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台湾剧 俗女养成记2

    俗女养成记2

    评分:
    0.0很差

    分类:台湾剧台湾2021

    主演:谢盈萱,吴以涵,天心,夏靖庭,杨丽音,陈竹昇,于子育,蓝苇华,陈家逵,杨铭威,宋伟恩,李国毅,朱宥丞,阙铭佑,温升豪,朱芷莹,施名帅,金美满,林芷薰,赵自强,杨宸宥,王宥谦 

    导演:陈长纶,严艺文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俗女养成记2 剧照 NO.1俗女养成记2 剧照 NO.2俗女养成记2 剧照 NO.3俗女养成记2 剧照 NO.4俗女养成记2 剧照 NO.5俗女养成记2 剧照 NO.6俗女养成记2 剧照 NO.16俗女养成记2 剧照 NO.17俗女养成记2 剧照 NO.18俗女养成记2 剧照 NO.19俗女养成记2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谢盈萱等原班人马回归出演,天心加盟饰演新角色。40岁的陈嘉玲从天龙国回到故乡台南,展开人生下半场。第一件要努力的事就是靠自己的双手,把买下的鬼屋变成家。但一开始就发生一连串意外,摔伤、被蜜蜂叮,还坐轮椅进了医院……新的一季看陈嘉玲如何用尽全力,开始书写另一段人生篇章。

     长篇影评

     1 ) 影视的力量

    看完第二季第三集

    看到蔡永森绑着胳膊炒饭

    跟出差的对象发了个消息

    想吃他做的饭菜了

    看到陈妈妈给小蔡永森和外国人张罗饭菜

    我也想和家里人一起吃妈妈做的闽南家常菜

    看到小蔡永森吃饭咽口水忍住眼泪

    看到他坐在院子里一眨一眨长长的睫毛

    我小时候也有长长的睫毛和大大的眼睛

    我小时候也有一个人坐在水泥院子里发呆

    我小时候也有不开心

    但周围都是家人 亲人 和温暖

    我是海边小村落出来的

    人不能忘本

    我家那边也有蚝仔面线

    台湾有蚵仔面线

    两岸一家亲

     2 ) 做个俗女又何妨

    陈嘉玲,39岁,生活在台北但永远买不起台北房子的台南女儿。

    她拥有一份光鲜亮丽的白领工作,每天踩着恨天高说着流利的英语。有一个谈了四年的帅气男朋友,如果能顺利结婚,婆婆也为他们准备好了大面积新房。生活看起来忙碌平淡,但总之看起来过得不算差。

    但其实也可以说,她在公司混了很多年,职位还是个秘书,她的工作只是给奇葩老板买饭、搭叠叠乐,在他的原配和小三之间盘旋。男朋友还是个妈宝,婆婆也要跟着住在新房子里,她想管控儿子的一切,甚至是未来儿媳的婚纱款式。她发觉和男友的关系更像是睡在一起的舍友,每天的呼噜声让她精神崩溃。和他之间早已没了感情,男朋友四年都没向她求过婚。

    所以说,任何人表现出来的生活都是双面的,纸牌的背后不知是黑或白。当陈嘉玲回忆童年,回忆和阿公阿妈爸爸妈妈弟弟生活的点滴,美好的童年一定程度上的确能治愈成年人。

    小时候,有四剑客朋友,有因为早恋被家长当街暴打的邻居姐姐,有死板的钢琴老师,有点讨厌但又有点喜欢的楞头小子,英语语文样样优秀的骄傲表姐。有离家出走的乌龙事件,不小心掉在地上的卫生巾。理发阿姨每次都说只剪一点点,爸爸答应的承诺从来没兑现。偷偷倒掉的中药谁也没有发现,压在枕头下的爱情小说却是怎么也找不到了。上大学前全家拍的搞笑DVD是最能触动嘉玲的,在大城市混不下去,就回家吧。少女时期最怕的那栋“鬼屋”,走进去才发现,原来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

    回家当然也会有感情戏,陈嘉玲也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阿嬷的离世,弟弟的出柜,表姐被家暴。自己导游事业的开启,把童年的“鬼屋”买下,装修成新房。新生活刚刚开始有眉头,但是发现自己怀孕了。自己在准备流产的过程中听到胎儿的心跳声,忽然泪流满面。但是在一个台风天(第二季第6集非常棒),妈妈发现丈夫精神出轨,弟弟发现自己变心,童年视角的小嘉玲在公交车上遇到猥琐男,才发现妈妈教的防狼动作她早已吓到忘记。男朋友蔡永森发现自己失去了一切,陈嘉玲大喊着:"所以怎么样,就我不要小孩,我该死,我就是有罪,我就应该被钉在十字架上面?原来生活的裂隙就是一场突如袭来的台风天。

    有些人对陈嘉玲最后的结婚生育表示失望,因为大家期待的【大女主剧】貌似再一次落入俗套。“陈嘉玲你可是酷了四十多年的人哎,你怎么能跑去生孩子呢。""你的男友台风夜朝玻璃窗上扔东西有暴力倾向,怎么能和这样的人结婚呢“。“结婚的话就别说自己是独立女性了”,其实,我认为,独立女性同样不能被定义。独立为物质独立、精神独立,这和我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无关。陈嘉玲的独立女性人设并没有崩塌,她只是自在地选择自己的人生而已。精神出轨的陈爸、砸玻璃的蔡永森的好男人人设也没有崩,这只是两位男性真实的另一面而已。俗气的现实里谁还不是“忍一忍,不离婚“呢。心里的钉子拔出来也会有痕迹,没关系,谁还不是千疮百孔呢。吃到不好吃的菜也不想丢掉,打包带走的生活就是那么俗啊。

    俗女养成记,从淑女到俗女,陈嘉玲穿搭越来越随意,笑得越来越大声,更加理智、更加清醒,理直气壮地说“闭嘴,管好你自己”。更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更能权衡生活中事事的利弊,尝试为人生的答案做出最优解。这是人变世俗的过程,但同时也是让自己过得更舒坦的过程。

    变俗就意味着丢掉那些让你变精致的瓶瓶罐罐,舍弃无用的关系,不用处心积虑地让人知道自己过得有多好,也不用墨镜遮住黑眼圈和昨夜的眼泪。是“俗版”的四大皆空,你说的话,who care?这世界爱咋咋咋咋滴,老娘我只关心今天吃没吃饱,睡没睡好。兜兜转转后的几种人生结果无法平时空的对照比较,不如现在就做想做的事,挽回想挽回的关系,抛去伪装的外衣,看看自己的心。

    看这部剧时,一会大笑一会大哭,成年视角和童年视角结合得很妙,每次看到都激动地拍大腿。可能它过于真实,而真实的生活又如此复杂,想分析这部电视剧时只感到焦躁。生活好像是由没有头绪的线条堆积成的画,曲曲折折,弯弯扭扭。鸡毛蒜皮中藏着不经意的确幸,鸡飞狗跳后也会陷入平静,短暂失落后也许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真实的世界里没有完美的大人,没有绝妙的人生方案。“30岁的女人一定要这样做”的tips就是色彩艳丽、脆弱劣质的塑料袋,根本就套不进生活这个巨大的垃圾桶。

    看到最后也真正释怀了,我们之所以恐婚恐育是因为我们仅仅是在害怕,而没有在选择。我们没有手握自己人生的选择权,去认真地选择我到底要那种生活方式。陈嘉玲让我看到了选择的自由,是的,生活大概率还是会一地鸡毛,她那样抓狂的性格也会后悔1000次为什么要生这个孩子。但是这不是令她辗转反侧的一项庄重的决定吗?生或不生,自己选啊。挣脱束缚的最好的办法,是学会解套,而不是从此不去碰绳子。离开台北也好,离开妈宝男也好。生孩子也好,做个工作狂一生不婚不育也好,这是充满主观色彩的个人选择,外人插不上话。侏罗纪公园里有说:生命会找到自己的出路。这个重负无人能分担,自己的路自己走完。

    # 02阿嬷,妈妈,我和女儿

    《俗女养成记》豆瓣9.3分,被称为中国版《请回答1988》,两部在描写亲情上都非常的细腻。但这部剧的重点更在一个女性的成长和一代女性的传承上,我在这部剧里看到了我姥姥的影子,看到了我妈妈,看到了童年的我和未来的我。

    女性总会被束缚更多。承担的家务法律并不认可,每天重复的是无远大意义的重复劳动,小到洗衣做饭,大到管家育儿,这也是为什么每个女性都如此地熟悉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从小培养要当淑女,不允许有敞开腿的坐姿。长大后更要遵守社会的规训,不结婚生孩子是自私是原罪,不能讲话太大声,要漂亮才更有价值。多少女性把自己的梦想藏在围裙里,把时间的沙漏平分在每个家人身上。为什么她们被困在了五平方米的厨房。小嘉玲的疑惑是做女人真的没有一点好吗?

    在《俗女》中看到了女性永恒的困境。令我惊喜的是,我同时也看到了每个女性真切地寻找自我的过程。毕竟探讨女性真实的自我的剧真不多,女性在银幕上是可以颁发贤妻良母奖章的配角,或者是长满刺的妖精破鞋小三毒妇。大女主剧永远逃不开天降的钞票和男人。没有一部剧会在乎一个老太太的感受,会关心家庭主妇"黄脸婆"内心的波涛汹涌。

    阿嬷是我很喜欢的角色,她看起来是个专制蛮横的老太太,但是她爱家人又那么深。一生不会写字,只是个嘴毒市井老太。但是她也可以许一个想独居的生日愿望,她疲于伺候家人,却总是在忽略自己的感受。去世前一晚,她对嘉玲说:阿嬷做了六十年的陈李月英了,现在我也做累了,我记得我小时候我爸妈都叫我阿月,我朋友叫我月英。嫁给你阿公后,我的名字变成了陈李月英,外面的人叫我陈太太,要不然就是医生娘。家里面她们叫我妈妈,你们叫我阿嬷,我也好久没听到自己的名字了,等哪天阿嬷懒得呼吸的时候,你要记得,把阿嬷的骨灰撒到大海里。让阿嬷能自由自在去当李月英好吗。

    妈妈一生也是家庭主妇,她面对叛逆的女儿和同志儿子很头疼,但是同样能心平气和的接受孩子的选择。“你是12月9号下午2点58分生的,我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因为我生你生了快两天。上国中很了不起,因为你妈妈只有国小毕业。”不会说abc,13岁就去当女工的妈妈,一辈子在隐忍、奉献,她们把希望全寄托在孩子身上。女性相比来说更容易被定义,到了26要结婚,27要生娃。要温柔要忍耐,知书达理,上厅房下厨房,还要给笨蛋老公留点面子。但是她也可以在老年偷偷去学游泳、学开车,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女儿最坚实的臂膀。

    陈嘉玲的女儿也许会更不一样,她会有更美好的人生。我彷佛看到了女性的进化史,女性无论何时都应该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因为你有自己的名字,你的世界里自己才是主角。在女性传承中,我才发现母与女才是最能坦白真情的关系,女性强大的共情能力使得母女既复杂又纯粹。看这部剧时数不清被感动过几次,我想去探寻作为女性的真正的价值意义,却发现女性的命运总是看起来如此相似,但却各有各有的缺口和圆满。就做个俗女吧,细枝末节可以打个哈哈就忘记,生活可不能将就。

    我想,把《俗女养成记》作为自己的人生指南可能会有点蠢。看到剧终两字,听着旺福唱《莎呦娜拉》的时候甚至有一种和喜欢的人分手的痛感。但今年夏天看到这么棒的台剧真的很幸运,一部用心的电视剧可以带给人的感动可以是永不消散的。

    陈嘉玲在剧中的故事结束了,俗女生活中的故事还在继续着。

    附上导演给陈嘉玲的信(导演和两位女主都未婚未孕)

    親愛的陳嘉玲:

    首先要恭喜你當「母親」了,這是一個非常勇敢的選擇,祢要開始「養成」一個新的生命。

    而關於女兒「養成」方面,容我給弥一些貼心提醒,要聽不聽祢自己決定。

    1.如果称的女兒是「俗女」,請不要用「淑女」的教養方式去折磨她也折磨自己。

    2.告訴她每天吃飽,睡好非常重要。

    3.讓她養一售 狗或貓,或任何寵物都行,教她何謂無私的付出。

    4.當她覺得自己不夠漂亮不夠苗條的時候,甩她一巴掌,然後帶她去照鏡子,教她欣賞自己的獨特。

    5.當她在放空發呆或是傻笑時,不要打擾她。

    6.不要再跟月英阿祖「手爆釋迦」一樣,讓她對性這件事有陰影,教她如何保護自己比較重要。

    7.告訴她理想伴侶的唯--標準:-個可以讓她做自己的人,不管那個人是男是女。

    8.當她沮喪失落或是傷心哭泣時,陪在她身邊就好,不需要說太多「鼓勵」的話語。

    9.鄭重告訴她:有錢,有愛,有健康,一輩子至少要擁有一項。(這點請參閱江鵝原著 「俗女養成記」)

    10.最後,讓她明白,人生很短也很長,可以跌倒,可以犯錯,但是不可以耍賴或白爛。

    說了兩季弥的人生故事,要跟弥告别了,我不確定是暫時的或是永遠的,總之,此刻,要先說一聲「莎約哪啦」。感謝弥的故事,讓我認識了更寬廣的世界,認識更多有才華的人一起創作,也更明嘹自己的自信和脆弱。我相信以弥跟嘉玲媽一路相愛相殺的經驗法則,祢應該會是一個不錯的養育者。再加上生母(原著)和一群乾媽(三位編劇們)的法力加持下,祢依.舊會是那個任性妄為,不將就,不委屈的「大人」。陳嘉玲,接下來的人生就交還給称了,請祢務必過得開心,活得精彩。

    愛弥的乾媽嚴藝文(劇照師:王志偉)

     3 ) 俗女养成记,再见了

    终于还是看了《俗女2》最后一集,大概是从小养成的坏习惯,舍不得告别,好像不去告别,就不会结束一样。

    我非常喜欢《俗女2》,相比《俗女1》的自然而然,《俗女2》是精心打磨过的,就像全体创作人员卯着劲儿一样,做出了一个非常棒的东西,就绝对不要狗尾续貂,要足够精彩,也足够真诚,《俗女2》是带着思考拍的,这个词有点俗,但确实如此,《俗女2》是升华了的。

    看《俗女1》时,我很羡慕陈嘉玲,我觉得爱是一切的答案,爱让她无惧,爱也让她自由,《俗女2》则摊开了很多东西,阿公,阿嬷,爸爸,妈妈,女儿,儿子,表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圆满和不如意,难题从而不会结束,你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在哪里等你。

    《俗女2》我个人尤其喜欢爸爸、妈妈和表姐。

    爸爸我写过,我喜欢他的烂好人,一个一辈子很弱没什么成就的人,然而他确确实实是一个好人,比一般人老实,甚至有点窝囊,但也一般人善良,心软,他是一个对其他人的苦难不会视若无睹的人,因为不忍,我想妈妈爱他也有这个原因吧,一个好人,其实也容易被爱上和心疼的,被另一个好人。

    妈妈,或者还要加上阿嬷,这家里其实算主心骨的两个女人,在家庭里搓磨了一生,却很少做自己,阿嬷一个人跑出去住过,一个人坐在门口吃蛋糕,听风铃在响;妈妈离家出走过,光脚踩在草地上,坐着秋千,荡了很久,私底下的妈妈,还会英语,开车,跳舞,她们其实都是很强很强的女人啊,没有我们的肆意,隐忍而伟大,我对这种藏拙其实是有敬意在的,我不认为那只是囿于时代的被动,我觉得里面有爱在,爱和尊重。

    我很喜欢表姐,特别是大结局,天心那一段哭喊太好了,一个自动活成金丝雀的女人,40多岁重新出发的冲动后,又藏着多少恐惧?眼看着同盟两人回到正规,她也想回去,回到那个破碎但她熟悉相对不害怕的轨道,哪怕危机四伏,还好有陈嘉玲,还好有那个大喊“洪育萱你给我下来”的人,这也是我非常喜欢《俗女2》的地方,女性之间,或者没这么狭隘,所有人之间,是有种互助在,守望相助,就是如此,一种特别好的关系。

     4 ) 陈嘉玲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庸俗的女人,就酱!

    小组里面、各大公众号铺天盖地宣传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心路历程……中年女性如何在南拳社会自处、blablablabla……然后,豆瓣小组里的讨论,已经要上升到第二季感觉要糊掉、编剧太令人失望了、怎么能让陈嘉玲妥协生下孩子、女性这样实在太不对了之类的。砍多了真的让人窒息并且疑惑:豆瓣里什么时候出来这么多指点别人的女拳?女性怎么了,就非得怀孕了自己有点犹豫没有做好准备就打掉孩子、不能忍受男人的任何毛病才是独立女性?

    清醒一下。这个电视剧叫什么名字?《俗女养成记》,对,俗辣的俗,庸俗的俗,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女性的故事。这里面,是描述了中年女性的处境和心路历程,但是,绝对不是什么上价值的女权主义电视剧,人家也没有宣扬这种女不如男、女性艰难的意思,并且,这不是你开了挂的悬浮大女主戏好伐?所以,你会在电视剧里看到男性有很多缺点、女主角也犹豫、患得患失,做了决定会后悔,会迷茫,这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女性啊!现实里面,哪一个女性不会脆弱,哪一个不会对伴侣忍耐,那是个活生生的人啊!想看悬浮开挂理智又决绝还能够事业爱情双丰收的,请不要看这部剧好吗?某些观众哪来的上帝视角和道德制高点从制片人的角度批判这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没能坚持所谓”女权”跳脚的?实在是对于这些评论无语。

    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很俗辣的,中年台妹的生活。就因为她不完美,她才是陈嘉玲。就因为她不自觉地做了一些看上去很酷很容易被贴上先锋标签的事情,并不代表她就是有意识地去这么做,她就必须每件事情都先锋地引导女性主义,相反,我眼里的她并不认为自己很酷,她只是遵循自己的内心。然后,在遵循自己的内心的同时,她还在成长。因为她有自己的意志,所以她会在台北拒绝表面看完美的婚姻对象,然后打包回台南;也因为她虽然有行动力,但也会对年龄忧虑,所以她才会在南下的路上一人演绎“悲伤的五个阶段”,她在迷茫,她在犹豫;同样,因为她一方面对自己的未来事业踌躇满志,一方面对婚姻与生子的未来迷茫恐惧,所以她会下意识想要逃避这个意外到来的孩子;也因为她跟妈妈、表姐洪育萱出游看到体会到婚姻里女性的伟大和细腻的感情,也许她滋生出对孕育生命的渴望……这都是正常的人,正常的情绪和思考,一个俗辣的、普普通通的俗女会经历的事情。也因为这么的真实,才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

    我不觉得当今的职业女性或者新时代女性会只爱看女性独自美丽的主题,或许我们可以给更多的价值观以输出表达的机会。仍然有很多女性,比如我,渴望爱与被爱,憧憬婚姻,渴望一生两人三餐四季这样的普通的幸福。也会为了婚姻隐忍、付出、牺牲、忍耐。但关于经营婚姻,男性也一样。不是每一个男的都是杨笠嘴里的普信男,很多优秀和缺点都不是二元对立,而会同时在一个人身上。婚姻里的男性也会有包容、忍耐,这是需要双方同时努力的事情。描述女性的电视剧,绝对不是在歌颂女性的同时贬低男性——至少我认为,本剧的编剧不是这个意思。所以,你能看到陈嘉玲父亲的精神出轨,也能看到他理直气壮地解释,(无论观众觉不觉得合理吧);能看到蔡永森发脾气,也能看到他怀念陈嘉玲的拥抱。这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家人的生活。更准确地表达,这都无关性别,重在“养成”。

    陈嘉玲,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庸俗的女人,就酱!

     5 ) 最打动我的一个镜头

    《俗女养成记》有个镜头并不高明,但我仍然深深被打动了。

    天心演的表姐洪育萱,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小孩,漂亮聪明,什么都走在人前,有这样的表姐,大概心情总是复杂的吧,哪怕小孩子也是。

    旅行那集,妈妈、女儿、表姐,三个失意的女人,各有各的伤心和不如意,去一趟公路之旅,路上一些小状况,就闯了红灯,女警察闻声而来,女儿赶紧陪笑,想逃处罚。

    表姐的表现是,和小时候一样自信,育萱有办法。

    果然,妈妈和女儿回头望,看见女警察突然就和颜悦色起来,并且给了表姐一个大大的拥抱。

    表姐回到前座,仍然很骄傲,育萱有她的办法。

    直到结尾才揭晓,清晨出现的表姐,不再是无懈可击的化妆,脸上有青紫,是被打过的痕迹。

    表妹陈嘉玲问,他打你哦?

    表姐洪育萱回她,装什么,你不是早猜到了。

    表妹问,还有人知道吗?

    表姐说,没有,不,有,有一个人。

    画面闪现到当时汽车背后和女警察的场景,妆容得宜、漂漂亮亮的表姐,掀开裙子,大腿上是一大块青紫,她说,我老公打我,我必须离开,再不走,话还没说完,女警察就抱住了她,然后大力推她,走,快走!

    女警察远去,表姐定在那里,看了她好几秒,原本是一个骗逃过处罚的谎言,然而谎言又不是谎言,但女警察那一刻的温情、爱和支持是真的,我那一刻也被深深打动了。

    长大后的表姐,永远和小时候骄傲的自己一样,化妆很得体,衣服很漂亮,哪怕被打,也要用化妆抹去痕迹,大概永远无法忘记自己的骄傲吧。

    那是她的盔甲。

    表妹吼她,能不能不要老是用第三人称叫自己,育萱如何,育萱如何。

    现在想想,又何尝不是一种逃避呢,第三人称,假装不是自己,那些痛苦的真相是不是就不属于自己了。成年人真的好难,都很难,女警察未必不一样难,所以拥抱才那么可贵,支持才那么可贵,无论如何,看到别人摔倒,都要去扶一把,我们也要这样啊,冷酷世界的暖意。

     6 ) 别再断章取义了,歌词里的“快去生小孩”可不是在“催生”

    本来是在小组看到相关的讨论,感觉回复不过来,决定写个长评。

    有一些观众确实过于敏感了,又不愿意去思考,看到“生小孩”就直呼“下头”,其实真的大可不必。

    完整的歌词是:“别人的小孩 不用你来带 关掉电视快去生小孩”。

    再结合场景的转换,镜头推远,乐队主唱跟幕后的工作人员一一打招呼,实际的意思是“电视已经结束啦,别人的故事很温暖,但是别忘了,你也有自己爱的家人,不要入戏太深,也去过好自己的生活吧”。

     短评

    警察小姐给育萱的拥抱是第七集最令人动容的画面

    6分钟前
    • 鹅耳枥
    • 力荐

    5 毫不犹豫的五星,还是熟悉的味道,一个在东亚语境下的非典型女性形象在经历人生起落之后再次出发的故事,两条线虽然是童年和成人,但还是围绕着“她”的成长,作为女儿、姐姐、伴侣,更重要的是,一个独立人格的她。

    7分钟前
    • lepenn
    • 力荐

    那些讽刺ww不爱国的,其实从心里也一直也没有把ww当成自己人不是吗。为什么老强调台剧港剧,不都是中国剧吗,说什么台剧虚高,下次说台湾省剧虚高,上海市,北京市,湖南省……剧虚低比较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好剧

    12分钟前
    • 已 注销
    • 力荐

    当你可以在一部华语剧看到妈妈和女儿斗法,是那么熟悉;但是看到男男在父母面前深情表白,这太陌生了。原本以为第二季就这样的时候,到了第六集又不行了,女人这一生的悲剧故事啊,不用控诉的你就懂的,我妈妈也是这样度过这一生的吧。

    15分钟前
    • 李米
    • 推荐

    陈嘉玲的新家简直是我梦想的小屋

    17分钟前
    • 力荐

    育萱不想剧终,育萱不舍得剧终。

    22分钟前
    • Hugsy
    • 力荐

    一边笑一边哭,越长大越懂,越长大越俗。

    24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陈嘉玲的魅力就是开播24小时豆瓣评分9.3,保持至今,😂

    25分钟前
    • 直布罗陀的🐱
    • 力荐

    是谁因为前五集哭得断气,又因为后五集气得诈尸,家庭剧要是不会编了建议腰斩,能不能不要用出轨复合生小孩大团圆的戏码来凑数,我看40岁女性主角的电视剧只是为了来看这个的吗?既然还是要结婚生小孩为什么不直接第一季跟江显荣生大结局,而是选择跟换工作也不告诉伴侣、独自生闷气然后跟孕妇发火、在台风暴雨天停电时乱发脾气摔杯子砸碎玻璃门也不收拾就跑了的蔡永森(生怕他下一秒就要家暴)继续结婚,这就是40岁最好的抉择吗,我不觉得,最最好笑的是生小孩之前大喊不打无痛我的小孩我做主,“俗”字的落脚点原来在这里,怪讽刺的。

    27分钟前
    • momo
    • 还行

    以前看家庭剧,憧憬的都是日剧、美剧里的家庭,看华语家庭故事,总觉得那些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多亏有俗女,现在终于有一个可以向往的中华家庭了。

    32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你是十二月九号下午两点五十八分生的,我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因为我生你生了快两天......上国中很了不起,因为你妈妈只有国小毕业....”第一集太好哭了呜呜呜😭

    34分钟前
    • 白日梦想家
    • 力荐

    选择为人母、不打无痛分娩、进入婚姻、直面配偶出轨等等磨难,均是女性人生中的关键节点,但剧中都作傻白甜处理,这才是对女性观众最大的不尊重。第六集后烂得透顶,剧组自满得惊人。三星只给剧中每个闪闪发亮的女性角色。

    38分钟前
    • 张R
    • 还行

    “当女人真的没一样是好的吗?”“没有”

    40分钟前
    • 剑龙在草地散步
    • 力荐

    旺福本尊出马,质量依旧顶级。儒家文化和同性关系同处在一炉中锤炼,温情之余料,搞不好能炼出下一个早期李安。

    45分钟前
    • 独孤行二
    • 力荐

    其实越来越1988的走向 为华语这样的剧集骄傲 Netflix可以买下来给全球播一下吗

    47分钟前
    • ZANE
    • 力荐

    笑中带泪 这就是俗女吧

    50分钟前
    • 🎞️
    • 力荐

    转场太棒了第一集:下车 喊声 校服 烟花《爱你一兆年》第二集:妈~ 镜子 《蚵仔面线》第三集:砖头 柱子 药材 背影 栏杆 帮忙 侧影 食物《青梅竹马》第四集:房间 影碟 跳舞 三人 凳子 乌龟 《萨呦娜拉》第五集:咀嚼 走动 观望 传递 坐着《一人一半》

    51分钟前
    • Meg
    • 力荐

    三十岁的陈嘉明说我不想要跟你结婚,四十岁的陈嘉玲说我不想要卖掉我们的房子,儿孙满堂的阿嫲对着生日蜡烛许愿说我想要搬出去一个人住,如果真的可以越活越勇敢,那我开始有点期待人生的下半场。

    54分钟前
    • 杀手欧阳短手
    • 力荐

    3.5;无论是主题呈现还是过去/现在的对接,都较第一季肉眼可见的逊色,剧本的刻意与匠气很明显,一方面可能是现代戏的增多难免落入俗套,另一方面则是非常明显迎合完满结局的倾向;这一季最感人的竟然是洪育萱,终于敢于从作茧自缚中走出来,并大声质问“说好的三个人重新开始呢”——问得好,前面如此辛苦地铺设“俗女”成长经历,为何最终仍要回归传统价值观,各男性形象一一幻灭倒也在情理/意料之中。不过,还是很羡慕在电视剧中能大大方方演绎同性之爱……

    5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真好啊,陈嘉玲!因为45集是过度集,让人总有一种不够有戏剧冲突的感觉,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在第5集爆发。关于女性在不同年龄阶段面临的困境,最后是靠母女之间相互救赎来完成。最稳固的关系就是外婆,妈妈和女儿,我能理解了。我为什么又在哭!被爱包围着长大的陈嘉玲是真正的千金大小姐。小蔡永森太让人心疼了啦!第一集我就稀里哗啦哭了!妈妈嘴上让陈嘉玲独立,自己坐公交车,实际上骑着摩托车跟着一路,最后实在忍不住,上来就是一顿教训,也太真实了!妈妈虽然会因为很多事情,疯狂骂你,但是妈妈永远是最爱你的妈妈!妈妈大骂,陈嘉玲,你不知道路是要嘴里问出来的吗?我想,这不就是我妈小时候骂我不敢问路吗?陈嘉玲,你要好好长大哦。爸爸妈妈,虽然我时不时跟你们闹别扭,但是我也永远爱你们,你们要健健康康!好想飞奔回家亲妈妈一口!

    58分钟前
    • 徐贤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