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脱口秀大会第一季

    脱口秀大会第一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7

    主演:张绍刚,李诞,池子,大张伟,柳岩,倪萍,李天佑,杜海涛,黄绮珊,李艺彤,吴昕,何洁,撒贝宁,胡彦斌,张馨予,俞灏明,大鹏,沈梦辰,张召忠,欧阳靖,王琳,王刚,潘粤明,苏醒 

    导演:未知 

    猜你喜欢

     剧照

    脱口秀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1脱口秀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2脱口秀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3脱口秀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4脱口秀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5脱口秀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6脱口秀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16脱口秀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17脱口秀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18脱口秀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19脱口秀大会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脱口秀大会》 是一档由吐槽大会原班人马打造的脱口秀表演节目。李诞、池子分别带队年轻脱口秀表演者,和明星外援一起表演,争夺“脱口秀小王”称号!

     长篇影评

     1 ) 如果八年前的我走脱口秀的路

    三颗半

    想起初中时段子王的自己,周围听过的人都说可以去讲单口了,老师同学别人家家长etc。其实是脱口秀啦,其实反而自己爸妈并不知道自己的属性。但是也幸好如此。高中时的突然沉默虽然偏激但是也是正确反应。

    现在想想和那时王建国最像:有点学识,加上搞笑元素卖弄给对应层次的受众,实际当自己的学识并没有超前半个身位时就觉得无趣了。看李蛋池子时就看到年少时如果没有随大流的自己,叛逆、聪明、运气不差会有些成就,但是看世界的眼光局限于自己经历塑造的三观,行事对自己的感觉比较看重,周围人有积极回应就会觉得拥有一个世界。

    现在或者以一直未变的喜好判断,更喜欢的是rock、思文,可以算上那个黑客。他们有自己的阅历和体察,段子是创作出来的但不是拼接出来的,有自己的风格哪怕受众并不稳定。喜欢并且羡慕这种人。

    脱口秀是笑着揭露痛苦的过程,或者说,痛苦藏在欢乐背后,我一直是这样的人。但是也能轻易发现,脱口秀只能掀开痛苦的冰山一角,它能让创作者发泄,甚至能让听者痛快,但是顶多隔靴搔痒或者抓到痛脚但是解决不了。这就是我对脱口秀(脱口秀大会这个节目形式)以及自己的评判。并不真的拎得清,并不真的搞得定。

    自勉。共勉。愿成为想成为的样子。一直是幽默的自己。

     2 ) 受欧阳靖、王刚等嘉宾影响,本期《脱口秀大会》多数作品都不搞笑

    估计看到这个标题之后,粉丝们就得让小编满地找牙,以为小编让他们的偶像背锅了。其实背锅应该由欧阳靖、王刚、王琳这三位嘉宾来一起背。当读者朋友们仔细看过《脱口秀大会》之后,再仔细盘点一下就会发现,为配合嘉宾而写段子的就有好几个选手。这种命题作文行为对段子创作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会让好多的段子一点都不好笑。但愿今后这种行为不要成为节目的一种常规环节,否则,节目的可看性堪忧。
    节目封面

    唯一给人以安慰的是第一个表演的王建国,他是节目的最大亮点,给本来就暗淡的舞台带来一些希望。可是后来才发现,本期节目的精彩仅止于王建国。另外,本期节目的明星嘉宾(算上欧阳靖)来了三个,最后陪他们一起玩的专业选手就得搭上池子、史炎、ROCK、王建国、卡姆这5个人。这就导致某几人的作品写得过于匆忙且质量难以保证。
    李诞战队


    池子战队


    尽管本期上台表演的作品达到8个之多,但精彩程度却大大弱于以往。正所谓萝卜快了不洗泥嘛。按照之前的老规矩,去掉三位明星嘉宾:王琳、王刚、欧阳靖,只盘点分析上述5个专业选手。
    “不吐不快”主题脱口秀
    一、死胖子王建国VS史炎
    (一)史炎
    之前在王自健的《80后脱口秀》里见过史炎,当时他好像也上台表演了。但具体讲得如何,小编就忘了。这次他上台后,并没有给观众们带来什么惊喜。
    新人史炎


    4分钟的段子,整体听下来就是白开水,并不是小编笑点过高,而是他的包袱口味太轻。整个表演,差不多从头尴尬到尾。所以说,他败给王建国是很正常的。
    (二)死胖子王建国
    原来,小编还以为王建国会被放在后面压轴呢,没想到池子第一个就把他给派出来了。王建国,这一直是一个成功较晚的脱口秀演员。但是自打《吐槽大会》之后,小编就认定他绝对是一个不凡的选手。因为他的气质中就带着搞笑的饭碗。给小编留下印象最深的要属他与李诞合作的漫才。他不但有创作天赋,更有表演天赋。
    死胖子王建国


    算上本期节目,王建国已经连续3期上台表演了。这样的创作频率背后,完全可以看出王建国的勤奋而成熟。在本次表演中一共设置了12个包袱,每一个包袱他都抖得很响。特别是开始那个包袱(你有情有意,但我有伞)把小编一下笑喷了。最搞笑的还有王建国对于广告商吐槽的那一小段,简直是神来之笔。
    还有,王建国在现场砸挂的本领是节目选手中,最牛X的一个,如果他愿意,现场抓哏,一抓一大把。而今天他的两次现场抓哏,另看那么搞笑,但与之前相比,也只是牛刀小试罢了。
    二、队长池子VS 肌肉男神ROCK
    (一)肌肉男神ROCK
    在小编心目中,ROCK一直都是一个比较扎实的选手,之前的每一期作品都能给人们带来一、两个特别惊艳的包袱。而且对于自己的段子哪里有笑点,哪一句话观众该笑了,他都摸得比较清楚。
    但这次情况却比之前差了好多。首先不能让人容忍的就是他还在翻炒之前段子中的冷饭;其次,就是他作品中的包袱质量也特别一般。整个作品除了那个重复三次的鱼脑哏之外,其他笑点的口味比之前轻淡了许多。
    肌肉男神ROCK


    关于自己目前的创作状态,ROCK在小片中也坦承过,他表示最近的创作状态一直都不是很好。在这里小编祝愿他更早调整好自己的创作和表演状态,以拿出更好的作品。
    (二)队长池子
    受到欧阳靖影响,本期池子表现也比较欠佳。这次他也是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嘻哈音乐元素和英语。构成整个作品的只有三大部分:王琳、王刚、欧阳靖。说心里话,除了王刚的鉴宝和王琳的喜剧启蒙之外,没有任何让人想笑的冲动。
    队长池子


    和卡姆一样,池子也是,除了拿王琳、王刚砸挂那二个段子之外,真就没有任何特别搞笑的包袱了。其实,说白了池子这次创作和表演的,也是一个配合性较强的脱口秀段子,越是这种命题性的段子创作,其最后的效果就会越糟。但愿以后,《脱口秀大会》节目少一些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打配合行为。
    三、被淘汰的奇葩说选手卡姆
    本来卡姆在本期节目中,小编还是对充满期待的,因为之前他的表演一直都相当稳定,每次都能给观众们带来不一样的喜剧享受。但这次情况却不怎么乐观。
    被淘汰的奇葩说选手卡姆


    就像开头综述部分小编说的那样,他这次的段子受欧阳靖的影响比较大。好像他本次的作品都是为配合欧阳靖等三位嘉宾而创作的。所以,除了第一个段子里拿王刚砸挂的那几个包袱之外,其他就没有很响的笑点了。其他的包袱之所不响,就是因为其中夹带了大量的英文和嘻哈术语。这在嘻哈音乐和英文都不是很普及的情况下,这种尴尬效果是很正常的。
    “不快不吐”即兴脱口秀
    分析上一期节目时,小编舍弃了第二个环节。原因是上一期的第二个环节的段子的确比较差。这期第二个环节的段子,还行,能听。这次即兴环节,也有新人,是吴星辰。和他一起PK的是老人儿张博洋。张博洋,节目观众们都比较熟悉了,反而大家对吴星辰充满了期待。别说,新人并没有让观众们失望,他的确赢了这场PK。但是……
    犁地选手张博洋
    可能是因为老人儿了,所以大家都觉得张博洋的包袱很搞笑,但他的包袱也的确搞笑。而且他的搞笑方式也是大家都相当熟悉的,其中的哏,也特别能戳中我们的笑点。
    犁地选手张博洋


    在这次的段子表演中,张博洋依旧是铺垫充分、翻抖脆快,每一个小段子设置得都脚踏实地,基础扎实。特别是消防演习上女生没有穿衣服、跳伞练习中戴安全帽这二个哏,就特别能怼到我们的笑点。按理说,张博洋这个段子是应该得到高票数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却败给了吴星辰。
    新人吴星辰
    可能是因为幽默审美功夫不到位吧,吴星辰的第一个包袱就没能震住小编。该选手在给我们这些常年喝衡水老白干的人倒了一杯日本清酒或西洋红酒。他难道不明白吗?台下的观众可都是深受赵本山及其门徒们庸俗搞笑洗礼的人啊。
    新人吴星辰


    想戳中这些人的笑肌,如果没有深厚的搞笑功夫;如果不在东方斯卡拉混他一年以上,你还敢出作品?比如“用键盘折磨自己的双手”这哏也太没劲了。整个作品听下来,你就会感觉到这完全是一个小学生班委会的小笑话,和山里边粗俗大叔的笑话根本没法比。但是,吴星辰却在PK环节中胜出了。这让小编理解不了。

     3 ) 关键词:尬,low

    先看的第二季,然后又找了第一季来看,但是看了第一期就觉得生理性反胃,一二季差别这么大吗?

    全程尬笑,作为一个脱口秀节目段子不好笑已经是致命伤了,没想到它还有更让人惊喜的,刘佳源的地域黑段子真的很low,他代表不了重庆人,我身边的重庆人没有他这么憨批。别说什么节目效果的蠢话了,让大家笑的方式有很多,而他偏偏要选最low的一种,更何况作为四川人看了根本笑不出来,只想一jio蹬死他;频繁拿柳岩身材开玩笑,我不知道柳岩是否事先是同意的,但是好几次镜头转给她我都觉得她脸上是满满的尴尬,这种类似黄段子的脱口秀真的不是谁都愿意看的好吗?还有第二个环节尬得我用脚趾给我家抠出了个地下室,真的验证了尬尴守恒定律,如果他们不觉得尬尴,那尬尴的就是我们。

    我真不敢相信一二季是同一批人做出来的,一星我都觉得高了。

     4 ) “夫妻过成兄弟”正是《脱口秀大会》“向生活和解”的极致注脚

    文|珞思(珞思影视研究组)

    今晚,由《吐槽大会》原班人马打造的《脱口秀大会》在腾讯视频迎来收官。

    这档节目有意打造中国脱口秀人才的养成计划,虽说初亮相时尬点不断,一路下来,笔者倒觉得节目自成了一种气场——这个工科生占了半边天的喜剧综艺,是不是有点像高智商冷幽默的《生活大爆炸》?

    除了李诞、池子、张绍刚的铁三角组合,一大群“素人选手”树立起了鲜明的形象标签:“IT黑客”韦若琛、“小眼肌肉男”Rock、“犀利主妇”思文、“交大吴亦凡”庞博、“东北欧巴”郭展豪…… 这些脱口秀新势力有相似之处:年轻,受过良好教育,不少还是理工科出身。他们自黑、互怼以及谈天说地针砭时弊,这些创意横飞的段子不光好笑,且如节目slogan“好笑要有意义”所言的那样,蕴含价值观的多元输出——相比《吐槽大会》更能带入大众视角的社会观照,怀有几分向生活和解的积极和善意。

    在男性扎堆的《脱口秀大会》中,思文是唯一女主角:顶着“犀利主妇”的标签,人称“脱口秀一姐”,和节目首席编剧程璐是一对夫妻CP,她毫不介意拿夫妻的日常作为吐槽素材,还成功贡献了“夫妻过成兄弟”的爆款金句。事实上,从《今晚80后脱口秀》的常驻卡司到《吐槽大会》核心编剧,思文早就是圈子里响当当的人物。

    “脱口秀一姐”思文

    很多人大概没想到,思文是个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工科女。也有观众好奇,她在节目中的视角虽有女性特质,但思维偏男性化,为何不变得更加“犀利”“刻薄”一点多为女性代言?

    思文在接受捕娱记专访时回答,“我本来就不是一个很女性的人。不管上学还是工作,都很少和女生在一起玩,大家在一起聊婆婆、儿子、老公,真的很无聊。我想,我应该是代言了一些独立女性。”她说,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一个主妇。

    “夫妻过成兄弟”的梗爆火了

    思文为人类贡献了一种全新的夫妻相处模式

    夫妻举案齐眉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夫妻过成兄弟”。

    本季《脱口秀大会》,思文堪称“为人类贡献出了一种全新的夫妻相处模式”,她用密集的笑点狂轰滥炸,形容这种画风清奇的日常:买单时,两人争先恐后生怕对方掏钱;睡觉时,双人床换成上下铺,老公变成睡在上铺的兄弟,甚至还会聊起“长大后想干啥”的话题;生孩子时,连剖腹产都可以变成为兄弟两肋插刀;一方离世时还可以总结为“朋友一生一起走”!夫妻关系经过这么一改装,果然感天动地!

    脑洞之大,让众网友拍案叫绝

    程璐出镜点评思文的表演,称她的脱口秀是“把自己的生活血淋淋地呈现出来,这样大家才能更有共鸣。”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二人的“相爱相杀”

    “血淋淋”三个字,燃烧起熊熊的八卦之火。这对段子手CP的真实相处到底啥样?思文心直口快不藏着掖着:“现在我们是周围少见的开心和幸福,但是以前我们经常吵架。曾经我也是十分传统的中国女性,当我用传统价值观去要求他,却没有任何改变的时候,我厌恶他。经历了一次人生的重大变故之后,我的想法改变了,换一种眼光再去看,才意识到其实是我的问题,现在反而每天都很轻松。”

    朋友眼中的思文,有个性、酷、高冷。认识程璐那年,她27,他28。虽然在节目中说,婚姻生活幽默起来挺可怕的,但是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选择结婚,还是因为“幽默”的吸引,“他真的很好玩,甚至笑到趴在路边的栏杆上直不起腰来,有一天跟我求婚,我就答应了”,思文说她相信直觉,但是朋友都说她疯了。

    最被诟病的是程璐当时没有工作,俩人一块儿聊未来规划,彼时还在国企工作的思文说自己想当职业经理人,程璐的答案让她直呼“神经病”,“他说他想当脱口秀明星,我就傻眼了。”结婚一年多,程璐没有工作,没有存款,只是朝着自己的梦想狂奔。

    并没有多少中国女性可以理解李安的妻子是如何养他6年,伴他度过寂寂无名的岁月。思文也一样,婚姻一度摇摇欲坠。

    生活总是连环爆击,她又生了一场重病,“生病对我的价值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慢慢意识到很多生活的真相不是我认为的那样。我突然明白不是他不爱我,不赚钱给我花,只是他爱我的方式不一样。很多事情都是虚妄,一旦陷入了条条框框,往往就模糊了自己的本心。于是,我不需要买礼物、不需要纪念日,大家反而轻松,这种独立的生活久了,让我们真的很像兄弟。这就是我切身的感受,只有经历过极大痛苦的人才有的感受。”

    正是在老公的影响下,思文被带上了脱口秀的“不归路”。工作和生活混淆在一起,是一种又好气又好笑的状态,思文在节目中吐槽——连自己做个肾结石手术都被程璐写成段子发在朋友圈,这居然是真的!

    微博晒证据,所言非虚

    “我们恋爱的时候谈一些好笑的事情,他都会随时停下来说,要把这个段子记下来,真的挺烦的”,但是现在更多的时候,两人共同投入创作,“作为脱口秀演员,经常会有一些苦恼,我们互相聊天、启发,给对方一些思路。表演之后的兴奋,又会让彼此觉得温暖”,思文说。

    段子手cp的日常

    段子比吐槽难做很多

    “我们不能说自己的故事,而是要写全人类的共鸣”

    从《吐槽大会》藏在幕后的核心编剧,到《脱口秀大会》活跃台前的“犀利主妇”,思文认为两种身份各有享受之处,“幕后相对轻松,没有上台的焦虑;台前是两份工作,表演的压力会更大,但是虚荣感会大大满足,包括很多人关注你。”

    既然师出同门,难免被拿来比较。《脱口秀大会》从首播被很多观众吐槽“整段垮掉”,到后来不断磨合、突破并取得认可,尤其是培育了一批年轻又有才华的脱口秀演员,思文对节目一路走来的客观评价是:段子比吐槽难做很多。

    想不出段子的思文

    “我本人是《吐槽大会》的编剧,吐槽不需要铺垫情节,不需要交代人物,而且人就在你的面前,可以当面冒犯。段子却需要从无到有铺设一个场景以及人物性格,我们不是明星,没有既有人设,需要很硬的段子让大家去笑”,思文最大的感受是,“我们不能说自己的故事,而是要写全人类的共鸣。一开始不能接受大家是正常的,毕竟吐槽是容易最有快感的一种方式,但是脱口秀的优点就在于,可以听到很多吐槽里面不会有的强烈共鸣。”

    张绍刚说,脱口秀是对生活的感悟。的确,和《吐槽大会》形成人际闭环效应的交流语境相比,《脱口秀大会》的特点在于开放性和普世性,诸如“这个标签我不背”、“做人不能太折腾”、“不是同类就要拉黑”、“我要这焦虑有何用”、“北上广爱来不来”、“拒绝虚假be real”、“不要冷漠要幽默”等主题,很容易戳中大众的嗨点,激发共鸣。

    话题的广角和观点的锐角,让节目渐成特色

    节目中有一个关于脱口秀的评价叫做“冒犯”。同比脱口秀高度发达可以随意开怼的美国,中国人向来情绪内敛,很多人认为,“会搞笑”和“没教养”往往都在一线之间,所以第一期《脱口秀大会》的“地域歧视”就引发了很多的争议。那么具体到中国脱口秀的创作,这种文化审美到底应该如何把控?

    在思文看来,谨慎和过滤是必须的,“关键在于内心到底是不是真诚和尊重的。吐槽的段子不同的人讲,效果各不一样。有的人可爱,有的人可怕,有的人可恶,往往更多在于听者内在的感觉。脱口秀其实会让你变得更加真实,接受自己以前不敢接受的点,但绝对不是攻击,否则就变得非常尴尬。”

    恰到好处的“自黑”和“互怼”,已经融入了年轻一代的交际文化。思文倒觉得,这种风潮和《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是相互助攻的关系,“我以前在国企主持大型活动,就一定被要求一本正经,有回小小吐槽了一下领导的讲话比较冗长,还被批评太不正经了,但是据说去年年底我前公司也办了一场领导版本的《吐槽大会》,说明大家逐步在接受这种了。”

    脱口秀是一门高智商、高情商的艺术

    大学生成脱口秀生力军

    “一旦走进理工科的世界,会发现他们非常聪明和搞笑”

    从《吐槽大会》的全线火爆,到《脱口秀大会》的观望中起步、好评中收官,脱口秀这一喜剧形态在中国市场完成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普及。

    业内人士认为,注重喜剧脱口秀选手的创作、舞台表演形式以及加入了漫才、音乐喜剧等多元表达的《脱口秀大会》,正逐渐树立起这个节目在国内Stand-up comedy的先驱地位。

    根据专业的解释:《脱口秀大会》的“脱口秀”为Stand-up comedy,也被称为“站立喜剧”,它起源于英格兰,兴盛于美国,并随着《今晚80后脱口秀》、《吐槽大会》等节目的走红而在中国获得空前关注。其特点为一个人、一支麦,表演者通过幽默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洞察,来实现与观众真正的情感连接,在引人发笑的同时,让观众去思考背后的意义。这也正是《脱口秀大会》区别于《金星秀》、《晓说》等其他谈话类节目的地方。节目中那拖着一根长线的麦克风,也是脱口秀表演具有仪式感的传统元素

    国人的笑点越来越高,创作喜剧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思文特别想说,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表演,每一个点都精心雕琢过,“我们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保持时刻的觉察。大家平时在一起就说各种梗,去看大量优秀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不断上台,舞台是半天不上就会生的状态。我们的开放麦一周会有六七场,勤奋的演员每天晚上都泡在那儿,不断进步,哪怕只是维持。”

    《脱口秀大会》的舞台上,活跃着一批年轻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对脱口秀的热情和接受能力都极高,反应快,逻辑强,相对来说,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创作中思维更趋开阔。说起“理工科扎堆”的现象,同是理工科出身的思文认为,“很多人对理工男有一种偏见,看起来不苟言笑的,一旦走进他们的世界,会发现他们非常聪明和搞笑,只是平时不愿意和大家交流而已。”

    男性扎堆的脱口秀里,思文就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脱口秀大会》某种程度上为了人才培养和历练而来,人才也的确是困扰节目制作的突出难点。思文介绍,“我们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全国海选,但是中国的脱口秀人才加起来不到100个,而美国有几万甚至几十万从业者、爱好者。所以我们很多都是硬上,也没有在剧场练习七八年乃至十几年,只能在这样一个阶段去不断摸索。前段时间去美国考察,我老公说美国的演员太牛了,我们这样的人到了纽约最多上开放麦、练习场,所以现在在中国进入这个行业是一件幸运的事,我们可以获得最大的红利,只要还可以的话,都可以崭露头角。好在因为节目的热度,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脱口秀可以成为一项不错的工作。”

    再次成功拿下一个节目,思文和她的小伙伴们却丝毫不敢怠慢,反倒觉得前路尽是挑战和提升的空间。她弱弱透露,自己出镜的节目都不怎么敢看,“毕竟我们看的视频都是大师级别的,再看自己,一定惨不忍睹吧,也许很多人说你真的不错,但是也会有人说你表演的什么鬼,这个时候就要深呼一口气了。有的时候,我也很脆弱啊。”

    责编|七号 排版|厂长 图编|攻主

     5 ) 《脱口秀大会》的大王,是否早就内定好了

    估计这个标题一出来,肯定会招来一小票粉丝的围攻。没关系,这样的事儿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小编早就习惯了。但是,在小编看来,此次脱口秀大王的意义,似乎不在于是否搞笑,而在于给玩脱口秀的年轻人或后来者带来新的希望,从此国内脱口秀的队伍会越来越壮大。尽管,它太过于高雅,并且也不是特别搞笑(最起码和相声、小品相比是如此)。
    节目封面

    一、真正的脱口秀并不是让所有人都能笑
    刚开始小编接触脱口秀时,是从小沈龙、周云鹏和方清平开始的。他们那密集的包袱和笑点,一度让小编笑得昏厥。可是后来有高人指点小编说,方清平和周云鹏、小沈龙之流的都不是真正的脱口秀,太低俗、太无聊。然后,那个朋友就给小编推荐了李诞、池子、谷大白话等人的段子。当时拿来一听,觉得也行。尽管它不是那么解渴儿,但小编觉得也还能笑(请读者朋友记住这句话)。接着就是《80后脱口秀》、《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特别是《脱口秀大会》,从第一期开始一直到大王产生,小编一路追了下来。
    三强的出场顺序

    至此接触脱口秀已经一年多时间了,期间也看了一些关于脱口秀的相关知识,理论结合着实际嘛,总不至于太环。从朋友推荐我看脱口秀到现在,说心里话,我一直都在强迫自己去理解、去笑。可是,真的太累了。每次看《脱口秀大会》遇到尴尬的时候,小编就赶忙去听周云鹏、小沈龙和方清平的段子来给自己解解渴儿、透透气儿。再不解渴儿的话,我就直接去找东方斯卡拉的小黄飞来听听。啥叫段子,这才叫段子呢。啥叫脱口秀?这才是脱口秀!就是煎饼卷大葱;就是尖椒干豆腐加烧刀子;就是烀土豆、烀苞米、清水炸茄子。如果你依旧跟我说,他们那不叫脱口秀,那我就会说,我就是喜欢这种不是脱口秀的搞笑段子。真正的脱口秀,你让高雅人士去听吧。我就是一个下里巴人。
    李诞在节目中推广他的新书

    看了上面的话,你可能会夸奖小编低俗、庸俗、恶俗,欣赏不了脱口秀那种高雅的艺术。好,你夸奖得太对了,小编的确很俗,只配欣赏那些低俗的东西。郭德纲曾经说过,昆曲高雅,说欣赏昆曲得带上一本康熙大辞典之类的书去边看边查。靠,高雅艺术如果这么累人,那它干脆死了算了。如果听脱口秀段子也这么累人、也这么主动去花尽心思get它的笑点的话,那我还不如去听小沈龙得了。相反,你段子手干吗不主动来get观众的笑点呢,难道非要让观众来get你表演者的笑点?本来,听脱口秀就不是做研究、搞学问的,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累。
    王建国拿着他的那些感言

    二、脱口秀大王的段子,并没有那么搞笑
    好了,题外话有点太多了吧。咱们回来说本次的《脱口秀大会》的大王。说心里话,从《80后脱口秀》、《吐槽大会》到《脱口秀大会》,一路追着国内脱口秀队伍跑过来,尽管没有特别好笑,但也有了自己认为值得一看的人。比如,王建国、池子、卡姆、王思文、ROCK这四人。在小编看来,这四人是给老百姓讲段子的,特别是王建国,他的段子如果再俗一些,完全可以进入东方斯卡拉、刘老根大舞台或德云社了。其他人的段子,恕小编太低俗并且太弱智,我觉得其他人的段子,“也还能笑”。
    王思文本次也是拼了,什么话都敢说了

    《脱口秀大会》最后一期的主题是:“人人talk,人人show。”小编在猜测,这期主题是不是为了配合庞博的大王而特意设置的。就像张绍刚介绍主题时所说的那样:“脱口秀在中国起步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它、喜爱它。我们这个节目里也涌现出来很多很多的年轻人。从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脱口秀的精神,就是真实、热情、乐观。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节目让更多的人认识脱口秀、了解脱口秀。如果有兴趣,大家都可以尝试脱口秀。”就像小编开头所说的那样,庞博获得脱口秀大王,那是给更多脱口秀入门者或后来以新的希望,并且让中国年轻的脱口秀队伍越来越壮大。这似乎比段子是不是好笑更重要。尽管,庞博的段子很尴尬,但已经重要了。
    脱口秀大王庞博

    在三强当中,如果让小编来排序的话,那么我会这么排:第一王建国;第二王思文;第三庞博。估计这个排名肯定会引来一小众粉丝的不满,但从段子的搞笑和创意程度来排列的话,的确应该如此。
    热狗把分给王建国拉下来了

    有时,小编在猜测,这个大王也许早就内定好了。这三个人的段子,不,确切地说应该是建国和庞博两个人的段子,哪个搞笑;哪个不搞笑,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可千万别拿脱口秀那件皇帝的外衣来唬人了。你是不是觉得我说庞博不搞笑,就是弱智啊?你是不是觉得我说王建国好笑,就是庸俗啊?其实,搞笑就是搞笑,尴尬就是尴尬。这其中没那么复杂,也用不着去查什么康熙大字典之类的。可是,这次的大王,就是建立在皇帝新衣的庇护之下的。如果不认可这次的大王,那你就是一个弱智且低俗的人。比如,像小编这样的庸俗人。
    华少表现真的很不错

    作为一个下里巴人,小编之所以认为王建国和王思文的段子更好笑,就是因为他们能让观众没有任何麻烦、不费任何周折地大笑起来。而那些所谓的高雅段子,观众必须要经过好几天的冥思苦想才能笑出来。天啊,这是在听段子呢?还搞在研究呢?所以,就像前面描述的那样,每当小编听脱口秀累(那些所谓的专业的、高雅的脱口秀,听着真的很累)的时候,我就会找来方清平和周云鹏来解解闷儿。Wo kao,这就是传说中搞笑的脱口秀吗?这也太难了吧,比高数难多了。
    专家们开始指点了

    最后,声明一下,我就是一个庸俗的人,听段子我不喜欢去研究,听段子我就是为了找乐儿。如果段子太高雅了,那我情愿去东方斯卡拉听小黄飞去。

     6 ) 尬聊脱口秀,这场大会野心有余、实力不足

    尬聊了几乎11期的《脱口秀大会》在今天迎来最后的王者之战。

    虽然首播远不及她的孪生姐妹花《吐槽大会》,口碑和影响力更是难以相提并论。

    然而从名字的更迭到节目形态的调整,《脱口秀大会》更加直接地表露了在它脱口秀文化领域的野心。

    《脱口秀大会》是国内首档喜剧脱口秀对战节目。 由企鹅影视、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脱口秀高手对战节目。 《吐槽大会》原班人马打造,张绍刚主持,脱口秀红人李诞、池子各带一队,进行脱口秀高手对战。

    节目流程很像《奇葩说》,每期两队分两个环节PK,选出“脱口秀小王”,最后决出“脱口秀大王”。

    节目主角是各色风格的脱口秀演员们

    成也在“人”,败也在“人”。

    《脱口秀大会》的尴尬是由于演员水平参差不齐

    走来晃去“犁地”的博洋;第一期“小王”得主地域歧视的玩笑;现场突然莫名的尬笑;张绍刚为了“黑”而“黑”的嘴贱。

    这道题充分说明了四川和重庆的区别 四川的乡下蚊子多 重庆没有乡下

    尤其是在Freestyle脱口秀环节,一些水平一般的脱口秀演员,完全跟不上节奏,想想就知道有多尴尬了。

    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满屏弹幕飞过“整段垮掉”。

    脱口秀这门艺术,唯一的检验标准就是观众笑没笑。

    而笑点就在于你是否把熟悉的生活以幽默的、喜剧的方式表达出来

    不同于热门话题制造机《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把对象由对明星的吐槽转变成对某一命题的脱口秀表演,给脱口秀演员更多的展示空间。

    《吐槽大会》让人看到了“自黑”的魅力,是一种“怼文化”的传播与发酵。 《吐槽大会》对于明星们的吐槽,让“人”成为了节目的核心。 反观《脱口秀大会》,两队的PK,于是“话题”成为了节目的主轴线。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生活方式、人生体验千差万别。

    《脱口秀大会》就要在表演中构建能让观众产生共情的场景,才能使人开怀。

    尽管一直被大家吐槽《脱口秀大会》没有《吐槽大会》好看,但小编还是不离不弃追了整季。

    因为这个节目,我认识了国内有这么多对脱口秀有执着热情、创意想法的年轻人。

    虽然他们很年轻,有时候会紧张到节奏乱掉,有时候段子笑点很不明确,有时候他们的舞台风格并不那么讨喜。

    但这个节目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搞笑。

    它让更多人看到脱口秀,喜欢脱口秀,愿意尝试脱口秀

    它让更多“underground”、非主流、小众流行的脱口秀演员走上更大的舞台。

    韦若琛在节目表演现场

    作为我每周五晚的下饭综艺,随着节目的推进,对主要几位脱口秀演员的风格和个人特点愈加了解,节目越往后越显出耐看的感觉。

    最后总决赛的开场曲,看到那些年轻的、有热情、充满梦想的脱口秀演员一起在舞台上热舞的时候,我内心非常感慨和激动,如他们所唱:

    《脱口秀大会》 我们的派对 用喜剧把生活变美 欢迎你来到《脱口秀大会》

    虽然节目有时很“尬”,话题并不总是吸引人,演员的表演水平也参差不齐。但这是他们的舞台,这是中国脱口秀文化还需要成长的地方。

    用节目主创人员李诞在知乎上的某一回答来说:等到我们把脱口秀在国内的生态建立起来,一切就好办了。

    END

    转载请联系:liyuwang2017@qq.com

     7 ) 本期《脱口秀大会》只有仨人撑起节目亮点,其他都在胡弄事

    《脱口秀大会》开播以来到现在,小编越来越感觉到节目不接地气了。也就是说节目距离观众越来越远了。这让小编颇费思量,为什么方清平、小沈龙、周云鹏的脱口秀那么搞笑,让人笑得死去活来,为什么在《脱口秀大会》里越来越找不到开始时那种笑得死去活来的感觉了呢?比如,像池子、思文、ROCK、卡姆他们早期那样的段子。
    节目封面

    还好,这期节目里,依然还有王思文、卡姆、池子这三人的段子在支撑着,不然,这个节目就真的寡淡死了。当段子或脱口秀趋于高雅或不接地气的时候,距离死亡就不远了。最近几期《脱口秀大会》里,为什么好多次现场的观众们都在很尴尬地捧场大笑?原因你懂的。小编在这里向可怜的观众们道一声:辛苦了。
    开场画面

    一、“不吐不快”主题脱口秀
    (一)郭展豪VS庞博
    1.东北欧巴郭展豪
    他的作品时长3分钟,其中能够让小编发笑的包袱不到7个。有好几个包袱的质量都特别一般。这种质量的包袱,小编管它叫“班委会笑话”,一点可笑的地方都没有。其实,这也难怪,郭展豪的年龄还比较小,阅历没那么多,讲出的段子比较稚嫩那是很正常的。
    郭展豪

    但是在他小片中,说自己讲段子占了一个年轻的便宜。这一点小编不敢苟同。一段子的笑点如果能像相声小品那样把人笑死,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是断然做不到的。不能想像这样的段子在德云社或东方斯卡拉这样的场合,到底能值多少钱。段子如果过于高雅、过于稚嫩,那就真离死不远了。为什么德云社、老根大舞台、东方斯卡拉能一直火到现在,找一下原因就明白了——多数观众孝都喜欢什么段子?
    2.大长腿庞博
    作品达到6分37秒的时长,庞博这个作品创意还算不错,把IT编程知识与开车技术结合在一起,这本身就挺有幽默效果的。得说,这个框架搭建得不错。比如其中的交互逻辑、三次握手、第一个版本,这都是术语嫁接之后的幽默效果。
    大长腿庞博

    还有庞博在生活中抓点抓得比较准,这一点很具备王思文的风范——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发现笑点。比如,车库停车后上楼回家前的那个片刻时间,就被他抓住了。只有揣着持久的幽默意识,生活中就会处处都是笑点。但是庞博段子的致命弱点也一样是包袱质量薄弱,段子的基础再好,创意再牛,如果包袱不行,照样一切白费。希望庞博以后,多在包袱上下一番功夫。
    (二)队长李诞、犀利主妇王思文
    这次把李诞和思文放在一起,主要是他俩分别对决了苏醒和潘粤明,而且明星嘉宾在本文中是不会被分析的。所以,就把这两个主卡放在一起分析了。
    1.队长李诞
    作品时长5分钟10秒。勉强让人笑得出来的包袱不到8个。可能和李诞原来是作家或诗人这层身份有关吧,李诞总愿意在作品中注入一些人文情怀。特别当他的这种情怀遭遇本期这个“焦虑有何用”主题时,李诞的作品就更让人笑不出来了。
    队长李诞

    本来,作为经常去东方斯卡拉看小品的人,小编再看脱口秀时,的确觉得很难笑出来。主要是这里的笑话,说得太高雅了。最近这些日子每每看到李诞的作品时,就总有一种找方清平的段子来解渴的冲动。特别是当李诞玩深沉的时候,我的这种冲动就更加强烈。
    2.犀利主妇王思文
    作品时长4分25秒。这期间王思文铺陈了两个段子,一共抖出了11个包袱。而且每个 包袱都让小编笑了。在《脱口秀大会》上,小编有两个值得期待的人选,一个胖子王建国,另一个就是犀利主妇王思文。当然池子和卡姆也值得期待,但他们的作品不太稳定。
    犀利主妇王思文

    这次王思文在作品中,又发挥了她简约利用铺陈,一翻三抖的能力。仅仅只铺垫了两个段子,就贡献了11个包袱出来。而且在表演段子期间,王思文很简洁且略施粉黛的语态表演,就能让包袱的效果翻倍。比如,她学习身高测试和电脑语音时的表演,就会让观众忍不住地笑出来。
    (三)队长池子VS江子浩、昌叔
    1.队长池子
    池子的作品时长4分35秒。作品总共铺设了差不多4个段子,一共贡献了10个包袱。其中也有一些是比较好笑的。表面上看,这个作品像是在蒙事儿呢,可仔细一捉摸,这里面池子是用了好多心思的。
    队长池子

    另外,在这次表演中,池子好像在做一些新的尝试,比如重复讲那个外卖小哥的段子。还有就是现场抓哏,尽管最后没有成功,不过那个幽默效果也出来了。另外,池子关于获取掌声的方法,这个方法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好笑的包袱。还有最后,那个包袱也挺有意思,本来关于外卖小哥的段子,大家还在等着呢,可是没成想池子却说还没写好呢。这也是一种新的搞笑形式,未来还可以重复使用。
    2.江子浩、昌叔
    尽管这个漫才作品,江子浩和昌叔说得很熟练,但总觉得不怎么接地气。与中国民间的世俗文化结合得不到位。另外,表演漫才的昌叔和江子浩年龄比较小,他们融入到作品中的生活、文化等元素,都是他们自己那个年代的文化元素,这种有着很强年代感的作品,估计是不具备推广性的。听到这句话,你还别不服,不服你就拿这个段子到东方斯卡拉演一下试试。看看观众会怎么对待你。
    昌叔与江子浩

    相反,小编倒是觉得之前王建国和李诞合作的那个漫才比较搞笑,同时也更接普通大众的地气。至今,小编还会时不时地翻看他们的那段视频。搞笑形式,不管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只要能够接地气,不管什么阶层的人都能接受。最后,这才是好段子。
    二、“不快不吐”即兴脱口秀
    每次写到这里时,我往往都会这样,如果有让我好笑的段子,我就分析一下,如果没有,那就算了。这次还不错,卡姆的段子挺对我的心思,更让小编笑了。因为他的段子让所有人都能听得懂,所以才更接地气。另外,作为陪衬卡姆的史炎也很有功劳,最起码他起到了绿叶的作用。
    史炎VS卡姆
    (一)史炎
    史炎的段子,到现在小编已经听过几次了。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他的知识分子幽默。在他自己看来应该是很搞笑的包袱,但在观众们看来,不以为然。这就是知识分子式的幽默。其中最大的原因,可能是他的包袱太过于高雅了。
    知识分子史炎

    还有一点,就是他的段子也不怎么接地气,这里小编的“不接地气”指的是不具备普遍接受性。也就是说他的段子有的人能听懂,有的人听不懂。小编属于后者。为什么郭德纲的相声那么火?为什么方清平、小沈龙的脱口秀比李诞、池子的更火,原因就在于地气和俗气这四个字。
    二、卡姆
    这个哥们天生就带有喜剧基因,更多的时候,你看他的表情和动作本身就是一个个包袱,他完全可以脱离剧本包袱而存在。没有剧本他也能把场子给热起来。细心的读者可以观察,卡姆上台之后,他的热场能力有多大。他一上场观众席立马就被点沸了。
    今天卡姆这个段子也相当接地气。而且,小编以为卡姆的这个段子就是普通老百姓的段子。他的幽默就是农民大叔式的幽默。这才是最接地气并且很多人都能听得懂的段子。谁都上过小学,谁都遭遇过没写作业的尴尬。含有这样典型事例的段子没有任何欣赏障碍。
    《奇葩说》边角料卡姆

    另外,咱们再说一下卡姆的喜剧天赋。这完全是一种脱离剧本而独立存在的搞笑能力,自打节目开播以来,活跃在观众们心目中的,是卡姆那一个个的眼神、表情、动作以及他特快的语速。这才是他不可替代的风格,更是他今后喜剧人生的饭碗。

     短评

    中国脱口秀先驱,形式还需要打磨。

    6分钟前
    • Raphael
    • 还行

    张绍刚这几年简直是魂穿级别的飞升,非常棒。整个节目就像热狗说的,有点粗粝的美感,很不错。

    8分钟前
    • 詹尼金
    • 推荐

    建国怎么不火????

    10分钟前
    • 减肥当紧
    • 还行

    1.李诞是我今年最喜欢的男生,提前盖棺定论了。2.我在黑尾家买了四件衣服了。3.前几天咽炎爆发,却莫名其妙买了念慈庵。4.融入并看进去之后,我发现我完全可以接受尬笑,这很神奇。5.我心目中的大王是王建国。6.有半颗星是一集不落的感情分加上李诞两口子的微博可真好看。

    13分钟前
    • Fánn
    • 推荐

    敬佩团队迭代能力,被网友骂的要死,自我调侃一番再往好的方向改,这个态度是可以的。最后几期太好笑了。E1:非常无聊,完完全全比不上吐槽大会,几乎拎不出有趣的段子。选脱口秀演员都不考试的吗?这种水平是怎么进来的。池子第一期的段子完全离题,还有老段子,有认真准备吗?捞钱也认真一点好吗?

    14分钟前
    • 李九弟Jody
    • 推荐

    看了开头几期和结尾几期,还是挺好玩儿的~

    15分钟前
    • 小风一吹
    • 推荐

    基本上只看了李诞的cut,也看了一些思文的段落,讲段子的节奏是天分,内容还是看格局。

    18分钟前
    • 曼仔
    • 还行

    每周看一看挺开心的。明星嘉宾里华少、潘粤明和热狗最好,不楞不尬有特色有笑果。庞博大黑马长得帅流畅舒服段子稳,思文自我调侃能力极强口感好,卡姆热闹,rock冷幽默,两出“漫才”一次音乐talk很出彩,张绍刚足够放低身段就是后面愈发裹乱硬搭话扔出不少接不住的包袱。希望这个“粗糙”的节目继续办

    20分钟前
    • La~jum~bo
    • 推荐

    第一季尴尬无聊且不好笑……但庞博就是最帅的!

    25分钟前
    • M2
    • 还行

    配饭视频的典型,很适合边吃饭边看。原理是这样的,几句话一个包袱,不会让大脑一直处于运作状态,接完一个包袱,笑,然后就可以忘掉了;再接另一个包袱,笑,再忘掉,如此循环,只需享受其中的快感即可。同时也不会有因为需要紧跟剧情而产生的消化不良的感觉。只不过要记住,学习的原理与之恰好相反。

    28分钟前
    • 邓若虚
    • 推荐

    感觉还行。

    31分钟前
    • Nuyoah_54
    • 还行

    脱口秀啥时候停止以女性身高、三围等来造梗啊。

    33分钟前
    • 个人的事
    • 还行

    渐入佳境的原创综艺,前几期有尴尬的地方,但是熟悉大家的人设之后真的期期爆笑,越到后面内容越丰富,其实比吐槽大会有营养。

    35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比吐槽大会好不少

    39分钟前
    • 影启缘末
    • 推荐

    即兴时好烂很感动,real更重要,不然永远开始不了走。被无趣基因笼罩百年的贵校以后最出名的居然是脱口秀行业了,黑色幽默

    41分钟前
    • 左儿
    • 还行

    挺感动的,这种感觉就像听以前的李志,real keep real,尤其是李诞池子和建国,段子质量参差不齐又怎样呢,我们已经是素昧平生的兄弟了

    44分钟前
    • 走马
    • 力荐

    就算是个人向恶趣味吧 非常爱看非常对口 不说这个节目的存在意义长远发展啥的 下一季还能这么逗我乐就行了 很喜欢卡姆和Rock

    45分钟前
    • 年逝
    • 推荐

    是好笑的啊,喜欢李诞和卡姆,思文和池子也好笑哒

    49分钟前
    • 有嗳
    • 推荐

    比《吐槽大会》差的不是一点两点,尤其后面抢吐环节垮到要死,那个四川地域黑说话太招人厌了,最后还拿小王……

    54分钟前
    • 弘与合欢
    • 较差

    渐入佳境,最后几期都很好看,这种节目太考验嘉宾了,华少撒贝宁完全吊打,袁弘那种怎么抛梗都接不住的还是别来了。

    58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