仅是为那两小时的酝酿、最后15分钟的喷发,不仅是为那执著的热恋、30年的等候,也不仅是为那来自灵魂来自血管的梦想,哪怕只是和那影片的高潮、情节的高潮、音乐的高潮一起飞向最后的和弦!“柴可夫斯基在你心里,在你的血管里流动。敬伟大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17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力荐

    唯有音乐能释放他们灵魂中的热情。导演像是电影的指挥家,在混乱中寻找和谐,把欢笑、泪水、辛酸、快乐都串成一曲令人愉悦的协奏曲。让人能体会那种对于梦想不懈的追求,那些最纯洁动人的东西。

    18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力荐

    太感动了,这片在前三分之二的时间里更多像是苦中作乐的喜剧片,但当音乐到来的时候,已经足以秒杀一切了,哥不懂古典音乐,但的确被最后长达十多分钟的演奏震撼得泪流满面

    21分钟前
    • 派翠克
    • 力荐

    这部电影居然没有被拉黑,让我深感意外。我们产生共鸣,是因为我们同样面对着一堵高墙;我们热泪盈眶,是因为我们同样能感到音乐的力量。

    22分钟前
    • 锅蒸之鱼
    • 推荐

    剧情的小硬伤显得无关紧要 它的荒诞讽刺近似库斯图里卡和《无声婚礼》 它的欢畅让人如同重温《大烟枪》 它的温情则有更多美好的回忆 这些足够让它成为一部杰出的电影。但是 最要命的 它能把种种优点在高潮集结起来 给观众送出了最致命的一枚催泪弹

    24分钟前
    • 周鱼
    • 力荐

    Everything preceding THE CONCERT ITSELF is cheesy and asunder, but damn those last 30 mins, what a pull-no-punches rollercoaster ride!

    25分钟前
    • Ck
    • 推荐

    故事很cliche,这三颗星我全部给老柴的小协。

    30分钟前
    • 衣莎贝
    • 还行

    极权时代的人性之光,人的一生不能被共产党迫害两次!

    31分钟前
    • 韧勉
    • 力荐

    政治永远也泯灭不了人性。如同那场精彩绝伦的演奏会一般,电影的开场太过凌乱松散,直至最后的十五分钟才真正进入状态,也因为这段高潮把影片整体拉高了一个档次。★★★☆

    34分钟前
    • Q。
    • 推荐

    莫斯科的交响版少林足球。但是我无法解释为何我会看到无法自抑的泪流满面

    36分钟前
    • 生菇
    • 力荐

    So scared.你根本不知道事情的走向,直到最后一刻,都在为这场音乐会能否顺利进行而感到揪心,也会安德烈和安娜的关系和身份疑惑,就是如此设置情节,影片最后的一场戏才能让人不计前面情节的不瘟不火。

    41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最后的音乐会情节太精彩了,音乐的高潮,情节的高潮以及情绪的高潮。借音乐达到一种心理的交汇。那群被时代阻住梦想的老人,在30年后重新寻找梦想。虽然很多励志片最常用的桥段,不过这样的故事永远不会过时。只要你也还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就一定会被感动。讽刺与幽默,十足催泪弹。

    4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看这片子,你看前面其实很平常的故事而已,真的很普通,从辉煌跌落低谷,各自过着各自窘迫的人生,再到最后重新聚首一起辉煌,这样的故事不能说出奇,《少林足球》差不多也这桥段,但是最后的那场交响会真的是太太太精彩了,通过这推动整个故事走向高潮,关于梦想,关于记忆,关于坚持叫人着实泪流感动

    49分钟前
    • 禾希食反
    • 力荐

    是中国共产党有问题还是共产党有问题?diesel是服装提供之一。

    52分钟前
    • 浴巾小狼
    • 推荐

    从一开始你就知道结局会很震撼会很感动,你准备着,经过了各种各样的cliche,结局最终到了,于是你也被感动了。

    55分钟前
    • 劳永逸
    • 推荐

    又一部让我哭得不堪的喜剧片(上一次是《1966》)。在历史这条肮脏的洪流中,我们作为个体注定卑微,好在还有老柴。

    58分钟前
    • 霍不乱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