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爱情片 总是

    总是

    评分:
    0.0很差

    分类:爱情片中国台湾 / 美国2015

    主演:王丹尼,丁温庆,Peter,Shinkoda,Philip,Chan 

    导演:丁温庆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最幸福的季节

    • 更新HD

      幽灵女孩

    • 更新HD

      双世青蛇

    • 更新HD

      午夜0时的吻

    • HD

      看不见听不见也爱你

    • HD

      五尺天涯

    • HD国语

      诡夜迷情

    • 更新HD

      坠入爱河

     剧照

    总是 剧照 NO.1总是 剧照 NO.2总是 剧照 NO.3总是 剧照 NO.4总是 剧照 NO.5总是 剧照 NO.6总是 剧照 NO.16总是 剧照 NO.17总是 剧照 NO.18总是 剧照 NO.19总是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你生命中有什么是不可替代的?是什么样的际遇造就了现在的你?在我们生命的界限之外还有什么?陈伟年,一个成功的香港律师,李嫣,中国酒店业王国女继承人,在他们相遇前,这些问题的答案是确切而清晰的。两人背景迥异,但是在瞬息万变的国际中心香港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各自的价值观

     长篇影评

     1 ) 制片人巴里·詹金斯与两位主角对谈:在大银幕看不到这部当代『末路狂花』未尝不好事?

    原标题:BARRY JENKINS TELLS THE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STARS WHY THEY’RE THE MODERN-DAY THELMA AND LOUISE / 巴里·詹金斯和《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两位主演谈为何她们是今日的《末路狂花》,2020.5.7由《Interview》杂志发布。

    原文地址://www.interviewmagazine.com/film/never-rarely-sometimes-always-barry-jenkins-sidney-flanagan-talia-ryder

    作者:Barry Jenkins,翻译:路米内

    巴里·詹金斯Barry Jenkins,美国导演,其自编自导的作品《月光男孩》获第8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他是《从不,很少,有时,总是》的制片人之一。下简称「BJ」):你们能看到我的虚拟背景吗?

    塔莉娅·莱德Talia Ryder,美国演员,出演过戏剧,《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是她出演的第一部电影,饰演斯盖勒。下简称「TR」):我正在看怎么设置呢。我想弄一个在海滩的背景。

    BJ:首先我得说明我不是记者,这次可能不如你们之前做过的其他访谈那么酷。给你们一个心理准备。不过现在终于通过网络见到真人还是挺酷的,由于在制作过程中我没在片场,所以之前没能见到你们。很高兴认识你们。最近怎么样?

    茜德尼·弗拉尼根Sidney Flanigan,美国音乐人、演员,《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也是她出演的第一部电影,饰演主角奥秋。下简称「SF」):最近我都有点抓狂了,不过这段时间对思考一些问题来说大概也挺好的,比较安静。

    BJ:有很意思,你俩之前可是乘着电影的火箭直冲云霄呢*。片子在圣丹斯的反响很好,在柏林妈的就更厉害了。现在你们不得不突然打住,反思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你们是怎么回看过去几个月和这部电影相关的事情的,我挺好奇的。你们会密切关注电影发布后人们的回应吗?

    SF:没错。这些对我而言完全就是神秘海域,尤其是在目前的状况下**。有点儿像每天在公寓里,万物安宁,但与此同时因为电影的上线了又发生了很多事情。我知道现在有很多反响出来,不过和团队一起出席首映式不同,很难切实地感受其中全部的东西、全部的能量。不过有很多人在「INS」上给我留言说他们有多么喜欢这部片子,能获得这么多好评和支持真的很棒。现在算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TR:我收到很多同龄女生发来的短信,她们说她们非常爱这部片子,还说此前从未看过这样的电影。这真的很酷。我本来以为在柏林和圣丹斯之后,我会回到学校回归日常状态,不过现在事情完全往另一个方向走了。

    (*译者注:《从不,很少,有时,总是》2020年1月底在圣丹斯首映,次月在柏林获奖,3月登陆美国影院,不过由于新冠病毒爆发,4月初即上线各互联网视频点播平台。

    **译者注:两位主演此时在纽约家中,指由于新冠肺炎爆发,纽约从3月起颁布全州限制令。)

    BJ:事情有时候就是这样的。在你们读到伊莱扎*的剧本之前,你们是否晓得像电影里茜德尼这样的女孩子要经历的所有流程吗?还是说这个故事其实是给你们上了一课?

    SF:我绝对从片子里学到很多。我意识到那种处境下人会遭到污名,不过我在纽约长大,从来没太担心过像电影里这般具体的藩篱。我之前不知道在一些地方堕胎需要经过批准,你还得在法官面前证明自己的决定足够深思熟虑。确实有很多女人为此长途奔波,然后各地也确实有一些误导女性、劝说她们不要堕胎的危机中心——搞清楚堕胎会遇到多少阻碍,这会令人发狂。

    TR:我也学到很多。我知道在保守的州女人堕胎是很难的,但之前我不晓得她们究竟会面临多少阻碍。

    (*译者注:伊莱扎·希特曼(Eliza Hittman),《从不,很少,有时,总是》的导演、编剧。)

    BJ:茜德尼,你要比塔莉亚年纪稍大一点,是么?

    SF:是的,我21岁,塔莉娅18岁。

    BJ:电影的头一小时有一点特别有意思,起先斯盖勒看起来是比奥秋大的。斯盖勒有点像大姐姐,或者是堂姐。然后到了结尾,奥秋终于结束旅程,双方位置似乎交换了。我觉得在表演上这里你们做得特别有爱。拍摄期间你们相互有多熟悉对方呢?

    SF:我们在试镜的时候第一次见面,我觉得和塔莉娅非常合得来。那时候伊莱扎离开了一会儿,我们坐在那里聊了一下,发现我们都是来自水牛城的。有共同的家乡帮助我们建立了初步的连结,后来伊莱扎就给我们做了一些加强关系的练习。她给我们日记本还有一些提示。我们写下答案然后私下交换。那种感觉是有一点沉重的,我觉得此后我们之间就没有区隔了。我们放开了这种能力,完全和对方连结到一起,到了拍摄现场,我觉得已经和她很亲近了。我很爱塔莉娅。我觉得她人很好,认识她我很高兴。

    TR:我在拍摄期间就觉得,假如这是我们身处的真实生活,我也会像斯盖勒保护奥秋一样去保护茜德尼。

    BJ:我猜伊莱扎拍电影的方法对此也有影响。尤其是作为电影人来看这部片子,我会感受到你们两个只身提着箱子漫游曼哈顿的心情。如果我在凌晨3点看到你们两个提着箱子,我会想「天,得有人帮帮这些女孩。」我知道很多背景里的人物都是真的,所以我想那是有意要把你们融在一起,在那里你们得抓牢彼此,因为伊莱扎不会过来对所有人说:「喂,这些是我的演员,不要找茬、不要瞎碰。」跟这些不知道你们在拍电影的人一起,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在现实世界中到底是什么感觉呢?

    SF:是有点怪怪的。大多数情况下虽然摄影机离我们很近,但旁人都能看到,我觉得对纽约人而言这种情况还挺普通的。人们不会真的驻足观看。不过由于那是我第一次出镜,真的会感到像是异类。让我感受到了角色在纽约的处境——「遇到所有的事物都是新的」,会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

    BJ:那么塔莉娅,这部片之后你去到(斯皮尔伯格翻拍的)《西区故事》剧组,那和伊莱扎的剧组应该非常不同吧。会让你有陌生感吗?

    TR:这也是我演的第一部电影,所以我也感到很陌生。我很幸运能去演《西区故事》,那里我没感到特别像异类。在游行队伍旁进入计划生育中心的那场戏——我们必须抓紧对方走过去的那一刻是非常真实的,因为所有的抗议者都是真的,那些标语也不是捏造出来的。所有这些就在我们跟前发生。

    BJ:我今早又看了一遍电影,你们看对方的眼神特别有趣。我喜欢演员用眼神交流的方式。你们第一次去纽约然后坐地铁的时候真的是甜蜜一刻,斯盖勒看着奥秋,你可以从眼神里看出来斯盖勒试图确认奥秋她人没事儿。所有这些给人很亲密的感觉。这部电影涉及非常严肃的议题,但也像是一部关于友情的电影。

    SF:我觉得很重要的是,塔莉娅和我在戏外建立了很好的关系,所以才能跃然银幕之上。

    TR:在排练阶段建立起我们之间的友谊真的很重要。我们过各自的剧本和场景的时候,伊莱扎让茜德尼和我为对方化妆。她说这会让拍这场戏的时候,创造出更亲密的情感纽带。我从来没预料到这样子的排练方式,不过确实获益匪浅。

    BJ:茜德尼,你在电影里唱了一首卡拉OK。歌是你自己选的吗?因为你本身也是个歌手/唱作人,你是按自己的风格去唱的吗?

    SF:那首歌我是从一些选项里挑的,因为歌曲的版权很贵。我记得我在供选名单里看到了那首歌(Gerry and the Pacemakers的《Don’t Catch You Crying》),一下子就觉得:「天呐,这歌我喜欢好多年头了。」等到我要演唱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必要去表演,我本该要演出来的。拍完第一条的时候,我记得摄影指导小声对伊莱扎说话,大概意思是说「她这么做不太符合人物的状态」。所以伊莱扎说:「你得试试以更像奥秋的样子去唱。」于是我做了一些改进。

    BJ:塔莉娅,我很好奇你的衣柜。你和伊莱扎是怎么确定斯盖勒的穿衣打扮的?

    TR:试衣的时候我们有一些选择,不过都属于同一种风格。我认为斯盖勒会想要更潮一点,通过着装来表达自己。我想这个你在电影里是看不出来的,不过有几幕戏里,我穿着非常非常紧身的荧光色内衣。我就觉得:「这太像斯盖勒了」,她是个很果敢的人。

    BJ:就像想闯荡大都市的小镇少年。

    SF:在「INS」上有我们在老家拍的女孩们的照片,其实戏服设计师从里面获得了不少灵感。

    BJ:你俩都特年轻。现在我要说一个名字,如果你们知道的话就告诉我:《塞尔玛和路易斯》(Thelma and Louise*)。

    SF:有点耳熟,不过我对此了解不多。我没有看过。

    BJ:塔莉娅,你知道「塞尔玛和路易斯」是什么意思吗?

    TR:好像知道,之前听说过。真希望我知道更多。

    BJ:《塞尔玛和路易斯》是一部90年代的电影,两个比你们大一点的女人开始了她们的旅程。这部片很酷,我觉得你们应该去看看。我不晓得对你们的同龄人来说怎么样,对我而言《从不,很少,有时,总是》这部电影就是今天的《末路狂花》。包括你们上车以后遇见的那个傻小子,就像《末路狂花》的那个世界里出现的布拉德·皮特。希望下回和你们聊天,你们已经看过《末路狂花》了。

    (*译者注:《Thelma and Louise》,即1991年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电影《末路狂花》,塞尔玛和路易斯是其中两位女性主角的名字。)

    BJ:由此,我想来谈谈电影现在在视频点播平台(VOD)发布的事情。我待在家里,茜德尼在家,塔莉娅在家,伊莱扎在家。我觉得里面还是有一些价值的,因为我们不常看见对女性友情的描摹,尤其是关于你们这个年纪的。现在,每个人都待在家里想有什么事可做、有什么东西可看。这部电影可能是年轻人的好选择之一。跟我说说影院首映之后的经历吧,你们在柏林,以及到现在影片在线上发布。

    SF:有点像快速切换,因为我们参与了所有这些电影节、发布会,这令人激动。我还记得在纽约的那周之后,我回家想要和家人朋友在水牛城里来场首映,我真的很期待,但现在看来我也不确定是否要继续放映。之前有很多邮件往来。我们会讨论「要不我们把人数减到100人」,不过到了放映的前一天结果又取消了。

    TR:没有在影院上映还挺遗憾的,这是我们最初的打算。就我个人而言,我想电影在大银幕上看要更好,在电影院里你是全神贯注不受手机或别的干扰的。不过我还是希望电影通过网络平台可以让更多人看到,因为目前人们无事可做,堕胎法案又岌岌可危*。人们甚至正利用病毒来限制女性的行动。我希望看的人越多越好。

    (*译者注:指「罗伊诉韦德案」(Roe v. Wade),197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德州限制堕胎的法令违宪,进而承认美国女性的堕胎权。但自2017年川普上任以来,主张反堕胎的势力或团体积极组织在各州通过例如「心跳法案」(Heartbeat Bill)的限制堕胎动议,以达到最终推翻「罗伊诉韦德案」判例的目的。可参见:《反堕胎法案:〈使女的故事〉成了2019年的操作手册?》。后面所论及「利用病毒限制女性」,指3月中下旬,美国得克萨斯州等6州,将堕胎列入非必要手术。)

    BJ:现在让我以路人的身份这么跟你说,而不是作为制片。我经历了112天的制作期,没有去圣丹斯,没有去柏林,没有去任何试映。所以我从来没在大银幕上看过这部电影。我只在暗房的60英尺电视屏幕上看过,看起来还是好得不得了。所以对于任何在家看片的人来说,它还是会好看到不行。甚至远甚于此,几年前我拍了《月光男孩》……

    TR:打断一下,我很喜欢《月光男孩》。

    SF:我也是。

    BJ:谢谢你们。我也喜欢《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有不少人跟我说,他们没有去电影院看《月光男孩》,是因为他们不想别人知道他们去看这部片。

    TR:为什么呢?

    BJ:因为他们不希望被别人推断、猜测或者认为是同性恋。

    SF:喔!

    BJ:同时我也觉得会有年轻女孩和茜德尼有相似的经历,可能去电影院看对她们来说不见得舒服,反而现在可以自己家里更舒服地看。所以相信我,任何人用笔记本、手机、电视都可以看这部片,我真的相信通过这些方式人们会在影片中有所发现。你们和伊莱扎所做的事情的分量,依然不亚于500座影院的体量。为此感到自豪吧,好吗?你们说呢?

    SF:谢谢,谢谢你的表扬。

    BJ:我有一个朋友去电影院里看了《月光男孩》,影厅里一共5个人,其中一个人看得痛哭流涕。我的朋友他一直坐到演职人员表放完,灯光亮起,才站起来然后说了句「狗屁同志电影」才走。为了以防万一有人看到他在那里。

    SF:老天!

    BJ:我们完成了作品让他有可能参与进来,但是他参与进来也并不感到舒服。这和我在这部片子里的感觉类似。塔莉娅,你也切中了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东西。我们都在家里,人们唯一的所思所谈都是关于「2019冠状病毒病」。不过同时发生的是,那些州正在试图限制如奥秋这样的女性的权利。你们作为这个作品的一部分,和这个议题息息相关。说说你们的感受吧。

    SF:自从拍完电影回家,一直都是非常疯狂的体验,因为那时起我就开始看到「胎儿心跳法案」*的新闻,当时我就想:「天,我这才刚拍完一部关于堕胎的电影回到家呢,这离我听说最高法的判例才过去没多久。」现在,「新冠」在继续,他们仍无情地要夺走生育自由。这让女性感到非常无力。所有这些父权制的东西,都很奇怪。女人反抗了这么久,这场仗却像是无底洞。女人一代代要背负创伤。太沉重了。所以这部电影,我感觉,会在将来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切中时下的。

    TR:我很同意。能参与到这个故事里我感到很荣幸,也感到很重要。伊莱扎说她不是要改变任何人的想法,或者发起一场暴动或别的什么,不过我希望那些或许不赞同堕胎的人看过这部电影以后,真的能把片中人物当作人一样来感同身受。那些不愿接受的人——我不认为因为他们的不了解会使得他们真的能有机会去共情,他们作出了种种预设。我希望人们看完电影的时候能找到不一样的视角。

    (*译者注:「胎儿心跳法案」或简称「心跳法案」(Heartbeat Bill)是指由美国反堕胎团体推行的限制堕胎法案,均以探测到胎儿心跳为限(怀孕6-7周)禁止此后女性堕胎。至2019年,美国有数10个州开启了心跳法案的立法程序,有俄亥俄、乔治亚等4个州通过该法案(此外阿拉巴马州完全禁止堕胎)。去年下半年,已通过限制堕胎的各州法案均遭到联邦法院的暂时搁置。)

    BJ:我很好奇,对于第一次要演电影的人你们会有什么建议吗。要做什么以及不要做什么——要是你们再拍一次,你们会做什么,又不会做什么?

    SF:噢,伙计。

    BJ:你这意思就像是说:「所有事我都做得很好。」

    SF:我想我现在还在试着把握方向吧,因为有时候自己回看当时,真的觉得就像疾风闪电一样。要是让我给自己提建议,可能我会说更相信自己一点,更自信一点,然后不要把自己和别人做太多比较。

    BJ:好吧,我想问的就这么多了。我可不会聊「跳梁小丑」(Insane Clown Posse)的事情。我不会说的,不会说的。

    SF:我要说清楚我可不是「跳梁小丑」的粉丝(juggalo*)。我只是碰巧在一场粉丝婚礼上。

    BJ:我就是想在最后逗你乐一乐,仅此而已。

    (*译者注:Insane Clown Posse(跳梁小丑)80年代成立的美国金属说唱组合,他们的粉丝自称为「juggalo」,形成了一个说唱亚文化社群,比如粉丝之间的婚礼称为「juggalo wedding」。而茜德尼和导演伊莱扎正是在这样一场朋友的婚礼上偶遇的。)

     2 ) 导演×MUBI访谈:雕刻现实,影片中不存在偶然

    原题:Sculpting Realism: Eliza Hittman Discusses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雕刻现实主义:伊莱扎·希特曼谈《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发布时间:2020年3月12日

    原文地址://mubi.com/notebook/posts/sculpting-realism-eliza-hittman-discusses-never-rarely-sometimes-always

    作者:Aaron E. Hunt,翻译:路米内,校对:小南玩小南

    NOTEBOOK(艺术电影流媒体播放平台MUBI旗下网刊,下简称「NB」):人们对自然主义电影可能有一种预期,认为它是以平铺直叙的情感描绘人物现实情况的,而非跌宕起伏、峰回路转。人们不一定会注意到为了凸显情感你在片中做了什么,但他们感受得到。奥秋(Autumn)在上班时感到一阵恶心,我们能听到画框外刺耳的声音加剧着她的不适。这些被凸显的元素总是由现场拍摄到的东西决定的吗?还是说你会加一些东西进来,对此你有什么把握?

    伊莱扎·希特曼(Eliza Hittman,美国导演,《从不,很少,有时,总是》的导演和编剧,下简称「EH」):其实两者都有一点。我们主要在叙事空间的层面工作,不过我们也总在自问可否做得更主观化或者更心理化。这是一部非常纤细的片子。故事很细腻,表演也很内敛,因此很难用声响或配乐把片子压得太沉。可以说,那是一个谨小慎微的过程。

    NB:有没有哪些地方你用得太过头以至于最后要往回收的?

    EH:这很有意思,我们去纽约要确定各种事,比如应该将人物周遭的城市环境音提高到多大。我们没有太多广角镜头,所以尤其要通过环境音来感受这座城市。不过又不想让城市听起来过于危险的样子,其中确实需要平衡。

    NB:日常生活的细节非常彰显你的自然主义风格,就比如有一幕奥秋的厚袖子卷起了危机怀孕中心(crisis pregnancy centers)登记簿的页脚。无菌诊室的布景似乎对这些随意的细节和小意外无动于衷。你有专门去营造一个私密空间让这些细节自行展开吗?还是说它们纯属偶然?

    EH:不是的,我不觉得本片中有任何偶然可言。唯一有那么个意外,实话告诉你,是她们在计划生育中心(Planned Parenthood)外遇到的示威标牌。我们事先知道那里每个月都会有和平抗议活动,而且在拍摄前一个月还特意去勘察了一下,那次的参与者并不多。等到我们去拍摄的时候,那里却人山人海,这是唯一一件没有预料到的事。我们要去适应那天的混乱和能量。所有细节都是剧本里设置好的。我写剧本初稿的时候常常就只是写下情节。然后再像雕塑家一样把去握剧本,雕琢更具体的视角和细节。

    NB:这让我想起哈斯克尔·韦克斯勒(Haskell Wexler)的《冷酷媒体》(Medium Cool,1970),他拍摄真实游行中的演员。关于剧组在真实场景中的拍摄,还有什么其他例子吗?这么做会有什么效果?以及,在纽约的部分你是「偷拍」的吗?在预算允许的范围内,比如履行演员工会(SGA)的义务等等,你可以做到多少?这方面你又是如何出谋划策的?

    EH:这部片子里并没有很多真实发生场景的例子。我们很擅长利用场地中的背景群演,因为对一部分空间我们是有预期的。比如在港口管理局,那里的群演全遵照SGA的规定雇佣并支付薪酬。在港管局,我们从凌晨12点拍到4点,因为在下班时间拍摄所以遇到一些后勤方面的挑战。至于在地铁里,那些素材大部分都是偷拍的。不过都是窄角(长焦)镜头而且也没遇到很多人。其中一段有一对正在接吻的情侣,还有一个在手淫的人,他们都是群演。所以,可以说是一种混合——在必要和关键的地方,真实世界和群演的利用是混合的。[偷拍的]那部分素材我们没有去获得许可。我们可没有那么大的制作去租下纽约的一整条来拍摄和排布群演。

    NB:有些导演会出其不意在场景中吓演员来激发他们的反应。这会违背你执导方式的信任和坦诚吗?这样会不会给茜德尼(Sidney Flanigan,主角奥秋饰演者)和塔莉娅(Talia Ryder,主演斯盖勒饰演者)更多真实的素材去发挥呢?

    EH:我不相信吓演员那一套。我觉得有些违背伦理。我的工作是让她们感到舒适而不是拐弯抹角。我也会找我信任的演员,去达到我想在银幕上展现的表演深度和情感。

    NB:你把日常细节的符号化和功能化结合到情节、人物和理念之中,这种方法让本来很琐碎的行为变得很诗意。奥秋给鼻子穿孔那段带有强烈的意涵,对于如此精细的一个故事来说,那段是一个强拍。

    EH:在我看来,鼻环可能尤其复杂吧。我不知道,就好像发觉自己怀孕之后她要讨回自己的身体。不过那段更体现出的是她对自己的感受,同时暗示某种性暴力。所以,没错,这是个小动作,但与之共鸣和对话的是更大的问题。

    NB:一方面说来,大家认为这部片是通过讯息和教育的辩证去谈论堕胎议题的。不过正如在视听细节方面,讯息又是经过情绪的塑造,且往往传达着主题的内涵。能谈谈你是怎么做初期调研,再把这些材料塑造得符合影片风格的?

    EH:你知道,我之前十分担心电影最后呈现出讯息过于充分、或者太过说教的结果。在写作过程中我一直带着这层恐惧。我和计划生育中心都知道我不是要拍纪录片,我不会也没有时间去展现堕胎女人将会经历的每个细节。因此我探索的仅仅是我这个故事中最重要的部分,让它说得通。真正主观的探索是关键。比如说,奥秋在经历第二部分手术(the second part of the procedure*)时就没有太多医学讯息,全部都是奥秋此前的预感。

    我觉得这个故事是以人物个性为中心的(character study),而不是纪录片。这电影对我意味着很多;它也是一部青春片、公路片、情节剧,还和情感危机中的女性友谊、姐妹情谊有关。

    (*译者注:人工流产一般分为药物方法和手术方法,由于奥秋孕期超过16周,不适用药物流产和导管手术流产,故此处论及的procedure或process对应影片中涉及的扩张宫颈及清宫术(D&E)医疗程序,首先要置入扩充宫颈的海藻棒,次日再进行手术。)

    NB:我喜欢奥秋在旅途快结束时对斯盖勒说「滚开」的那场戏,但就在前往休息室的一小段路之后,她们很快甚至是不知不觉地回到了平时的状态,还帮对方化妆。这在闺蜜之间经常会发生,在银幕上却很罕见了。

    EH:我觉得把这一方面表现出来很重要。我希望她们之间产生一些摩擦,但又不想刻意为之。和一个人经历这番漫长旅程但又不互生间隙是很难的,因为旅途中充满了对双方关系的挑战。

    NB:奥秋第一次做B超的时候有一段用了稳定器的侧移镜头,引入了更第一人称的头部视角,将奥秋从默认语境中区隔开来。在影片的剩余部分,这种侧移镜头也作为点缀贯穿全片。

    EH:第一次B超的场景里我们用了摄影机稳定器,是要展现她对看着胎儿的抵触。在窄小的体检室里选用稳定器并不是常规操作。一般在小空间中不会用到稳定器。而在堕胎手术的最后部分我们也用了稳定器,所有人都围着手术台上的奥秋,此时镜头在他们身上游走,直到他们问奥秋接下来要做什么手术的关键时刻为止。第一天手术时,我们则用滑轨来追踪医生为奥秋置入海藻棒(laminaria*)的场景。

    (*译者注:「laminaria」海藻棒或昆布条,是基于天然海藻制成的医用器具,利用吸水膨胀原理在人工流产手术前用于扩张宫颈、减少损伤,这一点很多字幕组翻译得并不准确。)

    NB:在高潮段落,也就是奥秋在手术前被询问一连串问题的那场戏,看上去茜德尼像是第一次对这些问题作出反应。你是怎么为她安排这场戏的?

    EH:这是唯一一场我多次排练过的戏。可以告诉你,那场戏里出现的女性真的是咨询师。所以我花了不少时间发展咨询师和计生中心那场戏,为了使咨询师的工作真正值得尊敬,不过之后还是要使这部分和剧本风格统一,毕竟这显然不是纪录片。所以为了让茜德尼做好准备,这一幕在剧本上做了不少工作——我给她的建议是,让她从自己的角度来回答问题。所以当咨询师发问:「你家是否有心脏病史」时,她确实是在考虑自己家族的情况。这深化了那一幕。我觉得茜德尼是很棒的演员,她知道表演是打造关于自己的礼物。她在表演,但汲取自一个非常个人的空间。

    NB:在《沙滩鼠》*中你用到一个无动机的形式要素,夜晚时摄影机前置灯光会直接打在人物的面部。我在《从不,很少,有时,总是》里好像没有看到有这类打破陈规的构成要素。

    EH:我们其实用到了同样的手持无动机打光,因为对夜景来说这样比较经济高效,不用照亮大片区域。我们只打面部的灯光。确实经常这么干。我想大概是因为我们所在的城市(夜间有更多灯光)不会像在海滩晚上打光那么突兀吧。在这部片里会多一点前置光和辅助光的效果。

    (*译者注:《沙滩鼠》(Beach Rats)是导演2017年自编自导的作品。)

    NB:我和摄影师海莲娜·勒瓦(Hélène Louvart*)谈到《沙滩鼠》的时候,她说你们会像做规划图一样把分镜列好,更多地用来确定制作过程中不想要的效果,而不是直接去找想要的效果。

    EH:要我说,这次的过程也和《沙滩鼠》类似,我们先从大致的分镜表着手,上面有现场我们要做的基础工作。根据那个我们再作调整,增补和剪辑,因为海莲娜是相当了不起的摄影指导,她非常能搭上故事情绪的调子,我会给她很多空间自由发挥,就像做纪录片那样。

    她有一套自己的专门设备,很多电影都是靠她这套装备拍的,这个很难形容,她本人可能会告诉你更多吧。

    (*译者注:海莲娜·勒瓦,法国摄影师,本片摄影指导,其他掌镜作品包括《沙滩鼠》、《幸福的拉扎罗》、《阿涅斯的海滩》等。)

    NB:我碰到过一些男性非常激动地否定奥秋的经历,他们甚至非常气愤。他们多半拒认奥秋身边出现的这些男人是真的。你有碰到这类反应吗,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EH:韦恩斯坦也否认他周遭的现实,觉得女人都误解了他。在我看来,那样他们就能顺理成章加入俱乐部了,「男性俱乐部」中的男人都妄想自己的行为没有越界。

     3 ) 我不同意

    美国最高法推翻罗伊诉韦德案后,找来这部影片,它是现实的写照。

    宾夕法尼亚州的女孩,意外怀孕,瞒住极尽嘲讽的父亲和焦头烂额的母亲,选择家附近的一家帮扶机构,机构能够给予的是一个在超市就可以买到的验孕棒,还有一沓小册子,包含领养、产妇权利和丈夫责任。对于一个17岁的女孩,被给予何等产妇权利,只有无尽的青春烦恼和生育义务。领养意味着怀胎十月的孩子由于阶段性原因被迫分离,在歌颂母亲伟大的同时,逼迫此时不愿生育的女性生孩子,再转交她人,母爱仿佛是讴歌的工具,必要时可以立即舍弃的情感。全片绝妙在于,没有人探寻孩子的父亲,他就是一个提供精子的小毛孩,如果奥顿给他打电话,估计能获得的反馈是惊讶地支支吾吾,可能还有一沓钱,花钱买安静,简称“封口费”。

    任由被错误携带的孩子被孕育,上学成为问题,还有青春期随之而来的荡妇羞辱,很难继续读书,辍学,终成打几份零工、独自抚养小孩的单亲妈妈,因为小孩与孕母必然的人身依附性,所有人都可以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她不行,她必须留下来承担所有的后果,包括身体变化、社会舆论及小孩带来的经济压力。凭什么?堕胎不仅仅是此时此刻对孩子的选择,重要的是它关乎一个女人的一生。未成形的婴儿权利似乎大于孕母,她被“封口”,无权抗拒命运。上帝作为真理、道路和生命,指示命运,在暴风骤雨中仰脸接受洗礼,但是这不意味着,在还有选择的时候放弃,我们都愿意成为骄傲的女人,而不是放任自己陷入一目了然的悲惨境遇。

    对于所有恋爱的女孩,应该撕开那层窗户纸,忠告“别怀孕”,在此之前,不论遇见谁,还在行使自由的性和爱,“错误的携带”后,汹涌而来的“劝生”浪潮,母性的觉醒,身体不再由个人说了算。装有新生命的子宫成为人类繁衍的公共议题,电影里的帮扶机构甚至不惜以检测月份作假来推波助澜。

    奥顿是幸运的,有当机立断在超市偷钱留存“堕胎基金”的表妹,遇见一连串热心的医护人员,缺失其中的任意一环,她都无法在一边倒的挽留声中赢掉这场拔河,每个人都在献出下一步,她向左向右,最终拐到内心想走的路。

    有哪位女性在私密空间轻柔耐心地被一遍遍重复询问?“从不、很少、有时、总是。”问题关于亲密关系里的性暴力、胁迫、虐待,以及幼年时可能的猥亵、性侵。是否有人曾关切地指引我们,密闭空间里的权力关系不对等,他人的强迫、引诱是一种绝对的错误,我们不应轻易感到抱歉并且顺从。答案是没有。衣冠不整的父亲对着电视机,大腿夹着家里的狗子,轻易说出“它不是个婊子”的脏话。舞台下哄笑的男生大喊:“荡妇”。自我感觉良好的超市顾客和随时发情的经理,随意搭讪、磨砂着用亲吻赠予回程车票的中产男孩,电影里的男人并不脸谱化,却足够典型。女性还期待什么呢,一遍遍试探:“你结婚后会不会变坏?”不需要回答,跟奥顿一样,不需追问,出现烂摊子,自己处理自己的事。

    失恋后染头发,知晓怀孕后打鼻钉,都是向内唤新的方式,能够处决的范围仅有自己身体,施以最轻微的伤害,唤起被严厉驯化,变乖之前野的灵魂。

    我为什么不能处理自己的身体了,就因为里面有个小生命,就可以涌入无数声音,被处理成公共回声厅,由孩子父亲宰割权利么。我不同意,此处不需要解释。

     4 ) 通往禁忌之路

    作者:csh

    本文首发于《陀螺电影》

    诚如桑吉塔·辛格-库尔茨所言,日常社会中的所谓“禁忌”,似乎是新锐导演伊丽莎·希特曼钟情的主题。在处女长片《感觉就像爱》(2013)中,导演聚焦于少女的性启蒙;而在斩获圣丹斯导演奖的《沙滩鼠》(2017)中,她又将镜头对准了男同性恋的暧昧情愫。

    在今年的《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中,她选择的新主题是“堕胎”。如果说,在此前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轻盈的欲望;那么在这部新作里,我们所看到的,是沉重的欲望之果。而正如导演所披露的那样,在许多情况下,满足欲望的是男性,但承受苦难的却是女性。

    希特曼我们呈现了一套动人的女性叙事,而这套叙事甚至从片名就已经开始了。是的——“从不,很少,有时,总是”,由四个频率副词构成的片名,就如希特曼的影像一样,简洁却细腻。

    这四个词语指涉着影片中最为关键的一场戏,那是女主角奥特曼在堕胎之前接受问询的场景。她面对是一系列残酷的问题,她需要回答,自己的性伴侣是否对自己施行了某种暴行。不幸中的万幸是,她只需要从上述的四个频率副词中挑选一个作为答案。

    有趣的是,在另一位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中,在另一种维度的女性叙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与希特曼的片名颇为同构的诗句。那是波兰诗人维斯瓦娃·辛波丝卡的《一个女人的画像》:

    “一点也不,只稍微有点,非常,没有关系”——这仿佛是许多女人的画像,但却又是“一个女人的画像”。

    辛波丝卡的诗句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她像《时时刻刻》一样,将不同时空的女性并置在一起,创造了某种迥异却复沓的“女性共同体”。而希特曼所做的,则是将这个共同体拆解开来,聚焦于日常而特定的个体。

    在面对相似的问题与有限的选项时,她们难免给出雷同的答案。但是,正如我们在《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中看到的那样,这些选项永远无法涵盖每一位女性的苦难。

    这部影片聚焦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少女奥特姆,在意外怀孕之后,她与表亲斯凯拉前往纽约,那里似乎是堕胎者的“避难所”。但这条路与她们的人生一样,充斥着危险、坎坷与波折。

    在许多电影里,堕胎总是背负着各种各样的“政治”,它成为了一种表明立场与路径的“辩题”。但希特曼想要呈现的,却是少女堕胎者的生命经验。这令人想起卢卡斯·德霍特的《女孩》:优渥的环境与个体的苦难,完全是迥然不同的概念。

    希特曼曾在接受访谈时,谈及了构思这部作品的源起。她曾读到一则关于爱尔兰妇女萨维塔·哈拉帕纳瓦尔的报道,她因未能堕胎而逝世。在那篇报道中,她还了解到了爱尔兰妇女们穿越爱尔兰海前往伦敦堕胎的旅程。

    在她的脑海中,浮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她们一路上究竟会经历何种坎坷波折?与道德或禁忌相比,这个问题似乎经验或苦难存在着更多的关联。

    而在转移情境之后,希特曼为我们呈现了少女奥特姆的经验。在影片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奥特姆独自沉思的场景。以近景和特写为主体的风格,也让我们长久地沉浸在她的私人宇宙之中。

    早有无数的艺术家开拓过特写镜头中蕴藏的可能性,而在宽银幕面世之后,聚焦于面部表情的特写镜头,也完全足以容纳后景中的大量信息。

    在希特曼这样的创作者手中,特写镜头当然不等于人像镜头。她使用了一系列技巧,使这套景别颇近的视听系统,呈现了相当可观的丰富度——也只有这样,她才能够呈现个体经验的丰富性。

    在一些颇具巧思的段落中,她会将运动镜头与极为有限的景别范围结合在一起。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镜头,是那个始于她伤痕累累的腹部、终于奥特姆眼中蓝天的段落。

    在这个简短而连贯的镜头中,希特曼让我们目睹了多层次的变化。从最直观的层面上来说,我们看到了视点的转变,镜头从医生盯着奥特姆腹部的视点,滑向了奥特姆本人的视点。而从表意层面上来说,我们也看到从微渺个体到宏大自然、从现实苦难到缥缈思绪的转变。

    当然,在这部作品中,近景镜头与镜像的结合,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很显然,镜像可以拓宽特写镜头的空间,也可以通过并置现实与幻象,表现更多的意义层次。基耶夫洛夫斯基是使用这种技巧的大师,在他的《两生花》中,我们可以看到无数与主题同构的镜像画面。

    在《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少女奥特姆的镜像。在影片刚刚开始五分钟的时候,我们看到她凝视着镜中自己隆起的腹部。后来,我们还看到她对着镜子穿鼻环的场景。

    但是,随着影片的进展,镜像的使用出现了变化。在影片的中段,当她在纽约漫游的时候,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车窗中的镜像,在这些镜像中,她的面庞与窗外的城市相交融。如果说此前她为自己的身体所困,那么这时令她彷徨无措的,则是这座陌生而庞大的都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中,奥特姆同样若有所思地看着窗外,但这时我们却无法在玻璃上看到她的镜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可以成为她艰难地穿越一系列限制之后,重新思考自身的暗示。

    这部作品似乎并没有涉足“堕胎政治”的野心。她聚焦于奥特姆的身体与心灵,专注于个体在处理堕胎情境时发生的变化。这是希特曼作为导演的视角,当然也是她作为女性的视角。

    希特曼曾在评价克里斯蒂安·蒙吉的堕胎题材影片《四月三周两天》时说,“这是一部技艺精湛的电影,但它的视点太过男性化了。我认为,许多电影要么试图将堕胎去污名化、正常化,要么则背道而驰,讲述一个邪恶堕胎医生的故事。我想要探索的,仅仅只是这样一个问题:合法地进行一次堕胎究竟有多难?”

    当奥特姆用简单的频率副词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深知在那些答案背后,还隐藏着更多的东西。

     5 ) 从不重视,很少反思,有时追究,总是遗忘

    影片一开始女主在学校演唱,然后被台下的男生用“荡妇”来羞辱。但这时台下的家人无动于衷,我们就知道女主生活在一个怎么样的家庭。

    这也造成了女主怀孕之后不愿向家人寻求帮助,因为这一定是徒劳的,在女主去到纽约几天后,他的家人都没有给过她电话,唯一的电话也是女主打回去的。可想而知,女主早已被家人鼓励和透明化。

    影片可以说像美国版的《四月三周两天》,同样说的是女性在堕胎不合法的环境中,如何挣扎着做出艰难的决定。

    一直到今天,美国很多地区堕胎都是非法的,影片真正要让人反思的是堕胎违法对女性造成的伤害和缺乏考量。

    当然,这是一个很深的辩论,一方是说肚子的生命享有生命的权力,一方是想要争取女性更多的主动权。

    但影片想要表达的远不止于此,故事虽然隐去要对女主负责的那个男人,但全片对男性的描写其实就已经变相的批判了当下男权社会的不公。

    比如女主学校欺负女主的男生,女主家中冷热嘲讽女主的继父,超市变态亲吻女主和表妹收的店长,还有公车上认识的大学生模样的男生。

    影片在第60分钟时,我们也终于知道这拗口的影片名字,是出自一份堕胎医疗的测试调查,女主在面对这些如同针扎的盘问时,看似坚韧的她最终还是落泪,问女主问题的虽然也是女性,但更像是机器人式的工作流程和咨询,起不到对女主任何帮助。

    我们也从中看到女主是在不自愿的情况下,被暴力对待导致了怀孕,虽然影片展示得很晦涩,导致这次女主怀孕似乎在强j与非强j中摇摆,但这些毋容置疑都是女主自己所要面临的困境。

    这些如同日常缝隙中长出的野草,是我们能看见但我们从不重视,又很少反思,有时追究,总是遗忘的女性困境问题。

    是的,这部影片不光说的是女性堕胎合法化的争辩,而是当今女性的困境。

    影片最后,女主做完流产手术,和表妹坐车回家,影片结束,留给女主她们的问题和困境,没有一个能得到完美的解决,就如今天当下女性的难题。

     6 ) 她的身体,她们的奥德赛

    在影片进行到第60分钟的节点上,《从不,很少,有时,总是》这个拗口难记的片名的含义终于被揭晓。在我们从未看见全貌的诊室中,社工向Autumn提出关乎她健康和安全的问题,并希望她用“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中的一个频率回答。社工轻快地表示不需要有压力就当是答多选题,但这从“你的性伴侣是否拒绝使用避孕套”到“你的性伴侣是否对你进行身体暴力”的一系列问题,让故事里那位被刻意藏起来的性伴侣第一次被带入对话之中,而冷静独立决定一人悄悄堕胎的Autumn,或许也是在这一时刻意识到,她并不该独自为腹中那个意外到来的孩子负责。

    然而,在这段长达三分钟的问话之中,Autumn始终是独自一人。镜头近距离对准她那写着疲惫但努力保持冷静的脸庞,在这逼仄的银幕空间中,故乡街头未融的冰雪和纽约的霓虹都淡去,Autumn身边没有一路上提供情感支持的表姐,甚至都没有反打镜头给到对面那位温柔而语气坚定的社工。有的,只是Autumn穿着标志性的黄色卫衣坐在那里,在问题的引导下一步步回溯起那些无法逃避的痛苦。

    在这排除了一切外界因素的镜头之中,屏幕好像变成了一面镜子。《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是Autumn的故事,是她只对自己负责的决定,也是属于她的旅程。但是,这些零零散散的“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却绝不只是Autumn一个人的答案。

    亮片与鼻钉:属于她的角色研究

    《从不》的剧情很简单:意外怀孕的17岁少女Autumn在发现宾州法律规定必须有一位家长知情才能堕胎之后,和关系亲近的表姐Skylar踏上了去纽约堕胎的旅程。

    在美国多个州通过反堕胎法案的大背景下,《从不》中未成年意外怀孕和跨州堕胎的剧情很容易让本片显得像是一部“观点”电影。然而,虽然《从不》是一个关于堕胎的故事,它也确实触及到女性身体掌控权等一系列议题,这部影片却是一部并不激烈也并不血淋淋、人物描写大过观点表达的作品。

    它没有抗争和碰撞,没有戏剧高潮,没有真情告别和最终和解,没有《朱诺》的美式温情,也没有《四月三周两天》的粗粝沉重。《从不》更像是从两位少女人生的录像带中节选了几天几夜,以近距离但保持克制的视角观看她们的生活和旅程,不刻意营造狗血也不忽略任何细节。这样的观察让被放在特写之下的两位少女有了不似电影角色的真实感,我们也得以被邀请进入她们的世界,体会她们寡言少语下的不安,和面对高压事件的一次次情绪涌动。

    在这样的一个偏重角色研究的故事中,主角的出场方式极为重要,而《从不》以一种非常干净而高效的方式构建出了Autumn生活的世界和每日所所经历的日常。《从不》的开场是一场复古风情的高中才艺汇演,当Autumn的同学们表演着拙劣的猫王模仿秀和50年代男女混搭歌舞时,Autumn用吉他伴奏唱着一首悲伤的歌。虽然她穿着有些滑稽的外套抹着银色亮片眼影,她眼神和歌声中流露的心事已经让她和同龄人身处不同时空。

    而接下来从餐厅到家中,从超市到街头的几场戏,被几个小妹妹占据精力的妈妈、没好气的继父再到活泼能干的表姐Skylar,Autumn周边的人物关系被迅速补全,而Autumn的格格不入和与自己所处环境之间的间离感也一步步加深。导演Eliza Hittman之前的两部长片都设定在阳光充足的悠长夏日,但《从不》却选择了宾州寒冰未消的冬季,整个故事蒙上灰白色的滤镜,穿着笨重衣服遮住肚子的Autumn一人走着。

    然而,尽管Autumn形象的树立过程精准而高效,她整个人物最为重要的前情却被有意地完全隐去,即这场意外怀孕是如何发生,以及孩子的父亲是谁。当我们进入这个故事时,Autumn已经怀孕一段时间,而以她有些沉默和自我封闭的性格,是肯定不会告诉我们这些看客她最想闭口不谈的秘密的。

    这样缺失了一块拼图的人物画像,为观众制造了一些萦绕周身的神秘感,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故事因此不再是关于一个女孩堕胎的前因后果,而变成了关于Autumn这个具体的真实存在的普通人,在做出堕胎决定后生活经历的方方面面。这个故事,由此不再去追问行动的原因,而只把镜头对准行动本身。

    Hittman在访谈中的一句话或许非常完美地解释了她为什么选择隐去这些背景:"It's no one's business but hers." 这是Autumn自己的身体,也是不容其他任何人参与的只属于她的决定。所以,她才会在知道自己怀孕之后,以一种原始而暴力的方式刺破身体穿上鼻钉。这是一个同时带着自毁和自爱的动作,Autumn急迫地宣示独立,宣示对自己身体的唯一掌控权。

    背景中的另一性别

    从传统的剧作角度看,《从不》可以说是一场略为松散的The Hero's Journey(或者应该说是The Heroine's Journey),主角离开家乡踏上旅程,坚定目标克服困难,最终胜利归来。从宾州小城到曼哈顿的旅途是Autumn和Skylar的奥德赛,虽然我们的英雄们坐着灰狗吃着最便宜的面包,她们的坚定与勇气、她们之间不用言说的相互扶持,都为整场旅程注入了一些动人的英雄主义。

    虽然不是叙事模型中每个环节都涉及到,但既然是英雄的奥德赛,就免不了重重困难和阻挠。《从不》的故事回避了更为戏剧性的冲突,纽约这个城市似乎就顺势成为了两个少女必须战胜的大反派。她们笨拙地买票,无处可去只能来来回回坐地铁,整座城市嘈杂的夜幕降临在她们身上,而她们下棋甚至赢不了一只鸡。

    这趟纽约旅途中,她们最为明显的负担就是随身携带的那只毫无必要的大旅行箱。Autumn和Skylar本来就只计划来纽约一天时间,但Skylar却往里面塞满了换洗衣服,不得不拖着笨重的箱子艰难地跑上跑下。导演对此的解释是,她读到很多来纽约堕胎的女人们都会多带很多行李,因为她们总想着来都来了,可以有时间观光;但她们错了,她们只是来堕胎的。这口不得不携带的负重,似乎是纽约对小镇女孩们的一个玩笑,也是一个视觉上的隐喻,映照出表面冷静的两人内心的千钧重压。

    对比那些在堕胎非法地区的女性可能有的绝望挣扎,两个主角的困境似乎显得不值一提,毕竟Autumn是仍然有着自主选择权的一位女性。虽然经历了一番波折,Autumn最终也是在合法的地方接受安全的手术,工作人员不仅非常专业且温柔友好,而Skylar也能在餐厅洗手间用着“法国妓女洗澡法”苦中作乐。

    但以上的外部阻碍并不是两人所遭受的全部,还有一层威胁一直潜藏在背景里。观众席中大喊"slut"的同学,叫家里狗狗"slut"的继父,超市中躲在玻璃后窥视、抓住机会就亲两位女孩手的老板,地铁上的变态,以及搭讪的男孩,这种危险是如此熟悉如此深入日常,甚至可能都不再被算到需要单独强调的困境中。作为一部以两位少女为主角的作品,《从不》非常精准地捕捉到了身为女性,尤其是未成年女性,随时随地经受的凝视、羞辱、骚扰甚至侵犯,和她们由此发展出的已经深入骨髓的不安和警觉。

    而到“从不,很少,有时,总是”的问询段落,这种性别权力的不平等变得更加直白,一直隐藏在背景中的男性出现在对话之中,被“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中的一个词衡量和审判。在两性关系中,每位女性或多或少都担心过意外怀孕,但大多数情况下,却是男性,拒绝使用避孕套、在女性不愿意的情况下强制发生关系,甚至采用身体暴力达到目的,最终再让女性来承担所有风险,承受发现意外怀孕后那一瞬间的绝望和堕胎对身体与心灵的巨大伤害。

    我们总教育女孩自尊自爱,但在男性的绝对力量、压迫和暴力之下,这样的性教育或许并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可笑的是,我们似乎只能通过“熊孩子很烦”的避孕套广告,来颇为冒犯地教导男性:不想承担当爹的责任就给我好好避孕。Autumn用穿鼻环的暴力方式宣示的身体控制权,在这里显得如此苍白。

    虽然我们并不知道Autumn意外怀孕的前因后果,但她开场唱的那首"He's Got Power"或许说明了一切。不管是不是以爱情之名,这个象征意义上的,都用绝对的力量,让“我”做出违背意愿的事,说出违心的话,让“我”最终失去对自己身体的掌控。

    然而,虽然《从不》涉及以上对性别政治的讨论,它仍然是一个重视人物多过传递信息的故事,它做不到对女性议题讨论的面面俱到,也不是一次强有力的发声或者批判。过于强调本片的女性主义标签,可能会略微有些偏移重点,在整个故事中,《从不》没有为任何主角的行为定性,既没有指责搭讪男孩的行为,也没有批判Skylar出卖色相换取金钱的举动。

    它更像是一次平静的叙述,捕捉少女们这几天中经历的一切。这些身为女性所感受到的威胁,不是作为宏大主题在此进行讨论,而是这两位我们要进行角色研究的主角们身份的一部分,是她们当下行进着的日常:危险的目光藏在每一扇门和窗后,地铁的门每开一次都要马上惊醒,把所有陌生男性一概当做坏人处理,时刻清醒,时刻保持警惕。对于女性观众而言,这种体验真实到让人有点毛骨悚然,而对于男性观众而言,这或许是他们最需要去尝试理解的感同身受。

    寡言的少女

    作为一部有着似乎值得大加挖掘的主题的作品,《从不》的对白算是相当少。在展现青少年的人物状态时,Hittman不用看似聪明入时的对话来显示自己有多懂青少年,也不借角色之口发表主张,而是选择用最少的词语和能代替语言的行动来描摹贴切的情感。

    主角Autumn本身就是个不太爱说话看似生人勿进的青春期少女,而她情绪的细微变化,都靠演员Sidney Flanigan用诸如“F*ck off”这样的一两个单词,和特写镜头下的表情呈现。第一次演戏的Flanigan对Autumn的完成是相当好的,整场旅程中情绪的循序渐进、想要不断藏起来的焦虑和迷失,都写在她那张不算锋利但仍很孤独的脸上。

    而Autumn与Skylar之间的互动,也几乎不需要语言。《从不》里主角们的重大决定都不是靠讨论和商量出来的,而是靠坚定的动作准确地表意,就如决定去纽约时Skylar一声不吭地往Autumn书包里塞现金,和好时Skylar自然地为Autumn做眼部遮瑕。两人之间充满真情的默契,Skylar不追问的无条件支持,都在这些沉默的动作中缓缓流动。

    两人最为动人的身体接触,是Skylar为Autumn牺牲色相时两人的偷偷勾手。在这之前,《从不》故事中的身体接触都由男性发出,巴士上遇到的搭讪男,武断而具侵略性地用手搭上Skylar的手臂,之后在KTV也毫不掩饰地来回抚摸Skylar大腿。在这两段接触之后,镜头都马上移到Skylar若有所失而略带厌恶的面部特写上。

    但Autumn和Skylar的勾手不一样,在一根圆柱之间,姐妹俩的小拇指轻轻勾上,我们看不到对面被不喜欢的人亲吻着的Skylar当下是什么表情,但这带着孩童时代记忆的接触,是略带伤感但最具力量的相互支撑。

    在这个并不明亮的故事里,Autumn和Skylar之间的友情是为数不多的一道光。我最喜欢的两人互动,是做过手术之后的Autumn和Skylar在中国城面包店吃面包,笑着讨论圆圆胖胖的面包像虫。这一段对话是两位演员的即兴发挥,也是两位真正在该年纪的年轻人最真实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和在其他场合下符合青少年特性的寡言少语,也进一步让《从未》更具有普通人人生故事的质感。

    幸好,这个故事拥有一个饱含希望与光亮的结尾。解决了一切的少女们坐上了回家的巴士,柔和的光线中,疲惫的Autumn终于安然闭上眼睛。我们对Autumn的观察就到这里结束,在未来,她或许会告诉别人她意外怀孕的秘密,或许不会。不管怎样,我们将都无从知晓,毕竟这是属于她的身体,也是属于她的故事。

     7 ) 美国姑娘长大特别不容易

    独立电影《从不,很少,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的主角、宾夕法尼亚小镇的两个高中女生周围没有男性楷模,只有出言不逊的同学、图谋不轨的经理、以财谋色的青年、长不大的继父和各种类型的怪叔叔,不管是在小镇超市的结账处还是深夜纽约的地铁上。

    对满心期待做妈妈的孕妇来说,倒计时的每一天都意味着离愿望实现近一步,但对高中生来说基本上相当于定时炸弹滴滴答答地持续逼近引爆点。电影中的女生想了各种办法中止妊娠,包括大量吞服维生素片和用拳头击打腹部,当然效果都不够理想。

    与中国不同,年轻女生根据电线杆或者微信上的广告就可以找到诊所轻松地予以无痛处理,但美国铁锈地带的女生意外怀孕以后只能陷入走投无路的境地,她基本失去了对自己身体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小镇上的女性健康服务机构其实只是美国社会强大的反堕胎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她们在流动资金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也只能硬着头皮搭乘长途汽车到纽约。

    在美国一个又一个州将堕胎诊所逼到个位数甚至接近清零的时候,好在还有纽约这样的自由派孤岛容纳下Planned Parenthood,虽然几乎每一个这样的机构门口都会严防死守。诊所的安检之一丝不苟超过机场,而街上一定有唱着福音歌曲的基督徒劝阻寻求帮助的女性。

    电影中的核心场景设计超级简洁但具有惊人的冲击力。高中女生与纽约健康诊所咨询师的问卷对话涉及到的话题从药物过敏史一直到性经验史,她的回答高度浓缩了美国年轻女性成长过程中面对的复杂挑战,从性别、心理、生理、欲望、情感、家庭、财务、地域,一直到宗教和政治,联想起美国制造业的流失、美中贸易战甚至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也不困难。

    如果我投票,这部低成本小制作应该是2020年的美国最佳电影。

     8 )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深焦圆桌谈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深焦圆桌谈

    策划│深焦编辑部

    编辑│XL

    2miao:

    大家好,感谢三位嘉宾来参加这次的《从不,很少,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2020)圆桌。影片拿到了今年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银熊奖——评审团大奖,片中饰演主角表亲的美少女演员塔莉娅·莱德(Talia Ryder)也给影片吸引了不少目光。我是从题材和口碑两方面建立了对影片的期待,出资源之后第一时间就找来看了。首先,想了解大家对影片的整体评价。舌老师和Tilda是去到了柏林,两位也可以谈谈影片大银幕观感,和这个评审团大奖是否实至名归。

    舌在足矣:

    我当时在柏林其实没有看这部,因为想着可以回纽约马上去院线看,结果疫情爆发居家令出台以后,最后还是在家里用电视看的。我并没有看过她之前的作品,但是单就这部来看,算是很典型的圣丹斯系美国独立片。至于得奖方面,因为我很喜欢的《第一头牛》(First Cow, 2019),还有《日子》(Days, 2020)都颗粒无收,所以,还是有那么一点点不服的。

    在家看这部片的感觉,还是很奇妙的。因为我就在纽约,隔离在家,而这部片有差不多一半的篇幅,都是在纽约拍的外景,所以,第一印象就是一种熟悉感吧!尤其是片里拖着那个大箱子到处跑、上下地铁,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很多经历。

    第一头牛(First Cow, 2019) 海报

    Tilda:

    《从不》应该是导演伊莱莎·希特曼(Eliza Hittman)三部长片里面,从完成度、作者风格、叙事流畅性等方面最好的一部吧。片子格局虽然不大,但是胜在细腻真实,在柏林今年主竞赛的作品里面还是挺独树一帜的。当时,我记得场刊分数也很高,所以,得奖在电影节期间看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然后,小屏幕和大银幕的观感区别,对于我来说,影片其实是比较叙事驱动的作品,所以,可能在视觉奇观上,并不会给观众带来太大的区别。但是,希特曼也是那种比较喜欢用浅焦人脸大特写的导演,所以,可能大银幕看起来,那种逼仄感和压迫感更强。

    圣丹斯系这点我复议。她的第一部作品是少女压抑的性探索,第二部是少男的同性性欲探索,然后区域也都是纽约及纽约近郊,而且也都是在圣丹斯首映的,所以,从作者性上是连续的。

    2miao:

    所以,会觉得希特曼是通过现有三部的作品,已经建立了个人的作者性?可以再拓展一些来说吗?

    Tilda:

    虽然,现在称之为电影作者,可能还有些言之过早,但是,作者性我觉得还是能看到一些端倪。比如,在题材上的相近性(青春期性行为和精神状态、性欲层面的迷茫、流动的身份等等)、重复使用一些电影语言(浅焦特写、肢体部分的特写、较少使用背景音乐等)、对于特定城市景观的呈现、某些经常出现的意象(海滩、被风吹起的衣服和头发、蹦迪场所等等)。

    2miao:

    而且,她的主角都是美国的青少年,来自大城市近郊或者普通小镇,他们都比较边缘,个性上也都相对沉默。和我们经常看到的、开朗聒噪的青少年形象不太一样。

    《从不》把主要的空间框定在室内和封闭的交通工具上,而对外部的纽约没有地标性的展现。大家觉得影片在故事发生的空间选择上有什么特色?舌老师是非常了解纽约的,去年和今年也出了不少体现纽约街区感的电影,会认为希特曼有做出不一样的感觉吗?

    舌在足矣:

    我觉得这恰恰是影片的一个优点。可能,大家一提到纽约想到的都是摩天大楼、大都市这样的印象。但是实际上,在纽约街头,这种压抑感、逼仄感是非常强烈的。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影片在纽约的部分,除了地铁和Planned Parenthood,几乎都是在42街的长途汽车站周围。那里和时代广场只有一个街区之隔,可以说是纽约最人潮汹涌的地方,但也同样是异常冷漠的一个地方。这点,我觉得她展现得很好。

    Tilda:

    我看希特曼在林肯中心的Q&A上,说自己是看了2012年爱尔兰的印度裔女孩Savita Halappanavar,因为当地法律禁止堕胎而致死的新闻,而创作了一个treatment。本来的故事,设定在爱尔兰。但是,因为资金等拍摄条件问题,后来就改成了一个纽约的版本。影片中的纽约车站,给我的直观感受就像一个不通风的迷宫,很好地展现小镇女孩初来大城市的迷失慌乱感。再加上堕胎这样一种心境,男性们潜在会带给她们的伤害,有一种危机四伏的紧张感。

    四月三周两天(4 luni, 3 săptămâni și 2 zile, 2007) 海报

    牧之:

    我之前也是没看过导演之前的作品,抛开文化背景的的话,第一感觉像一部自然主义风格的欧洲片。最先联想到的是罗马尼亚的《四月三周两天》(4 luni, 3 săptămâni și 2 zile, 2007),这部片更没有那么冷峻、多了几分小清新。

    关于空间设置的问题,我早上刚看了New Yorker的采访,导演说拍纽约时她一直想着布列松(Robert Bresson)的《死囚越狱》(Un condamné à mort s'est échappé ou Le vent souffle où il veut, 1956)。为了凸显一个人从监狱解脱出来的一种非常具体的状态,把片中参加法国抵抗运动的主人公,拿来与本片作肢体和触觉上的类比。可以说导演是刻意赋予了Autumn“摆脱”的决心的。

    死囚越狱(Un condamné à mort s'est échappé ou Le vent souffle où il veut, 1956) 海报

    2miao:

    我们再从细节处展开来,谈谈影片本身吧!我想直接切入片中最重要的一场戏,也就是揭示片名用意的这场戏。如果我没有观察错,这是女主角Autumn唯一一次有所哽咽和眼圈发红。从头至尾,她都是相当隐忍和表情漠然的。想问大家对这场戏的反应如何?会受到情绪的感染吗?我个人的感觉是,从头至尾,影片都没有刻意要求观众与Autumn产生共情,整体上是相当反煽情的,但在这里,还是会被一下击中。

    舌在足矣:

    这场戏,确实是影片里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场。因为其实影片叙事上一直在藏:我们对女主和她cousin的背景了解并没有多少,胎儿的父亲是谁我们也不知道。这场戏信息量很大。不仅让我们一窥女主的成长故事,更直接将女主作为性侵受害者的身份点明了。

    Tilda:

    肯定是有被感染,毕竟是题眼的桥段嘛!而且(作为女性观众),之前我也有被感动到的细节,比如她给自己打鼻洞的那里,我立即能体会,那是她象征性地想夺回对自己身体的使用权的举动。医生提问这场戏,我反而觉得医生的画外音是一个非常好的配角。平静温和,是一种专业性的表现。但这种冷静克制不评判的专业主义立场,可能是女孩在这一刻最需要的东西。舌老师说的很对,很多信息,我其实看第二次才有领会。比如,她说自己在一年内有两个性伴侣,而那个长期的性伴侣(可能是男友)并没有强迫她进行性行为。那么,这是否暗示说她其实经历了被性侵?她的性格暴躁、又行为不检的继父,是否和此有关?这些留白让观众猜测。但是越猜,觉得可能事实越惊心,反而就带给影片一种奇特的能量。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2020) 剧照

    2miao:

    我也想对这点题的这场戏补充一些点评。我觉得希特曼很主动地去建立和加强Autumn个人主体性。她虽然是一个受害者,但她牢牢掌握着个人历史的讲述权。这个寡言少语的冷面女孩,选择没有把过去的经历告诉面前的医生。她同时回绝的是银幕之外观众的窥探欲望。在此之前,她很坚决地不要肚子里的孩子,包括Tilda提到的打鼻洞的举动,都是在强调她自己的意志和决定。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那个时刻拖累两人的大箱子。我在一篇导演采访里看到的解释是,希特曼是在杂志里读到过一篇有关前往纽约堕胎的女性的文章,其中提到,她们总是过度打包。于是,她在影片中加了这样的设计:让两个年轻女孩带着大件行李。希特曼本人也承认,这是对她们承担的重负的隐喻。各位接受这个物理化、或者说视觉化“负担”的做法吗?以及,她们究竟承担着怎么样的“重负”?这个行李箱是否蕴含更多的解读空间?会不会觉得这个设计太刻意了?

    Tilda:

    希特曼这个解释还蛮有意思的。确实从道理上,这样重装上阵完全解释不通。但是,我有一点理解。第一,她们肯定不是经常出远门的人,过度打包,说明她们对未知的旅途很焦虑;第二,就是决定做得很突然,她们也没有什么深思熟虑的时间,就随手一抓打了包。

    舌在足矣:

    我觉得确实是有些刻意的。因为,除去这个隐喻的解释,大箱子在影片叙事上,可以说完全讲不通。通过第一次去诊所那段,我们就可以得知,其实,她们本来是想当日往返的。影片后来拖了三天两夜,完全是意料之外。那么,这样一个计划中一天的旅程,还拖着这么个累赘,实在是没有道理。除去隐喻的作用,另一个作用就是推进故事发展。比如,Skylar不得不独自去和Jasper去取钱的一个原因就是,Autumn要守着箱子。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2020) 剧照

    2miao:

    对!我也觉得这个道具,还是花了很大心思在用的。而且,当两个人在一起时,总是Skylar来拖着箱子的,毫无怨言地为Autumn分担压力。这也是在表现不付诸言语、以默默陪伴的形式存在的女性互助吧。

    牧之:

    除了推进叙事和隐喻之外,那个沉重的箱子可能也代表了两个女孩脱离过去、独立的决心。两人都是宾州乡村工人阶级的孩子,一次远行包涵了太多的可能性。

    2miao:

    大家怎么看《从不,很少,有时,总是》这个片名?

    Tilda:

    我记得,之前有个短评好像是说,《从不,很少,有时,总是》这个标题和《四月三周两天》有一种莫名对仗的感觉。不知导演是否刻意为之。当然,我没考证到导演本人的说法。

    2miao:

    的确,好多人都评价《从不》是美版《四月三周两天》,或者《四月三周两天》的美式变奏。牧之刚刚也提到了。我本来准备最后再来问这个问题的,但这部金棕榈作品可真的是避不开呢!有此片在前,我们对意外早孕和寻求堕胎的故事,似乎有了更严苛的评判标准。要不,现在大家联想自己观影体验中看过的其他涉及青少年早孕的电影,来说下《从不》是做出了不同,还是没能突破这个有些陈旧、甚或泛滥的题材。另外,牧之能不能展开谈谈,为什么会觉得《从不》像一部自然主义风格的欧洲片,“小清新”体现在何处呢?

    朱诺(Juno, 2007) 海报

    Tilda:

    我还能想到的一个对标的作品是《朱诺》(Juno, 2007)。不过,后者更像一个带有童话色彩的类型片,可能是未成年少女怀孕这个议题最完美的解决版本。

    《从不》的突破性可能是叙事视角吧。像2miao说的,隐去Autumn自我剖白的过程,是一种反窥淫欲的选择。没有全知视角关注个体情绪状态,某种程度上也是女性叙事的特点之一。但是,毕竟有《四月三周两天》这样的珠玉在前,《从不》的广度、深度和导演技法,肯定及不上前者。但是,电影艺术又不是体育比赛。我觉得包容女性作者的创作特点和声音,才是匹配本片的观影态度吧。

    舌在足矣:

    《朱诺》不仅仅故事更有希望,或者说积极向上,全片的风格也是那种典型的美式青春片。无论是那些典型的高中校园人物,还是充斥全片的摇滚流行歌。从这个方面来讲,《朱诺》要小清新多了。

    牧之:

    导演用大限度的自然光、写实感,描述出一个险恶的、近距离的纽约。相比《四月三周两天》,少了宏大叙事的带入吧。但是,承载性别政治和堕胎这样的沉重议题,这样的风格不够现实。比如,片中出现的男性角色,在我看来是很符号化的。片头唱“He’s Got the Power”的片段,就给影片定下了抗争基调。这样的手法很聪明,但不够高明。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2020) 剧照

    Tilda:

    男性角色符号化这点,我有一点不同意。我觉得Jasper这个角色还挺值的玩味的。他是代表父权的“坏人”吗?好像也不完全是;他是女性的帮助者吗?好像又图谋不轨。还挺好奇大家对这个男性角色是怎么看待的。

    舌在足矣:

    《四月三周两天》和本片对我来说,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里面,尽管女性为了堕胎做出的牺牲更大,但更多的表现了女性角色的能动性和一种抗争;而《从不》,更多的还是去强调受害者的这样一个身份。因此,我更喜欢《四月三周两天》,并且认为,《从不》就同题材来说,没有太多的突破。

    男性符号化这一点,我是赞同的。刚刚2miao有提到,最近同样在纽约拍摄的电影。我就想到了《小丑》(Joker, 2019)。《小丑》里,为了表现上层阶级的丑恶,安排了一场小丑在地铁里被一群西装革履的“精英”们霸凌。而在这部片里,同样是地铁里,同样是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对女主猥亵。但作为一个纽约的居民,这两场戏都让我觉得很刻意、很出戏。

    小丑(Joker, 2019) 剧照

    Tilda:

    我没有觉得《从不》在强调女性受害者的身份。我觉得,这可能是观众的一种预设立场——“她们是受害者”。小镇女孩在相对保守的社会和家庭环境包围下,做出一个自己去远处的大城市堕胎这个举动,不是一种个体的抗争吗?反而,《四月三周两天》最后落在了两个女孩即便做出这么大的牺牲,成全了堕胎的举动,但是,她们都是体制的真实受害者,即便堕胎这个事件过去了,女主在男朋友家餐桌上,别人的对话侧面提示,她可能一生都会是这个体制的受害者,无法逃离。请问舌在足矣,怎么解读Jasper这个角色的心理动机呢?

    舌在足矣:

    影片里描述的这些男性形象,在现实里都是存在的。但把影片所有男性形象全部按这样塑造,就是我前面说的把Autumn和Skylar设定为受害者。包括前面牧之提到的开场的那首歌,歌词也是将女性置于一种男性凝视下无法自拔;而后,在Planned Parenthood里医生说了一句“I want to make sure you’re safe”,同样也是在暗示女主的受害者身份。

    2miao:

    想回应一下舌在足矣 。我每次一个人在纽约坐地铁,还是会感到不安的,奇奇怪怪什么人都有。午夜场电影我是绝对不看的。往往是在这种鱼龙混杂的公共场所,我会对自己的性别身份有更机敏的意识。《小丑》里的情况,当然更为极端。但《从不》里的深夜猥琐男,我觉得不是没有可能遇上的。刻意之处,可能在于做出这个动作的是“西装革履”的男人,而不是住在车厢里的流浪汉。前者更突破对猥琐男的固有印象吧。或许,影片的抗争性也是在这里。

    Tilda:

    西装革履也不一定都是精英吧。华尔街也有柜台职员不是吗?可能只是一个都市打工仔。

    牧之:

    Jasper也是个和两位女主一样的迷惘的、缺乏存在认同感的青少年,他在试图接近女性的同时,感受不到真诚;同时,反过来又是被女性利用的“工具人”。在强调性别叙事以外,是不是也冲淡了对立感,强调了女性主体性。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2020) 剧照

    2miao:

    纽约地铁上遭遇的猥琐男,还有Autumn的继父和同学,超市店员和顾客,片中绝大多数的男性角色,都只是短暂的出现,非常功能性地,对Autumn和Skylar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骚扰和侮辱。大家会觉得这种设计极端么?特别想问问参与讨论的两位男性,是否会觉得受到冒犯?

    Tilda:

    如果这样看,为什么我们不去问,之前电影中把女性角色完全设计成物化的客体,是不是一种极端的做法?

    2miao:

    我觉得当然可以这么设问。但我们讨论的影片是《从不》,这里功能性的角色是男性,用意也是相当明显的。

    Tilda:

    这样设问,感觉有点太体贴男性观众的感受了。好像女性题材的影片,得到justified的前提是问问男性观众,你们觉得这部影片中的男性形象塑造得真实不?觉得不真实?那肯定是女权立场偏见。但是,或许,现实中一些女性的感受,就是来自不同阶层男性的“不善”;或许,他们做出不同程度的“侵犯”行为,是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

    燃烧女子的肖像(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2019) 海报

    舌在足矣:

    其实这种将男性角色边缘化、脸谱化的现象,在近几年的一些影片里还挺常见的。去年的那部《燃烧女子的肖像》(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2019),几乎没有男性角色。

    同意Tilda所说,Jasper的角色,我觉得就是为了表现这一点。现实里,这样的男性其实很多。他们可能没有直白赤裸的侵犯女性的言语和行为(比如,地铁猥琐男、表演slut男、超市经理),但会“死缠烂打”式的搭讪陌生女性。然后,自以为提供了女性一些“好处”,就理所应当有和性有关的回报。这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让他人不舒服,并且觉得自己没有问题。

    Tilda:

    恕我直言,影史上可能随手就能挑出一部几乎没有女性角色的作品,不乏大导演们。这应该不能算是一个缺点吧。或许,两性观众都可以试着拓宽自己的评价标准?

    牧之:

    正是因为,过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被物化太严重,我们才不希望,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于男性的窥视,把女性摆在被孤立和被压迫的身份立场。符号化的表达是不具备普适性的,我个人是期待,看到电影里男性更多作为反思的形象的,而不是作为新的被异化孤立的客体。包括前面提到的《燃烧女子的肖像》,过多的对立叙事只会强化意识形态冲突,女性的主体性会以牺牲创造力为代价而崛起。男性看了不会觉得有失偏颇,只是会觉得单调。不过,带着真诚的创作总是好的,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电影。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2020) 剧照

    2miao:

    Tilda怎么看Skylar和Jasper的关系?

    Tilda:

    我觉得Skylar肯定是不讨厌Jasper的,或许说,在另外的情境下,他们甚至会调情。Skylar对他不是一味的敌意,不然,也不需要把手机号码留给他。正如我之前说的,Jasper不是一个“恶人”,他是一个可以对别人伸出援手的青少年。但是,他确实期待Skylar潜在的性回报。Skylar第二天晚上找他,特意化了妆,暗示她在主动利用自己的性资源。所以,两个人之间多少真情、多少利用,我真的没办法清楚地界定。或许是牧之 所说的,一种迷惘、模糊、混沌的状态。

    舌在足矣:

    当然不是缺点。一个影片里有什么样的人物,没有什么样的人物,只要能够在导演的艺术表达里自圆其说就可以。《燃烧女子的肖像》里,男性的缺位与影片里女性直接的姐妹情谊的力量的展现(同样是堕胎)息息相关。但本片里,既然已经像我前面说的那样,去很好的刻画了一个“普通男生”所展现出来的、对女性的“不善”,再去脸谱化的塑造一堆男性形象,多少有点画蛇添足。因为,前者代表的是一种日常的恶意,冲击远远大于那些刻意的恶意。

    Tilda:

    我反而觉得,这展现的是来自不同层面和层次的男性“恶意”。但我明白舌在足矣的意思。

    2miao:

    片中Autumn去了不同的机构,经历了各种问询,这占到影片的很大篇幅。大家怎么看影片对各类流程的详细展现?这可能是影片最“美国”的一点?

    舌在足矣:

    这个也是让我觉得,影片有点点肯·洛奇的调调在里面。这种对官僚机构看似关心呵护实际上冷冰冰、机械的、甚至会对人造成二次伤害的机制的展现,都让我想到了他的一些桥段。

    Tilda:

    我对这点倒没有特殊的感受,觉得可能是它写实性的一部分。虽然,这部影片可以看做是去年美国反堕胎法案背景下的一个回应,但是,我觉得导演的用意,可能不是在批判这套体系,是展现小镇机构和纽约城机构的不同。主人公达成目标需要经过怎样的真实流程,对于我这样没有类似经验的观众而言,好像纪录片一样,有一种传递信息的效果。而对这套体系的批判,可能需要在观影之后观众去联想和延伸。

    牧之:

    换一个角度看,也许也正是咨询人员的、冷静的专业性,才能让女主卸下心防吧,也许是暗示制度改革的必要呢!毕竟16年大选以来,美国各州堕胎诊所数量骤减,宗教和保守势力的反堕胎抗议活动也更加频繁。堕胎关乎女性身体控制权,但却和安乐死一样面临尖锐的道德问题。抛开一切争议先不谈,只有更好的为“人”服务的体制,才能避免社会撕裂更加严重。

    舌在足矣:

    影片里“让女主卸下心防”显然是失败的。诊所曾表示,可以为她在纽约提供住宿,但被拒绝了。

    沙滩鼠(Beach Rats, 2017) 海报

    2miao:

    我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希特曼总是在启用新人演员。《沙滩鼠》(Beach Rats, 2017)的男主角哈里斯·迪金森(Harris Dickinson)应该算是她捧出来的,现在好莱坞大制作和欧洲艺术片两开花。饰演女主角Autumn的茜德尼·弗拉尼根(Sidney Flanigan)之前没有演出经验,是希特曼在帮别人做项目时发现的。因为颜值出圈的塔莉娅·莱德也是第一次出现在大银幕。大家会如何评价希特曼的选角和调教演员的能力?

    Tilda:

    希特曼的主人公都有些相似,沉默寡言、情绪克制;或许,也倚重演员自身的特质(比如茜德尼本人也是唱作歌手)。对于调教演员这点,我没啥结论,等着再看看她之后的作品。

    舌在足矣:

    之前提到的那场“点题”的戏,一镜到底,女主展现出从平静、到不安、到崩溃,再加上她首登大银幕的背景,我觉得希特曼调教演员的能力可见一斑。

    牧之:

    采用非职业演员,也许是继承新现实主义的传统?毕竟,这样的题材,非职业或者新人演员更容易出彩。两位女主在片尾吃面包那一段,好像是即兴表演吧。那一段的情绪转折和表演就很自然,很升华主题。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2020) 剧照

    2miao:

    大家还有什么补充吗?或者,有没有想提出来再讨论的问题?

    Tilda:

    想回应一句牧之。凝视与被凝视这个主题,可能对于女性主义电影创作者们而言,还没有完全探索和颠覆完成。《燃烧女子的肖像》的出现,可能算是这个门类主题的集大成之作。当然,我也想看到形式和内容都更有创造力的女性表达。但同时,我也支持在这个大势潮流之下的所有创作。

    牧之:

    非常同意你的看法,Tilda Li 。我最后想补充的一点是,片中呈现的社会和家庭里的冷暴力、霸凌和冒犯,有时其实是不分性别的。把受到侵犯的客体,换成男性、或是任何弱势群体,其实也都成立。讽刺是弱者的特权,也是对付强者的武器。女性主义的电影需要跟随现实不断修正成型,期待看到量变产生质变,期待更多真诚的创作和表达。

     短评

    ——痛吗。——没什么感觉,只是不舒服。看完至今依然情绪紊乱,不知道怎么去评价这部电影的痛。可能,那淡淡的,描述不清的,很快就会忘记却又不时会记起的,不适的感觉,才是痛苦本来的样子吧。真正的关乎女性的电影不需要嚎叫和口号,只要一次短暂的合眼,一句简单的rarely,就足以掀起风暴。

    6分钟前
    • .
    • 力荐

    散场的时候片尾曲在唱:” You’ll never understand.” 来看到豆瓣的短评,发现是的。They’ll never understand.

    11分钟前
    • 垣樨
    • 力荐

    让这个在平庸调度下的陈旧题材散发出一丝光芒的,恐怕是大巴上搭讪男引出支线。正是这种貌似暧昧情感背后混杂着的权力和经济驱动力,催生着男女关系中“第二性”诞生,以及附着着这种社会结构,现实生活中男女情感权力的复杂性。

    16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真的很像《四月三周两天》的变体,但缺少蒙吉式的社会背景铺设,而更专注于女性在性暴力与堕胎困境前的痛苦,但拍得不俗——并无狗血情节,反以一种平稳无波的方式表达这个痛楚的问题是怎样渗透进日常;未成年女性尤其容易落入身体与经济弱势的一方,一切不堪都尽在“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中显现,令人心疼。女性间的互助是人间一丝温暖;搭讪女二的男生,侧面补全主题。

    1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大量的近景与特写营造的压迫感如同无形的墙一样无处不在,恰恰这就是女性所面临的困境:突然有一天要面对全世界,却发现自己完全无力应对的无力感。尽管整体情绪波澜不惊,但是「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出现时还是有被击中,这个片名应该再也不会念错了。

    20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优点在于特别生活。买票坐车,地铁,找诊所,找吃的,地铁,勉强找个找地方睡,就这么坚持两天。最让人振动的是表妹的成熟,男人啊,没有真正的好心,总是想要和你做交易。7分片儿

    21分钟前
    • 木可流芳
    • 还行

    白描,反动情。情节走向一如既往的好猜,一曲《四月三周两天》的美式变奏。

    25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这些天一直在看大众商业电视剧,突然回头看看这部“小众文艺片”,感受满不同的。是位40岁出头的美国女导演的第二部电影,获得了今年柏林节评审团大奖。朴实、稳重,但内容还是单薄了些。查查她的履历,自编自导,自制片,2011年的短片获得各种称赞,14年拍成长片处女作,又过了五六年,拿出这部电影,获得认可。典型的独立电影人,不容易啊!

    28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比隔壁鸟小姐的青春残酷的多却也真实的多

    31分钟前
    • 十二
    • 力荐

    Skylar不得不牺牲自己的色相去换回程的车票时两个女孩子轻轻的勾勾手指,大概是全片最戳心的一场戏。虽然无处不在却又冷冰冰的“帮助”,让人感觉不到任何这个社会对“失足少女”真心的关爱,而好像是根深蒂固在人们心中对这个群体同情却又轻蔑的复杂情感。毕竟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才可能成为heathcare professional的人,怎么可能真正理解高中还没毕业就要堕胎的少女的内心呢。最后能帮助她们的,只有她们自己。

    35分钟前
    • 荆棘
    • 推荐

    主竞赛看到的第一个称得上喜欢的。就坐在主创前面一排,团队很年轻,大部分是女性,结束之后在掌声中接受大家的祝福。和旁边的女孩感叹,能拍电影可真好啊。

    40分钟前
    • Uto
    • 推荐

    这种不痛但不舒服的感觉传达得很到位。

    42分钟前
    • 伸张正义
    • 推荐

    少年的你,从不过春天,很少嘉年华,有时天注定,总是狗十三

    44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片名那里还蛮戳人的。

    4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从不期待,很少反抗,有时落泪,总是沉默。

    50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从不平等,很少关爱,有时受伤,总是渣男。

    51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4.5 点题的那段张力直接哭倒一排人。真希望年轻的男孩都来看看。

    55分钟前
    • 一位真人
    • 推荐

    低到無處可再低,如同塵埃落下而不留餘痕,絕非是一場壯觀的成人禮,更不是雙妹同盟化險為夷的冒險旅程,壓在她身上的不是痛苦和勇氣,沒有道德的指責,更沒有慾望所能超越,添上任何底色都是徒然。青春的失誤,只不過換來我還未長大,還未有作為成人資格的回音,或許將來會有作為母親的資格,但誰知將來的事?生活壓根沒有任何期待,誰想要帶上各種顯眼的配色,就像那可有可無的接吻,刺在鼻上而不顯眼的鼻釘,Eliza Hittman 所描述的無感世代,是連帶失落都是變成一種奢侈品。但生命可沒有被標準化,量化的答案,只能如此,亦只有如此。由虛無的No Wave 到無病呻吟的Mumblecore,世世代代的抑鬱青年到此時更像要掛上Derealization(失實症的名號),如霧,一個窗格玻璃,或面紗。情感淡漠得越見失去知覺

    58分钟前
    • 何阿嵐
    • 还行

    4.5 还真就那样结束了电影,没有任何说教或和解等等,就像很多人的生活一样,没有意识到的流过了,标准电影语言直接省略,塑造出一种很自然的状态。中间侧方位完美点题处看得我想哭。两位女主也很不错,现场也超可爱,还有点害羞。P.S. 无论是《Lady Bird》还是这部电影,都没有比较的必要性,也没有必要评判哪部更真实,两部基于生活的电影都很真实。

    1小时前
    • HELIOSCARS
    • 推荐

    #70th Berlinale#主竞赛评审团大奖,已获圣丹斯美国剧情单元评审团特别奖。完成度相当不错,摄影很棒。女主角Sidney Flanigan第一次出演电影就到如此程度,不得不佩服Hittman调教演员的能力。“从不,很少,有时,经常”这个长镜头是影片最亮点,颇见导演与表演功力。这个长镜头加上前面给鼻子打孔和试图自行堕胎两场戏,Sidney Flanigan直接第一部戏拿个柏林影后也不是没可能……不过影片里俩女孩出门三天就要拎一个超大行李箱,属于典型的为了创造调度(制造行动上的困难)而专门设计的道具,如果这片拿不到奖很大程度就要怪这个箱子……此外影片的剧作还是可以再狠一些……而有意将所有男性角色写得都精虫上脑或者面目可憎的“厌男症”,就开始走向#metoo的反面了。

    1小时前
    • 胤祥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