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历史那些事第一季

    历史那些事第一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8

    主演:钟文斌,胡艺潇,母焌成,杨澍 

    导演:徐晋非 

    猜你喜欢

     剧照

    历史那些事第一季 剧照 NO.1历史那些事第一季 剧照 NO.2历史那些事第一季 剧照 NO.3历史那些事第一季 剧照 NO.4历史那些事第一季 剧照 NO.5历史那些事第一季 剧照 NO.6历史那些事第一季 剧照 NO.16历史那些事第一季 剧照 NO.17历史那些事第一季 剧照 NO.18历史那些事第一季 剧照 NO.19历史那些事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6月17日,在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产业论坛上由bilibili(以下简称B站)承办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分论坛上,来自多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创新与发展的真知灼见。当天,B站还为到场者准备了一个“惊喜”——B站出品的纪录片《历史那些事》正式发布。  这部集严谨纪录与脑洞大开为一体的纪录片将以轻松诙谐的口吻讲述正史记录的那些神奇的、不可思议的历史,计划于8月在B站正式上线。  在新环境下,如何让纪录片这一严肃的媒体形式触及年轻人的精神世界?《历史那些事》总监制金铁木表示:“重要的是选题,选题是基础。”  回顾20多年的创作道路,金铁木用《复活的军团》、《玄奘之路》、《圆明园》等纪录片作品,影响了几代人。面对拥有文化自信的Z世代年轻人,金铁木表示:“谁都年轻过,但是每一代年轻人有他们自己成长的土壤,要了解他们的土壤,去了解他们,去认识他们,像标本一样去解剖他们,解剖他们的精神世界,要非常平等的了解他们。”  在他看来,现在的年轻人是非常开放的,他们的知识储备,他们的眼光,他们对新的事物,对艺术创新接受的程度,很有可能远超想象。所以,很多外在形式并不能解决最关键的问题。“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去讲故事”是主创人员创作时的最大共识。

     长篇影评

     1 ) 东坡肉已备好,历史开门迎客

    看完《历史那些事儿》第一集,想写点儿什么,正巧是在酒后微醺的时候。

    眼前仿佛觥筹交错,一张张桃花脸,都对着改良版的东坡肉傻乐。

    一个比我们早生了900多年的老饕,把被宋朝人嫌弃的猪,安排的明明白白,

    把市场上贱卖的羊蝎子,注入烧烤的灵魂

    而这个不惧痔疮,大规模日啖荔枝的吃货,

    却正是历代骚客心向往之的苏东坡!

    但,这却并不是历史课本中深陷政治斗争的苏东坡,也不是用诗文折磨初中生的苏东坡,这是一个rap很溜,厨艺超神,好玩有趣的东坡大大。

    讲苏东坡,讲了一集“吃”?节目组喝大了吧。别急,先看一段儿文字: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个瑜伽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这是林语堂先生对苏东坡的评价。1930年代应该还没有“吃货”这个词,如果有,我相信林先生也一定会跟本作编剧一样,最后来上一句,“一个自诩平生只为口忙的吃货”。

    《历史那些事儿》创作者们的初心,与林先生相似,就是要让在案牍中板着脸孔的苏东坡,活起来。片子里的苏东坡,会恃才傲物,“虽千万人吾往矣”地大力推行猪肉烹饪;也会如被贬到基层的公务员一样,吃荔枝生蚝羊蝎子寻开心;虽然屡遭贬谪,一路向南,却也自得其乐,海阔天空。这也许不是我们最熟知的苏东坡,但却是我们最愿意亲近的苏东坡。

    因为,一个这样的苏东坡,才是古往今来茶余饭后的八卦主角,才是万世一系的开心果,甚至,就是喝酒撸串的时候,絮絮叨叨吐槽个没完的我们自己。

    我们天生爱八卦,无论再严肃的历史事件,譬如动荡,战争,革命,在学术研究之外,就是比文字记载更为浩瀚,口耳相传的掌故、野史和谈资。我们关注谈判桌子下面的灰色交易,谈论才子佳人的爱恨情仇,觊觎帝王将相的奢靡人生,就极端境遇下的个人选择交换意见,归根结底,在微醺的时候,与三五好友一起讨论的,是赤条条的普遍人性。

    曾经听过一位学力深厚的政治学者感叹道:“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基本的社会结构还是那几样。”每个时代都是限制之网,每个过客都在带着锁链跳舞,但也正因为如此,每个人的选择,才具有了人性的意义。《历史那些事儿》的创作者在第一集,就抛给了我们一个人性中的普遍难题——当时运不济,“人间不值得”,你是否仍能兴高采烈的活着?这个问题,隐藏在片中时不时冒头的,尼采的格言中,“在孤独中,孤独者将自己吃的一干二净”;但同时,他们也给了我们一个非常精彩的答案——“吃货”苏东坡。

    “平生为口忙”,整集节目所谈论的“吃”,超越的是中国文人“出世”还是“入世”,“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的难题。认真对待吃喝拉撒,跟认真在基层体会民生一样,都是苏东坡对待生活变故的坦然自若。可以说,节目围绕“吃”这一线索地展开,恰恰逼近了一位中古时期行走在东亚大陆上的精神贵族的真正气质。他不完美,有瑕疵,被抓的时候同样“三秒怂”,遭遇了种种生活和事业上的磨难,但他同样洒脱,通透,拥有强大的包容心和生命定力。你能从对“吃”这件事情的执着中感受到,创作者没少跟东坡先生彻夜长谈,也许也被顽皮的他摆了几道,被逼无奈做了这么刁钻的一集,还为他量身定制了一段,估计他老人家磨破嘴皮子也要学会的说唱。

    说到彻夜长谈,就不能不说说,历史这个词,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历史应该是发生在漫漫长夜中的,一场永无止境的对话。既然我们无法穷尽时间,那就在杯盘狼藉中,勾肩搭背,一起喟叹造化弄人,一起感怀民生多艰,一起大笑往事如浮云,人生如梦幻 。此间,李白可以是仗剑天涯的夜店king,杜甫可以是个拧巴的朋克,好玩如苏轼的多面体大神也会捉弄你,正如片子里一处精妙的设计,你伸出现代的手想跟苏大文豪握手,人家的手却伸向了早在明代就变了口味的东坡肉。

    《历史那些事儿》,恰为这场旷日持久的对话备好了酒,也开启了一个好客的门。 如果你多看两遍,在笑声中怒吞一口酒气,多问几个胆大妄为的白痴问题,从细节处按图索骥,你也许不仅能看见歪坐在对面影影绰绰的古人,更能透过醉眼,瞥一眼自己,和我们置身的这个时代。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我们都是短暂的,但希望这样的对话,能够长存。

     2 ) 。

    生性乐天派的苏轼,总能把苦难变成笑着说出来的故事。 花甲年纪的他,被贬谪到儋州,即现在的海南,当时流放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这个荒蛮之地可真是“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但苏轼却把这里变成了诗和远方。 震惊,苏大文豪竟然在海南做出了这种事,他把“魔爪”伸向了野生动物——生蚝,研究开发了它的吃法。 还在给三儿子写信中一本正经地说:“生蚝这玩意太好吃了,千万不能让朝里士大夫知道哦,他们知道了一定要争着来海南,那我就没得吃了。” 被赶出朝堂/我就去厨房/每个人都一样/平生只为口忙 他游历赤壁,作一词两赋,引来无数点赞收藏投币。 《人生一串》的分集导演张岳明在看完第一集之后坦言:“整集节目所谈论的吃,回应的恰是出世还是入世,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的人性难题。认真对待吃喝拉撒,跟认真在基层体会民生一样,都是苏东坡对待生活变故的坦然自若。” 乾隆爱好收藏名画书法,还极其喜欢在名作上面题字盖章,原民间将古文物称为“骨董”,乾隆将之改名为“古玩”,流露出一股无法名状的不羁与傲慢。

     3 ) B站出品,必属奇品

    颇具B站文化的纪录片,导演预留的槽点,搞笑的弹幕,结尾的鬼畜。作为一个B站观众必须五分好评,让我们用更轻松的心态,学习到了历史,文化,而且记得更牢。 学到有黄州惠州儋州,东坡肘子东坡肉,荔枝羊蝎子生蚝,仕途被贬的路上也无风雨也无晴,云散明月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身居异乡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搞笑弹幕集锦 【蔡襄】进入了直播间【苏轼教你做美食】 【黄庭坚】进入了直播间【苏轼教你做美食】 【米芾】进入了直播间【苏轼教你做美食】 【辛弃疾】进入了直播间【苏轼教你做美食】 【宋哲宗】进入了直播间【苏轼教你做美食】 【您的父亲苏洵】进入了直播间【苏轼教你做美食】 【系统】蔡襄送出折扇*10 【系统】黄庭坚送出汉服*1 【系统】米芾送出荔枝*100 【系统】王安石已被管理员移出直播间 【公告】宋哲宗送出黄金*999,大家快来直播间【苏轼教你做美食】开箱子

     4 ) 记录一下里面的史实

    今天看了一个很有趣的纪录片,叫《历史那些事》。记录一下里面的历史故事。 EP01苏东坡——孤独的美食家:因朝廷政党之争,先后被贬黄州、惠州、儋州,他在那里经受了穷、苦、闷,美食是他唯一的消遣,先后发明了东坡肉、东坡豆腐、羊蝎子、生蚝等美食。在到儋州时,发掘了生蚝此等人间美味,还写信给儿子说,此等美味,不可告诉其他人,免得和他争抢。荔枝也是他的钟爱之一,在去到儋州之后,还心心念念惠州的荔枝,并写出“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名句。另外,《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在他被贬岭南时候所写,在这种境遇下,还能写出这种怀古之诗,可见苏轼心胸之豁达。 EP02溥仪——我在故宫偷文物:溥仪受到英国帝师庄士敦的熏陶,燃起了去英国留学的梦想。但当时清廷已经衰微,没有什么多余的钱财支撑他去留学,并且大清皇宗认为大清帝国皇族血脉去区区岛国留学,成何体统…溥仪就只好偷偷变卖当时故宫里的藏宝阁——建福宫里的文物,为他的梦想筹钱。之后庄士敦调查文物失窃一事,溥仪就为了隐瞒火烧建福宫,导致大量珍宝毁于一旦。后面溥仪被赶出宫,逃去日本,之后回到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庄士敦因此对溥仪十分失望,没再踏入紫禁城一步。 EP03隋炀帝——请回答604:隋文帝杨坚与妻子独孤皇后,在周隋交替之际,独孤皇后一个“骑虎难下”,坚定了杨坚称帝的决心,最终成立了“中华第二帝国”——隋朝。之后,隋文帝发下重誓:要与发妻永矢相爱,誓无异生之子。二人一生只育二子,太子杨勇和次子杨广。杨勇生活放荡淫逸,杨广抓住哥哥这点,假装与妻子萧皇后恩恩爱爱,勤俭节约,不好享乐,造成了父母对杨勇的失望而废太子。待杨广登基之后,心狠手辣的杨广便赐死了哥哥杨勇连同他的十个儿子。之后杨广便无拘无束,开始放荡的私生活。隋炀帝在位期间做了三件事:修建大运河,巡游江都,三征高句丽。最终因劳民伤财,农民起义爆发,被宇文化及兵变缢死在江都行宫。而戏剧性的是,在现代,发掘出隋炀帝坟墓的房地产开发商负责人,名字也叫杨勇,与隋炀帝的哥哥重名。印证了莎士比亚那句“一切过往,皆是序章。”但隋炀帝在位时,有荒唐也有功绩,大运河“弊在当代,利在千秋”,需要我们辩证去看待。 EP04问鼎中原——周天子与楚庄王。 鼎:大禹治水时曾走遍天下,接受禅让之后,便铸造了九鼎,象征九州,一鼎象征一州。 一鸣惊人:楚庄王沉迷享乐不理朝政,右司马伍举便在上朝时问楚庄王,南方时有只大鸟,三年不飞不叫,请问是什么鸟?楚庄王回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先秦时期,青铜的主要用途,一是铸造礼器,二是铸造兵器。 九鼎八簋(gui):周天子拥有最多的兵器礼器,有九鼎八簋,自此形成礼乐制。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扛鼎而亡:秦武王好与力士比力气,在问鼎周天子时,想举鼎挑衅,不料举起时膝盖破裂,暴毙于此。 力能扛鼎说的是项羽。 EP05魏晋奇葩,傅粉何郎——何晏。何晏身兼曹操的养子,继子及女婿三重身份。其母丧夫之后,改嫁“好人妻”的曹操,而后又和曹操的女儿金平公主结为夫妇。何晏肤白貌美,爱好才艺,是当时的著名美男子。 何晏有几大爱好:穿女装、敷粉、磕药(五石散)、清谈。 何晏极其爱磕五石散。服用五石散之后,面色红润,皮肤变嫩,更能达到精神上的空灵境界,但五石散是一种毒物,由硫磺、石英、白矾等组成。何晏带动了服用五石散的风气。 他本人爱好读《庄子》《老子》,还发明了“清谈”,是一种文人才子之间的才学交流,在清谈之时服用五石散,能够与人交流切磋长达九个时辰。 有人认为,正是魏晋时期那混乱的年代,才促成了服用五石散的风气,也进一步带动了史上第一次户外运动风潮,并在无意间促成了魏晋风骨的形成。 EP06魏晋奇葩,爱豆嵇康:嵇康是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首,容貌惊人,不喜描绘人物容貌的《晋书》中对潘安的描述只有三个字“美姿仪”,却对嵇康用了三十个字“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可见嵇康的仪表堂堂,容貌出众。有农夫上山砍柴,碰见采药的嵇康,竟将他当成神仙下凡。而嵇康之所以成为晋代名士,不止于容貌,更是因为他的才华和人格魅力,收获了大批迷弟。 嵇康厌恶官场,有友人写信推荐他去做官,他却回以一纸绝交书。晋代名士钟会年少时是他的迷弟,后来做官拜访嵇康,嵇康却冷淡无视,后钟会“因爱生恨”,在司马懿面前诽谤嵇康。导致本就对嵇康不爽的司马懿,将他判了死刑。三千文人为他求情,惊动司马懿,更让司马懿毫不犹豫地处死嵇康。 EP07爱发弹幕的乾隆:乾隆爱好收藏名画书法,还极其喜欢在名作上面题字盖章,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和《富春山居图》上面都密密麻麻布满了乾隆的字和印章。庆幸的是,后来证实了那幅《富春山居图》为仿品《子明卷》,真品应是烧成两截的《无用师卷》和《剩山图》(元末清初收藏家吴洪裕死前决定将此画烧毁殉葬,后经其侄抢救,但还是被烧成了两部分)。除此之外,乾隆还爱在玉器上面刻下自己的诗。据悉乾隆有印章1800方,常用就有500方。乾隆一生写诗43000多首(《全唐诗》也就48000首),画了1400幅画,但无一出名。原民间将古文物称为“骨董”,乾隆将之改名为“古玩”,流露出一股无法名状的不羁与傲慢。 EP08古战场二三事——兵器:弓与弩、剑与刀。自古书中对于神箭手有着栩栩如生的描绘:对于春秋楚国的养由基有“百步穿杨”这一说法;而唐代卢纶的《塞下曲》这样形容李广将军的神箭术——“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弓更考验了射手体力和天赋,而弩更易于操作,便于普通士兵操练,因此在战场上,弩更发挥了最主要的作用。“如果说弩打破了弓的强势地位,与之平分战场,那么刀则完完全全淘汰了上古神兵——剑。”

     5 ) 《我在我家偷文物》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年幼的他在日本人的控制下做了满洲国的傀儡皇帝,但他却不肯被囚禁与紫禁城中。建福宫的大火,宫中文物的流失全是溥仪一手造成的。无数珍宝葬于火海,天价文物流向海外,有些至今毫无踪迹。“我不管日本人在东北杀多少人,运走多少粮食和煤,只要不让我当大庆的皇帝我就不会心甘!”不顾芸芸众生,不顾百姓生死,一心贪图荣华富贵,这难道是帝王所为吗?乾隆用尽一生囤的文物被溥仪随意挥霍。。。真是名副其实的败家子儿啊——

     6 ) 读历史究竟能读出什么

    历史启蒙总是些小说演义,及长,读到些正史教本名家名作,便开始厌恶那些戏说浪说的花边野史,再随着阅历丰富一些,现在又似乎倒回了少时心态,历史真是令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除了一些大条的史实可以确证外,太多的枝蔓细节殊难考证,人物关系内心纠葛各家有各家的揣摩,历史变迁王业兴衰的深因那就更纷繁复杂,几无人可辨明了。

    所以以前常说读历史,当读出历史教训,分辨大是大非,识别忠良丑恶,现在觉得这样读实在太累,读历史倒不如回归读故事,无论历朝历代,无论将相还是平民,真正有趣的还是看看在历史烟云中,究竟出现过多少有趣的灵魂,可爱可笑可叹的故事。

    从这个点出发,这部剧就很不错,选的都是大人物,却不讲什么惊心动魄的大事,讲的都是一段段有趣的小事,糗事,怪癖,闹剧。我们的生活大抵还是波澜不惊,从历史中寻不见多少宝藏来指导来规划自己的路,但从历史中我们能看到许许多多的“逗逼”千姿百态的各种走路样子,这便能赋予我们信心和慰藉,让我们更安心地走下去,也更有勇气坚持自己的姿态走下去。

    PS:苏轼和嵇康,真是超级男神,无可言喻,真达到了“仙人”之境。

     7 ) 歪瑞古德

    准确 有趣 随时随地都能看

    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古德

     8 ) 有趣的历史故事

    看完了《历史那些事》第一季,我意犹未尽,这实在是太有意思了。诙谐的解说,配合幽默搞笑的历史小剧场,让我了解了很多历史故事,比如乾隆、溥仪这些皇帝们,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这些文人们,让我回味无穷。我整理了十个我了解的知识点,真的是非常有趣。特别是乾隆,他喜欢字画,认为自己是古玩鉴赏专家,结果《富春山居图》他鉴赏为真品的其实是赝品,是他人临摹的,而被他放在仓库吃灰的无用诗卷才是黄公望的真迹。看到这里,我哈哈大笑。这部纪录片改变了传统介绍历史的严肃方法,在还原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增加了趣味创新,甚至用现代语言和场景来描述,甚至还有说唱,让人印象深刻,我很喜欢这部纪录片,看完第一季,我还打算看第二季,娱乐的同时还能学到很多有用的历史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短评

    第一集笑尿,后面就……麻麻,两集弃

    7分钟前
    • 老阿飞—故园
    • 还行

    最喜欢东坡和嵇康的两集,太可爱惹~~总体很不错啦,一是消遣,二是消遣之余让人知道点儿历史趣闻,甚至兴头起来了自己去上网查资料,这不都很好吗,应该值得鼓励啊

    12分钟前
    • RainbowCannon
    • 推荐

    有点魔性 这也算一种以丑为美的形式吗?不过也是走心了~为了让更多人走近历史 费脑筋了

    15分钟前
    • 懒得懒了
    • 还行

    年轻真好,我是说这部纪录片的主创人员,从创意到文案到表达意图,以流行活泛的形式呈现出来,是年轻人拍给年轻人的纪录片。不过因为取点以猎奇为主,不免也有碎片化的特质,也算是这个时代的特点。虽然大多时候浮于表面,但能让人有一丝丝的收获和思考,已经不容易了。

    17分钟前
    • 粽人府
    • 推荐

    尽管形式上借鉴了《糟糕历史》,制作也比较粗糙,但至少做到了内容有趣。这是一部必须一在B站配合弹幕观看的历史纪录片。

    20分钟前
    • 搬砖侠
    • 推荐

    即使是不愿从日不落帝国旧梦中醒来的英国都出了扯蛋英国史,我们为什么不能有这样耍耍小聪明的节目?扎根新时代守望旧文化的骚气节目组,认真花心思研究历史,更足够有胸怀演绎它。我们的历史没那么肃穆光鲜自然也没那么禁不起调笑。阳光正好,希望某些说糟蹋历史的好好学习六学去吧。

    22分钟前
    • 力荐

    看了豆瓣的一些评论,只能用“迂腐”二字评价,这种实验式的纪录片,除了有点恶搞外,基本没什么可挑剔的,严谨是不足,你们那么喜欢看严肃历史为什么不去读论文?看着众多固步自封的批判,真是为这些人可悲,拥有年轻人的支持才是拥有未来

    26分钟前
    • 虾呵呵
    • 力荐

    我觉得很好,真正喜欢历史的人不会只看这个,说糟蹋历史人物也是过分。苏轼是在信件中会写呵呵的人,难道历史人物就应该是语文书里苦闷的形象吗?我相信苏轼本人也会乐呵呵的。国内能让人笑得开心的节目并不多,当有人打破僵局时,我们不应当一味驳斥

    27分钟前
    • Ayo_whale
    • 力荐

    形式大于内容,并且是为了迎合观众而创造的形式,科普性还是不错的。

    30分钟前
    • hela
    • 还行

    bilibili的尝试,作为给入门的人看,不错

    32分钟前
    • 喵星人不吃鱼
    • 还行

    严肃的人搞笑起来是最骚的~有人认为这部太恶搞不严肃,纪录片就该有纪录片的严肃,历史就要厚重。这是一部实验性的纪录片,其实谁规定过纪录片就是那样?这个团队拍过《圆明园》《复活的军团》都是又优质又正派又大气又严肃的,不是不会拍好东西的人,我每期都看了,虽然干货比那类型的较少,但是确实很有趣很下饭,吸引年轻人和孩子喜欢历史,这是一个很好的实验片,值得鼓励。

    35分钟前
    • 雪中来客
    • 推荐

    作为正经学习历史的材料固然不合适,但如果在已经了解史实和传主很多周边情报之后当作补充素材来看,特别是配上弹幕,真的是爆笑。小剧场有的可爱有的特别尬,几个演员都演得好好啊。东坡你值得一首rap(

    38分钟前
    • Lycidas
    • 还行

    非常棒的小成本纪录片有趣

    43分钟前
    • 猫儿腻
    • 力荐

    实在感慨,连纪录片都有了“实验性”。这本就是年轻人的创新,也是给他们看的。我觉得最好的一点是,正经纪录片有很多年轻人看,他们对新式的也包容得很。网络梗的融入是当下的记录,又和历史交织在一起,今后一定可以当作这个时代的文化风格代表。真的不用太苛刻。而且监制竟然还是代表传统的金铁木,佩服佩服。

    47分钟前
    • 素问咩
    • 推荐

    3.5。端正的纪录片拍得太多,这种形式上的创新很值得鼓励,破次元壁、真人或动画演绎、化用流行梗、融合当下媒介,都让知识传递的过程变得有趣了。

    48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与其说纪录片,不如当个历史综艺看吧

    50分钟前
    • 暖晴
    • 还行

    缺少主题和干货,主要还是玩梗比较有意思而已。

    51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还行

    这种形式呢,喜欢那就是真喜欢。不喜欢那就很多毛病了。

    55分钟前
    • 丑嘴唇
    • 还行

    历史纪录片和网络流行语相结合很有新意,但还可以做得更好。

    59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糟蹋历史,low而且无聊

    1小时前
    • 卷心菜王
    • 较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